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阵-奥数-四年级教学内容
- 格式:docx
- 大小:24.53 KB
- 文档页数:8
方阵问题-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方阵的概念。
2.掌握方阵中行和列的概念。
3.能够根据题目要求用方阵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内容1. 方阵的定义方阵是一个n×n的矩形,其中n为正整数。
方阵中有n行和n列。
如果一个矩形既有n行又有n列,那么它就是一个方阵。
2. 方阵中的行和列一个n×n的方阵中,第i行指的是该方阵中从上到下的第i行,第j列指的是该方阵中从左到右的第j列,其中i和j均为正整数且i和j的取值范围均为1到n。
3. 利用方阵解决问题方阵在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时非常有用。
比如在加减法练习中,我们可以使用方阵的形式将问题简化。
例如,有以下一道题目:77 + 48 =我们可以使用方阵的形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十位数个位数7 7 74 4 8通过上表的方阵形式,我们可以得到解答:77 + 48 = 125同样,我们可以使用方阵的形式来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1.多媒体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法,辅以多种形式的动态展示来促进学生的兴趣和理解。
2.探究式学习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3.个案阐述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展示方阵的应用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方阵的概念和应用。
四、教学步骤1.导入引出方阵的概念,通过生活实际例子来预习方阵的概念。
2.示范让学生通过课本上的例子来感受方阵的形式和特点。
3.小组探究学生分小组协作探究一些小问题,从而加深对方阵的理解。
4.分享小组分享探究结果,相互借鉴和补充,进一步理解方阵的应用。
5.巩固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练习方阵的运算技巧,加深对方阵的练习和理解。
6.总结让学生总结方阵的应用场景和运用方法。
通过考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综合评价学生掌握方阵的程度和应用能力。
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小测验等评价方式。
六、教学方法1.以多媒体教学法为主,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问题。
方阵问题-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如何在方阵中找出某个位置;2.能够了解方阵与坐标点之间的关系;3.能够熟练解决包括加、减、比较等各种类型的方阵问题。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能够熟练解决各种类型的方阵问题;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2.让学生能够理解坐标点与方阵之间的关系,并准确地读取坐标点在方阵中的位置。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前置知识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帮助学生回忆起如何阅读坐标,以及如何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例如,可以问:•在地图上,如何查找一个城市的位置?•如果现在你身在A城市,你要去B城市,需要走多少公里?•如果现在你在(3,5)这个坐标点,你要往上走三步,向右走四步,会到达哪个坐标点?步骤二:引入方阵在黑板上画一个方阵,并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介绍如何在方阵中找出某个位置。
例如,假设我们有一个3✕4的方阵,现在要找到其中第2行第3列(也就是坐标点(2,3))的位置。
教师可以用白色笔在方阵上圈出该位置,并解释它的含义。
步骤三:方阵与坐标点的关系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坐标系,再画出一个方阵,并让学生自己找到其中某几个位置的坐标点。
例如,找出方阵中的第2行第3列、第4行第2列这两个位置的坐标点,并在坐标系中画出来。
接下来,教师可以逐步引入如何通过坐标点来定位方阵中的位置,例如,让学生在黑板上标出某个位置的坐标点,然后让他们在方阵中找到该位置并打上标记。
步骤四:方阵问题1.加减问题: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出示一些加减问题,例如:–如果现在你站在坐标点(2,3),你往上走两步,往右走三步,你会到达哪个坐标点?–如果现在你站在坐标点(3,4),你往下走四步,往左走两步,你会到达哪个坐标点?2.大小比较问题: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出示一些大小比较的问题,例如:–坐标点(1,3)和坐标点(2,2)哪个位置更靠近坐标轴?–坐标点(5,1)和坐标点(4,3)哪个位置更靠近坐标轴?步骤五:小结教师可以对方阵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小结,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讲解。
四年级奥数专题第15讲方阵问题概念:将人(或物),依一定条件排成正方形(简称方阵),再根据已知条件求人(物)数。
这类问题叫方阵应用题。
解题关键及规律:方阵问题的解法要点是:①方阵每边人数和四周人数的关系:(每边人数-1)×4=四周人数四周人数÷4+1=每边人数②实阵总人数的求法;实心方阵:(每边人数)2=总人数空心方阵:(外边人数)2-(内边人数)2=总人数若将空心方阵分成四个相等的矩形计算则:(每边人数-层数)×层数×4=总人数例1.棋子若干只,恰好可以排成每边6只的正方形,棋子总数是多少?棋子最外层有多少?例2.一堆棋子,排成正方形,多余4只棋子,若正方形纵横两个方面各增加一层,则缺少9只棋子,问有棋子多少只?例3.从最外层的人数推进外层每边人数;从最内层的人数推进空心部分每边人数。
然后求实心方阵比空心方阵多多少人?习题1.有8层中空方阵,最外一排有20人,求此方阵的总人数。
2.设计一个团体操表演队形,想排成6层的中空方阵,已知参加表演的人只有360人,问最外层每边应排多少人?3.一个方阵花坛共有15层,最内层每边有20株花草,此花坛的花草总数有多少棵?※4.原计划每边栽24棵树,形成一实心树方阵,现在要留出中间地方打一眼井,如树的棵数增加24棵,想栽树5层,中空方阵。
问最外层栽多少棵树?最内层需栽多少棵数?※5.有风景树若干棵,若排成三层的中空方阵,尚余9棵,在中空部分增列一层,则缺7棵。
问这种树有多少棵?※6.有一堆棋子排成正方形多余3只;如果正方形纵横两个方向各增加一层,则缺少8只。
问一共有多少只棋子?。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数学百花园——方阵问题北京版教学目标1.掌握方阵的概念,了解方阵的特点;2.掌握方阵的排列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教学重点1.方阵的概念和特点;2.方阵的排列方法。
教学难点1.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黑板、粉笔;2.教材《数学百花园》第一册;3.尺子、量角器等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首先,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观察周围环境,找出一些方形的物品,如窗户、桌子、地砖等,然后让学生讨论这些物品的共同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物品都由一个个相同大小的正方形组成,这就是方阵。
2. 方阵的概念和特点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绘制一些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方阵,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判断方阵的特点。
例如,每个方阵都由相同大小的正方形组成,每个正方形中间有交点,交点上的线段垂直或水平,并且相邻正方形之间的线段长度相等。
3. 方阵的排列方法教师通过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掌握方阵的排列方法。
可以将一些正方形图形随机分配给学生,让他们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成方阵。
例如,要求学生用8个正方形排成一个2x4的方阵,或者是用16个正方形排成一个4x4的方阵。
通过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方阵的排列方法。
4. 实际问题解决学生通过掌握方阵的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某小区有12栋楼房,每栋楼房都是4层,每层有5户人家,那么这些楼房可以排列成多少个方阵?学生们可以用所学知识计算出答案。
5. 总结回顾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方阵的概念、特点、排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看到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同时重点加强对方阵排列方法的掌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熟练掌握。
教学评价1.帮助学生掌握了方阵的概念、特点和排列方法;2.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4.学生对方阵的概念、特点和排列方法有了深入的理解。
方阵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方阵的概念和性质;2. 掌握方阵的基本运算法则;3. 熟练运用方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方阵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方阵的基本运算法则。
三、教学难点1. 熟练运用方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1. 方阵的概念和性质方阵是指行数和列数相等的矩阵,即 n 行 n 列的矩阵。
方阵的元素可以是实数、复数或其他数域中的元素。
方阵有以下性质:1. 对角线上的元素称为主对角线元素,其余元素称为副对角线元素;2. 方阵的转置是将其行和列互换得到的矩阵;3. 方阵的行列式是一个数值,用于判断方阵是否可逆;4. 方阵的逆矩阵是一个矩阵,满足原矩阵与其逆矩阵相乘等于单位矩阵。
2. 方阵的基本运算法则方阵的基本运算包括加法、减法和乘法。
方阵的加法和减法与普通矩阵的加法和减法相同,即对应元素相加或相减。
方阵的乘法有以下规则:1. 两个 n 行 n 列的方阵 A 和 B 相乘得到的矩阵 C 也是 n 行 n 列的方阵;2. C 的第 i 行第 j 列元素等于 A 的第 i 行元素与 B 的第 j 列元素对应相乘后的和,即 C ij =∑A ik n k=1B kj 。
3. 方阵解决实际问题方阵可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例如:1.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将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和常数矩阵组成增广矩阵,通过高斯消元法或矩阵求逆法求解;2.矩阵变换:将一个向量或点通过矩阵乘法进行变换,例如旋转、缩放、平移等;3.图像处理:将图像表示为矩阵,通过矩阵运算实现图像的变换、滤波、压缩等。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方阵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让学生掌握方阵的基本知识;2.实例法: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了解方阵的应用;3.练习法:通过练习题的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方阵的运算和应用。
六、教学过程1. 方阵的概念和性质1.讲解方阵的概念和性质,包括对角线元素、转置、行列式和逆矩阵;2.通过例题讲解方阵的性质和应用。
四年级奥数方阵问题方阵问题是一类非常经典的数学问题,尤其在奥数学习中更为常见。
所谓方阵问题,就是指将一群数按照列或者行的形式排列成一个方阵,然后考察方阵中各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已知的数求出其他数的位置。
一、方阵的排列规律我们需要明白方阵是如何排列的。
一个 n x n的方阵是由 n^2个数按照行或列的方式排列而成的。
以 3 x 3的方阵为例,我们可以将其排列如下:1 2 34 5 67 8 9在这个方阵中,每一行都是从 1开始逐渐递增的数字,每一列则是从 1开始逐渐递增的数字。
同时,每一行和每一列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即从第一个数开始,每隔一个数就出现一次。
例如第一行中,第一个数是 1,第二个数是 2,第三个数是 3;第二行中,第一个数是 4,第二个数是 5,第三个数是 6;第三行中,第一个数是 7,第二个数是 8,第三个数是 9。
二、方阵中数的计算方法在方阵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一些数的规律。
例如,对于任意一个 n x n的方阵,我们可以发现:1、每一行或每一列的和都是 n(n+1)/2。
2、每一行或每一列的平均值都是 (n+1)/2。
3、对于任意一个数 i,它在每一行中出现的次数都是 n-i+1次(从第 i个数开始)。
4、对于任意一个数 i,它在每一列中出现的次数都是 n-i+1次(从第 i个数开始)。
三、例题解析例1:有一个 5 x 5的方阵,已知第一行的和为 10,第二行的和为 15,第三行的和为 20,第四行的和为 25,那么第五行的和是多少?分析:由于每一行或每一列的和都是 n(n+1)/2,所以第五行的和为:5 x (5+1) / 2 - (10 + 15 + 20 + 25) = 50 - 70 = -20。
例2:有一个 4 x 4的方阵,已知第一列的和为 10,第二列的和为 15,第三列的和为 20,那么第四列的和是多少?分析:由于每一行或每一列的和都是 n(n+1)/2,所以第四列的和为:4 x (4+1) / 2 - (10 + 15 + 20) = 20 - 45 = -25。
方阵(教师版)知识点精讲方阵问题应用题就就是把人或物按照一定得条件排成正方形,再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人或物得数量得应用题。
特点就是:方阵每边得实物数量相等,同边上相邻两层得实物数量相差2,相邻两层得实物数量相差8。
数量关系:(1)方阵每边人数与四周人数得关系:(每边人数-1)×4=四周人数四周人数÷4+1=每边人数(2)方阵总人数得计算方法:实心方阵:每边人数×每边人数=总人数空心方阵:1.外边人数×外边人数-内边人数×内边人数=总人数2.若将空心方阵分成4个相等得矩形计算,则:(外边人数-层数)×层数×4=总人数3.逐层相加,则:第一层人数+第二层人数+第三层人数+…=总人数课堂例题与练习1.四年级同学参加广播操比赛,要排列成每行8人,共8行方阵。
排列这个方阵共需要多少名同学?解题分析:这就是一道实心方阵问题,求这个方阵里有多少名同学,就就是求实心方阵中布点得总数。
排列成每行8人点,共8行,就就是有8个8点。
求方阵里有多少名同学,就就是求8个8人就是多少人?解:8×8=64(人)答:排列这个方阵,共需要64名同学。
2.有一堆棋子,刚好可以排成每边6只得正方形。
问棋子得总数就是多少?最外层有多少只棋子?解题分析依题意可以知道:每边6只棋子得正方形,就就是棋子每6只1排,一共有6排得实心方阵。
根据方阵问题应用题得解题规律,求实心方阵总数得数量关系,总人数=每边人数×每边人数,从而可以求出棋子得总数就是多少只。
而最外层棋子数则等于每边棋子数减去1乘以行数4,即(6-1)×4只。
解:(1)棋子得总数就是多少?6×6=36(只)(2)最外层有多少只棋子?(6-1)×4=20(只)答:棋子得总数就是36只,最外层有20只棋子。
3.一堆棋子排成一个实心方阵,共有8行8列,如果去掉一行一列,要去掉多少只棋子?还剩下多少只棋子?解题分析排成方阵得棋子,无论排在任何地方,都既就是其中一排得棋子,也就是其中一行得棋子,所以,无论去掉哪一行与哪一列,总会有一只棋子被重复去掉1次,因此,要求出去掉一行一列去掉多少只棋子,就就是要求出比原来方阵中2行得棋子数少1只。
第18講方陣問題一、知識概要1、方陣可以分為實心方陣和空心方陣。
2、方陣的基本特點是:方陣中,裏一層總比外一層的一邊少2個物體,裏一層物體的個數一定比上一層物體總個數少8個。
3、實心方陣中,物體個數=最外層的一邊個數×最外層一邊的個數;(每邊數—1)×4=每層數;每層數÷4+1=每邊數4、空心方陣中物體的個數=(最外層一邊個數—層數)×層數×45、去掉一行、一列的總人數=去掉的每邊人數×2-1二、典型例題1、有一個正方形的稻田,四個角上都放1個稻草人,如果每邊放5個,四邊共放多少個稻草人?2、有一個正方形池塘,四個角上都栽1棵樹,一共栽了28棵樹,那麼每邊栽多少棵?3、同學們排成一個兩層空心方陣,外層每邊8人,這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4、把若干個棋子擺成一個三層的空心方陣,最外層每邊12個棋子,求這個方陣共有多少個棋子?5、同學們在軍訓時排成了一個由204人組成的三層空心方陣,求最外面一層每邊有多少人?6、某小學舉行運動會,同學們排成正方形佇列參加團體操表演。
如果在這個正方形佇列中減少一行一列,則要減少15人,問參加團體操表演的有多少同學?7、在兒童公園的一次菊花展上,用120盆菊花擺成一個三層空心方陣,這個方陣最外層每邊有多少盆花?8、一個中空方陣的佇列,最外層每邊18人,最內層每邊10人。
這個佇列共有多少人?9、用64枚棋子擺成一個兩層中空方陣,如果想在外面再增加一層,問需要增加多少枚棋子?10、學校組織一次團體操表演,把男生排列成一個實心方陣,又在這個實心方陣四周站一排女生。
女生有72人參加表演,男生有多少人?三、針對練習1、在正方形的廣場四周裝彩燈,四個角上都裝一盞,每邊裝25盞,問這個廣場一共需裝彩燈多少盞?2、小強用棋子排成了一個每邊11枚的中空方陣,共2層,求這個方陣共用多少枚棋子?3、小剛在用棋子擺好的實心陣上又填了17枚棋子,使它的橫豎各增加一排,成了大一點的實心方陣,求原來實心方陣有多少枚棋子?4、解放軍進行排隊表演,組成一個外層有48人,內層有16人的多層中空方陣,這個方陣有幾層?一共有多少人?5、有一個用圓片擺成的兩層中空方陣,外層每邊有16個圓片,如果把內層的圓片取出來,在外層再擺一層,變成一個新的中空方陣,應再增加多少圓片?6、用棋子擺成方陣,恰好每邊24粒的實心方陣,若改為3層的空心方陣,它的最外層每邊應改放多少粒?7、有學生若干名,排成中實的方陣則多2人,若在這正方陣縱橫兩個方向個增加一行還缺五人,問有學生多少人?8、儀仗隊員組成兩個實心方陣,甲方陣每邊12人,後來兩隊合在一起排成一個中空方陣的丙方陣,丙方陣最外層一邊人數比乙方陣最外層一邊人數多4人,又原來甲方陣的人正好填滿丙方陣空心。
第18讲方阵问题一、知识概要1、方阵可以分为实心方阵和空心方阵。
2、方阵的基本特点是:方阵中,里一层总比外一层的一边少2个物体,里一层物体的个数一定比上一层物体总个数少8个。
3、实心方阵中,物体个数=最外层的一边个数×最外层一边的个数;(每边数—1)×4=每层数;每层数÷4+1=每边数4、空心方阵中物体的个数=(最外层一边个数—层数)×层数×45、去掉一行、一列的总人数=去掉的每边人数×2-1二、典型例题1、有一个正方形的稻田,四个角上都放1个稻草人,如果每边放5个,四边共放多少个稻草人?2、有一个正方形池塘,四个角上都栽1棵树,一共栽了28棵树,那么每边栽多少棵?3、同学们排成一个两层空心方阵,外层每边8人,这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4、把若干个棋子摆成一个三层的空心方阵,最外层每边12个棋子,求这个方阵共有多少个棋子?5、同学们在军训时排成了一个由204人组成的三层空心方阵,求最外面一层每边有多少人?6、某小学举行运动会,同学们排成正方形队列参加团体操表演。
如果在这个正方形队列中减少一行一列,则要减少15人,问参加团体操表演的有多少同学?7、在儿童公园的一次菊花展上,用120盆菊花摆成一个三层空心方阵,这个方阵最外层每边有多少盆花?8、一个中空方阵的队列,最外层每边18人,最内层每边10人。
这个队列共有多少人?9、用64枚棋子摆成一个两层中空方阵,如果想在外面再增加一层,问需要增加多少枚棋子?10、学校组织一次团体操表演,把男生排列成一个实心方阵,又在这个实心方阵四周站一排女生。
女生有72人参加表演,男生有多少人?三、针对练习1、在正方形的广场四周装彩灯,四个角上都装一盏,每边装25盏,问这个广场一共需装彩灯多少盏?2、小强用棋子排成了一个每边11枚的中空方阵,共2层,求这个方阵共用多少枚棋子?3、小刚在用棋子摆好的实心阵上又填了17枚棋子,使它的横竖各增加一排,成了大一点的实心方阵,求原来实心方阵有多少枚棋子?4、解放军进行排队表演,组成一个外层有48人,内层有16人的多层中空方阵,这个方阵有几层?一共有多少人?5、有一个用圆片摆成的两层中空方阵,外层每边有16个圆片,如果把内层的圆片取出来,在外层再摆一层,变成一个新的中空方阵,应再增加多少圆片?6、用棋子摆成方阵,恰好每边24粒的实心方阵,若改为3层的空心方阵,它的最外层每边应改放多少粒?7、有学生若干名,排成中实的方阵则多2人,若在这正方阵纵横两个方向个增加一行还缺五人,问有学生多少人?8、仪仗队员组成两个实心方阵,甲方阵每边12人,后来两队合在一起排成一个中空方阵的丙方阵,丙方阵最外层一边人数比乙方阵最外层一边人数多4人,又原来甲方阵的人正好填满丙方阵空心。
方阵(教师版)知识点精讲方阵问题应用题就是把人或物按照一定的条件排成正方形,再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人或物的数量的应用题。
特点是:方阵每边的实物数量相等,同边上相邻两层的实物数量相差2,相邻两层的实物数量相差8。
数量关系:(1)方阵每边人数和四周人数的关系:(每边人数-1)×4=四周人数四周人数÷4+1=每边人数(2)方阵总人数的计算方法:实心方阵:每边人数×每边人数=总人数空心方阵:1.外边人数×外边人数-内边人数×内边人数=总人数2.若将空心方阵分成4个相等的矩形计算,则:(外边人数-层数)×层数×4=总人数3.逐层相加,则:第一层人数+第二层人数+第三层人数+…=总人数课堂例题与练习1.四年级同学参加广播操比赛,要排列成每行8人,共8行方阵。
排列这个方阵共需要多少名同学?解题分析:这是一道实心方阵问题,求这个方阵里有多少名同学,就是求实心方阵中布点的总数。
排列成每行8人点,共8行,就是有8个8点。
求方阵里有多少名同学,就是求8个8人是多少人?解:8×8=64(人)答:排列这个方阵,共需要64名同学。
2.有一堆棋子,刚好可以排成每边6只的正方形。
问棋子的总数是多少?最外层有多少只棋子?解题分析依题意可以知道:每边6只棋子的正方形,就是棋子每6只1排,一共有6排的实心方阵。
根据方阵问题应用题的解题规律,求实心方阵总数的数量关系,总人数=每边人数×每边人数,从而可以求出棋子的总数是多少只。
而最外层棋子数则等于每边棋子数减去1乘以行数4,即(6-1)×4只。
解:(1)棋子的总数是多少?6×6=36(只)(2)最外层有多少只棋子?(6-1)×4=20(只)答:棋子的总数是36只,最外层有20只棋子。
3.一堆棋子排成一个实心方阵,共有8行8列,如果去掉一行一列,要去掉多少只棋子?还剩下多少只棋子?解题分析排成方阵的棋子,无论排在任何地方,都既是其中一排的棋子,也是其中一行的棋子,所以,无论去掉哪一行和哪一列,总会有一只棋子被重复去掉1次,因此,要求出去掉一行一列去掉多少只棋子,就是要求出比原来方阵中2行的棋子数少1只。
四年级奥数-教师版-第三讲-方阵问题(总1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三讲方阵问题知识导航学生排队,士兵列队,横着排叫做行,竖着排叫做列。
如果行数与列数都相等,则正好排成一个正方形,这种图形就叫方队,也叫做方阵(亦叫乘方问题)。
核心公式:1.方阵总人数=最外层每边人数的平方(方阵问题的核心)2.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方阵最外层总人数÷4)+13.方阵外一层总人数比内一层总人数多24.去掉一行、一列的总人数=去掉的每边人数×2-1例1:学校学生排成一个方阵,最外层的人数是60人,问这个方阵共有学生多少人?解析:方阵问题的核心是求最外层每边人数。
根据四周人数和每边人数的关系可以知:每边人数=四周人数÷4+1,可以求出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那么整个方阵队列的总人数就可以求了。
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60÷4+1=16(人)整个方阵共有学生人数:16×16=256(人)。
【巩固1】某校五年级学生排成一个方阵,最外一层的人数为60人.问方阵外层每边有多少人这个方阵共有五年级学生多少人解析:根据四周人数和每边人数的关系可以知:每边人数=四周人数÷4+1,可以求出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那么整个方阵队列的总人数就可以求了。
解: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60÷4+1=16(人)整个方阵共有学生人数:16×16=256(人)答:方阵最外层每边有16人,此方阵中共有256人。
【巩固2】晶晶用围棋子摆成一个三层空心方阵,最外一层每边有围棋子14个.晶晶摆这个方阵共用围棋子多少个?解析:方阵每向里面一层,每边的个数就减少2个.知道最外面一层每边放14个,就可以求第二层及第三层每边个数.知道各层每边的个数,就可以求出各层总数。
解法1:最外边一层棋子个数:(14-1)×4=52(个)第二层棋子个数:(14-2-1)×4=44(个)- 10 -- 11 -第三层棋子个数:(14-2×2-1)×4=36(个).摆这个方阵共用棋子:52+44+36=132(个)解法2:还可以这样想:中空方阵总个数=(每边个数一层数)×层数×4进行计算。
应用题板块-方阵问题(小学奥数四年级)“方阵问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方阵为题材,通过对方阵中“每边数量”、“边数”、“总数”的自主探究,探索出此类问题中各个数量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
在此过程中,让孩子充分体验模型思想建立的一般过程,感受数学模型的魅力。
【一、题型要领】士兵排队,横着排叫行,竖着排叫列,若行数与列数相等,正好排成一个正方形,这就是一个方队,这种方队也叫做方阵。
根据不同的排列方式,方阵分为实心方阵和空心方阵。
1.实心方阵【基本概念】实心方阵是内部全部排满的方阵。
下图左侧是一个5 * 5的方阵,下图右侧是一个6 * 6的方阵,图中绿色表示的是方阵的最外层。
【基本公式】假设方阵最外层每边的人数是N(1)方阵层数 = (N + 1)÷ 2,当N为奇数时= N ÷ 2,当N为偶数时(2)方阵最外层总人数 = 最外层每边的人数* 4 - 4 = (N - 1)* 4 (3)方阵总人数 = 最外层每边的人数* 最外层每边的人数= N * N2. 空心方阵【基本概念】空心方阵是内部未全部排满的方阵,注意只能是内部未排满,且未排满的部分也是一个方阵。
下图左侧是一个整体5 * 5,内部1* 1未排满的空心方阵;下图右侧是一个整体6 * 6,内部2 * 2未排满的空心方阵【基本公式】假设方阵最外层每边的人数是N,层数是M(1)方阵最外层总人数 = 最外层每边的人数* 4 - 4 = (N - 1)* 4 (2)内部方阵最外层每边的人数 = 最外层每边的人数 - 2 * 层数 = N - 2 * M(3)方阵总人数 = 外部方阵总人数 - 内部方阵总人数 = N * N - (N - 2 * M)*(N - 2 * M)= 4 * M * (N - M)【二、重点例题】例题1【题目】一个正方形花坛,原来摆了一些花,组成了一个实心方阵,后来运走了11盆花,使行和列都减少了一排,原来摆了多少盆花?【分析】如下图所示,原先鲜花摆放成如下的方阵,蓝色部分为后来运走的鲜花,绿色及省略部分为剩下的鲜花。
《方阵》赛课教学设计、反思(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_---------------------------------------方阵教学目标:1、认识数学中的方阵问题。
会求最简单的方阵问题。
2、通过猜想、计算、观察发现方阵排列的规律。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在运动员进场,军队接受检阅时,都会排着整齐的方队。
在排队时,横着叫行,竖着叫列,当行数和列数相等正好排成一个正方形,这样的方队我们就叫做方阵。
方阵有实心方阵与空心方阵之分。
二、探究。
1、你能试着画一个方阵吗?我们用圆圈表示一个人。
你画的是每行几人的方阵?一共有多少个人?怎么想的?2、理解了方阵,我们具体来看一个问题。
1、有若干枚棋子,摆成每边6枚的正方形。
(1)棋子的总数有多少枚?(2)棋子的最外层有多少枚?(1)共多少枚怎么算?(2)最外一层什么意思?为了看的清楚,把里面的拿掉。
那你也要画一画最外一层。
你是怎么算的?你能用多少种不同方法?再交流。
哪种方法最方便?表决一下,我们来试一试。
一行8枚的方阵呢?12枚呢?你是怎么这么快算出一层多少个的?(3)字母表示,每边a个,共:4(a-1)个。
a有什么范围?3、知道每边个数可以求一层总数,如果知道这层总数20个,你知道每边几个吗?20÷4+1=6,找找规律:一层b个,一行b÷4+1个。
课堂答题纸三、巩固练习1、3。
同学们学的很好,我们来看看生活中的问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交流。
四、提升1、方阵就是正四边形。
如果是其它正多边形一行个数和一层总数有什么关系呢?你能编一道题吗?2、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问题,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1)外层到内层,每层一行个数少2枚。
(2)外层到内层,一层总数少8枚。
3、你能自己试一试下面的题目吗?(1)"六一"节用鲜花在演出台周围排成一个4层空心方阵,最外层每边有鲜花12盆。
方阵-奥数-四年级
方阵(教师版)
知识点精讲
方阵问题应用题就是把人或物按照一定的条件排成正方形,再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人或物的数量的应用题。
特点是:方阵每边的实物数量相等,同边上相邻两层的实物数量相差2,相邻两层的实物数量相差8。
数量关系:
(1)方阵每边人数和四周人数的关系:
(2)(每边人数-1)×4=四周人数
(3)四周人数÷4+1=每边人数
(4)方阵总人数的计算方法:
实心方阵:每边人数×每边人数=总人数
空心方阵:
1.外边人数×外边人数-内边人数×内边人数=总人数
2.若将空心方阵分成4个相等的矩形计算,则:
3.(外边人数-层数)×层数×4=总人数
4.逐层相加,则:
5.第一层人数+第二层人数+第三层人数+…=总人数
课堂例题与练习
1.四年级同学参加广播操比赛,要
排列成每行8人,共8行方阵。
排列这个方阵共需要多少名同学?
解题分析:
这是一道实心方阵问题,求这个方阵里有多少名同学,就是求实心方阵中布点的总数。
排列成每行8人点,共8行,就是有8个8点。
求方阵里有多少名同学,就是求8个8人是多少人?
解:8×8=64(人)
答:排列这个方阵,共需要64名同学。
2.有一堆棋子,刚好可以排成每边6只的正方形。
问棋子的总数是多少?最外层有多少只
棋子?
解题分析依题意可以知道:每边6只棋子的正方形,就是棋子每6只1排,一共有6排的实心方阵。
根据方阵问题应用题的解题规律,求实心方阵总数的数量关系,总人数=每边人数×每边人数,从而可以求出棋子的总数是多少只。
而最外层棋子数则等于每边棋子数减去1乘以行数4,即(6-1)×4只。
解:(1)棋子的总数是多少?
6×6=36(只)
(2)最外层有多少只棋子?
(6-1)×4=20(只)
答:棋子的总数是36只,最外层有20只棋子。
3.一堆棋子排成一个实心方阵,共有8行8列,如果去掉一行一列,要去掉多少只棋子?
还剩下多少只棋子?
解题分析排成方阵的棋子,无论排在任何地方,都既是其中一排的棋子,也是其中一行的棋子,所以,无论去掉哪一行和哪一列,总会有一只棋子被重复去掉1次,因此,要求出去掉一行一列去掉多少只棋子,就是要求出比原来方阵中2行的棋子数少1只。
要求出剩下多少只棋子,就要先求出棋子总数,然后减去去掉的棋子数,就是剩下棋子数。
解:(1)去掉多少只棋子? 8×2-1=15(只)
(2)还剩多少只棋子? 8×8-15=49(只)
答:要去掉15只棋子,还剩下49只棋子。
4.育英小学四年级的同学排成一个实心方阵队列,还剩下5人,如果横竖各增加一排,排
成一个稍大的实心方阵,则缺少26人。
育英小学四年级有多少人?
解题分析排成一个实心方阵队列,还剩下5人,说明是多出5人,如果横竖各增加一排后,缺少26人,说明横竖各增加一排所需要的人数是5人与26人的和,那么(5+26)人相当原来方阵中两排的人数多1人,从(5+26)人中减去角上的1人,再除以2,就可求出原来方阵中一排的人数。
因此,可求出原来方阵中的人数,然后加上剩下的5人,就可求出四年级的总人数是多少人。
解:(1)原来方阵中每排有多少人?(5+26-1)÷2=15(人)
(2)四年级共有多少人? 15×15+5=230(人)
答:育英小学四年级有230人。
5.同学们排成一个三层的空心方
阵。
已知最内层每边有6人,这个方阵共有多少人?
6.一个由圆片摆成的中实方阵,最外一层
有12个圆片,把4个这样的中实方阵拼成一个大的中实方阵,那么最外层应该有多少个圆片?
7.有一个用圆片摆成的两层中空方阵,外
层每边有16个圆片,如果把内层的圆片取出来,在外层再摆一层,变成一个新的中空方阵,应再增加多少圆片?
8.解放军进行排队表演,组成一个外层有
48人,内层有16人的多层中空方阵,这个方阵有几层?一共有多少人?
9.若干名同学站成一个15×15的实
心方阵。
请问:最外层一共有多少人?这个方阵一共有多少层?从里向外算起的第七层有多少人?
10.红领巾小学四年级有120名学
生,他们排成一个三层的空心方阵,请问:
(1)这个方阵最外层每边有多少人?(2)如果在外面加一层,变成一个四层的空心方阵,应该增加几个人?
(3)如果在内部再加一层,变成一个五层的空心方阵,还需要再增加几个人?
11.用红、绿两种颜色的小正方形瓷
砖铺成一块大正方形墙面:由外向内算起,这个墙面最外层铺的是红色瓷砖,第二层是绿色瓷砖,第三层是红色瓷砖,第四层是绿色瓷砖……依次铺下去,一共用了400块瓷砖。
请问:这个墙面上哪种颜色的瓷砖更多?两种瓷砖相差多少块?
12.王老师把一些树苗栽种成一个尽
量大的实心方阵,结果还多出了6棵树苗;后来又运来了34棵树苗,恰好能补成一个更大的实心方阵。
那么后来的方阵最外层每边有多少棵树?
13.如下图所示,一块绿地由3块相同的等边三角形草地和一个水池构成,现在要在草地
上种花,要求在草地与草地的公共点处种上花(即图中的A、B、C点),且每块草地上的花朵排成一个三角形实心点阵,每块草地上最外层的每条边上有10多花。
请问:整个绿地一共要种多少朵花?
14. 在学校的运动会上,同学们集体
表演一个节目,站成了一个空心的正六边形阵列,从外向内一共8层,依次站着两层六
演的六年级同学有126名,请问:
(1) (2) (3) 这个空心阵列填满,
还需要多少人?
15. 小高用一些棋子摆成了一个两层
的空心方阵,后来又多摆上去了28个棋子,使得图形变成一个三层的空心方阵。
开始时小高可能摆了多少个棋子?
16. 有杨树和柳树以隔株相间的种法,
种成7行7列的方阵,问这个方阵最外一层有杨树和柳树各多少棵?方阵中共有杨树,柳树各多少棵?
17.
18. 阳光小学的学生在操场上排成一
个方阵,方阵的行距和列距都相等。
已知方阵最外面一圈都是男生,往内一圈都是女
生,然后是男生…如此下去直到最里面。
如果男生总数比女生总数多52人,那么共有学生多少人?
图2-1
图2-2
19.如图,一些棋子摆成的正三角形
点阵.和“空心方阵”类似,也可以有“空心三角阵”.
20.(1)如果有一个5层的空心三
角阵,最外层每边有20个棋子,那么一共有多少枚棋子?
21.(2)如果一个空心三角阵共有
294枚棋子,那么它最多有多少层?
22.(3)如果一个空心三角阵共有
294枚棋子,不止一层,那么它最外层最多有多少枚棋子?
图2-3
课后复习与检测
课后总结(提炼重点难点):
练习题:
1.有72人排成一个三层的空心方阵,那么最外层每边有多少人?
2.设计一个团体操表演队形,想排成一个6层的中空方阵,已知参加表演的人数只有360人,问最外每边应排多少人?
3.一个正方形队列,横竖方向各减少一行,那么就减少13人,这个正方形队列原来有多少人?
4.有64名少先队员排成一个每边两层的中空方阵,现要在外面增加一层,成为一个三层中空方阵,需要增加少先队员多少人?
5.一个空心方阵的花坛共有12层花草,其中最内层每边有18盆,这个花坛共有花草多少盆?
6.四年级同学参加体操表演,先排成每边16人的实心方阵队形,后来又变成一个四层空心方阵,这个中空方阵最外层有多少人?
7.一队战士排成三层空心方阵多出16人,如果在空心部分再增加一层又差28人。
这队战士共有多少人?如果排成一个实心方阵,每边多少人?
8.有16个学生站在一块正方形场地的四周,四个角上各站1人。
如果站的人数相等,那么,每边站了多少个学生?
9.某小学四年级的同学排成一个四层空心方阵还多15人,如果在方阵的空心部分再增加一层又少21人。
这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