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魔术师_德国平面设计大师格特_冯德利希作品赏析
- 格式:pdf
- 大小:151.02 KB
- 文档页数:2
1、靳埭强设计有限公司靳埭强公司的经营方针渐渐进入更多元化和现代化;设计风格由较表面的中国化,演进为在现代的造型里蕴藏中国文化精神。
新商标的意象是中国的吉祥图案之一,叫做“方胜”。
它是以两个方菱形相互扣叠,八角附有圆珠饰,结构非常完美的图纹。
方形互叠象征设计师与客户的密切合作关系。
八个圆点表现公司多元化经营策略。
简洁而理性的造型,正适合设计公司的形象。
2、中国银行/中银集团靳埭强八十年代之始,中国银行与十二家中资银行合设电脑中枢,将辖下一百多家支行组成电脑化服务的网络,向公众提供非常方便的现代化提存服务。
在这联营的基础上,他们组成了中银集团。
中银的形象是以“中”字代表中国,以古钱币代表银行业,中线象征联系,外圆象征全球发展。
这个商标以简洁而富时代感的形象正好表达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及服务品质的提高,亦具有长远稳健的经营作风。
它可称得上是个真实的形象;亦能与份属相成而出类拔萃;现今看来也可以肯定,它应是个恒久的形象。
3、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石汉瑞这是一所国际业务性质的银行,商标设计是非言语传递的简练几何形,从“时间沙漏”形的行旗图案取得设计灵感。
4、牛奶公司石汉瑞这是一所食品制造上和销售商机构。
商标字体设计简单清晰,箱头字(stencilled form)形应用起来方便又经济。
除商标字体设计外,设计者亦有一组粗细渐变的平行线,作为辅助图案。
应用项目以运输工具类别较多。
设计手册运用了一些实物彩图,增强了解实际问题的效果;也正好说明了设计手册应是试用后的实况记录,而不是虚构的幻象。
5、裕景地产有限公司靳埭强这是一所发展商业及住宅房地产的企业。
商标设计以E字母设计成震卦(有利于土地事业),而字母图案中的白空间,亦可看到“土”字,表现了企业的本质。
6、猛龙牛仔裤靳埭强这是一个牛仔裤的品牌,产品行销国际,在美国、香港、新加坡和中国大陆都广受欢迎。
原本的商标和标准字体是典型美国西部牛仔风格,不适合现代牛仔裤市场。
要配合便服时装和女性顾客的市场拓展策略,品牌形象需要一个中性的现代格调,商标设计以有个性的标准字为主,配上的V字图形是源自已经注册的牛仔裤后口袋车线式样。
优秀字体设计作品及介绍字体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表达和信息传递的工具。
优秀的字体设计作品不仅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还能够传达出设计师的情感和思想。
本文将介绍一些优秀的字体设计作品,并对其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一、作品一:手写体字手写体字是一种非常具有个性和艺术性的字体设计形式,它通常由设计师或普通人在纸上手写而成。
这种字体设计形式具有非常强烈的个人风格和情感表达,能够让人们感受到设计师的情感和思想。
代表作品:张艺谋导演的《英雄》海报字体设计特点分析:该字体设计采用了非常具有个性的手写体形式,通过运用不同的笔触和颜色,表现出了一种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同时,设计师还巧妙地运用了字体的形态和结构,使得整个字体设计既具有艺术性又符合文字的可读性。
二、作品二:现代几何字现代几何字是一种非常简洁、现代、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字体设计形式。
这种字体设计形式通常采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如矩形、圆形、三角形等)来构成字形,具有非常强烈的视觉美感。
代表作品:苹果公司标志字体设计特点分析:该字体设计采用了非常简洁的几何形状构成字形,通过运用不同的颜色和线条粗细,表现出了一种非常强烈的现代感和科技感。
同时,设计师还巧妙地运用了字体的形态和结构,使得整个字体设计既具有视觉美感又符合文字的可读性。
三、作品三:传统书法字传统书法字是一种非常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字体设计形式,它通常采用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形式来构成字形,具有非常强烈的文化气息和艺术美感。
代表作品: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字体设计特点分析:该字体设计采用了中国传统书法形式,通过运用不同的笔触和墨色,表现出了一种非常强烈的文化气息和艺术美感。
同时,设计师还巧妙地运用了字体的形态和结构,使得整个字体设计既具有传统文化的内涵又符合现代设计的审美需求。
四、总结以上三种字体设计形式各具特色,分别代表了不同风格和特点的字体设计。
手写体字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和情感表达,现代几何字具有简洁、现代、视觉冲击力强的特点,而传统书法字则具有非常强烈的文化气息和艺术美感。
德的各种字体写法
德的各种字体写法有以下几种:
1. 德国字体(Deutsche Schrift):这是德语语言地区最常用的字体,也是德国的官方字体。
它特点是字母间距较小,字形清晰,笔画直线简洁。
2. 耐克体(DIN字体):这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德国公共交通领域的字体。
它的特点是字母间距相对较大,字形均匀,笔画直线简洁,视觉效果明显。
在设计和排版领域非常受欢迎。
3. 康伯斯体(Kabel字体):这是一种被广泛用于标志和商标设计的字体。
它的特点是字母笔画流畅,字形简洁,视觉效果优雅。
4. 弗兰克林体(Fraktur字体):这是一种传统的德语黑体字体,常用于德国历史悠久的文学作品和古籍中。
它的特点是字母笔画线条交错,形状复杂,给人古朴庄重的感觉。
5. 高斯林体(Gotham字体):这是一种比较现代的字体,被广泛用于德国的广告和品牌设计中。
它的特点是字母笔画直线简洁,线条粗细均匀,视觉效果干净利落。
这些是德语地区常见的字体写法,每一种字体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和需要来选择使用。
优秀字体设计案例及解析
字体设计在印刷、广告、品牌以及数字媒体等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各种
不同的字体设计样式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风格,为品牌或作品赋予独特的身份感。
在以下,我将分享两个优秀的字体设计案例,同时对它们进行解析。
案例一: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Neue 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计领域的无衬线字体。
它的设计简洁、清晰,并具有高度的可读性。
Helvetica Neue 的字母形状均匀平衡,轮廓线条
圆润,使得文字在不同的大小和背景下都能保持清晰锐利。
这种字体设计具有时尚简约的特点,适用于多种设计风格,从品牌标志到海报设计都能有出色的表现。
案例二:Bodoni
Bodoni 是一种衬线字体,以其精致的笔画和高度的对比而闻名。
它的字母形状优美而高雅,线条细腻,给人一种独特的艺术感。
Bodoni 的设计风格凸显了古典
与现代的结合,使得它在大型标题、书籍封面以及高端品牌设计中都能展现出无与伦比的优雅和奢华。
通过这两个案例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字体设计对于传达品牌或设计作品的特
定风格和情感非常重要。
无论是简约现代还是古典雅致,都需要选择合适的字体来体现。
在字体设计时,我们应该考虑到文字的可读性和视觉吸引力,并与整体设计风格相协调。
字体设计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可以为品牌、设计作品或文本增添独特的
魅力。
选择合适的字体,可以为观众带来视觉冲击和美感享受。
随着技术的发展,字体设计领域也在不断创新,我们可以期待更多令人惊艳的字体设计案例的出现。
Helvetica字体设计风格-字体中国缩小放大Helvetica是由米耶丁格和爱德华德·霍夫曼(Eduard Hoffmann)在瑞士哈斯铸造所(Haas’sche Schriftgießerei)所制做。
作为排版铅字制作的。
当时人们熟悉的是「国际字体风格」(也称为「瑞士风格」),比如Josef Muller-Brockmann在1896年推广Akzidenz Grotesk这类在50多年前制作的无衬线字体,并由德国铸造所Berthold持续进行市场推广。
因此哈斯希望能设计一套新的无衬线字体能够与Akzidenz Grotesk在瑞士市场上竞争。
最初的名称是「Neue Haas Grotesk」,意为「哈斯的新无衬线铅字」,后来哈斯的德国母公司斯滕佩尔(Stempel)在1960年曾考虑将名字改为Helvetia(源自拉丁文的“瑞士”一词),不过最终改为Helvetica,在拉丁文中意味"瑞士的",以使其更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
现在,Helvetica由Linotype公司所拥有,Stempel是它的子公司。
纪录片电影导演盖瑞·胡斯崔特(Gary Hustwit)制作了一部关于Helvetica的同名纪录片。
[1][2]该片在2007年上映,纪念字体开发50周年。
特点Helvetica被视作现代主义在字体设计界的典型代表。
按照现代主义的观点,字体应该“像一个透明的容器一样”,使得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专注于文字所表达的内容,而不会关注文字本身所使用的字体。
由于这种特点的存在,使得Helvetica适合用于表达各种各样的信息,并且在平面设计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用途Helvetica被广泛用于全世界使用拉丁字母和西里尔字母的国家。
同样的风格也被移植到希腊字母、希伯来字母和汉字。
加拿大政府的联邦认证制度(corporate identity program)也使用了这个字体及其各种版本。
一种字体的历史意义(2010-03-16 10:26:57)转载我在很多年前写《世界平面设计史》做资料搜集的时候,接触过设计无饰线体“赫维提卡”(Helvetica)的一段历史。
当时看资料就很惊异,这个字体在设计史中简直是个奇迹:瑞士人创造的,在德国推广,在美国普及,居然现在成为世界最流行字体之一。
我们从纽约、芝加哥地铁标准字体,到美国宇航局的字体;从航天飞机机体上,到汉莎航空公司的飞机上;从苹果公司的玛金托什电脑,到微软电脑(Microsoft)电脑;从美国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到德国汉沙航空公司(Lufthansa);从丰田汽车(Toyota),到宝马汽车(BMW);从摩托罗拉(Motorola),到AT&T都看得见这个字体的应用。
“赫维提卡”在现代社会中无所不在,无处不见,一个字体能够如此普及,在平面设计史中极为罕见。
“赫维提卡”广泛的被用作商业字体和标志,使用这个字体的企业,简单数数,还有3M、美国服装公司(American Apparel)、吉普汽车(Jeep)、百货公司JCPenney、山崎摩托车(Kawasaki)、Orange公司、Panasonic公司和Verizon Wireless公司。
苹果电脑在Mac OS X,iPhone OS和iPod上也用这个字体。
“赫维提卡”广泛为美国政府使用,国税局(federal income tax )的表格全部是“赫维提卡”体。
美国太空总署(NASA )在航天飞机上也使用这个字体,. 美国电视分级体系(the United States television rating system)、纽约大都会公交系统(New York City's 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简称MTA)在所有的地铁标志上也都用“赫维提卡”。
我们现在电脑上用的无饰线体Aril就“赫维提卡”的变体。
作品欣赏文化与创意2020GermanDesignAward部分金奖获奖作品——获奖作品含有中国文化的书本设计,更有个性化的视音设计,软件设计2020年度 Germen Design Award 获奖作品中不仅包含了中国文化的书本设计作品,更有附有个性化的视音设计,软件设计,品牌识标设计,企业识标设计以及还有具有“裸露性”的广告设计。
以下我们为大家整合部分获奖作品供大家赏心悦目。
Books and Calendars | 书本设计金奖作品:Old Trades of Jiangsu | 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设计师:ZHOU Chen《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由该书的设计师是苏州设计师周晨设计,上海市新闻出版局。
曾荣获“世界最美的书”荣誉奖,同时也是2020 German Deisgn Award 书本设计金奖获奖作品。
虽然书籍看起来十分“年轻”,但看起来却有十足的历史厚重感。
书籍的纸质是灰褐色纸,经过粗糙处理,通过侧面缝纫将其合成一本含有历史感的书籍。
细绳的末端(也用粗纸制成)像干花一样压平。
整个设计感让作品看起来就像柔软的枕头。
包装纸上的黑白照片和超薄黄白色平纹纸上的彩色照片(折叠后的页面略小一些)向人们展示了他们的精湛的手工艺术。
Brand Identity | 品牌识别金奖作品:Jelbi –Eine für alle设计师:Truffle Bay Management Consulting GmbHBerlin er Verkehrsbetriebe (BVG)Jelbi是BVG的推出的新型多式联运出行即服务平台。
通过一个应用程序和整个城市的出行枢纽,将柏林的公共交通与各种共享出行服务相连接。
设计方案的灵感来自于交通路线,交叉路口和运动动态,通过将具有独特的图案设计成一套灵活,方便,可持续以及多功能的系统。
重点突出“简单地移动中更好”和“联系,休闲,聪明”的价值观。
Corporate Identity | 企业识标金奖作品:M almö City Theatre设计师:Urgent.Agency艺术的即兴创作和自由启发了Urgent,为创建Malmö City The atre|马尔默城市剧院设计临时的视觉识标。
字体魔术师
德国平面设计大师格特 冯德利希作品赏析
毛璞
(新乡学院艺术设计系,河南新乡453003)
摘要:格特 冯德利希是德国为数不多的多年潜心研究字体美学的平面艺术家,他的作品几乎全部由文字元素组成,这与他早年从事字体设计以及长期研究字体与版式的视觉语言分不开。
他善于发现字母形式美的感染力,强调大与小、细与粗的强烈对比,在字母与版式的组合上寻找游戏般的快乐,他的作品充满力量,主题明确,构图严谨,成为我们今天学习的典范。
关键词:格特 冯德利希;海报设计;字体设计
中图分类号:J21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 3325(2009)03 0117 02
作者简介:毛璞(1978 ),男,河南沈丘人,德国平面设计硕士,新乡学院教师。
研究方向:平面设计。
一、大师的生平
1933年格特 冯德利希出生在德国东部的第二大城市 莱比锡。
莱比锡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早在公元14世纪就因为古登堡发明的印刷机,而逐步成为整个欧洲印刷业的中心。
格特 冯德利希在15岁的时候就进入了当地的一家印刷厂当学徒,学习排版。
经过三年努力学习,他顺利地通过了学徒期满考试。
这一经历也为他以后的设计风格奠定了基础。
成为排版工人的他一边工作一边上夜校,他的理想是报考!莱比锡平面设计和书籍艺术大学∀,这是一所历史非常悠久的设计学院,早在1947年以前就以书籍艺术在全世界享有良好的声誉。
经过两年的努力,1953年冯德利希考入了这所书籍艺术和平面设计界的高级学府。
他在大学主修字体和书籍设计。
五年的大学生活中,格特 冯德利希努力钻研自己的专业,为他以后的辉煌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8年,他以出众的成绩毕业。
在他的毕业创作中有一部分是一套新的印刷字体设计方案,后来被命名为!Antiqua58∀,就是这套字体为他赢得了国际大赛一等奖。
毕业后的冯德利希在埃尔富特以艺术指导的身份开始了他的社会实践。
后来成为自由职业者的他在莱比锡为各种各样的出版社工作。
在这期间他还设计了一些印刷字体,其中他为蒂博阿特铸字厂设计的一套具有中性风格的等线体字!Maxima∀又一次在国际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1971年,38岁的冯德利希回到了他的母校担任讲师。
对于他的出色表现,他的老师 阿尔贝特 卡伯尔教授给予了他这样的评价:他在教学上的巨大成就,就是能够把他在艺术和技术方面的经验传授给年轻的同事和他的学生们。
1979年冯德利希被提升为教授,担任书籍设计和平面设计系的主任。
此后他不单单在莱比锡发展他的设计事业,他积极与外界进行接触,并组织各种展览,使他的设计活动逐步国际化。
20多年里,冯德利希在世界上的各种设计大赛中获得了无数的奖项,这也确立了他在世界设计领域中大师的地位。
二、格特 冯德利希的海报艺术
海报在欧洲有着悠久的历史。
海报的成本比较低,更换的周期也比较短,同样的情况下海报有更好的宣传效果,所以直到今天,海报还是欧洲重要的宣传手段。
在冯德利希的海报中,文化类海报以及自己命题的政治类海报占据了重要地位。
冯德利希在设计1959年!莱比锡国际书展∀的海报(图1)时,就成功地设计了一个与标题字完美结合的小标志。
他变换书写工具的方向,画出一个上端绘有赫尔曼符号的印刷行会标志,中心部分是翻开的书籍图形。
图中他使用的文艺复兴早期的字体,与标志的线条粗细非常接近,这样使得标志整体给人极其完美的印象,并很好地表现出了书籍艺术的传统。
这一令
117
第22卷第3期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9月Vol.22,No.3JOU RNAL OF X INX IA NG EDUCATION COLLEGE SEP,2009
收稿日期:2009 05 16
人印象深刻的设计与展会组织者的意图完全吻合。
1965年!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览会∀采用了这个
标志,这也使他在国际设计界一炮打响。
冯德利希在他的海报设计中,经常把个别版面设计的元素绝对化,使它们在设计中呈现装饰化或者陌生化的效果。
他善于突出字母形式美的感染力,运用组合的方法,强调字体大小和粗细的对比,有选择地加入色彩,进而产生一种令人惊讶的效果。
冯德利希为1971年!莱比锡国际书展∀设计的海报(图2)中使用了四组重复的字母,并刻意将它们放大,使字母构成一幅令人意想不到的具有强烈装饰意味的图形。
他又巧妙地利用色彩的差别来强调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览会的主题。
而1985年冯德利希为!东德100佳海报展∀设计的海报(图3)。
画面简洁到只有一个巨大的花体P和一个红色的圆形邮戳,再就是几条斜放的文字。
平面设计中有一句名言:少就是多,看似空无一物,却给人一种很多东西蕴藏在里面的感觉。
首先,图中巨大的花体字母,让人为它的美感和韵律感而折服。
其次,红色的邮戳形成了颜色的对比,同时又点明了海报的主题。
再次,几条斜放的文字,让本来可能会沉闷的画面,一下子变得活泼起来。
整个海报充满了美学的魅力并具有暗喻的效果。
冯德利希的老师阿尔贝特 卡伯尔教授曾经说,冯德利希特别喜欢使用几乎被人遗忘的古老字体,这些字体在他的设计中出乎意料地产生了非常现代的感觉。
!第一届国际广告柱艺术双年展∀海报(图4)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1986年6月,在慕尼黑举办了!第一届国际广告柱艺术双年展∀,来自29个国家的艺术家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个广告柱,展览分布在慕尼黑的大街小巷。
当时,冯德利希作为唯一的东德海报设计家受到邀请。
他的方案是个充满魅力的字母广告柱,在海报中他使用了古老的印刷体和丰富的版面设计。
斯坦尼斯拉夫富有哲理的格言配上精妙的版面设计,让人看后激动不已。
冯德利希在海报的形式上采用点、线、面的版式设计语言。
点,在他的版式中可以理解为一个字母或是一个字母的某个局部;线,可以理解为一行文字;面,可以理解为版式中表现的一组文字、一块空白或是一个大的字母与文字的组合。
冯德利希充分考虑设计元素的形状、方向、大小、位置等诸多方面的变化,用字母、文字、点、线、面去设计版面,使版面呈现简洁、明快的特征。
这张海报还有一个奇妙的地方:人在观看的时候,不可能一下看到海报的全部,通过移动,人们会发现在任何角度看这张海报,它都是完整的,而且都有一种令人无法抗拒的美感,颇有观看苏州园林时的那种一步一景、景景不同的感受。
冯德利希不仅在文化类海报上有所建树,而且在政治类海报创作中也有不俗的表现。
冯德利希在自由命题的海报中常常反映社会热点问题。
1994年创作的反战海报#永不再要∃(图5)运用三个!NEVE R∀组成一个残缺的法国纳粹党徽,通过版面运动的导向把观者的视觉引向画面的中心,色彩纯度、明度、肌理等视觉元素的强调与对比,更加突出了海报主题。
冯德利希的海报设计,给人一种直观的感觉。
他的设计摒弃了一切不必要的因素。
他的海报设计基本上都是在和字母打交道,画面异常简单,却又充满韵味。
他把创作的要素限制在字体和版式设计这两方面,产生了令人惊讶的效果,那些与众不同的海报引人瞩目,并发人深思。
这种风格就是冯德利希的标志性风格,也成了那个时代的风尚。
参考文献:
[1]格特 冯德利希,著.从纤细到特粗:格特 冯德利希的版
面设计和平面设计[M].余秉楠,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2]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3]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责任编校王素&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