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撰写模版
- 格式:doc
- 大小:2.43 MB
- 文档页数:7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报告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引言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电子信号的传输、处理和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模拟电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通信、娱乐、医疗等领域。
本篇实验报告将介绍我在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中的学习和实践经验。
实验一:放大电路设计与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主要学习了放大电路的设计和实验。
首先,我们通过理论计算和仿真软件的辅助,设计了一个放大电路。
然后,我们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进行实验搭建。
在搭建完成后,我们使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对电路进行测试和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实验二:滤波电路设计与实验滤波电路是模拟电子技术中常见的电路之一。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的设计和实验。
通过理论计算和仿真软件的辅助,我们设计了一个低通滤波器和一个高通滤波器。
然后,我们使用合适的电子元件进行实验搭建,并使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对电路进行测试和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滤波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实验三:振荡电路设计与实验振荡电路是模拟电子技术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振荡电路的设计和实验。
通过理论计算和仿真软件的辅助,我们设计了一个振荡电路。
然后,我们使用合适的电子元件进行实验搭建,并使用示波器对电路进行测试和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并学会了调试振荡电路的方法。
实验四:运算放大器设计与实验运算放大器是模拟电子技术中常见的电子元件之一。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运算放大器的设计和实验。
通过理论计算和仿真软件的辅助,我们设计了一个运算放大器电路。
然后,我们使用合适的电子元件进行实验搭建,并使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对电路进行测试和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并学会了调试运算放大器电路的方法。
实验五:电源设计与实验电源是模拟电子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电源的设计和实验。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评估模拟电子技术的运用和实验结果的分析。
实验器材- 双踪示波器- 函数信号发生器- 直流稳压电源- 万用表- 电阻、电容等元器件实验步骤第一步:直流电压放大1. 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并将直流稳压电源输出设为10V。
2. 测量放大电路的直流放大倍数。
3. 将输入信号从0.1V逐渐增加到1V,并记录对应输出信号的电压值。
第二步:换流电路1. 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并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设为正弦波。
2. 测量换流电路的输出波形,并与输入波形进行比较。
第三步:集成运放1. 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并将输入信号设为三角波。
2. 测量集成运放输出波形,并与输入波形进行比较。
结果和分析1. 在直流电压放大实验中,测得电路的直流放大倍数为15.4倍,输出信号的失真略微增加。
这是因为理想的运放模拟电路在直流部分可以达到无穷大增益,但实际电路因为存在漏电、器件参数的不同导致实际相对稳定的直流增益不可能太高,而且正负电源电压限制了输出信号的动态范围。
2. 在换流电路实验中,我们通过不同的电容选择和欧姆电阻配合,完成了信号的正弦波变换成半波直流脉冲的效果。
但由于电路的非线性和欧姆电阻的不稳定,导致了输出信号有一定的失真和频率降低的现象。
3. 在集成运放实验中,我们实现了三角波的变幻成矩形波的目的。
理论上,集成运放的输入阻抗无限大,输出阻抗无穷小,所以输出信号理论上等于输入信号。
而实际中,集成运放输出信号会受到负载、电源电压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际输出信号与理论信号有一定偏差。
总结通过本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我们学习了基本的模拟电路设计和调试方法,深入理解了运放的基本原理,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实验结果的分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学号:**********日期:2015。
12.21实验1:单极共射放大器实验目的:对于单极共射放大电路,进行静态工作点与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量。
实验原理: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是指在接通电源电压后放大器输入端不加信号(通过隔直电容将输入端接地)时,测量晶体管集电极电流ICQ 和管压降VCEQ.其中集电极电流有两种测量方法。
直接法:将万用表传到集电极回路中.间接法:用万用表先测出RC 两端的电压,再求出RC两端的压降,根据已知的RE的阻值,计算ICQ。
输出波底失真为饱和失真,输出波顶失真为截止失真.电压放大倍数即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比。
输入电阻是从输入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输入电阻一般用间接法进行测量.输出电阻是从输出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输出电阻也用间接法进行测量. 实验电路:实验仪器:(1)双路直流稳压电源一台.(2)函数信号发生器一台。
(3)示波器一台。
(4)毫伏表一台。
(5)万用表一台。
(6)三极管一个.(7)电阻各种组织若干。
(8)电解电容10uF两个,100uF一个。
(9)模拟电路试验箱一个。
实验结果:经软件模拟与实验测试,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结果基本一致。
实验2:共射放大器的幅频相频实验目的:测量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实验原理:放大器的实际信号是由许多频率不同的谐波组成的,只有当放大器对不同频率的放大能力相同时,放大的信号才不失真。
但实际上,放大器的交流放大电路含有耦合电容、旁路电容、分布电容和晶体管极间电容等电抗原件,即使得放大倍数与信号的频率有关,此关系为频率特性。
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是指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与输入信号的频率之间的关系。
在一端频率范围内,曲线平坦,放大倍数基本不变,叫作中频区。
在中频段以外的频率放大倍数都会变化,放大倍数左右下降到0.707倍时,对应的低频和高频频率分别对应下限频率和上限频率。
通频带为:f BW=f H-f L实验电路:实验结果:理论估算值实际计算值参考f L f H f L f H=2k欧17.98H Z53.13MH Z17。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低频信号发生器班级XX XXXX姓名XXXX学号20121192XXXX成绩日期 16低频信号发生器一、课题名称与技术要求1设计能产生正弦波,矩形波(占空比可调)和锯齿波等多种信号的函数信号发生器。
2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a输出信号的工作频率范围10Hz~10KHz,连续可调b输出各种信号波形幅值0~10V,连续可调二、内容摘要信号产生电路有正弦波和非正弦波振荡电路两种形式。
正弦波振荡电路是由正反馈网络和放大电路组成。
常见的有RC正弦波振荡电路和LC正弦波振荡电路。
非正弦信号产生电路主要有方波、矩形波、三角波和锯齿波等信号发生电路。
矩形波发生电路由一个可调占空比的迟滞电压比较器组成。
方波是占空比为50%的矩形波的一种特殊形式。
锯齿波发生电路由一个同相输入迟滞比较器和一个可调占空比的积分电路组成。
三角波又是占空比为50%的锯齿波的特殊形式。
对于正弦波产生电路,关键就是熟悉选频网络的选频特性。
对于非正弦产生电路,关键是要明确放大电路引入的是正反馈,因为只有正反馈才能使电路产生振荡。
本方案采用RC正弦波振荡电路,迟滞电压比较器和RC积分电路。
将这三个电路连接在一起,会依次产生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
由于矩形波积分后不能产生锯齿波,上述方案不能实现,所以单独设计一个矩形波产生电路。
由于矩形波与方波的不同之处在于矩形波的高电平持续时间与低电平持续时间不相等,可以在方波产生电路中设法使电容的充放电时间不相等来实现,即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实现,这就是一个可调占空比的矩形波发生电路。
三、总体设计方案论证及选择(1)RC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作为输入信号,通过迟滞电压比较器产生方波,再作为输入信号,通过积分电路产生三角波。
原理图如下:正弦波方波三角波1.正弦波产生电路a电路图如下:b. 分析上图是RC串并联正弦波振荡电路,又称文氏桥。
反馈网络和选频网络由RC串并联网络组成,同时加入了一个C007芯片作为放大电路。
实验报告要求:一.写4个实验报告,每个报告装订成一份,每人4份,不要将4个实验报告装订成1份了。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包括示波器的使用、万用表的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等内容)实验二: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三:射极跟随器实验四:差动放大器二.手写报告,不得打印。
三.具体怎样写实验报告,可参考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的要求。
四.3月26日前,收好后统一交给老师。
模拟电子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一示波器原理及使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二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三射极跟随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四差动放大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实验一示波器原理及使用一、示波器的基本结构示波器的种类很多,但它们都包含下列基本组成部分,如附图1-1 所示。
附图1-1 示波器的基本结构框图1、主机主机包括示波管及其所需的各种直流供电电路,在面板上的控制旋钮有:辉度、聚焦、水平移位、垂直移位等。
2、垂直通道垂直通道主要用来控制电子束按被测信号的幅值大小在垂直方向上的偏移。
它包括Y轴衰减器,Y轴放大器和配用的高频探头。
通常示波管的偏转灵敏度比较低,因此在一般情况下,被测信号往往需要通过Y轴放大器放大后加到垂直偏转板上,才能在屏幕上显示出一定幅度的波形。
Y轴放大器的作用提高了示波管Y轴偏转灵敏度。
为了保证Y轴放大不失真,加到Y轴放大器的信号不宜太大,但是实际的被测信号幅度往往在很大范围内变化,此Y轴放大器前还必须加一Y轴衰减器,以适应观察不同幅度的被测信号。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撰写模版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单级共射放大电路课程名称___电子技术实验(模拟)院系部: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同组人:实验台号:指导教师:成绩:实验日期:华北电力大学实验报告的撰写要求实验报告要能真实的反映实验过程和结果,是对实验进行总结、提高的重要环节,应当认真撰写。
实验报告的要求是有理论分析,要实事求是,字迹要清楚,文理要通顺。
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1、实验目的及要求。
2、实验仪器:列出完成本次实验的实验条件。
3、实验原理:实验项目的已知条件、技术指标、实验电路。
4、实验步骤:根据实验内容的要求对电路进行测量与调整方法、出现的故障以及排除故障的方法。
5、讨论与结论:总结实验心得体会和收获,解答思考题,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实验的进一步想法或改进意见。
6、原始数据记录:原始数据是指在实验过程中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测量的、未经任何处理的数据和波形,是进行数据处理的依据。
要求将实验教材中的“实验原始数据记录”撕下,粘贴在实验报告“实验原始数据粘贴处”,复印无效。
实验报告要求:一、实验目的及要求二、仪器用具仪器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实验箱 1示波器 1数字万用表 1交流毫伏表 1信号放生器 1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步骤(包括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五、讨论与结论(对实验现象、实验故障及处理方法、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实验的进一步想法或改进意见。
)六、实验原始数据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 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 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和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 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仪器用具:略三、实验原理图1.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图1.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在图1.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1B R 和2B R 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VT 的基极电流BI 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CC B2B1B1BU RR R U +≈ U CE =U CC -I C (R C +R F1 + R E )电压放大倍数: 1)1( // F R β++-=be LC Vr R R βA其中r be =200+26 (1+β)/I E输入电阻:R i =R B1 // R B2 // [r be +(1+β)R F1] 输出电阻:R O ≈R C四、实验步骤:1. 调试静态工作点接通+12V 电源、调节R W ,使U E =2.0V ,测量U B 、U E 、U C 、R B2值。
实验名称: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姓名:班级:学号:
实验报告名称是你的学号+姓名,例如“201501李平”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
2.熟悉电路中主要电器元件三端稳压器的作用及结构;
3.掌握电子电路焊接工艺中的基本技能;
4.掌握基本测量工具的使用。
二、实验要求
1.掌握元器件的基础知识;
2.理解串联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3.掌握电路绘制与仿真分析相关知识;
4.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能利用信息媒体获取新知识、新技术;
5.培养学生电路安装与焊接能力;
6.培养学生电路分析能力和故障排除的基本技能。
三、实验内容
3.1直流稳压电源原理
图1 直流电压源的组成
(自己阐述)
3.2 元器件的识读和测量
1)色环电阻
2)二极管
3)电容
4)三端稳压器
3.3 电路设计和实现
3.4 电路分析和故障检测
四、总结
此处写实验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实验收获。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报告语音放大器的设计语音放大器的设计一、 实验目的(1) 掌握分立或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2) 掌握低频小信号放大电路和功放电路的设计方法。
(3) 了解语音识别知识。
(4)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市场素质,工艺素质,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精神。
(5) 通过实验总结回顾所学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理论和基础实验,掌握低频小信号放大电路和功放电路的设计方法。
二、 设计任务与要求(一) 设计任务1)已知条件:语音放大电路由“输入电路”、“前置放大器”、“有源带通滤波器”、“功率放大器”、“扬声器”几部分构成。
2)性能指标:a) 前置放大器: 输入信号:Uid ≤ 10 mV 输入阻抗:Ri ≥ 100 k Ω。
b) 有源带通滤波器:频率范围:300 Hz ~ 3 kHz 增益:Au = 1c) 功率放大器: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omax ≥1W 负载阻抗:RL= 8 Ω( 4 Ω )带通 功率前置 输入电路扬声 器语音放大电路原理框图电源电压:+ 5 V,+ 12V,- 12Vd)输出功率连续可调直流输出电压≤50 mV静态电源电流≤100 mA(二)要求1)选取单元电路及元件根据设计要求和已知条件,确定前置放大电路、有源带通滤波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的方案,计算和选取单元电路的原件参数。
2)前置放大电路的组装与调试测量前置放大电路的差模电压增益A U、共模电压增益A Uc、共模抑制比K CMR、带宽BW、输入电压R i等各项技术指标,并与设计要求值进行比较。
3)有源带通滤波器电路的组装与调试测量有缘带通滤波器电路的差模电压增益A Ud、带通BW,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
4)功率放大电路的组装与调试测量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 o,max、电源供给功率P DC、输出效率η、直流输出电压、静态电源电流等技术指标。
5)整体电路的联调与试听6)应用Multisim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三、总电路框图及总原理图(一)实验总体电路图麦克→前置放大电路→RC有缘滤波器→功率放大电路→喇叭V13.54mVrms 1200 Hz 0¡ã R1110kΩR2100kΩR31MΩR4100ΩR510kΩKey=A 50%U1CLM324AD 1091148U1DLM324AD 121311414VDD-15V VDD-15V VCC 15VVCC 15V4135R6100Ω6VCC VDDVCC VDDC2100nF R78.2kΩR88.2kΩR920kΩU2CLM324AD1091148U2DLM324AD 121311414R113.5k¦¸R123.5kΩR1320kΩC310nFC410nF129C1100nF15VCC 15VVCC 15VVDD-15V VDD-15V VDDVDD VCCVCC C10220uFC12220uFU4TDA203012354R1620kΩR171kΩVCC15V VDD-15VR1810kΩ001714C622uF 1178C11100nFC9100nFC522uF2010VDD VCC221(二) 各部分电路1)前置放大电路R1110k¦¸R2100k¦¸R31M¦¸R4100¦¸R510k¦¸Key=A 90%U1CLM324AD1091148U1DLM324AD121311414VDD-12V VDD-12V VCC12VVCC12VR6100¦¸VDDVCC VDDVCC 0504321XSC1A BExt T rig++__+_V150mVrms 1kHz 0¡ã 076前置放大电路由2个同向放大电路组成,如上图所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子线路教学实习报告书姓名:专业:班级学号:学号:指导老师:目录一.前言******************************************************** 4 二.实习目的***************************************************** 4三.电子元件焊接**********************************************43.1焊接步骤************************************************** 43.2操作示意图************************************************ 53.3焊接要领************************************************** 6四.基本元器件知识******************************************** 74.1 色环电阻************************************************ 74.2 普通二极管****************************************84.3 发光二级管****************************************94.4 电容*********************************************104.5 三极管****************************************** 11五.充电器制作************************************************ 125.1产品功能简介************************************* 125.2 电路图******************************************125.3 原理简介**************************************** 125.4 安装要领**************************************** 135.5 实际焊接中的故障排查**************************** 135.6作品参数展示************************************* 14 六.数字钟制作*********************************************** 146.1 电路图************************************************* 14 6.2 仿真效果**************************************** 15 6.3 原理简介**************************************** 156.4 实际搭建中的问题******************************** 16七.收音机制作************************************************ 167.1产品功能简介************************************* 167.2 电路图******************************************167.3 原理简介**************************************** 177.4 安装要领**************************************** 177.5 实际调试中的故障排查**************************** 187.6作品参数展示************************************* 19 八.实习心得体会********************************************19一.前言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学习完成《模拟电子技术》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为了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初步掌握安装、焊接、检查、调整,测试电路的技能。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模电课程设计实训,使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设计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训内容1.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学习本次实训首先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系统学习,包括放大器、振荡器、滤波器、整流器等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2. 电路设计及仿真根据实训要求,设计并仿真以下电路:(1)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一个具有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高增益的运算放大器电路,并进行仿真验证。
(2)滤波器电路:设计一个低通滤波器,对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进行滤波,并进行仿真验证。
(3)振荡器电路:设计一个正弦波振荡器,产生稳定的正弦波信号,并进行仿真验证。
3. 电路板制作与调试根据仿真结果,制作电路板,并进行实际调试。
调试过程中,对电路性能进行分析和优化,确保电路满足设计要求。
4. 电路性能测试对制作完成的电路进行性能测试,包括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增益、滤波特性等,以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
三、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设计方法。
(2)熟悉实验室设备,包括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数字多用表等。
(3)分组讨论,明确各组成员分工,制定实训计划。
2. 电路设计及仿真(1)根据实训要求,设计运算放大器电路,选择合适的运算放大器和元器件,绘制电路原理图。
(2)使用Multisim等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
(3)根据仿真结果,对电路进行优化,提高电路性能。
3. 电路板制作与调试(1)根据电路原理图,绘制电路板图,选择合适的电路板和元器件。
(2)制作电路板,包括钻孔、焊接、检查等步骤。
(3)将电路板安装到实验设备上,进行调试。
4. 电路性能测试(1)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数字多用表等设备,对电路进行性能测试。
(2)记录测试数据,分析电路性能,对电路进行优化。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撰写模实验名称:反向恒流源一、实验目的:1.了解反向恒流源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学习如何使用反向恒流源电路给不同的电路提供恒定的反向电流;3.了解反向恒流源电路的应用场景。
二、实验器材:1.电源供电器;2.示波器;3.电阻、二极管、反向恒流源实验电路板等。
三、实验原理:反向恒流源是一种常用的电子电路,可以提供恒定的反向电流。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反向恒流源电路来给各个电路提供反向电流,并观察电路的工作状态。
四、实验步骤:1.连接电路:根据实验电路图将电源、示波器、电阻、二极管和反向恒流源实验电路板进行正确连接。
2.开启电源:将电源供电器正负极分别连接到电路的正负电源端口,并将电源设定为适当的电压和电流值。
3.调整示波器:将示波器的探头分别连接到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测量位置,并调整示波器的垂直和水平刻度,以便观察到电路的波形和信号。
4.观察电路:通过示波器观察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变化,并记录实验数据。
5.更改电路参数:调整电源的电压和电流值,并观察电路的工作状态和波形变化。
五、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我们发现在不同的电路参数下,反向恒流源电路可以提供稳定的反向电流,并且各个电路的工作状态和波形变化也会有所不同。
六、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反向恒流源可以在不同的电路参数下提供稳定的反向电流;2.反向恒流源可以根据电路参数的变化而展现不同的工作状态和波形变化;3.反向恒流源在具有一定的应用场景,例如在反向电流测试和恒定反向供电的电路中。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进一步理解了反向恒流源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并学会了如何使用反向恒流源电路给不同的电路提供恒定的反向电流。
这对我们今后的电子技术研究和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北理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加深对模拟电子电路原理的理解,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模拟电路的搭建、测试与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实验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工程领域中的基础,涉及对连续信号的处理。
本次实验主要围绕基本放大电路、滤波器、振荡器等模拟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实验设备与材料:1. 面包板2. 电阻、电容、电感等电子元件3. 信号发生器4. 万用表5. 示波器6. 模拟电路实验箱实验步骤:1. 根据实验要求设计电路图,并列出所需元件清单。
2. 在面包板上搭建电路,注意元件的连接顺序和方向。
3. 使用信号发生器提供测试信号,观察示波器上波形的变化。
4. 调整电路参数,记录不同参数下电路的性能。
5.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关键节点的电压和电流,验证理论分析与实际测量的一致性。
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搭建了基本放大电路,并测试了不同增益设置下的放大效果。
通过调整电阻和电容的值,实现了低通、高通和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此外,还搭建了简单的振荡器电路,观察到了稳定的振荡波形。
实验分析:通过对电路的搭建和测试,我们发现电路的实际性能与理论设计存在一定的偏差。
这可能是由于元件参数的不准确、电路搭建中的连接问题或信号源的干扰等因素造成的。
通过调整和优化,可以提高电路的性能。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模拟电路的设计与测试方法,还学会了如何分析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实验结果表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提高电路性能的关键。
实验心得: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通过动手实践,我们对模拟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此外,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锻炼了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2. 使用仪器设备时,应遵循操作规程,注意人身安全。
3. 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实验台,关闭电源,确保实验室的安全。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设计过程为了设计三角波电路,我们参考了模电教材,在第十章中找寻所要求的电路图,根据P464图锯齿波产生电路设计了三角波产生电路;而Ui1直接由函数发生器产生。
中间滤波电路参考了节四阶巴特沃斯低通滤波电路(P425),最后比较器参考了P458图的反相输入迟滞比较器电路。
二、电路完整图三、计算过程1.加法器的输出电压,我们选择了一个R1=1K欧姆,R2=10K欧姆,R3=10K欧姆,由求和运算的公式V0=-(R3/R1*Vi1+R3/R2*Vi2),可以算得V0=-(10vi1+vi2)。
2.锯齿波的频率:T=4*R14*R1*C1/R7=4*20K*12K*10^(-8)/20K=,相对误差为:()/=4%<5%.3.滤波电路的特征角频率:f=1/2**RC=482HZ 四、调试及测量参数预留1i u 、2i u 、1o u 、2o u 和3o u 的测试端子,记录实验中1i u 、2i u 、1o u 、2o u 和3o u 波形图。
测试端子波形记录可手绘描出大致形状或者截图粘贴参数记录1i u频率f 0=500Hz 峰-峰值= ~ + V2i u1o u频率f 1=1850Hz 峰-峰值=~+2o u频率f 2= 460 Hz峰-峰值=~+3o u频率f 3= 460 Hz峰-峰值=~+五、仿真测试波形图(锯齿波电路)(正弦波电路)(加法电路)(滤波电路)(门限电压电路)六、总结电路优缺点及收获设计电路优点:使用了四阶的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故所要求的幅频特性向理想特性逼近。
设计了反相输入迟滞比较器,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了。
设计电路缺点:开环增益低,共模抑制比小。
收获:在这次模电设计课程中,我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使自己更加熟练地运用了电子仪器,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了起来。
这次实验是我和我的搭档一起完成的,在实验前我们就参考资料,设计好了要组装的电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理论与实际的差距。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实验报告一、共射放大电路1.实验目的(1)掌握用Multisim 13仿真软件分析单极放大电路主要性能指标的方法。
(2)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熟悉基本电子元器件的作用。
(3)学会并熟悉“先静态后动态”的电子线路的基本调试方法。
(4)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学会调试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5)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6)测量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2.实验内容(1)电路仿真1.1 静态工作点选择①根据XSC1的显示,按如下方法进行操作:②当滑动变阻器R7设置为11%时,有最大不失真电压。
1.2 静态工作点测量①将交流电源置零,用万用表测量静态工作点。
1.3 电压放大倍数测量①加入1kHz,100mV正弦波信号。
测量R L= ∞时输入输出电压有效值大小。
②测量LR= 2kΩ时输入输出电压有效值大小。
1.4输入输出电阻测量①输入电阻测量。
根据可计算得到输入电阻。
②输出电阻测量。
根据可得到输出电阻。
1.5动态参数结果汇总(2)实验室实测2.1 静态工作点实测2.2 动态参数实测3.总结与讨论(1)共射组态放大器会使输入输出电压反相。
(2)L R会影响输出电阻、放大倍数。
二、集成运算放大器1.实验目的(1)加深对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电路和性能参数的理解。
(2)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基本应用电路。
(3) 掌握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加法、减法、积分和微分等基本运算电路的功能。
(4)进一步熟悉仿真软件的使用。
2.实验内容 (1)电路仿真集成运放是一种具有高电压放大倍数的直接耦合器件。
当外部接入有不同的线性或非线性元器件组成的输入负反馈电路时,可以灵活的实现各种函数关系 ,在线性应用方面,可组成加法、减法、比例。
积分、微分、对数等模拟运算电路。
在大多数情况下,将运放视为理想的,即在一般讨论中,以下三条基本结论是普遍使用的:①开环电压增益∞=u A②运放的两个输入端电压近似相等,即-V V =+,称为“虚短”。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2. 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测试方法;3.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理解模拟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此处简要介绍实验原理,包括相关公式、电路图等。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信号发生器2. 示波器3. 数字万用表4. 模拟电子实验箱5. 连接线四、实验步骤1. 按照实验原理图连接实验电路;2. 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相关元器件的参数,如电阻、电容等;3.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幅值的信号;4.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输出波形,分析电路性能;5. 根据实验要求,调整电路参数,观察波形变化;6.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7. 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此处列出实验数据,包括测量结果、波形图等。
)1. 电路参数测量结果:(列出电阻、电容等元器件的测量值)2. 电路输出波形分析:(分析电路输出波形,如幅度、频率、相位等)3. 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对比:(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分析误差原因)六、实验结论1. 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 总结实验结果,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3. 对实验电路进行改进,提高电路性能;4. 对实验过程进行反思,提高实验技能。
七、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2. 实验原理;3. 实验仪器与设备;4. 实验步骤;5. 实验数据与分析;6. 实验结论;7. 参考文献。
八、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2. 操作实验仪器时,轻拿轻放,避免损坏;3. 严谨实验态度,认真记录实验数据;4. 实验结束后,清理实验场地,归还实验器材。
注:本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实验内容和要求请根据实际课程安排进行调整。
第2篇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电子仿真实验报告篇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后仿真实验报告模电课后仿真分析报告学院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指导老师______二极管静态和动态电压的测试仿真数据结论(1)比较直流电源在1V和4V两种情况下二极管直流管降压可知,二极管的直流电流越大,管压降越大,直流管压降不是常数。
(2)比较直流电源在1V和4V两种情况下二极管直流管降压可知,二极管的直流电流越大,其交流管压降越小,说明随着静态电流的增大,动态电阻将越小;两种情况下电阻的交流压降均接近输入交流电压值,说明二极管的动态电阻很小。
共源放大电路测试仿真数据结论(1)由2n7000的转移特性可得ugs(th)=2V,IDo=199.182mA。
由于ugs变化时iD变化较快,因此用电子仪器测量时,应特别注意不能超过场效应管的最大功耗,以免烧坏。
(2)当电阻Rg2增大时,ugsQ减小,IDQ减小,uDsQ增大,|Au|减小。
由此说明,在Rd和RL不变的?情况下,调整电路参数增大IDQ是提高电路电压放大能力的有效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调节Rg2时,要始终保证效应管工作在恒流区,保证电路不是真。
(3)由ugs(th)=2V,IDo=199.182mA和公式gm?2ugs(th)IDo?IDQ,分别计算Rg2等于6?和6.1?时的gm分别为13.7ms和10.4ms,因此电压放大倍数Au??gm(Rd//RL)??13.7?5??68?Au??gm(Rd//RL)??10.5?5??52?两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测试静态工作点调试电压放大倍数测试共模放大倍数的测试篇二:电路仿真实验报告格式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电路仿真实验报告一、本仿真实验的目的查阅教材第八章内容可以知道,本实验中三个运放运放一和运放三作为电压比较器,另一个运放的输出电压与Rc电路充放电有关。
因此预计运放一和运放三输出波形为方波,运放二输出与运放一输出波形频率相同的。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报告篇一: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报告模版《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实验题目:实验类型(演示□验证□设计□其它□)实验日期:年月日篇二:模拟电路实验报告模拟电路实验报告系: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班别:07电气第二组 16 号姓名:胡鉴中学号:XX 日期:XX.3.一、实验目的:1、认识电路常用的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变压器二极管、三极管、的类型和规格。
2、掌握用万用表检查这些元件好坏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电阻两个、电位器一个、电容三个、电感一个、变压器一个、二极管两个、三极管两个。
三:实验原理:1、电阻器电阻器按阻值可不可调分为固定式电阻器、可变式电阻器。
电阻器的特性指标主要有额定功率,阻值和容许误差。
额定功率的选用应比其在电路中实际消耗功率大1.5至2倍为宜,以提高设备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
由于生产工艺的影响允许电阻实测值和标称值之间有一定的误差范围,选用者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应选用误差小的高精度电阻。
数,其它色环代表有效数字。
注:一般色环电阻的最后两个色环间距较大,而且金银色环不会是第一个色环电阻好坏的判别方法:看其实测值是否在标称值的容许误差范围内电位器好坏的判别方法:测其两定片间应为标称值,测动片和定片间阻值,且将电位器从一个极端慢慢旋转到另一个极端,其阻值应在零和标称值之间连续变化,整个过程表针不应有跳动现象。
2、电容器电容器按介质分类时,常用的有瓷介电容、涤纶电容、铝电解电容。
电容器的特性指标主要要工作电压、容量、及容许误差。
电路中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不要超过电容器的工作电压,使用电解电容时,除注意耐压值外,还要注意正负极不要接反,否则电容器会破坏,甚至发生爆炸。
电容器的容量及容许误差,一般有数字直标发法和色环法,有时候将电容标称值省了单位,数值诺大于等于1,则单位为pF,数值小于1则为ǖF色环电容的容量标称值和容许误差表示法同色环电阻表示法此外,技术要求不同的电路应选不同类型的电容器。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单级共射放大电路
课程名称___电子技术实验(模拟)
院系部: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同组人:实验台号:
指导教师:成绩:
实验日期: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的撰写要求
实验报告要能真实的反映实验过程和结果,是对实验进行总结、提高的重要环节,应当认真撰写。
实验报告的要求是有理论分析,要实事求是,字迹要清楚,文理要通顺。
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
1、实验目的及要求。
2、实验仪器:列出完成本次实验的实验条件。
3、实验原理:实验项目的已知条件、技术指标、实验电路。
4、实验步骤:根据实验内容的要求对电路进行测量与调整方法、出现的故
障以及排除故障的方法。
5、讨论与结论:总结实验心得体会和收获,解答思考题,对实验中存在的
问题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实验的进一步想法或改进意见。
6、原始数据记录:原始数据是指在实验过程中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测量的、未经任何处理的数据和波形,是进行数据处理的依据。
要求将实验教材中的“实验原始数据记录”撕下,粘贴在实验报告“实验原始数据粘贴处”,复印无效。
实验报告要求: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二、仪器用具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包括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五、讨论与结论(对实验现象、实验故障及处理方法、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实验的进一步想法或改进意见。
)
六、实验原始数据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 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 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和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 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仪器用具:略 三、实验原理
图1.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图1.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在图1.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1B R 和2B R 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VT 的基极电流B I 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CC B2B1B1B U R R R U +≈
U CE =U CC -I C (R C +R F1 + R E )
电压放大倍数: 1)1( // F R β++-=be L
C V r R R β
A
其中r be =200+26 (1+β)/I E
输入电阻:R i =R B1 // R B2 // [r be +(1+β)R F1] 输出电阻:R O ≈R C
四、实验步骤:
1. 调试静态工作点
接通+12V 电源、调节R W ,使U E =2.0V ,测量U B 、U E 、U C 、R B2值。
记入表1.2.1。
E U BE = U B - U E =0.665V ,U CE = U C - U E =5.8V,I C ≈I E = U E /R E =2/(1.1)=1.82mA
实验数据显示,Q 点的值满足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要求,BJT 处于放大区。
C E BE
B E I R U U I ≈+-≈1
F R
2. 测量不同负载下的电压放大倍数
输入信号u i为1KHz,U i 10mV的正弦信号,同时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u O波形,在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测量下述两种情况下的U O值,并观察u i与u O的相位关系,记入表1.2.2。
E i
由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A V的值与负载电阻R L有关,负载越大则电压放大倍数越大。
由u i与u O的波形可知,输出和输入的相位相反,说明单级共射放大电路具有反相的作用。
3.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置R C=2.4KΩ,R L=∞,u i=0,调节R W使U E=2.0V,测出U CE值,再逐步加大输入信号,使输出电压u0足够大但不失真。
然后保持输入信号不变,分别增大和减小R W,使波形出现饱和和截止失真,绘出u0的波形,并测出失真情况下的U CE值。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R W减小时,U B增大,I B增大,I C增大,V CE减小,静态工作点沿着交流负载线上移,靠近饱和区,输出会出现饱和失真;R W增大时,减小Ub,静态工作点沿着交流负载线下移,靠近截止区,输出会出现截止失真。
4. 测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置R C=2.4KΩ,R L=2.4KΩ,同时调节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电位器R W,使U O最大且不失真,测量U OPP及U O值,记入表1.2.4。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放大器的最大不失真电压为有效值为2.4V,峰峰值为6.78V。
五、讨论与结论(对实验现象、实验故障及处理方法、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实验的进一步想法或改进意见。
)
1、出现的问题
2、改进意见
3、心得体会
实验原始记录粘贴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