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影像检查新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8.50 MB
- 文档页数:64
口腔颌面外科影像技术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口腔颌面外科影像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使用现代化的影像设备,为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提供了准确、细致的解剖结构信息,为医生的治疗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文将探讨口腔颌面外科影像技术的意义、影像设备的种类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
一、口腔颌面外科影像技术的意义1.1 提高临床诊断能力口腔颌面外科疾病的诊断对于手术治疗的成功至关重要。
传统的手术前诊断主要依靠病史询问、临床检查和常规X线摄影等方法,然而这些方法在解剖结构上的局限性和信息的不足使得临床医生在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而口腔颌面外科影像技术通过其能够提供的清晰、立体的影像,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全面、具体的疾病信息,从而提高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1.2 优化手术方案在进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时,医生首先需要明确病情的具体情况,以便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
而口腔颌面外科影像技术的应用可以提供手术前准确的解剖结构分析,如骨骼结构、牙齿状况、神经管位置等,帮助医生制定出更为科学、安全的手术方案,并预判手术风险,减少手术的并发症。
1.3 进行手术模拟和导航对于复杂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医生可以通过口腔颌面外科影像技术进行手术模拟和导航。
手术模拟可以在计算机平台上进行,通过对患者的影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和分析,医生可以提前了解手术的难度和可能的挑战,从而优化手术方案并减少手术时间。
手术导航则运用了实时定位、三维空间跟踪和影像识别技术,帮助医生在术中保持准确的手术定位和解剖结构的导航,从而提高手术精确性和安全性。
二、口腔颌面外科影像技术的设备种类2.1 传统影像设备传统影像设备包括常规X线摄影、口腔摄影以及头颅颌面CT等。
常规X线摄影在口腔颌面外科领域应用较早,但其在解剖结构展示的局限性和无法提供全面三维信息的缺点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口腔摄影主要用于记录患者口腔的状况,如牙齿状态、牙龈炎等。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程实习一口腔颌面放射技术(3学时)[实习目的及内容]重点掌握:口内片的投照方法。
掌握:常用口外片的投照方法。
熟悉:口腔专用X线机介绍(包括机器特点、基本构造等)及一般口外片的投照方法。
(1)口内片X线机(2)曲面断层X线机(3)体层X线机(4)头影测量X线机(5)放射科工作的一般原则(6)一般口外片的投照[实验用品]口腔专用X线机,胶片及图象处理配套设施。
[实习评价] 学生对分角线投照技术的掌握。
实习二牙及牙周组织正常、病变X线影像(3学时)[实习目的及内容]掌握:(1)根尖片牙及牙周组织正常X线影像:牙釉质、牙本质、髓腔、牙槽骨、骨硬板及牙周膜(2)根尖片所见有关正常 X线影像上颌根尖片:切牙孔、腭中缝、鼻腔及鼻中隔、上颌窦、颧突、喙突、上颌结节及翼钩。
下颌根尖片:颏棘、营养管、颏孔、外斜线、下颌管、下颌角区及内斜线(3)根尖周病变及牙周炎的X线诊断(4)牙及牙槽突损伤的X线诊断(5)根尖片进行埋伏牙定位熟悉:(1)儿童牙与颌骨X线影像。
牙胚在颌骨内的X线影像。
乳牙和恒牙X线影像的区别。
儿童颌骨X线影像特点(2)牙内陷、畸形中央尖(3)牙髓病变(4)致密性骨炎(5)牙骨质增生(6)牙根折裂[实验用品] 教学用观片灯、幻灯、牙齿及牙周正常及异常的X线片。
[实习评价] 评定学生对牙齿及牙周正常及异常的X线影像的掌握。
实习三牙合片及口外片的X线影像(3学时)[实习目的及内容]掌握:(1)牙合片的种类、用途及正常X线影像(2)华氏位片、下颌骨侧位片、升支切线位片、下颌骨开口后前位片、下颌骨后前位片、许氏位片、曲面断层、头影测量片等正常X线影像[实验用品] 教学用观片灯、牙合片及各种口外片X线教学片。
[实习评价] 评定学生对牙合片及各种口外片X线正常影像的掌握。
实习四颌面骨炎症及外伤(3学时)[实习目的及内容]掌握:(1)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X线诊断(2)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X线诊断(3)放射性骨髓炎X线诊断(4)观察骨折X线片的要点,包括骨折部位与数目、骨折类型、骨折段移位、牙与骨折关系等。
2010年口腔助理口腔颌面外科学辅导精华:口腔颌面部x线投照技术X线片为目前口腔医学临床应用最为普遍的检查方法,包括口内片和口外片两大类。
口腔颌面部常用普通造影检查包括唾液腺造影、颞下颌关节造影以及血管瘤瘤腔造影等。
(一)口内片临床常用的口内片有根尖片(牙片)、牙合翼片、牙合片三种。
1.根尖片为口腔科临床最常用的X线检查方法,用于检查牙、牙周及根尖周病变。
根尖片胶片尺寸为3cm×4cm;投照技术有两种:分角线技术及平行技术。
分角线技术应用较早,操作方便,不需要特殊持片器和定位投照装置。
但由于投照时X线中心线与牙长轴和胶片部垂直以及距胶片距离不同的组织放大率不同,故所拍摄的牙齿往往失真、变形,特别是拍摄多根牙时。
根尖片平行投照技术减少X线图像变形,因而拍摄出的图像可以较准确、真实地显示牙及牙周组织结构的形态和位置关系;但这种技术需使用专用持片器和定位投照装置,操作较复杂。
目前,分角线技术在国内应用最为普遍。
使用根尖片分角线技术投照时,X线中心线需要倾斜一定角度。
X线中心线与被检查牙长轴和胶片之间的假想分角线之间的角度为垂直角度,应尽量呈直角投照。
X线中心线向牙近、远中方向所倾斜的角度称为水平角度,应与被检查牙的邻面平行,以避免牙影像重叠。
根尖片平行投照技术原理是使X线胶片与牙长轴平行放置,投照时X线中心线与牙长轴和胶片均垂直。
这种投照方法所产生的牙变形最小。
2.牙合翼片所用胶片是由根尖片改制而成。
根尖片的长轴中线处(投照后牙时用)或短轴中线处(投照前牙时用)有与胶片垂直的翼片,以利胶片固位。
投照前牙时,胶片直放于被检查牙的舌侧,嘱患者切缘对切缘咬住翼片固位。
投照后牙时,胶片横放于被照牙的舌侧,于正中牙合位咬住翼片固位。
X线垂直角为+8°角,X线水平角度与被照牙邻面平行。
此片主要显示上、下颌多个牙的牙冠部影像,常用于邻面龋、髓石、牙髓腔的大小、邻面龋与髓室是否穿通和穿通程度,以及充填体边缘密合情况等,发生于充填体下方的继发龋、髓石、龋洞与髓室是否穿通。
颌面部CT和MRI一颌面颈部CT的检查方法1 扫描方位的选择方法:横断面—常规使用冠状面—多用于横断面检查的盲区(颅底、眼眶、副鼻窦、硬腭)检查标准:横断面—扫描线平行于听眶线冠状面—扫描线垂直于听眶线(机架角度、病人体位)2 扫描层厚和层隔CT层厚:CT机切割的组织厚度。
CT层隔:CT机床面移动的距离。
等距扫描:层厚等于层隔。
常规应用间隔扫描:层厚小于层隔。
大范围病变重叠扫描:层厚大于层隔(第五代CT之前)。
薄层扫描:层厚和层隔小于2mm。
3增强CT检查对比剂非离子型对比剂。
基本结构:三苯碘环,多为其衍生物方法静脉内注入对比剂Bolus法:大剂量(80-100ml),高浓度(60%),快速(1.5—3.5ml/S)延迟法:指Bolus法之后,延迟一段时间后再进行CT扫描(观察对比剂进入病变的时间) 对比剂分布、排泄和影响分布的因素分布:细胞外液排泄:肾(主要)、肝胆、胃肠和唾液影响分布的因素:血流量、血流速度、微血管通透性、细胞外液应用:鉴别病变和血管、明确病变和血管的关系、病变的血供、病变的定性4 影响CT成像的因素(1)窗宽(wide)和窗位(center)CT值:反映人体各组织和器官吸收X线后的衰减数值,即组织和器官的密度值。
单位HU(Hounsfield unit )。
窗宽:检查者选择的CT值范围。
如窗宽:100,则人眼分辨的CT值:100 / 16 = 6.25HU (窗宽越小,人眼分辨的CT值范围越小,分辨率提高)窗位:检查者选择的CT值范围的中点(根据人体各组织的CT值特点而定)。
(2)噪声(noise)和伪影(artifact)噪声:系光子穿透人体后到达探测器上的光子数量有限,且在图像各象素点上分布不均匀所致。
增加X线量,可以减少噪声。
伪影:移动伪影(舌、吞咽、呼吸、心血管等)高对比度伪影(金属物、碘条)射线硬化伪影(牙釉质)机器故障伪影(3)空间分辨率(space resolution)指CT对物体空间大小(二点间距离)的辨别能力(LP/cm)。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是临床牙科学的重要分支,它主要是指利用影像技术进行口腔颌面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逐渐成为临床牙科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一、口腔颌面部疾病的检查和诊断口腔颌面部疾病是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常见的包括颌面部肿胀、颞下颌关节疾病、颞颌骨炎、颞颌关节紊乱等疾病。
在临床上,医生需要通过检查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触诊、听诊、血常规、影像检查等等。
口腔颌面部的影像检查主要是采用X线、CT等来进行疾病诊断。
X线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通过辐射线的摄影技术来获得影像信息。
CT则是一种更先进且更灵敏的检查方法,它通过对身体进行多次横断面扫描来得到更为精细的影像信息。
同时,口腔颌面部的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和超声成像技术(US)也在近年来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二、口腔颌面医学影像的分类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可以根据其所使用的成像技术进行分类。
1、X线影像X线影像是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
它可以通过放射线的摄影技术来获得颌骨和牙齿的影像信息。
在临床上,X线影像通常用于检查齿周疾病、颞下颌关节疾病、颌骨骨折、根尖周病变等口腔颌面部疾病。
2、CT影像CT影像是一种先进的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它可以通过多次横断面扫描来获得精细的影像信息。
在临床上,CT影像可以用于检查颌部肿瘤、颞下颌关节疾病、颅骨折等疾病。
相对于X线影像,CT影像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好的三维空间分辨能力。
3、MRI影像MRI影像是一种无创的口腔颌面医学影像检查方法,它利用磁场和脉冲磁场来产生影像信息。
由于MRI具有与人体组织相同的信号强度,因此可以显示组织的解剖变化和功能活动情况。
在口腔颌面医学中,MRI影像可以用于检查颌部肿瘤、颞下颌关节疾病、颞颌关节紊乱等疾病。
一、放射防护放射防护三原则:实践的正当性、放射防护的最优化、个人剂量的限制。
普通人员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mSv。
职业人员年有效剂量不应超过20mSv。
【放射防护的具体方法】:减少照射时间、屏蔽防护、减少无效X线剂量、距离防护:二、根尖片:(一)【投照技术】:分角线投照技术、平行投照技术:1、分角线投照技术:原理:根据共边三角形内若有两个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原理,定义:X线中心线与被检查牙的长轴和胶片之间夹角的分角线垂直。
特点:胶片可以间接反映牙齿的情况2、平行投照技术:又称直角技术、长遮线筒技术或长焦距平行投照技术。
胶片与牙的长轴平行;X线垂直于牙及胶片;(二)【根尖片分角线投照和平行投照技术的优缺点】①分角线技术:优点:操作简单,用手固定,不用持片器;缺点:假想的角平分线,X线的入射方向控制不准确,图像失真。
②平行技术:优点:技术容易保证,图像较准确,真实的显示牙与牙周组织结构的形态和位置关系;缺点:使用持片器和定位指示装置,操作比较复杂。
(三)【牙及牙周组织正常图像概述】牙釉质:钙化程度最高组织,X线片密度最高,覆在冠部牙本质表面;牙本质:围绕牙髓构成牙齿主体,密度较釉质稍低; 牙骨质:覆盖于牙根布牙本质,很薄,与牙本质难区别;牙髓腔:在X线片上为低密度。
老年人髓室较年轻人小;牙槽骨:比牙密度低。
正常牙槽骨的高度应达到牙颈部。
骨硬板:固有牙槽骨,围绕牙根,X线片上为包绕牙根的、连续不断的高密度线条状影;牙周膜:X线片上为包绕牙根的连续的低密度线条状影。
三、龋病(dental caries)定义:牙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病理:牙硬组织脱钙和有机物分解,而逐渐溶解、消失形成龋坏。
临床表现:好发于牙的窝沟、邻面、颈部和根部;浅龋:仅限于釉质或牙骨质无症状;中龋:牙本质浅层有较深龋洞冷热酸甜敏感;深龋:牙本质深层有很深龋洞有疼痛【影像学表现】浅龋:主要检查邻面、牙颈部龋坏,常用根尖片或颌翼片;只累及釉质或牙骨质;圆弧形的凹陷缺损区,边缘不光滑,范围较小;中龋:进展至牙本质浅层,圆弧凹陷状缺损区或口小底大的倒凹状缺损,洞底边界清楚;深龋:目的了解龋坏程度,有无根尖周炎症;进展至牙本质深层,接近髓腔或与之相通;较大的龋洞,髓室变小,髓角变低、髓室变小;龋洞与髓角或髓室相融合则提示穿孔、X线片不能确定;继发龋:龋病治疗后窝洞周围牙体组织又发生龋坏;金属填充物边缘牙硬组织破坏呈密度减低的窄缝影,边缘常不光滑。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诊断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科学,通过采集、处理和解读口腔颌面部的影像信息,为口腔颌面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本文将从不同的影像学技术、常见的疾病和临床应用等方面来探讨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的诊断。
一、影像学技术现代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主要包括传统的X线影像学和数字化影像学两大类技术。
传统的X线影像学包括常规X线片和口腔颌面部拍片,它们具有低成本、操作简便等优点。
而数字化影像学则采用了数字图像的传输和处理,包括口腔颌面部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I(磁共振成像)、CBCT(锥形束CT)等技术。
这些数字化影像学技术具有图像分辨率高、三维重建等优点,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以辅助临床诊断。
二、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1. 牙齿畸形牙齿畸形是指牙齿在数量、位置、形态等方面发生的异常变化。
通过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可以对牙齿畸形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
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包括牙齿错位、拥挤等,而数字化影像学技术如CBCT更能够提供牙齿相关的三维信息。
2. 巴氏囊肿巴氏囊肿是颌骨囊肿中最常见的一种,它主要发生在下颌骨角区域。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对于巴氏囊肿的诊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X线片上,可以观察到囊肿造成的骨质吸收,而数字化影像学技术则更能够显示出囊肿的形态和大小等特征。
3. 口腔颌面肿瘤口腔颌面肿瘤是指发生在口腔和颌面部的各种良性和恶性肿瘤。
影像学对于肿瘤的定性和定位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常见的X线表现包括骨质缺损、骨质破坏等,而数字化影像学技术则可以显示出肿瘤的边界、内部结构等更详细的信息。
三、临床应用1. 正畸学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对于正畸学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影像学的评估,医生可以全面了解牙齿错位的情况,制定出恰当的正畸治疗方案。
2. 口腔种植学口腔种植学是恢复缺失牙齿的一种常见方法,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能够提供患者的牙槽骨情况,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种植方案和预测种植效果。
3. 口腔颌面外科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需要对疾病进行准确诊断和手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