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几种寄生虫病
- 格式:pptx
- 大小:1021.51 KB
- 文档页数:24
猪两种常见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其防治猪是我国重要的家畜之一,其肉类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然而,猪身上寄生虫的存在对猪健康和肉品质量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猪两种常见的寄生虫病——猪肉绦虫病和圆线虫病,其中包括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其防治措施。
一、猪肉绦虫病猪肉绦虫病是由猪肉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猪体内引起的传染病。
这种寄生虫的感染广泛,不仅会对猪的健康造成威胁,还会对人体带来严重的危害。
在我国,猪肉绦虫病的发病率较高,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
流行病学:猪肉绦虫的寄主主要是猪、人、狗等,传播方式主要是食物传播。
在猪肉绦虫病高发地区,往往是因为当地饮食习惯及卫生条件不佳导致。
临床症状:感染者常常无明显症状。
长期潜伏在猪体内,不会引起肠强直和痉挛等不适,但会影响猪的生长和发育。
对人体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脾肿大、皮下结节、胃肠道症状、体重下降等。
防治措施:对于猪肉绦虫病的预防和控制主要有以下措施:1. 采用严格的生猪管理制度,并定期对猪进行检测。
2. 加强清洁卫生,保证养殖场具有一定的硬件设施和净化标准。
3. 食用猪肉时一定要煮熟,不要食用未经煮熟的生肉。
二、圆线虫病圆线虫病是一种常见的由圆线虫寄生于猪体内引起的疾病,该病可以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和肉质品质。
圆线虫寄生在猪的小肠中,会损害小肠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从而导致猪的营养吸收功能受损。
流行病学:在我国,圆线虫病广泛存在于各地区猪群中,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特别是山区和农村地区。
临床症状: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发热、体重下降等。
严重感染的猪,常常会出现水肿和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1. 预防措施。
加强猪圈卫生管理,定期消杀,保证猪房内外的环境卫生。
2. 饲料管理。
合理管理饲料,不过度添加饲料成分,保证猪的营养摄入不受损害。
3. 药物防治。
对于已经感染的猪,可以使用药物进行治疗,药物的选择要根据症状反应和临床表现而定。
执业兽医之【寄生虫学】【第02部分】姓名:__________指导: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五、猪的寄生虫病1、猪球虫病:(1)由猪艾美耳球虫和等孢球虫寄生于猪肠上皮细胞引起的一种原虫病。
(2)7-21日龄仔猪多发呈良性经过。
(3)发育:在宿主上皮,细胞内进行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阶段,在外界中进行孢子生殖,本病通过消化道传播。
(4)症状:仔猪黄白色,糊状腹泻,7-8月最严重。
(5)病理:空肠和回肠黏膜出现黄色纤维素性、坏死性伪膜。
(6)诊断:7-14日令猪腹泻用抗生素无效,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粪检卵囊。
(7)防:做好环境卫生是最好l(7)治疗:吡喹酮、硫双二氯酚、敌百虫。
3、猪蛔虫病:(1)新鲜虫体呈淡红色、圆柱状,虫卵呈黄色椭圆形,卵壳厚、表面粗糙、高低不平。
(2)感染方式:吃奶、掘土、采食、饮水、胎盘感染。
(3)感染很普遍的原因:虫体为土源性寄生虫,不需中间宿主,卵壳厚、抵抗力强、雌虫产卵量大。
(4)症状:幼虫引起肝出血、肝炎、肝云雾状乳斑,成虫引起猪营养不良、僵猪等。
(5)诊断:饱和盐水漂浮法粪检虫卵,或剖检肝肺内的幼虫。
(6)治疗:左咪唑、阿苯达唑、阿维菌素。
4、猪食道口线虫病:(1)即“结节虫病”,集约化猪场常有发生。
(2)病理:主要寄生于结肠,幼虫使肠壁形成结节病变,成虫影响增重及饲料转变。
(3)防:为土源性寄生虫,环境卫生最为重要。
(4)治疗:左咪。
5、猪肾虫病:(1)是“有齿冠尾线虫”,寄生于猪的肾盂、肾周围脂肪和输尿管引起。
(2)形态:虫体粗壮,形似火柴杆,新鲜虫体呈灰褐色。
(3)感染途径:经口和皮肤,我国南方猪多在3-5和9-11月份发生。
(4)症状:皮肤炎症、贫血、跛行、尿液有絮状物和脓液。
(5)诊断:晨尿静置后镜检虫卵,或剖检时发现虫体。
(6)治疗:左咪唑,阿苯达唑。
6、猪棘头虫病:(1)由蛭形巨吻棘头虫寄生于猪的空肠引起。
(2)形态:虫体大,呈长圆柱形、乳白色。
猪几种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4年第8期牟真权摘要:随着人口的逐渐增长,人们对食物量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其中猪肉占据人们对肉类食物需求量的绝大部分的比例。
然而寄生虫病是猪在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影响养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原因。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养殖经验,针对猪几种常见的寄生虫病及其防治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猪;常见寄生虫病;防治一、猪蛔虫病症状:猪蛔虫是属于蛔科蛔属的一种寄生在猪小肠会引起猪蛔虫病的蠕虫,猪蛔虫病广泛分布在我国各个地区,是猪常见的一种主要的寄生虫病,一般3到6个月的猪容易感染,成年的猪一般具有抵抗的能力,一般没有异常状况,但是却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
猪蛔虫病会引起猪消化不良、消瘦、贫血从而引起猪的营养不良,更严重者还会使猪死亡。
预防措施:首先应该注意养殖场的卫生安全状况,养殖场工人应该及时清理养殖场,清除猪粪便,保持养殖场内的卫生,并且保持饲料和饮水的卫生安全。
治疗措施:对于猪蛔虫病的治疗一般采用对蛔虫有效的驱虫药物,常用的驱虫药物一般有:敌百虫,一般采用与饲料拌匀投喂,每千克体重80到120毫克的;赛嘧啶,每千克体重30到40微克,与饲料混匀投喂。
伊维菌素,一般采用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
猪毛首线虫病症状:猪毛首线虫病是危害仔猪的一种常见病,是由毛首线虫所引起的,寄生在猪的大肠内所引起的疾病。
感染此病的仔猪会出现食欲不良、消瘦、营养不良、顽固性腹泻等症状,严重者会引起仔猪的死亡。
预防措施:该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经常发生于我国南方的养殖场,本病最好的预防措施就是保持养殖场的卫生状况,注意饲料和饮水的安全,定期对水槽和饭槽进行清理。
治疗措施:治疗该寄生虫病的有效药物一般有:酚嘧啶和甲苯嘧啶。
猪弓形虫病症状:弓形虫病是人兽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弓形虫的宿主范围很广,在多种动物之间互相感染,对猪的养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也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弓形虫常常寄生在猪的多种有核细胞内,患有该病的猪常常会出现发热、呼吸困难、动物死亡、妊娠动物流产、胎儿畸形等症状。
猪场几种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尝试【摘要】猪场是常见的寄生虫感染源,而猪场几种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尝试成为了重要的措施。
本文将重点介绍常见寄生虫病及其危害、预防措施、环境管理、生物防治和化学药物防治等方面。
对于常见寄生虫病如猪瘟、绦虫病等,采取预防措施和环境管理是关键,同时生物防治和化学药物防治也是有效手段。
加强防治意识、综合防治措施的重要性以及持续监测和调整防治策略都是必要的。
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才能更好地保护猪场的健康和生产,提高猪肉质量,保障人民健康。
【关键词】猪场、寄生虫病、防治、预防措施、环境管理、生物防治、化学药物防治、加强防治意识、综合防治措施、监测、调整、防治策略。
1. 引言1.1 猪场几种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尝试在猪场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寄生虫病的困扰,这些寄生虫病给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带来了不小的危害。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这些寄生虫病,猪场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防治尝试。
针对猪场常见的寄生虫病,我们将从预防措施、环境管理、生物防治和化学药物防治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有效地防治这些疾病,以保障猪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通过加强防治意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持续监测和调整防治策略,我们有信心可以有效地控制猪场寄生虫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猪只的免疫力和生长水平,为猪场的健康和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 正文2.1 常见寄生虫病及其危害常见寄生虫病主要包括猪蛔虫病、猪肝炎、猪疥疮等。
这些疾病对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造成严重危害。
猪蛔虫病会导致猪体质变差,影响生长速度,严重时甚至导致猪死亡。
猪肝炎会引起猪肝脏受损,影响猪的消化吸收功能,导致猪体弱、贫血等健康问题。
猪疥疮会导致猪皮肤瘙痒、脱毛,影响猪的食欲和生长,严重时还会引起继发性感染。
针对这些寄生虫病的危害,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防治方法,以确保猪群的健康和生产。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猪场卫生管理、定期对猪群进行驱虫和体检、及时清除猪粪等。
环境管理方面,要保持猪栏清洁、干燥,避免寄生虫繁殖。
规模猪场最常见的五种猪寄生虫病概述:长期的临床实践得知,集约化养殖模式下的猪场寄生虫病发病规律不同于传统的散养模式,同时由于多数寄生虫病常为慢性经过,其造成的危害一般表现不明显,往往会使猪场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近年来,规模化猪场的寄生虫病除蛔虫、疥螨外,鞭虫、结节虫、球虫等的检出率也很高;其它血液寄生虫如弓形体、附红细胞体的混合感染也日趋严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猪蛔虫病猪蛔虫是寄生于猪小肠中最大的一种线虫。
感染后病猪一般生长缓慢、消瘦、黄疸、咳嗽、粪便带血;大量感染时,肝脏内有大量幼虫,造成肝脏坏死变性,并形成蛔虫性肺炎,使猪剧烈喘咳,呼吸困难,严重时大量成虫虫体阻塞肠管,引起死亡。
二、猪鞭虫病猪鞭虫呈乳白色,外观似马鞭,轻度感染不显症状,严重感染时损伤肠黏膜,引起黏膜脱落,粪便带血,出现顽固性下痢。
三、猪弓形体病患猪往往突然废食,体温升高达41℃以上,呈稽留热,呼吸困难,便秘,眼结膜出现脓性分泌物;严重时耳廓、鼻端、下肢、股内侧出现紫红色斑,有的耳廓上形成痂皮或干性坏死。
四、猪球虫病集约化猪场饲养密度大,圈舍温暖潮湿,极易诱发球虫病流行。
一般仔猪多发,发病仔猪主要症状表现为严重腹泻。
五、猪疥螨病疥螨病通常先侵害耳部、头部,产生大量皮屑,局部脱毛,出现过敏性皮肤丘疹,严重时有液汁渗出,形成痂皮;病猪以剧烈骚痒为特征,躁动不安,生长缓慢,胴体等级下降;规模化养殖,由于猪群密度大,疥螨传播很快。
防控策略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灭源,净化猪场环境,切断传播途径,是减少和预防寄生虫病感染的有效措施;同时,规模化猪场还应根据本地区寄生虫病流行规律,并结合本场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防控程序,全面开展虫情检测、检疫净化、药物防治等工作。
1、开展虫情检测,强化检疫处置。
规模猪场应定期做好寄生虫病的检测工作,以监控不同阶段和不同时期猪群的寄生虫感染情况。
2、坚持预防为主,定期药物净化。
(1)正确选用高效广谱综合性驱虫药物当前,集约化猪场寄生虫病混合感染较为严重,而单独使用常规驱虫药物对鞭虫、结节虫、球虫等的驱除效果又很有限,因此,必须选用高效、广谱、低毒、适口性好、无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的综合性驱虫药物(如乐去从、百球清等),并注意掌握适宜用量;为便于猪体对药物的吸收,驱虫前应禁食;为了提高驱虫效果,一般需要连续用药;对于一些体表寄生虫如疥螨等,应在第一次用药后,间隔7日再用药一次,同时坚持进行带猪消毒,才能防止复发。
猪场几种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尝试
猪场是养殖猪的场所,由于环境密集、饲养密度大,加上猪的生理特点和免疫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各种寄生虫的侵袭和感染。
合理的防治措施对于猪场的生产效益和猪群的健康管理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猪场寄生虫病的防治尝试。
1. 瘤胃纤毛虫病的防治
猪瘤胃内常寄生有纤毛虫,它们会刺激瘤胃粘膜,导致消化功能减弱,进而影响猪的生长和发育。
防治瘤胃纤毛虫病的尝试包括合理饲料管理和药物预防。
合理的饲料管理包括定期清理饲槽、避免饲喂过长时间的槽饲料、添加食盐和牛磺酸等,以提高瘤胃内环境的不利于纤毛虫生存。
药物预防可以选择有效的纤毛虫驱虫药物进行投喂,以防止纤毛虫的感染和繁殖。
3. 猪体表寄生虫病的防治
常见的猪体表寄生虫包括虱子、蜱虫和跳蚤等。
它们会在猪的体表寄生,吸食猪的血液和养分,产生瘙痒和刺激,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和发育。
防治猪体表寄生虫病的尝试包括环境卫生措施和药物预防。
环境卫生措施包括定期清理猪舍和猪栏,减少猪舍内的寄生虫卵和幼虫的数量。
药物预防可以选择有效的驱虫药物进行喷洒或涂抹,以杀灭和防止猪体表寄生虫的感染和繁殖。
猪两种常见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其防治猪常见的两种寄生虫病是囊尾蚴病和猪旋毛虫病。
以下分别介绍它们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1.囊尾蚴病(Cysticercosis)流行病学:囊尾蚴病是由猪囊尾蚴寄生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
人类感染囊尾蚴主要是通过饮食未煮熟或未经过足够加热的猪肉,导致寄生虫卵进入人体。
猪之间的直接或间接接触也是传播途径之一。
临床症状:囊尾蚴病在人体内可以引起多种症状,包括神经系统、眼部、肌肉和心脏等。
神经系统症状常见的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恶心、呕吐等。
眼部症状包括视力模糊、眼球疼痛、眼底炎等。
肌肉症状包括无力、运动障碍等。
心脏症状则可能引发心悸、心动过速等。
防治措施:预防囊尾蚴病的关键是保证猪只的健康和饲养环境的卫生。
养殖场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控制猪只种植技术,并确保食物饮水的安全。
在烹饪猪肉时,要保证猪肉彻底煮熟,以杀死潜在的寄生虫。
定期检查和治疗猪群,发现疑似感染的猪只要隔离并进行相关治疗。
2.猪旋毛虫病(Trichuriasis)流行病学:猪旋毛虫病是由猪旋毛虫寄生虫引起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
感染主要通过食用被寄生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源。
该病在全球猪只中广泛流行,尤其是在养殖密集的地区。
临床症状:猪旋毛虫病常引起猪只的腹泻、消瘦、贫血等症状。
腹泻可能是黏液样或血性的,伴有肠道痉挛和腹痛。
由于寄生虫吸收猪只的血液和营养,会导致猪只明显消瘦和贫血。
防治措施:预防猪旋毛虫病的关键是对饲养环境进行卫生控制和寄生虫卵的有效杀灭。
猪圈应保持干燥清洁,卫生管理要得当。
在饲喂上,要避免使用被寄生虫卵污染的饲料和水源。
定期进行驱虫治疗,采取适当的药物进行寄生虫卵的杀灭。
猪囊尾蚴病和猪旋毛虫病是两种常见的猪只寄生虫病。
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关键是保证猪只的健康、饲养环境的卫生,定期进行驱虫治疗,并通过煮熟食物等方式杀灭寄生虫卵,尽量减少感染的风险。
生猪生产期间都有哪些寄生虫病危害生猪生产的体内寄生虫主要有蛔虫、肺线虫、胃圆线虫、棘头虫、姜片吸虫5种,体外寄生虫有疥螨、血虱2种。
蛔虫病:由猪蛔虫寄生于猪小肠引起,其感染率高、繁殖力强、感染强度大。
猪感染后的危害:一是幼虫移行可导致猪内脏器官机械性损伤,引发肺炎;二是夺取患猪营养,致使患猪贫血消瘦、体重下降;三是虫体寄生刺激造成肠炎下痢;四是虫毒素引起猪机体抵抗力降低,继发其他疾病,最终导致死亡。
本病是危害最重的猪体内寄生虫病。
诊断:采取病猪粪便漂浮集卵法检查虫卵。
肺线虫病:是肺线虫寄生于猪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引起。
轻度感染有强烈的阵发性咳嗽,可引发肺炎,运动采食后呼吸困难,病猪贫血消瘦,最后衰弱而死。
诊断:用硫酸镁饱和溶液漂浮法检查病猪粪中虫卵,尸检取肺膈叶下垂部分检查肺气管内的虫体。
胃圆线虫病:是胃圆线虫寄生于猪胃黏膜内引起。
当猪抵抗力强、虫寄生数量少时,未见异常;当猪体弱、抵抗力差或虫大量寄生时,虫体机械刺激可致胃炎,病猪精神较差,贫血、消瘦、发育不良,排混血黑便。
诊断: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查出虫体和粪便漂浮法检查虫卵等综合分析确诊。
棘头虫病:棘头虫寄生于猪的小肠引起。
虫体吻突牢牢吸入小肠黏膜,吻突钩机械损伤可引起肠炎、坏死和溃疡,猪严重感染时食欲减退、下痢、排血便、腹痛等症状明显,可导致肠穿孔、腹膜炎、肠粘连。
诊断:可用漂浮法粪检虫卵,也可在患猪小肠查虫体。
姜片吸虫病:是姜片吸虫寄生于猪的小肠引起,主要是虫体吸附肠黏膜机械性损伤,夺取营养及毒素作用而致病。
严重感染时可致病猪顽固性下痢、进行性消瘦、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症。
诊断:可用粪便漂浮法和反复沉淀法检查虫卵。
疥螨病:疥螨寄生于猪的头、颈、肩、腿部皮肤内引起。
本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虫体在寄生处皮下开凿隧道,产卵繁殖,致使病猪奇痒,啃咬栏杆,可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血虱:多寄生于猪颈、耳、肋部、腿内侧和腹部皮肤皱褶中。
血虱使猪烦躁不安,生长缓慢。
20种常见猪病的治疗方法猪是重要的家畜之一,但由于生活环境和饲养管理的原因,常常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治疗猪病的方法可以根据病因和病状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
下面是20种常见猪病及其治疗方法:1.猪瘟: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治疗方法包括隔离感染猪只、提供营养支持和合理用药。
2.猪圆环虫病:猪圆环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治疗方法包括排除继续感染、合理用药和提供营养支持。
3.猪肺疫:猪肺疫是一种呼吸道疾病,治疗方法包括改善饲喂环境、提供营养支持和合理用药。
4.猪蓝耳病:猪蓝耳病是一种病毒感染疾病,治疗方法主要是隔离病畜、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和合理用药。
5.猪疱疹病:猪疱疹病是一种高度传染病,治疗方法包括提供营养支持、保持清洁和合理用药。
6.猪疥癣病:猪疥癣病是一种寄生虫病,治疗方法包括预防感染、创造清洁环境和合理用药。
7.猪脑炎:猪脑炎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方法包括早期发现、隔离感染猪只和合理用药。
8.猪流行性腹泻: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肠道感染疾病,治疗方法包括提供充足的饮水、提供营养支持和合理用药。
9.猪传染性胃炎:猪传染性胃炎是一种肠道感染疾病,治疗方法包括提供清洁环境、合理用药和提供营养支持。
10.猪痢疾:猪痢疾是一种肠道感染疾病,治疗方法包括提供清洁饮水、合理用药和提供营养支持。
11.猪流行性肺炎:猪流行性肺炎是一种呼吸道感染疾病,治疗方法包括提供优质饲料、合理用药和提供营养支持。
12.猪副伤寒:猪副伤寒是一种肠道感染疾病,治疗方法包括提供清洁饮水、合理用药和提供营养支持。
13.猪流行性流产:猪流行性流产是一种常见的繁殖问题,治疗方法包括合理饲养管理、提供营养支持和合理用药。
14.猪马口疮:猪马口疮是一种病毒感染疾病,治疗方法包括隔离感染猪只、合理用药和提供营养支持。
15.猪链球菌感染:猪链球菌感染是一种细菌感染疾病,治疗方法包括提供清洁环境、合理用药和提供营养支持。
16.猪口蹄疫:猪口蹄疫是一种病毒感染疾病,治疗方法包括隔离感染猪只、合理用药和提供营养支持。
猪场几种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尝试猪场是养猪的基地,猪场管理人员需要关注猪的健康状况,因为猪常常会受到各种寄生虫病的侵害。
一旦猪受到寄生虫的侵害,会对养猪场造成严重的危害,导致猪的生长受阻、产量减少,甚至引起猪的死亡。
有效地防治猪场的寄生虫病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猪场几种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尝试。
一、猪场常见寄生虫病及其表现1.蛔虫病蛔虫是猪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寄生虫,它的危害性很强。
蛔虫寄生在猪的肠道内,会导致猪产生消化不良、厌食、体重下降、毛色灰白、甚至严重时猪会瘦弱、生长停滞甚至死亡等症状。
2.猪瘟猪瘟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可以通过血液和排泄物传播,猪瘟主要感染猪的肠道和呼吸道,导致猪出现发热、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病情恶化时还会出现皮肤瘙痒和呼吸急促等症状。
3.猪疥疮猪疥疮是由猪疥螨寄生引起的疾病,猪疥螨是一种微小的寄生虫,会在猪皮肤上产生严重的瘙痒和炎症,引起猪出现反复挠抓、脱毛、皮肤红肿等症状,导致猪体重下降,生长缓慢。
蛔虫病是猪场中最为常见的寄生虫病,其防治工作尤为重要。
目前,猪场常见的蛔虫病防治方法有四川乳蛔虫疫苗、溴美宁、多菌灵等。
(1)四川乳蛔虫疫苗四川乳蛔虫疫苗是一种有效的预防蛔虫病的方法,猪在注射疫苗后可以产生抗体,提高免疫力,减少蛔虫对猪的危害。
(2)溴美宁溴美宁是一种广谱杀虫药,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蛔虫病。
在猪场中,可通过口服或注射的方式使用溴美宁,可以有效地控制蛔虫的数量,减轻蛔虫对猪的危害。
(3)多菌灵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蛔虫病。
猪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多菌灵,可以杀灭饲料中的蛔虫卵,防止猪再次感染蛔虫。
猪瘟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对养猪场造成的危害很大,因此猪瘟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
目前,猪瘟的防治方法有疫苗接种、隔离检疫等。
(1)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猪瘟的主要方法之一,猪在接种疫苗后可以产生免疫力,减少猪瘟的发生和传播。
疫苗接种的时间一般在幼猪出生后一个月左右,可以有效地提高猪的免疫力,预防猪瘟的发生。
猪常见寄生虫病种类1.1 猪疥螨病又称疥螨或癞。
是由节肢动物螨目的猪疥螨虫引起的一种慢性体外皮肤病。
病初只在眼睛和耳根周围发生,逐渐蔓延到背部,最后扩大到腹部和四肢。
病猪患部发痒,经常在猪舍墙壁、围栏等处摩擦,经5~7d皮肤出现针头大小的红色血疹,并形成脓包,时间稍长,脓包破溃、结痂、干枯、龟裂,严重的可致死,但多数表现发育不良,生长受阻。
1.2 弓形体病它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原虫病,也是猪的主要疾病之一,当猪的弓形体病大暴发时,可引起整个猪场的猪发病,死亡率高达60%~65%。
主要症状: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废绝,尿黄便干,体温呈稽留热(40.5~42℃),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到后期病猪耳部、腹下、四肢可见发绀。
剖检:可见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
肺、肾、肝常见灰白色坏死灶和出血点,肝脏混浊肿胀,变硬,肠粘膜溃疡糜烂。
1.3 猪蛔虫病此病是由猪蛔虫寄生在小肠内引起的一种最常见、感染率最高、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寄生虫病。
猪蛔虫是一种线虫,呈黄白或淡红色。
雄虫长可达25cm,雌虫长达41cm。
虫体表面光滑,镜检虫卵为椭圆形,暗褐色,表面不平。
成虫寄生在小肠,幼虫在肠壁、肝、肺脏中发育形成一个移动过程,可引发肺炎和肝脏损伤,有的移行到胃内,造成呕吐,剖检时可见蛔虫堵塞肠道。
2 主要防制措施2.1 加强环境卫生饲养猪环境卫生的好坏,决定该猪场发病率的高低,因此必须常年保证生产环境卫生,定期严格消毒,认真执行卫生防疫条件,控制外来车辆和人员。
2.2 定期进行驱虫一般猪场每年春秋二季对种猪群驱虫,断奶仔猪在转群时驱虫一次。
3 常用治疗药物和用法3.1 敌百虫是一种有机磷制剂,可用于驱杀猪疥螨、猪蛔虫等寄生虫,一般用法为先将敌百虫按1%浓度制成药液,清洗患部。
每天1次,连续用3~4d。
内服可按每公斤体重100~120mg混料,1次内服。
3.2 左旋咪唑是四咪唑的左旋异构体,可口服,也可肌肉注射。
口服每公斤体重7~10mg,肌肉注射可按每公斤体重7.5mg,一般用于猪蛔虫、猪肺线虫、猪肾虫、猪棘头虫等。
猪场几种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尝试猪场是生产猪肉的重要场所,猪场也是常见的寄生虫疾病肆虐的地方。
寄生虫病会给猪的生长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影响猪肉的生产质量和数量。
了解并进行有效的防治寄生虫病是猪场管理和经营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主要讨论猪场几种常见的寄生虫病及其防治尝试。
一、猪猬病猪猬病,又称猪肠旋毛虫病,是由猪肠旋毛虫寄生在猪的肠道内引起的。
这种寄生虫疾病主要通过猪粪传播,猪经常舔食感染了寄生虫卵的地面和饲料,或者直接摄食被感染的食料而患病。
猪猬病的主要症状是猪体重下降,食欲不振,腹泻和营养不良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猪猬病,首先应对猪舍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减少寄生虫卵的传播。
定期对猪群进行体内驱虫,尤其是在疾病高发季节。
简单的方法是使用驱虫药物,如拜登酮、多威等。
可以通过喂食含有抗寄生虫药物的饲料来预防猪猬病的发生。
猪猬病的有效防治可以通过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体内驱虫和饲料添加抗寄生虫药物来实现。
二、猪囊尾蚴病猪囊尾蚴病是一种由囊尾蚴寄生在猪体内引起的疾病。
猪囊尾蚴病主要通过感染了猪囊尾蚴的食料或者水源传播。
患病的猪会出现食欲减退、消瘦、呼吸困难等症状。
为了控制猪囊尾蚴病,首先应严格管控饲料和水源,确保不受感染。
可以通过对猪进行体内驱虫,及时清除体内的寄生虫。
猪场管理人员还可以尝试使用一些天然植物提取物来防治猪囊尾蚴病。
如蒜素、野生菊花提取物等都有一定的驱虫效果,可以添加到饲料中喂食猪只。
通过严格管理饲料、水源和体内驱虫,以及添加天然植物提取物,可以有效地控制猪囊尾蚴病的发生。
三、猪肺囊虫病猪肺囊虫病是由肺囊虫寄生在猪的肺部引起的寄生虫疾病。
感染了肺囊虫的猪会出现呼吸困难、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症状。
猪肺囊虫病除了对猪只的健康造成影响外,还可以通过猪肉对人类造成危害,因此对于猪肺囊虫病的防治尤为重要。
寄生虫病是猪场常见的疾病之一,在猪场的管理和经营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对于寄生虫病的防治,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体内驱虫和饲料添加抗寄生虫药物等措施。
猪两种常见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其防治猪是我国重要的畜禽养殖品种之一,由于其生长速度快,肉质好,供应量大,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在部分养殖场中出现了寄生虫病的问题。
在此,本文将对猪的两种常见寄生虫病——猪蛔虫病和囊虫病进行介绍,包括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
一、猪蛔虫病猪蛔虫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的缓寄生虫,成虫长30-50厘米,寄生于猪的小肠内,引起猪蛔虫病。
该病是一种典型的弓形虫循环的传染病,也是目前我国猪类寄生虫病中危害最大、患病率最高的寄生虫病之一。
1. 流行病学猪蛔虫病的病原体是猪蛔虫和人畜共患的大蛔虫。
病原体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虫卵粪口途径,即猪只摄入含蛔虫卵的粪便或草料后,蛔虫卵进入肠道,从卵化为幼虫,然后通过肠壁进入肝脏和回肠,再转移到小肠内成长发育。
在猪只体内,蛔虫成虫繁殖能力极强,一个成虫雌虫每天可产卵10万粒以上,从而形成了人畜共患病和猪畜之间的相互感染。
猪蛔虫病主要流行于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和南方。
猪只全部患病时,蛔虫数量可达1-2万条,但在繁殖期仅可达到1000条左右。
该病以幼猪为主,家养、散养以及规模化养殖场均普遍存在此病病情。
2. 临床症状(1)消化系统症状幼蛔虫吞咽后,进入小肠后数天,幼虫扎入肠壁向心脏输送进入肺部,经气管到达喉头并被吞下,重新回到小肠,又开始生长发育。
在这期间,幼蛔虫的刺激会引起猪只的呕吐、腹泻、消瘦等临床表现。
部分猪只还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反刍等症状。
完全消化后,蛔虫产卵,另一部分的蛔虫进入肠壁,经肝脏到达回肠(又称“蛔虫回旋门”),可穿过肠壁进入肝、肺、脑等器官。
在这一过程中,蛔虫对猪只的神经及脑的功能会造成一定的危害,症状表现为头晕、头痛、眼睛发黑、眩晕、精神不振、光感迟钝、昏睡、抽搐等神经症状。
3. 防治方法(1)改善饲养条件改善猪只的饲养条件是预防猪蛔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是消毒和清洁化、草籽的消毒等措施都不可少。
2020年第11期(总第280期) 卫生检疫43猪宰后几种寄生虫病的检验与处理陈恩秋(辽宁省朝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朝阳 122000)中图分类号:S851.3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7-1733(2020)11-0043-02 猪宰后检验是宰前检疫的延续,为保证肉和肉品的质量,为了确保人民吃上放心肉,防止旋毛虫病、囊尾蚴病、住肉孢子虫病、细颈囊尾蚴病等寄生虫病的传播和扩散,要做好猪宰后几种常见寄生虫病的检验与处理工作。
在生猪宰后检验中,常见的寄生虫病有旋毛虫病、囊尾蚴病、住肉孢子虫病、细颈囊尾蚴病等、其中囊尾蚴病和旋毛虫病可经肉传染人。
笔者从事生猪检疫工作多年,据统计当地检出的囊尾蚴病占屠宰总数的十万分之九,细颈囊尾蚴病占屠宰总数的3%。
1 旋毛虫病1.1 旋毛虫寄生部位与形态特征1.1.1 旋毛虫的寄生部位 成虫寄生于宿主的小肠,幼虫寄生于宿主的肌肉,其中最适宜旋毛虫寄生的部位是横纹肌,其次为心肌,肌表面的脂肪,甚至脑脊髓中。
1.1.2 旋毛虫的形态特征 成虫为白色,前细后粗的小线虫,雄虫长1.4~1.6mm ,雌虫长3~4mm 。
幼虫刚进入肌纤维时呈杆状,随后迅速发育增大、蜷曲呈螺旋形,并形成包囊,包囊呈梭形或椭圆形,大小为0.25~0.3mm ×0.4~0.7 mm ,眼观呈白色针尖状,包囊内有液体。
1.2 旋毛虫的宰后检验方法目前所采用和正在研究的方法很多,如显微镜检查法、集样消化法、血清学方法、变态反应、荧光染色、激光扫描压缩标本等。
但在实际操作中,多采用肉眼观察结合显微镜检查的方法。
1.2.1 采样 采左右膈肌角各一块重30~50g ,并将相应胴体进行编号,放入检疫盘对应号的位置。
1.2.2 肉眼观察 先撕去肌膜有肉眼观察,看是否有针尖大小的小白点。
1.2.3 压片与镜检 (1)在肉样上顺肌纤维方向剪取24块小肉片(麦粒大),每12块放一块载玻片,将肉片摊平在载玻片上,排成两行,用另一载玻片压上(可用橡皮筋缚紧),在低倍(50~70倍)显微镜下顺序进行观察,以发现包囊和尚未形成包囊的幼虫,机化看不清,滴加50%甘油水溶液透明,钙化呈小黑点时,滴加10%盐酸脱钙,1~ 2min 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