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土门地区产业发展规划
- 格式:pdf
- 大小:2.08 MB
- 文档页数:63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背景
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着世界亚太和欧洲两大经济圈,是国家层面对外开放、实施欧亚战略合作的经济增长极;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带状经济大通道”;也是未来国家以西安为起点向西开发开放的战略要地。
土门地区是西安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门户,南邻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西连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东接唐皇城历史街区。不仅是陕西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所在地和出发点,更是未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最具活力的战略发展区域。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建设,将打开中国向西开放的大通道,使土门地区迎来千载难逢的时代机遇。
随着西安市产业布局调整步伐的加快,工业企业的“退二进三”,主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步伐加快,土门地区成为主城区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土门地区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中,将迎来新一轮创新发展的高潮。国家推进西进战略,使土门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历史的必然。
目前,与周边各产业板块相比,土门地区经济总量较小、活力不足,产业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工业区改造任务重,现代服务业经营规模小,区位优势尚未充分发挥。2013年3月7日,市政府决定,土门地区综合改造全面启动。土门地区综合改造是一项涉及企业搬迁、产业优化、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等多个领域的系统性工程,如何抓住历史机遇和当下的政策机遇,从自身优势出发,对接国家级开发区各种优势资源和辐射效应,形成携手并进,产业互补的联动机制,更好的承接各区域产业转移,更快的构建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中央活力区和国际商务区,都成为土门地区未来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也是编制本产业规划的出发点。
本规划按照《西安市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的新的城市空间功能定位,依托土门地区的区位优势,在分析土门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明确产业发展目标,调整产业空间布局,确定产业发展重点,谋划支撑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提出保障措施。努力将土门地区打造成以国际商务为核心,以科技研发、商业商贸为两翼,以文化旅游为特色,以绿色居住为配套,活力永续、魅力彰显、繁荣发展的国际西安新型城市中心。
二、规划依据
1、《国家“十二五”重点产业生产力布局和调整规划》
2、《西部大开发“十二五”发展规划》
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订本)》
4、《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5、《关于省市共建大西安加快推进创新型区域建设的若干意见》
6、《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7、《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8、《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9、《西安市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
10、《西安市渭北工业区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
11、《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意见》
12、《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13、《西安市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14、《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15、《西安土门地区综合改造战略规划》
16、莲湖区其他相关文件及规划资料
三、规划范围
土门地区位于西安市莲湖区行政辖区范围内,涉及4个街道办事处(土门、桃园路、枣园及西关),总人口约18.04万人。规划范围西起阿房路、汉城北路,联动西咸新区;东至劳动路、劳动南路,承接皇城发展;南起丰庆路、昆明路,与高新区相连;北至大庆路、大兴西路,与汉长安城遗址相望,呈“凸”字形态,总规划面积14.97平方公里。
图1-1 土门地区区位图
四、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4~2020年。分为近期和远期两个阶段。其中:
近期:2014~2017年;
远期:2018~2020年。
第二章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土门地区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核心板块,“十二五”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与周边区域相比,仍存在总量偏小、产业结构单一、服务业比重偏低、聚集效应不强、产业组织特征不明显等问题。
一、发展基础
(一)产业发展基础良好,但产业层次低
土门地区位于莲湖区,面积占莲湖区总面积34.9%,人口占莲湖区总人口25.6%。土门地区良好的发展基础将为莲湖区经济增长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工业企业不断外迁,受土地资源、环境保护、产业配套等因素制约,原有的产业聚集模式被逐渐打破,企业搬迁后,遗留下来的土地权属复杂,区域内产业升级、协调管理、整合重构等都需要在更高层面上实现转型。
(二)产业发展空间大,但传统业态亟需提升
西安作为国际化大都市,重新调整提升了产业布局规划,要求主城区三环以内发展现代服务业。土门地区是西安老工业基地,按照工业企业搬迁的要求,综合改造步伐逐步加快,基
础设施不断提升。目前,工业与服务业比重由2011年的45.63∶54.37调整为2013年的42.13∶57.87,服务业比重逐步提高,作为全市确定的商贸服务业重点商圈,服务业发展空间大,但主导产业不明晰,产业内部结构单一。同时与外围区域产业对接差,区域内产业雷同、产业集中度低,主要以传统商贸业为主。按照“新常态”的发展观,在产业发展上必须有新认识、新思路、新举措,才能开拓新局面。未来几年,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使产业组织逐步呈现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的新特征,预计区域产业发展活力将不断增强。
图2-1 土门地区近三年产业结构对比图
(三)工业实力雄厚,但生产性服务业滞后
土门地区作为国家“一五”、“二五”时期建设的重点工业区,以大型国有工业企业为主,分布着308家企事业单位,其中,工业企业4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家,总占地约4700亩,总资产额约509.8亿元,央属企业6家,省属企业8家,市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