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的服饰文化与礼仪
- 格式:doc
- 大小:238.00 KB
- 文档页数:13
泰国文化礼仪之服饰文化与礼仪期中作业组员名单:何勇胜(200902050554);王志刚(200902050611)罗正飞(200902050527);雷杰(200902050612)陈思源(200902050552);常思成(200902050625)张虹(200903050415);梅川原(200903050445)余文君(200903050538);王奕创(200810110216)2012年5月16日目录1泰国概况 (1)2泰国的传统服饰“帕农”和女筒裙 (2)3泰国的泰丝 (3)4泰国山地少数民族服饰 (5)4.1克伦族(Karen) (6)4.2拉祜族(Lahu or Muser) (6)4.3何孟族(Hmong or Meo) (7)4.4傈僳族(Lisu or Lisor) (7)4.5阿卡族(Akha or E-Gor) (7)4.6缅族/瑶族的服饰 (8)4.7罗阿族和仫佬族(Lua and Palaung) (8)5泰国人的穿着特点 (9)1泰国概况泰国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和文化,原名暹罗。
公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开始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
先后经历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
从16世纪起,先后遭到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等殖民主义者的入侵。
19世纪末,曼谷王朝五世大量吸收西方经验进行社会改革。
1896年,英、法签订条约,规定暹罗为英属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之间的缓冲国,从而使暹罗成为东南亚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
1932年6月,人民党发动政变,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1938年,銮披汶执政,1939年6月更名为泰国,意为“自由之地”。
1941年被日本占领,泰国宣布加入轴心国。
1945年恢复暹罗国名。
1949年5月又改称泰国。
泰国国土面积约51.3万平方公里。
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中南部,东南临泰国湾(太平洋),西南濒安达曼海(印度洋),西和西北与缅甸接壤,东北与老挝交界,东南与柬埔寨为邻,疆域沿克拉地峡向南延伸至马来半岛,与马来西亚相接,其狭窄部分居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
泰国游穿衣注意事项
1. 尊重当地文化和宗教信仰:泰国是一个宗教多元的国家,佛教在当地占主导地位。
当参观寺庙或其他宗教场所时,要遵守一定的着装规定,例如避免穿着暴露的衣物,不要穿着吊带裙、短裤、短裙等露出肩膀和膝盖的衣物。
2. 穿着轻便舒适:由于泰国气候炎热,穿着轻便透气的衣物是很重要的。
选择棉质或麻质面料的宽松衣物,以便吸汗透气,同时避免太过暴露。
3. 遮阳保护:由于泰国阳光强烈,记得佩戴宽边帽子、太阳镜和防晒霜来保护皮肤,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4. 注意脚部保护:在泰国参观庙宇时,需要脱鞋进入,因此穿着方便脱鞋的鞋子是必要的。
同时,穿着合适的舒适鞋子,特别是在游览时需要步行较长距离时,以保护双脚。
5. 尊重当地风俗习惯:虽然泰国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国家,但仍需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避免穿着过于暴露或性感的衣物,在传统场合或观光景点时要注意礼仪。
此外,不要穿着有冒犯性、亵渎性或政治性的服装。
总之,穿着得体并尊重当地文化是在泰国旅游时的基本要求。
通过选择适合天气的轻便舒适衣物,并注意遵守当地规定和尊重当地习俗,可以更好地享受泰国的
旅行体验。
泰国的礼仪与禁忌泰国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和深厚传统的国家,礼仪和禁忌在泰国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了解并遵守泰国的礼仪和禁忌可以帮助游客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避免可能的尴尬和冒犯。
以下是泰国的一些主要礼仪和禁忌。
1.宗教尊重:泰国人大多信奉佛教,因此对佛教的尊重是非常重要的。
在寺庙里,游客应该穿着得体,像拖鞋、露背、短裤和短裙等不适宜。
此外,不要触摸或攀爬佛像,也不要以脚指向佛像或佛教徒。
2.尊重长者和权威:在泰国,家庭中的长辈和权威人物被视为至高无上的。
在和泰国人交流时,应该尊重他们并遵循传统的礼貌用语。
3.善于微笑:泰国人以友善和热情而著称,因此微笑是很重要的。
在与泰国人交流时,要保持微笑,这可以表达你的友好和尊重。
4.脚为不洁之物:脚在泰国被视为不洁之物,因此把脚或鞋子放在椅子上是不被允许的。
避免用脚指着人或物,这被认为是非常失礼的。
5.不得触碰头部:头部在泰国被认为是人体最高级的部位,因此触摸或攀爬他人的头部是非常不尊重的行为。
特别是对于小孩子,你应该避免触碰他们的头部。
6.言辞谨慎:在泰国文化中,言辞谨慎被视为非常重要的礼仪。
避免使用严厉的言辞或嘲笑他人,尽量在交流中保持礼貌和友好。
7.不要指责国王或皇室:泰国人对待国王和皇室家族充满敬意。
因此,避免公开讨论或批评国王或皇室家族,这将被视为对泰国文化的极度冒犯。
8.礼物的重要性:在泰国,礼物是一种重要的传统,泰国人非常重视礼物的选择和赠送。
如果你被邀请参加一些泰国人的聚会或家庭活动,带上一件小礼物以表达你的感激是非常合适的。
此外,泰国还有一些饮食方面的禁忌。
例如,不要用勺子舀米饭,吃完饭后将勺子放在碗上是不被接受的行为。
另外,如果你受邀去泰国人家中吃饭,不要拒绝他们的食物,以示对他们的尊重和感谢。
总之,理解和尊重泰国的礼仪和禁忌是在泰国旅行或与泰国人交流时必不可少的。
通过遵循这些准则,你能够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并获得更愉快和难忘的经历。
泰国泼水节服装
《泰国泼水节的传统服装》
泰国泼水节是泰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在4月的泰历新年期间举行。
在这一节日中,人们通常穿着传统的泼水节服装参加活动。
泰国泼水节服装是一种将泰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相结合的独特服饰。
泼水节服装的特点之一是色彩斑斓。
传统的泰国服装通常采用鲜艳的颜色,比如红色、绿色、蓝色等,这些颜色代表着富有活力与喜庆。
而在泼水节期间,人们会穿着以这些颜色为主的华丽服饰,这样不仅可以增添节日气氛,还能够吸引更多人注意。
泰国传统服装也以其华丽的图案而闻名。
泰国的传统服饰上通常绣有各种各样的花纹和图案,比如花朵、荷叶、佛教图案等,这些图案使服装更加具有民族特色。
在泼水节中,人们在服装上可能还会添加一些闪亮的饰品,比如红宝石、玉石等,这样可使服装更加美丽迷人。
此外,泰国泼水节服装也以其舒适性著称。
在这一时期,人们通常会穿着宽松的传统服饰,比如长裙、长袍等,这样一方面可以在泼水节活动中更加灵活自如地行动,另一方面也能保持身体通风透气。
总的来说,泰国泼水节服装是一种兼具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特色的服饰,它以其色彩斑斓、华丽图案和舒适性而备受人们喜
爱。
在泼水节上,穿着传统服装的人们不仅能够享受到节日的快乐,还能够展示出泰国独特的文化魅力。
泰国的习俗礼仪范文泰国是一个非常注重习俗和礼仪的国家,儒家文化对泰国习俗有很大影响。
下面是一些关于泰国习俗礼仪的介绍。
1.问候泰国人非常重视问候,他们通常会合掌,同时用微笑和鞠躬来示意尊重。
他们用“Wai”的方式问候,年长的人要比年轻的人更高微笑并比年轻的人鞠躬更深。
男性通常要站着,“Wai”时的手掌在胸前合拢;而女性可以坐着或站着,“Wai”时的手掌在胸前或鼻子前合拢。
当接受到别人的“Wai”时,回应时可以直接还“Wai”,或者简单地点头微笑。
2.穿着在泰国,穿着得体也是一种尊重。
当参观寺庙或拜访寺庙时,应穿着正式,女性避免穿吊带裙和露背装。
在一些商业场合,西装是比较常见的穿着。
3.周年庆典每年的特定日子,如王室成员的生日,泰国人会庆祝并参加各种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游行、放飞气球、燃放烟花和演出等。
4.拜访在泰国,拜访他人时应注意一些礼貌。
首先,将鞋子脱掉进入房屋内部。
进入他人家时要习惯性地“Wai”并简单问候。
同时,当被邀请进入他人家时,要小心避免踩到门口家庭佛像的地毯。
5.餐桌礼仪泰国人吃饭时通常会将盘子放在地上或小桌上。
传统上,泰国人用右手吃饭,左手只能拿餐具。
在用餐时,应等主人开饭后才开始吃,而在结束时,应将餐具放在盘子上,以示吃饱了。
6.衣着礼仪在许多宗教场合,如寺庙和宫殿,有严格的着装规定。
男性需要穿着长裤和衬衫,女性需要穿着长裙和衣服以遮盖肩膀。
此外,附带尊重宗教场所和王室的规定。
7.婚礼习俗泰国的婚礼是一场盛大的庆典。
传统的泰国婚礼通常在泰国佛教寺庙进行,由一位僧侣主持。
新郎和新娘要用“Wai”向僧侣致敬,并佩戴特殊的乌汶丝带以示婚姻的承诺。
8.葬礼习俗泰国人对葬礼非常重视,并将其视为家庭的悲伤时刻。
在葬礼期间,亲友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宗教仪式和传统习俗,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悼念。
除了上述习俗礼仪,泰国还有其他许多重要的传统和习惯。
总的来说,泰国人非常注重尊重、纪律和社会秩序。
无论是在家庭、社交场合还是商业环境中,遵守泰国习俗和礼仪是与人相处的重要部分,并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泰国的社交礼仪和禁忌
泰国有一套独特的社交礼仪和禁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1. 注意着装:在正式场合,穿着整洁且保守的衣物是很重要的。
避免过于暴露和庸俗的服装。
2. 尊敬长者:泰国人非常重视对长者的尊敬和关爱。
在与年长者交谈时要保持恭敬的态度,并避免直接对长者说"你",而是
使用适当的尊称。
3. 不要触摸头部:泰国人认为头部是身体最神圣的部位,因此避免使用手触摸别人的头部,包括儿童。
这被认为是非常不尊重的举动。
4. 不要用脚指向人:在泰国,脚被认为是身体最低贱的部位,将脚指向别人,特别是佛像或寺庙是被视为冒犯的。
5. 不要触碰或伸出脚趾:当坐在地板上或禁足区域时,不要伸出脚趾。
这被认为是不洁和不礼貌的行为。
6. 尊重皇室:对泰国皇室要表现出最高的尊敬和仰慕。
避免批评或对皇室进行任何负面的言论。
泰国人也有法律来保护对皇室的尊重。
7. 不要用左手递送物品:在泰国,左手被认为是身体不洁的手,所以不要使用左手递送物品或触摸别人。
8. 不要触摸别人的嘴:嘴被认为是身体最不洁净的部位之一,在与他人交谈时避免触摸自己的嘴或别人的嘴。
9. 不要指使或指向别人用手掌:用手掌指向别人被视为侮辱行为,在与他人交流时要用手背或手指示。
10. 公开展示感情:在公共场合,避免过多的身体接触或展示亲密的行为。
泰国人重视自我控制和保持绅士风度。
泰国服饰礼仪泰国服饰礼仪如今很多人出国旅游都会首选泰国,不仅因为机票价格可以接受而且也喜欢清迈的建筑。
那么你们知道泰国的服饰有什么礼仪吗?下面我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泰国服饰礼仪,希望能够帮到你哦!泰国服饰礼仪在曼谷王朝之前,泰国的服饰大概是这样的:素可泰王朝时代,国王的服装为红色折幔,平民禁止穿红色幔。
国王及大臣的上装,多为开襟衫式样,且多以鸟羽织制,非常耀人眼目。
大城王朝时代,除国王和贵族外,平民男女一般都赤足、不戴帽,上装亦为开襟式样。
妇女穿幔而不绊尾,并将腰前重复折叠,任其下垂,形状如裙子;男子那么把幔尾拉至脊骨间或悬着或穿双幔;女子没穿上衣时,用掩胸布围裹。
吞武里王朝的服饰,和大城时代差不多,不过还融入了一些中国装束。
Thai traditional costume Sukhothai period, 13_14 century绊尾幔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流行,也是泰国传统服饰的主要特征之一。
所谓的绊尾幔是用一块长约3米的布包缠双腿,再把布的两端卷在一起,穿过两腿之间,塞到腰背处,穿上以后,很像我国的灯笼裤。
由于纱笼下摆较宽,穿著舒适凉爽,因此它是泰国平民中流传最长久的传统服装之一。
而到了曼谷王朝时期,泰国传统服饰也一直在演变。
一世王到三世王时期,普通百姓主要穿绊尾幔,而宫里人那么穿纱笼裙,披各色褶皱披肩,留长发或扎辫子。
四世王时期仍然流行穿绊尾幔,穿筒袖有领的上衣,并再披一层披肩。
五世王时期仍然穿绊尾幔,但是更具现代性,西式上衣,有花边,并开始穿袜子鞋子。
六世王时期,还是穿绊尾幔,深领上衣,以薄薄的丝绸作为披肩。
九世王时期,王室颁布的8套泰式传统服饰1.Ruenton:七分袖,圆领,五颗扣,横条纹筒裙。
2.Boromphiman:筒袖上衣,立领,纱笼裙有纹理,前有褶皱,穿时必须系腰带,佩戴各种饰物,珠宝,以符合各类场合。
3.Chitrada:大体与ruenton一致,差异在于这一件是长袖且立领。
泰国的习俗与礼仪泰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拥有独特的习俗和礼仪。
以下是对泰国习俗和礼仪的详细介绍:1. 问候:泰国人非常重视问候。
常用的问候方式包括合十礼(把双掌合拢放在胸前,同时微微鞠躬)和说"早安"( "Sawatdee krub" 男性说, "Sawatdee ka" 女性说)。
这表示尊重和友好,并应该在见到长辈、泰国皇室成员和僧侣等特殊场合使用。
2.穿着:尊重的泰国传统要求人们穿着得体。
在寺庙或重要场合,应穿着恰当(尽量避免穿着暴露和过于休闲的服装)。
3.去掉鞋子:进入寺庙、一些家庭或室内场所时,必须脱掉鞋子。
特别是在寺庙中,尊重佛教信仰是一种重要的礼仪。
4.礼物:泰国人非常注重送礼。
适合送礼的场合包括婚礼、生日和国庆日等。
常见的礼物有花、水果篮和包装好的礼品。
应确保礼物的包装精美,并用双手递给对方。
5.餐桌礼仪:在用餐时,重要的是要表现出尊重和谦虚的态度。
在泰国传统中,应该用右手吃饭。
当吃饭时,要等主人开始吃,然后才能开始动筷子。
结束时,应将双手合十表示感谢。
6.尊敬长辈:泰国人对年长者非常尊敬。
在与长辈交谈时,尽量保持恭敬的姿态,避免和他们的眼睛对视,同时要注意交谈时的言辞和语气。
7.女性礼仪:在泰国,女性被认为是细心、温柔和敏感的。
女性通常会躲避与男性进行直接接触,尤其是不熟悉的男性。
在公共场合,女性应避免过于亲密的身体接触。
8.神圣的象征:在泰国,对大象有着特殊的尊敬。
因此,当与大象互动时,一定要保持尊重并且不要采取冒犯性的动作。
9.泰国佛教仪式:由于泰国是佛教国家,佛教仪式在泰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尊重佛教信仰是泰国人的传统习俗之一、在寺庙或佛教仪式期间,人们应保持安静和谦卑。
女性应穿着宽松长衣长裤,避免过于暴露。
总结起来,泰国的习俗和礼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传统,它们体现了尊重、友善和谦虚的价值观。
遵守泰国的习俗和礼仪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与泰国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泰国的商务礼仪注意事项泰国是东南亚的一个国家,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
在进行商务往来时,了解并尊重泰国的商务礼仪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泰国商务礼仪的注意事项:1. 接触和交谈:在泰国,人们之间的触碰是正常的,如握手、肩膀拍打或轻拍背部。
当与泰国人交谈时,要保持适度的接触,表达友好和尊重。
2. 礼貌用语:在泰国,使用适当的礼貌用语和称谓非常重要。
在称呼他人时,可以使用“คคณ”(Khun)作为普通的礼貌称谓,或使用“คคค”(Pee)代表受尊敬和年长的人。
当与对方第一次见面时,应使用尊称称呼,如“คคณคคคอ ำนวยกำร”(Khun Phun Amnouy Kan),“三先生”(Mr. San)等。
3. 服饰:在商务场合,应穿着得体、正式的服装。
男性通常穿着西装领带,女性穿着时尚、得体的商务装。
避免穿着暴露和嘻哈风格的服装。
4. 交换名片:交换名片是商务交往的重要环节。
在交换名片时,应使用右手递交,并用左手托住右肘,以示尊重。
接收到名片后应立即查看,并表达感兴趣。
5. 座位安排:在商务会议或宴会上,主宾会被安排在最重要的位置,通常是靠近窗口的座位。
泰国人注重年龄、职位和地位的重要性,所以座位的安排也很重要。
6. 餐桌礼仪:在用餐时,应注意使用餐叉和勺子,而不是叉子和刀。
使用双手来倒食物或传递物品是非常正常的,但使用双手拿饭碗是不礼貌的。
务必等待对方开饭或邀请开始吃饭,然后可以开始用餐。
7. 礼物:在泰国的商务环境中,送礼物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感激和关怀的方式。
适当的礼物可以加强合作伙伴的关系。
当收到礼物时,应立即打开并表达感谢。
送礼的物品应当根据接受人喜好和文化偏好来选择,以避免冒犯。
8. 礼待长辈:泰国文化非常尊重长辈和权威。
在与年长者或上级交往时,应表现出尊重和恭敬。
不要直接使用名字称呼对方,可以使用长辈姓氏后加“คคคอเคคยง”(Chue Seang)或用敬辞称呼。
9. 商务谈判:在商务谈判中,泰国人通常喜欢建立人际关系和友好的交流。
泰国着装建议泰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风俗习惯也各不相同。
不过,总的来说,泰国人的着装风格比较保守。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泰国着装:1. 注意谨慎:泰国是一个主要宗教为佛教的国家,尊重宗教传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游客应该避免穿着暴露、不得体的衣服,特别是当你参观寺庙或参加宗教庆典时。
裸露的肩膀、胸部和膝盖是不被接受的,最好选择一些长裤和长袖衬衫来遮盖身体。
2. 适应天气:泰国是一个热带国家,气候多变,很多时候非常炎热。
轻便、透气的衣物是必备的,以保持舒适。
避免穿着过于厚重的材质,选择棉质和麻质的衣物更为合适。
3. 尊重当地文化:泰国是一个注重传统的国家,传统文化在当地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你可以选择一些传统的泰国服装来尊重当地文化,如传统的泰式长裙“唐装”(Phat Thai)或“泰式丝绸”(Thai Silk)。
这不仅会给你带来一种独特的感觉,还会让当地人对你多一些好感。
4. 避免过于花哨:尽管泰国的文化非常多样化,但泰国人的着装风格相对保守,不喜欢过于夸张和花哨的服装。
因此,在泰国,简约和朴实的着装风格更为被接受。
选择简洁的颜色和款式,避免过多的装饰和华丽的图案。
5. 舒适度优先:无论你去参观景点还是购物,舒适度是最重要的。
选择适合长时间步行和站立的鞋子非常重要。
此外,带上一顶帽子和一副太阳镜,以保护自己免受强烈的阳光照射。
总之,泰国是一个富有文化和历史的国家,着装需要根据当地的习俗和文化进行调整。
合理安排你的着装,以尊重当地的宗教和传统,并确保自己的舒适度,这样你就能够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并享受旅行的乐趣。
泼水节衣服泰国
《泼水节的泰国服饰》
泼水节是泰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东南亚地区闻名的水中节日。
在泼水节期间,人们会穿上特殊的服饰来参加节日庆祝活动。
泰国泼水节的服饰通常以鲜艳多彩的颜色和传统的民族风格为主。
泰国泼水节的服饰以传统的泰式服装为主,女性常穿着传统的泰国丝绸裙和绣有花纹的上衣。
裙子通常会深及膝盖,腰间缠着一条彩色的布带,搭配传统的手工编织袋,展现出优雅的泰国风情。
而男性则通常穿着传统的泰国民族服装,包括宽松的长裤、衬衫和长巾头巾。
在泼水节期间,为了更好地参与水中嬉戏,人们还会选择穿着轻便的衣物,通常是T恤、短裤和拖鞋,以便在水中活动时更加方便灵活。
另外,还有许多人会在衣服上戴上各种饰物,如花环、头饰或领带,以增添节日气氛。
总的来说,泼水节的泰国服饰以传统的民族风格为主,色彩斑斓,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这些服饰不仅展现了泰国独特的文化魅力,也让人们在节日庆祝活动中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气氛。
泰国基本礼仪知识泰国是一个有异域风情的国家,泰国人本身就热忱好客,有许多中国人去泰国游玩,假如我们能懂得泰国的一些风俗习惯,泰国人会更欢迎我们的。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泰国基本礼仪,盼望对您有所关心,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基本礼仪服饰礼仪:泰国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
现在,泰国城市中的男子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深色的西装,打领带。
妇女在正式社交场合穿民族服装,也可穿裙子;在日常生活中,可穿各式流行服装,但在公共场合忌穿短裤。
仪态礼仪:在泰国,进入佛殿要脱鞋,进入当地人家的客厅也要脱鞋。
他们厌烦在平常生活中拍拍打打的举止习惯,认为这是不礼貌的。
当地人向上伸出小指表示和好,大拇指朝下表示失败,伸出弯曲的食指则表示死亡。
餐饮礼仪:泰国人不喝热茶,而习惯在茶里放冰块,成为冰茶。
用餐时,泰国人习惯围着小圆桌跪膝而坐,用手抓食,不用筷子,但现在有用叉子和勺子的。
泰国食品和中国食品大同小异。
相见礼仪:生性宽厚,温柔有礼的泰国人在见面时不是握手说哈罗,而是合掌说声“沙娃滴卡”。
这种合掌问候方式在泰语称为“威”,做法是把双手提到胸前,双掌合并但不贴合,如同在掌心握着一片棉花。
这时您的双手的外形就有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
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或事时,“威”的做法便会有所不同。
比如说在向同辈问好时,合掌后指尖不高过下巴。
在对长辈行“威”礼时,则须低头让指尖轻触鼻尖。
对尊贵的对象如德高望重的长辈表示敬重时,则把双掌抬高至额头。
泰国人遇到僧侣或象征佛陀的佛像,都会下跪,合掌,并以额头触地膜拜。
一般遇到同辈向他们“威”时,泰国人都会以“威”礼回报。
但若是晚辈向长辈“威”时,长辈是不须回“威”的,有些只以点头或微笑回应。
喜丧礼仪:泰国人的婚礼必需邀请德高望重的僧人主持仪式,新郎和新娘还要接受客人的祝愿。
泰国人的诞生和丧葬,也都要按佛教习俗办理。
泰国人死后多实行火葬,火葬在寺院中进行,各地寺院大都设有火葬塔,供火化用。
商务礼仪:到泰国从事商务活动的最佳时间是11月到次年3月,与大公司打交道,须在赴泰国前两个月去商定。
泰国礼仪知识点总结1. 问候礼仪在泰国,人们通常会使用“wai”这个问候方式。
wai是把双手合十,像祈祷一样的姿势,然后微微鞠躬。
在泰国,人们通常会用wai来问候长辈、学者和僧侣。
在与平辈和晚辈打招呼时,通常不需要使用wai,可以简单地握手或微笑。
2. 穿着礼仪在泰国,穿着整洁、得体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是在拜访寺庙和参加宗教活动时,一定要穿着得体,避免穿着暴露、不合适的服装。
在一些正式场合,如商务会议、宴会等,也需要注意穿着得体。
男性通常穿着西装、领带,女性则穿着裙子或正式西装。
3. 用餐礼仪在泰国,用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交活动,餐桌礼仪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用餐时,人们通常会一起分享菜肴,大家会共用一个餐桌上的菜。
在用餐过程中,需要注意尊重长辈和客人,不要夹取餐具,要等待长辈或客人先取菜。
另外,吃饭时不要用手拿食物,要使用餐具。
4. 宗教礼仪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佛教在泰国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宗教礼仪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参观寺庙时,需要遵守一些宗教规矩,如脱鞋、穿着得体、不能穿着暴露的服装等。
在寺庙里面,需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尊重佛像和僧侣。
5. 礼物礼仪在泰国,送礼物是一种常见的社交方式。
当拜访别人时,通常需要带上一些小礼物,如水果、花朵、巧克力等。
在收到礼物时,不要当场打开,需要等到离开后再打开,以表示尊重。
另外,送礼物时要注意礼物的包装,不要用黑色的包装纸,因为黑色在泰国被视为不祥之色。
6. 礼仪禁忌在泰国社会中有一些礼仪禁忌需要遵守。
比如,不可用脚底指着人、不可触摸别人的头部、不可在公共场合争吵等。
另外,不要对泰国的国王、皇室成员发表任何批评,这在泰国是被严格禁止的。
7. 交际礼仪在泰国,人们非常看重交际礼仪。
比如,遇到长辈或客人时要微笑、礼貌地问候,表示出尊重。
另外,在交际时要避免谈论政治、宗教等敏感话题,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当然,客套话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学会说“谢谢”、“对不起”等客套话。
去泰国旅游需要注重什么习俗礼仪去泰国旅游需要注重什么习俗礼仪一、饮食礼仪1. 和中国人一样,泰国人的餐桌座次也讲究长幼次序,通常以靠墙或者离门左远的位置开始,按照辈分、长幼依次落座。
2. 泰国人吃饭很少用筷子,而更喜欢用勺子和叉子,每次往自己的盘子盛一点点饭,再用勺子将菜肴与饭拌匀,吃完再加。
3. 泰国人的餐桌礼仪讲究共享精神,食物通常都放在桌子中央,如果需要记得用公用的筷子去夹菜,不用自己的筷子和餐具。
4. 用勺子盛食物时,要从靠身体的内侧向前方舀起,吃完再添。
5. 喝汤的时候要沿着勺子的边缘喝,注意不要急,也不要发出太大的声响。
而且,要等到餐桌上每个人都有汤了之后才能喝。
6. 吃到不能食用的东西,吐出来的时候要用勺子接住,放到指定的“垃圾碗”里,没有的话就放到盘子的一边。
7. 吃饭前记得把擦手巾平铺在膝盖上,每次喝酒时,前后都要拿布擦一下嘴巴,避免把杯子弄脏了。
二、入寺礼仪1. 参观寺院要穿合适的衣物,这在赴泰游客中已经成为共识了。
再重申一遍衣着要求:不能穿短裤、短裙、背心,衬衣要塞进裤子里,袖管不能翻起来卷在胳膊上。
2. 穿鞋进入寺院是一种玷污神明的举动,所以入寺参观必须脱鞋。
3. 注意看寺院的指示牌,不要想当然的举起相机就拍。
特别是给僧侣拍照,要实现征得对方的同意才行,拍照后也记得要礼貌的表达谢意。
4. 在寺院中不能太过随意,也不要大声说话,不要乱摸佛像和其他法器,女性一定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5. 即使你只是来参观旅游景点,也要尊重神明,进门后可以合掌拜一拜。
6. 不论佛像大小、新旧,都要表示尊重,不讲粗话,更不要用手对佛像指指点点。
7. 在泰国,女性不要触碰僧侣。
如果有东西要风给僧侣,请交由男士转交。
三、家访礼仪1. 去泰国人家做客,进门前必须脱鞋。
在泰国的一些地方,还保留着客人需在屋前的大桶中洗好脚再进屋的习俗。
如果主人并没有提这个要求,但出于礼貌,客人还是洗一下脚再进屋2. 泰国人相信门槛下住着神灵,所以客人千万不要踩踏泰国人家的门槛。
泰国文化礼仪之服饰文化与礼仪期中作业组员名单:何勇胜(200902050554);王志刚(200902050611)罗正飞(200902050527);雷杰(200902050612)陈思源(200902050552);常思成(200902050625)张虹(200903050415);梅川原(200903050445)余文君(200903050538);王奕创(200810110216)2012年5月16日目录1泰国概况 (1)2泰国的传统服饰“帕农”和女筒裙 (2)3泰国的泰丝 (3)4泰国山地少数民族服饰 (5)4.1克伦族(Karen) (6)4.2拉祜族(Lahu or Muser) (6)4.3何孟族(Hmong or Meo) (7)4.4傈僳族(Lisu or Lisor) (7)4.5阿卡族(Akha or E-Gor) (7)4.6缅族/瑶族的服饰 (8)4.7罗阿族和仫佬族(Lua and Palaung) (8)5泰国人的穿着特点 (9)1泰国概况泰国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和文化,原名暹罗。
公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开始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
先后经历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
从16世纪起,先后遭到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等殖民主义者的入侵。
19世纪末,曼谷王朝五世大量吸收西方经验进行社会改革。
1896年,英、法签订条约,规定暹罗为英属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之间的缓冲国,从而使暹罗成为东南亚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
1932年6月,人民党发动政变,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1938年,銮披汶执政,1939年6月更名为泰国,意为“自由之地”。
1941年被日本占领,泰国宣布加入轴心国。
1945年恢复暹罗国名。
1949年5月又改称泰国。
泰国国土面积约51.3万平方公里。
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中南部,东南临泰国湾(太平洋),西南濒安达曼海(印度洋),西和西北与缅甸接壤,东北与老挝交界,东南与柬埔寨为邻,疆域沿克拉地峡向南延伸至马来半岛,与马来西亚相接,其狭窄部分居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分为热、雨、旱三季。
年均气温24~30℃。
泰国是一个由30多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泰族为主要民族,占人口总数的40%、老族占35%,马来族占3.5%,高棉族占2%等。
此外还有苗、瑶、桂、汶、克伦等山地民族。
泰语为国语。
佛教是泰国的国教,94%以上的居民信仰佛教,马来族信奉伊斯兰教,还有少数信奉基督教新教、天主教、印度教和锡克教。
全国分中部、南部、东部、北部和东北部五个地区,现有76个府。
府下设县、区、村。
曼谷是唯一的府级直辖市。
首都曼谷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现代与传统相交融的大都市,依然保留着辉煌传统的名胜古迹。
金碧辉煌的大王宫、镂金镶玉的玉佛寺、庄严肃穆的金佛寺和四面佛等名胜古迹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观光,使游人流连忘返。
在老师的安排下,我们组所讲的内容主要是泰国的服饰文化与礼仪。
我们主要从泰国的少数民族服饰和泰国人的穿着特点等几个方面来讲述泰国的服饰文化与礼仪。
2泰国的传统服饰“帕农”和女筒裙泰国人的服装,总的来说比较朴素,在乡村多以民族服装为主。
泰族男子的传统民族服装叫“绊尾幔”纱笼和“帕农”纱笼。
帕农是一种用布缠裹腰和双腿的服装。
绊尾幔是用一块长约3米的布包缠双腿,再把布的两端卷在一起,穿过两腿之间,塞到腰背处,穿上以后,很像我国的灯笼裤。
由于纱笼下摆较宽,穿著舒适凉爽,因此它是泰国平民中流传最长久的传统服装之一。
女筒裙是泰国女子下装,曼谷王朝拉玛六世时期(1910-1925)开始流行。
筒裙同纱笼一样,布的两端宽边缝合成圆筒状,穿时先把身子套进布筒里,然后用右手把布拉向右侧,左手按住腰右侧的布,右手再把布拉回,折回边,在左腰处相叠,随手塞进左腰处。
穿时也可以用左手以同样动作向相反方向完成。
黎族的筒裙有长、中、短三种形式。
黎族因地区和方言不同,分为五个支系,各支系所用图案有所差别。
如悖黎的裙身有图案,德透黎的裙头有图案,美孚黎女裙为缬染织花。
几何图案,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各支系均采用,只是组图形式差异,各支系所用的动物、植物图案则不相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来的影响,当代泰国人的着装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农村青年人中穿西裤和衬衣的已相当普遍。
城市里的男子惯于穿制服、西装,大多数场合可穿长裤、衬衣,领带系不系均可。
女子则喜欢穿西服裙,大概受女子传统服装筒裙的影响,西服裙一般裁剪得十分合体,紧紧围于臀部。
裙子随年龄的差异长短有所不同,但上衣的式样就千变万化了。
3泰国的泰丝泰丝,是有别于中国丝的一个特别品种。
其区别是,中国丝由白色蚕虫织成,成品柔软、轻薄,被称为“软黄金”;泰丝则由黄色蚕虫织成,其成品质地更硬,色泽更亮。
表面拥有粗線條質地,装饰效果强烈,特别适合製作靠垫、领带、围巾、书籍封面甚至珠宝盒面。
而泰国人出席重要的正式社交場合,自然更以穿着泰丝制作的传统服装为傲。
但作为泰国特产,最顶级的泰丝品牌却是由一个美国人创立的,他就是吉姆·汤普森,传奇的“泰丝大王”。
吉姆·汤普森生于1906年,原来是一名美国建筑师。
二战结束后,被泰国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百姓所吸引的汤普森决定留在泰国发展。
那时候,泰国传统的丝绸技术已经濒临失传,市场萎缩,乏人问津。
但汤普森却慧眼识珠,认为泰丝色彩鲜艳、质地厚实,肯定能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于是决定终一生之力发展泰丝。
他寻访优秀机师,引进先进科技,改良泰丝制作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为传统的泰式花纹增添时尚元素。
仅仅几年时间,汤普森丝业的产品就打开了市场,成功的把泰国丝绸推销到西方市场。
汤普森取得的巨大成功,使泰国人重新看到了这项传统工艺的价值。
到了60年代,泰国各地至少有100家丝绸公司重新开张,雇佣了数以万计的织工,泰丝成为当时最负盛名的泰国特产。
有感于汤普森对泰丝工业发展的贡献,泰国人尊称他为“泰丝大王”。
但就在财富和声誉都达到人生最高峰的时候,1967年,汤普森却离奇失踪在马来西亚热带雨林,至今都没有任何线索显示当年旅行中发生了什么。
“泰丝大王”传奇的一生就这样传奇般的结束了,但他的事业却没有结束。
1976年,泰国宫廷直接委派官员成立了汤普森基金会,正式接管了汤普森名下的产业。
而他产业里最重要的部分就包括他位于曼谷中心的HOUSE。
泰丝是泰国富有特色的天然纺织品,因其色彩艳丽、光泽绚烂和质地优良而闻名于世。
近几十年来,因为独到的手工制作工艺、独特的外表质地,泰丝已成为别具一格的产品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
泰丝被用来制作高贵的服饰、手帕、领带、围巾等各种高级用品。
东北部扎染的 Mat Mee 丝又是个中一绝的泰国手工艺品,在泰国皇后授以推行的发展计划下,制作活动再度活跃,扎染的 Mat Mee 丝不仅泰国的皇室贵族喜爱穿,也深受国际上流社会的欢迎。
传统的泰丝多为衣料,也有制成成衣出售。
近年又制造出质地较重的泰丝以作家私套或其它室内装璜用的布料。
除此以外,泰丝还作餐垫,领带,丝巾或其它女士们的装饰品。
同时,也可用来制造不同种类的旅游纪念品,甚至首饰品和纪念物包装盒外层、笔记本封面的美饰等,名贵大方,美观且实用。
购买泰丝织品,要注意与掺杂人造丝的区别。
曼谷泰丝以手工织制闻名世界,是泰国最著名的商品。
泰丝质地轻柔、色彩艳丽,富有特殊光泽,图案设计也富于变化,极具东方特点,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最喜好采购的泰国特产之一。
曼谷泰丝成品环球闻名,此中以Jim Thompson最具代表性。
在二次大年夜战后,Jim Thompson以独特的手工、设计和营销手法,将泰丝推上国际舞台,让泰丝带有足够的时尚味,成为时尚界的宠儿,这种包装后的时尚感,才是奠定泰丝的重要关头。
Jim Thompson标致的泰丝成品,从领带、披肩、丝巾、扮装包、手帕、坐垫、皮包、床单、棉质T恤到男女服饰,光华艳丽、布料柔嫩、做工精细,再印上传统泰国传统图腾,让各国旅客爱不释手,在Jim Thompson总店里老是有络绎不绝的游客到此疯狂抢购泰丝商品。
在曼谷选购Jim Thompson 泰丝产品有良多选择,Jim Thompson总店共有五层楼,占地广、面积大年夜,商品齐备,这里的丝织品一应俱全,从丝巾、领带、坐垫、披肩到整套的丝织套装,连窗帘也买的到,价格从数千到数万不等。
泰丝进面料的价格高的有20000铢以上一米的泰丝,当然这样的品质,一般大多只有皇族和富豪奢享。
一般的国家政府上层官员,身着的泰丝,面料价格大都在2000—5000铢/套不等,做工价格大致在1000—3000铢/套不等,或者更贵一些。
做一套泰丝的服装,仅是裁剪费,非常普通的缝纫店也要1000铢/套以上。
一般,泰国人穿泰丝传统服装,都是在特别的节日或者特殊的日子。
比如:新年、宋干节、河灯节、婚礼、生日庆祝、重要party等场合,会衣着泰丝缝制的传统泰式服装。
以显示他们不同的身份、地位以及作为财富的象征。
4泰国山地少数民族服饰民族服饰指一个民族的传统服饰,不同民族基于生存环境、习俗文化等的差异,其服饰的发展变化也不尽相同。
在一些民族国家的城市生活中,人们在日常的时间虽然多以西装打扮为主,但在节庆、宗教仪式、国家典礼和其他正式的场合中,则会以民族服饰打扮出现,通常在服饰上的一些装饰品中可以推断出穿戴者的婚姻状态、社会或宗教地位等。
泰北山区多深山密林,风景优美,河山秀丽,那里住着许多保持着古代传统与独特文化的少数民族。
在泰国北部的山地主要居住着6种少数民族(主要是拉祜族、阿卡族、傈僳族、克伦族、何孟族和缅族),每个民族又都分成几支,每个分支都有各自独特的风俗、礼仪和服饰。
这个六个民族中,拉枯族、阿卡族和傈僳族都是从云南经缅甸移民到泰国的,使用的是同源语言(藏缅语族/裸罗语)。
何孟族和缅族(瑶族)是从中国的中南部经老挝迁移到泰国,语言同属汉藏语种。
这五个民族的人数较多,而且分布泰国的边境内外。
另有一族,克伦族被公认为来自西藏东南部,现主要分布在缅甸。
除克伦族外,其余各少数民族20世纪以后大量迁入泰国的,几次大规模移民分别是在周边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以后,如1949年从中国,1962年从缅甸,1974年从老挝迁入。
这些民族居住在偏远的山区,以农耕为主,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直到上世纪50年代,泰国政府出于治理贫困和稳固北疆的目的开始逐步施加控制。
1959年泰国成立全国山地民族委员会,旨在"让山地人民在保留自己文化传统的同时更好地融入泰国社会"。
政府开始在山地区域普及小学教育。
然而,山地各民传统的种植庄稼和鸦片的生产方式一直与政府的森林保护和反毒品的努力水火不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泰国政府联同国际社会对这个地区实行农业资助计划,在当地推行种植咖啡、菜豆、土豆和蔬菜等经济作物,一方面提高当地人的收入,另一方面逐步缩小鸦片的种植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