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献彩《物理化学》考研2021考研复习笔记和真题
- 格式:doc
- 大小:180.50 KB
- 文档页数:8
傅献彩版物理化学笔记
物理化学是一门融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以及生物技术为一体的科学,它的研究范
围很广泛,可以从结构、性质、反应以及现象等方面来分析物质在它们物理化学性质上的
变化。
通常,物理化学研究了物质在它们结构宏观表现以及它们相互间关系上的深入性质。
物理化学主要关注对象是分子,由于分子是物质最小单位。
因此,物理化学也有助于研究
物质的行为如何影响整体的特定物理性质。
物理化学的研究分为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两大类:实验研究是以实验结果作为主要出
发点,依据实验结果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建模和解释;理论研究是以现有的理论模型和计算
方法进行分析,用来阐明和解释物质性质间的关系和规律。
实验研究可以分为实验材料合成、物性测试和结构表征等,其中,实验材料合成涉及
物质结构的改造;物性测试可探究物质的性质、强度等;而结构表征则涉及到使用物理量
子化学等实验方法对物质的结构特征进行研究。
理论研究涉及到各种相关的理论模型,比如量子力学模型、Schrödinger方程以及等
温热力学模型等,使用这些理论可以更深入、准确地解释物质性质。
同时,物理化学也可
以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包括利用数值模型进行研究,也可以利用电子计算机实现复
杂的计算效率。
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可以利用各种实验方法去探测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也可
以使用计算机实现复杂的数值模型,另外,还可以凭借多种理论模型来说明物质的作用机
制并对其进行分析。
此外,不同研究者可根据自己的意图,将上述若干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从而使分子或者物质等得到更准确的理解,让我们更好地利用物质身上的结构特性和性质,来得到技术创新和科学发现。
目 录第1章 气 体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的应用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 相平衡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6章 化学平衡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6.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7章 统计热力学基础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7.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 电解质溶液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8.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0章 电解与极化作用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1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3章 表面物理化学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1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4章 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1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章 气 体1.1 复习笔记一、气体分子动理论1.理想气体理想气体:在任何压力、任何温度下都符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的气体。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中,p为气体压力,单位是Pa;V为气体的体积,单位是m3;n为物质的量,单位是mol;T为热力学温度,单位是K;R是摩尔气体常数,。
2.气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公式(1)气体分子运动的微观模型①气体是大量分子的集合体;②气体分子不断地作无规则的运动,均匀分布在整个容器之中;③分子彼此的碰撞以及分子与器壁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的。
《物理化学》考研傅献彩版配套考研真题库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1原电池在定温定压可逆条件下放电时,过程中与环境交换的热量在数值上与下列哪个量数值相等?()[北京科技大学2011研]A.Δr H mB.零C.TΔr S mD.Δr G m【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等温可逆过程,Q r=TΔr S m。
2采用对消法(或称补偿法)测定电池电动势时,需要选用一个标准电池。
这种标准电池所具备的最基本条件是()。
[首都师范大学2010研]A.电极反应的可逆性很大,常用做参比电极B.电动势精确已知,与测量温度无关C.电池可逆,电势具有热力学意义D.高度可逆,电动势温度系数小,稳定【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标准电池指测定电池电动势时,需要的电动势已知的并且稳定不变的辅助电池。
其电池内的反应是可逆的,且与温度的关系很小。
3为延长建筑物的寿命和降低成本,最好不用下面哪种水来搅拌用于浇注钢筋的混凝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研]A.河水B.超纯水C.海水D.去离子水【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钢筋混泥土的主要成分是铁,海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会与铁形成原电池,而腐蚀钢筋。
4一贮水铁箱上被腐蚀了一个洞,今用一金属片焊接在洞外面以堵漏,为了延长铁箱的寿命,选用哪种金属片为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研]A.镀锡铁B.铁片C.铜片D.锌片【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为了达到防腐蚀的目的,焊接的金属应该与铁构成原电池,且选择的金属片的活性要高于铁,所以为锌片。
5反应A+B→P符合Arrhenius公式,当使用催化剂时,其活化能降低了80kJ·mol -1,在室温(298K)下进行反应时,催化剂使其反应速率常数约提高了()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研]A.2×105B.1014C.5000D.9×1012【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根据Arrhenius经验式的指数式解得6某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速率常数k=0.1dm3·mol-1·s-1,起始浓度为0.1mol·dm -3,当反应速率降至起始速率的1/4时,所需时间为()。
物理化学傅献彩复习题答案【篇一:物理化学傅献彩课后复习题(非习题)答案】【篇二: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下册(第五版傅献彩)复习题及解答】>第九章1.可逆电极有哪些主要类型?每种类型试举一例,并写出该电极的还原反应。
对于气体电极和氧化还原电极在书写电极表示式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答:可逆电极有三种类型:2+2+-(1)金属气体电极如zn(s)|zn (m) zn(m) +2e= zn(s)-- -(2)金属难溶盐和金属难溶氧化物电极如 ag(s)|agcl(s)|cl(m),agcl(s)+ e= ag(s)+cl(m)3+2+3+- 2+(3)氧化还原电极如: pt|fe(m1),fe(m2)fe(m1) +e= fe(m2)对于气体电极和氧化还原电极,在书写时要标明电极反应所依附的惰性金属。
2.什么叫电池的电动势?用伏特表侧得的电池的端电压与电池的电动势是否相同?为何在测电动势时要用对消法?答:正、负两端的电势差叫电动势。
不同。
当把伏特计与电池接通后,必须有适量的电流通过才能使伏特计显示,这样电池中发生化学反应,溶液浓度发生改变,同时电池有内阻,也会有电压降,所以只能在没有电流通过的情况下才能测量电池的电动势。
3.为什么weslon标准电池的负极采用含有cd的质量分数约为0.04~0.12的cd一hg齐时,标准电池都有稳定的电动势值?试用cd一hg的二元相图说明。
标准电池的电动势会随温度而变化吗?答:在cd一hg的二元相图上,cd的质量分数约为0.04~0.12的cd一hg齐落在与cd一hg固溶体的两相平衡区,在一定温度下cd 一hg齐的活度有定值。
因为标准电池的电动势在定温下只与cd一hg齐的活度有关,所以电动势也有定值,但电动势会随温度而改变。
4.用书面表示电池时有哪些通用符号?为什么电极电势有正、有负?用实验能测到负的电动势吗?答:用“|”表示不同界面,用“||”表示盐桥。
电极电势有正有负是相对于标准氢电极而言的。
第13章表面物理化学13.1 复习笔记一、表面和界面1.定义界面是指密切接触的两相之间约几个分子厚度的过渡区。
若其中一相为气体,这种界面通常称为表面。
严格讲表面应是液体和固体与其饱和蒸气之间的界面,但习惯上把液体或固体与空气的界面称为液体或固体的表面。
常见的界面有:气-液界面,气-固界面,液-液界面,液-固界面,固-固界面。
其中气-液界面和气-固界面习惯称为表面。
2.界面现象的本质处在界面层的分子,与内部分子相比所处的环境不同,一方面受到体相内相同物质分子的作用,另一方面受到性质不同的另一相中物质分子的作用,其作用力未必能相互抵消,因此,界面层会显示出一些独特的性质。
对于单组分系统,这种特性主要来自于同一物质在不同相中的密度不同;对于多组分系统,则特性来自于界面层的组成与任一相的组成均不相同。
3.比表面比表面是单位质量物质的表面积,单位通常以m2·g-1来表示。
其定义为s AAm或式中,m 和V 分别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A s 为物质的总表面积。
比表面通常用来表示多相分散系统的分散程度。
对一定质量的物体,若将其分散为粒子,粒子越小,比表面越大。
二、表面张力及表面Gibbs 自由能1.液体的表面张力、表面功及表面Gibbs 自由能(1)表面张力:在两相(特别是气液)界面上,处处存在着一种张力,这种力垂直于表面的边界,指向液体方向并与表面相切。
把作用于单位边界线上的这种力称为表面张力,其方向指向液体方向并与表面相切,并和两部分的分界线垂直。
表面张力可以看作是引起液体表面收缩的单位长度上的力,单位为N ·m -1。
(2)表面功:在恒温、恒压和组分恒定下,使系统增加单位表面积所需的可逆功,其单位为J ·m -2。
可表示为(3)表面Gibbs 自由能:在恒温恒压下,使系统增加单位表面积所需的Gibbs 自由能的增值,其单位为J ·m -2。
可表示为注意:表面张力、表面功及表面吉布斯函数均用γ表示。
傅献彩《物理化学》考研2021考研复习笔记和真题
第1章气体
1.1 复习笔记
【通关提要】本章通过气体分子运动模型,从微观角度了解分子的运动规律。
本章重点在于了解气体分子的性质,如运动公式、速率分布、能量分布、碰撞频率等。
在非理想气体中重点了解van der Waals方程及对比状态定律。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气体分子动理论
1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符合方程pV=nRT。
【补充】气体在低压及较高温度下更符合状态方程pV=nRT
2气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公式
(1)气体的根均方速率
式中,u称为气体的根均方速率;
(3)气体压力和根均方速率的关系(根据气体分子动理论导出的基本方程式)
3几个经验定律(见表1-1-1)
表1-1-1 经验定律总结
二、理想气体的状态图
理想气体均表示曲面上且满足关系式:,该状态图也称为相图。
(见图1-1-1和1-1-2)
图1-1-1 p-V坐标图上理想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等温线
图1-1-2 V-T坐标图上理想气体在不同压力下的等压线三、分子运动的速率分布
1Maxwell速率分布定律
分子速率分布曲线与温度的关系(见图1-1-3)
图1-1-3 分子速率分布曲线与温度的关系【关系推导】T2>T1,随着温度升高,最高点下移。
2分子速率的三个统计平均值比较(见表1-1-2)
表1-1-2 分子速率的三个统计平均值比较
四、分子平动能的分布
1分子能量处于E~(E+dE)之间的分子占总分子中的分数
能量分布函数f(E)
2在二维平面能量大于某定值E1的分子分数
3在三维空间能量大于某定值E1的分子分数
五、气体分子在重力场中的分布Boltzmann(玻耳兹曼)公式:
六、分子的碰撞频率和平均自由程
1平均自由程
2分子的互碰频率
3分子与器壁的碰撞频率
4分子隙流
隙流速度
七、实际气体
1实际气体的行为
(1)压缩因子(Z)衡量偏差的大小:
【判据】①理想气体的pV m=RT,Z=1。
②对实际气体,若Z>1,则pV m>RT,实际气体的可压缩性比理想气体小。
③当Z<1时,情况则相反。
(2)Z的变化类型
①Z随压力增加而增加,如H2。
②随压力增加而先下降再上升,有最低点,如CH4。
2Boyle温度
时的温度为Boyle温度。
【判据】当气体温度高于T B时,气体难以压缩,难以液化。
3van der Waals方程式
4维利方程
八、气液间的转变——实际气体的等温线和液化过程
1van der Waals方程式的等温线
范氏方程展开后,可得
V m值可以有三种情况:(1)一实根两虚根;(2)三个相等的实根;(3)三个数值不同的实根。
2对比状态
定义,,,则van der Waals对比状态方程为
九、压缩因子——实际气体的有关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