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速率的测定—广口瓶
- 格式:ppt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8
呼吸速率的测定(广口瓶法)
一、任务目标
明确广口瓶法测定植物呼吸速率的原理,学会用广口瓶法测定植物呼吸速率的方法。
掌握植物呼吸速率指标与植物器官(植物体)生理代谢活动的关系。
养成良好的实验安全意识和规范操作习惯,科学、客观、严谨、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精神。
二、完成形式
以小组为单位(2人为一组),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材料的选取,呼吸装置的制备,空白(对照)滴定,呼吸速率样品的滴定,呼吸速率的计算、分析。
三、备品与材料
药品、用具与材料统计表(按2人一组计算)
四、任务实施
(一)知识准备
呼吸作用是指生活细胞中的有机物质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逐步氧化分解,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所有生物细胞的共同特征。
植物的呼吸作用随植物的种类、年龄、器官和组织的生理状态的不同而不同,也受到温度、气体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表示呼吸高低的生理指标是呼吸速率和呼吸商;呼吸速率也称呼吸强度,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重量的植物材料。
烯效唑(S-3307)对小麦种子成苗的影响郝登全园艺学院园艺08级1班学号20083552摘要:用0(CK)、20、40、60 mg·L-1植物生长延缓剂S-3307对小麦种子进行浸种24h,结果表明,种子呼吸速率降低,麦苗的生长速度减缓,S-3307对株高有控制作用,同时使幼苗叶绿素含量增加、根系活力增强、根冠比增加,丙二醛(MDA)含量减少,其中以20-40mg/L处理效果最佳。
关键词:小麦种子 S-3307 幼苗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小麦高产的重要条件是培育壮苗,保证基本苗,为后期高产奠定基础。
S-3307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具有控长、促蘖、杀菌、增加于物质积累等作用[1]。
研究结果和生产上使用表明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具有很好的壮苗和增产的效果,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2,3]。
本文以小麦为材料,探究不同浓度S-3307处理小麦种子后对种子和幼苗的各项生理生化的影响,深化对《现代植物生理学》这门课程的进一步学习,为以后的工作实践作一个引导作用。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供试小麦种子为绵麦31号。
由农学院植物生理系提供,一共取240粒。
1.2方法种子处理及幼苗栽培管理选种。
选择饱满成熟的小麦种子用0.1%升汞浸种处理10min;然后用浓度分别为CK、20、40、60mg/L S-3307浸种24h后在25-28℃恒温箱中催芽3d。
取各浓度催芽后的种子各60粒,用镊子将其栽植到纱窗网上,每张纱窗上栽植30粒,用橡皮筋将栽好种子的纱窗网固定于盛满水的塑料杯上,在室内用日光灯照射常温培养14天。
1.1.1呼吸速度的测定——广口瓶法。
2.1.1幼苗形态指标的测定。
2.1.1.1取各浓度处理的幼苗10株;株高、根长、根数的测定,测定方法为:株高,由植株茎的基部开始测量直到第一片真叶叶柄处;根长,分别选左中右三条最长的根测量,从小麦基部最中间的一条编号为1,左边最长根编号为2,右边最长根编号为3;根数为由小麦胚上长出的根系。
测量呼吸速率的实验方法呼吸速率是评估一个人或生物体呼吸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准确测量呼吸速率,我们可以了解到呼吸系统的健康状况以及身体代谢的情况。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单可行的实验方法来测量呼吸速率。
实验材料:1. 计时器2. 计数器或标记笔3. 报纸或纸张4. 宽口瓶或塑料袋5. 填充物(如小珠子、豆子等)6. 饮用管7. 实验对象(人或动物)实验步骤:第一步:准备工作1. 在报纸或纸张上绘制一个标记线,将其固定在实验对象的胸部位置。
2. 根据实验对象的个人情况,选择合适大小的宽口瓶或塑料袋,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填充物,以保持其在实验中的稳定性。
3. 将饮用管插入宽口瓶或塑料袋的小孔中。
第二步:实验操作1. 实验对象坐下或站立,并保持稳定的姿势。
2. 实验操作者将饮用管的一端放置在实验对象的口中,确保其尖端与口腔呼吸通道相连,并用手指轻压住实验对象的鼻子,防止通过鼻腔呼吸。
3. 实验操作者启动计时器,并开始观察实验对象的呼吸。
第三步:数据记录1. 实验操作者在计时器上记录实验开始的时间。
2. 当实验对象开始呼吸时,操作者开始计数,并记录每一次呼吸的时间间隔。
可以使用计数器或标记笔在纸上标记呼吸次数。
3. 持续观察和记录,直至呼吸达到一定次数(如30次)。
第四步:计算呼吸速率1. 根据记录的时间间隔,计算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例如,如果记录了30次呼吸,而实验时间为1分钟,则呼吸速率为30次/分钟。
2. 重复实验并取平均值,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注意事项:1. 在进行实验前,请确保实验对象没有进食过多,避免活动过程中影响呼吸速率的准确性。
2. 实验对象需要放松并遵循操作者的指示,保持稳定呼吸,以确保实验结果可靠。
3. 实验操作者需要小心握持实验材料,确保实验的安全进行。
4. 呼吸速率的测量结果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体温、情绪等,请在合适的环境下进行实验。
总结:通过以上简单实验方法,我们可以准确测量呼吸速率,从而了解人体或生物体的呼吸系统功能。
呼吸速率与呼吸类型的测定方法谭家学(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第二中学442500)呼吸作用伴随着气体的产生与消耗,通过装置可以测定气体体积的变化来判断呼吸速率与呼吸类型。
一、测定细胞呼吸速率的方法测定细胞呼吸速率常采取U 型管液面升降或玻璃管液滴移动的观察法,即在广口瓶或锥形瓶内放入被测生物(活种子或植物或动物),通过生物呼吸过程中释放CO 2或吸入O 2引起的气压变化,进而推测或计算生物的呼吸速率,如右图装置所示。
1.测定方法:由于生物呼吸时既产生CO 2又消耗O 2,前者可引起装置内气压升高,而后者则引起装置内气压下降,为便于测定真实呼吸情况, 应只测其中一种气体变化情况。
为此,测定过程中,往往用Na0H 或KOH 吸收掉呼吸所产生的CO 2,这样,整个装置中的气压变化,只能因吸收O 2所引起,从而排除CO 2对气压变化的干扰。
根据单位时间内玻璃管液滴移动的数值推算呼吸速率。
若实验材料是植物,一定要在无光或黑暗条件下进行。
2.物理误差的校正:由于装置的气压变化也可能会由温度等物理因素所引起,为使测定结果更趋准确,应设置对照实验,以校正物理膨胀等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的误差。
此时,对照实验与呼吸装置相比,应将所测生物灭活,如将种子煮熟,而其他各项处理应与实验组完全一致(包括NaOH 溶液,所用种子数量,装置瓶及玻璃管的规格等)。
二、测定细胞呼吸类型的方法1.测定方法:欲测定与确认某生物的呼吸类型,应设置两套呼吸装置,两套呼吸装置中的单一变量为Na0H 与蒸馏水,即用等量的蒸馏水取代实验组的Na0H 溶液,其他所有项目均应一致,加蒸馏水的装置内气压变化应由CO 2与O 2共同决定。
如下图装置1、2所示。
为使实验结果精确,排除实验误差还应设置如图装置3,以便校正。
2.结果与分析:①若装置1液滴左移,装置2液滴不动,则表明所测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有氧呼吸产CO 2量与耗O 2量相等)。
②若装置1液滴不动,装置2液滴右移,则表明所测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因无氧呼吸只活塞 被研究的生物装置3 活塞 煮熟的 种子产CO2,不耗O2)。
实验五滴定法测定呼吸速率一、技能目标掌握用广口瓶法测定植物的呼吸速率, 并比较不同萌发阶段小麦种子及幼芽的呼吸速率。
二、原理在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碱液 [ 一般用 Ba(OH)2 ], 并悬挂植物材料, 则植物材料呼吸放出的二氧化碳可为容器中Ba(OH)2吸收, 然后用草酸滴定剩余的碱, 从空白和样品二者消耗草酸溶液之差 , 可计算出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其反应如下:Ba(OH)2+ CO2→ BaCO3 + H20Ba(OH)2 ( 剩余 )+ H2C204→ BaC204 + 2H20三、用品与材料广口瓶测呼吸装置、电子天平、酸式和碱式滴定管、滴定管架、温度计、尼龙网制小篮、 1/44mol·L-1草酸溶液 ( 准确称取重结晶H2C204·2H20 2.8651g 溶于蒸溜水中 , 定容至1000ml 时, 每毫升相当于 1mg 二氧化破 )、0.05mol·L-1氢氧化钡溶液 [Ba(OH)2 28.6g 或Ba(OH)2· 8H20 15.78g 溶于 100Oml 蒸溜水中。
如有浑浊, 待溶液澄清后使用 ] 、酚酞指示剂 ( 称取 1g酚酞, 溶于100ml 95% 乙醇中 , 贮于滴瓶中 ) 。
一、方法与步骤1. 装配广口瓶测呼吸装置。
取 500ml 广口瓶 1 个, 加二个三孔橡皮塞。
一孔插人一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使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保证在测定呼吸时进入呼吸瓶的空气中无二氧化碳;一孔插人温度计;另一孔直径约 1cm, 供滴定用。
平时用一小橡皮塞塞紧。
在瓶塞下面装一小钩, 以便悬挂用尼龙窗纱制作的小筐, 供装植物材料用。
2. 空白滴定。
拔出滴定孔上的小橡皮塞、用碱滴定管向瓶内准确加入0.05mol·L-1氢氧化钡溶液溶液 20ml, 再把滴定孔塞紧。
充分摇动广口瓶几分钟。
待瓶内二氧化碳全部被吸收后, 拔出小橡皮塞加入酚酞三滴, 把酸滴定管插人孔中, 用 l/44mol-L-1 草酸进行空白滴定, 至红色刚刚消失为止, 记下草酸溶液用量 (ml), 即为空白液滴定值。
呼吸速率的测定一、实验目的:掌握小篮子法测定植物呼吸速率二、实验原理: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放出CO2,计算一定植物样品在单位时间内放出CO2数量,即为该样品的呼吸强度。
呼吸作用的强弱即呼吸速率的大小是植物生命活动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一般地说,呼吸速率大表示新陈代谢旺盛,呼吸速率小则说明代谢活动弱,植物呼吸速率的大小因植物类型、组织种类、生育期的差异而不同,也受着外界环境的影响。
测定呼吸速率的方法很多,如红外线CO2分析法,氧电极法,瓦氏呼吸仪法,呼吸瓶法等。
本实验采用广口瓶与小篮子测定呼吸速率的方法。
植物进行呼吸时吸收O2,放出CO2,计算一定的植物样品在单位时间内放出CO2的数量,即为该样品的呼吸速率。
植物材料呼吸过程中释放的CO2可用氢氧化钡溶液吸收。
实验结束后,用草酸溶液滴定剩余碱量,由空白和样品二者消耗草酸溶液的之差即可计算出呼吸过程中释放的CO2量。
三、仪器、药品与材料(一)实验材料橘子生毛豆熟毛豆(二)仪器与用品500ml广口瓶,天平,酸碱滴定台与酸式滴定管,量筒,天平,钟表,温度计,干燥管,尼龙网制小篮。
(三)试剂1.0.05 mol/L左右的Ba(OH) 2:称取8.6 g Ba(OH)2溶于1000 mL蒸馏水中,密封保存。
2.1/44 mol/L 草酸溶液:准确称取2.8651 g重结晶的H2C2O2•2H2O溶于蒸馏水中并定容至1000 mL。
3.酚酞指示剂:称取1 g酚酞溶于100 mL 95%乙醇中,并贮于滴瓶中。
二、实验步骤1.取500 mL广口瓶一个,瓶口用打有二孔的橡皮塞塞紧,一孔插一盛碱石灰的干燥管,使呼吸过程中能进入无CO2的空气,另一孔直径约1 cm,供滴定用,平时用一小橡皮塞塞紧。
瓶塞下方挂一小篮,以便装植物样品(也可用单层纱布包裹种子代替)。
2.向瓶中准确加入约0.05 mol/L 的Ba(OH) 2溶液20 mL,立即塞紧橡皮塞(不加样品),充分摇动广口瓶2 min,待瓶内CO2全部被吸收后,拔出小橡皮管塞,加入酚酞指示剂2滴,把滴定管插入孔中,用标准草酸溶液进行空白滴定,直到红色刚刚消失为止。
植物生理实验讲解内容实验一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1、原理(1)水分移动的总原则:从高水势到低水势。
当把植物组织分别放在一系列浓度递增的溶液中,水势越大,越易失水;水势越小,越易得水;因此,会出现三种情况:植物组织的水势<外液的水势,组织吸水,外液(a)浓度变大植物组织的水势>外液的水势,组织失水,外液(b)浓度变小植物组织的水势=外液的水势,组织既吸水又失水,外液(c)水分保持动态平衡(2)据比重大小判断小液流的移动方向:为判断以上三种情况,把侵有组织的溶液进行着色,当把着色的a、b、c三种外液用针管以小液流法放回对应的原溶液中,也出现三种情况:当浓度变大的外液(a)放入原溶液中↓,说明植物组织的水势<外液的水势当浓度变小的外液(b)放入原溶液中↑,说明植物组织的水势>外液的水势当水分保持动态平衡的外液(c)放入原溶液中≈(不动),说明植物组织的水势=外液的水势2、材料:毛果含笑叶;梧桐树叶;丁香花或牵牛花4、方法(选用CaCl2溶液为外液)思考题1、试述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的原理。
测定中应注意什么?(1)遵照两个原理:①水分移动的总原则—从高水势到低水势。
②根据比重大小判断小液流的移动方向。
(2)测定中应注意:①取材时尽量避开叶脉和伤口、部位要一致、要迅速(以免失水),材料要混匀;②母液要均匀,不能颠倒顺序;③放小液流时不能用力过大;④观察液流方向要细心等]。
2、某组实验出现了小液流法↓↑↑↓↑的情况,请分析出现错误的可能原因。
最有可能出错的应是第四支试管。
出错的原因有以下可能:(1)在配制甲组试管溶液时,试管没有充分的摇匀;(2)在配制甲组浓度梯度溶液时,第四支试管溶液不准确,浓度过低;(3)用注射器在甲组试管中挤出小液滴时,用力过猛。
3、测定水势的方法有:小液流法;电导仪法;折射仪法。
实验二植物组织中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茚三酮显色法(1.原理氨基酸(蛋白质)的游离-NH3可与水合茚三酮反应,生成蓝紫色的化合物;在一定范围内,颜色的深浅与游离氨基的含量成正比,因此,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