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与老年男性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67.30 KB
- 文档页数:2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并讨论有针对性的干预防控措施。
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对危险因素应用多因素分析的基本方法进行筛查。
结果:研究对象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18.51%,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为6.65%,恶性肿瘤患病率为0.89%,冠心病患病率为2.79%,脑卒中患病率为0.78%,糖尿病患病率为2.07%。
慢性疾病危险因素为吸烟、年龄、家族史和超重。
结论:慢性疾病的防控与人们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关系密切,积极引导群众调整饮食结构,戒除不良生活方式,可有效控制慢性疾病的发病水平。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危险因素调查吸烟【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5-0389-0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老龄化的越来越严重,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改变了疾病谱,使得传染病对人类的威胁降低,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却逐渐上升,严重威胁了人们的健康。
已有研究资料显示,通过健康教育,对生活方式和不良行为进行改变,可有效延缓或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探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危险因素,为有效防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从部分社区19~65岁常住人口中进行随机抽取,1个家庭抽取1名,共抽取了720名作为研究对象,男女比例为1:1,调查员经过统一培训,进行入户调查,设计慢性疾病调查表格,按照表格进行调查。
其主要内容包括居住人口学、体育活动与锻炼、体重控制、饮酒情况、吸烟状况、居民对慢性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饮食情况、居民血糖、血压、血脂水平、慢性疾病的患者情况等。
1.2数据测量及慢性疾病诊断标准肺心病、冠心病、糖尿病以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医生诊断记录为主;采用标准台式水银血压计现场测定血压;肥胖诊断标准为体重指数大于24kg/m2;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WHO规定最新标准,即舒张压在90mmHg以上,收缩压在140mmHg以上,且近两周内未服用降压药物。
吸烟对总胆固醇及踝臂指数的影响高才华;张建英;孟美娟【摘要】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smoking on total cholesterol and ankle brachial index (ABI) , and provide data for health education and clinical interven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47 inpatients and out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smoking group (84 cases) and non-smoking group (63 cases) . The smoking index, age, total cholesterol, ABI and ABI decrease and total cholesterol increas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BI and smoking index in smoking group was analyzed. Results Smoking group had lower ABI as (0.911±0.078) than (0.945±0.076) in non-smoking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 Smoking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ABI decrease as 56.0% than 31.7% in non-smoking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ge, total cholesterol and incidence of total cholesterol increase (P>0.05) . Linear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BI and smoking index in smoking group (r=-0.329, P<0.05) . Conclusion ABI decrease and ABI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moking index. Smoking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otal cholesterol metabolism. ABI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smoking patients with total cholesterol. Therefore, smoking and increased total cholesterol can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atherosclerosis.%目的探讨吸烟对总胆固醇及踝臂指数 (ABI) 的影响, 为健康教育和临床干预提供资料.方法 147例住院和门诊受试者, 分为吸烟组 (84例) 及非吸烟组 (63例) , 并明确吸烟指数, 比较两组年龄、总胆固醇、ABI及ABI减低、总胆固醇增高发生情况;分析吸烟组ABI与吸烟指数相关性.结果吸烟组ABI (0.911±0.078) 低于非吸烟组的(0.945±0.076)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吸烟组ABI减低发生率为56.0%, 低于非吸烟组的31.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年龄、总胆固醇、总胆固醇增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经直线相关性分析, 吸烟组ABI与吸烟指数呈负相关 (r=-0.329, P<0.05) .结论吸烟患者ABI减低, ABI与吸烟指数呈负相关, 吸烟对总胆固醇代谢无明显影响, 吸烟合并总胆固醇增高者, ABI明显减低.故吸烟及总胆固醇增高可以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硬化的发展.【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9(014)004【总页数】3页(P27-29)【关键词】吸烟;总胆固醇;踝臂指数【作者】高才华;张建英;孟美娟【作者单位】威海市妇幼保健院内科 264200;威海市妇幼保健院内科 264200;威海市妇幼保健院内科 264200【正文语种】中文吸烟已被证明和多种慢性疾病相关, 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心脑血管事件的增加与吸烟相关, 并存在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性别差异及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在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和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之间的相关性。
通过对患者进行采血和问卷调查,分析数据后发现,男性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女性,且与血脂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研究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同型半胱氨酸在高血压患者中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并且与血脂水平密切相关。
研究结论为同型半胱氨酸可能在高血压患者中发挥一定作用,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究其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这项研究对于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推动作用,为未来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关键词:社区老年、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性别差异、血脂、相关性研究、研究方法、结果分析、讨论、研究结论、研究启示、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血压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慢性疾病,尤其在老年人群中更为普遍。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加,且老年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较其他年龄段更高。
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等危险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它在细胞内起着多种生物学功能。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关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尤其是性别差异方面的研究更是稀缺。
本研究旨在探究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性别差异及其与血脂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作用机制,为预防和治疗老年高血压及相关心血管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性别差异以及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之间的相关性。
具体来说,我们将通过比较男性和女性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析其在不同性别中的分布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
我们将研究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之间的关联程度,探讨其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意义。
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Meta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老年人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骨质疏松症作为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已经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健康问题。
为了全面了解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患病情况,本文进行了一次系统的Meta分析,旨在综合评估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广泛搜集和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本文对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
在Meta分析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确保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我们还对不同研究之间的异质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进一步揭示患病率的影响因素和潜在的研究偏倚。
通过本次Meta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数据,为推动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我们也期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够激发更多学者关注老年人健康问题,共同推动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材料与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的方法,全面评估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病,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为特征。
在老年人群中,骨质疏松症尤为常见,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上升。
因此,了解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对于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收集:我们从多个数据库(如CNKI、WanFang、PubMed等)中检索了关于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的研究文献。
文献的纳入标准为:研究对象为中国老年人(年龄≥60岁),报告了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且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排除标准为:重复发表的研究、数据不完整或无法提取的研究。
数据分析:我们使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纳入的研究进行统计分析。
提取各研究中的患病率数据,并进行异质性检验。
如果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I²>50%),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否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
老年群体血糖血脂检验结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老年群体血糖血脂检验结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进行体检的1200名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所有老年健康体检者均进行了血糖血脂检验,对血糖血脂检验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在1200名老年健康体检者中,空腹血糖(GLU)异常率为10.7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为2.8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为0.42%,胆固醇(CH)为31.42%,甘油三酯(TG)为18.75%;不同年龄段之间老年健康体检者的血糖血脂相关指标水平相比,相差不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老年人发生高血糖、高血脂的可能性较高,所以需要提高对老年人的关注,对老年人做好健康教育,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老年人;血糖;血脂;检验结果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也在不断加剧,导致高血糖高血脂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且高血糖高血脂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所以,血糖血脂指标成为老年体检中最重要的化验指标[1]。
高血糖、高血脂一经发现需及时治疗,有助于老年人恢复身体健康[2]。
本次研究对于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1200名老年健康体检者血糖血脂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文。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进行体检的1200名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男性老年健康体检者600名,女性老年健康体检者600名,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为(70.21±3.25)岁,其中60-70岁的老年健康体检者有478名,71-80岁的老年健康体检有413名,81岁及以上老年健康体检者309名。
纳入标准:①是老年人,年龄≥60岁;②身体健康状况良好;③进行了血糖血脂检验。
排除标准:①有高血糖、高血脂病史并且需要入院治疗者;②患有心脑血管疾病;③患有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
1.2 方法采集老年健康体检者5ml空腹状态时的静脉血,经过离心分离后取用上层血清,使用日立008A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体检者样本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例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等。
高血脂患者危险度分级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高血脂是指人体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水平超过正常范围,被广泛认为是冠心病、中风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转变,高血脂患者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
因此,制定高血脂患者危险度分级标准对于提高诊断和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高血脂患者危险度分级标准的概述说明,包括其基本原理和相关背景知识。
接着将详细解释分级标准中的第一要点和第二要点,以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其含义和应用场景。
之后探讨分级标准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例分析来验证其有效性。
最后,我们将介绍制定分级标准的过程与方法论,并进行案例分析与讨论结果。
1.3 目的本文旨在为医生、健康管理师和患者提供关于高血脂患者危险度分级标准的全面说明,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识别和评估高血脂患者的风险水平。
同时,通过探讨分级标准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希望能够促进该标准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并为制定相关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2. 高血脂患者危险度分级标准:2.1 概述说明高血脂是指人体血液中的脂质含量超过正常范围,特别是胆固醇和三酸甘油酯水平升高。
高血脂是导致心血管疾病、脑出血等多种健康问题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
为了对高血脂患者进行有效管理和干预,制定高血脂患者危险度分级标准至关重要。
2.2 解释第一要点高血脂患者危险度分级标准是基于不同因素对高血脂患者进行分类以确定其风险程度。
这些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家族史以及胆固醇和三酸甘油酯等指标水平。
通过评估这些因素,可以将高血脂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等级,并根据不同等级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在危险度分级中,年龄是一个重要指标。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和代谢减缓,更容易受到高血脂的危害。
而性别也起到一定的影响,男性在中年时期相对女性更容易患上高血脂。
吸烟史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吸烟者不仅本身存在一定的心血管风险,还会通过引发其他并发症进一步加重高血脂带来的潜在威胁。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性别差异及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健康。
长期的高血压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造成许多并发症。
半胱氨酸是一种氨基酸,它在体内的水平与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半胱氨酸的水平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
了解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半胱氨酸水平的性别差异以及其与血脂的相关性,对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性别差异,并分析其与血脂的关系,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高血压的机制和预防提供参考。
【内容结束】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性别差异及其与血脂的相关性,通过对不同性别的患者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在其身体内的作用机制。
我们希望通过这项研究,为进一步了解老年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提供更多线索,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研究还旨在为制定预防控制老年高血压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危害,提高社区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性别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作用,为未来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在性别差异及与血脂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其在高血压患者中的预测价值,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有望揭示不同性别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血脂代谢方面的差异,为个性化治疗和干预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也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病因病理机制,为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更有效的方案。
2. 正文2.1 研究对象及方法研究对象为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男女比例相近。
采用横断面设计,共选取600名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00名,女性300名。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检相结合的方法,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生活方式等信息。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引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血脂异常已经成为中国成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
高血脂不仅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而且是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为了指导成年人科学防治血脂异常,中国将制定了本指南。
一、概述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异常升高。
根据国际标准,成人高血脂的诊断标准为总胆固醇>5.2mmol/L,甘油三酯>1.7mmol/L,LDL胆固醇>3.4mmol/L,HDL胆固醇<1.0mmol/L,或者在特定情况下,HDL胆固醇<1.3mmol/L。
血脂异常是多因素、多基因遗传和多环境因素的结果。
二、病因与流行病学特点血脂异常的主要病因包括遗传因素、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和药物干预等。
根据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血脂异常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
其中,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老年人高于青年人。
三、预防与干预1. 积极改善饮食结构: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膳食纤维的食物。
推荐多吃谷类、杂豆、蔬菜和水果,适量摄入低脂奶制品和肉类,避免过多摄入动物内脏、猪油和肥肉等。
2. 积极增加体育锻炼: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可以选择快走、跑步、游泳等。
力量训练也很重要,可以增加肌肉,提高代谢率。
3. 戒烟限酒:吸烟和酗酒会增加血脂水平,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戒烟限酒能有效控制血脂异常。
4. 减轻体重:对于超重和肥胖的人群,通过合理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体育锻炼,逐渐减轻体重,有助于改善血脂异常。
5. 积极控制其他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积极控制这些疾病有助于预防和干预血脂异常的发生。
四、药物干预当非药物治疗3-6个月仍不能达到血脂目标或有相关病史时,考虑使用药物干预。
常用的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烟酸类药物、胆酸螯合剂和类固醇等。
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需定期检查肝功能等相关指标。
不同程度吸烟与男性早期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商永;李鸿燕【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15(8)9【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吸烟与男性早期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关系。
方法选择保定市第三中心医院2004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68例男性糖尿病患者,分为不吸烟组44例、轻度吸烟组41例、中度吸烟组43例、重度吸烟组40例,分别测定并比较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纤维蛋白原(FIB)、踝动脉-肱动脉血压比值(ABI)。
结果轻度吸烟组Hb A1c、hs-CRP、TC、TG、FIB与不吸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及重度吸烟组和不吸烟、轻度吸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轻度吸烟组与不吸烟组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及重度吸烟组和不吸烟、轻度吸烟组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重度吸烟是男性早期糖尿病足重要的危险因素。
【总页数】3页(P5-6)【作者】商永;李鸿燕【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心医院老年病科;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男性早发冠心病患者吸烟及血脂异常危险因素分析2.农村社区老年男性吸烟人群尼古丁依赖程度与认知行为的相关性分析3.社区男性吸烟人群烟草依赖与焦虑抑郁程度的相关性分析4.不同年龄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特点及其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性的Logistic回归分析5.吸烟男性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1年2月第35卷第2期(总第422期)上海市郊区某社区居民不同血压类型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葛莹①颜维①何岱昆①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市郊区居民不同血压类型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上海市郊区某社区60岁以上参加2019年居民体检的常住村民6107人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股动脉随机坐位血压,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
并根据血压值分为4组,正常血压组(2764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2357人),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组(543人),双期高血压组(443人),将4组间的血脂检测指标进行比较研究,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评价血压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男、女性一般情况对比中,老年女性收缩压、脉压差、TC、TG、LDL-C和HDL-C方面较老年男性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总的人群及老年男性中,高TG、LDL-C在4种类型血压中分布不同;老年女性中,高TG在4种类型血压中分布不同(x2=19.67,P=0.000)o以血压为因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TG是收缩压、舒张压的危险因素;66~69岁男性中HDL-C、70-79岁男性中TC是收缩压的保护因素。
结论:在临床治疗老年人高血压过程中,除了关注血压值外,还要关注血脂指标。
除了降压药治疗外,还应同时给予调节脂质代谢的药物,更重要的是需要区别对待不同类型、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高血压患者,个体化治疗,才能获得更好的疗效,进而达到真正延缓高血压发展的进程。
关键词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双期高血压血脂异常doi:10.3969/j.issn.l001-568X.2021.02.0010中图分类号R5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68X(2021)02-0031-05Analysis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Hypertension and Lipid Levels in Population from a Community in the SuburO of ShanghadGE Ying,YAN Wet,HE Dai-kun/j Chiness Primary Health Care,2020,39(2):90-39 Abstroct OBJECTIVE Tg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i types of hypertension and lipiC levelo ic population from a community ic the suburb of Shanghai.METHODS A total of6197resifents(neX above60)who participateX ic physical examicn-tion ic2219,from a ccmmunity ic the suburb of Shanshni were enrolleX.Bloop pressure wat measureX ic a seateX position.Fasting bloop lipiOe wae conSucteX t。
国内外血脂水平异常的划分标准血脂是脂肪类物质,是血液组成的重要成分,主要有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
血脂水平异常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显著相关性,因此血脂水平异常的预防和治疗在心血管病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血脂水平的正常值范围,结合国内外特点,划分血脂水平异常的标准。
一、国内血脂水平异常的划分标准1、甘油三酯(1)男性血清甘油三酯浓度不低于2.2 mmol/L,不高于5.7 mmol/L;(2)女性血清甘油三酯浓度不低于1.7 mmol/L,不高于5.2 mmol/L。
2、总胆固醇(1)男性血清总胆固醇浓度不低于3.5 mmol/L,不高于5.5 mmol/L;(2)女性血清总胆固醇浓度不低于2.8 mmol/L,不高于5.2 mmol/L。
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男性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不低于0.9 mmol/L,不高于2.2 mmol/L;(2)女性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不低于0.6 mmol/L,不高于2.8 mmol/L。
二、国外血脂水平异常的划分标准1、甘油三酯(1)男性血清甘油三酯浓度不低于2.2 mmol/L,不高于4.7 mmol/L;(2)女性血清甘油三酯浓度不低于1.7 mmol/L,不高于4.2 mmol/L。
2、总胆固醇(1)男性血清总胆固醇浓度不低于3.5 mmol/L,不高于5.2 mmol/L;(2)女性血清总胆固醇浓度不低于2.8 mmol/L,不高于4.8 mmol/L。
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男性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不低于0.8 mmol/L,不高于2.2 mmol/L;(2)女性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不低于0.5 mmol/L,不高于2.5 mmol/L。
三、国内外血脂水平异常的划分标准差异性1、在总胆固醇的范围划分上,两者相差不大,国外下界略低,上界相差无几,但男性下界国外比国内低0.5mmol/L。
2、在甘油三酯的范围划分上,两者存在较大差异,国外略低,男性甘油三酯最低值国外比国内低0.5mmol/L,而女性则国外比国内低0.7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吸烟年数与CISS亚型相关性的研究李珂;王献;洪丽【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DL-C, serum glucose, years of smoking and stroke subtypes of CISS.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isk factors includ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 serum glucose, years of smok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risk factors and CISS were established by statistics.Results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 in the relationships of hyperglycosemia, year of smoking and subtypes of CISS. High LDL-C had asigniifcant(OR=10.57,P<0.001)relationship with 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LAA), and also was associated with penetrating artery disease(PAD)(OR=1.33,P<0.001).Conclusions Different stroke subtypes of CISS were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risk factors, which may indicate us to improve the individual therapy in brain ischemia.%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吸烟年数与脑梗死CISS亚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检测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吸烟年数,研究其与脑梗死CISS亚型的关系.结果高血糖、吸烟年数均与各亚型的关系并没有特殊差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生有显著作用(OR=10.57,P<0.001),与穿支动脉病变性脑梗死有一定的相关性(OR=1.33,P<0.001).结论不同的脑梗死CISS亚型与不同的危险因素有关,该结果对临床个体化预防与治疗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5(013)013【总页数】2页(P15-16)【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吸烟;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作者】李珂;王献;洪丽【作者单位】安阳市地区医院神经内科,河南安阳455000;安阳市地区医院神经内科,河南安阳455000;安阳市地区医院神经内科,河南安阳45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9.2;R743.3脑梗死是一多危险因素性疾病,其复杂性决定了存在多种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