22.3《太阳能》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9.72 KB
- 文档页数:4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22.3太阳能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22章第3节,具体内容包括:1. 太阳能的定义及其特点2. 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电池3. 太阳能电池的原理及其应用4.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太阳能的定义、特点和利用方式,能举例说明太阳能的利用。
2. 掌握太阳能电池的原理、应用以及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对新能源的认识和关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太阳能电池的原理及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难点:太阳能电池的原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太阳能模型、太阳能电池板、灯泡等。
学具:笔记本、课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晴天阳光充足的时候,带领学生观察学校的太阳能热水器,让学生亲身体验太阳能的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太阳能的定义及其特点:太阳能是太阳辐射能的简称,是一种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的新能源。
太阳能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
(2)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热水器通过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用于加热水;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电器设备提供电源。
(3)太阳能电池的原理: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当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的半导体材料上时,会产生电子空穴对,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电子流向正极,空穴流向负极,从而形成电流。
(4)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太阳能电池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路灯等。
(5)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蓄电池、逆变器等组成。
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控制器对电能进行管理和分配,蓄电池用于储存电能,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供电器设备使用。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22章第3节《太阳能》教案2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太阳能,属于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22章可再生能源的一部分。
教材从太阳能的定义、太阳能的利用和太阳能的优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太阳能的基本知识,掌握太阳能的利用原理,认识到太阳能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可再生能源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太阳能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认知上的空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太阳能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太阳能的基本概念,知道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和优点。
2.让学生掌握太阳能电池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3.让学生认识到太阳能的不足之处,提高学生对可再生能源的综合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太阳能的利用原理。
2.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
3.太阳能的优缺点。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太阳能电池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
3.划分学习小组,提前布置预习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实例,如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等,引导学生关注太阳能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太阳能的基本概念,如太阳能的定义、太阳能的来源和太阳能的利用方式等。
通过讲解和展示相关素材,让学生了解太阳能的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讲解太阳能电池的原理和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太阳能电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太阳能的优点和不足,加深对太阳能知识的理解。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和讲解。
5.拓展(5分钟)介绍太阳能电池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太空探索、remote areas 等,拓宽学生的视野。
太阳能实验:自制一个太阳能电风扇实验目的:1.知道太阳能的利用之一是光电转化,把光能转化为电能。
2.通过实验了解太阳能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废气、废液等污染物,是一种绿色能源。
3.知道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实验原理: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电能供给电动机,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实验器材:太阳能电池板(30mm×30mm)3片、玩具电动机、玩具风扇叶片(也可用竹蜻蜓叶片)、导线、502胶水、开关、长约15cm的塑料尺2根、相同三角板2个、橡皮、锥子、美工刀、电铬铁。
实验步骤:1.用美工刀削出三块边长约1cm的小正方体橡皮,把两个三角板平行放置,中间夹入橡皮,在橡皮上涂少量502胶水。
2.把两三角板的斜边固定在两把长塑料尺上,做成一个电风扇支架。
3.把三块太阳能电池串联,用铬铁焊好,如图。
4.把两根线焊接到玩具电动机的两接线柱,再按照下面电路图连接实物。
5.把小扇叶安装到电动机的转动轴上,可以涂点502胶固定扇叶。
把小电动机固定到风扇支架上。
6.闭合开关,观察电风扇是否转动;把此装置移到太阳下,观察当太阳直射时、斜射时电风扇的转动情况。
操作提示:1.实验中使用到502胶水,注意不要把胶水弄到手上或身体的其他部位,防止受到伤害。
2.在使用美工刀时,注意安全,不要划到手;不要被电铬铁烫伤。
3.太阳能电池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电池板串联,要选择输出电流相同的;电池板并联时,要选择输出电压相同的电池板。
无论串联还是并联,其输出功率等于各块电池板输出功率之和。
4.太阳能电池板串联或并联时,要注意其正负极;使用中不要弯折,不能使电池板短路。
5.此电风扇只有在太阳照射下才能有较快的转速,光照强度改变时,电风扇的转速也会改变。
6.小电风扇如果放在有风的地方,还可以把电动机当作发电机,把太阳能电池板换成发光二极管,二极管会发光。
22.3太阳能教学方法讲授法使用器材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新课提问:(1)想象如果没有太阳,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思考并回答通过视频引出问题:如果失去了太阳,世界将会怎样?二、探究新知一、太阳的结构简介太阳的结构及太阳能的来源。
二、太阳能与矿石能源的关系介绍矿石能源的形成。
听讲并记忆听讲介绍太阳能的来源。
通过对矿石能源的形成的介辐射层对流层太阳核心太阳大气提问:我们知道矿石能源是远古的植物动物形成的,但是,这与太阳能又有什么关系呢?太阳能又是怎么进入到植物中呢?三、如何利用太阳能1.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提问:(1)人们是怎样利用太阳能的?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有哪几种?(2)太阳能有哪些优点,又有哪些不足呢?展示图片:思考并回答思考并回答思考并回答绍,引导学生关注到光和作用是将太阳能固化到地球上的重要途径。
通过图片给予提示,使学生能归纳出如何利用太阳能。
训练学生的开放思维。
看看上面的图片,是否能给同学们什么提示呢?2.太阳能的优点及缺点请同学们枚举,教师总结。
优点:1.普遍;2.巨大; 3.清洁。
缺点:1.分散; 2.不稳定;3.效率低和成本高。
三、巩固练习1.太阳能可以直接利用,下列装置中把太阳能转化成内能的是( ),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是( )。
A. 硅光电池B. 太阳灶C. 太阳集热器D. 太阳能热电站2.如图所示是一种利用新能源的路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太阳能电思考、练习。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22.3 太阳能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22章第3节,主要内容包括太阳能的利用、太阳能电池的原理及其应用。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 太阳能的利用:了解太阳能的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方式,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发电等。
2. 太阳能电池的原理:学习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包括光生伏特效应、pn结等。
3. 太阳能电池的应用:介绍太阳能电池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充电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能的利用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太阳能电池的原理和应用,激发学生对新能源技术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2. 教学重点: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和太阳能电池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太阳能模型、太阳能电池板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作业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等实际应用产品,引导学生思考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2. 知识讲解:讲解太阳能的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方式,介绍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3. 例题讲解:分析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解释光生伏特效应。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计算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
5. 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太阳能电池实验,观察太阳能电池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输出性能。
6. 应用拓展:介绍太阳能电池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充电器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太阳能的利用直接利用:太阳能热水器间接利用:太阳能热发电2. 太阳能电池的原理光生伏特效应pn结3. 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充电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简述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2) 解释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3) 描述太阳能电池在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2章第3节太阳能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太阳能的定义和特点:太阳能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太阳能的优点和缺点。
2. 太阳能的利用:太阳能电池的原理和应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和应用。
3. 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前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太阳能热发电的原理和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能的定义和特点,知道太阳能的优点和缺点。
2. 让学生掌握太阳能的利用方式,了解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和应用。
3. 让学生了解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前景,激发学生对新能源的兴趣和关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太阳能的定义和特点,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难点:太阳能电池的原理和应用,太阳能热发电的原理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太阳能电池模型、太阳能热水器模型。
学具:笔记本、课本、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热水器的实物模型,让学生初步了解太阳能的利用。
2. 知识讲解:讲解太阳能的定义、特点、优点和缺点,介绍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和应用。
3. 例题讲解:分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太阳能热发电的原理和特点。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让学生谈谈对太阳能开发和利用的看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6. 板书设计:列出太阳能的定义、特点、优点、缺点,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和应用。
7. 作业设计:题目1:请简述太阳能的定义和特点。
题目2:请介绍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和应用。
题目3:请谈谈你对太阳能开发和利用的看法。
答案:题目1:太阳能的定义是太阳能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特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无污染。
题目2:太阳能电池的原理是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应用方面有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充电器等。
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是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应用方面有家庭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泵等。
22.3 太阳能(教学设计)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22章第3节“太阳能”。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太阳能的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电池的原理及应用。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 太阳能的利用:介绍太阳能的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方式,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等。
2. 太阳能热水器:讲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构造及优缺点。
3. 太阳能电池:介绍太阳能电池的原理、构造、分类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能的利用方式,提高学生对太阳能的认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鼓励学生关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2. 教学重点: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及其优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太阳能模型、太阳能热水器模型、太阳能电池模型。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太阳能热水器在工作时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2. 知识讲解:介绍太阳能的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方式,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等。
3. 太阳能热水器:讲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构造及优缺点,让学生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
4. 太阳能电池:介绍太阳能电池的原理、构造、分类及应用,让学生了解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5. 例题讲解:分析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电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太阳能利用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电池在生活中的优缺点,引导学生关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22.3 太阳能一、太阳能的利用1. 直接利用2. 间接利用二、太阳能热水器1. 原理2. 构造3. 优点4. 缺点三、太阳能电池1. 原理2. 构造3. 分类4. 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太阳能的利用方式有哪些?(2)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3)太阳能电池的优点有哪些?2. 答案:(1)太阳能的利用方式有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
22.3《太阳能》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太阳能的由来及其优点,是地球巨大的天然能源,也是一种重要的新能源。
2.大致了解利用太阳能的方式及其新进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太阳能及其转化情况的讨论,培养用能量转化观点分析问题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了解太阳能利用的现状和广泛利用太阳能存在的困难,产生高效利用太阳能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是由“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太阳能利用”三部分内容组成。
从太阳能的来源了解太阳,它是上一节核能的应用。
地球上的能源大多来自于太阳,并且太阳能分布广泛,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所以正确认识太阳能及其巨大应用前景是本节教学重点。
太阳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场合很多,但大多学生并没有注意,所以本节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人类利用太阳能的状况,对各种太阳应用的实例进行分类,总结出利用太阳能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所以结合实例知道利用太阳能的三种方式是本节教学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太阳能的来源及其巨大的应用前景。
难点:结合实例知道利用太阳能的三种方式。
三、教学策略
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核能火炉,它的能量来自于核聚变,对于太阳的能量来源、结构、历史及寿命,可以通过观察科教片《宇宙与人》,通过视频中介绍的太阳来了解太阳。
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地球上除了地热能、核能及潮汐能等少数几种能源不是来自太阳,其余能源大多来自于太阳。
可以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认识人类使用的能源,通过对煤、石油的形成过程,认识到这些能源是亿万年前的动、植物储存的太阳能。
通过视频和图片,对生活中使用的太阳能进行分类,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类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如太阳能热水器;第二类是把
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核聚变的能量库,它每秒向外辐射的总能量高达
3.74×1026J,相当于每秒钟燃烧1.28×1026t的标准煤。
但从太阳发射出来的总能量中,到达地球的太阳能只是太阳向外辐射能量的20亿分之一。
但即使射向地球的太阳能也不能完全照射到人类经常居住和生活的地区。
了解人类常用的能源,如风能、生物质能、化石能源等,你能说出它们的大致形成过程吗?
人类使用的很多能源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太阳能,那是不是人类使用的所有能源都来自于太阳呢?
小结:
人类利用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其实都是间接地利用太阳能。
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太阳是人类能源的一个天然宝库。
能源的形成过程。
如风能是由于太阳照射空气,使空气冷热不同,形成对流而成风;生物质能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积聚而成的,来自于太阳。
用的能源中除地热能、潮汐能、核能以外的能源几乎都来自于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