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储能中学七年级数学压轴题专题
- 格式:doc
- 大小:2.10 MB
- 文档页数:34
上海储能中学七年级数学压轴题专题
一、七年级上册数学压轴题
1.如图,点A、D和线段CB都在数轴上,点A、C、B、D起始位置所表示的数分别为1、0、2、14:线段CB沿数轴的正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移动,移动时间为t秒.
(1)当0t时,AC的长为______,当2t秒时,AC的长为_____.
(2)用含有t的代数式表示AC的长为______.
(3)当t_____秒时,5ACBD,当t______秒时,17ACBD.
(4)若点A与线段CB同时出发沿数轴的正方向移动,点A的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在移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是的2ACBD,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3,点B在点A的右侧,且到点A的距离是18;点C在点A与点B之间,且到点B的距离是到点A距离的2倍.
(1)点B表示的数是;点C表示的数是;
(2)若点P从点A出发,沿数轴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沿数轴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P运动到C点时,点Q与点B的距离是多少?
(3)在(2)的条件下,若点P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PC,点Q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QB.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PC+QB=4?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P表示的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在数轴上A点表示数a,B点表示数b,C点表示数c,其中39ac、.若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ab,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bc,点B在点AC、之间,且满足2BCAB .
(1)b ;
(2)若点MN、分别从A、C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点M的速度是1个单位/秒,点N的速度是2个单位秒,经过多久后MN、相遇.
(3)动点M从A点位置出发,沿数轴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点M运动到B点时,点N从A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C点运动,N点到达C点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运动到终点A,问:在点N开始运动后,MN、两点之间的距离能否为2个单位?如果能,请求出运动的时间t的值以及此时对应的M点所表示的数;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4.数轴上点A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且多项式261224xyxy的二次项系数为a,常数项为b. (1)线段AB的长= ;
(2)如图,点P,Q分别从点A,B同时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点P的速度是每秒2个单位长度,点Q的速度是每秒4个单位长度,当BQ=2BP时,点P对应的数是多少?
(3)在(2)的条件下,点M从原点与点P,Q同时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速度是每秒x个单位长度(24x),若在运动过程中,2MP-MQ的值与运动的时间t无关,求x的值.
5.已知:a是最大的负整数,且a、b满足|c-7|+(2a+b)2=0,请回答问题:
(1)请直接写出a、b、c的值:a =_____,b =_____,c =_____;
(2)数a、b、c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B、C,已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为这两点所表示的数的差的绝对值(或用这两点所表示的数中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若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试计算此时BC-AB的值;
(3)在(1)(2)的条件下,点A、B、C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则经过t秒钟时,请问:BC-AB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
6.如图,已知点A距离数轴原点2个单位长度,且位于原点左侧,将点A先向右平移10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点P是数轴上的一个动点.
(1)在数轴上标出A、B的位置,并求出A、B之间的距离;
(2)当点P在数轴上移动,满足2PAPB时,求P点表示的数;
(3)动点P从数轴上某一点0K出发,第一次向左移动1个单位长度,第二次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第三次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第四次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
①若0K在原点处,按以上规律移动,则点P第n次移动后表示的数为__________;
②若按以上规律移动了(21)n次时,点P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恰是32n,则动点P的初始位置K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
7.已知,A,B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用a,b表示,且220100ab,数轴上动点P对应的数用x表示.
(1)在数轴上标出A、B的位置,并直接写出A、B之间的距离;
(2)写出xaxb的最小值;
(3)已知点C在点B的右侧且BC=9,当数轴上有点P满足PB=2PC时,
①求P点对应的数x的值;
②数轴上另一动点Q从原点开始第一次向左移动1个单位长度,第二次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第三次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第四次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点Q能移动到与①中的点P重合的位置吗?若都不能,请直接回答.若能,请直接指出,第几次移动可以重合。
8.同学们,我们在本期教材中曾经学习过绝对值的概念: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记作||.
实际上,数轴上表示数3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可记作|30|;数轴上表示数3的点与表示数2的点的距离可记作|32|,也就是说,在数轴上,如果A点表示的数记为,aB点表示的数记为b,则AB、两点间的距离就可记作||ab.
(学以致用)
(1)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
(2)数轴上表示x与1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为2,那么x为________.
(解决问题)
如图,已知,AB分别为数轴上的两点,点A表示的数是30,点B表示的数是50.
(3)现有一只蚂蚁P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移动,同时另一只蚂蚁Q恰好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移动.
①求两只蚂蚁在数轴上相遇时所用的时间;
②求两只蚂蚁在数轴上距离10个单位长度时的时间.
(数学理解)
(4)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ab、,已知2(5)|1|0ab,点M从A出发向右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表达出t秒后MB、之间的距离___________(用含t的式子表示).
9.如图一,点C在线段AB上,图中有三条线段AB、AC和BC,若其中一条线段的长度是另外一条线段长度的2倍,则称点C是线段AB的“巧点”.
(1)填空:线段的中点 这条线段的巧点(填“是”或“不是”或“不确定是”)
(问题解决)
(2)如图二,点A和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是20和40,点C是线段AB的巧点,求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
(应用拓展)
(3)在(2)的条件下,动点P从点A处,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AB向点B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沿BA向点A匀速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中点时,两个点运动同时停止,当A、P、Q三点中,其中一点恰好是另外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巧点时,直接写出运动时间()ts的所有可能值.
10.(背景知识)
数轴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利用数轴可以将数与形完美地结合,研究数轴我们发现了一些重要的规律:若数轴上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a,b,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 ABab∣,线段AB的中点表示的数为2ab.
(问题情境)
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2,点B表示的数为8,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0)tst.
(综合运用)
(1)填空:
①A,B两点间的距离AB______,线段AB的中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
②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s)t后,点P表示的数为_______,点Q表示的数为_______.
(2)求当t为何值时,P,Q两点相遇,并写出相遇点表示的数.
(3)求当t为何值时,12PQAB.
(4)若M为PA的中点,N为PB的中点,点P在运动过程中,线段MN的长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线段MN的长.
11.如图1,在AOB内部作射线OC,OD,OC在OD左侧,且2AOBCOD.
(1)图1中,若160,AOBOE平分,AOCOF平分BOD,则EOF______;
(2)如图2,OE平分AOD,探究BOD与CO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设CODm,过点O作射线OE,使OC为AOE的平分线,再作COD的角平分线OF,若3EOCEOF,画出相应的图形并求AOE的度数(用含m的式子表示).
12.已知直线AB过点O,∠COD=90°,OE是∠BOC的平分线.
(1)操作发现:①如图1,若∠AOC=40°,则∠DOE=
②如图1,若∠AOC=α,则∠DOE= (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2)操作探究:将图1中的∠COD绕顶点O顺时针旋转到图2的位置,其他条件不变,②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试说明理由.
(3)拓展应用:将图2中的∠COD绕顶点O逆时针旋转到图3的位置,其他条件不变,若∠AOC=α,求∠DOE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13.如图1,O为直线AB上一点,过点O作射线OC,∠AOC=30°,将一直角三角板(∠D=30°)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边OE在射线OA上,另一边OD与OC都在直线AB的上方.
(1)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以每秒5°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如图2,经过t秒后,OD恰好平分∠BOC.
①此时t的值为 ;(直接填空)
②此时OE是否平分∠AOC?请说明理由;
(2)在(1)问的基础上,若三角板在转动的同时,射线OC也绕O点以每秒8°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如图3,那么经过多长时间OC平分∠DOE?请说明理由;
(3)在(2)问的基础上,经过多长时间OC平分∠DOB?请画图并说明理由.
14.如图,已知∠AOB=120°,射线OP从OA位置出发,以每秒2°的速度顺时针向射线OB旋转;与此同时,射线OQ以每秒6°的速度,从OB位置出发逆时针向射线OA旋转,到达射线OA后又以同样的速度顺时针返回,当射线OQ返回并与射线OP重合时,两条射线同时停止运动. 设旋转时间为t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