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堆雪人(按顺序表达)
- 格式:pptx
- 大小:3.82 MB
- 文档页数:9
《堆雪人》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歌曲所表现的明朗和欢快的情绪,表达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乐观精神。
知识与技能:掌握前八分休止符的正确演唱过程与方法:情境教学法、教唱法、练习法二:教材分析歌曲是动画片《雪孩子》中的插曲歌曲为4/4拍,有六个乐句构成的两段体童声合唱歌曲。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感强、表现孩子们齐心协力堆雪人的欢乐情景,体现了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和充满朝气的精神面貌。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圆润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正确演唱歌曲中琶音上升歌词的音准、分析歌曲中第一第二乐句在节奏和旋律上的特点。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激进导入1 师:今天老师带来个谜语,你们猜猜谜底是什么?一种花儿真奇怪,夏天不开冬天开,不长叶子不结果,漫天遍野一片白。
生答略2 真聪明!那你们知道雪花是什么样的吗?请学生回答(播放PPT展示雪花)3 说到漫天的雪花,你们记忆中看到过的最美的雪景是怎样的? 4 说一说我们是怎么堆雪人的吧?(三)聆听歌曲1 初听歌曲听听歌曲的情绪和情感以及节拍是怎样的?(欢快活泼)2复听歌曲听听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堆雪人的?(拿着铁锹滚着雪球唱着歌吹着口哨)(四)教唱歌曲1教师带学生复习书中出现的音乐记号(休止符、连音线、连音线)2教师教唱歌曲第一段并将歌曲中出现的“啦啦啦啦啦啦啦”进行对比反复演唱纠学生音准。
3 注意前8分休止处的正确演唱。
4 学生跟音乐将第一段完整演唱。
并分男女生演唱5 将歌曲分句进行歌曲接龙唱,纠正个别学生错误6思考课后问题歌曲中第一、二乐句在节奏和旋律上有何相同及不同?(节奏相同但旋律不同,第二乐音域句较高)7 学生自学第二段,试着完整演唱,教师纠错。
8 教师再带唱第二段9 学生跟音乐演唱第二段10 请学生完整演唱歌曲(五)拓展延伸1 试着为歌曲加上一些丰富歌曲表现形式的动作2 请同学上台表演(六)课后小结欢乐地时光总是这么短暂,今天我们在音乐的世界里领略了雪的魅力,让我们带着一双发现美得眼睛去感受美好的生活吧。
幼儿园中班堆雪人游戏教案一、教学主题:中班堆雪人游戏二、教学目的:1.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
2.培养幼儿的协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和了解冬天的特点及家庭的生活习性。
三、教学重点:1.引导幼儿学会堆雪人方法。
2.帮助幼儿增进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过程:1.游戏情境的营造教师在教室中布置一些蓝色的布料,让幼儿感受冬天的气息。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冬天的天气特点是什么?在家里会做什么事情?2.堆雪人游戏教师带领幼儿到室外进行堆雪人游戏。
为减少幼儿的风险,建议教师在景观绿地上进行游戏,清理好地面上的杂物和不安全隐患。
(1)分组堆雪人将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块细沙和一只铲子或者铁锹,老师示范如何堆雪人,讲解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
然后,让幼儿们按照提示堆雪人,并要求每个小组根据制定的规则进行比赛。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自行制定比赛规则。
(2)评选最佳雪人。
游戏结束后,由教师评选出每个小组的最佳雪人,并对所有的雪人进行评选。
评选过程中,以雪人的造型、创意和整体效果为评定标准。
五、教学评价:从学生的成果和表现中进行评价,采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记录在相册中,以促进家长的了解和参与。
并根据幼儿的差异,对于一些表现好的幼儿可以适当的给予表扬和鼓励。
六、教学过程中注意事项:1.教师应严格遵守安全标准,保证幼儿在游戏中的安全。
2.切勿让幼儿堆雪人过于高大,以免发生危险。
3.教师必须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保证游戏圆满结束。
七、教学后记: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堆雪人的乐趣中,增强了对冬天特点的认识并培养了集体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在活动中增加幼儿和家长间的沟通和交流,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
幼儿园中班精品教案《堆雪人》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快乐冬天》章节中的《堆雪人》一课。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雪的基本特征,了解堆雪人的基本步骤,学习用简单的词语描述雪和雪人,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雪的基本特征,知道堆雪人的基本步骤,培养幼儿对冬天的热爱。
2. 培养幼儿用简单的词语描述雪和雪人,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用简单的词语描述雪和雪人。
重点:认识雪的基本特征,掌握堆雪人的基本步骤,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雪花图片、堆雪人的玩具、故事书《雪孩子》。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雪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雪花的形状,让幼儿说说雪花的特点。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见过雪的经历,激发幼儿对冬天的兴趣。
2. 教学新课(10分钟)(1)教师通过故事书《雪孩子》引导幼儿了解雪的基本特征,让幼儿知道雪是白色的,冷的,可以融化成水。
(2)教师展示堆雪人的玩具,讲解堆雪人的基本步骤,并邀请幼儿模仿。
(3)教师用简单的词语描述雪和雪人,引导幼儿学习表达。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描述雪和雪人的句子,如:“雪是白色的,雪人戴着红色的帽子。
”让幼儿模仿,并用画笔和水彩画出自己心中的雪人和雪景。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堆雪人的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操作中的问题。
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堆雪人的过程和感受。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雪的基本特征:白色、冷、融化成水。
2. 堆雪人的步骤:做雪球、堆雪人、装饰雪人。
3. 描述雪和雪人的句子示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心中的雪人和雪景。
2. 答案:幼儿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雪的基本特征,掌握堆雪人的基本步骤,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7 《堆雪人》︳人音版(五线谱)一. 教材分析《堆雪人》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选自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材。
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的快乐场景,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欢快,富有节奏感。
歌曲采用大调式,2/4拍子,共16小节。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冬季的独特魅力,体验堆雪人的欢乐,同时提高音乐审美和表现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具备一定的音乐表现力。
在学习《堆雪人》这首歌曲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轻松地理解歌词内容。
然而,部分学生在音准、节奏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地演唱《堆雪人》这首歌曲,感受歌曲的欢乐氛围。
2.理解歌曲的歌词内容,体验冬季堆雪人的快乐。
3.掌握简单的乐理知识,提高音乐审美和表现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音准:歌曲中有一些音程跳动较大,学生需要准确地把握音准。
2.节奏:歌曲的节奏较为欢快,学生需要熟练地掌握节奏。
3.合唱:歌曲中有部分合唱部分,学生需要学会配合演唱。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学习。
2.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音乐技能。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演唱,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音频、歌词、五线谱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雪花道具:用于营造课堂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堆雪人》歌曲,引导学生跟着音乐节奏摇摆,感受歌曲的欢乐氛围。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歌词内容。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五线谱,引导学生观察音符和节奏。
然后逐句教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问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演唱,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表演。
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堆雪人看图写话作文(精选44篇)堆雪人看图写话作文(精选44篇)堆雪人是下雪天才能享受的一项有趣的活动,当然雪必须要下得够大,才能积累足够的雪球,气温要够低,才能使积雪不会迅速融化。
将洁白的雪堆,制成一个人形的艺术品,不仅供于观赏,还能训练手艺、锻炼身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堆雪人看图写话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堆雪人看图写话作文篇1冬天来到了,小朋友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
房子上有雪,雪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床白白的地毯。
树上的叶子都落下来了。
小雪在堆雪人。
小花气喘吁吁地说:“站住!小军,看我不把你打成肉饼”小雪用石头做雪人的眼睛,辣椒做嘴巴,胡萝卜做鼻子,两串糖葫芦做雪人的手臂,加上一个胖乎乎的身子,雪人就做好了。
雪人十分可爱!小雪和朋友在冬天的雪地里很开心。
堆雪人看图写话作文篇2一天,天空中下起了鹅毛大雪,雪花就像一个个小精灵从空中飘落下来。
小明往窗外一看,屋后的青松穿上了雪白的洋装,大地像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邻家的房顶也是一片雪白。
看到地上厚厚的积雪,小明想:太好了,能对雪人啦!他跑出去,先把雪铲到一堆,像一个小山丘似的,当雪人的身子,然后哼唧哼唧地滚了一个小雪球,做雪人的头。
接着,小明蹬蹬蹬蹬地跑回家,拿了两颗圆溜溜的黑纽扣和一根长长的胡萝卜。
他把纽扣安在雪人的脑袋上当眼睛,用胡萝卜做雪人的鼻子。
怕雪人着凉,小明还细心地给它折了一顶雪白的纸帽子呢!瞧,一个傻傻的、憨态可掬的雪人就堆好了。
小明围着雪人又唱又跳,开心极了!堆雪人看图写话作文篇3冬天来了,北风带来了冬天的问候,大片大片的雪花跳着欢快地舞蹈从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慢慢地,房子变白了,树变白了,大地也变白了,渐渐地一切都变白了。
一眼望去,大地就像披上一件美丽的银装。
雪停了,小明出来玩。
小明一看,哇!好厚的雪啊!可以堆雪人喽!说着,小明跑到雪地里,开始滚雪球、堆雪人的工作。
他越堆越起劲,最后,堆的雪人竟和自己一样高。
他看着雪人这可爱的样子,便高高兴兴地跟雪人一起玩。
第15课时《堆雪人》教案教材分析:《堆雪人》是人音版五年级第九册第八单元内容,本单元以“冬雪”为主题安排了三首聆听歌乐曲,两首表演歌曲,《堆雪人》是其中的第一首表演歌曲。
它是动画片《雪孩子》中的插曲广为流传。
歌曲为4/4拍,F大调,由六个乐句构成的两段体童声合唱歌曲。
歌曲旋律优美、轻快流畅,节奏感强富有特性,表现了孩子们齐心协力堆雪人的欢乐情景,体现了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和充满朝气的精神面貌。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流畅地唱好歌曲的基础上能够感受歌曲中所表现的轻松活泼和欢快自豪的情绪,能用富有感情的歌声来表达对冬天、对大自然的喜爱。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了解音乐的速度、节奏等要素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及学生的学习兴趣。
3、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什么是模进,及其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
试着用模进的创作手法进行简单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1、准确把握4/4拍的节拍规律的变化及用模进的手法按节奏进行简单创作。
2、能用活泼、轻快的声音唱好歌曲,注意乐曲中的弱起拍子和附点节奏。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感受模进1、复习F调音阶:师:小伙伴们,愉快的音乐课又开始了,一起开始美妙的音乐之旅吧!请同学们一边柯尔文手势一边随老师钢琴唱一唱F调音阶。
1=F 4/41 2 3 4ˇ|5 6 7ⅰˇ|ⅰ7 6 5ˇ|4 3 2 1||师: F大调的七个音符宝宝大家很熟悉了,加大点难度给小音符排排队,组成个旋律,我们互相打个招呼问候一下,行不行?生:行!出示旋律:1=F 4/4 师: 3 3 3 23|生:2 2 2 12|师: 5 5 5 45|生: 4 4 4 32|师生接龙演唱旋律,学生每一句都与老师回应互相问好。
二、唱响主旋律——分析模进1、寻找模进规律师:刚才我们问好的这四个小节旋律,大家观察在节奏和音符上有什么特点? 1=F 4/4 师: 3 3 3 23|生:2 2 2 12|师: 5 5 5 45|生: 4 4 4 32|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新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第九册第七课合唱:《堆雪人》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歌曲《堆雪人》是动画片《雪孩子》中的插曲。
歌曲为4/4拍,由六个乐句构成的两段体童声合唱歌曲。
该曲旋律优美,节奏感强,歌曲表现孩子们齐心协力堆雪人的欢乐情景,体现了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和充满朝气的精神面貌。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大,体验感受与探索实践的水平进一步增强。
所以,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通过范唱、范奏、打击乐器伴奏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聆听、模仿入手,感受雪地游戏的意境和情趣,培养学生大胆自信的演唱和演奏水平,发展他们的感受与鉴赏水平,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三、教学目标:1、启发学生从歌曲旋律的走向、渐强的力度变化、节奏的跳跃与舒展以及两个乐段的对比中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感受在雪地里玩耍时愉悦、欢乐的心情。
2、指导学生用竖笛和打击乐器简单的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水平。
3、准确掌握八分休止符和附点四分、八分音符节奏;用初步和谐统一的声音合唱A乐段7—9小节。
四、教学重难点:1、启发学生从歌曲旋律的走向、渐强的力度变化、节奏的跳跃与舒展以及两个乐段的对比中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感受在雪地里玩耍时愉悦、欢乐的心情。
2、准确掌握八分休止符和附点四分、八分音符节奏;用初步和谐统一的声音合唱A乐段7—9小节。
五、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八孔竖笛、打击乐器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候,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创设良好学习环境。
(二)、新课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张图片,请大家一同来欣赏。
(教师播放课件)师:他们在干什么?(堆雪人)有一首歌唱《堆雪人》的歌曲,大家想不想听?(想)现在,老师就唱给大家听。
(教师自弹自唱)2、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教师简介歌曲是美术片《雪孩子》中的插曲)教学意图:通过视听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音乐的学习内容联系起来,从而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实行学习。
一年级语文期末考试看图写话作文:堆雪人一年级语文期末考试看图写话作文:堆雪人(精选47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语文期末考试看图写话作文:堆雪人(精选4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语文期末考试看图写话作文:堆雪人篇1今天早晨,天空中下起了大雪。
我通过窗户,看见那鹅毛般的大雪从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不一会儿,地上、房子上、树上都盖上了一层层厚厚的雪,世界犹如银装素裹。
中午的时候,雪停了。
我和小丽穿上棉袄,带上手套,一起去雪地里堆雪人。
我们来到积雪厚的地方,我对小丽说:“我们俩各自滚一个大雪球,一个做雪人的身子,一个做雪人的头。
”于是我们开始滚雪球,我们滚啊,滚啊,雪球慢慢地变大了,变圆了,终于两个雪球滚好了。
接着,我们把它们上下堆在了一起。
然后,我们拿出准备的好多好多的装饰品,开始装饰雪人。
一会儿,一个活灵活现的雪人终于诞生了:它瞪着两个大眼睛,又黑又亮,翘着红红的鼻子,张着大嘴巴,头上歪戴着一顶小纸帽,手指着路面,好像在对过路的行人说:“请从这儿走,这儿非常的干净!”你看,我们堆的雪人是不是很滑稽?我们望着自己堆的雪人,手拉着手,围着雪人欢呼着,跳跃着一年级语文期末考试看图写话作文:堆雪人篇2一个冰天雪地的早晨,小朋友们在雪地里堆雪人。
空中飘着雪花,好像小小的白羽毛,又好像吹落的梨花瓣,零零落落。
轻柔的小雪花飘飘洒洒地落下来,渐渐地,小雪花变大了,也变厚了,密密麻麻的。
雪终于停了,茫茫的四野一片雪白,房舍、群山披上了银装,像是童话里的冰雪世界。
小朋友们穿上大衣,戴上帽子,欢叫着到院子里堆雪人。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的,好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拿起铲子,开始把雪铲到一起,经过无数次的拍打与用细雪填补裂缝,小雪人的身体终于做好了。
接着,孩子们又滚了一个大雪球做雪人的脑袋,用煤球给他做眼睛,用胡萝卜做小雪人的鼻子,又拿纸剪成嘴巴的样子,涂上鲜艳的红色,贴在小雪人的脸上。
一听说要看图写话,很多孩子感到害怕,似乎觉得没话可说,没话可写。
为什么孩子说起来这么容易,写起来又这么困难?有以下几点原因:(1)是孩子还没掌握看图写话的方法。
(2)是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需要一个过程,而我们的孩子还太小,他们都处在摸索、发现的阶段,他们驾驭语言的能力很弱,因此,他们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提点和帮助。
其实辅导孩子看图写话,一般来说应注意抓住“多看、多想、多说、多写”四个环节。
家长在引导孩子的时候,让他们仔细观察:图上有什么?什么时间?在哪里?都有什么人?他们在干吗?也就是最简单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让孩子凑够三句话就行了,一般低年级看图写话也就写三句差不多。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把1~2年级的写话目标定为: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孩子看图写话中容易出现的问题:1、审题不清。
一般看图写话题目要求是:图上画的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请用几句话写下来。
孩子们基本能把前三个问题回答出来,但是对“几句话”这个问题忽略不计了,大部分孩子都只有一句话,写话还停留在一句话的层面上。
而题目这里要求的“几句话”必须是“三句话”以上才能叫几句话,这就要求孩子不但会描写图画内容,还要会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进行断句。
2、观察能力薄弱。
观察不细致,缺乏深入的观察。
不能发现图中的一些重要信息,包括图中各种事物的特点及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
3、学生表达时缺少条理。
(也就是没有顺序)前后内容不连贯,(句子没有连续性)一句话与一句话之间缺乏前后联系,写话时东拉西扯,一会儿写天上,一会儿写地下。
这个现象是低段学生在写话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写话的难点。
4、不能根据图画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
孩子们只是干巴巴地把画面上的景物凌乱地写出来,没有很好地根据画面进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