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7 板式楼梯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1.75 MB
- 文档页数:29
1 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本章在这里主要介绍平法识图概述、钢筋计算的主要内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便为后面各章具体的技术内容讲述奠定基础。
1.1平法识图概述1.1.1 平法及其产生1)什么是平法“平法”系指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简称平法。
它是我国目前现行的具体工程结构施工图设计的主要方法。
为简化起见下面统以“平法”进行表述。
“平法”其表达形式概括起来,就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施工图。
2)平法的产生平法的创始人是山东大学陈青来教授,在创立平法的时候,他在山东省建筑设计院从事结构设计工作。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设计任务非常繁重,为了加快结构设计的速度,简化结构设计的过程,他吸收了国外的经验,结合中国建筑界的具体实践,创立了平法。
3)平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1)“平法”是我国对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表示方法所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它是国家科委和建设部列为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
它的推广及应用,具有其重要意义与作用:(2)“平法”它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布置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
由于它把构件尺寸和配筋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使其结构施工图的数量大大减少,这不但减少了绘图的工作量,而且,结构设计的后期计算,如每根钢筋形状和尺寸的具体计算、工程钢筋表的绘制等,也都免去而不作了。
这样,它不仅精简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设计(绘图)的程序,极大地的解放了结构设计师的繁重劳动,加快了结构设计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结构设计的质量。
(3)平法实施以后,对施工企业来讲,首先是施工人员到工地携带的图纸少了,并且还减少了结构施工图的阅读时间。
因此,“平法”制图规则不仅是结构设计师者完成柱、墙、梁平法施工图的设计依据,而且也是施工、监理人员准确理解和实施平法结构施工图的依据。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二、适用专业本课程标准适用与工程造价专业三、课程性质该课程为必修课,是本专业的基础课,是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
它在建筑结构方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该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在本专业中起着引领的作用,举足轻重地位十分显要。
本课程其他工程技术、工程管理、监理类专业的课程标准参照此标准编制。
其先修课程有:《建筑工程制图》、《建筑CAD》、《建筑工程概论》、《建筑构造实训》、《建筑力学与结构》等。
四、教学目标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和房地产行业的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工程监理、房地产等职业群体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本课程教学目标:是为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支撑,通过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学习,让学生系统了解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核心业务工作任务及其协调关系,具备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核心业务岗位的操作能力和作业组织管理能力,并初步具备工程造价作业系统规划、设计能力。
(一)知识目标1.掌握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的相关基本概念、基本操作流程,了解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的特点。
2.了解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的基本结构和设计要点。
3.掌握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的基本方法。
4.熟悉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的基本要点。
(二)能力目标1.熟悉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的一般流程,并掌握相关技术,具备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作业组织能力,达到上岗即能操作的水平。
2.具备对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作业流程、设施布局、数据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等进行简单设计与规划算量能力。
3.掌握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作业系统规划的基本方法及相关技术,初步具备钢筋设计与算量的基本能力。
4.能够应用和操作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管理信息系统。
一、识图
平面注写方式:剖面注写方式:
等
注意:
当没有条件时:
二、计算:AT1
1、下部纵筋:
L=净长*K+两端锚固长度; K=s s s b h b /2
2
N=(梯板宽-2*起步距离)/钢筋间距+1 注意:锚固长度=max (5d ,b/2);如第一跑与基础相连接时下端锚固长度为max (5d s ,b s /2)
2、上部纵筋:
下端:
L=K*ln/4+下端锚固长度+弯折长度
N=(梯板宽-2*起步距离)/钢筋间距+1
注意:
锚固长度为伸至支座对边再弯折15d
上端:
L=K*ln/4+上端锚固长度+弯折长度
N=(梯板宽-2*起步距离)/钢筋间距+1
注意:
满足直锚条件时,锚固长度为la,不满足直锚条件时,锚固长度为伸至支座对边再弯折15d;
3、分布钢筋:
L=梯板宽-bhc*2
N=布置区域/间距+1
平台板、TL、TZ同板、框架梁、框架柱计算。
板式楼梯钢筋计算
梯段板的设计
1、计算要点
1)板厚:(刚度要求)
l0/25 ~ l0/30,常取80~120mm。
2)计算单元:
取1m宽板带。
3)荷载分析:
恒载(斜板及抹灰层自重、栏杆自重),恒荷载沿梯段板方向分布。
活载:活荷载沿水平方向分布
5)截面设计:跨中钢筋由跨中最大弯矩计算,按矩形截面计算。
不计算斜截面受剪箍筋。
平台板的设计
1)截面尺寸:高度h≥l0/12 (l0为计算跨度),截面宽度取b=h/3~h/2。
配筋计算时按倒L形截面计算。
2)计算简图:简支梁,内力计算时可不考虑上、下梯段板之间的空隙,荷载按全跨满布考虑。
作用于平台梁的荷载:平台板传来的均布荷载,梯段板传来的均布荷载。
3)内力分析
跨中正截面弯矩设计值:
支座截面剪力设计值:
式中:p——作用于平台梁的均布荷载,包括平台梁自重。
l3——平台梁计算跨度。
l3n——平台梁净跨度。
工程七楼梯平法施工图与钢筋算量AT型板式楼梯钢筋计算题:
题目:TB1参见实例结-7为底层的第一跑楼梯板,共1块,混凝土级别C30,Ⅰ级钢筋H m。
楼梯板下端搁置在混凝土地坪上,上端搁置平台梁TL2上,楼梯板厚130mm,宽1350mm,净跨为
Ln=3600mm楼梯板的下端应当搁置在梁上,图中未注明,暂按250mm考虑,与上部的TL2同宽,楼梯板高为Hn=1950mm。
板底配筋12@2021号筋,分布筋④号筋为每踏步下一根;板两端负弯矩钢筋均为10@2021、③号筋,伸入板内的水平长度为12021m,分布筋为8@250⑤号筋。
楼梯板钢筋大样如下图。
计算楼梯板钢筋下料长度。
解:
整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