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坝、溢洪道、放水洞毕业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30.00 KB
- 文档页数:16
溢洪道工程毕业设计
概述
本文档描述了一项关于溢洪道工程的毕业设计。
该工程旨在解决水库溢洪时的水流问题,确保水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背景
水库是重要的水资源储存和供应设施,但在极端天气条件下,水库可能面临溢洪的风险。
为了防止水库溢洪引发灾害,设计溢洪道工程成为必要之举。
设计目标
溢洪道工程的设计目标包括:
1. 提供足够的流量容量以容纳水库溢洪时的大量水流;
2. 确保溢洪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水力冲击和洪水冲击;
3. 最大限度地减少冲刷和侵蚀,保持溢洪道的长期可用性;
4. 设计合理的闸门或调节装置,以便能够根据需要控制水流。
设计方案
为了满足设计目标,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设计方案:
1. 选择适当的溢洪道形状,如梯形、矩形或三角形等,以实现
所需的流量容量;
2. 使用适当的建筑材料,如混凝土或钢材,以保证溢洪道的结
构强度;
3. 在溢洪道内部设置抗冲刷和抗侵蚀措施,如坡度合适的护坡、防浪板等;
4. 设计适当的闸门或调节装置,以便能够根据需要调整水流量。
结论
溢洪道工程是确保水库安全和可靠的重要措施。
通过合理的设
计方案,可以实现溢洪道工程的功能,并保障水库在极端情况下的
安全性。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工程的可行性、结构稳定性
和环境保护等因素,以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毕业设计目录水工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 (4)一、工程概况 (4)二、施工条件 (4)(一)施工工期 (4)(二)坝址地形、地质及当地材料 (4)(三)气象水文 (4)1、各月最大瞬时流量 (5)2、各时段设计流量 (5)3、典型年逐月平均流量 (5)4、设计洪水过程线 (6)5、坝址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6)6、水库水位与库容关系曲线 (6)7、坝区各种日平均降雨统计表 (6)8、坝区各种日平均气温统计表 (6)(四)施工力量及施工设备 (7)(五)施工导流 (7)三、设计任务 (7)说明书 (8)1、工日分析 (8)2、施工导流 (9)2.1导流标准 (9)2.2导流方案、施工分期、控制进度 (9)一、导流方案 (9)二、拦洪度汛方案 (10)三、截流和拦洪时间 (10)四、各期工程量、施工平均强度计算 (10)五、确定封孔蓄水和发电日期 (10)六、大坝蓄水期间安全校核 (10)七、大坝控制进度 (10)2.3导流工程规划布置 (11)一、导流洞规划 (11)二、汛期大坝拦洪校核 (11)三、围堰主要尺寸、型式及布置 (11)3、主体工程施工 (12)3.1土石坝施工 (12)一、施工强度 (12)二、土石方施工机械配备 (12)三、施工道路布置 (13)3.2导流洞开挖 (13)一、概况 (13)二、开挖方法 (13)三、主要参数 (14)四、开挖工期 (14)六、隧洞开挖主要机械汇总表(两个工作面) (15)4、施工控制性进度 (15)4.1节点控制工期 (15)4.2横道图 (16)土坝枢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计算书 (16)1、工日分析 (16)1.1、石料开采、填筑有效工日 (16)1.2、砂石开采、填筑有效工日 (17)1.3、粘土开采有效工日 (17)1.4、粘土填筑有效工日 (18)1.5、隧洞开挖有效工日 (18)1.6、隧洞浇筑有效工日 (18)1.7、各工种月有效工日 (19)2、施工导流计算 (19)2.1导流标准 (19)2.2导流方案、施工分期、控制进度 (20)一、导流方案 (20)二、拦洪度汛方案 (20)三、截流和拦洪时间 (21)四、各期工程量、施工平均强度计算 (21)五、确定封孔蓄水和发电日期 (21)六、大坝蓄水期间安全校核 (22)七、大坝控制进度 (22)2.3导流工程规划布置 (22)一、泄水建筑物计算 (22)二、汛期大坝拦洪校核 (24)三、围堰主要尺寸、型式及布置 (25)3、主体工程施工计算 (28)3.1土石坝施工 (28)一、施工强度计算 (28)二、土石方施工机械的选择及数量计算 (28)三、施工道路布置 (30)四、大坝施工主要机械汇总表 (30)3.2导流洞开挖 (31)一、基本资料 (31)二、开挖方法 (31)三、主要参数计算 (31)四、循环作业图表 (34)五、开挖工期 (34)六、隧洞开挖主要机械汇总表(两个工作面) (34)水工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一、工程概况工程地处我国华东钱塘江的支流上,为一发电为主兼顾灌溉,防洪的水利枢纽工程。
溢洪道毕业设计溢洪道毕业设计一、设计背景与目的在大型水电站建设过程中,为了减少水坝坍塌的风险,同时也为了利用各类的水力资源更加合理化,设计了一个新型的工程设施——溢洪道。
溢洪道是在水坝的建设过程中所设计的重要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安全泄洪,避免水库因为降雨、融雪等因素导致的水位上涨而对水坝造成的威胁。
其次,溢洪道还能够对水库水位进行调节和控制,使水库始终处于安全且合理的水位。
本次毕业设计将针对一座大型水电站所设计的溢洪道进行详细的设计与分析,在满足固有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优化设计方案,让其在未来的应用中拥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设计内容与要求(一)设计基本参数1. 溢流能力:20000m3/s2. 进口水头:25m3. 出口水头:0m(二)设计流程1. 建立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对影响溢洪道设计的因素进行评估。
2. 进行溢洪道的初始设计,包括道渠形状、布局、尺寸等。
3. 开展数值计算与仿真,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和优化。
4. 进行模型试验,测试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5. 撰写设计报告,总结设计过程及结果,提供合理的优化建议。
(三)设计要求1. 溢洪道能够在极端条件下保证正常运行。
2. 设计方案应具有合理的经济性。
3. 溢洪道的施工方案应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4. 设计方案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现行规范的要求。
三、设计方法与流程1. 影响因素分析将影响溢洪道设计的因素分为四大类:(1)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包括降雨、融雪、山洪、地震等自然条件。
(2)水资源指标:主要包括水流量、水位、水文特征等。
(3)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区域气候、地形地貌等。
(4)工程技术指标:主要包括建筑材料、建筑工艺、施工方案等。
2. 初始设计根据影响因素分析的结果,进行初步的设计方案,包括溢洪道的长度、宽度、深度等参数。
3. 数值计算与仿真采用CFD数值仿真技术对设计方案进行流动分析,评估各参数对溢洪道性能的影响。
4. 模型试验进行溢洪道的模型试验,通过对不同参数下的试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优化设计方案。
溢洪道放水洞施工方案1.工程概述本工程项目为建设一个溢洪道和放水洞,用于调节水库的水位和放水流量。
工程的总体目标是确保工程进度,完成高质量的建设,确保工程的安全与可靠性。
2.工程设计根据水库的水位和流量调节需求,设计了一个溢洪道和一个放水洞。
溢洪道采用混凝土结构,具有一定的抗冲刷和耐久性。
放水洞设有可控闸门,可根据需要调整放水流量。
3.施工准备施工前,需要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工地勘察和土质试验,以确保地质和土壤条件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还需准备好施工机械、设备和材料,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4.施工过程4.1溢洪道施工(1)清理施工现场,并进行勘测和测量,确定溢洪道的位置和尺寸。
(2)进行地基处理,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挖掘和填土,确保溢洪道的稳定性。
(3)搭设脚手架和临时施工设施,以便施工人员进行操作和施工。
(4)进行混凝土施工,采用预制混凝土板一段一段地铺设,然后使用混凝土浇注机进行浇筑。
(5)等待混凝土凝固,并进行后续处理,如拆除脚手架、清理施工现场等。
4.2放水洞施工(1)清理施工现场,并进行勘测和测量,确定放水洞的位置和尺寸。
(2)进行地基处理,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挖掘和填土,确保放水洞的稳定性。
(3)搭设脚手架和临时施工设施,以便施工人员进行操作和施工。
(4)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闸门和导流管等设备的安装。
(5)进行混凝土施工,与溢洪道相似,使用预制混凝土板进行铺设和浇筑。
(6)等待混凝土凝固,并进行后续处理,如拆除脚手架、清理施工现场等。
5.施工管理为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需要进行严格的施工管理,包括施工日志的记录、材料验收、工艺操作的检查等。
同时,还需将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安全意识。
6.安全预防措施施工期间,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预防措施,如施工现场的防护网、安全标志的设置、工地内部的安全培训等。
此外,还需要进行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
以上是一个关于溢洪道、放水洞施工方案的简要描述。
水库洪水泄放通道毕业设计概述本毕业设计旨在设计一种有效的水库洪水泄放通道系统,以减轻洪水带来的风险和损害。
通过合理规划泄放通道的布置、尺寸和操作原则,提高水库的排洪能力,确保洪水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目标- 分析洪水泄放通道的设计要求和考虑因素。
- 确定适合水库的泄放通道系统。
- 设计泄放通道的布置和尺寸。
- 制定泄放通道的操作原则和程序。
- 评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方法1. 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了解水库洪水泄放通道的功能和现有设计方案。
2. 确定泄放通道系统的设计要求,如最大泄洪流量、泄洪时间、水位控制等。
3.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泄放通道类型,如溢洪道、泄水闸门等。
4. 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计算泄放通道的布置和尺寸。
5. 设计泄放通道的结构和相关设备,如泄水闸门、导流设施等。
6. 制定泄放通道的操作原则和程序,确保安全可靠的泄洪操作。
7. 使用仿真软件模拟设计方案,评估其可行性和效果。
8. 优化设计方案,根据仿真结果和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预期结果最终设计方案将提供一种可行和有效的水库洪水泄放通道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 能够满足水库的排洪需求,减轻洪水带来的风险和损害。
2. 结构合理、可靠性高,能够承受洪水时的水压和冲击。
3. 操作规程明确,易于操作和控制,提高泄洪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
4. 经过仿真验证,具有良好的泄洪性能和效果。
时间计划- 第一阶段(1周):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确定设计要求和考虑因素。
- 第二阶段(2周):根据设计要求和因素,制定初步设计方案。
- 第三阶段(3周):进行泄放通道的布置和尺寸计算,设计相关设施和设备。
- 第四阶段(1周):制定泄放通道的操作原则和程序。
- 第五阶段(2周):使用仿真软件模拟设计方案,评估其可行性和效果。
- 第六阶段(1周):优化设计方案,进行最终调整和改进。
- 第七阶段(1周):撰写毕业设计报告和总结。
参考文献1. 张三,洪水泄放通道设计原理,中国水利出版社,2005。
松树水库大坝溢洪道施工设计摘要:作为水利工程中最重要的构筑物之一,溢洪道对保护水利工程安全和泄洪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水量巨大的情况下,溢洪道的泄洪作用更为突出。
此外,溢洪道还能防止水资源的渗流,从而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和维护了工程的稳定性。
本文以辽宁松树水库工程为例,主要论述了溢洪道的施工设计,以为类似水库溢洪道施工设计提供经验。
关键词:松树水库工程;溢洪道;施工设计1工程概况松树水库枢纽工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拦河坝、溢洪道、输水洞三部分。
其中,溢洪道为岸坡式溢洪道,共有三孔闸门,其他设计参数详见表1。
2工程地质松树水库大坝溢洪道地层岩性主要是中生代侏罗系蓝旗组灰褐色安山岩,施工区域内裸露岩石较为常见,节理裂隙较为发育,以张裂隙为主。
两侧边坡顶部为松散堆积物,厚度不均匀,且分布较散,其组成成分主要为角砾、碎石、粘性土等,其厚度均小于3.0m。
3坝体填筑施工坝体溢洪道属于一种砼结构,它是布置在堆石坝体上的,因此,它不允许地基有较大的变形,考虑到这种情况,为使坝体具有较大的变形模量,则应在此坝体填筑时,保证其具有合理的相对密度,这样可确保坝体的变形在允许的范围内。
经研究,该坝体变形规律如下:(1)坝体的变形会受到堆石料的级配的影响,若不均匀系数超过10,且最大粒径低于25mm的颗粒含量达到30%,其变形模量是比较大的。
(2)坝体的变形基本不受坝料岩性岩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坝体溢洪道地基填筑时,可选择软岩填筑料。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松树水库坝体溢洪道在填筑过程中,为保证填筑质量,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填筑料最大粒径应不大于200mm,且使粒径小于25mm的颗粒含量在25%以上;若填筑料粒径低于0.1mm颗粒含量为0,则其渗透系数应大于A×10-2cm/s;第二,若填筑相对密度超过0.85,则其填筑范围最好超出溢洪道两边10m 宽。
4锚固件施工对松树水库坝体溢洪道泄槽底板及导水墙进行锚固施工对工程整体稳定性和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内容摘要笔架水库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城东南方17公里处。
由于当地河流常常雨后造成山洪,常给农作物和村镇造成灾害,另外,当雨量分布不均时,又易造成干旱现象,因此有关部门对本地区作了多次勘测规划以开发这里的水利资源。
经初步论证,该工程拟采用土石坝作为挡水建筑物,岸边溢洪道作为泄水建筑物。
本文对土石坝的概念和设计要求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笔架水利枢纽挡、泄水建筑物进行初步设计。
关键词:笔架水库土石坝初步设计AbstractBiJia reservoir is located in DongPo district of MeiShan City,SiChuan province,17 kilometers to the southeast of the city. Because river there usually causes damage to thecrops and villages by the flash floods after rained, in addition, when the rainfall is not regular, it will be easy to cause drought, so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have provided a large amount of surveys for this region to exploit waterpower resources. After generally demonstration,the project is proposed to use earth and rockfill dam as the water retaining structure, the shore spillway as the water release structure.This thesis is mainly to give a analysis and research to the concept and design requirements of earth and rockfill dam, and make a preliminary design for the water retaining structure and the water release structure.Key words: BiJia reservoir rockfill dam preliminary design目录1基本资料 (1)2水文 (2)2.1气象 (2)2.2径流 (2)2.3洪水 (4)2.4泥沙 (9)2.5水位-面积及水位-库容关系曲线 (10)3地质 (12)3.1地形地貌 (12)3.2地层岩性 (12)3.3地质构造及地震 (14)3.4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14)3.5坝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其评价 (14)3.6天然建筑材料 (15)4枢纽总体布置 (16)4.1枢纽任务 (16)4.2枢纽等别和建筑物级别 (16)4.3设计数据 (17)4.4坝型选择 (17)5土石坝设计 (19)5.1坝址选择 (19)5.2坝型选择 (19)5.3土石坝基本剖面的拟定 (21)5.4防渗体设计 (22)5.5渗流分析计算 (23)5.6抗滑稳定分析 (26)6溢洪道设计 (28)6.1设计规范和依据 (28)6.2溢洪道设计基本资料 (28)6.3溢洪道设计计算书 (29)7设计成果说明 (39)7.1文字成果 (39)7.2图纸成果 (40)主要参考文献 (45)致谢 (46)1基本资料眉山市东坡区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边缘,东经102°49′~104°30′,北纬29°30′~30°16′,处于岷江中游和青衣江下游的扇形地带,成都-乐山黄金走廊中段。
水坝溢洪通道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简介
本毕业设计旨在设计一个水坝溢洪通道,以应对水库溢洪时的洪水排放问题。
设计要求
1. 安全性:设计应考虑通道的结构稳定性和抗洪能力,确保满足洪水排放需求时不会引起溃坝等安全隐患。
2. 效率性:通道设计应保证洪水能够快速排放,避免对周边地区和设施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3. 可持续性:考虑通道的环境影响和长期维护成本,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建设方式。
设计内容
1. 通道尺寸与形状的设计:根据水库的溢洪流量和排放要求,确定通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2. 通道布局设计:确定通道的位置和路径,考虑周边地形地貌和土壤条件。
3. 结构材料选择:选择适当的材料用于通道的建设,考虑耐久性和抗洪能力。
4. 施工方案设计:制定通道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时间计划、工程设备配置等。
5. 安全措施设计:设计通道的安全措施,如防止泥石流、洪水漫溢等灾害事件的发生。
6. 经济评价:对设计方案进行成本评估,并进行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分析。
设计成果
1. 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绘制通道的设计图纸和施工图,包括平面布置、剖面图等。
2. 技术报告:撰写毕业设计技术报告,详细介绍设计方案、施工过程和成果分析。
时间安排
1. 毕业设计开始时间:20XX年XX月
2. 毕业设计完成时间:20XX年XX月
3. 毕业设计答辩时间:20XX年XX月
以上是对水坝溢洪通道毕业设计的简要介绍,具体设计内容和成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研究和开展。
河流溢洪渠道毕业设计
介绍
本文档旨在为河流溢洪渠道毕业设计提供概要和指导。
河流溢
洪渠道是一种重要的防洪设施,可以有效减少河流洪水对周边地区
的影响。
该毕业设计将着眼于设计一个有效的河流溢洪渠道系统,
以保护周边地区免受洪水的威胁。
设计目标
- 设计一个可靠的河流溢洪渠道系统,能够快速排放大量洪水。
- 确定最佳的溢洪渠道布局和尺寸,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洪水对
周边区域的影响。
- 考虑渠道的建设成本和可行性,并确保设计方案在经济上可行。
设计步骤
1. 收集相关的地理和气候数据,了解研究区域的河流特征和历
史洪水情况。
2. 确定设计要求,包括最大允许的洪水流量和溢洪渠道的最大
承受能力。
3. 进行河流溢洪渠道系统的初步设计,包括渠道的布局、长度、高度和宽度。
4. 使用数值模拟工具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分析洪水流量在溢
洪渠道系统中的流动情况。
5. 优化设计方案,根据模拟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6. 进行渠道材料选择和施工方案的研究,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
性和安全性。
7. 编写详细的设计报告,包括设计原理、参数和建议的施工步骤。
8. 完成渠道系统的自动CAD图纸和相关文件。
总结
本毕业设计将着眼于设计一个可靠的河流溢洪渠道系统,以保
护周边地区免受洪水的威胁。
通过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初步设计和
数值模拟分析,并优化设计方案,最终完成详细的设计报告和
CAD图纸。
该设计将注重经济可行性和安全性,以提供一种有效的防洪解决方案。
水库设计溢洪道毕业设计水库设计溢洪道毕业设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水库作为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起到了调节水流、防洪和供水的作用。
在水库设计中,溢洪道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元素,它能够有效地控制水库的水位,减轻洪水的压力,保护周边地区的安全。
在进行水库设计溢洪道毕业设计时,首先需要了解溢洪道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溢洪道是一个通过水库的溢流来控制水位的通道。
当水库的水位超过一定高度时,多余的水将通过溢洪道排出,以避免水库溃坝或洪水泛滥。
因此,设计一个合理和可靠的溢洪道至关重要。
在进行溢洪道设计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水库的设计洪水。
设计洪水是指在设计寿命期间可能发生的最大洪水。
通过对历史洪水数据和水文统计分析,可以确定一个合理的设计洪水。
基于设计洪水,可以计算出溢洪道的流量和水位。
这些数据将成为设计溢洪道的依据。
其次,需要考虑溢洪道的尺寸和结构。
溢洪道的尺寸和结构应能够承受设计洪水的冲击力,并且能够排除溢流水的能力。
通常,溢洪道的宽度和高度应根据设计洪水的流量和水位来确定。
此外,溢洪道的结构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抵御洪水的冲击和侵蚀。
另外,溢洪道的布置和引流方式也需要进行设计。
溢洪道的布置应考虑到周边地区的地形和水文条件,以确保溢洪水能够顺利引流到下游。
在引流方式上,可以采用自由溢流或控制溢流的方式。
自由溢流是指水流自由地通过溢洪道流出,而控制溢流则是通过设置闸门或堰坝来控制溢洪水的流量。
此外,还需要考虑溢洪道的排沙和清淤问题。
由于溢洪道中的水流速度较快,容易带走河床的沙砾和淤泥。
因此,在溢洪道设计中,需要考虑设置沉沙池或清淤设施,以保持溢洪道的通畅和稳定。
最后,对于溢洪道的施工和监测也需要进行充分的考虑。
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溢洪道的尺寸和结构符合设计要求,并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来保证施工质量。
在溢洪道投入使用后,还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XX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XXXX水利枢纽布置及泄水建筑物设计专业水利水电工程班级学生指导教师XXXX水利枢纽工程布置及泄水建筑物设计摘要XXXX水库坝址位于汉江支流玉带河下游,该水库是以供某工厂工业用水为主,兼补偿下游农田灌溉用水,以及防洪、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
本次毕业设计分析了坝址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对比几种坝型最终选取常态混凝土重力坝和坝轴线并进行了枢纽布置。
枢纽建筑物包括泄水建筑物、挡水大坝、底孔、供水管道和电站等。
然后对该工程的溢流坝及底孔的形式和消能及防冲进行了设计。
坝体剖面的稳定和应力计算,荷载组合取了基本组合和特殊组合两种不同的情况,以正常蓄水位时的荷载组合作为基本组合;以校核荷载和地震荷载作为特殊组合。
设计中选取了坝基面和廊道底部截面作为计算截面,对坝体的两种稳定和强度都进行了计算,结果都满足要求。
本次设计的主要成果有:设计说明书1份,设计图纸6张以及其他相关附图附表等。
关键词:常态混凝土重力坝;溢流坝;底孔;设计。
Copper cash dam water conservancy hub project layout andWater discharge building designABSTRACTCopper cash dam located in hanjiang river dam site tributary jade belt linked to the downstream, the reservoir for a factory in industrial water is given priority to, and compensation of farmland irrigation water downstream, and flood control, power generation, fish,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use of water conservancy hub project. The graduation design analysis of the dam site topographical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compared several dam type selection ultimately normal concrete gravity dam and dam axis and the general layout.Hub buildings including outlet structure,Block water dam,underport,Water supply pipe and power stations.Then the spillway and bottom outlet in the form of engineering and the energy dissipationand scour protection design.The stability of the dam profile and stress calculation, the load combination to take thebasic combinations and special combination of two different situation, normal water level of theload combination as the basic combination; c hecking loads and seismic loads as special combinations.In the design of the dam foundation and corridor on the surface as the section at the bottom section on the dam two stability and strength are calculated, the result is meet the requirements. The design of the main achievements are: a design specifications, design drawings and other relevant drawings six pictures schedule, etc.Keywords: normal concrete gravity dam; Overflow dam; underport; Design.前言毕业设计是学生综合应用在校所学的知识、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一次系统的、有机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实践性环节,其目的是巩固课本的专业知识,并使之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初步掌握设计水利枢纽工程的内容、原则、方法和步骤,进一步提高学生设计、计算、绘图和编写说明书的能力等。
水库毕业设计水库是一种储存大量水资源的人工水体,主要用于蓄水、灌溉、发电等。
水库毕业设计是水利工程专业大学生进行的一项综合性设计任务,旨在提升学生的工程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份700字的水库毕业设计,供参考。
题目:某地区山区水库的设计与建设一、设计背景某地区位于山区,水资源匮乏,供水困难。
为解决该地区的供水问题,设计一个水库,进行蓄水、灌溉和发电。
二、设计目标1. 需要建设一个可容纳5000万立方米水量的水库,以解决当地的供水问题。
2. 设计一个完善的灌溉系统,以满足农业用水需求。
3. 设计一套发电设备,发挥水资源的多重效益。
三、设计内容1. 针对地形地质特征,通过地质勘探确定最佳的建设地点,使水库能够充分蓄水并稳定运行。
2. 设计水库的主要建筑物,包括坝体、溢洪道、泄洪道等,确保其安全可靠。
3. 设计灌溉系统,包括渠道、水泵站等,以实现农业用水的要求。
4. 设计发电设备,结合水库的水头和流量,确定合适的发电机组和发电量。
四、设计步骤1. 地质勘探:通过地质勘探,确定水库的建设地点,评估地质情况,确保建设的安全性。
2. 水文学分析:对水库周边河流的水文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设计水位和泄流能力,为下一步的水库设计提供基础信息。
3. 水库规模确定:根据设计水位和泄流能力,确定水库的规模,即容量和坝高。
4. 坝型选择:根据地理条件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坝型,如重力坝、拱坝等。
5. 主要建筑物设计:设计水库的主要建筑物,包括坝体、溢洪道、泄洪道等,确保其安全可靠。
6. 灌溉系统设计:设计灌溉渠道、水泵站等,确保农业用水的供应,实现农田灌溉。
7. 发电设备设计:根据水头和流量计算,确定合适的发电机组和发电量。
五、预期成果1. 完整、详细的水库设计方案,包括建设地点、水库规模、坝型选择、建筑物设计等。
2. 完善的灌溉系统设计方案,确保农业用水的供应。
3. 发电设备设计方案,发挥水库的多重效益。
4. 合理的成本估算和施工计划,确保水库的建设顺利进行。
1枢纽概况群安水库位于某省某地区群安河河谷出山口地段,水库控制流域面积714平方公里,库容900×104m3。
水库以灌溉和工业供水为主,兼顾防洪,工程兴建后可以向地区工业年提供水量2160×104m3,向灌区年供水1782×104m3,全年供水3942×104m3,改善灌溉面积14.32×104亩。
水库枢纽建筑物由主坝、溢洪道、放水洞组成。
根据工程规模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按《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水库永久性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标准,校核洪水标准为1000年标准。
水库枢纽的工程等别为Ⅲ等,工程规模为中型。
水库枢纽的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
2 设计基本资料(见附件)3 设计任务及基本要求3.1 设计任务3.1.1 工程任务和规模阶段(1)根据工程任务确定工程规模,然后确定工程等别、建筑物级别及相应洪水标准。
(2)拟定泄洪建筑物型式和水库泄洪方式,选定泄洪建筑物尺寸,进行洪水调节计算,确定水库特征水位及相应库容。
拟定导流建筑物型式和尺寸,确定围堰前设计水位,确定坝体临时度汛水位。
3.1.2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阶段(1)根据地形、地质、筑坝材料、水文气象、施工条件和枢纽建筑物的组成等因素进行坝轴线选择。
(2)根据已知基本资料进行坝型选择,可选坝型为粘土心墙堆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混凝土重力坝和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五种,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优坝型和相应泄洪建筑物尺寸。
(3)根据选定的坝型和枢纽建筑物组成,进行枢纽布置方案的比较,确定枢纽布置方案,绘制枢纽平面布置图。
(4)挡水建筑物-大坝设计:①坝体结构设计;②坝基处理设计;③坝体与坝基及其他建筑物的连接设计;④坝体计算与分析;⑤细部构造设计。
(5)泄水建筑物-溢洪道设计:①方案比较;②溢洪道布置;③设计计算;④结构设计。
第5章 溢洪道计算5.1. 计算原理泄流能力计算根据SL 253-2000《溢洪道设计规范》附录A 宽顶堰泄流能力的公式进行计算。
3/20s Q m εσ=(5.1)式中:Q—流量,m3/s ; B —总净宽,m ;m —流量系数m 按照《水力计算手册》第二版中实用堰流量取值,m =0.38。
0H —记入行近流速的堰上水头,m ;ε—闸墩侧收缩系数,可按照A.2.1中实用堰侧收缩系数取用,这里取1ε=;5.2. 溢洪道泄槽水力计算5.2.1. 溢洪道泄流能力计算(1) 校核工况堰顶上最大水头 max H =校核洪水位-堰顶高程=340.77-338.71=2.06m 由(《水力学》第二版)中可知常采用的设计水头dH =(0.75-0.95)mH ,取dH =0.80mH =1.648m上游堰高由溢洪道平剖图读得:1P =1.244m11.2440.755 1.331.648d P H ==<,从而为低堰, 行进流速:029.863.02(/)6 1.648d Q v m s bH ===⨯ 行进流速水头:220 3.020.465()229.81v m g ==⨯则200 1.6480.465 2.113()2d v H H m g=+=+= 由原资料已知,m=0.38,1ε=,1s σ=3/20s Q m εσ==3320.38116 2.11331.02(/)m s ⨯⨯⨯=(2) 设计工况堰顶上最大水头 max H =设计洪水位-堰顶高程=340.16-338.71=1.45m 由(《水力学》第二版)中可知常采用的设计水头dH =(0.75-0.95)mH ,取dH =0.80mH =1.16m上游堰高由溢洪道平剖图读得:1P =1.244m11.244 1.07 1.331.16d P H ==<,从而为低堰 行进流速:017.632.54(/)6 1.16d Q v m s bH ===⨯ 行进流速水头:220 2.540.33()229.81v m g ==⨯则200 1.160.33 1.49()2d v H H m g=+=+= 由原资料已知,m=0.38,1ε=,1s σ=3/20s Q m εσ==3320.38116 1.4918.36(/)m s ⨯⨯⨯=表5.1 溢洪道泄流能力计算成果由上表可知,溢洪道泄流能力满足要求。
1.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1.1 溢洪道工程1.1.1 概述溢洪道布置于坝址右岸台地,穿过一条小冲沟,地形起伏较大。
溢洪道工程由引渠段、控制槽、渐变段、泄槽、出口消能等部分组成。
引水渠进口宽30m,控制端采用驼峰堰,堰顶高程为2644.3m,净宽15m后接渐变段,渐变段长20m,渐变槽接陡槽,陡槽长度236m,宽度8m,坡降比11.4%。
陡槽接出扣消能段,消能段采用矩形挑流鼻坎消能,净宽8m,挑角26°。
整体式简支T梁交通桥,布置于坝址右岸跨溢洪道接右岸坝顶,共2跨,单跨8.86m,桥面净宽6.0m。
溢洪道工程地基岩性为洪积砂砾石层和洪积卵石层,稳定性较差,卵石层结构中密~密实,为良好的地基土。
1.1.2 施工准备(1)、施工道路溢洪道接1#、2#永久道路和夏一同公路,交通便利。
(2)风、水、电施工用风、水、电布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章节内容,夜间施工工作面采用10KW碘乌灯照明。
(3)生产辅助设施生产辅助设施主要包括混凝土拌合站、加工厂等临建设施,具体布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章节内容。
1.1.3 溢洪道施工(1)测量放样根据设计施工图纸,精确放样出溢洪道、交通桥各个部位的开挖边线,并做好测量标记。
(2)土石方开挖由于溢洪道地基岩性为洪积砂砾石层和洪积卵石层,因此土方、砂砾石用1.0m3反铲进行开挖,装10t自卸汽车运输至指定位置堆放;坚硬岩石采用YT28手风钻钻爆,1.0m3反铲挖、装10t自卸汽车运输至指定位置堆放。
并且做好坡顶临时截水沟,已防止雨水冲刷边坡。
溢洪道高边坡土石方开挖采取从1#、2#永久道路修建临时施工便道至作业点,作为出渣的运输通道;溢洪道水渠部分运输通道直接采用溢洪道开挖出的作业平台作为运输道路。
(3)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工程主要有侧墙砼、底板砼。
混凝土采用在自建拌合站集中拌制,用6m3砼搅拌运输车运输,HBT60砼泵泵送入仓。
脚手架和拉杆加固组合钢模板,人工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
1枢纽概况群安水库位于某省某地区群安河河谷出山口地段,水库控制流域面积714平方公里,库容900×104m3。
水库以灌溉和工业供水为主,兼顾防洪,工程兴建后可以向地区工业年提供水量2160×104m3,向灌区年供水1782×104m3,全年供水3942×104m3,改善灌溉面积14.32×104亩。
水库枢纽建筑物由主坝、溢洪道、放水洞组成。
根据工程规模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按《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水库永久性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标准,校核洪水标准为1000年标准。
水库枢纽的工程等别为Ⅲ等,工程规模为中型。
水库枢纽的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
2 设计基本资料(见附件)3 设计任务及基本要求3.1 设计任务3.1.1 工程任务和规模阶段(1)根据工程任务确定工程规模,然后确定工程等别、建筑物级别及相应洪水标准。
(2)拟定泄洪建筑物型式和水库泄洪方式,选定泄洪建筑物尺寸,进行洪水调节计算,确定水库特征水位及相应库容。
拟定导流建筑物型式和尺寸,确定围堰前设计水位,确定坝体临时度汛水位。
3.1.2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阶段(1)根据地形、地质、筑坝材料、水文气象、施工条件和枢纽建筑物的组成等因素进行坝轴线选择。
(2)根据已知基本资料进行坝型选择,可选坝型为粘土心墙堆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混凝土重力坝和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五种,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优坝型和相应泄洪建筑物尺寸。
(3)根据选定的坝型和枢纽建筑物组成,进行枢纽布置方案的比较,确定枢纽布置方案,绘制枢纽平面布置图。
(4)挡水建筑物-大坝设计:①坝体结构设计;②坝基处理设计;③坝体与坝基及其他建筑物的连接设计;④坝体计算与分析;⑤细部构造设计。
(5)泄水建筑物-溢洪道设计:①方案比较;②溢洪道布置;③设计计算;④结构设计。
(6)导流输水建筑物-导流放水洞设计:①方案比较;②水力计算;③结构设计。
3.1.3 施工组织设计阶段(1)施工条件分析。
(2)施工组织设计:导流标准确定;导流方式选择;围堰设计;导流泄水建筑物设计;导流工程施工及河道截流设计;基坑排水设计;料场选择与开采、主体工程施工;施工交通布置;施工工厂设施设计;施工总布置和施工总进度计划设计。
3.2 设计成果内容及要求3.2.1 设计成果内容1、毕业设计报告一套(包括设计说明书1本和设计计算书1本),不少于2万字;2、设计图纸4张,包括:(1)水库枢纽工程总体布置图(附主要指标表),0号图1张;(2)大坝剖面图(包括土石坝材料分区图、细部构造图),1号图1张;(3)溢洪道纵、横剖面图,1号图1张;(4)隧洞纵、横剖面图,1号图1张;3、光盘(含设计报告和设计图电子版)。
3.2.2 设计成果要求(1)设计报告要求设计报告内容及深度按《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619-2013)及个人任务书要求进行。
设计报告格式按“南昌工程学院水利专业毕业设计范本”及“南昌工程学院水利专业本(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规范要求”进行。
(2)设计图要求所有图纸均要求先用计算机绘制CAD图,再打印为成果图。
要求制图正确,线条、字体、尺寸、比例尺及材料符号等应符合《水利水电工程制图规范》(SL73-95)要求,也可参考《水力发电工程CAD制图技术规定》DL/T5127—2001。
4 时间进度安排毕业设计工作共12个工作周,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充分发挥独立工作能力,创造性地完成全部设计任务。
详见2016届水工专业毕业设计控制性进度计划表。
5 参考文献[1] SL619-2013,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2] SL252-2000,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3] SL73.1-2013,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S].[4] DL5073-2000,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5] SL 501-2010,土石坝沥青混凝土面板和心墙设计准则[S].[6] SL228-2013,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S].[7] DL/T5115-2008,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接缝止水技术规范[S].[8] SL274-2001,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9] SL253-2000,溢洪道设计规范[S].[10] SL279-2002,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11] SL265-2001,水闸设计规范[S].[12] 索丽生,任旭华.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13] 华东水利学院.水工设计手册(第二卷:地质水文建筑材料)[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1984.[14] 华东水利学院.水工设计手册(第四卷:土石坝)[M].北京:水利出版社,1984.[15] 华东水利学院.水工设计手册(第六卷:泄水与过坝建筑物)[M].北京:水利出版社,1984.[16] 华东水利学院.水工设计手册(第七卷:水电站建筑物)[M].北京:水利出版社,1984.[17] 水利电力部科学技术司.国外混凝土面板堆石坝[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18] 汪胡桢.水工隧洞的设计理论和计算[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76.[19] 魏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上、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20] 祁世京.土石坝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21] 成都科学技术大学.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图集[Z]. 北京:水利出版社,1982.[22] 吴媚玲.水工设计图集[Z].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2016届水工专业毕业设计控制性进度计划表附件:毕业设计基本资料1 水文气象1.1 流域概况群安河位于某省群安盆地以北,东部天山山脉哈尔里南坡,地理位置介于东经90°57′~94°19′,北纬43°02′~43°11′,流域内地形大部属中高山地形,地势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海拔3600米以上为冰川和永久积雪覆盖区,海拔2500~3600米区间为径流形成区,海拔1300~2500米属中低山区,河流全长31公里,坝址以上集水面积324平方公里,径流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夏季的直接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河道纵坡25‰~30‰。
1.2 气象群安河流域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光照充足,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干燥少雨,蒸发量大,春季多风。
流域内盛行东北、东风,全年大风日数24天。
库区内一般多出现顺河向风,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12m /s,风向基本上与坝轴线正交,吹程D=2.12km。
库坝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43.9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1232.3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见表1-1。
库坝区多年平均温度7.5℃,一月平均气温-5.2℃,7月平均气温21.1℃,极端最高气温32.5℃(1986年7月15日),极端最低气温-22.5℃(1984年1月17日),年日照时数在3000小时以上。
气温详见表1-2。
根据坝址处1955~1995年的冰情观测资料,最大河心冰厚0.44m,最大岸边冰厚0.45m。
最大冻土深度80cm。
1.3 径流群安河径流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夏季的直接降水和季节性的积雪融水,径流的年际变化不大,但年内分配不均,据库址水文站18年(1990~2007)的实测资料,再加上断面上游引水渠引走的还原水量,年最大径流量64.65×106m3(1990年),年最小径流量36.27×106m3(1985年),汛期5~9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86.5%,其中6~8月径流量占全年的68.6%,枯水期11月至次年3月径流量占全年的7.4%。
多年平均径流量49.51×106m3,P=50%径流量49.20×106m3,P=75%径流量40.81×106m3,P=90%径流量33.74×106m3,P=95%径流量29.64×106m3。
1.4 洪水群安河的洪水可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降水和冰雪融水混合洪水三种类型的洪水,其中融雪洪水大多出现在4月中旬至5月份,洪水的大小取决于冬春季山区积雪面积和积雪深度以及春季气温辐射条件,这类洪水涨落缓慢,变幅较小,对水库的威胁不及夏洪大。
夏季暴雨洪水多发生在7月中下旬及8月上中旬,这类洪水主要由大降水生成,其中大范围的暴雨洪水在群安流域出现频次虽少,但量级并不低,1961年7月21日测得日雨量93.4mm,调查最大洪峰流量199m3/s,最大一日洪量12.94×106m3,另外有雨水和冰雪融水混合形成的洪水在本流域内也时有发生,这类洪水对水库安全、运用较为不利。
因此,选择1998年8月上、中旬的一次洪水过程线作用为群安水库设计洪水的典型过程线(见表1-5)。
1.5 设计施工导流及度汛洪水根据规范,施工导流洪水频率为P=10%,拦洪度汛洪水频率为5%,仍以1998年为典型年,洪水过程线见表1-6。
截流设计流量可选用截流时期内10%频率的月平均流量,见表1-7。
1.6 泥沙群安河泥沙来源于融雪洪水和暴雨洪水对流域表面强烈的冲刷和侵蚀,根据实测资料(1996~2005年)分析,群安河输沙量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5~8月输沙量占年输沙量的83.8%,4~9月占年输沙量的100%。
最大年输沙量2.10×104吨(2000年),最小年输沙量0.3×104吨(2002年),最大年输沙量是年最小的7倍。
多年平均年输沙量为1.14×104吨,其中推移质泥沙为0.17×104吨,悬移质泥砂为0.97×104吨。
表1-5 群安水库设计洪水过程线计算表表1-6 群安水库施工期洪水过程线计算表2 工程地质2.1 区域构造及其稳定工程区位于天山东段块体内,北部为巴里坤塔格-八大石隆起块体,南部为群安盆地(沉降带)。
其北面是天山东西向构造与阿尔泰北面构造的交汇部位,除近东西向及北西—北西西构造较发育外,还见有少量的北北西向断裂及北东东向断裂,各种不同方向的断裂将本区分割成大小不同的构造块体。
2.1.1 主要构造形迹(1)巴里坤塔格—天山庙大断裂该断裂总长300公里以上,西段走向近东西较平直,天山庙以东走向北西西,再往东转北东东,形成往南突出的弧形,断裂北倾,倾角70°~76°。
(2)南山口西断裂走向333°,地表出露长度10公里,为具右旋特征的剪切断裂,此组方向的断层开成时间晚,截割了其他方向的断裂,是第四纪以来的活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