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地理_第14讲
- 格式:ppt
- 大小:15.44 MB
- 文档页数:95
2024年中考地理世界地理常识解析1.亚洲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亚洲的北部被北极圈穿过,南部被赤道穿过,东西距离约9000千米,南北距离约4500千米。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2.非洲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
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非洲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3.北美洲北美洲位于西半球北部。
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濒北冰洋,南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南美洲相分,西北部与欧洲隔着丹麦海峡相望。
北美洲的地形明显地分为三个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4.南美洲南美洲位于西半球南部,东面是大西洋,西为太平洋。
北濒加勒比海,南界南极洲。
南美洲地形分东西两部分。
东部地形特点是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主要高原有巴西高原、秘鲁高原、玻利维亚高原等。
平原有亚马逊平原、拉普拉塔平原等。
西部地形特点是山地与高原相结合,为科迪勒拉山系,内有世界上最长的安第斯山脉。
5.大洋洲大洋洲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的赤道南北广大海域中,在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遥遥相对。
大陆部分总面积约897万平方千米,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大陆。
6.欧洲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滨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
大陆东至极地乌拉尔山脉(66°10′E,67°N),南至地中海南端的斯诺伊角(36°E,33°N),西至大西洋的罗卡角(9°W,38°N),北至北冰洋的诺尔辰角(27°E,71°N)。
7.南极洲8.七大洲面积排名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世界地理》课程教学大纲[Ⅰ] 课程说明教学大纲是教学的基本文件,是教师正确处理教材内容、科学编写教案,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是组织教学活动和编选教材的重要依据。
教师必须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活动,在保证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对课时的分配、讲授次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方法可以灵活掌握,适当调整。
一、课程性质《世界地理》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本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综合性和人地相关性三大特点。
它以人地关系及其理论为主线,以全球化及其表现问题为背景,以世界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综合性原则,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征、时空分布和相互关系,认识、理解全球、各大洲、各大洋、各大地区和各国家的区域地理特征、形成和发展规律以及区域间相互联系的特征和变化规律。
二、教学目的、要求1、教学大纲的编写原则①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科学地、系统地阐述本学科的规律,坚决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②充分体现我国的教育方针,符合我国师范类院校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加强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同时要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③正确反映本门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
在教学内容方面,在保证本门课程科学体系的前提下,注意同相关课程的联系和配合。
根据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教学时数,抓住基本内容,突出重点,合理安排,留有余地。
④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实时适当地介绍课程所属学科范围内的最新研究动态,有选择地把国内外普遍接受的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新概念贯穿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而稳妥地进行教学改革。
⑤贯彻“白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正确处理学术上的争论问题。
对不同学派的意见,可以选择一些被多数人接受的意见作为基础,同时也应介绍不同学派的观点。
2、教学目的①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增强关心他人和关爱社会等意识。
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1.世界海陆分布大势海洋3.61亿平方千米71%陆地1.49亿平方千米29%海洋彼此连成一片,陆地被海洋分割最大的陆地为亚欧大陆,最小的陆地为澳大利亚大陆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点附近是陆地;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极点附近是大陆无论怎样划分,地球上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2.大洲和大洋的有关概念大洲:陆地:地球表面未被水体淹没的部分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半岛:陆地伸进海洋或湖泊的部分地峡:两端连接大块陆地,两侧濒临海洋的狭窄陆地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大洲:大陆及其附近岛屿的总称大洋:海洋:地球上最广阔而且连续的水域洋:海洋的中心部分海:海洋的边缘部分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边缘海:濒临大陆,以岛屿或半岛与大洋分开的海内陆海:四周被陆地包围,仅有海峡与大洋想通的海陆间海:介于两三个大陆之间的海3.大洲和大洋的分界线大洲界限: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里海、黑海、土耳其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非洲与亚洲: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非洲与欧洲: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欧洲与北美洲:丹麦海峡南美洲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大洋界限:太平洋与印度洋:马六甲海峡,通过塔斯马尼亚岛的147°E经线太平洋与大西洋:经过南美洲南段合恩角的67°W经线印度洋与大西洋:经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20°E经线大西洋与北冰洋:丹麦海峡—冰岛—法罗群岛—设德兰群岛一线4.地跨两州的国家:共9个地跨亚欧两州:欧洲国家——俄罗斯亚洲国家——土耳其、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地跨亚非两州:非洲国家埃及地跨亚洲和大洋洲:亚洲国家印度尼西亚地跨南北美洲:北美洲国家巴拿马地跨北美洲和大洋洲:北美洲国家美国(关岛和夏威夷属于大洋洲)5.岛屿类型:大陆岛:基岩岛:原为大陆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陷落或海平面上升与大陆分离;面积较大,地势较高;台湾岛、海南岛冲积岛:由河流泥沙冲积而成;地势低平;崇明岛海洋岛:珊瑚岛:珊瑚虫的遗体堆积而成;面积不大,地势低平,有些呈环状;大堡礁火山岛:由海底的火山喷发物堆积而成;海拔较高,地势险峻;夏威夷岛二、世界的大洲1.七大洲的地理特征①亚洲,位置:介于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和非洲之间;主要地形区: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国三大平原、恒河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等;气候类型: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高山气候,极地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等;主要河湖: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注入北冰洋,长江、黄河、珠江注入太平洋,恒河、印度河等注入印度洋,主要湖泊有里海,贝加尔湖等;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西亚分布着阿拉伯人,属白色人种,宗教有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物产:东亚、东南亚、南亚的水稻、小麦、茶叶,东南亚的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油棕、椰子)、锡矿,西亚的石油,中亚和中国的棉花;主要国家:中国、日本、印度等。
世界自然地理详细知识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各种自然现象、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世界自然地理则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地球上各个地区的自然特征、地貌形成、气候分布、植被类型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为您带来世界自然地理的详细知识。
1. 大洲与海洋地球上共有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每个大洲都有独特的地理特征和自然环境。
亚洲地域广阔,包括高山、草原、沙漠和热带雨林等不同地貌类型。
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化的生物种类。
北美洲和南美洲被大西洋和太平洋环绕,拥有多样的气候和植被类型。
欧洲地理多样,包括阿尔卑斯山脉、北欧平原和地中海沿岸等。
大洋洲由许多岛屿组成,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
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几乎被冰雪覆盖。
地球上有五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洋和北冰洋。
太平洋是最大的洋,其面积超过了所有陆地的总和。
大西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航运通道之一,连接了许多国家和地区。
印度洋是地球上最暖的大洋之一。
南极洲洋和北冰洋则有独特的海洋生态系统,生活着众多的海洋生物。
2. 地理特征地球上的地理特征非常丰富多样。
许多地区拥有独特的地貌形态,如高山、平原、河流、湖泊和沙漠等。
高山是地球上的重要地理特征,其形成于地壳运动和板块碰撞产生的过程中。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包含着世界上许多高峰,其中包括珠穆朗玛峰。
安第斯山脉是南美洲最长的山脉,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之一。
平原是较为平坦的地貌,分布广泛。
其中,亚马逊盆地是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北美大平原是北美洲最重要的农业区之一。
河流是地球上的重要水系统,对于形成土壤、滋养植物和维持生态平衡非常重要。
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流经亚洲和非洲多个国家,对地区的农业和灌溉非常重要。
亚马逊河是排水量最大的河流,流经南美洲多个国家。
湖泊是由河流或地下水形成的淡水水域。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之一是北美大湖,包括苏必利尔湖、休伦湖等。
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十四课时认识地球的气候的优质课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十四课时:认识地球的气候在地理学中,我们了解到地球上分布着各种各样的气候。
气候是指一定地区在长时间内的天气表现,包括降水、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
气候的形成与地球的自转、公转、大气层、地形以及地球表面等因素密切相关。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认识地球的气候吧!气候的分类根据气候的特点和分布,我们可以将地球上的气候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几种类型。
热带气候区位于赤道附近,其特点是年平均温度高,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这个区域的气温变化不大,常年温暖潮湿,植被繁茂,动植物资源丰富。
世界上许多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分布在这个气候区。
温带气候区位于热带气候区的北、南两侧,特点是四季分明,春暖秋凉,冬季寒冷,降雨比热带气候区多。
温带气候适宜农业生产,是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主要农业区域。
寒带气候区位于地球的两极地带,特点是寒冷而干燥,全年气温极低,极地冰川和冰雪覆盖着这个区域的大部分土地。
寒带气候几乎没有农业生产,但它却是许多极地动植物生存的家园。
气候的变化地球的气候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才形成的,但它也会随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大气循环、海洋流、地质变化等因素而发生改变。
地球自转使得各地区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温度带。
地球公转形成了不同季节的交替变化,造成了温度的季节性变化。
大气循环是指地球大气层中气体的运动。
热带地区的气温高,空气上升,形成了赤道附近的低气压带。
而极地地区的气温低,空气下沉,形成了两极附近的高气压带。
这种温压差使得空气在地球表面上形成了地理气候带。
海洋流也起着重要的调节气候的作用。
海洋流沿着大洋盆地流动,将热量从热带运输到温带和寒带,改变了不同地区的气温分布。
海洋流还影响了降水的分布,造成了某些地区的干旱或多雨。
地质变化也能够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当火山爆发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火山灰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影响地球的辐射平衡,从而影响气候。
第14讲世界地理考查目标区域定位及其经济状况分析读下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陆地,完成1〜2题。
1 •图中甲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A .水稻种植业B .商品谷物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 D .乳畜业2. 乙国人口集中分布在南部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 .地形B .气候C .河流D .资源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五大湖的轮廓特征即可定位,甲地位于美国东北部,该地城市众多,市场广阔,适宜发展乳畜业。
第2题,乙国为加拿大,该国所处纬度咼,气候较寒冷,南部地区相对较温暖。
答案:1.D 2.B考查目标区域差异比较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图。
读图完成3〜4题。
3. 下列关于甲、乙两地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位于北温带B .乙地位于西半球C. 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向D. 甲、乙两地均位于流域分水岭解析:读图可知,甲地位于非洲南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乙地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30°以南地区,由此可知C项正确。
答案:C4•甲、乙两地相似的地理环境特征有A •海拔高于四周B •气候较周边地区凉爽C.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小 D •植被以草原为主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基本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的能力。
甲地位于非洲的南部,乙地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部,都是草原气候,故植被都以草原为主。
答案:D考查目标区域自然环境特点2010年2月28日,温哥华冬奥会落下帷幕,在闭幕式上俄罗斯索契进行了《通向未来之门》的9分钟表演,向世界展示了索契的文化。
读索契地形图(左)和气候资料统计图(右),回答5〜6题。
L20IDOSOw月却5•右图中能反映索契气候特点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6.索契作为冬奥会举办地的优势条件是()A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B •冬季晴天多,阳光充足C.冬季北部高山积雪量大D •依山傍海,空气清新解析:第5题,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和判断。
由经纬度和轮廓可知,索契位于黑海附近,应为地中海气候,右图中甲为地中海气候,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丙为温带季风气候,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1)地球——2025届初中地理中考复习世界自然地理模块分析练一、思维梳理二、易错点拨1.经纬网中确定某点经纬度(1)确定经纬线:东西方向延伸的是纬线,南北方向延伸的是经线。
(2)确定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N),向南增大为南纬(S)。
例如,A点纬度为80°N。
D点纬度为20°S。
(3)确定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E),向西增大为西经(W)。
例如,A点经度为140°E,D点经度为140°W。
(4)最终利用经纬网定位:A(80°N,140°E)、B(20°S,140°W)。
2.经度范围与半球范围辨析南北纬范围等同南北半球的范围,但东西经范围不等同东西半球范围。
(1)东西经与东西半球的范围有20°的出入,可将东西半球范围看成东西经范围向左移20°的结果。
(2)小于160°E的东经度和小于20°W的西经度,属于东半球;大于160°E的东经度和大于20°W的西经度,属于西半球。
即“小小东,大大西”。
3.地球运动与无影关系的判断(1)太阳高度角越大,影子越短,反之越长。
(2)一天中,正午时分物体的影子最短。
(3)同一时间,同一半球,纬度越高,影子越长(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除外)。
(4)北温带冬至日太阳高度角最小,物体影子最长;夏至日太阳高度角最大,物体的影子最短。
南温带相反。
4.太阳光照图上节气和日期的判读(1)侧视图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昼,说明是夏至;如果是极夜,就是冬至;如果昼夜平分,就是春分或秋分。
(2)极地俯视图(1)根据自转的方向(北逆南顺)或极点(S或者N)判断南、北半球。
(2)找极圈,这里的极圈是一个圆圈(虚线),找到极圈以后,判断方法和侧视图是一样的。
三、知识演练《天宫TV》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发布的科普短视频栏目。
第六集“从天宫看太空”中,从中国自己的空间站欣赏星空和地球,一个红蓝色的美丽星球通过镜头真实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清晰可见,美到令人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