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微课制作评分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14.68 KB
- 文档页数:2
微课评分标准
微课评分标准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量:
1. 内容完整性:评估微课的内容是否全面,包含重要的知识点和必要的补充材料,能否满足学习者的需求。
2. 内容清晰度:评估微课讲解的清晰度和逻辑性,包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条理性,是否能够帮助学习者理解知识点。
3. 创新思维:评估微课是否具有独创性和创新性,包括在教学方法、案例分析等方面是否有新意。
4. 互动性和参与度:评估微课的互动性和学习者的参与度,包括是否提供了互动环节和讨论板块,是否能够激发学习者的思考和参与。
5. 教学效果:评估微课对学习者的教学效果,是否能够帮助学习者提升知识水平和技能。
6. 视频质量:评估微课视频的画质和音质,是否清晰流畅,保证学习者的良好观看体验。
以上仅为一些常见的微课评分标准,具体评分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目标进行调整。
另外,评分还可以根据微课的难易程度、时长和学习者背景等进行综合考量。
一、评分标准及细则具体评分办法如下:综合评分得分高者中标。
满分100分,价格分、视频制作技术方案分、售后服务分、商务分、样片分等五部分组成。
1、价格分:20分价格分统一采用平均价计算,即满足招标文件要求且投标价格的平均投标报价为评标基准价,其价格分为满分 20分。
其他投标人的价格分统一按照下列公式计算:投标报价得分=(1-∣投标报价-评标基准价∣/ 评标基准价)×20%×1002、视频制作技术方案分(11分)(1)视频摄制及制作方案(满分8分),按方案优劣划分,分为三档:由评委在打分前根据投标人制作方案优劣情况集体讨论确定各投标人所属档次,然后由各评委在相应的档次内独立打分。
一档(6~8分):完全满足招标要求,人员、设备、时间安排合理,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在满足招标要求的前提下能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被接受。
二档(4~5分):方案详细,人员、设备、时间安排合理,但管理制度相对欠缺,无合理化建议或建议不能被接受,满足招标要求。
三档(1~3分):方案详细,人员、设备、时间安排稍欠缺合理性,管理制度相对欠缺,无合理化建议或建议不能被接受,但基本满足招标要求(2)动画制作方案(3分)根据动画制作的技术及艺术要求均符合程度打分。
以3分为基础,出现正负偏离分别上下浮动1-2分。
3、售后服务分(3分)由评委在打分前根据投标人售后服务方案的优劣集体讨论确定投标人售后服务方案的档次,并由评委在相应的档次内独立打分。
一档(3分):售后服务完全满足招标文件要求,售后服务方案(承诺)完善,人员培训计划科学、完善。
服务方案评定为优秀。
二档(2分):售后服务较好满足招标文件要求,售后服务方案(承诺)完整,人员培训计划完整、可行。
服务方案评定为良好。
三档(1分):售后服务基本满足采购文件要求,售后服务方案(承诺)较粗略,人员培训计划不完整或可行性差。
服务方案评定为一般。
4、商务技术分(57分)(1)投标人业绩(18分)A、提供投标人自2013年1月1日(以合同签订时间为准),完成与本次招标项目类似的业绩,并且供应商能提供慕课运营平台和运营经验的公司以及有高校完整慕课课程的且已经在国际级慕课平台(或Edx、Udacity、Coursera)上线运行的成功案例每2分,满分10分。
【技术标准要求】✓ 图文微课,提交JPG/PNG/GIF格式文件,其内容可在5分钟左右完成阅读✓ 视频微课,采用标清标准,MP4文件200M以内,时长一般为3-10分钟,不超过15分钟✓ 音频微课,提交MP3文件,音频时长10分钟左右,不超过15分钟,文件大小不超过200M ✓ H5微课,时长一般为3-10分钟,25P以内,作品链接及二维码提交主办方✓ 参赛作品需有明确的作者信息和作品名称,命名格式为《作品名称-作者-作者单位》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说明(减分制)作品规范(10)材料完整(5分)包含音频文件、文字稿及设计说明等技术规范(5分)符合技术标准,声音清晰稳定、无错读、漏读教学设计(60)收益识别(10分)作品内容不学习者应用后的收益关联明显,能够被受众识别对象识别(10分)目标学员对象指向清晰,针对具体岗位、人员及特定的应用场景选题识别(10分)所选主题适合以音频方式呈现,符合听觉心理学习目标(10分)学习目标明确、具体,可衡量;能够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痛点、重点、个性化教学等问题学习内容(10分)教学内容适当、准确,无科学性或政策性错误,能理论联系实际,能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方法(10分)展开方式逻辑、层次清晰,能够有效支持实现教学目标、呈现教学内容并符合学员特征教学呈现(30)教学呈现(10分)导入简短顺畅,能有效激发学习动机;内容呈现具有启发性,指导性教学语言(10分)普通话讲解,语言简练准确,吐字清晰,无明显语病呈现艺术(10分)声音具有感染力,能够有效地将读者带入情景总分【复赛作品评审标准】 图文微课音频微课视频微课H5微课。
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评分标准一、微课制作微课指教师围绕单一学习主题,以知识点讲解、教学重难点和典型问题解决、技能操作、实验过程演示等为主要内容,使用摄录设备、录屏软件等拍摄制作的视频教学资源。
主要形式可以是讲授视频,也可以是讲授者使用PPT、手写板配合画图软件和电子白板等方式,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批注和讲解的视频。
制作要求1、微课作品应是单一有声视频文件,要求教学目标清晰、主题突出、内容完整、声画质量好。
2、视频片头要求蓝底白字、楷体、时长5秒,显示教材版本、学段、学科、年级、学期、课名、教师姓名及所在单位等信息,视频格式采用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mp4、AVI、MOV等,画面尺寸为640×480以上,播放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视频中建议出现教师本人讲课的同步画面。
3、根据学科和教学内容特点,如有学习指导、练习题和配套学习资源等材料请一并提交。
评分标准二、信息化教学课程案例信息化教学课程案例指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程教学,转变学习方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的案例。
包括课堂教学、研究性教学、实验实训教学、见习实习教学等多种类型,采用混合教学或在线教学模式。
制作要求须提交案例介绍文档、教学活动视频和相关材料。
案例介绍文档可包括: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教学效果、教学成果、获奖情况、推广情况等。
教学活动视频反映信息化课程教学情况,针对案例特点,提供合适的教学活动录像,可以是具有代表性的单节课堂教学实录、多节课堂片段剪辑、专题介绍视频等多种形式。
使用mp4、AVI、MOV等格式,时间总计不超过50分钟。
相关材料教学设计方案、课程资源等。
评分标准。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优质课评分标准表评分标准表
评分标准说明:
- 每个评分项的分值范围为10分,满分为100分。
- 每个评分项的评分标准应具有可量化的指标和明确的描述。
- 评分标准应基于课程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不得存在主观性和片面性。
- 评分标准应能够全面评价教学过程和研究成果。
- 教学评价应客观公正,鼓励学生进步。
注意事项:
- 评分标准表应根据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 教师在进行评分时应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和打分。
- 评分标准应向教师和学生进行解释和说明,以便更好地理解评分要求。
微课大赛评分标准微课是一种以微型课程为载体,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小课堂形式进行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
微课大赛是为了推动微课程教学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而举办的比赛。
在微课大赛中,评分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微课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下面,我们将介绍微课大赛的评分标准,希望对广大微课创作者有所帮助。
一、内容设计(30分)。
内容设计是微课评分的重要指标之一。
评委会将根据微课的内容设计是否合理、丰富、具有针对性来进行评分。
内容设计要求紧扣教学大纲,符合学科特点,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习惯,设计出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的内容。
二、教学方法(30分)。
教学方法是微课评分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评委会将根据微课的教学方法是否新颖、灵活、生动来进行评分。
教学方法要求符合微课特点,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同时,还要考虑教学方法的实用性和适用性,确保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制作技术(20分)。
制作技术是微课评分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评委会将根据微课的制作技术是否精湛、美观、流畅来进行评分。
制作技术要求运用多媒体技术,包括音频、视频、动画等,能够生动展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还要考虑制作技术的操作简便性和稳定性,确保能够顺利播放和传播。
四、教学效果(20分)。
教学效果是微课评分的最终目的。
评委会将根据微课的教学效果是否显著、持久、深远来进行评分。
教学效果要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还要考虑教学效果的实际应用性和社会影响力,确保能够为教育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微课大赛评分标准是一个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它旨在为微课创作者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促进微课教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希望广大微课创作者能够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要求,不断提高微课的质量,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评分表评分标准本评分表旨在评估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帮助教师和学校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研究成果。
以下是我们针对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的评分标准:1. 教学目标(20分):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清楚表达学生应该掌握的核心概念和技能。
教学目标(20分):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清楚表达学生应该掌握的核心概念和技能。
2. 教学内容(20分):根据课程大纲,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
教学内容(20分):根据课程大纲,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
3. 教学方法(20分):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示范、讲解、探究和合作研究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教学方法(20分):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示范、讲解、探究和合作学习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教学资源(15分):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资源等教学辅助工具,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和研究资源。
教学资源(15分):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资源等教学辅助工具,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和学习资源。
5. 教学组织(15分):合理组织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步骤、时间分配和学生活动等,确保课堂秩序良好。
教学组织(15分):合理组织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步骤、时间分配和学生活动等,确保课堂秩序良好。
6. 学生参与(10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出问题、讨论和分享想法,促进互动和合作。
学生参与(10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出问题、讨论和分享想法,促进互动和合作。
7. 教学评估(10分):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估方法,包括口头提问、作业、小测验等,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
教学评估(10分):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估方法,包括口头提问、作业、小测验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评分方法每个评分标准按照对应的权重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
评分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分数。
评分表能够帮助教师了解课堂的优势和改进的方向,并对学校进行整体评估。
完整版)微课比赛方案评分细则
线清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逻辑性强,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能力。
作品规范要求微视频时长不超过10分钟,视频图像清晰
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晰,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等。
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和作者,字幕用字和符号规范。
选用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注重调动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合理,教学媒体选择恰当,教学辅助效果好。
能够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同时,要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突出生本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