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剖析翻译
- 格式:ppt
- 大小:209.00 KB
- 文档页数:79
从英汉语言差异角度赏析《瓦尔登湖》不同译文通过这篇文章,笔者对夏济安翻译的《瓦尔登湖》和网上译本进行对比赏析。
此译作中,夏济安翻译的是美国著名作家梭罗代表作《瓦尔登湖》,作者在这篇散文中描述大自然的原始、纯真,令现代人心驰神往。
译者也通过对汉语中词汇、语序、句子结构等的精妙把握,几乎成功译出了原作的精髓,让译文读者体会到原文读者的精神享受。
一、语序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汉语序比较固定,反映了中国人逻辑思维的过程及事件发展的客观规律。
英语语序灵活,不一定按这一顺序排列:例1:原文:“the lost pig which is said to be in these woods, whose tracks I saw after the rain?”夏译文:“还是那头丢失了的小猪?据说它在这片树林里,雨后我见过它的脚迹?”网上译文:“还是一只据说迷了路的小猪跑到这森林里来了?下雨后,我还看见过它的脚印呢。
”例2:原文:“I pursued with a paddle and he dived,but when he came up I was nearer than before. He dived again”夏译文:“我划桨追去,它潜入水中,等它冒出来的时候,我和它愈加接近了。
”不难发现,例1这句原文中有明显表现时间前后顺序的词,如“is said”、“saw”、“after”。
翻译时,要根据汉语的习惯,按照事件先后顺序来排列,而不是按原文的描述顺序。
“见过它的踪迹”这个事件发生在“下雨”之后,因此如果用汉语表达的话,应先译出“下雨”这个事件。
此外,“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在此例中也表现的淋漓尽致。
意合指词语或语句间的连接主要凭借语意和语句间的逻辑关系来实现,而形合则是指词语和语句间的连接主要依仗连接词或语言形态手段来实现,也就是严格按语法规则组句。
例1中“is said”的连接用了被动语态的手段实现,译成中文则是简单的“据说”,“after”则是使用连词来表达时间上的逻辑关系。
从英汉语言对比看翻译从英汉语言对比看翻译摘要:从英汉语言对比的角度来进行英汉翻译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从词汇对比、句子结构对比、文章段落对比等方面对英汉语言进行了对比性分析。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我们要善于进行英汉语言的对比,以便于更好地进行翻译工作。
关键词:英汉语言对比翻译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英汉比较是翻译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步骤,翻译的方法与技巧都建立在英汉两种语言的比较之间。
因为相同我们才知道,进行互译;因为不同,我们才清楚了再什么地方需要方法和技巧。
而翻译也实践证明,在相同的地方一般比较容易掌握,在不同的地方往往是困难所在。
因此只有通过不同方面的了解、比较英汉语言的不同,才能做好翻译。
(一)词汇对比(1)构成形态上看,汉语每个词只由一语素构成,是由几个代表不同意思的字构成的词,而英语则是由单纯的字母构成一个词,每个词还可以通过词形的变化来表示意义或语法功能的变化。
(2)词义上看,英语的词义比汉语更具灵活性,并对文章具有依赖性。
比如uncle一词就可以指伯伯、叔叔、舅舅、表叔、姑父、姨夫。
在翻译中就必须根据文章上下来进行选择。
Words do not have meanings; people have meanings for word.(词本无义,义随人生。
)(《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杨丰宁)这正说明了英语词汇的特征。
(3)英语词汇的一词多义不仅有多个意思,还表现在词类。
一个词常常即能做动词又能做名词。
而汉语往往不行。
就像play做动词是玩、扮演,做名词是比赛,游戏;fire动词是射击、点燃,名词则是火、热情。
(二)句子结构对比(1)不同语言的基本句子结构具有不同的扩展形式。
句子的扩展指的是基本句子结构随着思维的发展而呈现的线性延伸。
英汉语言具有不同的扩展方向。
汉语扩展方向一般向左的,而英语的扩展方向是向右。
(2)叙述方式,汉语的叙事方式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逻辑顺序以短句的形式依次交代,句子之间没有过多的形式连接,给人层次感。
从中英文化差异中浅议英汉习语翻译的区别与比较06外语系(3)班06050307 单彩敏1.引言习语又称熟语,它通常包括成语、俗语、谚语、典故等,是一种在意义上和结构上都比较稳定的语言结构。
其表现形式音节优美,音律协调,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它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
因此对英语读者和汉语读者来说,做到彻底精确地理解蕴含深刻文化内涵的习语的翻译是相对比较困难的。
英汉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文化,它们的渊源和发展道路各不相同。
习语之所以最能鲜明地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是和这种历史文化的沉积分不开的。
汉语习语和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体现了汉民族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记述其民族和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呈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
同样,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历史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组合结构和修辞方法与英美文化密切相关。
因此,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把英汉习语进行对比,使语言学习者能加深了解这两种语言习语的文化异同,消除交流障碍和困难,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摘要习语又称熟语,堪称语言之精华,它通常包括成语、谚语、典故等,是一种在意义上和结构上都比较稳定的语言结构。
它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沉积的产物,它最能鲜明地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
英汉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文化,它们的渊源和发展道路各不相同。
在此考察了英汉语言中心理与文化的同异现象。
关键词:英汉习语心理文化对比翻译2. 英汉习语的不同所反应的文化背景差异2.1生活环境的差异习语的产生无不与人们生存的环境密切相关。
英国是一个岛国,地处西欧边缘,与西欧很多国家相邻,国内有很多富有特色、享有盛誉的城市和河流,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都反映在习语上,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比如“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blue sea (进退维谷)”,“Carry coals to Newcastle”(把煤送到纽卡斯尔———英国的产煤中心),“Set the Thames on fire”(火烧泰晤士河,伟大的壮举)。
英汉语言对比一、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
”(《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一卷,第35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 我们看一看下面的例子:Children will play with dolls equipped with personality chips, computers with inbuilt (成为固定装置的,嵌入墙内的;内在的,固有的)personalities will be regarded as workmates rather than tools, relaxation will be in front of smell television, and digital age will have arrived。
译文:儿童将与装有个性芯片的玩具娃娃玩耍,具有个性内置的计算机将被视为工作伙伴而不是工具,人们将在气味电视前休闲,到这时数字时代就来到了。
这句英语是由四个独立句构成的并列句,前三个句子都用简单将来时,最后一个句子用的是将来完成时,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时态、逗号和并列连词and表示得一清二楚。
而汉语译文明显就是简单的叙述,至于句子之间的关系完全通过句子的语义表现出来:前三个句子可以看成是并列关系,最后一个句子则表示结果。
二、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由于英语是"法治"的语言,只要结构上没有出现错误,许多意思往往可以放在一个长句中表达;汉语则正好相反,由于是"人治",语义通过字词直接表达,不同的意思往往通过不同的短句表达出来。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考研英译汉试题几乎百分之百都是长而复杂的句子,而翻译成中文经常就成了许多短小的句子。
例如:Interest in historical methods had arisen less through external challenge to the validity of history as an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身心的锻炼,训练;纪律,风纪,命令服从;惩戒,惩罚;学科,科目)and more from internal quarrels among historians themselves.译文:人们对历史研究方法产生了兴趣,这与其说是因为外部对历史作为一门知识学科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还不如说是因为历史学家内部发生了争吵。
文化语境下的汉英翻译对比分析随着全球化的进展,翻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要技能。
其中,汉英翻译作为中英两个重要的国家语言的翻译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尤其在文化领域,汉英翻译的对比分析更是具有显著意义。
本文将从文化语境的角度出发,探讨汉英翻译的对比分析。
一、文化差异的影响翻译是一种语言交际行为,其实质在于解决语言文化间的“障碍”。
而这种障碍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使得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着大量的差异。
这就给汉英翻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需要翻译人员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同时又不失其文化背景和内涵。
例如,在英语中,“喜剧”和“悲剧”都可以用“play”来表示。
但是在中文中,“喜剧”和“悲剧”则需要分别用“笑剧”和“悲剧”来表达。
如果翻译人员没有深刻理解文化背景,就很可能会将“play”翻译成“剧本”,从而误传表达者所要传达的意思。
二、文化语境的转换翻译涉及到的不仅仅是语言上的问题,同时也包括文化语境的转换。
尽管中英两国之间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但是在某些文化领域中,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这就要求翻译人员在进行汉英翻译时,必须深入了解所翻译的文本所处的文化背景,跨越文化间的鸿沟,将文本中的文化内涵完美地传达出来。
例如,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虽然都是重要的传统节日,但是具有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
如果翻译人员没有深入了解这些文化内涵,就难以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意思,甚至会出现误解和误传。
同时,文化语境的转换还要涉及到一些文化具体细节的处理,如文献引用形式和出版方式等,都需要进行适当的转换和调整。
三、翻译技巧和策略为了充分发挥汉英翻译的作用,翻译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和策略。
这些技巧和策略不仅可以加强汉英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还可以提高翻译效率,降低翻译成本。
下面就介绍几种常用的汉英翻译技巧和策略。
1、“意译法”:意译法是一种将原文的意思进行适当调整、跨越文化差异的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