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动物词汇语义比较和翻译策略
- 格式:ppt
- 大小:2.89 MB
- 文档页数:37
浅谈中西方动物内涵意义的不同以及翻译策略作者:高文卉来源:《校园英语》 2019年第2期高文卉【摘要】汉语和英语中含有大量的与动物相关的词语,它们的文化内涵既有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同时也有不同之处。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动物词语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了其差异产生的原因,并讨论了英汉动物词语的翻译方法,旨在加深对中西方文化对比研究,进一步增强中外文化交流的能力。
【关键词】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差异;翻译策略【作者简介】高文卉,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
一、汉英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动物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由于中西方的自然环境、社会历史、风俗传统存在差异,这使得动物词汇在两种文化中也存在着不小差异。
同一个动物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内涵意义。
汉英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主要有五种对应关系。
1.完全对应。
自然界动物种类繁多,特征各异。
人类在与动物数千年的朝夕相处中,逐步了解和掌握了动物的习性,并借用与动物相关的词汇来描述人类的某些性格特征。
当中西方从动物的基础属性出发时,两种文化对动物的联想往往是相似的。
比如,狼(wolf)是一种哺乳动物,形状与狗相似,生性残忍,喜吃兔、羊,有时甚至伤人,对于狼的这种特点,中西方具有相同的联想,因此汉语和英语中狼都具有“残忍、贪婪”的含义,与狼有关的汉语有“狼子野心”(to be a wolf with a savage heart);“狼心狗肺”(to be ferocious and diabolical in nature as a wolf or a dog)等;而英语中则有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披着羊皮的狼;cry wolf 虚张声势。
再如狐狸(fox),生性狡猾多疑,昼伏夜出,中西方对狐狸的联想也是一直都用来指代“狡猾”的含义,两种语言也都有用“狐狸”作比喻的词语,例如汉语中的“狐假虎威”、“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英语中则有as cunning as a fox,an old fox, a fox may grow grey but never good等词语。
英汉动物类习语比较及其翻译Ξ欧 忆 贾德江(南华大学大学外语部 衡阳市 421001)摘 要 动物习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出现频率都很高。
英汉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不同,同一动物所承载的喻义也就会出现差异。
一方面,指称意义相同的动物形象,其喻义,即它在原语和译语中的语用含义可能相去甚远,甚至完全相悖。
另一方面,有些动物形象,在原语中含有丰富的语用意义,而在译语中却丢失,因而在译语中不能产生等值的意象联想。
关键词 英汉习语 动物名称 设喻比较 动物习语来源 翻译手法Abstract There are a lot of animal idioms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Their modes of thinking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are different,so the implied meanings of the same animal are possibly different.On the one hand, their conceptual meanings are the same but pragmatic implications are different.On the other hand,some animals’names have rich pragmatic implications in original language but not in target language,so they cannot produce e2 qual image association.K ey w ords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animals’names comparison of metaphors source of animal idioms translation techniques 人类与动物可以说在生态环境中结下了不解之缘。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年第9卷第2期[收稿日期]2011-04-01[作者简介]海燕(),女(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边防总队呼和浩特边检站翻译,从事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中的翻译技巧工作英汉动物语言涵义的差异及其翻译海燕(呼和浩特边防检查站,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摘要]英、汉语言中,动物词汇常发生语义重叠现象,即词汇对应关系。
但是由于英、汉两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对同一动物词汇产生不同联想而赋予不同文化内涵,因此,研究和发掘动物习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语言功能,在跨文化交际及翻译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本文采用大量的实例,探讨英汉动物类象征词的语义差异现象,指出动物类词语的内涵在不同的文化中不同之处以及不同动物词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动物词汇;文化内涵;文化差异;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344(2011)02-0113-04英汉语言中的动物词汇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出现频率高。
由于动物词汇经常会在不同语言的谚语和习语中出现,如果翻译得不够到位,目标语言就不能准确贴切的传递源语言的信息。
因此,本文通过研究英汉语言中的动物词汇,来研究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从而针对动物词的英汉差异总结出不同的翻译策略。
一、中西方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一)中西方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差异的对比动物的词汇在人类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
英汉民族通过对动物的观察和体验,形成了不同的审美心理,呈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色彩,即使同一动物在英汉两种文化中也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和价值标准。
可见,研究中西方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的必要性。
由于不同民族的历史地理文化传统等因素不同,对应词语也往往呈现出差异性,体现在英汉动物词汇的对比上,可分为基本对等、部分对等、大相径庭。
1.基本对等(Basic correspo ndence of cultura l connotatio ns)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及翻译启示英语中pig的喻义也基本一样,可用pig比喻a greedy,dirty or bad-mannered person (贪婪、肮脏、粗野之人),如: eat like a pig (大吃大喝)make a pig of oneself (吃得过多)1.2动物词的文化意义在英汉中的异同点由于两国文化的差异,在有些情况下,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大庭相径。
下文以dragon(龙)、dog(狗)为例。
龙是中西方文化神话传说中的动物。
中文的“龙”是吉祥尊贵的,而英文中dragon 是邪恶凶残的,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封建社会中“龙”是帝王的象征,历代皇帝都自称为“真龙天子”。
时至今日,龙在人们心中仍是至高无上的。
中国人把自己的国家称作“东方巨龙”,龙被看成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汉语中有许多关于龙的成语,如龙凤呈祥,龙飞凤舞,生龙活虎都展现了龙在汉文化中的文化内涵。
然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却认为dragon 是邪恶的代表,是一种狰狞的怪兽,是恶魔的化身。
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狗眼看人低”、“狗头军师、” “丧家之犬、”“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庞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
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被视为爱畜。
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
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 (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mot learn m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或者以狗比人,如a top dog (优胜者);a gay dog(快活人);a sea dog(老练水手);a water dog (水性好的人) 等等。
跨文化视角下英汉动物词汇的翻译在日常生活中,动物词汇被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表达人们的情感。
英汉两种语言中,在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地理环境、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下,赋予动物相同或不同的文化内涵。
如何去翻译动物词汇,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标签: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翻译一、引言汉英语言中有大量关于动物的习语、俗语、谚语和成语等表达,这些表述深深植根于自身文化的土壤,成为反应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
然而,在英汉两种语言体系中,由于受社会历史、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赋予动物词汇相同或者不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不同民族对动物相同或不同的情感态度。
这就使得动物词汇的翻译,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拟从跨文化的视角来研究动物词汇的翻译,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词语蕴含的语义共性与差异的分析,提出相对应的翻译策略。
二、语义重合:浑然天成的对等直译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和文化之间相互渗透、密不可分。
奈达认为,世界上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其相似之处占90% ,而不同之处只有10%。
由于人类历史发展的相似性以及人类心理认知的趋同性,不同文化虽然在文化特质和模式上有所差异,但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相同之处,即文化具有共性。
这种共性反映在语言上,就是说不同语言的表达有相似之处,即语义的重合。
由于英汉文化的相通性和思维方式的相似性,东西方对某种动物的突出特征及动物习性往往有着惊人的共识,自然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赋予动物词语相同的文化内涵,这就使得产生于不同文化的动物词汇也具有极大的相似性。
对于这些语义重合的动物词汇,译者可以采用异化的直译法,创造浑然天成的译文效果。
如:as proud as a peacock 像孔雀一样骄傲as sly as a fox 像狐狸一样狡猾as greedy as a wolf 像狼一样贪婪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早起的鸟儿有虫吃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三、语义错位情况下的翻译策略(一)音译注一些动物名词字面意义一样,但其文化内涵有很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