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废水处理技术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5
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及方案研究随着乳制品消费量的增加,乳制品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
乳制品废水的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因为乳制品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脂肪、蛋白质、乳糖等物质,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及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乳制品废水处理的关键是降解、去除其中的有机物和悬浮物,达到可排放的水质标准。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及其方案。
1. 物理化学处理工艺物理化学处理工艺是乳制品废水处理的一种传统方法。
它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混凝沉淀等步骤。
物理处理包括固体分离、沉淀、澄清等过程,通过沉淀作用将悬浮物和一部分有机物去除。
化学处理主要是添加化学药剂,如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等凝聚剂,增加悬浮物的沉淀速度,提高固液分离效果。
混凝沉淀是通过混凝剂的作用,使悬浮物形成较大的团块,便于沉淀和分离。
这种工艺广泛应用于乳制品厂废水处理中,可以达到一定的处理效果。
2. 生化处理工艺生化处理工艺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降解有机物,是目前乳制品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
它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方式。
好氧处理是通过加入空气或氧气,利用氧化分解微生物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厌氧处理是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通过产气微生物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生化处理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等特点,但对操作要求较高,需要精确控制好氧/厌氧条件、温度、pH值等参数。
3. 膜分离工艺膜分离是一种较为先进的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
膜分离技术包括超滤、反渗透和微滤等方法。
超滤是通过纳滤膜将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高分子有机物截留,让水通过,达到分离的目的。
反渗透是利用半透膜的物质分离特性,通过对废水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溶质从高浓度溶液转移到低浓度溶液中,从而达到除盐、浓缩和净化水体的效果。
膜分离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节能、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运行成本较高,对设备运维和维护要求较高。
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及其效果研究乳制品工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
乳制品废水的处理是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研究有效的废水处理工艺和其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及其效果进行研究和讨论。
一、乳制品废水的特点乳制品废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浓度:乳制品废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乳糖、乳蛋白等有机物质,使其COD(化学需氧量)值较高。
2. 酸性:乳制品生产过程中常使用乳酸菌发酵,导致废水呈酸性。
3. 高温:乳制品废水中常含有高温的洗涤、清洁废水,需要降温后才能进行处理。
二、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目前,常见的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生物处理工艺和物理化学处理工艺。
1. 生物处理工艺:生物处理工艺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作用进行处理。
常见的生物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等。
这些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
2. 物理化学处理工艺:物理化学处理工艺主要利用化学物质的作用对废水进行净化。
常见的处理工艺包括中和沉淀法、气浮法、植物净化法等。
物理化学处理工艺适用于处理含有高浓度有机物质的废水,处理效果稳定。
三、乳制品废水处理效果研究大量的研究表明,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对于乳制品废水的处理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研究成果的总结:1. 生物处理工艺效果研究:研究发现,生物处理工艺对于乳制品废水处理效果良好。
特别是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养分。
不仅如此,这些工艺对乳制品废水中的氮和磷的去除效果也较为显著。
研究表明,在适当的操作条件下,乳制品废水的COD去除率可以达到80%以上,生物处理的效果较好。
2. 物理化学处理工艺效果研究:物理化学处理工艺对乳制品废水的处理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例如,气浮法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油脂,中和沉淀法可以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研究表明,物理化学处理工艺可以进一步提高乳制品废水的处理效果,并有助于达到排放标准。
乳制品生产废水处理探讨摘要:在乳制品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具有有机物含量高、排放量大、成分复杂的特点,因此给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研究实践,从乳制品生产车间和废水处理活性污泥获取样品,主要以生物处理工艺的角度探讨乳制品生产废水的处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乳制品;生产废水;生物处理;处理措施这些年来,我国乳制品的销量逐年上升,但其进行生产时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水中有着非常高的有机物含量和复杂的成分,一旦没能达到排放标准,将会给生态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
国内外对乳制品废水处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艺流程的设计和运行参数的优化上,对于能够对乳制品废水发酵降解的微生物研究较少。
微生物发酵法技术成熟后可与传统废水处理方式相结合,对于治理乳制品废水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1]。
本文从乳制品企业生产车间及其废水处理活性污泥中获取样品,筛选出三株COD去除率与蛋白质降解率表现较好的菌株,研究了模拟乳品废水培养基发酵处理过程中温度、pH、菌种以及发酵时间对蛋白降解和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与试剂1.1.1菌种F1地衣芽孢杆菌、F3枯草芽孢杆菌、W11短短芽孢杆菌由本实验室分离筛选。
1.1.2基础培养基NA蛋白胨10 . 0g、牛肉粉3 . 0g、氯化钠 5. 0g、琼脂15. 0g、蒸馏1000mL,煮沸溶解,调节pH =7. 3±0. 2。
分装锥形瓶,121℃高压灭菌15min。
1.1.3模拟乳品废水培养基稀释到COD 3000mg/L的均质全脂牛奶、NH4Cl(0.57g/L)、KH2PO4(0.21g/L)、K2HPO4(0.54g/L)和Na2HPO4(0.67g/L)、(COD:N:P比100:5:1)。
1.2仪器与设备本研究应用的仪器设备为生物安全柜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等等,具体如下表1。
1.3方法1.3.1菌种接种量和比例将保存于斜面上的三株菌种分别接种到NA培养基上,30 ℃培养48h,挑取单菌落接种至NA液体培养基中,待菌量生长至108CFU / m L,取6m L培养基接种到装有600mL模拟废水培养基的锥形瓶中。
乳制品废水的高效处理技术研究乳制品废水是由奶制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脂肪、蛋白质等污染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研究和开发乳制品废水的高效处理技术对于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一、乳制品废水的特性分析乳制品废水的特点是浓度较高、有机物质含量高、氮磷含量较大,并且具有酸碱度变化大、泡沫性强等特点。
因此,在开发乳制品废水的高效处理技术时,需要重点考虑这些特点。
二、物理-化学处理技术1. 调节pH值:乳制品废水常常具有较酸性或碱性,通过调节pH值可以使废水接近中性,以便进行后续处理。
2. 混凝沉淀:利用化学混凝剂,如氯化铁、聚合铝等,使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等聚集成较大颗粒,促进其沉降和分离。
3. 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对乳制品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去除有机物的目的。
4. 气浮法:通过将空气注入乳制品废水中,产生气泡与废水中的悬浮物发生附着,从而将悬浮物浮起,再利用分离装置将其分离出来。
三、生物处理技术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处理技术,通过加入含有细菌和真菌的污泥,在适宜的温度和氧气供应下,使有机物质被菌群降解为稳定的废物。
2. 厌氧消化:将乳制品废水置于无氧容器中,盖上密封的盖子,使细菌能够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分解和消化废物物质。
3. 植物处理:通过种植具有吸附、降解能力的植物,如芦苇、菖蒲等,使乳制品废水中的有机物得到吸附和吸取。
四、高级氧化技术1. 光催化技术:利用光催化剂吸收光能产生活性氧化物,使乳制品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被氧化分解。
2. 高级氧化过程(AOP):通过加入臭氧、过氧化氢等强氧化剂,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氧化反应,使有机物质得到高效降解。
五、综合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乳制品废水的复杂性,通常是将多种处理技术相结合,形成综合处理方案,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例如,可以采用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对乳制品废水进行初步处理,然后再应用生物处理技术进行进一步降解和净化。
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综述与改进概述:乳制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乳清蛋白、油脂以及氨氮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乳制品废水处理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本文将综述乳制品废水处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改进的方案。
乳制品废水处理的现状:目前,乳制品废水处理主要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和吸附等,化学方法包括中和、氧化和深度过滤等,生物方法则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处理法和生物膜法等。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去除污染物,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 高能耗:传统的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中,能耗较高,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
2. 处理效果不稳定:由于乳制品废水中水质与流量随时变化,以及传统工艺容易受到温度、pH值等因素影响,处理效果往往难以稳定。
乳制品废水处理的改进方案:1. 环保工艺应用:针对乳制品废水处理过程中的高能耗问题,可以采用节能环保的新型工艺。
例如,利用电催化氧化技术进行废水处理,即通过在电极表面施加电压,在电极与废水之间形成电场,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
这一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去除有机物,还能减少能耗。
2. 微生物改良:针对乳制品废水处理过程中处理效果不稳定的问题,可以对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进行改良。
例如,通过加入特定的菌种或菌群,能够增强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能力。
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辅助物质,如金属离子和微生物培养基,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力。
3. 联合处理技术:针对乳制品废水中存在的多种污染物,可以采用联合处理技术。
例如,将物理方法与化学方法或生物方法相结合,能够有效去除不同性质的废水中的污染物。
此外,还可以考虑将乳制品废水与其他废水进行混合处理,以提高处理效果和降低成本。
4. 环境监测与控制:为了确保乳制品废水处理过程的稳定性和效果,应加强环境监测与控制。
通过定期监测废水处理系统中的关键指标,如pH值、COD浓度和氨氮浓度等,能够及时调整处理工艺,确保废水处理效果达到标准要求。
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研究乳制品废水是指在乳制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乳脂肪、蛋白质、糖类、悬浮物、有机酸和无机盐等物质的废水。
由于其高浓度有机物和高COD(化学需氧量)值的特性,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研究变得至关重要。
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的目标是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质以及微生物污染物去除或降低到国家标准规定的排放限值。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
1. 物理处理工艺:物理处理工艺主要是通过沉淀、过滤、旋流、吸附和膜分离等方式,将废水中的固体物质、悬浮物和油脂去除或分离。
其中,沉淀是最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通过加入化学絮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聚集成团,再采用沉淀池或沉淀器加以分离。
此外,过滤是另一种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通过滤料或滤膜将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去除。
2. 生物处理工艺:生物处理工艺是通过利用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的过程。
常见的生物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处理和氧化沟等。
其中,活性污泥法是最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通过在污水中引入含有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并提供适宜的温度、氧气和营养物质,让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
厌氧处理是指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菌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甲烷等无害物质。
氧化沟是一种利用废水中的藻类和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降解为无机物质的处理方法。
3. 化学处理工艺:化学处理工艺主要是采用化学药剂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氧化、还原、中和、沉淀等处理。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有高级氧化法(如臭氧氧化法、过氧化氢氧化法)、离子交换和络合沉淀等。
高级氧化法是指通过引入活性氧物质(如臭氧、过氧化氢)来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质,使其分解为无害物质。
离子交换是一种通过固定离子交换树脂对废水中的离子进行去除的处理方法。
络合沉淀是一种通过加入化学络合剂使废水中的金属离子与络合剂结合形成沉淀物的方法。
总的来说,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应根据废水的性质和排放要求,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和化学处理等方法,以实现高效、经济、环保的废水处理目标。
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探析乳制品工业是一个重要的食品加工行业,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
乳制品废水的主要污染物包括乳糖、乳脂肪、蛋白质、乳酸等有机物质,以及油脂、氮、磷等无机物质。
这些污染物对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乳制品废水的处理成为一个重要的环保课题。
乳制品废水处理的目标是将污染物去除或转化成无害物质,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目前,乳制品废水处理主要采用物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相结合的方法。
物理化学处理是乳制品废水处理的前期工序,主要通过沉淀、过滤、气浮等步骤将悬浮物、油脂、颜色等废水中的大部分污染物去除。
这些处理方法通常采用化学药剂来辅助去除污染物,如絮凝剂、pH调节剂、氧化剂等。
其中,絮凝剂的添加能够使细小的悬浮颗粒聚集成较大的团簇,便于后续的沉淀和过滤。
生物处理是乳制品废水处理的核心环节,主要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降解和转化有机物质。
生物处理的常见方法有活性污泥法、固定床生物膜法、曝气沟法等。
活性污泥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生物处理方法。
它通过悬浮式或附着式的活性污泥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通过氧化降解有机物质,同时需要适宜的温度、pH值、氧气供应和可溶性氧的浓度。
为了维持污泥活性,还需要定期进行污泥的回流和剩余污泥的处理。
固定床生物膜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生物处理方法。
它通过将生物膜固定在填料上,使废水通过生物膜,微生物在膜表面进行吸附生长和降解有机物质。
相比活性污泥法,固定床生物膜法能够更好地适应高浓度和低温的乳制品废水处理。
曝气沟法是一种由湿地基底曝气装置、植物和微生物三者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微生物处理系统。
通过植物的排水作用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可以有效地去除乳制品废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等污染物,同时也可以提高废水的氨氮去除效果。
除了物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还可以采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来提高乳制品废水处理的效果。
例如,膜分离技术可以用于浓缩和回收废水中的有价值物质。
利用膜分离装置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离子等与水分离,降低废水的体积,减少后续处理的负荷。
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研究及应用探索乳制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包括乳清、洁净水和牛乳残渣等有机物和肥料盐,具有高浓度、高氮、高磷的特点,如果不得当地处理,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研究和探索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是非常重要的。
一、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研究1. 废水预处理:废水在进入处理系统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悬浮固体、调节废水pH值等过程。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有筛网、气浮、中和、调节等。
2.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处理乳制品废水的常见方法。
通过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达到减少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的目的。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固定床法、厌氧消化等。
3.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主要包括微滤、超滤、反渗透等方法。
通过膜的孔径大小来实现对废水中有机物、悬浮物、微生物和溶解物质的去除。
该技术具有高效、节能、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4.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包括添加化学药剂对废水进行沉淀、絮凝、脱色等处理。
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铁盐、铝盐等。
该方法适用于处理含有大量悬浮物和颜料的废水。
二、废水处理工艺的应用探索1. 工艺改进:对传统的废水处理工艺进行改进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尝试结合不同的处理方法,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例如,结合生物处理和化学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悬浮物。
2. 资源化利用:乳制品废水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可以被利用作为有机肥料或发酵底物。
通过合理的处理工艺,将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回收利用,既可以减少污染,又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3. 节能减排: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应尽量采用节能的方法,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例如,可使用新型的高效膜分离技术,尽量减少能源消耗。
此外,还应遵循减少废水生成,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等原则。
4. 新技术引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废水处理技术不断涌现。
可以考虑引进一些新的处理技术,如电化学氧化法、光催化法等,以提高废水处理的效果和效率。
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的优化与应用探究随着乳制品工业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乳制品废水处理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保护问题。
乳制品废水中含有大量的脂肪、乳糖、蛋白质和矿物质等有机和无机物质,如果不经过有效的处理,将会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
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的优化和应用探究是为了解决乳制品废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挑战和问题,提高废水处理效果,减少处理成本,实现资源的可循环利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的优化与应用。
首先,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的目标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等污染物,使废水达到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可以采用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相结合的综合处理工艺。
物理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吸附和离子交换等,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颜色和异味等物质。
化学处理方法主要是利用化学沉淀、氧化还原和中和等反应,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生物处理方法利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通过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降解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其次,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的优化需要考虑生产工艺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
乳制品废水具有高浓度、高COD(化学需氧量)、高BOD(生物需氧量)等特点,传统的处理工艺存在处理周期长、处理效果差、处理成本高的问题。
因此,需要通过工艺优化来改善这些问题。
可以采用中空纤维膜、反渗透、臭氧和紫外线等新技术,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例如,中空纤维膜技术可以实现废水的高效过滤和分离,去除废水中的微生物、悬浮物和颜色等物质。
反渗透技术能够通过高压驱动力将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和无机物截留在膜表面,达到深度处理的效果。
臭氧和紫外线等技术可以用于消毒处理,杀灭废水中的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此外,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的应用也需要考虑资源的可循环利用。
乳制品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其中的脂肪、乳糖、蛋白质和矿物质等有机和无机物质可以被提取和利用。
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分离和浓缩,用于生产饲料、肥料和能源等。
奶制品加工废水处理技术概述奶制品加工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悬浮物,其处理对于保护环境和维护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奶制品加工废水处理的技术原理和方法,以及常见的处理工艺。
废水特性奶制品加工废水的主要特性包括高浓度的有机物质、高浓度的固体悬浮物、高浓度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可能存在的一些有害物质。
这些特性使得奶制品加工废水具有较高的污染性,需要采用适当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处理原理奶制品加工废水处理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悬浮物和营养物质等进行分离和转化,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具体的处理工艺可以分为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等环节。
预处理预处理主要是对原料废水进行初步处理,目的是去除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和可溶性油脂,以减轻后续处理工艺的负担。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筛选、沉淀和过滤等。
筛选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去除较大的固体颗粒;沉淀可以利用沉降原理将重颗粒物质从废水中分离出来;过滤则是通过介质过滤的方式去除细小颗粒物质。
生化处理是奶制品加工废水处理的核心环节,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生化处理一般分为好氧生化和厌氧生化两种方式。
在好氧生化过程中,采用好氧微生物进行废水处理,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氮、磷等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在厌氧生化过程中,采用厌氧微生物进行废水处理,主要针对废水中含有的有机物质,通过微生物的发酵和产气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沼气等可利用的产物。
深度处理深度处理是对生化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以达到更严格的排放标准。
常用的深度处理方法包括吸附、离子交换、高级氧化、膜分离等。
吸附是利用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吸附到吸附剂表面,从而实现去除的目的。
离子交换是利用具有特定功能的离子交换树脂,将废水中的离子通过交换作用去除或浓缩。
高级氧化则是通过加入氢氧自由基、臭氧等强氧化剂,提高废水中有机物质的氧化速度和深度。
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优化与可持续发展乳制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如果不经过有效的处理,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乳制品废水的处理工艺优化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乳制品废水的特点乳制品废水的特点主要包括高浓度有机物、高氮、高磷、高盐浓度等。
这些特点给废水处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针对其特性进行相应的处理工艺优化。
二、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优化方案针对乳制品废水的特点,可以采取以下工艺优化方案来实现废水的高效处理和可持续发展。
1. 生物处理工艺生物处理是一种常见的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
通过利用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等。
针对乳制品废水,可以考虑采用反硝化-硫酸盐还原-生物氮去除等先进的生物处理工艺,以实现高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2. 物理化学处理工艺物理化学处理工艺可以辅助生物处理工艺,提高废水处理的效果。
常见的物理化学处理工艺包括絮凝、沉淀、吸附、气浮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和部分溶解物质,提高生物处理的效率。
物理化学处理工艺还可以用于废水中盐分的去除,减少废水对环境的影响。
3. 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通过利用特殊的氧化剂或光辐射,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降解,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可采用的高级氧化技术包括紫外线/氢氧基自由基氧化、高频超声波、臭氧氧化等。
这些技术可有效降解废水中难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三、乳制品废水处理的可持续发展乳制品废水处理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处理过程中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在优化处理工艺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废水处理产生的废渣、废气和废热的综合利用。
1. 废渣处理在乳制品废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污泥或其他固体废物。
这些废渣可以通过厌氧消化、厌氧发酵等处理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例如生物气和有机肥料的生产。
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的污染物去除研究乳制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如果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严重污染水体并危害生态系统的健康。
因此,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中的污染物去除研究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乳制品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工艺的去除效果,为乳制品废水处理提供参考。
乳制品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脂肪、蛋白质、乳糖、乳酸、氨氮等。
这些污染物对水环境的影响是复杂而多样的,因此针对不同的污染物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工艺。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处理工艺及其去除效果。
1. 生化处理工艺生化处理是乳制品废水处理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常见的处理工艺包括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
好氧处理需要提供充足的氧气和适宜的温度,通过活性污泥的降解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而厌氧处理则是在无氧条件下,由厌氧菌通过发酵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等产物。
2. 物理化学处理工艺物理化学处理工艺包括混凝、沉淀、吸附等方法。
混凝是通过加入凝聚剂使悬浮物聚集成团,以便于后续的沉淀和过滤。
沉淀是利用颗粒间的相互作用,使废水中的悬浮物沉降到底部。
吸附是通过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离子。
3.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反渗透等方法,通过不同孔径的膜将悬浮物、有机物和离子分离。
微滤是将较大颗粒和悬浮物截留在膜外,如蛋白质、微生物等。
超滤和反渗透则更进一步,可以去除更小的颗粒和离子,如脂肪、乳糖等。
4. 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主要是指光催化氧化和臭氧氧化等方法。
光催化氧化是利用催化剂和紫外光的共同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臭氧氧化则是通过臭氧气体的强氧化性,将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为无害的产物。
除了以上几种处理工艺外,还可以结合不同的处理方法,采用综合处理工艺。
如生化处理与物理化学处理相结合,或者物理化学处理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等。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工艺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去除乳制品废水中的污染物。
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优化与环境保护乳制品生产行业是一个重要的农业加工领域,但同时也面临着废水处理的问题。
乳制品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脂肪、氮和磷等,如果不进行适当的处理,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的优化与环境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的优化方法,并探讨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
一、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优化方法1. 全程水质监测乳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废水产生在多个环节,包括原料处理、乳化、浓缩、冷冻等。
对于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的优化,首先应对全程进行水质监测,了解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种类和浓度,为后续处理工艺的选择提供依据。
2. 预处理技术乳制品废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脂肪和悬浮物,这些物质对后续处理工艺造成负担,需要采取预处理技术进行脱脂和深度净化。
常见的预处理技术包括沉淀、过滤、离心等,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浮游物,使废水的固体悬浮物含量降低。
3. 生化处理技术生化处理是乳制品废水处理的核心工艺,通过利用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来净化废水。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活性污泥法和厌氧处理法。
活性污泥法通过添加活性污泥颗粒来增强生化降解效果,而厌氧处理法则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废水处理,产生沼气和有机肥。
4.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在乳制品废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有机物和无机盐等。
常见的膜分离技术包括超滤、微滤和反渗透等,这些技术具有高效、省能、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被视为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的重要手段。
二、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对环境保护的作用1. 减少水污染乳制品废水中富含有机物和无机盐等污染物,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
经过优化的废水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盐,减少对自然水体的污染,保护水环境的健康。
2. 循环利用乳制品废水中所含的有机物和养分可以被转化为资源,通过适当的处理工艺可以将其回收并利用。
例如,经过生物处理后的废水可以用于冲洗设备、灌溉农田和生产清洁剂等,实现废水的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的优化及应用研究乳制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消费的食品之一,乳制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
乳制品废水具有高浓度、高COD(化学需氧量)和BOD(生化需氧量)等特点,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的优化及应用研究对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废水处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的优化可以通过减少废水产生量来实现。
乳制品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等措施减少产生废水的量。
例如,引入循环水利用系统,将用水回收再利用,减少废水的排放量。
另外,采用高效的净化技术,如反渗透、超滤、电渗析等技术对废水进行预处理,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降低废水浓度,减少后续处理工艺的负担。
其次,针对乳制品废水的特点,可以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联合处理的综合工艺。
物理处理工艺主要包括筛分、沉淀、过滤等,通过物理力学原理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沉淀物。
化学处理工艺主要采用絮凝剂、氧化剂等化学物质,与废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反应,使其凝聚、分离或降解。
生物处理工艺则利用微生物代谢特性,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氧化、还原、酸化、碱化等过程降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害物质。
在废水处理工艺的优化中,考虑到乳制品废水中的高含盐量和高pH值的特点,可以引入盐湖盐基离子交换技术和pH调节技术。
盐湖盐交换技术通过树脂的选择性吸附功能,去除废水中的金属离子、重金属离子等,从而降低废水中的金属污染物含量。
pH调节技术则通过调整废水的酸碱度,有助于提高后续处理工艺的效果,并减少对设备的腐蚀和污染。
另外,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的优化还可以应用新兴的技术手段,如生物膜技术、电化学技术、高级氧化技术等。
生物膜技术是一种将微生物与膜材料结合,形成生物膜的技术,能够提高生物降解效率和处理效果。
电化学技术是利用电流、电压等电化学参数对废水进行修复和处理的技术,具有高效、节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乳制品废水处理技术研究摘要在分析乳制品废水污染现状、水质特点及其环境影响的基础上,介绍国内外对于此种废水的处理技术,旨在为处理乳制品废水提供参考关键词乳制品废水;物化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制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其种类已经从传统的牛奶、奶粉、奶酪扩展到免疫奶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乳制品,在乳制品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其废水的排放量也在逐年增加据统计,2012年我国乳制品年产量达2289万,是1995年产量的43倍[12],在乳制品加工生产过程中,尤以生产液态奶的废水产生量居多[3]乳制品废水作为典型的工业废水,若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直接排入水体势必对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废水须经处理达标排放1乳制品废水特点及危害乳制品种类繁多,生产工艺不尽相同,其废水也来自于不同方面,一般情况下,乳制品废水水量的一半以上来自于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冷凝和冷却用水,其他则来自于加工容器、管道、地面清洗水以及员工生活污水,其中清洗废水污染程度较重乳制品废水为典型的工业废水,通常呈乳黄色,高达08~25,5高达06~15[4],虽然二者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但5通常大于05,可生化性较好;另外,由于每天上班下班时工人需对设备、加工地面等进行清洗,导致废水水质水量在一天之内波动较大,废水中通常含有蛋白质、乳糖、乳脂肪、洗涤剂等成分,乳制品废水作为高浓度有机废水,如果处置不合理,排入水体后导致水体中的溶解氧的大量消耗,严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废水中有机氮在缺氧条件下分解产生氨氮,可使水体发臭,严重情况下导致水生生物死亡2乳制品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乳制品废水虽然有机物含量高,但污染程度较轻,处理难度偏低,国内外对于乳制品废水处理技术主要有物化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以及二者的结合工艺21物化处理技术物化法由物理法和化学法组合而成,此种方法主要用来处理废水中以胶体或悬浮物状态存在的污染物质,物化法处理机理复杂,占地面积较小,所需费用较高,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为气浮及混凝沉淀1气浮处理技术气浮最早应用于选矿业,自20世纪以来气浮技术发展迅速,气浮利用溶解在水中的微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粘附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到达水面形成浮渣从而实现固液分离,气浮在乳制品处理过程中主要去除污水中的乳脂肪和乳蛋白等高分子有机物周斌彬、帅卿利用气浮-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率为54,去除率为48,去除率为59[5];龚为进、段学军采用气浮--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某乳制品废水,、去除率分别达到95和98[6]2混凝沉淀混凝沉淀利用污水中投加的电解质,使污水中的悬浮颗粒脱稳,进一步去除浮渣混凝效果通常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例如混凝剂种类、性质、投加量以及值等,该处理技术的核心是混凝剂的选择使用,无机絮凝剂硫酸铝以及高分子有机聚丙烯酰胺由于投加量少,混凝效果显著,费用低而应用广泛,有实验研究表明,二者结合使用较单独使用时的投加量大大降低,并且、去除率均在60以上[7]另有学者研究表明,硫酸路絮凝法的最佳操作条件为用量001,硫酸铝用量03,值处于6~8之间,污水中污染物质去除效果显著[8]22生物处理技术由于乳制品废水可生化性好,污水中的有机物可以为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所用,满足生物处理的条件,并且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生物处理技术应用广泛、技术成熟,该法处理程度高,处理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冲击符合能力1好氧处理技术好氧处理技术在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应用最为广泛,运行管理经验丰富,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法、曝气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等[9]利用间歇运行方式,通过控制不同的反应条件来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对污染物尤其是氮磷去除率高,更加适用于中小水量污水处理工程国外应用实践表明,在溶解氧质量浓度在2~3之间时,去除率高达90[9];在脱氮除磷方面,韩冬妮[10]采用二级处理工艺,达到氨氮的完全氧化,一级反应水利停留时间=4,二级反应停留时间为一级反应的13,可见二级处理工艺在脱氮除磷方面效果显著,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废水的水质水量情况确定最佳的运行参数曝气生物滤池作为一种膜处理工艺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该工艺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最大优势在于生物滤除不仅可以对污水进行生物处理而且可以对活性污泥进行截留,其后节省二沉池,减少污水处理设施的占地面积并且简化处理工艺[11]曝气生物滤池对进水要求严格,通常需要一定程度的预处理,目前该技术在国外应用广泛,在国内处于研究推广阶段生物接触氧化通过在池内铺设填料,通过对污水进行曝气充氧,污水与填料上的生物膜充分接触,污水中的有机物得以去除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研究,最早应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其所需动力消耗大大低于活性污泥法,汽水比通常只为活性污泥的14,用电量为活性污泥的15,目前该法广泛应用于处理制药废水、燃料废水等工业废水,在乳制品处理领域,谭红艳利用气浮-水解酸化-缺氧-生物基础氧化工艺处理乳品废水,出水水质较好,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8978—1996二级标准[12]2厌氧处理技术在乳制品废水处理过程中,厌氧工艺以无需曝气、产生的剩余污泥量少等特点得以广泛应用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有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厌氧附着膜膨胀床,以及水解酸化等最早由在20世纪70年代研究发明,在厌氧处理技术中,该法的应用达到一半以上,目前国内外对于的研究逐渐深入,通过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技术、改进反应器以及优化运行参数,以使出水达到更好的效果研究表明,通过采用改进反应器的手段与传统处理工艺处理乳制品废水进行对比,改进系统减少运行费用,降低运行成本[13];在国内,采用35℃左右的运行温度,007污泥接种浓度,=12的情况下采用处理某乳制品厂废水,出水稳定,效果良好[14]厌氧附着膜膨胀床由于20世纪70年代研制开发,该反应器采用固体填料的流态化技术,载体膨胀率在15左右,通过附着在载体上厌氧微生物来实现污水的净化近年来对于的研究逐渐深入并增加,但是实际应用较少,其运行受到温度、微生物载体、污水回流速度等方面的影响国内有学者对利用处理乳制品废水的运行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中温35℃,在进水浓度为2500、=8的条件下,去除率达到80,但在反应过程中,需对水体的值进行调节,才能保证反应器运行稳定[15]由于乳制品废水有机物含量高,采用好氧处理技术很容易出现污泥膨胀,并且好氧处理技术需持续曝气增加运行费用,单独采用厌氧处理技术处理时间较长,因此单独采用厌氧、好氧处理工艺很难实现污染物质的高效去除,诸多研究证实,两种工艺结合使用可以去除乳制品废水中大部分污染物质,对于有机物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3结论国内对于乳制品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日益深入,在诸多处理技术中,基于乳制品废水的水质特点,生物处理技术被更多的采用,如、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等但是每种方法在存在处理优势的同时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工艺的结合使用是乳制品废水处理的研究方向,并且对于乳制品废水进行回收利用也是日后研究的重点,已实现环境效益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作者洪和琪单位辽宁省城市污水处理管理中心参考文献[1]魏传立,王福林我国乳制品业的现状和发展研究[]农机化研究,2010,321241244[2]张朔望,范云琳,邵明君,等2012年11-12月份中国奶业生产情况浅析[]中国奶牛,201321115[3]晁雷,赵晓光,李晓东,等国内外乳制品工业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14[4]蔡晶,张昊喆乳品工业废水处理[]世界环境,2002537-38[5]周斌彬,帅卿,黄幍,等气浮-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乳制品废水[]科技信息,201034352-353[6]龚为进,段学军气浮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乳制品废水[]工业水处理,2010,3088385。
乳制品工业废水处理技术探讨
一、乳制品工业
乳制品工业多以牛乳为原料,主要乳制品有奶粉、鲜奶、调制乳饮料、发酵酸奶、调制酸奶、奶油、冰激凌、雪糕、干酪、乳糖、炼乳等几大类产品。
几种乳制品生产工艺如下。
(1)奶粉生产工艺流程
原料乳验收净化冷却贮藏预热杀菌真空浓缩过滤
喷雾干燥出粉冷却过筛卵磷脂喷涂包装产品
(2)液态奶生产工艺流程
原料乳验收净化贮乳均质杀菌冷却包装产品(3)酸奶生产工艺流程
原料乳验收净化贮藏调整均质杀菌接种发酵
调配搅拌无菌灌装密封贮藏产品
(4)冷饮生产工艺流程
原辅料接收→原料预处理→混料→预热→均质→杀菌→冷却→老化→凝冻→注模→插棒→冻结→脱模→包装→成品入库→检验→贮存→运输
二、乳品废水的水质与水量分析
乳制品加工需用大量水,主要用作冷凝、冷却、加热及清洗,以奶粉生产为例,每加工1吨鲜牛奶(指原料)约需30~35m3水,但大部分水(约80%)是冷凝、冷却、加热用水,一般可循环使用。
乳制品工业废水主要来源于牛乳输送、加工中的容器、管道、设备加工面清洗,产生高浓度废水;生产车间、场地的清洗和工人卫生用水,产生低浓度废水;此外就是生活用水,一般是低浓度废水。
乳品加工过程中容器、设备、管道的清洗消毒水构成乳制品加工高浓度废水,其COD值高者可超过20000mg/L。
一般也在5000mg/L以上,废水量约每加工l吨原料乳产生1.0m3,随着生产品种、产量、工厂管理等因素的变化,废水量有所变化。
乳制品工厂洗涤车间地面水和其他用水(如办公用水、生活用水等)构成低浓度废水。
一般COD值在10OOmg/L以下,每
加工l吨原料乳约有3~4m3低浓度废水产生。
通常液态奶及奶粉生产企业排放的废水COD约为1500~300Omg/L,酸奶、奶油、冰激凌、雪糕、干酪等乳制品企业排放的废水COD一般为4000~700Omg/L。
乳品废水主要污染成分为乳蛋白(如酪蛋白、乳清蛋白筹)、乳糖、乳脂以及含于原乳中的各种矿物质、用于设备、管道、容器清洗的酸、碱等,废水pH值一般6.5~7.0。
三、乳品废水处理技术
虽然乳制品企业产品种类不同,但废水性质接近,都属于高蛋白质含量的废水,较易于被生物利用,故国内外普遍使用生物处理方法治理乳制品废水。
目前国内比较成熟、可靠的废水处理工艺有:水解酸化+好氧生化处理工艺及厌氧UASB+好氧生化处理工艺。
1.乳品废水处理主要工艺
(1)水解酸化+好氧生化处理工艺
水解酸化+好氧生化处理工艺流程
由车间排出的废水经厂内污水管网进入格栅去除废水中粒径较大的悬
浮物、漂浮物等杂物以保护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然后自流进入调节水解酸化池调节水质水量,并使废水的pH值降低,促使废水中的蛋白质脱稳絮凝;经调节水解的废水用泵提升至预处理系统处理废水中的悬浮油脂和乳蛋白,预处理系统根据废水的水质情况可以采用隔油沉淀和气浮两级处理工艺,也可采用一级气浮处理工艺,在酸化效果良好的情况下,废水的COD、BOD的去除率可达到50%以上;预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后续好氧CASS 反应池处理后达标排放。
乳品废水采用水解酸化+好氧生化处理工艺,废水处理管理简单、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具有较高的达标率。
但运行费用较高、浮渣及污泥量较大。
(2)厌氧UASB+好氧生化处理工艺
废水
达标排放
厌氧UASB+好氧生化处理工艺流程
厌氧UASB+好氧生化处理工艺与水解酸化+好氧生化处理工艺的主要区别是增加了一级厌氧处理工艺,增加厌氧处理工艺的目的是减少废水处理的运行费用,降低废水处理中的污泥产量。
从实际的工程运行情况来看,厌氧UASB+好氧生化处理工艺是可以在乳
品废水处理中应用的,能够达到减少废水处理的运行费用,降低废水处理中的污泥产量的目的。
但是采用此工艺也存在运行管理复杂、处理效果不稳定、有安全方面的隐患等问题,厌氧系统在设计中要严格按照消防规范进行设计,在运行管理中要注意放火、防爆及防止中毒等,严格按操作规程管理。
如果在运行中出现安全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分析厌氧UASB在运行中出现的处理效果问题,主要是由于乳品废水中浮渣的影响、三相分离器选型不合理引起的。
要保证厌氧系统的稳定运行必须解决好UASB反应器中的浮渣问题,选择能够在浮渣量较大时也能稳定运行的三相分离器。
对与产生浮渣量较大的冷饮及酸奶等废水,更应高度重视浮渣的预处理及三相分离器形式的选择。
此外由于乳品废水采用厌氧处理不易形成颗粒污泥,在厌氧系统设计中不能采用较高的有机负荷,一般设计负荷应在2~3kg/m3.d,否则将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处理效果与稳定运行。
四、伊利目前污水情况
伊利公司现有工厂污水处理情况并不乐观,大部分工厂没有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或者有污水处理设施但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转。
存在问题主要有三方面:
1、设计缺陷
厂家在设计时对我工厂的污水水质情况不是十分了解,导致采用工艺和设施的不合理。
例如我公司冷饮武汉工厂前期污水处理设施在设计参数选取上面出现的问题、蒙牛本部一期使用的折流板式厌氧在工艺选取上出现的问题等。
2、设备、设施上存在的问题
厂家在设计施工中考虑不周全,或者设备制造、选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例如我公司山东污水处理厂三项分离器故障问题(下附图),定州工厂污水设施跑泥问题(下附图)。
3、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没有专业的污水运行管理人员,污水运行管理人员大部分为兼职。
污水运行出现异常时运行人员无法作出正确反应。
没有专业的污水运行管理
人员污水处理设施就不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