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床位设置平面图
- 格式:docx
- 大小:327.91 KB
- 文档页数:1
1 . 总则1.0.1 为规范综合医院建筑设计,满足医疗服务功能需要,符合安全、卫生、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综合医院的建筑设计。
1.0.3 医疗工艺应根据医院的建设规模、管理模式和科室设置等确定。
医院建筑设计应满足医疗工艺要求。
1.0.4综合医院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综合医院general hospital指设一定数量的病床,分有内、外、妇、儿、眼耳鼻喉等各种科室及药剂、检验、放射等医技部门,以及相应人员、设备的医院。
2.0.2 医疗工艺Medical process指医疗流程和医疗设备的匹配以及其他相关资源的配置。
2.0.3 医疗流程Medical flows指医疗服务的程序和环节。
2.0.4急救通过量Emergency throughput指医院急诊部同时一次性接纳急救病人的医疗能力。
2.0.5医院卫生学Hospital hygiene指维持医院关键科室的卫生状态,主要任务是防止感染及有害气体和化学物质的危害。
2.0.6卫生通过Hygiene passing through指采用换鞋、更衣、淋浴等措施控制人员、物品从非洁净区到洁净区的净化过程。
2.0.7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指医院独A—L设置的专业监护医疗单元,通常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心血管监护病房(CCU),以及由ICU派生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等。
3医疗工艺设计3.1 一般规定3.1.1 医疗工艺设计应确定医疗业务结构、功能和规模,以及相关医疗流程、医疗设备、技术条件和参数。
3.1.2 医疗工艺设计应进行前期设计和条件设计。
前期设计应满足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及建筑方案设计的需要。
条件设计应与医院建筑初步设计同步完成,并应与建筑设计的深化、完善过程相配合,同时应满足医院建筑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的需要。
摘 要:文章通过对中外综合医院普通病房空间布局的梳理和比较,指出了病房设计的几大因素,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未来病房空间布局的设计趋势。
关键词:综合医院;病房;空间布局;循证设计;比较研究Abstract:By combing and comparirg the research on the spatial layout of general wards in Chinese and foreign general hospitals, this paper points out several major factors of ward design, and puts forward the future research and design trend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China.Keywords:Hospital; Ward; Spatial layout; Evidence-based design;Comparative studyDoi:10.3969/j.issn.1671-9174.2019.01.015一、研究背景病房设计是医疗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住院患者的恢复和家属的满意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病房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病房设计是医院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需要考虑诸多要素,仅仅凭借设计者的经验,很难在这么多要素中平衡取舍并作出最优的设计决策。
欧美国家医疗建筑广泛实践着“循证设计”的原则,循证设计是基于循证医学和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和设计模式,提倡通过严谨的研究方法(例如随机对照研究、使用前与使用后对比研究等等)收集可靠的数据来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循证设计学者们在病房设计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并对欧美等国家的医疗建筑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主要研究方法为:案例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2004—××—××发布2004—××—××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2003]102号文“关于印发《二○○二至二○○三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医疗卫生建筑专业委员会作为主编单位,会同有关设计、研究、管理、使用单位共同编制的。
在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多年来医院建筑设计的实践经验,积极采纳科研成果,参照有关国际和国内的技术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包括10章和个附录。
主要内容是:规定了综合医院建筑设计的阶段、依据、内容、平面、装修的技术要求,基本技术指标要求;同时对综合医院的给水排水、消防设施、污水、污物处理、电气、智能化系统和医用气体供应配置的原则、数量、技术方案、处理方法做了必要的规定。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医疗卫生建筑专业委员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为了提高规范质量,请各单位和个人在执行本规范的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医疗卫生建筑专业委员会(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黄化门街43号;邮政编码:100009;电话:64076399、64076617;传真64076617;电子邮件:****************,****************),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医疗卫生建筑专业委员会参编单位: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元国际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设计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肿瘤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第三医院、第四医院北京市卫生局、海淀区妇产医院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主要起草人:(按承担的章节排序)于冬王铁林张行健辛春华黄晓家沈晋明王漪王健刘强主要参与人:(按姓氏笔画)马遂、刘大为、刘富凯、任武爱、朱秀安、许钟麟、李包罗、李迟、郭大荣、郭健、胡逸民、赵天卫、赵兰才、倪照鹏黄云树、梅自力、目录2 术语与略语2.1 术语2.2 略语3 医疗工艺设计3.1 医疗工艺设计内容及要求3.2 医疗工艺设计参数3.3 医疗工艺设计相关专业系统3.4 医疗用房基本医疗装备4 选址与总平面4.1 选址4.2 总平面5 建筑设计5.1 一般规定5.2 门诊用房5.3 急诊部用房5.4 传染门诊5.5 发热门诊5.6 住院用房5.7 生殖中心5.8 手术部5.9 放射诊断5.10 核磁共振5.11 放射治疗5.12 核医学5.13 介入治疗5.14 检验科5.15 病理科5.16 超声、电生理与肺功能5.17 内窥镜室5.18 理疗科5.19 血库5.20 药剂科5.21 中心(消毒)供应室5.22 膳食部5.23 洗衣房5.24 太平间5.25 固体废弃物处理5.26 防火与疏散6 给水排水、消防和污水处理6.1 一般规定6.2 给水6.3 排水6.4 热水6.6 制药和医疗用水6.7 消防6.8 污水、污物6.9 管材7 采暖、通风及空调系统7.1 一般规定7.2 洁净用房的通用要求7.3 门诊部7.4 急诊部7.5 住院部7.6 洁净手术部7.7 医疗技术部7.8 配药中心7.9 中心供应室8 电气8.1 一般规定8.2 电源8.3 安全保护8.4 电气设备的选择与安装8.5 应急电源系统8.6 照明设计8.7 防雷及接地设计9 医院智能化系统9.1 一般规定9.2 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9.3 紧急广播和公共广播系统9.4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9.5 安全防范系统9.6 停车场管理系统9.7 IC卡系统(一卡通)9.8 综合布线系统9.9 卫星电视及有线电视系统9.10 电话程控交换机9.11 计算机网络设备9.12 综合医疗信息管理的软件与硬件9.13 触摸屏信息查询系统9.14 医用对讲系统9.15 视频示教系统9.16 楼宇管理系统BMS(物业管理系统)10 医用气体10.1 一般规定10.2 气源设备10.3 气体配管10.4 各种医用气体的供气压力10.5 各种医用气体的消耗量10.6 氧气管与其它管线之间距离1 总则1.0.1 为使综合医院建筑设计符合安全、卫生、节能、环保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 . 总则1.0.1 为规范综合医院建筑设计,满足医疗服务功能需要,符合安全、卫生、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综合医院的建筑设计。
1.0.3 医疗工艺应根据医院的建设规模、管理模式和科室设置等确定.医院建筑设计应满足医疗工艺要求.1.0.4综合医院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综合医院general hospital指设一定数量的病床,分有内、外、妇、儿、眼耳鼻喉等各种科室及药剂、检验、放射等医技部门,以及相应人员、设备的医院。
2.0.2 医疗工艺Medical process指医疗流程和医疗设备的匹配以及其他相关资源的配置.2.0.3 医疗流程Medical flows指医疗服务的程序和环节。
2.0.4急救通过量Emergency throughput指医院急诊部同时一次性接纳急救病人的医疗能力.2.0.5医院卫生学Hospital hygiene指维持医院关键科室的卫生状态,主要任务是防止感染及有害气体和化学物质的危害。
2.0.6卫生通过Hygiene passing through指采用换鞋、更衣、淋浴等措施控制人员、物品从非洁净区到洁净区的净化过程.2.0.7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指医院独A—L设置的专业监护医疗单元,通常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心血管监护病房(CCU),以及由ICU派生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等。
3医疗工艺设计3.1 一般规定3.1.1 医疗工艺设计应确定医疗业务结构、功能和规模,以及相关医疗流程、医疗设备、技术条件和参数.3.1.2 医疗工艺设计应进行前期设计和条件设计。
前期设计应满足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及建筑方案设计的需要。
条件设计应与医院建筑初步设计同步完成,并应与建筑设计的深化、完善过程相配合,同时应满足医院建筑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的需要.3.1.3 医疗工艺流程应分为医院内各医疗功能单元之间的流程和各医疗功能单元内部的流程。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级病房楼方案设计说明1、总说明位于中原大地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河南省最具规模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之一,它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也是全省最大的高级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
医院现有床位1700余张,年门诊量约80万人/次,是全省乃至全国著名的“百佳医院”和“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承担着繁忙日常医疗业务的同时也担负着河南全省两千余名老干部和一千多名高级干部的就医任务。
院内,原有的干部楼级有一千床位,且设施老化,抗震和防火都不能满足干部医疗工作的使用要求。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医院关于内部交叉感染管理、人性化的家庭化医疗服务已受到高度重视,也被人们普遍接受。
根据实际需要,一所设施先进,环境优雅,生物安全防范措施完善,更能尊重病人隐私的高级病房楼的建设也势在必行。
1.1设计宗旨――在设计理念中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主题;――通过建筑突出了“人性化服务,数字化医院,生态化院容,创新化科技”的现代医院的品质;――严格“洁一污分流,医患分流”的设计概念,符合现代先进医学功能流程;--- 建筑风格大度而内敛,明快又不失庄重,为所在地区树立崭新的建筑形象。
1.2设计依据◊设计招标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卫生部有关标准◊院区地形及总平面图、总平面规划图◊国家与行业现行的规范、标准3.1交通组织2.1新建高级病房楼位于医院中心区域,原干部病房楼位置,占地约为8532川,基地南邻城市干道,给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疗养治病环境。
通过新建病房楼的建设,也将使医院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2.2在新楼建设期间将保留原有病房楼和营养食堂的使用功能。
建成后将拆除原有干部病房,将其改建成一块供病人休闲散步和人员集散的绿化广场。
新建高级病房楼的主要出入口设在大楼的北侧。
根据高级病房的使用特色,在院区广场东侧留有适量的停车位,同时,也设有地下车库,可停车10辆。
车辆被限制进入绿化广场的中心,以避免对休养人群的干扰。
附表1:深圳市设置医疗机构申请书被申请机关:设置单位(人) (章)年月日附表2:申办社会医疗机构可行性分析报告申办单位(章)申办人(负责人)(章)居住地址电话邮编申报日期年月日一、申办单位(企事业单位、社团)情况说明:1、此表由申请办医的企事业单位或社团填写,个体办医不填;2、“单位性质”填:国营、集体、私营、外资、中外合资、其他中的一项;3、“执照或政府批文”填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或政府批文号。
(验证后交复印件)2二、医疗机构负责人情况提交证件:(验原件后交复印件)1、身份证;2、毕业证;3、技术职称证;4、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资格证书及医师执业证书。
5、非在职证明(如待业证、退休证);3三、拟设医疗机构简况名称:电话:地址:邮编:所有制形式:(1)国营(2)集体(3)私营(4)私人联合(5)外资(6)中外合资(7)其他()主管单位名称或申请人姓名:服务对象:服务方式:□门诊□急诊□住院□家庭病床□巡诊□其它诊疗时间:病床数:牙椅数: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面积中业务用房面积:资金总计:万元;固定资产:万元;流动资金:万元科室设置:备注:说明:1、“所有制形式”在此()中填选择的号码;2、“服务方式”在□中划√;3、“科室设置”:医院以下规模按“医疗机构诊疗科目申请表”填写一级科目;医院按“医疗机构诊疗科目申请表”说明填写(见后页)4四、医疗机构诊疗科目申请表请在□中划√代码诊疗科目代码诊疗科目□01.预防保健科□30.医学检验科□02.全科医疗科□31.病理科□03.内科□32.医学影像科□04.外科□50.中医科□05.妇产科□50.01.内科专业□06.妇女保健科□50.02外科专业□07.儿科□50.03.妇产科专业□08.小儿外科□50.04儿科专业□09.儿童保健科□50.05.皮肤科专业□10.眼科□50.06.眼科专业□11.耳鼻咽喉科□50.07耳鼻咽喉科□12.口腔科□50.08口腔科专业□13.皮肤科□50.09肿瘤科专业□14.医疗美容科□50.10骨伤科专业□15.精神科□50.11肛肠科专业□16.传染科□50.12老年病科专业□17.结核病科□50.13.针炙科专业□18.地方病科□50.14推拿科专业□□19.肿瘤科□50.15康复医学专业□20.急诊医学科□50.16急诊科专业□21.康复医学科□50.17预防保健科专业□□22.运动医学科□50.18其它□23.职业病科□51.民族医学科□24.临终关怀科□52、中西医结合科□25.特种医学与军事医学科□26.麻醉科5五、人员情况总表6六、聘用人员名单7七、聘用人员情况表简历:提交证件(验原件后交复印件):1、身份证;2、毕业证;3、技术职称证;4、中国人民共和国医师资格证书及医师执业证书;5、非在职证明(如离职证、退休证、待业证等)。
1 . 总则1.0.1 为规范综合医院建筑设计,满足医疗服务功能需要,符合安全、卫生、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xx、改建和扩建的综合医院的建筑设计。
1.0.3 医疗工艺应根据医院的建设规模、管理模式和科室设置等确定。
医院建筑设计应满足医疗工艺要求。
1.0.4综合医院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综合医院 general hospital指设一定数量的病床,分有内、外、妇、儿、眼耳鼻喉等各种科室及药剂、检验、放射等医技部门,以及相应人员、设备的医院。
2.0.2 医疗工艺 Medical process指医疗流程和医疗设备的匹配以及其他相关资源的配置。
2.0.3 医疗流程Medical flows指医疗服务的程序和环节。
2.0.4急救通过量Emergency throughput指医院急诊部同时一次性接纳急救病人的医疗能力。
2.0.5医院卫生学Hospital hygiene指维持医院关键科室的卫生状态,主要任务是防止感染及有害气体和化学物质的危害。
2.0.6卫生通过Hygiene passing through指采用换鞋、更衣、淋浴等措施控制人员、物品从非洁净区到洁净区的净化过程。
2.0.7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指医院独A—L设置的专业监护医疗单元,通常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心血管监护病房(CCU),以及由ICU派生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等。
3医疗工艺设计3.1 一般规定3.1.1 医疗工艺设计应确定医疗业务结构、功能和规模,以及相关医疗流程、医疗设备、技术条件和参数。
3.1.2 医疗工艺设计应进行前期设计和条件设计。
前期设计应满足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及建筑方案设计的需要。
条件设计应与医院建筑初步设计同步完成,并应与建筑设计的深化、完善过程xx,同时应满足医院建筑初步设计及xx设计的需要。
我国医院历史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设置医院的国家。
远在西汉年间,黄河一带瘟疫流行,汉武帝刘彻就在各地设置医治场所,配备医生、药物、免费给百姓治病。
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似现在的隔离医院。
以上两则史实,均为《汉书》所载。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孝文帝曾在洛阳设“别坊”,供百姓就医用。
隋代有“病人坊”,收容麻疯病人。
唐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设有“患坊”,布及长安、洛阳等地,还有悲日院,将理院等机构,收容贫穷的残疾人和乞丐等。
到了宋明年代,医院组织渐趋周密,当时,官方办的医院叫做“安济坊”,私人办的有“养济院”、“寿安院”,慈善机构办的“慈幼局”,分门别类招收和诊疗病人。
南宋理宗宝佑年间(公元1253—1258年),有个叫刘震孙的人,在广东建立过一所“寿安院”,“对辟十室”可容10人,男东女西,界限有别,“诊必工,药必良,烹煎责两童”。
此外,治好了则资助之使归家,死亡了则予以掩埋。
简述医院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医院文化泛指医院主体和客体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创造的特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包括医院硬文化和医院软文化两大方面。
医院硬文化主要是指医院内的物质状态:医疗设备、医院建筑、医院环境、医疗技术水平和医院效益等有形的东西,其主体是物。
医院软文化是指医院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医院特色的思想、意识、观念等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其主体是人。
医院硬文化是医院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而医院软文化一旦形成则对医院硬文化具有反作用。
现在,两者是有机整体,彼此相互制约,又互相转换。
狭义的医院文化是指医院在长期医疗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以人为核心的文化理论、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等等,即医院软文化。
形成医院文化对于任何医院来说,本身就存在的,而且是别的医院所不具备的。
主导它的是一种精神价值观,一个医院在发展的过程中,组织的氛围、组织的价值观是逐步形成的,是存在于组织体内的,这种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需要提炼的。
1732023.14 /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Theory 建筑设计·理论随着国家对妇女儿童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设施重视程度的提高,我国妇幼保健院的建设量正在不断增加。
如何建设高品质的妇女儿童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设施成为亟须关注的问题。
研究国外妇幼保健院的建筑设计对提高我国妇幼保健院的建筑设计水平,进而提高我国妇幼保健院的建设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日本妇幼保健院设计案例的介绍,阐述日本妇幼保健院在建设规模及功能构成、总平面设计及出入口设计、功能布局、流线设计、护理单元设计、病房设计等方面的特点,分析我国妇幼保健院设计和建设可以从中借鉴的理念和方法。
1建设规模及功能构成妇幼保健院是围绕妇女儿童的全生命周期,保障妇女生殖健康、呵护儿童成长、采取临床与保健相结合的手段对群体和个体提供医疗服务的专科医疗机构[1]。
A 妇幼保健院总建筑面积为17 586.05 m 2, 设置160张床位。
床均建筑面积为109.9 m 2,高于我国《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建设标准》(建标189-2017)[2]中提出的床均建筑面积指标(200床以下,88 m 2/床。
)该医院主要设置了急诊、门诊、医技、住院、体检部、管理用房、后勤保障用房。
门诊设置了如下科室:妇产科、儿科、儿外科、新生儿科、妇科·内科、妇科·乳腺外科、小儿精神保健科、营养科;医技部设置了如下科室:麻醉科、放射科、药剂科、检验科。
2总平面设计及出入口设计A 妇幼保健院位于日本东京市的港区,总用地面积为4 500 m 2,床均用地面积仅为28.1 m 2,建筑基底面积为2 933 m 2,建筑密度为65.18%,容积率为3.7,层数为10层,建筑高度为50.8 m。
建筑师在有限的基地上较好地处理了建筑与周边城市道路和城市公园之间的关系,合理地布置了不同类型的出入口。
基地主要由三个入口进入,分别是摘要 文章以总结日本妇幼保健医院的建筑设计特点、提出其对我国妇幼保健院设计和建设的启示为研究目的。
医院平面图-V1注:由于需要在文中嵌入医院平面图,因此无法提供只返回正文内容的文章。
正文:医院平面图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档,它为医院提供了非常有用的信息,包括医院的布局、科室、服务站点位置和交通路线等等。
通过对医院平面图的重新整理,不仅可以使医院更加高效地开展工作,还可以提高患者的体验和满意度。
以下是我们重新整理后得到的医院平面图,并详细说明了各个区域的分布和功能:一、诊疗中心诊疗中心是医院最重要的区域之一,也是患者最常接触的地方。
这里设有多个诊疗科室,如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等。
在此处,医生可以随时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和康复。
同时,此处还配备了各种高科技医疗设备,如超声波、CT机和MRI机等等,以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医学检验部医学检验部是医院诊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医院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关键部门。
在此处,医生可以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以便用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此外,医学检验部还提供咨询服务,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建议和警告。
三、放射科放射科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它使用X-射线、CT取像等技术来对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
在此处,患者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来获取更准确的诊断结果和治疗建议。
四、手术中心手术中心设有高科技手术室,并配有最先进的设备和工具。
这些设备和工具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在手术的过程中,更准确、更快速地进行手术。
在此处,患者可以获得专业的手术治疗,并确保治疗的安全和高质量。
五、急诊科急诊科是一个紧急的科室,在此处,患者可以获得最迅速的治疗和护理。
在急诊科,医生可以立即对患者进行诊疗,并根据患者的症状给予紧急治疗。
同时,急诊科还可以提供患者安心、保护和舒适的环境,确保他们的生命和身体安全。
六、住院部住院部是对患者进行治疗和康复的关键区域。
在这里,患者可以获得最专业、最全面的医疗护理和监护服务。
住院部不仅设有准备充足的床位和设备,同时还配有专业护理师、医生和康复师等人员,以确保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能够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