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丙甲纤维素的检验操作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4
【性状】标准规定: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纤维状或颗粒状粉末;无臭。
实验结果:本品为色状粉末;臭。
结论:检验人:复核人:日期:月日【鉴别】(1)操作标准:取本品1g,加热水(80~90℃)100ml,不断搅拌,在冰浴中冷却,成黏性液体;取2ml置试管中,沿管壁缓缓加0.035%蒽酮的硫酸溶液1ml,放置5分钟,在两液接界面处显蓝绿色环。
标准规定:应呈正反应。
实验结果:结论:检验人:复核人:日期:月日(2)操作标准:取鉴别(1)项下的黏性液体适量,倾注在玻璃板上,俟水分蒸发后,形成一层有韧性的薄膜。
标准规定:应呈正反应。
实验结果:结论:检验人:复核人:日期:月日【检查】酸度实验条件: BP211D型电子天平温度:__℃湿度:__%操作标准:取本品1.0g,加水100ml溶解后,依法测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Ⅵ H)。
实验过程:1.供试液的制备:取本品:__g,加水__ml使溶解,依法测定。
2.供试液的制备:取本品:__g,加水__ml使溶解,依法测定。
标准规定:pH值应为4.0~8.0实验结果:PH1. PH2. pH值为。
结论:检验人:复核人:日期:月日黏度操作标准:取本品适量,按干燥品计算,加90℃水制成2.0%(g/g)溶液,充分搅拌约10分钟,置冰浴中冷却,冷却过程中继续搅匀,逐去气泡并调节重量;用NDJ-1型旋转式黏度计1号转子每分钟60转,在20℃±1℃时,以旋转黏度计测定(中国药典二部附录Ⅵ G第二法)。
标准规定:黏度应在0.005~0.075Pa·s。
计算公式:η=K·(T/ω)式中:K为用已知粘度的标准液测得的旋转式粘度计常数;K=0.653T为扭力矩;ω为角速度实验过程及结果:W样=T 1 = T2= T=η=结论:检验人:复核人:日期:月日水中不溶物操作标准:取本品1.0g,置烧杯中,加热水(80~90℃)100ml溶胀约15分钟,然后在冰浴中冷却,加水300ml,并充分搅拌,用经105℃干燥至恒重的1号垂熔玻璃坩埚滤过,烧杯用水洗净,洗液并入上述垂熔玻璃坩埚中,滤过,在105℃干燥至恒重。
精制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主要化验指标的检测质量指标检验方法一、一期(精制棉)(一)水分1.仪器条件称量皿(70*35)分析天平(0.0001g)烘箱135℃干燥器2.操作步骤:①称取3-5克平衡前的试样,精确0.0001g,②放在135±2℃的烘箱烘50分钟,取出称量皿,将盖盖上,迅速移入干燥器内,③冷却至室温(30-60min)后称量,精确0.0001g3.计算水分%=(烘干前重-烘干后重)/试样4.注意①称量皿必须恒重②称样要迅速5.影响该指标的因素工艺:压榨浆的厚度开松时棉块的大小蒸汽大小化验操作:称量皿的恒重称样是否迅速取样是否均匀烘箱内是否有潮湿物品(二)灰分1.仪器条件瓷坩埚(50ml)托盘天平(0.01g)分析天平(0.0001g)电炉子马弗炉干燥器2.操作步骤: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g平衡式样放入已知质量的恒重瓷坩埚中②把放入试样的瓷坩埚在电炉上慢慢炭化至试样呈灰白无烟为止③把炭化好的试样及瓷坩埚放入650±50℃马弗炉灼烧1小时取出后在空气中放置5min移入干燥器内冷却(30min-60min,)至室温④用分析天平称出质量(精确到0.0001g)3.计算灰分%=灼烧后坩埚及残渣重-灼烧前坩埚重/试样*(1-平衡水分)灰分%=m2-m1/m0*(1-w)4.注意事项瓷坩埚必须恒重试样炭化为灰白色无烟5.影响该指标的因素原料:短绒本身土杂机器摩擦人为带入杂质水质因素(水的硬度铁钙镁盐含量)工艺:水洗的次数化验操作:瓷坩锅的恒重取样是否均匀炭化的程度(避免着火)(三)硫酸不溶物1.仪器条件砂芯坩埚(20um-40um) 托盘天平(0.01g)分析天平(0.0001g)瓷坩埚(100ml)平底烧杯(1000ml)玻璃棒烘箱135℃真空泵抽滤瓶1500ml-2000ml干燥器量筒50ml 硫酸(分析纯)2.操作步骤:①在瓷坩埚加入98%硫酸30-50ml,放入150C以下水浴锅恒温5mi n②用托盘天平称10g平衡样品③将样品多次少放并迅速搅拌使试样完全溶解,搅拌成均匀粘稠状随即将溶有试样的瓷坩埚从冷水中取出,擦干外壁,在搅拌下将瓷杯内溶物慢慢注入盛有400ml-500ml的蒸馏水烧杯④用已知质量的恒重的砂芯坩埚反复抽滤至中性⑤将砂芯坩埚放入135℃烘箱中烘至恒重(1.5h)⑥拿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30min)⑦用分析天平称出质量(0.0001g)3.计算硫酸不溶物%=烘干后坩埚及残渣重-烘干前坩埚重/试样*(1-平衡水分)硫酸不溶物%=m2-m1/m0*(1-w)4.注意把硫酸缓慢的倒入水中试样不得有水搅拌应多次少量,均匀杂质不得掉落砂芯坩埚必须恒重5.影响该指标的因素原料:短绒杂质(木质素棉壳三丝)工艺:蒸煮的强度漂洗的轻重化验操作:坩锅是否恒重取样是否均匀溶解时是否炭化是否有未溶纤维杂质是否掉落(四)甲(α)纤维素含量:1.仪器条件砂芯坩埚(20um-40um) 分析天平(0.0001g)瓷坩埚(100ml)量筒50ml 真空泵抽滤瓶温度计(0-50℃)氢氧化钠(17.5%)醋酸(10%)2.操作步骤:①准确量取30ml的17.5%的氢氧化钠放入干净瓷坩埚,在20±0.5度的水浴锅恒温10分钟。
羟丙甲纤维素检验操作程序1.目的:建立一个羟丙甲纤维素检验操作程序。
2.范围:质监部QC室3.责任:检验人员应按此程序进行检验。
4.标准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5.程序内容:5.1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纤维状或颗粒状粉末;无臭。
在无水乙醇、乙醚、丙酮中几乎不溶;在冷水中溶胀成澄清或微浑浊的胶体溶液。
5.1.1.操作方法:目测,鼻闻,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纤维状或颗粒状粉末;无臭。
5.1.2溶解性5.1.2.1仪器设备电子天平;带刻度的试管(规格:50ml)5.1.2.2试剂无水乙醇;乙醚;丙酮;5.1.2.3操作方法称取0.001g供试品于3支分别装有1~10ml的无水乙醇,乙醚,丙酮的50ml试管中,每隔5分钟强力振摇30秒钟,观察30分钟内的溶解情况,如仍有目视可见的溶质颗粒时,即视为不完全溶解。
5.1.2.4结果评价本品在无水乙醇、乙醚、丙酮中几乎不溶。
5.2鉴别5.2.1鉴别一5.2.1.1仪器设备一般实验仪器;5.2.1.2试剂0.035%蒽酮的硫酸溶液:取蒽酮0.035g,加硫酸溶解至100ml,即得。
5.2.1.3操作方法取本品1g,加热水100ml,不断搅拌,在冰浴中冷却,成粘性液体;取2ml置试管中,沿管壁缓缓加0.035%蒽酮的硫酸溶液1ml,放置5分钟,观察结果。
5.2.1.4结果评价观察在两液界面处应显蓝绿色环。
5.2.2鉴别二5.2.2.1仪器设备一般实验仪器;玻璃板;5.2.2.2试剂同鉴别一项下5.2.2.3操作方法取上述项下的粘性液体适量,倾注在玻璃板上,待水分蒸发后,观察结果。
5.2.2.4结果评价应形成一层有韧性的薄膜。
5.3检查5.3.1酸碱度5.3.1.1仪器设备一般实验仪器;精密pH计;电子天平。
5.3.1.2试剂纯化水;磷酸盐标准缓冲液(袋装)(pH6.18):剪开塑料袋,将粉末倒入250ml 容量瓶中,再用少量无CO2的纯化水将塑料袋内壁冲洗干净,(洗液并入容量瓶内)溶解后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羟丙甲纤维素国标
羟丙甲纤维素,又称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是一种水溶性纤维
素衍生物,常用作增稠剂、乳化剂和稳定剂。
在国际上,羟丙甲纤
维素的国际标准通常是以英文缩写HPMC(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来表示。
而在中国,羟丙甲纤维素的国家标准是GB/T 23858-2009《羟丙甲纤维素》。
根据国家标准GB/T 23858-2009,《羟丙甲纤维素》规定了羟
丙甲纤维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
其中,技术要求包括外观、纯度、粘度、水分、残留
物等指标,试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纯度测定、粘度测定、水分测定、残留物测定等。
这些规定旨在保证羟丙甲纤维素产品的质量和
安全性,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羟丙甲纤维素作为一种功能性多用途助剂,在建筑材料、涂料、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材料中,羟丙
甲纤维素常用作水泥砂浆、瓷砖胶、石膏制品等的增稠剂和乳化剂,能够改善产品的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
在医药领域,羟丙甲纤维素
常用作胶囊的成型剂、眼药水的稳定剂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和可溶性。
在食品工业中,羟丙甲纤维素常用作稳定剂和增稠剂,
能够提高食品的口感和质地。
总的来说,羟丙甲纤维素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性助剂,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国家标准GB/T 23858-2009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规范羟丙甲纤维素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促进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
目的:规范原辅料的检验方法和操作程序。
范围:羟丙纤维素。
责任:质检员。
规定:1性状1.1 取本品5g,平铺于洁净的白磁盘中,观察其色泽、状态。
1.2鼻闻舌尝,检查其嗅味。
1.3取本品1g,加水10ml,振摇,观察溶液变化情况。
1.4依法检查(凡例),观察本品在乙醇、丙酮、乙醚这的溶解情况。
2鉴别2.1取本品2%的水溶液1ml,置试管中,沿管壁缓缓加0.035%蒽酮的硫酸溶液1ml,观察两液界面处的颜色变化。
2.2取本品2%的水溶液5ml,加氢氧化钠0.5g,振摇溶解后,放置10分钟,观察溶液变化;再加甲醇10ml,振摇,观察反应现象。
3检查3.1酸碱度取本品0.10 g,加水10ml溶解后,振匀,依法测定(附录ⅥH)。
3.2氯化物取本品0.10g,加热水30ml,在水浴中加热10分钟,趁热滤过,残渣用热水15ml 洗涤4次,合并滤液与洗液于100ml量瓶中,放冷,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取10ml 按“氯化物检查标准操作程序”检查,与标准氯化钠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
3.3干燥失重取本品1 g,精密称重,在105℃干燥至恒重,按“干燥失重测定标准操作程序”检查。
羟丙纤维素检验标准操作程序第2页3.4 炽灼残渣取本品1.0 g,精密称定,按“炽灼残渣检查标准操作程序”检查。
3.5铁盐取本品1.0 g,,照炽灼残渣项下的方法炽灼后,残渣加稀盐酸5ml,于水浴中加热溶解,加水至25 ml,混匀;取5.0 ml,按“铁盐检查标准操作程序”检查,与标准铁溶液2.0 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
3.6重金属取3.4项下遗留残渣,按“重金属检查标准操作程序”检查。
3.7砷盐取本品0.67 g,加氢氧化钙1.0 g,混合,加水2ml,搅拌均匀,在40℃烘干,以小火烧灼使炭化,再在500~600℃炽灼使完全灰化,放冷,加盐酸8ml与水23ml,按“砷盐标准操作程序”检查。
3.8微生物限度按“微生物限度检查标准操作程序”检查。
1 引用标准无2 方法提要试样中的HPM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能在加热的情况下,在醋酸及盐酸的介质中与二苯胺反应生成蓝色的络合物,利用这一特性,采用分光光度法,采用在635nm处的吸光值用外标法定量。
3 试剂和溶液3.1 溶剂:超纯水;3.2 显色剂:二苯胺,醋酸,浓盐酸;3.3 标准品:含量为98%的HPMC4 仪器4.1 紫外分光光度仪:DR6000;4.2 检测波长:635nmnm4.3 比色皿:10mm;4.4 天平:分度值为0.1mg;4.5 容量瓶:25ml、500ml;4.6超纯水发生器4.7 水浴装置5 显色试剂和PVA标准溶液的制备5.1 二苯胺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二苯胺2.5g(精确到0.0001g)于250ml的烧杯中,依次加入100ml的醋酸和60ml的浓盐酸,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后封口,此溶液可保存3天。
5.2 HPMC标准溶液的配制准备400ml的纯水加热至沸腾备用。
准确称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标准品0.1g(精确到0.0001g),保持溶液温度为100℃搅拌边搅拌边慢慢加入标准品。
带加入完毕后好,保持温度为100℃搅拌1h,待HPMC完全溶解后,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至500ml,继续搅拌1h,得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的标准储备液。
分别取该标准储备溶液0、1、2、4、8ml于1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分别移取5ml此标准溶液于5个25ml的比色皿中,加入上述配制好的二苯胺溶液10ml,配制成PVA的浓度为0、20、40、80、160mg/l的标准工作溶液。
在100℃的水浴锅中使其显色60分钟待测。
7 样品溶液的制备7.1原料样品制备移取水样2ml于25ml的容量瓶中,用纯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搅拌均匀后,移取5ml于25ml的比色皿中,加入二苯胺溶液10ml,然后在100℃的水浴锅中使其显色60分钟待测。
8 测定与计算8.1测定在635nm处,待仪器稳定后,用1cm的比色皿,以浓度为0的标准液为试剂空白,分别测定标准液和样品的吸光值(扣除空白后)A x。
乙 醇YichunEthanolH 3CC 2H 6O 46.07【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清液体;微有特臭;易挥发,易燃烧,燃烧时显淡蓝色火焰;加本品作为供试品溶液(a)刻度,摇匀,精密量取 50µl ,置 25ml 量瓶中,用本品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d )。
照气相色谱法测定(通则 0521),以 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或极性相近)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为色谱柱;起始温度为 40℃,维持 12 分钟,以每分钟 10℃的速率升温至 240℃,维持 10 分钟;进样口温度为 200℃,检测器温度为 280℃;载气为氦气或氮气。
取对照溶液(b )1μl 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乙醛峰与甲醇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精密量取对照溶液(a )、(b )、(c )、(d )和供试品溶液(a )、(b )各 1µl ,分别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供试品溶液(a )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甲醇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a )中甲醇峰面积的 0.5 倍(0.02%);含乙醛和乙缩醛的总量按公式(1)计算,总量不得过0.001%(以乙醛计);含苯按公式(2)计算,不得过0.0002%。
供试品溶液(b)色谱图中其他各杂质峰面积的总和不得大于4-甲基-2-戊醇的峰面积(0.03%,以4-甲基-2-戊醇计)。
乙醛和乙缩醛的总含量%= (0.001%×A E)/(A T–A E) + (0.003%×C E)/(C T–C E)×(M r1/M r2) (1)式中A E为供试品溶液(a)中乙醛的峰面积;A T为对照溶液(b)中乙醛的峰面积;C E为供试品溶液(a)中乙缩醛的峰面积;C T为对照溶液(c)中乙缩醛的峰面积;。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准确称重和测量的准确称取HPMC样品并测量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将坩埚盖上半盖,计算铁盐含量:测量塑料铁1000,取样数次,移入50ml容量瓶中除铁,准确称取11.5g(准确至0.0001g)试样,测定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铁盐,测定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铁盐仪器瓷坩埚:50ml;马弗炉:温度可控制在(650土壤50))℃;容量瓶:50ml;分光光度计,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平均值稀释到刻度线,仅为零。
从这个步骤开始,加入空白的实验(即在空白的<UNK>上加入5ml 盐酸,冷却,和蒸汽到剩下的2?3 ml),将溶液装在lcm比色盘中,再蒸剩下的2?3ml,测量光在510nm的分光光度计下的吸收度,然后控制铁的标准曲线t,找出相应的铁的量,并将其加入<UNK>中。
50 ML的测试方法。
熔炉在电炉上加1:1盐酸加热。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样品的沉淀和测定,空白实验(2%)5mL,醋酸钠15 ml(液体转移管),0.1%邻菲咯啉5mL,室温下加入盐酸5ml 1mL,在电炉中加入木炭1≤1.5h,然后将马弗炉置于500600℃,在电炉中蒸发(通常15分钟)。
用5ml盐酸降温15 min。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腻子粉具有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在腻子粉中的作用,一般来说,增稠、防水和施工纤维素可起到增稠悬浮的作用,使溶液保持均匀均匀,防止下垂将腻子粉缓慢干燥,以帮助钙在水中的反应纤维素具有润滑作用,能使腻子粉具有良好的结构。
hpmc不参与任何化学反应,只扮演次要角色。
在灰泥粉中加水是一种在墙上的化学反应,因为有一种新的材料,而不是把灰泥粉从墙上放下来,压成粉末,然后因为新物质(碳酸钙)的形成而死亡。
cao+h 2o=ca (oh)2-ca(oh)2+co2=caco 3+h 2o作为ca(oh)2的主要成分,cao和caco3 co2在水和空气中,碳酸钙和hpmc的形成只有水,而钙是一个很好的反应,不参与任何反应。
技术标准----质量管理文件名称羟丙甲纤维素质量标准及内控标准编码TS-ZL-036-00页数3-1 实施日期制订人审核人批准人制订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制订部门质管部分发部门生产车间、供应部、检验室、原辅料仓库目的:制订羟丙甲纤维素质量标准及内控标准。
适用范围:羟丙甲纤维素质量控制。
责任:检验室、生产车间、原辅料仓库及供应部执行本标准,质管部负责监督本标准的执行。
标准内容:1.品名:羟丙甲纤维素。
2.辅料编号:F143.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二部。
4.法定规格标准本品为2-羟丙基醚甲基纤维素。
按干燥品计算,含甲氧基(-OCH3)应为19.0~30.0%,含羟丙氧基(-OCH2CHOHCH3)应为 4.0%~12.0%。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纤维状或颗粒状粉末;无臭。
本品在无水乙醇、乙醚、丙酮中几乎不溶;在冷水中溶胀成澄清或微浑浊的胶体溶液。
【鉴别】(1)取本品1g,加热水(80℃~90℃)100ml,不断搅拌,在冰浴中冷却,成黏性液体;取2ml置试管中,沿管壁缓缓加0.035%蒽酮的硫酸溶液1ml,放置5分钟,在两液接界面处显蓝绿色环。
(2)取鉴别(1)项下的黏性液体适量,倾注在玻璃板上,俟水分蒸发后,形成一层有韧性的薄膜。
【检查】酸碱度取本品 1.0g,加水100ml溶解后,照《PH值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SOP-QC-083-00)测定,PH值应为 4.0~8.0。
黏度取本品适量,按干燥品计算,加90℃的水制成 2.0%(g/g)的溶液,充分搅拌约10分钟,置冰浴中冷却,冷却过程中继续搅匀,逐去气泡并调节重量;用NDI-I文件名称羟丙甲纤维素质量标准及内控标准编码TS-ZL-036-00页数3-2型旋转式黏度计1号转子每分钟60转,在20℃±0.1℃,以旋转式黏度计测定(附录VI G第二法),黏度应为0.005~0.075pa·s。
水中不溶物取本品 1.0g,置烧杯中加热水(80℃~90℃)100ml溶胀约15分钟,然后在冰浴中冷却,加水300ml充分搅拌,用经105℃干燥至恒重的1号垂熔玻璃坩埚滤过,烧怀用水洗净,洗液并入上述垂熔玻璃坩埚中,滤过,在105℃干燥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过5mg(0.5%)。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添加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产品为白色至灰白色纤维状粉末或颗粒。
2 结构式R=H或者CH3或者CH2CHOHCH34 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附录 A检验方法A.1 一般规定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 6682-2008中规定的水。
分析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 602、GB/T 603的规定制备。
本试验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 鉴别试验A.2.1 称取1g试样,加入100mL水,可在水中溶胀,形成透明呈乳白色粘稠状胶体溶液。
A.2.2 称取1g试样,加入100mL沸腾的水,搅拌均匀(保持部分此试样溶液,用于鉴别试验A.2.3),此试样溶液呈糊状,冷却至20℃,形成清澈或半透明粘稠液体。
A.2.3 取部分A.2.2中的试样溶液,将试样溶液置于玻璃盘中,使水分挥发,形成薄膜。
A.3 甲氧基和羟丙氧基含量的测定A.3.1 试剂和材料A.3.1.1 甲苯。
A.3.1.2 邻二甲苯。
A.3.1.3 己二酸A.3.1.4 氢碘酸。
A.3.1.5 异丙碘。
A.3.1.6 甲基碘。
A.3.2 仪器和设备气相色谱仪:配备热导检测器,或其他等效的检测器。
A.3.3 参考色谱条件A.3.3.1 色谱柱:1.8m×4mm玻璃柱,填料为100到120目色谱纯硅质土(Chromosorb WHP或其他等效物)上含10%的甲基硅酮油(UCW 982或其他等效物),或其他等效色谱柱。
A.3.3.2 柱温:100℃。
A.3.3.3 进样口温度:200℃。
A.3.3.4 检测器温度:200℃。
A.3.3.5 载气:氦气。
A.3.3.6 流速:20mL/min。
A.3.3.7 进样量:约2μL。
A.3.3.8 甲基碘、异丙碘、甲苯和邻二甲苯的色谱保留时间分别为3 min,5min,7min和13min。
附件:可溶性淀粉Kerongxing DianfenSoluble Starch本品系淀粉通过酸水解等方法加工,改善其在水中溶解度而得。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本品在沸水中溶解,在水或乙醇中不溶。
4 号浊度标准液(通则0902)比较,不得更浓。
还原糖取本品10.0g,加水100.0ml,振摇15 分钟,放置12 小时,用G4 玻璃垂熔坩埚滤过,取续滤液50.0ml,加碱性酒石酸铜试液50ml,煮沸2 分钟,用105℃恒重的G4 垂熔玻璃坩埚滤过,沉淀物用水洗涤直至洗液呈中性,再分别用乙醇和乙醚各60ml 洗涤,在105℃干燥至恒重,马铃薯淀粉来源,遗留残渣不得过0.15g;其他淀粉来源,遗留残渣不得过0.25g。
氯化物取本品1.0g,置100ml 量瓶中,加水约50ml,振摇10 分钟,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5.0ml,依法检查(通则0801),与标准氯化钠溶液10.0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2%)。
硫酸盐取氯化物项下的续滤液20.0ml,依法检查(通则0802),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1%)。
氧化物质取本品4.0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水50.0ml,密塞,振摇5 分钟,转入50ml 具塞离心管中,离心至澄清,取上清液30.0ml,置碘量瓶中,加冰醋酸1ml 与碘化钾1.0g,密塞,摇匀,置暗处放置30 分钟,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2mol/L)滴定至蓝色或紫红色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空白试验应在放置30 分钟后,加淀粉指示液1ml 后测定)。
每1ml 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2mol/L)相当于34μg 的氧化物质(以过氧化氢H2O2计),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2mol/L)不得过1.4ml(0.002%)。
羟丙甲纤维素国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羟丙甲纤维素,又称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是一种水溶性纤维素衍生物。
它是由纤维素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制得的,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和吸湿性,是一种优秀的增稠剂和稳定剂。
羟丙甲纤维素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食品工业中用作增稠剂、稳定剂和乳化剂,在化妆品工业中用作增稠剂和乳化剂,在药品工业中用作缓释剂以及在纺织工业中用作纺丝剂和增稠剂等。
羟丙甲纤维素的国标是指符合中国国家标准规定的羟丙甲纤维素产品。
国标的制定是为了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根据中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羟丙甲纤维素》国家标准,羟丙甲纤维素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被明确规定,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羟丙甲纤维素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外观、固含量、粘度、pH值、残留物等。
外观要求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状,无结块、结晶和异物。
固含量需满足标准规定的最低值。
粘度是羟丙甲纤维素的重要性能之一,一般采用旋转粘度计进行测定。
pH值要求在标准范围内,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残留物是指生产过程中可能残留的有害物质,其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限定。
在使用羟丙甲纤维素时,应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规格和型号,以确保产品的效果和安全性。
在食品工业中,羟丙甲纤维素常用于生产果冻、冰淇淋、酸奶、奶酪等产品,可以提高产品的口感和质地,增加产品的稠度和黏性。
在化妆品工业中,羟丙甲纤维素常用于生产洗发水、沐浴露、护肤品等产品,可以增加产品的稠度和光滑度,改善产品的质感和使用感受。
在药品工业中,羟丙甲纤维素常用于制备胶囊、片剂、口服溶液等药品,可以实现药物的缓释释放,减少药物的刺激性和毒性。
羟丙甲纤维素是一种性能优良、应用广泛的功能性助剂,在食品、化妆品、药品以及纺织等行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符合国标的羟丙甲纤维素产品能够保证其质量和安全性,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XXXXXXXXX有限公司
一、目的:建立羟丙甲纤维素质量标准,确保所用羟丙甲纤维素的质量。
二、范围:本规定适用于羟丙甲纤维素质量控制。
三、责任:
四、内容:
1.标准来源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2.技术要求
3.贮存条件:密封保存。
4.相关标准操作规程:羟丙甲纤维素检验标准操作规程(SOP-ZL-JG(FL)-034)、物料取样标准操作规程(SOP-ZL-QA-001)。
5.企业统一指定的物料名称:与《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一致
6.内部使用的物料代码:1102059。
7.经批准的供应商:见合格供应商目录。
8.印刷包装材料的实样或样稿:无此项内容。
9.注意事项:遮光,密封。
10.有效期:按厂家规定执行。
11.文件附件:共0份。
12.修订及变更历史:。
羟丙甲纤维素质量标准
1.目的
本标准规定羟丙甲纤维素检验项目,技术参数指标及检验方法依据等内容,作为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准则。
2.范围
适用于羟丙甲纤维素的质量控制。
3.责任
供应部按此标准采购,质量保证部、综合一车间、生产技术部应按此标准验收,质量控制部按此标准检验。
4.标准依据
《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
5.标准内容
5.1 物料代号:
39-018-02
5.2规格:化学试剂
5.3检验项目及限度要求:
5.4取样和检验依据:
《物料、中间产品、成品取样管理制度》WJ/ZL·(gl)·001-06 《羟丙甲纤维素检验标准操作程序》KY/H009·WJ/ZL·(bc) ·017-00 5.5 合格物料供应商
重庆兴顺化工有限公司
5.6贮存条件:密闭保存。
5.7复验期:。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检测报告1. 引言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 Methylcellulose,简称HPMC)是一种重要的合成纤维素衍生物,广泛应用于建筑、食品、药品等领域。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对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进行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检测方法以及步骤。
2. 检测方法2.1 粘度测定法粘度测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质量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流体的粘度与其浓度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准备一定浓度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使用粘度计测定不同浓度溶液的粘度值;•绘制粘度与浓度之间的标准曲线;•通过待测样品的粘度值在标准曲线上进行插值,从而确定样品的含量。
2.2 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是一种通过测定样品的红外光谱图谱来确定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含量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准备待测样品的红外光谱图谱;•对比样品的红外光谱图谱与已知浓度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标准谱图;•通过峰值的强度或面积的比较,确定样品中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含量。
2.3 热重分析法热重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测定样品在升温过程中质量的变化来确定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含量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准备待测样品的热重分析曲线;•分析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质量变化;•通过质量变化的比较,确定样品中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含量。
3. 结论通过粘度测定法、红外光谱法和热重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检测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含量。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这些检测方法不仅可以用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质量控制,还可以为产品研发提供参考。
4. 参考文献[1] 王明, 李刚.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检测方法研究[J]. 微信公众号科技论文, 2019(4): 56-60.[2] 张伟, 高峰.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质量检测技术研究[J]. 化学通报, 2018, 81(4): 348-352.[3] 林婷婷, 赵雪梅.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含量检测方法及应用研究[J]. 现代化工, 2017, 37(1): 97-102.5. 致谢感谢以上参考文献的作者对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检测方法的研究,为本报告的写作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羟丙甲纤维素安徽山河产品手册一、围:本标准规定了羟丙甲纤维素安徽山河产品的检测方法和操作要求;适用于本公司羟丙甲纤维素的质量检测。
二、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三、质量指标: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纤维状或颗粒状粉末酸碱度 PH=4.0—8.0黏度 0.005—0.075Pa·S干燥失重≤5.0%氧基(-OCH3 19.0%—30.0%羟丙氧基(-OCH2CHOHCH3)四、试剂1、蒽酮(AR级)2、氢氧化钙(AR级)五、仪器与用具1、黏度计2、恒温干燥箱3、高温炉4、酸度计5、甲氧基测定仪6、羟丙氧基测定仪六、操作步骤1、本品为2-羟丙基醚甲基纤维素。
按干燥品计算,含甲氧基(-OCH3)应为19.0%—30.0%,含羟丙氧基(-OCH2CHOHCH3)应为4.0%—12.0%。
2、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纤维状或颗粒状粉末;无臭。
本品在无水乙醇、乙醚、丙酮中几乎不溶;在冷水中溶胀成橙清或微浑浊的胶体溶液。
3、鉴别3.1取本品1g,加热水(80—90℃)100ml,不断搅拌,在冰浴中冷却,成黏性液体;取2ml至试管中,油沿管壁缓缓加0.035%蒽酮的硫酸溶液1ml,放置五分钟,在两液接界面处显蓝绿色环。
3.2取鉴别3.1项下的黏性液体适量,倾注在玻璃板上,俟水分蒸发后,形成一层有韧性的薄膜。
4.检查4.1 酸碱度取本品1.0g,加水100 ml溶解后,依法定(见PH测定操作规程),PH值应为4.0—8.0。
4.2 黏度取本品适量,按干燥品计算,加90℃的水制成2.0% (g/g)的溶液充分搅拌约10分钟,置冰浴中冷却,冷却过程中继续搅匀,琢去气泡并调节重量;用NDI-1型旋转式黏度计1号转子每分钟60转,在20℃±0.1℃ 以旋转式黏度计测定(见黏度测定操作远规程),黏度应为0.005—0.075Pa·s。
羟丙甲纤维素的检验操作规程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羟丙甲纤维素的检测方法和操作要求;
适用于本公司羟丙甲纤维素的质量检测。
二、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
三、质量指标:
四、试剂
1.蒽酮(AR级)
2. 氯化钠(AR级)
五、仪器与用具
1、酸度计
1.恒温干燥箱
2.高温炉
3.检砷装置
4.羟丙氧基测定仪
六、操作步骤
1、本品为低取代2-羟丙基醚杆维。
按干品计算,含羟丙氧基(C
3H
7
O2)应为7.0%—16.0%。
2、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无味。
本品在水中溶胀成胶体溶液;在乙醇、丙酮或乙醚中来溶。
3、鉴别:(1)取本品2% 的水溶液适量,置试管中,沿管壁缓缓加0.035%蒽酮的硫酸溶液1ml,在两液界面处即显蓝色环,渐变为绿色。
(2)取本品2%的水溶液5ml,加氢氧化钠0.5 ,振摇溶解后,放置10分钟,呈浮白色黏稠状溶液,再加甲醇10ml,振摇,应生成白色絮状沉淀。
4、检查
4.1 酸碱度取本品0.10g,加水10 ml溶解后,依法定(附录Ⅵ H),PH值应为5.0~7.5。
4.2 氯化物取本品0.10g,加水30ml,在水浴中加热10分钟趁热滤过,残渣用热水15ml 洗涤4次,合并滤液与洗液于100ml量瓶中,放冷,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取10ml,依法检查,(附录Ⅷ A),与标准氯化钠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20%)4.3 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0.8%(附录Ⅷ L)。
4.4 炽灼残渣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附录Ⅷ N),遗留残渣不得超过1.0%。
4.5 铁盐取本品1.0g。
照炽灼残渣项下的方法炽灼后,残渣加浠盐酸5ml,于水浴中加热溶解,加水至25ml,混匀;取5.0ml,依法检查,(附录Ⅷ G),与标准铁溶液2.0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10%)。
4.6重金属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附录Ⅷ H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超过百万分之二十。
4.7 砷盐取本品0.67g,加氢氧化钙1.0g,混合,加水2ml,搅
拌均匀,在40℃烘干,以小火烧灼使炭化,再在500—600℃炽灼使完全灰化,放冷,加盐酸8ml与水23ml,依法检查(附录Ⅷ H第一法),应符合规定(0.0003%)。
5. 含量测定取本品约0.1g,精密称定,照羟丙氧基测定方法(附录Ⅶ F)测定,即得。
6.微生物限度检查: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操作规程》(编码YS026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