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业发展规划

产业发展规划

泸水县康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汉源)花椒种植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花椒为芸香科落叶灌木蜀椒的果实,被誉为“八大调味品”之一,是人民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香料及木本油料树种之一,富含人体必须的VB1、VB2、VE等维生素类黄酮、镁、铁、锌、硒等微量元素及亚麻酸、亚油酸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花椒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的香料油料树种,种植面积、产量和品种居世界首位。

汉源花椒,古名黎椒,又名清椒。椒粒上并附着1-2个未发育健全的小红椒,故又称娃娃椒。

汉源花椒栽培历史悠久,据记载,汉武帝元鼎六年平西南夷后,以汉源盛产花椒设置黎州郡。

汉源花椒系正路品系,油重粒大,色泽丹红,芳香浓郁,具有酥麻可口的独特风味,品质最优,位居全国花椒之首。唐代元和年间被列为“贡品”,年年向皇室进贡,历经一千多年。

汉源花椒是泸水县继核桃之后的首选产业,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优势农、林特产业。在四川省、云南省沿江低热河谷地区群众通过发展花椒种植走上了脱贫道路,走出了生态治理和林、农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成功路子。花椒深受国内、国外广大群众和消费者的喜爱,中国花椒已打入国际市

场,出口许多国家,市场前景非常好。

一、发展汉源花椒产业的必要性

(一)是实现农民增收,加快泸水县农村脱贫致富的需要,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农民群众增收问题,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更是泸水县北部一镇三乡扶贫攻坚的优势农、林特选产业。因花椒主要栽培区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长期以来以粮为主单一的种植结构致使农民群众增收困难,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几经周折仍停滞不前,整个农村发展缓慢。而花椒属高附加值林农产品,是一项投资相对较少、适应性强、见效较快、增收较大,市场前景好的种植项目。营建花椒基地不仅可以使参与基地建设的农民从中获得直接经济收入,而且可丰富农、林产品品种;发展花椒下游产业(加工业等)还可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发展花椒产业可以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实现如期脱贫目标。发展这一产业,还可增加税收。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生态和社会发展,促进全县各乡镇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是有效利用国土资源,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耕地刚性短缺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对耕地的精耕细作程度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粮油单产提升空间非常有限。汉源花椒种植区主要在坡地、山地上,发展花椒具有不与粮食争地的显著特点,不仅不占用好田好土,还可以腾

出更多的好田好土来种植其他农作物,从而大大缓解泸水耕地资源短缺的压力。因此,大力发展汉源花椒产业,对国土资源高效利用和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是加速国土绿化、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花椒根系发达,耐干旱瘠薄,适应种植的范围广,生态效益显著。大力发展汉源花椒,能够绿化荒山、保持水土、改善农村生态面貌和人居环境。同时,大力发展汉源花椒产业,对于巩固和扩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对广大农民来讲,获得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能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只有把林业产业发展起来,农民才有积极性,农、林业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果才能长久巩固。充分利用山区林地和弃耕地资源发展汉源花椒,既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绿化了国土,又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山区面貌。花椒产业发展正好贯彻了州委州政府关于建议“怒江花谷”重大生态建设举措。峡谷遍野的花椒林,挂满技头花椒籽必定成为怒江花谷中一道靓丽的风景,必将把怒江大峡谷这个最大的困难转变为最大的优势,把怒江大峡谷打造成旅游天堂,实现怒江大峡谷从大难题变成旅游大产业、大动力,把贫困怒江建设成为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添砖瓦。

(四)是优化饮食消费结构,提高国民膳食健康水平的需

花椒以其重要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宠爱,其中调味料为花椒的主要用途,每个家庭、每个餐桌,主要食品、肉类及蔬菜加工都和花椒分不开。另外花椒还有温中止痛、除湿止泻、杀虫止痒、主脾胃虚寒之脘腹冷痛、蛔虫腹痛、呕吐泄泻、肺寒咳喘、龋齿牙痛、阴痒带下、湿疹皮肤瘙痒的功效,现花椒的活性成分已发展应用在系列日用化工产品生产上。因此,大力发展汉源花椒产业,提供品质优良的花椒供应市场,满足国内外消费者对花椒的需求,有助于改善人们食用油消费结构,提高人们身体素质。

二、花椒产业发展现状和优势

(一)泸水县汉源花椒产业发展现状

1、泸水县基本情况

泸水县位于云南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南部,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宗教、直过、贫困、高山峡谷和资源富集”七位为一体的县份。东靠碧罗雪山,与兰坪、大理州云龙县为邻,西依高黎贡山,与保山、缅甸联邦毗邻,北接福贡,南连保山。与缅甸联邦接壤的国境线长136.24公里,地理坐标东经98°34-99°09’、北纬25’33’-26°32’,东西最宽58公里、南北最长108公里,国土面积3204平方公里。泸水县土地面积478万亩,可用地355.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4.2%。全县98%以上的面积都是高山峡谷,坡

度在25℃以上的耕地面积占总耕地的57%,生产生活条件十分险恶,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生产生活成本高,粮食生产投入大、产出低。全县辖六镇三乡七十一个行政村,居住着傈僳、白、怒、彝、汉、纳西等二十一种民族,全县总人口17.23万人(含流动人口)。县境地处横断山脉纵谷区,呈“V”字地形,境内最高海拔4161.6m、最低点海拔为738m,使境内囊括了我国从南亚热带到高山苔原带各种气候带的土壤和植被,为名目繁多的药用植物生长提供了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历年平均气温16.21℃,无霜期285天,日照2025小时,多年平均降雨量1261毫米之间。泸水县境内的许多地理条件(土壤、光照、温度、水分)特别适应汉源花椒的生长环境。

2、花椒产业现状

自古以来,农民就有种植花椒的习惯。自1999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以来,花椒种植的一部分,泸水县花椒种植面积少、散形不成片、更形不成规模。品质方面:品种杂、品质差(有野生花椒和引进花椒),加之生产技术和管理落后,导致花椒产量低,收入低,难以发展。

3.从业主体现状情况

目前,泸水县花椒产业建设主体主要是以农户(个体)自栽、自收、自销为主,种植零散、少、不集中、无规模,没有形成公司+农户的主体模式,花椒产业发展滞后。

综合上述优势及产业现状,公司拟定了2016—2021年汉源花椒产业发展规划:

(一)预计总投资计划:

汉源花椒种植项目计划总投资1.9亿元,其中用于花椒育苗和种植1.5万元(含农药、化肥、培训费、人工费3千万元),用于厂房建设4000万元(计划厂房建设用地50亩)。2016年4月份投资3—6千万;2017年投资6—8千万元;2018年投资1—2千万元;

(二)种植规划:

1—3年计划完成种植3—5万亩(500—1000万株)的汉源花椒种植。2016年4月份已完成育苗500万株,已种植50亩。2017年6月份以前计划种植完成1—3万亩(300—500万株)育苗500—600万株。2018年6月份之前全面完成育苗和种植计划。

(三)收益计划:

(1)农民收益:2018年初见成效,每株可收3市斤花椒鲜果,每市斤4元,每株收入12元,每亩按100株计算每亩收入1200元,(挂果50亩)实现农民收入6万元。2019年,每株可收3市斤花椒鲜果,每市斤4元,每株收入12元,每亩按100株计算每亩收入1200元,(挂果3万亩)实现农民收入3600万元。2020年每株可收10市斤花椒鲜果,每市斤4元,每株收入40元,每亩按100株计算每亩收入

4000元,(挂果3.005万亩)实现农民收入1.2亿元。每户以10亩计算,5万亩可带动5000户农民致富。

(2)公司收益:2018年公司初加工15000市斤花椒鲜果,以5市斤鲜果可加工1市斤干果计,公司可收3000市斤干果(1.5吨)按每吨6万元计,公司收益9万元。2019年公司初加工鲜果900万斤(450吨),以5市斤鲜果可加工1市斤干果计,公司收益540万元,减去140万元加工费,公司收益400万元。2020年公司可加工1.2亿市斤(6010吨)花椒鲜果,以5市斤鲜果可加工1市斤干果计,公司可收1202吨干果,公司收益7212万元,减去1212万元加工费,公司收益6000万元。

(四)初加工生产厂房建设:

(1) 2019年计划投入1500—2500万元在泸水县境内洛本卓白族乡、古登乡、称杆乡、大兴地镇、鲁掌镇建设5 个初加工厂房,日处理花椒鲜果10000斤。

(2) 2020—2021年公司将建成年产量达1000吨的花椒深加工生产线。

力争5-10年把公司建设成为泸水县农、林龙头企业,并打造成上市公司。

泸水县康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二00六年三月八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