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心电图
- 格式:ppt
- 大小:2.60 MB
- 文档页数:30
心肌缺血心电图(一)——急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诊断标准急性心肌缺血时的心电图改变包括:一过性ST段偏移、一过性T波改变、一过性QT间期改变、J波和J波电交替、Wellen’s综合征、一过性U波改变及一过性心律失常。
一、一过性ST段偏移及T波改变ST段偏移是损伤电流引起。
在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静息期和平台期(分别对应于心电图TQ段和ST 段),缺血区与非缺血区之间存在电压梯度,形成损伤电流。
1、ST段偏移的正常范围(1)年龄≥40岁男性,J点处ST段抬高正常值在V2、V3<0.2mV,其余导联<0.1mV;(2)年龄<40岁男性,J点处ST段抬高正常值在V2、V3<0.25mV;(3)女性J点处ST段抬高正常值在V2、V3<0.15mV,其余导联<0.1mV;(4)V3R、V4R导联J点处ST段抬高正常值<0.05mV,年龄低于30岁男性<0.1mV;(5)V7-V9导联ST段抬高正常值<0.05mV;(6)V2、V3导联J点处ST段压低正常值<-0.05mV,其余导联<-0.1mV。
2、急性心肌缺血的ST-T诊断标准连续两个导联新发的从J点开始的ST段抬高或ST-T改变:(1)ST段抬高:SV2-V3:男性≥40岁——≥2mm,<40岁——≥2.5mm,女性各年龄段——≥1.5mm其他导联:≥1mm急性期ST段的抬高呈多态性,常为斜型向上或弓背向上型,可与直立T波的升肢融合成单项曲线、墓碑样改变。
图1 ST段抬高的多态性(2)ST-T改变:V2-V3:ST段压低≥0.5mm,其他导联≥1mm;T波在R波为主或R/S>1的导联倒置≥1mm(3)ST段下移:ST段下移多提示相对稳定的心内膜下心肌急性缺血。
当斑块不稳定而致管腔狭窄在短时间内加重,或在狭窄的基础上出现痉挛,此时由于冠脉分支间没有侧支循环形成,急性冠脉供血不足多引起透壁性心肌缺血,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幅度常达0.10mV以上,部分患者伴有QRS波增宽和T波高尖。
心电图能查出什么心电图能查出什么一、心电图能查出什么心电图是一种测量心脏电活动的常见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来评估心脏健康。
心电图能够检测出许多心脏问题,如心律不齐、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心室肥厚、传导阻滞、心肌病变等等。
以下是心电图能够检测出的一些问题:1. 心律不齐:心律不齐是指心跳节律不规律或不稳定,心电图可以检测到心律不齐的发生。
2. 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是指心脏收到的血液不足以满足心肌需求,导致心肌损伤。
心电图可以检测到ST段以及T波变化,这些变化在心肌缺血时非常常见。
3. 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是指心肌供血不足,导致部分心肌坏死。
心电图可以检测到ST段抬高、Q波出现等特征,这些变化在心肌梗塞时出现。
4. 心室肥厚:心室肥厚是指左心室或右心室增大。
心电图可以检测到R波振幅变大,QRS波群时间延长等现象,这些现象常见于心室肥厚。
5. 传导阻滞:传导阻滞是指心脏内传导系统出现障碍,导致心电信号传导延迟或中断。
心电图可以检测到P波消失、QRS宽度增加等变化,这些变化常见于传导阻滞。
6. 心肌病变:心肌病变是指心肌出现炎症、退化、硬化等变化。
心电图可以检测到ST段和T波的改变,并且这些变化是心肌炎症和心肌病变的特征。
二、治疗方法心电图并不能直接治疗或改善病情,它只是一种检查方法。
检查结果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取决于检查结果呈现出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1. 心律不齐的治疗:治疗心律不齐需要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不同的治疗。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脏起搏器、心脏消融等。
2.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的治疗:对于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及时开展血栓溶解、支架置入等介入治疗非常重要。
同时也需要积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用力和压力。
3. 心室肥厚的治疗:治疗心室肥厚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使用,例如ACE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以及手术切除等。
4. 传导阻滞的治疗:传导阻滞的治疗一般包括药物治疗和心脏起搏器治疗,药物治疗以保持心脏稳定为主,心脏起搏器也是治疗传导阻滞的有效方法。
心电图中的问题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是临床常见的电生理检查手段,可以用来检测心脏的电活动,帮助医生判断心脏是否有异常。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说自己ECG出现问题,那么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心电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心电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1.心律失常:即心跳节律不规则,包括心率过快(心动过速)和心率过慢(心动过缓)两种情况。
2.心肌缺血:心肌因为血液供应不足而出现异常,包括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
3.心室肥大:心室扩张和肥厚是心脏负荷加重、心脏疾病等的表现。
4.电解质紊乱:电解质失衡会导致ECG图形出现异常,如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
二、治疗方法1.心律失常的治疗(1)正常干预。
如戒烟酒,合理草药治疗等。
(2)药物干预。
如心律平、安理心等,可收缩心脏、调整心率等。
(3)非药物干预。
如通过植入心脏起搏器等,达到矫正心律的效果。
2.心肌缺血的治疗(1)正常干预。
如戒烟、控制血压和血糖、加强锻炼等,可以降低心肌缺血的风险。
(2)药物干预。
如硝酸甘油、肝素等,可以帮助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流。
(3)手术干预。
如冠状动脉造影术、心脏支架植入术等,可以解决冠状动脉狭窄问题。
3.心室肥大的治疗(1)正常干预。
如戒烟、恰当地控制血压、控制血脂等。
(2)药物干预。
如利尿剂和降压药物,可以帮助降低心脏负荷和减少心肌损伤。
(3)手术干预。
如植入人工心脏瓣膜等,可以缓解心脏瓣膜问题。
4.电解质失衡的治疗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一般需要通过输液、口服或注射等方式进行补充,并配合其他治疗方法。
三、注意事项1. 在进行心电图检查前,应避免服用咖啡因类食物或药物,否则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
2. 心电图检查时需要脱衣服,应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前往检查现场。
3. 检查过程中要保持稳定,避免因为突然的运动或情绪激动导致数据异常。
4. 心电图检查对于孕妇和患有心脏病的人来说都是有一定危险的,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