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心肌缺血与ST改变)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21 MB
- 文档页数:33
全科医生培训:心肌缺血与ST-T改变的心电图
心肌缺血通常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
当心肌某一部分缺血时,将影响到心室复极的正常进行,并可使缺血区相关导联发生ST-T异常改变。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类型取决于缺血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和缺血发生部位。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可仅仅表现为ST段改变或者T波改变,也可同时出现ST-T改变。
临床上可发现约一半的冠心病患者未发作心绞痛时,心电图可以正常,而仅于心绞痛发作时记录到ST-T动态改变。
约10%的冠心病患者在心肌缺血发作时心电图可以正常或仅有轻度ST-T变化。
心肌缺血
当典型的心肌缺血发作时,面向缺血部位的导联常显示缺血型ST段压低(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1mV)和(或)T波倒置。
有些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可呈持续性ST改变(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05mV)和
(或)T波低平、负正双向和倒置,而于心绞痛发作时出现ST-T改变加重或伪性改善。
冠心病患者心电图上出现倒置深尖、双肢对称的T波(称之为冠状T波),反映心外膜下心肌缺血或有透壁性心肌缺血,这种T波改变亦见于心肌梗死患者。
变异型心绞痛(冠状动脉痉挛为主要因素)多引起暂时性ST段抬高并常伴有高耸T波和对应导联的ST 段下移,这是急性严重心肌缺血表现,如ST段持续的抬高,提示可能发生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