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说明
- 格式:ppt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39
本文针对人防地下室口部,综合分析了我院及几个人防审图单位近年来人防地下室施工图设计中发现的问题,就扩散室以及出入口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解决建议,以利于提高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的质量。
1 出入口人防地下室的口部包括出入口、通风口以及其他孔口( 排烟口、给排水孔口、电气孔口等) 。
其中出入口设计是人防工程口部防护和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1. 1 防倒塌棚架梁箍筋间距问题1) 常见问题。
防倒塌棚架梁箍筋间距统一按照大于等于150mm 考虑;2) 原理分析。
从防护角度来说,防倒塌棚架顶板承受两个方面的荷载,一部分是由于房屋倒塌产生的垂直等效静荷载,第二部分是空气冲击波产生的水平等效静荷载。
由于要考虑这两部分荷载的作用,防倒塌棚架梁的构造要求应该同人防地下室其他部分梁。
根据 GB 50038—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第4. 11. 10 条,加密区其箍筋间距不宜大于 h0/4(h0为梁截面有效高度) ,且不宜大于主筋直径的 5 倍[3]。
同时京施审专家委房建[2015]结字第 1 号文件,防倒塌棚架也要求按照对应抗震等级的抗震措施设计[4],而在 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 6. 3. 3 也有类似要求[5]。
3) 设计建议。
对出入口的防倒塌棚架尽量采用不小于400 mm 的梁高,同时注意钢筋直径不小于 20 mm。
为配合这些调整,可以适当加大防倒塌棚架的柱距。
1. 2 楼梯式主要出入口四周墙体荷载取值及构造要求问题1) 常见问题。
楼梯式主要出入口周围墙体不考虑人防等效静荷载和相关构造要求;2) 原理分析。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需求越来越高,人防地下室在地下空间中的位置也呈现多样性,而地下空间使用情况的多样性造成楼梯周围墙体情况的多样性,有时出现非人防地下室与人防地下室共用楼梯的情况。
对于与土紧邻的墙体,由于内压( 空气冲击波)与外压( 土中压缩波) 的作用时间、大小均难于用简单的方法计算确定,为安全计,规范规定可不考虑内压作用,按土中压缩波产生的爆炸动荷载计算[3]。
建筑工程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分析摘要:以《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所提出的要求为准则,浅谈人防地下室结构的设计特点、原则以及具体内容。
关键词:等效静载法;围护结构;人防荷载0前言人民防空地下室(以下简称人防地下室)是人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时提供人员、车辆、物资等掩蔽的主要场所,在平时由于地下室的特殊性,也是作为防灾、减灾指挥所及避难所。
人防地下室和普通地下室有着很多相同点,这使很多人认为普通地下室就是人防地下室。
人民防空地下室在战时可对人员、车辆、物资等起到掩护的作用,是重要的人防工程。
1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特点(1)人防地下室结构可靠度比一般建筑结构要低。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规定一般混凝土结构构件延性破坏时可靠指标β= 3.2,失效概率为pf = 0.069% ,脆性破坏可靠指标β= 3.7,失效概率为pf = 0.01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以下简称《规范》)规定人防地下室结构构件延性破坏时可靠指标β= 1.55,失效概率为pf = 6.1% ,脆性破坏可靠指标β= 2.4,失效概率为pf = 0.8%。
(2)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和核武器爆炸动荷载作用下,人防地下室结构动力分析可采用等效静荷载法,在等效静荷载和静荷载确定后按静力计算方法进行结构内力分析。
(3)由于核爆炸荷载和常规武器爆炸荷载均只按一次作用考虑,因此结构构件可考虑进入塑性工作状态,按弹塑性工作阶段计算结构内力,以便节约建筑材料,充分发挥结构的潜力。
(4)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时材料设计强度可以提高。
材料设计强度的提高在设计中是通过考虑材料强度综合调整系数来完成的,如钢材 = 1.15~1.5,混凝土= 1.5。
(5)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依其性能和使用要求,要进行两种极限状态的验算,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包括强度、稳定和疲劳验算)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包括变形、裂缝出现和裂缝宽度等的验算)。
高层建筑地下室人防结构设计导言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持续发展,城市建设规模和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人们对城市综合防灾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人民防空工程建设,尤其是人民防空地下室工程的建设得到空前发展。
在民用建筑设计中,高层住宅及写字楼由于使用需要,通常设置裙房以及地下停车场,主楼地下室与裙房地下室连为一体,形成大底盘结构,平时用作地下车库和设备房间,战时部分用作人防地下室。
此类地下室一般面积大,结构形式复杂,与平时使用关联较多,设计中在结构本身强度满足人防工程建设要求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到平时使用时的功能特点和要求,统筹规划才能达到平战结合的设计要求。
特别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繁华的商业地段成为地下空间开发的热点和焦点,其地下空间的利用离不了以防灾救灾为目的的人防工程。
设计主要难点和问题分析1.主要难点分析(1)嵌固位置的确定对于高层在进行结构分析之初就要考虑到结构嵌固端的位置。
由于其对于受力的计算以及模型的分析上面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现在,建设的很多高层建筑中都已经设计了非常多的地下室以及层级不高的裙房。
在我国颁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进行了如下的规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层的嵌固端就是其下面设置的地下室。
在确定嵌固体应该安放的位置时应该考虑如下几点。
1)高层在建造地下室的时候,最常用的结构嵌固就是基础底板。
由于基础底板所拥有的无限刚的相关特点,因此将其选为底层的结构嵌固端是非常明智的,在进行施工时,建筑的首层就能够灵活地设计和建造。
如果在设计首层时,采用了无梁结构也不会对之后的计算产生任何影响。
然而,要是在高层下面建造具有防控功能的地下室,则就会对刚性产生一定的要求。
所以在墙体与顶板之久就要安置具有刚度的结构嵌固端。
2)地下室楼盖与楼板的要求的需要现浇梁板结构在楼板的厚度要求上不能够低于180mm,对于混凝土强度的要求方面,不能够小于C30,在配筋方面,应该选用双层双向配筋,而且单层单项的配筋方面不能够低于0.25%。
关于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探讨【摘要】随着现代建筑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是越来越普遍因此人防地下室是无法避免要设计人防工程,同时地下建筑也就更是需要人防工程,所以人防工程在于现代是更加的重要。
如今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也是现代建筑设计人员所要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
【关键词】人防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构造要求随着现代建筑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行业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的景象,但是建筑的大量兴建同时也给各级城市土地的带来了贫乏的缺陷,所以高层建筑和地下建筑如今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根据建筑行业规范要求,高层建筑一定要设计地下室,有地下室就无法避免的需要设计人防工程,同时地下建筑更是需要人防工程,所以人防工程在于现代是越来越重要。
从政府的决策与力度也就看出人防工程在建筑工程未来发展过程中是最为重要性,为此很有必要将人防工程的设计做以下的整理、总结、规范。
1 人防工程的简述人防工程就是地下室防空的工程,其中设计等级都是要分两种:甲种与乙种。
甲种人防设计就是为了用来满足战时对核武器和常规武器以及生化武器的防护要求,乙类人防设计就是用来满足战时对常规武器和生化武器的防护要求,为此我们经常设计中都是定义为“甲类核n常n 级”和“乙类常n 级”,这样同时也就注明了人防工程的设计等级和抗力等级。
人防的抗力等级有甲类核4,4b,5,6,6b 级和乙类常5,6级。
人防工程的设计可以分为专业人防设计和普通人防设计,专业人防设计主要是指挥工程、中心医院、防空专业队掩蔽所,普通人防设计主要是指人员掩蔽所和人防物资库,专业人防设计由人防办专业设计,我们通常说的人防工程设计都是指普通人防设计。
根据人防面积的大小可将建筑地下室划分为人防区和非人防区,人防区又可按规范划分为多个防护单元,防护单元再分为多个抗爆单元。
人防区又分为染毒区和清洁区,清洁区是满足防毒要求的区域,染毒区是允许染毒的区域,如防毒通道、密闭通道、洗消间、简易洗消间、滤毒室、除尘室、扩散室,清洁区和染毒区间有防毒要求,染毒区和非人防区间有防毒和抗力要求。
⼈防地下室设计(总则)⼈防结构计算书⼀.⼯程概况1 .建筑规模⼯程名称为“海阳曦岛游艇〃假⽇湾(⼀期)”。
A03#楼地上24层,A04#楼地上26层;地下皆为1层。
2 .结构体系本⼯程设计均采⽤钢筋混凝⼟短肢剪⼒墙结构体系,基础采⽤钢筋混凝⼟桩筏基础。
3 .⼈防设计条件本⼯程地下⼆层为⼈员掩蔽所,其抗⼒等级为核6级。
⼆.⼈防地下室设计参数及原则1 .⼈防地下室抗⼒等级:核6级2 .根据⼈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第3.1.10条,确定⼈防地下室的室内早期核辐射剂量的设计限值:医疗救护⼯程、防空专业队队员隐蔽部0.1G y⼈员隐蔽所、配套⼯程中有⼈员停留的房间、通道0.2G y3 .早期核辐射验算:本⼯程防空地下室顶板上有覆⼟,应满⾜下列条件:①防空地下室外墙平时所留孔洞战时按要求封堵。
②防空地下室顶板防护厚度:0.30m⼈防顶板上覆⼟厚度:0.70m合计: 1.00m表3.2.2-1.防空地下室顶板的最⼩防护厚度:0.25m4 .⼈防地下室的结构设计原则:①⼈防地下室的结构设计,应根据防护要求和受⼒情况做到结构各部位抗⼒相协调。
②防空地下室结构在核爆动荷载作⽤下,其动⼒分析可采⽤等效静荷载法。
③防空地下室结构在核爆动荷载作⽤下,应验算结构的承载能⼒,对结构变形、裂缝开展以及地基承载⼒与地基变形可不进⾏验算。
④防空地下室结构除按本规范设计外,尚应根据其上部建筑在平时使⽤条件下对防空地下室结构的要求进⾏设计,并应取其中控制条件作为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的依据。
⑤防空地下室的设计使⽤年限按50年采⽤。
⑥甲类防空地下室结构应能承受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和核武器爆炸动荷载的分别作⽤,对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和核武器爆炸动荷载,设计时均按⼀次作⽤。
⑦甲类防空地下室结构,当采⽤平战转换设计时,应通过临战时实施平战转换达到战时防护要求。
5.⼈防地下室结构荷载组合(第4.9.3条)顶板:核爆动等效静荷载标准值,静荷载标准值(包括覆⼟、战时不拆迁的固定设备、顶板⾃重及其它荷载)外墙:竖直顶板传来的核爆动等效静荷载标准值, 静荷载标准值,上部结构⾃重标准值,外墙⾃重标准值⽔平核爆动外墙荷载标准值,⼟压⼒,⽔压⼒标准值内墙:顶板传来的核爆动等效静荷载标准值,静荷载标准值,上部结构⾃重标准值, 内墙⾃重标准值基础:底板核爆动等效静荷载标准值,上部结构⾃重标准值, 顶板传来的静荷载标准值,地下室墙体⾃重标准值6.内⼒分析(第4.10.1条)⼈防地下室的⼀般结构构件钢筋混凝⼟顶板、外墙、临空墙等其内⼒分析采⽤考虑塑性内⼒重分布计算⽅法进⾏计算。
地下室人防设计规范篇一: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建筑部分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或改建的属于下列抗力级别范围内的甲、乙类防空地下室以及居住小区内的结合民用建筑易地修建的甲、乙类单建掘开式人防工程设计。
1 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5级和6级(以下分别简称为常5级和常6级);2 防核武器抗力级别4级、4B级、5级、6级和6B 级(以下分别简称为核4级、核4B级、核5级、核6级和核6B级)。
注:本规范中对“防空地下室”的各项要求和规定,除注明者外均适用于居住小区内的结合民用建筑易地修建的单建掘开式人防工程。
1.0.4 甲类防空地下室设计必须满足其预定的战时对核武器、常规武器和生化武器的各项防护要求。
乙类防空地下室设计必须满足其预定的战时对常规武器和生化武器的各项防护要求。
3.1.6 专供上部建筑使用的设备房间宜设置在防护密闭区之外。
穿过人防围护结构的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与防空地下室无关的管道不宜穿过人防围护结构;上部建筑的生活污水管、雨水管、燃气管不得进入防空地下室;2 穿过防空地下室顶板、临空墙和门框墙的管道,其公称直径不宜大于150mm;3 凡进入防空地下室的管道及其穿过的人防围护结构,均应采取防护密闭措施。
注:无关管道系指防空地下室在战时及平时均不使用的管道。
3.1.10 医疗救护工程、专业队队员掩蔽部、人员掩蔽工程和食品站、生产车间、区域供水站、柴油电站、物资库、警报站等战时室内有人员停留的防空地下室,其顶板、临空墙等应满足最小防护厚度的要求;战时室内有人员停留的甲类防空地下室还应满足防早期核辐射的相关要求。
3.2.1 防空地下室的室内地平面至梁底和管底的净高不得小于2.00m其中专业队装备掩蔽部和人防汽车库的室内地平面至梁底和管底的净高还应大于、等于车高加0.20m。
防空地下室的室内地平面至顶板的结构板底面的净高不宜小于2.40m(专业队装备掩蔽部和人防汽车库除外)。
63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 Y I NFORM TI ON 2008N O.23SC I ENC E &TEC HNO LO GY I N FO RM A TI ON 建筑科学得试样破坏时的荷载值、作用半径和试样厚度,然后通过计算得到相当于标准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度值。
这种方法是利用砂浆的点荷强度与抗压强度的关系提出的。
通过对砂浆片点荷法与立方体抗压法的实验数据的比较分析认为,当砂浆强度大于10.0M pa 时,点荷法的试验数据比立方体抗压法的实验数据明显偏大。
当砂浆强度小于10.0M pa 时,点荷法的试验数据与立方体抗压法的实验数据比较接近。
另外点荷法不适用于砂浆强度小于2.0M pa 的砂浆,跟回弹法相比,工序较为繁琐,但数据相对正确,比较适合房屋的司法鉴定。
2.6射钉法射钉法属原位无损检测,测区选择不受限制,射钉抢、子弹、射钉有配套定型产品,设备较轻便,墙体装修面层仅局部损伤。
检测时,采用射钉射入墙体水平灰缝中,根据射钉的射入量推定砂浆强度,宜与其他检测方法配合使用,砂浆强度不应小于2M pa ,检测前需要标准靶检校。
本方法适用于推定烧结普通砖和多孔砖砌体中的M 5~M 5范围内的砌体砂浆强度。
2.7原位检测法扁顶法、原位单剪法、原位单砖双剪法属原位检测,直接在墙体上测试,测定结果综合反映了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可比性,设备较轻。
但扁顶法存在一定的缺点,扁顶重复使用率较低,砌体强度较高或轴向变形较大时,难以测出抗压强度,检测部位存在局部损伤。
扁顶法适用于检测普通砖砌体的抗压强度,测试古建筑或重要建筑的实际应力,测试具体工程的砌体弹性模量。
槽间砌体每侧的墙体强度不应小于1.5m ,同一墙体上的测点数量不宜多于1个,测点数量不宜太多。
原位单剪法适用于检测各种砌体的抗剪强度,测定选在窗下墙部位,且承受反作用力的墙体应有足够长度。
原位单砖双剪法适用于检测烧结普通砖砌体的抗剪强度,当砂浆强度低于5M pa 时,误差较大。
某地下人防工程初步设计说明本工程地下室共二层,为地下车库及平战结合人防工程,平时作为地下车库使用,战时转换为二等人员掩蔽部和固定电站。
地下人防工程设置在地下二层,总建筑面积约为6132.69㎡,为甲类附建式人防工程,抗力级别为防核武器6级,常规武器6级,划分为4个防护单元:其中3个二等人员掩蔽部、1个固定电站,掩蔽面积为3900㎡,掩蔽人员为3900人。
二、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委托书及相关资料2、《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设计规范》(RFJ013-2010) 3、《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__-2005) 4、《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5、《人民防空工程防火设计规范》(GB __-2009)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__-2014)7、《人民防空工程防护功能平战转换设计标准》(RFJ 1-98)8、《人民防空工程战技术要求》三、战时功能设计1、本工程地下车库人防区域战时转换为3个二等人员掩蔽部,1个人防固定电站,本人防工程抗力等级防核武器6级,常规武器6级。
防护单元及战时指标划分详表一。
表一:人防工程指标一览表防护单元人防面积(m2) 战时功能抗力级别防化级别掩蔽面积(m2) 掩蔽人数(人) 疏散宽度位置 1 1927.47 二等人员掩蔽所核6 常6 丙级1300 1300 3.9 地下二层21977.91 二等人员掩蔽所核6 常6 丙级1300 1300 3.9 地下二层3 1981.97 二等人员掩蔽所核6 常6 丙级1300 1300 3.9 地下二层4 245.34 固定电站核6 常6 丙级/ / / 地下二层合计6132.69 3900 3900 11.7m 2、每个防护单元设2-3个战时出入口。
出入口分别与人防进、排风口结合,战时主要出入口均设在排风口部,并结合汽车坡道或室外楼梯及自行车坡道等直通室外,主要出入口第一道防护门外通道按防倒塌设计,保障战时人员通行。
地下人防工程结构设计的特点1.强度和稳定性:地下人防工程需要承受地面压力和可能发生的外部冲击力。
因此,结构设计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在遭受地震、爆炸等外力作用下能够保持完整并提供足够的保护。
2.隔离性:地下人防工程通常需要与室外环境隔离,以防止有害气体、病菌等物质进入避难场所。
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墙壁、地板、天花板等各个部位的密封性,确保避难场所内外环境的隔离。
3.透气性:地下空间通常是封闭的,因此需要有适当的通风系统,以确保空气的流通和新鲜空气的供应。
结构设计需要考虑通风口、通风管道等方面,以保证人防工程内空气的质量和适宜性。
4.照明和照明设计:地下空间通常没有自然光线,因此需要通过合适的照明系统提供充足的照明。
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灯具的安装和照明布局,确保避难场所内部的明亮度和视觉舒适性。
5.排水系统设计:地下人防工程可能会遭受暴雨或地下水位上升等问题,因此需要有适当的排水系统,以保证地下空间的干燥和排水。
结构设计需要考虑排水管道、排水泵等方面,确保地下人防工程能够有效排水并避免积水。
6.声学设计:地下空间通常会有较高的噪声水平,例如交通噪声、机械声等。
因此,在地下人防工程的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采用吸音材料、隔音材料等措施,以减少噪声的传递和影响。
7.安全逃生设计:地下人防工程需要有合适的安全逃生通道和紧急出口,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快速安全逃生。
结构设计需要考虑通道的宽度、路径的安排等方面,确保逃生通道的畅通和安全。
总之,地下人防工程结构设计的特点主要包括强度和稳定性、隔离性、透气性、照明和照明设计、排水系统设计、声学设计和安全逃生设计。
这些特点都是为了保证地下人防工程能够在突发事件中提供有效的避难场所并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
601349681人防地下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工程总说明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芜湖县工业园内,迎宾大道南侧。
本工程为芜湖中发机械商贸城—商务楼人防地下室,总建筑面积996平方米,此地下车库共一层,平时功能为小汽车停车库,能停放车辆18辆,其中防护单元面积为870平方米,战时为乙类常6级戌类物资库,可隐蔽1690立方米物资。
(一)、人防地下室结构概况1.本人防地下室为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防化等级为丙级。
地震烈度为6度,根据地质报告,建筑场地为Ⅱ类;抗震等级为三级。
2.本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重要性系数1.0。
防水等级为二级。
3.混凝土结构所处的环境类别:顶、外墙周边为二(a)类,其余构件为一类。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应满足GB50010-2002第3、4.2条的规定。
4.图中标高以米为单位,其他均以毫米为单位。
5.《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由冶金工业部华东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提供。
6.本工程图纸有:顶板梁、板配筋图、口部大样图、门框墙、临空墙配筋图。
7.高层的基础及竖向构件图见地面设计院相关图纸。
二、结构荷载1.平时功能顶板活荷载:5.0KN/㎡。
二、主要结构材料1.混凝土强度等级(1)垫层: C15(2)地下室顶板梁、板: C35(3)地下室墙体、柱: C50(4)外墙及顶底板混凝土均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混凝土限制膨胀率在2~3×10-4,由实验确定。
(5)底下是维护结构要求抗渗等级不小于0.6MPa(P6)。
2. 钢筋:ф-HPB235级钢,fy=210N/mm2 fyb=315N/mm2Ф-HPB335级钢,fy=300N/mm2 fyb=405N/mm2Ф-HPB400级钢,fy=360N/mm2 fyb=432N/mm23.焊条E43хх型用于HPB235级钢筋、Q235号钢焊接E50хх型用于HPB335级钢筋、HPB400级钢筋焊接4. 砌体隔墙:以M5.0水泥砂浆砌MU7.5加气混凝土砌块。
防空地下室设计应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并应坚持人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人防工程对于一般民用设计人员来说是陌生,甚至神秘的,但是其实一般的人民防空工程(这里主要指“人防规范”所涉及的核5级常5级以下)。
本文仅就《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及人防的防护原理,做简要阐述。
为叙述方便:《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内部发行)GB50038-2005(以下简称“人防规范”)、《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以下简称“可靠度统一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以下简称“荷载规范”)、《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内部资料)2003年版(以下简称“人防技术措施”)。
为了便于形象上的认识,请看下图(此图仅作介绍之用)。
按照《人民防空法》和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新建民用建筑应该修建一定数量的防空地下室。
但有时由于地质、地形、结构和施工等条件限制不宜修建防空地下室时,国家允许将应修建防空地下室的资金用于在居住小区内,易地建设单建掘开式人防工程。
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城市(地区)之间的战略地位差异悬殊,威胁环境十分不同,“人防规范”把防空地下室区分为甲、乙两类。
甲类防空地下室战时需要防核武器、防常规武器、防生化武器等;乙类防空地下室不考虑防核武器,只防常规武器和防生化武器。
至于防空地下室是按甲类,还是按乙类修建,应由当地的人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该地区的具体情况确定。
防空地下室是为战时服务的、具有预定战时防空功能的特殊地下建筑,与普通地下建筑相比较,其使用对象、条件、要求均有明显的差别,从而设计原则、设计标准和处理方法上,均与普通地下建筑不同。
就其战时防护来看,防空地下室的防御对象是核武器、生化武器、和常规武器,其防护要求主要体现在抗力要求、防毒要求、和辐射防护。
防空地下室设计必须满足预定的防护要求和战时使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