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心动图的超声检查
- 格式:ppt
- 大小:8.58 MB
- 文档页数:76
关于孕期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你想知道的作者:张小丽来源:《科学导报》2023年第79期孕期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是一项重要的产前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胎儿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这项检查已经成为产前保健的标准程序之一。
通过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可以排查明显的先天性心脏畸形,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
孕期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是通过超声波技术来评估胎儿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1.超声波发射:医生会将一只涂有凝胶的超声探头放置在孕妇的腹部。
探头内部含有发射超声波的晶体,它会振动产生高频声波。
2.超声波传播及反射:在子宫中,超声波会与胎儿体内的不同组织和器官相互作用。
例如,当超声波遇到胎儿心脏的各部分结构时,如心脏壁、心腔、瓣膜等,会发生反射并返回探头。
3.图像生成:探头中的晶体接收反射回来的超聲波,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经过处理和计算后,会生成胎儿心脏的图像,显示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1.先天性心脏结构畸形:这是指胎儿在发育过程中心脏发生的结构异常。
例如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大动脉转位等。
2.心脏节律异常:检测是否存在心律不齐、心动过速或过慢等异常情况。
3.心脏瓣膜疾病:超声检查可以评估胎儿心脏瓣膜的开合情况,以及是否存在瓣膜狭窄或反流等问题。
4.心脏肌肉疾病:例如心肌肥厚、心肌无力等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一些常见的胎儿心脏疾病或异常情况,并不代表所有可能的情况。
具体的诊断还需要医生根据超声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1.早期超声检查(11~14周):早期超声检查通常在孕期的11~14周进行,也被称为唐氏综合征筛查。
虽然主要目的是筛查染色体异常,这个阶段的超声检查可以初步评估胎儿心脏的结构如心脏的大小、位置。
2.中期超声检查(18~22周):这个阶段是最佳的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时机。
在孕期的18~22周,胎儿的心脏已经发育得相对完整,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和评估并对心脏的多种疾病做出诊断,如大室间隔缺损,心内膜垫缺损,大动脉转位等。
ASE胎儿超声心动图工作标准及指南解读[Rychik J,Ayres N,Cuneo B,et al. J Am Soc Echocardiogr 2004,17:803-810(英文)] 淄博市中心医院(255036)童晓明编译山东省立医院刘传玺审校【引言】胎儿超声心动图是对人类胎儿心血管系统的超声评价。
而今产前产科超声检查已成为妊娠保健的重要步骤;常用于确定胎龄、大小、健康状况以及先天性畸形。
而母亲或胎儿自身许多病因的存在可导致胎儿存在一定程度的心血管系统异常,在此情况下应当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
随着超声仪器的日臻完善、分辨率的提高以及超声诊断医师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使胎儿心血管系统异常的产前检出率增加,这更需要胎儿超声心动图的发展。
先天性心脏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畸形,胎儿超声心动图有助于先天性心脏病的精确诊断;它可以在产前观察胎儿心脏状况,为产前心脏畸形胎儿提供最佳治疗机会,从而避免发生严重的血流动力学损害。
晚近研究表明采用胎儿超声心动图对胎儿进行产前诊断并及时进行外科手术修复,出生后可显著改善其生理学状态。
另外,对胎儿的父母进行个别辅导并作出精确的诊断,为其提供学习心脏畸形的有关知识及人文关怀,从而使其克服恐惧心理,配合医师共同为具有生命威胁的新生儿提供更为有效的技术支撑。
胎儿超声心动图的操作及解读需要独特的技术和知识。
胎儿的心脏较小,而且经常体位变动,可发生复杂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变化,美国超声医学会和美国放射学会曾推荐以四腔切面作为产前产科超声检查的标准切面;然而,研究表明当单一采用四腔切面时,许多重要的先心病不能识别,而附加右室流出道、左室流出道和大动脉短轴切面可更有效地筛选先心病。
因此,普通产前产科超声检查可作为筛选胎儿心血管病变的重要环节,而怀疑或检测胎儿心血管异常则需要有经验的胎儿超声心动图专家进行综合评价。
训练有素的儿科心脏病学家、母婴专家或产科放射学专家,需要适当了解胎儿超声心动图的基础和技术。
如何以超声心动图评价胎儿心脏功能超声心动图(UCG)检查,是目前用于对围产期胎儿进行心功能指标评定的可靠方法,日益受到临床的青睐和重视。
UCG通过M型、B型、PW、Colour Doppler,可全面了解胎儿心脏房室大小,瓣膜病发育情况,动、静脉导管、卵圆孔情况、有无心包积液病、心肌病、心脏占位、冠状动脉瘘等,结合多普勒超声观察胎儿血流速度和血流类型,对胎儿心脏功能做出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
一、妊娠时胎儿血液循环特点胎儿期存在三个特殊的结构-静脉导管、卵圆孔、动脉导管,使胎儿期血液循环有别于成人血液循环特点,通过这三个特殊通道,使得胎儿肺循环和体循环血液相互交通。
一条通路为心脏舒张、收缩期时富含氧气的静脉血经静脉导管(DV)汇入下腔静脉(IVC)入右心房(RA),再经卵圆孔(FO)入左心房(LA),经过二尖瓣(MV)入左心室(LV),经主动脉瓣(AV)入头部及躯干;另一条通路为上、下腔静脉(SVC、IVC)血液回流入右心房(RA),经过三尖瓣(TV)入右心室(RV),经肺动脉瓣(PV)极少部分入双侧肺实质,98%血液经动脉导管(DA)入降主动脉(DAO)。
由于胎儿期存在两条特殊循环通路,当胎儿心功能发生变化时,其收缩和舒张功能之间相互影响;随着胎儿发育成长,其收缩和舒张功能都处于一个动态完善的过程。
二、胎儿心脏功能正常评价(一)、胎儿心室功能:1、心室舒张功能利用超声心动图来评价胎儿心脏的舒张功能,可尽早发现胎儿宫内缺氧,常用的方法有测量MV、TV的E/A比值和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
MV、TV瓣口的血流频谱时评价心室舒张功能的客观指标之一,随着孕周增加,胎儿心脏的舒张功能日趋完善,胎儿心室舒张末期的充盈主要依靠心房的收缩来完成,而E/A比值对维持胎儿正常心功能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胎儿期右心系统占优势,所以TV的峰值流速高于MV的峰值流速。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是一项反应心室舒张功能的新技术,通脉冲、M型以及二维三种方式,更直观的了解胎儿局部与整体心肌运动的方向、速度,房室环的运动,研究证明MV、TV瓣环的运动速度分别代表了左、右心室功能,胎儿房室环运动速度随孕龄增加,反映了胎儿发育过程中左、右室功能也在不断提高;通过采用多普勒成像技术,还可直接测量心肌组织的舒张速度;通过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可对心肌功能进行局部分析;通过斑点追踪技术,对多个节段的局部心肌进行定量评价。
胎儿做的心脏超声检查,你了解吗?潘文茜发布时间:2023-07-10T12:50:48.482Z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7期作者:潘文茜[导读] 先天性心脏病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出生缺陷疾病之一内江市妇幼保健院四川内江 641000先天性心脏病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出生缺陷疾病之一,相关数据显示,先天性心脏病占我国出生新生儿总数的8‰-12‰,其中,出生后早期死亡或通过治疗手段仍不能达到良好治疗效果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病例总数的20%以上,是导致胎儿宫内死亡及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临床多建议孕妇行产前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复杂严重致命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并及时进行合理的干预,从而减少先天性心脏病带来的不良影响。
目前,临床多采用心脏超声检查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但是,很多孕妇并不了解胎儿做的心脏超声检查,下面小编就来说说胎儿做的心脏超声检查那些事。
1.胎儿做的心脏超声检查是什么?胎儿做的心脏超声检查叫做胎儿超声心动图,是一项专门诊断胎儿心脏功能的专项超声检查,也是目前临床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属于产前IV级检查,可全面、精准地检查出胎儿心脏解剖结构、心脏节律等,从而有助于临床早期评估胎儿心功能,识别其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病,进而能指导临床早期采取有效方案对心脏功能异常的胎儿进行干预。
2.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适用人群?严格来说,胎儿心脏超声检查适用所有孕妇,若无条件,强烈建议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至少接受一次胎儿超声心脏超声检查,高危因素包含年龄>35岁、备孕期间或怀孕早期接触过放射性核素、X线等致畸物质,妊娠早期存在高热病史、感冒史、服药史(服用过水杨酸、布洛芬、吲哚美辛等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等,存在糖尿病、苯丙酮尿症等代谢性疾病,存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家族性先天性心脏病史,存在Noonan氏综合症、Marfan氏综合症等家族性的遗传性疾病史,人工授精或试管怀孕的胎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