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共71页
- 格式:ppt
- 大小:4.31 MB
- 文档页数:71
病史询问(问诊)病史询问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步骤之一,科学的询问方法,系统全面地采集真实的病史资料,是提出临床正确诊断的前提和保证。
一、病史询问前的准备1.步入病房,站在病人右侧,向病人问候,并作自我介绍,如“我是×医生,在您住院诊治期间对您的诊治具体负责,有什么要求、想法可向以我说明……”等等。
2.说明病史询问的意义和目的,取得病人的合作和配合。
3.消除患者的紧张、拘束心理,态度要和蔼、诚恳,耐心,病人陈述时要专心听讲。
二、一般项目询问1.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地、民族、婚姻、职业、就诊或入院日期。
2.病史的陈述人如果不是患者本人,还应询问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三、主诉患者本次就诊的主要原因及其持续时间。
主诉为患者感觉最痛苦、最明显症状或(和)体征及开始出现的时间。
主诉尽可能用病人自己描述的症状,而不是医生对患者症状诉说后加工的诊断术语。
四、现病史患者从发病到就诊时疾病的全过程。
1.起病情况:包括发病的时间、地点、环境、起病的缓急情况、前驱症状、发病的症状及其严重程度。
2.病因与诱因:尽可能地了解与本次发病有关的病因,包括外伤、中毒、感染等,以及诱因包括情绪、气候、地理及生活环境、起居饮食失调等。
3.主要症状特点:包括主要症状出现的部位、性质,持续的时间和程度,缓解或加重因素。
4.病情的发展和演变:包括患病过程中主要症状的变化或新症状的出现。
5.伴随症状:在患者出现主要症状的基础上,又同时出现一系列的其他症状,这些伴随出现的症状常常是鉴别诊断的依据,或提示出现了并发症。
6.诊疗经过:患病后曾接受检查与治疗的经过,包括检查方法、时间、结果、诊断名称及治疗方法、效果、不良反应。
7.病程中的一般情况:包括发病以来患者的精神情况、体力状态、生活习惯、食欲、睡眠、体重变化、大小便情况等。
五、既往史既往史包括既往一般健康状况、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手术外伤史、输血史、药物(食物)过敏史。
伤病员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资料(一)伤病员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资料在医学界,对于医生来说,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是诊断疾病的基础和重要环节。
而在军队中,伤病员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决定着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效果的取得,下面将详细介绍伤病员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资料。
一、伤病员病史采集资料病史采集是指通过了解伤病员的个人基本情况、病情发生时间、病症表现等方面,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而这对于军队中的医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数据,能够完全影响到治疗的效果。
1. 个人基本情况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职务、联系方式、受伤部位等,这些基本信息都必须详尽地了解。
而在采集信息时还需注意对于患者的隐私保护,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2. 因何原因导致的伤病这部分主要是了解伤病员因何原因导致的伤病,对于患者的意外伤害、疾病恶化过程的了解相当重要。
3. 病症表现医生在进行病史采集时,应对于伤病员的病症表现进行详细的询问,并对其出现的症状进行分析,如头痛、心慌、呼吸困难等。
4. 过去病史过去病史主要指之前患有的疾病和住院治疗的历史,这些信息对于诊断和治疗极为关键。
5. 药物过敏史医生在采集资料时需要注意到伤病员是否有过晕厥、休克等过敏反应,是否对某些药品过敏等,从而决定后续治疗方案。
二、伤病员体格检查资料体格检查是指医生通过外观、触及、听诊等方式,全面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况,它是确定患者病情的重要依据,对于随时可能出生的战场上,对于医疗兵的能力和军队健康的维护,是至关重要的。
1. 外貌、生命体征医生应该观察伤病员的外貌、身高体重和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呼吸等。
2. 皮肤检查医生应对于伤病员的皮肤情况进行详细检查,排查可能出现的伤口、溃疡等。
3. 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系统检查是指通过检查患者的反应能力,来确定其神经系统的状况,将其测量平衡和感觉等方面的发育水平。
4. 病历数据收集收集患者的病历数据,包括病程、化验指标和手术、疗程资料等,以做好患者的联系和信息的更新。
疾病诊断的流程引言:疾病诊断是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对患者病情的准确判断和合理处理。
本文将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鉴别诊断等方面,详细介绍疾病诊断的流程。
一、病史采集病史采集是诊断的第一步。
医生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主诉、病程、既往史、家族史等信息,以获取疾病的初步线索。
医生应耐心倾听患者的叙述,并针对性地提问,确保获取准确和充分的病史。
二、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诊断的重要环节。
医生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面色、皮肤、眼底、呼吸、心率等指标,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通过体格检查可以发现一些病理体征,如黄疸、水肿、杂音等,为疾病的诊断提供线索。
三、辅助检查辅助检查是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根据病情的不同,医生可能会选择不同的辅助检查方法,如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等,可以提供血液、尿液等生化指标,帮助医生了解疾病的程度和类型。
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等,可以提供人体内部的影像信息,帮助医生发现病变部位和病变类型。
四、鉴别诊断鉴别诊断是诊断的最后一步。
医生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医生需要将可能性较大的疾病进行排除,最终确定患者的诊断。
鉴别诊断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医学知识,同时还需要医生具备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分析能力。
总结:疾病诊断是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环节,它需要医生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鉴别诊断等多个环节,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准确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在疾病诊断的过程中,医生需要倾听患者的叙述,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方法,并进行鉴别诊断,最终确定患者的诊断。
疾病诊断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医学知识,同时还需要医生具备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分析能力。
疾病诊断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健康状况,因此,医生在进行疾病诊断时应严谨认真,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