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名句名篇
- 格式:pdf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9
高一语文必修一名篇名句默写
名篇名句的默写是语文的必考考点,那么高一语文必修一课本有哪些名句需要默写的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必修一名篇名句默写,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必修一名篇名句默写(一)
1、看万山红遍,,漫江碧透,。
鹰击长空,,万类霜天。
2、,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3、携来百侣曾游,。
4、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
5、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6、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高一语文必修一名篇名句默写(二)
1、,后事之师。
2、,行而不远。
3、一年一度秋风劲,。
,寥廓江天万里霜。
4、芭蕉不展丁香结,。
5、,丁香空结雨中愁。
6、,琉璃叶下琼葩吐,,雅称幽人趣。
高一语文必修一名篇名句默写(三)
(1)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东方之既白。
(苏轼《赤壁赋》)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5)___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6)若夫乘天地之正,________________,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高一上语文古诗词高频考点高一上册语文古诗词的高频考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名篇名句默写:这是古诗词部分最常见的考点,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背诵并默写一些经典的名篇名句。
这些名句通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深刻的情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2.诗词鉴赏:通过对古诗词的鉴赏,考查考生对诗词意境、情感、手法等方面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考生需要熟悉各种诗词风格,了解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诗人心态和社会风貌,能够准确把握诗词的主旨和深层含义。
3.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如诗词的体裁、格律、意象、典故等。
考生需要掌握这些基本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和背景。
4.思想内容和情感表达:古诗词是情感的载体,通过对诗词的解读,可以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和人生态度。
考生需要深入体会诗词中的情感表达,理解诗人的心路历程和情感变化。
在具体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历年考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练习。
同时,多阅读、多背诵、多思考也是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
当然,除了之前提到的考点外,高一上册语文古诗词的高频考点还可以进一步细化或扩展,包括:诗词的意象与象征:古诗词中常常通过具体的物象(如月、柳、水等)来传达抽象的情感或意念,这些物象被称为意象。
考生需要识别并分析诗词中的意象,理解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表现手法与修辞技巧:诗人常常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来增强诗词的艺术效果。
考生需要识别并分析这些技巧在诗词中的运用,以及它们对表达主题和情感的作用。
诗词的结构与章法:古诗词的结构(如起承转合)和章法(如平仄、押韵)也是考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诗词的基本结构特点,分析诗词如何通过章法来营造节奏和韵律感,进而增强表达效果。
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背景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对于深入理解诗词的内容和情感至关重要。
考生需要关注与诗词相关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知识。
必修上名句名篇情景默写《沁园春·长沙》理解性默写一、情景默写1.在《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词人发出慨叹,表现词人雄心壮志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在《沁园春·长沙》中起过渡作用,描写词人旧地重游,引发了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3.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同学少年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蔑视反动者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气魄。
5.《沁园春·长沙》中用动物来表现生机勃勃的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青年学子意气奔放,正当强劲有力之时。
7.《沁园春·长沙》中点明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沁园春·长沙》中运用对偶的手法描写动态景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沁园春·长沙》中,词人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之景,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慨叹,表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10.《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引出词人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11.《沁园春·长沙》中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背诵默写(每空1分,共10分)1.此地有崇山峻岭, , ,映带左右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3.仰观宇宙之大,4.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
5. ,齐彭殇为妄作。
6.未尝不临文嗟悼,7.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 !8.曹操的《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 ”被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化用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千古名句。
9. , 。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10.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诗经•氓》11. ______________,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1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短歌行》) 1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赤壁赋》)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15.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士皆垂泪涕泣。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7.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18.万里悲秋常作客,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19.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20.中国古典诗词中,月是常见意象,佳句叠出:“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诗人将内心情感与月互为辉映,为我们创造了非常优美的意境。
⾼⼀语⽂必修⼆必背篇⽬ 古诗词是⾼中语⽂必考的重要内容,对古诗词的记忆背诵是很有必要的。
⾼⼀语⽂必修⼆必背篇⽬有哪些呢?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语⽂必修⼆必背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语⽂必修⼆必背篇⽬汇总 (1)《诗经·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涉淇,⾄于顿丘。
匪我愆期,⼦⽆良媒。
将⼦⽆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
尔⼘尔筮,体⽆咎⾔。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桑葚。
于嗟⼥兮,⽆与⼠耽。
⼠之耽兮,犹可说也;⼥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陨。
⾃我徂尔,三岁⾷贫。
淇⽔汤汤,渐车帏裳。
⼥也不爽,⼠贰其⾏。
⼠也罔极,⼆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既遂矣,⾄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思之,躬⾃悼矣。
及尔偕⽼,⽼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之宴,⾔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2)《诗经·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
⽈归⽈归,岁亦莫⽌。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
⽈归⽈归,⼼亦忧⽌。
忧⼼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
⽈归⽈归,岁亦阳⽌。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孔疚,我⾏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所依,⼩⼈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雪霏霏。
⾏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伤悲,莫知我哀! (3)《离骚》屈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謇朝谇⽽⼣替;既替余以蕙纕兮,⼜申之以揽芷;亦余⼼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众⼥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巧兮,俪规矩⽽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余挓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鸷鸟之不群兮,⾃前世⽽固然;何⽅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相安;屈⼼⽽抑志兮,忍尤⽽攘诟;伏清⽩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名篇名句默写(期末复习)(120分)1.《劝学》(20分)1.《荀子·劝学》中用对比的手法说明“学”与“思”关系的名句是“,。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而荀子在《劝学》中则说“,”。
3.《荀子·劝学》中的“,”二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4.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
5.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6.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7.《荀子·劝学》中“,”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8.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云班会上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你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
9.《荀子·劝学》中,用“,两句说明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来好好学习罢了。
10.《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2.《师说》(24分)11.《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
12. 韩愈在《师说》中,从“传道”出发推论从师即是学道,指明择师标准是学道的两句是“,”。
13.韩愈在《师说》中强调从师是为了学习道,与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14.韩愈在《师说》中,说明从师与年纪无关,除了“年纪比自己大的、懂得道理本来就比自己早的”的人,还有“,”的人。
15.韩愈在《师说》中,以“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作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产生的截然不同的结果“,”。
16. 韩愈在《师说》中,用“,”两句高度概括了唐代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的耻学于师的心理。
高考语文默写常见名篇名句宋代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馨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旧唐书》)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范仲淹《苏幕遮》)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伶官传序》)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司马光《资治通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训俭示康》)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天仙子》)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苏轼《后赤壁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轼《赠刘景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杂说?送张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南乡子》)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名篇名句默写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三)名句名篇默写16. (1)《劝学》中,荀子以“假舆马”“假舟楫”为例,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荀子《劝学》)(2)在《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琵琶行并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作者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5)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描写了琵琶女弹琵琶的手法和弹奏的曲目。
【答案】①. 君子生非异也②. 善假于物也③. 位卑则足羞④. 官盛则近谀⑤. 吾师道也⑥.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⑦. 嘈嘈切切错杂弹⑧. 大珠小珠落玉盘⑨. 轻拢慢捻抹复挑⑩. 初为《霓裳》后《六么》【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生、谀、庸、嘈、捻、霓。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语文试题(四)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对于为孩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的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劝学》就告诉我们:“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文士常借用“水”的意象表情达意。
比如: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秦观《鹊桥仙》中“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语文必修一重点笔记整理一、课文重点知识1. 《沁园春·长沙》(1)词牌知识:沁园春是词牌名,规定了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等。
(2)主题思想:表达了作者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青年人的殷切期望。
(3)重点句子:如“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等。
2. 《雨巷》(1)作者介绍:戴望舒,中国现代派诗人。
(2)主题思想:通过对梅雨季节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
(3)重点句子: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等。
二、文言文重点知识1. 《烛之武退秦师》(1)通假字:如“无能为也已”中的“已”通“矣”。
(2)词类活用:如“晋军函陵”中的“军”是名词作动词,驻军。
(3)一词多义:如“之”在文中有多个意思,需要根据上下文理解。
2. 《荆轲刺秦王》(1)重要实词:如“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中的“谒”是拜见的意思。
(2)古今异义词:如“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中的“穷困”是古今异义词,需要理解其在古代的含义。
三、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默写1. 文学常识:了解并掌握必修一中出现的文学常识,如《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史书等。
2. 名句名篇默写:熟练掌握并默写必修一中的名句名篇,如《沁园春·长沙》中的重点句子等。
四、作文训练重点1. 记叙文写作: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如顺叙、倒叙、插叙等,并能熟练运用。
2. 议论文写作:了解并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如立论、驳论等,并能进行简单的议论文写作。
3. 话题作文训练:针对话题作文进行训练,掌握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谋篇布局等方法。
4. 材料作文训练:针对材料作文进行训练,学会从材料中提炼观点并进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