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及地形图制作项目技术方案精编版
- 格式:docx
- 大小:74.86 KB
- 文档页数:14
无人机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及地形图制作项目技术方案()()技术方案:无人机大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制作项目1.概述本项目旨在对XXX区域约400平方公里进行彩色数码航空摄影,获取真彩数码航片,并制作正射影像及地形图。
1.1 作业范围飞行区域为红色区域,面积约为400平方公里。
1.2 作业内容本项目将对甲方指定的范围进行1:2000航空摄影,获取高分辨率的彩色影像。
1.3 行政隶属任务区范围隶属于呼伦贝尔市。
1.4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1.5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呼伦贝尔市位于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总面积约为26.2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面积的21.4%。
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为邻,北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
边境线总长1733.32公里,其中中俄边界1051.08公里,中蒙边界682.24公里。
2)地形概况呼伦贝尔市西部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北部,北部与南部被大兴安岭南北直贯境内。
东部为大兴安岭东麓,东北平原——松嫩平原边缘。
地形总体特点为:西高东低。
地势分布呈由西到东地势缓慢过渡。
3)气候状况XXX地处温带北部,大陆性气候显著。
以根河与额尔古纳河交汇处为北起点,向南大致沿120°E经线划界:以西为中温带大陆性草原气候;以东的大兴安岭山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混交林气候,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森林草原气候,“乌玛-奇乾-根河-图里河-新帐房-加格达奇-125°E蒙”以北属于寒温带季风性针叶林气候。
1.6 已有资料情况甲方提供了航飞范围。
2.作业依据本项目遵循以下规范和要求: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2009;2)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3)《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3005-2010;4)《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CH/Z3004-2010;5)《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GB/T -2003;6)《摄影测量航空摄影仪技术要求》MH/T 1005-1996;7)《航空摄影仪检测规范》MH/T 1006-1996;8)《航空摄影产品的注记与包装》GB/T -1996;3、技术要求:本计划采用以下技术规范和要求:1) 《国家基础航空摄影产品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实施细则》、《国家基础航空摄影补充技术规定》、《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全球定位系统(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定》、《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第1部分:数字线划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质量要求》、《高程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平面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等相关规范和标准。
航飞摄影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航拍技术的不断发展,航飞摄影作为一种新兴的摄影方式,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航飞摄影通过无人机等航拍设备,可以实现对地面的全方位、多角度拍摄,为地理测绘、城市规划、旅游推广、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航飞摄影实施方案,对于保证航拍任务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流程。
1.确定航拍任务目标,首先需要明确航拍的具体任务目标,包括拍摄区域范围、拍摄内容要求等,确保航拍任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选择合适的航拍设备,根据航拍任务的具体要求,选择适合的无人机或其他航拍设备,确保其飞行稳定性和拍摄质量。
3.制定飞行路线,根据拍摄区域的地形地貌和任务要求,制定合理的飞行路线,包括起飞点、飞行高度、飞行速度等参数,确保航拍范围的全面覆盖。
4.飞行前准备工作,在进行实际飞行之前,需要对航拍设备进行充分的检查和调试,确保设备状态良好,同时需要对飞行路线进行实地勘察,排除潜在的飞行障碍。
5.实施航飞摄影,按照预定的飞行路线和任务要求,进行航飞摄影作业,确保拍摄内容的全面、清晰。
6.数据处理与分析,完成航飞摄影后,需要对拍摄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图像融合、三维重建等工作,为后续的应用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三、安全保障措施。
1.飞行前的安全检查,在进行航飞摄影之前,需要对航拍设备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设备状态良好,减少飞行中的意外风险。
2.遵守飞行规定,在进行航飞摄影时,严格遵守当地的航空管理规定,确保飞行活动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3.应急预案准备,针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飞行中的故障处理、飞行器失控的处理等,确保航飞摄影活动的安全进行。
四、质量控制。
1.拍摄质量监控,在实施航飞摄影过程中,需要对拍摄的图像和数据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拍摄质量达到预期要求。
2.数据处理质量把控,对于航飞摄影后获得的数据,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包括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等,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无人机正射影像图的制作准备工作制作无人机正射影像图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需要收集研究区的地形图、航拍照片等基础资料,以便确定航拍方案和图像处理方法。
同时,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无人机型号和镜头参数,确保获取高质量的影像数据。
需要确定航拍时间、地点和天气条件,选择合适的云台角度、曝光参数等,以保证影像质量。
还需要进行无人机及配件的保养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制作步骤无人机正射影像图的制作步骤主要包括以下环节:数据采集根据航拍方案,选择合适的无人机型号和镜头参数,进行航拍数据的采集。
在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飞行的稳定性、曝光时间等参数的调整,以保证影像质量。
同时,需要按照拍摄计划,对拍摄区域进行分块、分时拍摄,确保数据覆盖全面、无遗漏。
数据处理与编辑拍摄完成后,需要对采集的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和编辑。
这包括对影像进行去噪、纠正、拼接、色彩调整等操作,以便获得高质量的正射影像图。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图像的分辨率、颜色等参数的调整,保证影像图的质量和精度。
对于大型项目,需要对多个无人机拍摄的影像进行拼接,以获取全面的正射影像图。
拼接时需要选择重叠区域,并对其进行图像处理和匹配,以保证拼接处的平滑和连续。
同时,需要注意控制点、坐标系等参数的设置,确保整个影像图的精度和一致性。
完成拼接后,需要对正射影像图进行加框处理。
这包括添加图框、标题、标注等信息,以便用户能够快速识别和利用影像图。
同时,需要注意保持图框和标注的简洁明了,避免影响影像图的阅读和使用。
注意事项在制作无人机正射影像图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数据精度无人机拍摄的影像数据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正射影像图精度。
因此,在采集数据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无人机型号和镜头参数,并注意调整好飞行姿态和曝光参数,以保证获取高质量的影像数据。
图像质量在处理和编辑影像数据时,需要注意保持图像的质量和精度。
这包括对图像进行去噪、纠正、拼接等操作时,需要尽量减少人为误差和操作失误,以保证最终的正射影像图质量。
无人机大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制作项目技术方案1、概述根据项目需求对项目区进行彩色数码航空摄影,获取真彩数码航片,并制作正射影像及地形图。
1.1作业范围呼伦贝尔市北部区域约400平方公里。
如下图:飞行区域(红色)1.2作业内容对甲方指定的范围进行1:2000航空摄影,获取高分辨率的彩色影像。
1.3行政隶属任务区范围隶属于呼伦贝尔市。
1.4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1.5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呼伦贝尔市地处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
东西630公里、南北700公里,总面积26.2万平方公里[2] ,占自治区面积的21.4%,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面积之和。
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为邻,北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
边境线总长1733.32公里,其中中俄边界1051.08公里,中蒙边界682.24公里。
(2)地形概况呼伦贝尔市西部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北部,北部与南部被大兴安岭南北直贯境内。
东部为大兴安岭东麓,东北平原——松嫩平原边缘。
地形总体特点为:西高东低。
地势分布呈由西到东地势缓慢过渡。
(3)气候状况呼伦贝尔地处温带北部,大陆性气候显著。
以根河与额尔古纳河交汇处为北起点,向南大致沿120°E经线划界:以西为中温带大陆性草原气候;以东的大兴安岭山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混交林气候,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森林草原气候,“乌玛-奇乾-根河-图里河-新帐房-加格达奇-125°E蒙黑界”以北属于寒温带季风性针叶林气候。
1.6已有资料情况甲方提供的航飞范围。
2、作业依据(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2)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3)《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3005-2010;(4)《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CH/Z3004-2010;(5)《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GB/T 19294-2003;(6)《摄影测量航空摄影仪技术要求》MH/T 1005-1996;(7)《航空摄影仪检测规范》MH/T 1006-1996;(8)《航空摄影产品的注记与包装》GB/T 16176-1996;(9)《国家基础航空摄影产品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实施细则》国家测绘局;(10)《国家基础航空摄影补充技术规定》国家测绘局;(11)《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 6962-2005;(12)《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7931-2008;(1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 7930-2008;(14)《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 15967-1995;(1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16)《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 14804-93;(17)《全球定位系统(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定》(18)《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GB/T23236-2009;(19)《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 18326-2001;(20)《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21)《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24356-2009;(2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3989-2012;(2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CH/T 9008.3-2010;(24)《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第1部分:数字线划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质量要求》GB/T 17941.1-2000;(25)《高程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1-2010;(26)《平面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2-2010;(27)《测绘管理工作秘密范围的规定》(国测办[2003] 17号)。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摘要: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主要包括低空飞行技术和动态GPS定位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提高了地形图测绘的现代化水平。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操作简单,工作成本较小,可以利用在复杂的地形地貌中。
本文分析了地形图测绘中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作用。
关键词: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地形图测绘我国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社会建设的保障是土地资源,因此我国需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有效开展社会建设工作。
在城市建设测量中广泛利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可以提高基础设施测量精确性,可以减少测量工作的成本。
在地形图测绘中利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可以提高城市现代化建设速度,推动城市建设发展。
1.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1.1应用DOM工艺技术技术人员应用DOM工艺技术,可以二次加工处理相片和数据,再次裁剪采集的测量数据,及时纠正数据偏差,根据系统工作要求,镶嵌处理测量的数据信息,避免出现图像信息失真问题,提高图片信息的清晰度。
在测量工作中,技术人员利用DOM技术,需要分析整理图像信息,从而在地形图测绘中利用有价值的信息。
此外利用DOM技术还可以有机融合图像信息数据,根据测量数据分析实际地形,同时高效处理数据。
1.2设计航测项目航线在地形图测绘工作中利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技术人员需要充分分析测绘区域的实际情况,根据调查情况合理划分区域,设计合理的航线图。
在设计航线图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在设计图中标注飞行高度和航向以及航线数量。
在利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加强地面控制。
为了全面覆盖航测区域,技术人员需要合理布设控制点,进一步提高无人机航测精度,在布设阶段需要结合测绘区域特征,科学的布设平高控制点和基线。
此外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分区影像结合部位布设像控点,同时在矿山范围内均匀的布设检查点。
1.3实施空中三角测量技术在实际测绘之前,工作人员需要明确测绘工作要求,采集目标区域的信息,勘察空域和现场环境之后,技术人员需要设立设计规划无人机飞行航线,再开展空中三角测量。
无人机大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制作项目技术方案1、概述根据项目需求对项目区进行彩色数码航空摄影,获取真彩数码航片,并制作正射影像及地形图。
1.1作业范围呼伦贝尔市北部区域约400平方公里。
如下图:飞行区域(红色)1.2作业内容对甲方指定的范围进行1:2000航空摄影,获取高分辨率的彩色影像。
1.3行政隶属任务区范围隶属于呼伦贝尔市。
1.4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1.5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呼伦贝尔市地处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
东西630公里、南北700公里,总面积26.2万平方公里?[2]??,占自治区面积的21.4%,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面积之和。
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为邻,北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
边境线总长1733.32公里,其中中俄边界1051.08公里,中蒙边界682.24公里。
(2)地形概况呼伦贝尔市西部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北部,北部与南部被大兴安岭南北直贯境内。
东部为大兴安岭东麓,东北平原——松嫩平原边缘。
地形总体特点为:西高东低。
地势分布呈由西到东地势缓慢过渡。
(3)气候状况呼伦贝尔地处温带北部,大陆性气候显着。
以根河与额尔古纳河交汇处为北起点,向南大致沿120°E经线划界:以西为中温带大陆性草原气候;以东的大兴安岭山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混交林气候,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森林草原气候,“乌玛-奇乾-根河-图里河-新帐房-加格达奇-125°E蒙黑界”以北属于寒温带季风性针叶林气候。
1.6已有资料情况甲方提供的航飞范围。
2、作业依据(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2)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3)《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3005-2010;(4)《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CH/Z3004-2010;(5)《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GB/T 19294-2003;(6)《摄影测量航空摄影仪技术要求》MH/T 1005-1996;(7)《航空摄影仪检测规范》MH/T 1006-1996;(8)《航空摄影产品的注记与包装》GB/T 16176-1996;(9)《国家基础航空摄影产品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实施细则》国家测绘局;(10)《国家基础航空摄影补充技术规定》国家测绘局;(11)《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 6962-2005;(12)《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7931-2008;(1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 7930-2008;(14)《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 15967-1995;(1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16)《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 14804-93;(17)《全球定位系统(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定》(18)《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GB/T23236-2009;(19)《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 18326-2001;(20)《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21)《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24356-2009;(2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3989-2012;(2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CH/T 9008.3-2010;(24)《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第1部分:数字线划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质量要求》GB/T 17941.1-2000;(25)《高程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1-2010;(26)《平面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2-2010;(27)《测绘管理工作秘密范围的规定》(国测办[2003] 17号)。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日益增长,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因其高效、准确、覆盖范围广等优势,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方案旨在为某工程项目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航空摄影测量施工方案,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项目概述项目名称:某工程项目航空摄影测量项目地点:某市某区项目规模:占地面积XX平方公里项目内容:主要包括道路、桥梁、隧道、建筑物、绿化带等。
三、施工准备1. 组织准备(1)成立项目组,明确项目组长、副组长及各成员职责。
(2)组织项目组成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每位成员熟悉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及相关设备操作。
(3)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明确各阶段任务和时间节点。
2. 设备准备(1)无人机:选择性能稳定、精度较高的无人机,确保拍摄数据的准确性。
(2)摄影设备:配备高分辨率、高精度的数码相机,以满足项目需求。
(3)数据处理软件:选择专业的航空摄影测量数据处理软件,如Pix4D、Photomod等。
(4)地面控制点:根据项目规模和精度要求,布设适量的地面控制点。
3. 数据准备(1)收集项目区域内的地形图、土地利用图等基础数据。
(2)分析项目区域内可能存在的遮挡物,如高大建筑物、树林等。
(3)制定数据采集计划,确保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四、施工流程1. 前期准备(1)确定无人机飞行航线,确保覆盖整个项目区域。
(2)检查无人机、摄影设备等设备的性能,确保其正常工作。
(3)制定数据采集标准,明确数据采集的质量要求。
2. 数据采集(1)按照预定航线进行航空摄影,确保数据采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2)在必要时进行人工干预,如调整飞行高度、调整拍摄角度等。
(3)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检查,确保数据质量。
3. 数据处理(1)使用专业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如去噪、校正等。
(2)进行地面控制点测量,建立地面控制网。
(3)进行空中三角测量,求解像点坐标。
(4)进行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生成。
航拍测绘无人机制作大比例尺地形图方案地形图的测绘方法,大多采用全站仪、GPS等设备。
不管是全站仪还是GPS,都需要人员进行实地测量,受到实际地理环境的限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中运用了先进的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我国在该领域在无人机领域也有了较大的进展,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方面也蓬勃发展。
现在的无人机航测系统具有影像分辨率高、升空准备时间短、操作控制容易、起降场地要求低、作业效率高的特点,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地形图测绘面临的困难,航测也成为地形图测绘的新趋势。
无人机航测与传统测绘对比?对比内容 ?测绘方式无人机航测传统测绘方式成图精度?高?高?测绘工期?速度快?时间长?人工外业工作量?仅需要采集少量外业像控点,人工外业工作量很小?人工外业工作量很大?勘测成本?低?高?成图速度?快?慢?对面积要求?适用面积广?适用中小面积?产品类型?产品丰富,一次航测,可制作地形图DLG、正射影像图DOM、数字高程模型DEM、三维数字地形系统?产品单一,只能通过其他的方式来附属产品?适用比例尺范围?包括1:1000、1:2000地形图以上的产品?可以制作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前期的准备工作?工程响应时间快速,不需要空域申请,能快速的进行航测?前期准备工作时间较多内业测图软件?航摄影像纠正、配准软件、空三加密软件,立体测图软件?数字测图软件?内业测图人工干预量?较少?较多安全性高低环境限制少多目前,在工程建设和地理信息领域,为了能够较好地满足现阶段我国对“数字中国、数字城市、数字生活”的需求,由传统的数据采集模式逐步升华到采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模式,进行地形图测绘、石油管道巡线、电力设施维护、高速公路建设、土地确权、地籍调查、水利水电建设、农田信息监测、国情普查、矿山资源开发、地质监测等,大大提高了社会发展对数据更新的要求,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优势。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图华测P700无人机系统实物图?华测无人机系统接受了区域航测作业任务,要求完成1:2000比例尺的航摄影像。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工程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简述一、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简介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是利用无人机携带摄影测量设备对地面进行航空摄影测量,通过后期数据处理得到地面特征的位置、形状、大小和空间分布等信息的测绘技术。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主要包括摄影测量、无人机航行控制、数据采集、后期数据处理等关键技术环节,其中后期数据处理技术尤为重要,包括图像配准、数字高程模型(DEM)的生成、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处理等。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数据获取、处理、管理和应用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势,能够为工程地形图测绘提供高效、高精度的数据支持。
1. 数据获取传统的地形图测绘主要依靠人工进行野外测量,费时费力,而且采集的数据精度有限。
而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地获取大范围的地表影像数据,无人机可以飞越复杂的地形地貌,对不同地形进行高空、低空多角度拍摄。
通过摄影测量设备获取的影像数据经后期处理可以得到高分辨率的数字地面模型和数字表面模型,为工程地形图测绘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2. 数据处理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数据处理方面能够实现自动化和精确化,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精确地将航空摄影数据转换为数字高程模型、数字表面模型等地图产品。
这些地图产品能够反映地表的真实情况,为工程地形图测绘提供了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数据支持。
3. 应用推广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工程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正在逐渐得到推广。
目前,这一技术已经在城市规划、土地调查、道路建设、水利工程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工程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测绘数据的获取效率和精度,还降低了测绘成本,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工程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未来还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和趋势。
1. 技术的智能化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将实现更加智能化的运行模式。
无人机大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制作项目技术方案1、概述根据项目需求对项目区进行彩色数码航空摄影,获取真彩数码航片,并制作正射影像及地形图。
1.1作业范围呼伦贝尔市北部区域约400平方公里。
如下图:飞行区域(红色)1.2 作业内容对甲方指定的范围进行1:2000 航空摄影,获取高分辨率的彩色影像。
1.3 行政隶属任务区范围隶属于呼伦贝尔市。
1.4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1.5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呼伦贝尔市地处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
东西630 公里、南北700 公里,总面积26.2 万平方公里[2] ,占自治区面积的21.4%,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面积之和。
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为邻,北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
边境线总长1733.32 公里,其中中俄边界1051.08 公里,中蒙边界682.24 公里。
(2)地形概况呼伦贝尔市西部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北部,北部与南部被大兴安岭南北直贯境内。
东部为大兴安岭东麓,东北平原——松嫩平原边缘。
地形总体特点为:西高东低。
地势分布呈由西到东地势缓慢过渡。
(3)气候状况呼伦贝尔地处温带北部,大陆性气候显著。
以根河与额尔古纳河交汇处为北起点,向南大致沿120° E 经线划界:以西为中温带大陆性草原气候;以东的大兴安岭山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混交林气候,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森林草原气候,“乌玛- 奇乾- 根河- 图里河- 新帐房- 加格达奇- 125° E 蒙黑界”以北属于寒温带季风性针叶林气候。
1.6 已有资料情况甲方提供的航飞范围。
2、作业依据(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2)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3)《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3005-2010;(4)《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CH/Z3004-2010;G B/T 19294-2003;计规范》(5)《航空摄影技术设(6)《摄影测量航空摄影仪技术要求》M H/T 1005-1996;M H/T 1006-1996;(7)《航空摄影仪检测规范》G B/T 16176-1996;装》(8)《航空摄影产品的注记与包国家测绘局则》;(9)《国家基础航空摄影产品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实施细;(10)《国家基础航空摄影补充技术规定》国家测绘局G B/T 6962-2005;(11)《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 BT业规范》(12)《1∶500、1∶1000、1∶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7931-2008;G BT业规范》(13)《1∶500、1∶1000、1∶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7930-2008;测图规范》(14)《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GB 15967-1995;》GB/T 20257.1-2007 ;(1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码》G B14804-93;(16)《1∶500、1∶1000、1∶2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17)《全球定位系统(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定》G B/T23236-2009;(18)《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G B/T 18326-2001;(19)《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20)《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21)《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G BT 13989-2012;(2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2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 数字正射影像图》CH/T 9008.3-2010 ;(24)《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第1部分: 数字线划地形图、数字高程模G B/T 17941.1-2000 ;型质量要求》C H/T1021-2010;(25)《高程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 H/T1022-2010;(26)《平面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2003] 17 号)。
《无人机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制作》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利用工程测量教学资源库及网络课程平台等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展“课前导预习、课上导学习、课后导拓展”的教学活动。
课前教师将课前学习资源上传到课程平台,并通过手机邮箱、QQ群、飞信等发布课前预习通知。
通过网络课程平台考核模块中的课前测验对学生预习效果进行分析统计,为后续课堂教学准备提供依据。
二、课上导学习2)三维仿真系统模拟飞行,解决了无人机试飞损坏风险高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实施过程3) 利用三维地理信息软件定位测区范围,了解测区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代替实地踏查过程。
4) 无人机航测系统的地面站,设置测区范围、航高、航线、风向、起飞点和降落点坐标等参数。
教学实施过程5) 在无人机上安装无线图传设备,实时回传拍摄场景,学生直观生动地学习了航拍过程。
6) 利用工具软件,导入外业飞行姿态文件,展示三维飞行路线,巩固对航拍过程的理解。
7) 教学动画表现像点位移产生原因及纠正原理,化解了教学难点。
课堂教学工具软件进行一对多同步传输“任务书”、针对提问学生进行屏幕控制手把手的差异化指导。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综合考核,总结提对课前预习测验进行统计分析总结。
引导学生对各个小组作业方案进行评价讨论,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课前预习测验。
对各小组作业方案进行讨论分析优缺点,归纳总结。
考核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课前网站在线测验、课上即时考核、课后在线作业方式,对过程和结果Excel+VBA编写的课堂考核程序自动即时打分汇总,获得课堂考核得分。
三、课后导巩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上传拓展任务及相关资源学生分组对比分析航拍案例,基于DEM(数字高程模型)和基于DSM (数字表面模型)制作正射影像图的区别。
1) 学生能够操控测图鹰无人机进行航拍;2) 学生能够利用Photoscan 软件制作正射影像图;教学设计 分析 教学过程 分析 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预期效果。
利用航空摄影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时代,传统的地形探测方法早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对于传统地形探测使得地形图更新太慢,而航空摄影来进行数字正摄影像图的出现则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之处。
本文就对数字正射影像图的特点及其发展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利用航空摄影进行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的流程及其应注意的方面。
标签:航空摄影数字正射影像图0引言根据现代科技以及有关测绘的实际作业经验开发出了数字化测绘技术这一半自动化的微机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
在该系统工作站中,主要是由用于各种比例尺的DEM(数字高程模型)、DOM(数字正射影像)、DLG(数字线划地图)以及DRG(数字栅格地图)这四大类组成,其中DOM就是航测技术中一项重要环节,而且随着航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从解析向数字升级,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1数字正射影像图的概述数字正射影像的英文全称是Digital Orthophoto Map,缩写为DOM,它是通过对数字高程模型的利用逐一对扫描处理过的数字化航片和遥感影像的像元进行辐射改正与镶嵌,其裁剪需要根据所规定的图幅来进行,进而得到最终的形象。
数字正射影像图是对航空航天像片进行数字微分纠正及镶嵌,并根据一定图幅范围进行裁剪而得到的数字正射影像集。
它是一种具备地图的几何精度,同时也具备影像特征的图像。
但是因为正射影像的数据源的获取不同,再加上相关设备及其技术条件的不同,使得其制作方法有很多种,但主要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正射影像图扫描、单片数字微分纠正以及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
其中,正射影像图扫描是指在光学正射影像图的基础上进行影像扫描数字化,再通过几何纠正就能对数字正射影像的数据进行获取。
数字正射影影像图的优点众多,例如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丰富的信息量以及高精度等,而且还具有较为简单的组成结构,生产和更新周期短。
同时而且数字正射影像是数字的,在计算机中可以对其局部进行开发和放大,代表其判读性能、量测性能以及管理性能都很强,可以用以农村土地发证中,指认宗界、地界比,并将其点位坐标数字化,还可以用于土地利用调查等。
使用无人机进行空中摄影测绘与地图制作摄影测绘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可以提供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地图和空照图像,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人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成为了高效、灵活的摄影测绘工具之一。
本文将探讨如何使用无人机进行空中摄影测绘与地图制作。
首先,无人机的应用给空中摄影测绘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传统的拍摄方式需要人工搭建摄影平台或使用直升机飞行进行拍摄,成本高、效率低。
而无人机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难题,无需人工建设基础设施,只需操控无人机进行空中飞行,即可拍摄出各种高清影像。
无人机的机动性和机动性,使其非常适合用于地图制作和大型工程勘测,例如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监测、矿产资源调查等。
其次,无人机的使用还可以大大提高摄影测绘的效率。
传统的拍摄方式需要大量人力和耗时,而无人机则可以在短时间内覆盖较大范围。
在摄影测绘中,无人机可以通过携带高分辨率的相机或激光雷达设备进行拍摄和测绘,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地图和影像。
相对于传统的测绘方式,无人机的数据采集速度更快,可以大大提升地图制作的效率。
此外,无人机还可以实现对地图数据的实时更新和监测。
传统的地图制作方式需要对目标区域进行多次人工测量和监测,然后再进行绘制和更新。
而无人机则可以通过定期的飞行,对目标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利用无人机的高机动性和高速度,可以快速获取全面、详细的地图数据,并及时将其更新到地图中。
当然,使用无人机进行空中摄影测绘与地图制作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复杂性。
无人机的数据量大,处理起来也相对复杂,需要借助一定的软件和技术手段进行数据的提取、分析和处理。
其次是设备和技术的要求。
无人机的摄影测绘需要高精度的相机和传感器,同时还需要操控无人机进行飞行和拍摄。
因此,相关的设备和技术要求也相对较高,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和精力进行研发和应用。
综上所述,使用无人机进行空中摄影测绘与地图制作是一项极具潜力和前景的技术。
DOI:10.16661/ki.1672-3791.2018.05.058无人机航摄地形图制图流程及精度分析张鹏(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地形测量队 陕西西安 710054)摘 要:随着低空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大量试验己经表明无人机测绘地形图的精度可以满足1:2000地形图的要求,本文结合陕西某村的测量项目,详细探讨了无人机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量流程,包括航空摄影、像片控制、影像预处理、空中三角测量、DEM/DOM制作、地形图制作及无人机航摄影像成图精度分析等。
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无人机 大比例尺 地形图 测量技术 DEM中图分类号:P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2(b)-0058-02本文以陕西某村为例,具体说明无人机航摄地形图制图流程及精度分析方法。
项目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
测区作业工序为无人机航摄、地形测量(包括四等控制测量、I级控制测量、像控测量、图根测量、野外补测、外业调绘)、空三加密、地形图制作(包括立体采集、数据编辑工序(1∶2000比例尺一套))、DOM制作、DEM制作、质检验收等工序。
1 航空摄影该村采取东西向飞行,平均航摄比例尺为1∶23533,平均地面高度为1350m,其相对航高为650m。
平均地面分辨率0.13m,满足1∶2000成图要求。
本次外业摄影时间为2016年6月5日。
2 像片控制2.1 影像资料分析航线间隔及旁向重叠度在30%~40%之间,航向重叠度在65%~75%之间。
全摄区无航摄漏洞,航向超出摄区范围3~6条基线。
像片倾斜角<4°,旋偏角<8°,航线弯曲度<3%。
无人机航摄系统的飞行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同航线高差<30m,实际与设计航向<30m。
实际航线偏离设计航线不大于像片上10c m。
像片位移误差<30m。
航摄影像清晰、无云影等遮挡,色彩均匀,满足设计要求。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外业一体化解决方案目录1 意义 (3)2 目标 (4)3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 (5)3.1 无人机分系统: (6)3.1.1 四轴航测旋翼机 (6)3.2 地面站分系统 (8)3.2.1 制定飞行计划 (8)3.2.2 自驾仪安装与配置 (8)3.2.3 规划航线 (9)3.3 后处理分系统 (10)3.3.1 PIX4D MAPPER全自动快速无人机数据处理软件. 10 3.3.2 空三加密与点云矢量采集处理 (12)3.3.3 DEM及等高线生成、航测采编一体化 (12)3.3.4 自动建库与更新 (12)3.3.5 DOM生产 (13)3.3.6 DLG生产 (13)3.3.7 快速拼接功能 (14)3.3.8 运行环境 (14)3.3.9 软件性能 (14)3.4 技术方案 (15)3.4.1 平面控制测量 (15)3.4.2 高程控制测量 (15)3.4.3 航空摄影测量 (15)3.4.4 数据处理 (17)4 外业一体化信息系统 (24)4.1 项目技术容 (24)4.1.1 数据对象 (24)4.1.2 产品的技术功能 (24)4.1.3 生产工艺及管理分析 (29)4.1.4 数据库规划 (31)4.2 统一生产作业平台 (31)4.2.1 数据航测采集编辑调绘入库一体化 (32)4.2.2 数据自动梯次缩编技术 (33)4.2.3 管线生产新工艺 (33)4.2.4 街景测量 (34)4.3 系统应用前景 (34)4.3.1 信息化生产管理 (34)4.3.2 灵活的数据展示服务系统 (34)4.4 分层次多级应用 (34)1意义城市测绘过程是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分析的过程,是数字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城市测绘的成果也是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数据来源,如何有效获取测绘数据直接影响着测绘基础作用的有效发挥。
城市基本地形测绘是城市国民经济各专业部门进行勘察、规划设计和施工阶段通用性测绘工作。
航空摄影测量施工方案1. 引言航空摄影测量是一种通过航空器(例如无人机、飞机、直升机等)进行拍摄,并利用摄影测量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测量方法。
它在建设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地理信息数据,为工程设计、建设和监管等环节提供支持。
本文将介绍航空摄影测量在施工方案中的应用,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成果应用等内容。
2. 数据采集2.1 摄影设备选择根据项目需求和施工区域特点,选择合适的摄影设备。
常见的摄影设备包括无人机、航空相机等。
选择合适的设备要考虑其性能参数如像素、焦距、摄影速度等,以及机载航空器的飞行参数如最大飞行高度、飞行速度等。
2.2 飞行规划根据施工区域的特点和要求,进行飞行规划。
飞行规划包括确定航线、航高、航速和间距等参数。
在规划过程中要考虑地形、障碍物和无人机飞行规定等因素,确保飞行安全。
2.3 数据采集根据飞行规划进行现场数据采集。
在飞行过程中,及时监控摄影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数据的采集质量。
数据采集后,需要进行备份和存储,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3. 数据处理3.1 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格式转换、数据去噪和数据精度校正等步骤。
预处理的目的是提高数据的质量,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
3.2 数据配准将采集到的不同视角的影像进行配准,使得各个影像之间具有一致的空间坐标。
配准的方法包括直接天顶投影法、像点匹配法等。
配准后的影像可以用于三维建模和地理信息提取等应用。
3.3 数据融合根据项目需求,对配准后的影像进行数据融合。
数据融合的目的是提高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几何精度,进一步提高数据的质量。
3.4 数据分析根据项目需求,对融合后的影像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的方法包括目标识别、地物分类、变形监测等。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提取出施工区域的相关信息,为后续的施工决策提供支持。
4. 成果应用4.1 地形图制作根据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制作出高精度的地形图。
无人机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及地形图制作项目技术方案精编版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无人机大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制作项目技术方案1、概述根据项目需求对项目区进行彩色数码航空摄影,获取真彩数码航片,并制作正射影像及地形图。
作业范围呼伦贝尔市北部区域约400平方公里。
如下图:飞行区域(红色)作业内容对甲方指定的范围进行1:2000航空摄影,获取高分辨率的彩色影像。
行政隶属任务区范围隶属于呼伦贝尔市。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呼伦贝尔市地处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
东西630公里、南北700公里,总面积万平方公里?[2]??,占自治区面积的%,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面积之和。
南部与相连,东部以为界与为邻,北和西北部以为界与接壤,西和西南部同交界。
边境线总长公里,其中中俄边界公里,中蒙边界公里。
(2)地形概况呼伦贝尔市西部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北部,北部与南部被大兴安岭南北直贯境内。
东部为大兴安岭东麓,东北平原——边缘。
地形总体特点为:西高东低。
地势分布呈由西到东地势缓慢过渡。
(3)气候状况呼伦贝尔地处温带北部,大陆性气候显着。
以与额尔古纳河交汇处为北起点,向南大致沿120°E经线划界:以西为中温带大陆性草原气候;以东的大兴安岭山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混交林气候,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森林草原气候,“乌玛-奇乾-根河-图里河-新帐房-加格达奇-125°E蒙黑界”以北属于寒温带季风性针叶林气候。
已有资料情况甲方提供的航飞范围。
2、作业依据(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2)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3)《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3005-2010;(4)《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CH/Z3004-2010;(5)《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GB/T19294-2003;(6)《摄影测量航空摄影仪技术要求》MH/T1005-1996;(7)《航空摄影仪检测规范》MH/T1006-1996;(8)《航空摄影产品的注记与包装》GB/T16176-1996;(9)《国家基础航空摄影产品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实施细则》国家测绘局;(10)《国家基础航空摄影补充技术规定》国家测绘局;(11)《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6962-2005;(12)《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7931-2008;(1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7930-2008;(14)《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15967-1995;(1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16)《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14804-93;(17)《全球定位系统(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定》(18)《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GB/T23236-2009;(19)《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18326-2001;(20)《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316-2008;(21)《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2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13989-2012;(2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CH/;(24)《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第1部分:数字线划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质量要求》GB/;(25)《高程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1-2010;(26)《平面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2-2010;(27)《测绘管理工作秘密范围的规定》(国测办[2003]17号)。
3、技术要求(1)比例尺采用1:2000比例尺,航摄数字影像的地面分辨率应优于米。
(2)坐标系统采用CGCS2000坐标系。
(3)地图投影投影方式统一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标准的3°分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有必要时,可按照°分带或任意中央经线的3°分带。
(4)保密相关产品的生产,存储和提交应符合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
4、总体技术方案本项目拟采用我公司自主研发的固定翼垂直起降无人机航摄系统、加载飞思180数字航摄仪和双频差分GPS系统进行航空摄影,获取作业区范围内的真彩色影像,通过GNSS-RTK技术进行像片控制测量,获取像控点的平面和高程坐标。
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进行空三加密,进行正射影像制作,并对数据进行质量检查、成果整理和提交。
总体作业流程如下:航摄仪器选定根据本次任务要求,拟采用我公司自主研发的无畏者BE-30固定翼垂直起降无人机航摄系统执行,该系统由飞行平台、低空数字航摄仪、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其中控制系统包括机载飞行控制和地面监控站两部分,机体外观见下图:航摄飞机具体参数如下本项目拟采用飞思180数字航摄仪进行摄影,PhaseOneIXA采用耐用的6061航空铝合金构造而成,提供高动态范围和细致画质,拥有专为飞思设计的施耐德电子内控式快门和飞思数码镜头,最高快门速度为1/4000秒,iXA180感光度为ISO35-800,有效像素达8000万。
(1)采用专业设计软件,地形参考全球90mDEM(SRTM)。
(2)地面分辨率保证:在做技术方案时为确保影像成果满足要求,按所要求的地面精度更优的精度要求来设计技术方案。
为确保获得更好的影像质量本项目设计主分辨率为米。
(3)航线按常规方法敷设时,平行于摄区边界线的首未航线一般敷设在摄区边界线上或边界线外,确保摄区边界实际覆盖不少于像幅的30%。
在便于施测像片控制点及不影响内业正常加密时,旁向超出摄区边界线不少于像幅的15%,可视为合格。
考虑飞行中航线及姿态的保持情况,要相应地增加旁向重叠率。
(4)在高差特别大的地区,可以插补航线。
(5)分区边界覆盖应满足分区间各自满幅的要求。
(6)旋偏角一般不大于15o,在确保航向、旁向重叠度仍能符合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个别旋偏角最大不超过25o。
航空摄影实施(1)根据准备的航摄技术设计、设计航线进行航拍,起飞前,要对航摄仪做基本程序检查,如航摄仪座架、镜头、飞行控制系统及定向系统通电检查,确保电路、机械传动部件、飞行管理软件、数据硬盘记录工作正常,设备各项设置参数正常无误。
(2)摄影时间要求根据地形条件的不同,严格按规范规定的太阳高度角要求选择摄影时间。
(3)航空摄影成果的自检1)飞行质量a、像片重叠度的检查;b、像片旋偏角;c、航摄比例尺;d、图廓覆盖;e、分区覆盖。
2)影像质量a、云、云影检查;b、检查影像色彩亮度是否协调统一。
(4)补摄与重摄1)航摄过程中如出现绝对漏洞、相对漏洞及其它严重缺陷,质检员要分析造成缺陷的原由,把需要注意和调整的事项及依据规范规定需及时补摄的航线反馈给摄影员。
2)漏洞补摄必须按原设计航线进行。
3)一条航线上应采用同一主距的数码航摄仪进行补摄。
在补摄时,飞行记录要详细、准确无误,为后期质检、资料整理移交作好准备。
像片控制测量本测区采用区域网像控布点,像控点一般应布设在航向及旁向六片或五片重叠范围内,使布设的像控点尽量公用。
像片控制点选定条件a、像片控制点的目标影像应清晰,易于判别;如选在交角良好(30°-150°)的细小线状地物的交点、明显地物拐角点、像片上影像小于3ⅹ3像素(ⅹ)的点状地物中心,同时也应是高程变化较小的地方,易于准确定位和量测,常年相对固定。
b、布设的控制点宜能公用,一般布设在航向及旁向六片或五片重叠范围内。
c、控制点应选在旁向重叠中线附近,当旁向重叠过大,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分别布点;旁向重叠较小使相邻航线不能共用时,可分别布点,此时控制范围所裂开的垂直距离一般应小于1cm,困难时不应大于2cm。
d、位于自由图边、待成图边以及其他方法成图的图边控制点,应布设在图廓线外。
像控点布点方案:本项目采用无构架航线的布点方案,要求航线内每10根基线布设一列平高控制点,要求每隔1条航线之间都需要有控制点,再在区域中间布设合适的检查点。
像控点测量要求每个点必须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必须重新开关机,两次测量数据精度要在以内,每个点必须有对应检核点。
像控点需有点之记,有现场照片,点之记格式见附图每天开始测量前必须检核前一天的测量点至少2个。
空三加密加密本身需要的连接点位置应尽量选在下图所示的1、2、3、4、5、6六个标准点位附近。
当标准点位的选点目标不适合时,应适当增加连接点的数量,提高连接强度。
加密点位分布图全数字空中三角测量(空三加密)采用Inpho进行空三加密和平差解算。
正射影像制作abc特征点、特征线。
d、生成DEM。
e、数字微分纠正根据单模型DEM及像片内外方位元素、影像分辨率,采用微分纠正方法进行纠正及影像重采样,生成单模型DOM。
f、色调或色彩调整影像镶嵌前,应检查相邻各片之间的色调或彩色偏差,根据需要采用图像处理方法进行调整,使之基本趋于一致。
g、镶嵌拼接根据图廓坐标来设定镶嵌范围,指定文件存放路径。
执行影像镶嵌命令,对于穿房子,穿桥等破坏地物导致地物不完整的镶嵌线,要人工干预修改,并使用修改后的镶嵌线自动拼成整幅的DOM。
影像镶嵌拼接完成后,认真检查所生成的DOM,对接边区域内部分出现影像模糊、影像遗漏的地方,应给予修补,城区内的影像镶嵌应采用人工方法进行,防止出现高层建筑因投影方向不一致而产生的影像扭曲变形。
h、接边检查在orthoVista软件下进行接边检查,主要检查图幅接边处影像的过渡是否自然、是否存在空白缝隙;图幅接边处影像的亮度、反差、色彩是否基本一致,地物是否有错位。
i、参考1:2000比例尺标准分幅数字化地形图格式逐幅输入整饰注记,对DOM进行整饰,生成整饰数据;图廓整饰注记内容包括接图表、图号(无需图名注记)、密级、出版机关、航摄作业时间、出版时间、平面坐标系统及比例尺,共八项内容。
j、将整饰数据和DOM数据叠加,输出包含完整整饰数据的影像地图数据。
k、整饰数据为DWG格式。
5、成果提交(1)基础参数及技术设计文件(2)观测、检核数据电子文档(3)像控点布设、测量数据(4)高程注记点成果(5)技术总结、质量检查报告(6)所仪器参数等资料(7)所作业区域标准分副正射影像图电子版(8)所作业区域地形图电子版(9)所需提交的其他材料6、质量控制措施质量目标我公司严格执行公司ISO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目标为:交付顾客产品合格率=100%,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97%,顾客满意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