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单元 第1课 自然资源教案2 商务星球版
- 格式:doc
- 大小:84.00 KB
- 文档页数:8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单元自然资源第1课自然资源教案商务星球版【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国情,并进行保护与节约资源的教育。
【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及分类。
说明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资源的特点并辨别。
(重点)2.运用中国煤炭、石油及天然气分布图,说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不均的特点。
(难点)3.运用资料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的特点,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
(德育目标)4.根据资料了解我国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知道合理开发的途径。
(环保目标)【教学模式】三段式有效课堂导学模式。
【教学方法】问题导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具准备】有关自然资源的图片、我国煤炭分布图、石油天然气分布图、《地理助学》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目标预习展示导入:你能从以下图片中看出利用了哪些自然资源?思考:1.收集材料,说说人们对其他资源的利用?2.有人说我国“地大物博”,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出示目标)展示预习成果,提出问题困惑。
学生进入与课题有关的探讨情景,即“问题——思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
(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合作学习问题探究(板书)探究一自然资源及其分类(读图)观察下列图片,完成问题。
1.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_____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_____。
2.按照循环使用情况分为哪两类?在合理利用和_____的前提下,_____、_____、_____、_____等资源能循环使用,属于_____资源,而_____资源形成周期漫长,属于_____资源。
追问①可再生资源中的土壤、水、森林形成的周期各为多少:土壤_____年,水_____天,森林_____年。
追问②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追问③举例说明生物资源的类型?追问④矿产资源中常见的金属矿产有哪些?(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资料及创设问题情境下,自主学习,探究自然资源及其分类,完成教师的问题。
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1.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2.开展野外地理观察、讨论等活动。
3.认清我国国情,并进行保护与节约资源的教育。
4.围绕某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自然灾害防治、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等主题,自拟题目,撰写小论文。
【教学目标】1.掌握“问题-解决”式学习方法的基本流程2.知道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3.针对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措施4.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教学模式】问题导学分组竞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读图分析【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问:刚才大家提到的土地、生物、水、思考后回答:矿产类的资源是用一点就少一点。
阅读后总结:技术革新,任重道远;中华学子,当更努力【板书设计】【达标练习】一.选择题(目标4)1、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森林B.石油C.铜矿D.面粉(目标2)2、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总量丰富,人均量少C.总量丰富,人均也多D.总量不多,人均有限(目标4)3、关于可再生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数量有限,用一点就少一点C.如果利用合理,且注意保护和培育,便能够实现永续利用D.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矿产都是可再生资源(目标3)4、下列保护自然资源的有效做法是( )A.围湖造田B.加强近海捕捞力度C.植树造林D.陡坡种粮二.填空(目标1)1.“问题-解决”式学习方法的基本流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标3)2.为缓解我国东南沿海资源短缺问题,国家已开启了____________的一、二线工程。
三.材料分析材料一我国石油进口通道材料二中国石油进口来源国2012年中国前十大原油来源国分别是:沙特,5391.6188万吨,同比增加7.24%;安哥拉,4015.2345万吨,同比增加28.9%;俄罗斯,2432.9437万吨,同比增加23.35%;伊朗,2192.2385万吨,同比下降21.02%;阿曼,1956.6762万吨,同比增加7.79%;伊拉克,1568.3601万吨,同比增加13.87%;委内瑞拉,1529.0887万吨,同比增加32.76%;哈萨克斯坦,1070.3672万吨,同比下降4.53%;科威特,1048.9972万吨,同比增加9.94%;阿联酋,874.3839万吨,同比增加29.82%分析以上图文资料,回答:1.石油属于____________(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2.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居于世界第三位,人均占有量仅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3/5,耕地、森林、草地、水也存在同样现象,这说明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__________,但是人均_____________ ;3.从图文资料分析可知:我国目前的石油进口大部分来自于____________地区;我国石油进口的来源,有北美洲的_________,南美洲的_____________,大洋洲的__________,也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____________;4.由图可知,_____________海峡在我国的石油进口中扮演着“海上生命线”的角色;5.根据材料二可知,我国每年进口石油的增幅都很大,请你思考: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可以降低我国石油对国际市场的依赖。
自然资源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知道什么是自然资源,能辨别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并说出其分类。
(重点)2、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特点,能辨别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难点)3、运用资料,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的基本特点。
(难点)4根据相关资料,了解我国自然资源利用当中出现的问题,知道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主要途径。
(难点)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能够付诸行动。
使学生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预习,独立完成地理助学中的学习过程。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法、读图、填图法、从图中分析提取信息法、综合归纳法、教学模式:问题探究土地资源铁矿资源再生水资源煤炭资源可再生气候资源对号入座:动手做图例:煤炭、石油、铁。
小结:从煤炭和石油的分布来看,我国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
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5、读下表,你从中发现了什什么自然资源种类总量在世界的位次人均量占世人均值比例土地面积 3 1/3 矿产储量总值 3 3/5反思与纠正本节课教师在把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组织小组合作竞赛的方式,给学生自我发挥的舞台,让学生在紧张、快乐中学习。
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合作、竞争的意识,开拓视野,锻炼了分析及表达能力,正确的资源观能得到巩固。
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现实生活,把难点分解成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学生感到很亲切,分析、归纳问题热情高涨,也使学生更关注现实生活,同时学生也学到了终生有用的知识。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3章第1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教案商务星球版【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教学目标】1、运用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及构成特点.2、运用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说出我国主要土地资源的地区分布特征.3、以耕地为例,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数量特点.4、列举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理解“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观看图片它是山川之根是万物之本是一切财富之源所有的物华天宝都在这里生长它是过去的一切,也是将来的全部它就是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人类的衣食父母——土地。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学习。
板书课题:第一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听着老师有感情的朗读并观看图片,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今天的学习。
通过观看图片,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过渡我国地域辽阔,由于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也就多种多样。
启迪思维导学新知一、土地资源的特点(一)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和特点【活动一】认真阅读课本P56的文本内容,自主学习完成以下问题:(1)根据利用方式的不同,土地分为哪几个类型?认真阅读课本P56的文本内容,根据课本所给图片理解土地资源的分类(1)根据利用方式的不同,土地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和难利用土地。
先自主读图,思考问题;然后同组同学认真讨论、交流老师出示的问题,达成共识,组织语言整理答案。
积极踊跃,展示答案。
(2)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自主通过识图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识图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读图思考:认真读课本P57的图3—1—1,归纳出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自然资源》word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举例讲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要紧类型,辨不可再生和非可再生资源。
●运用资料讲明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在利用中显现的咨询题。
●初步认识珍爱和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明白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要紧途径,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学习目标】1.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2.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3.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爱护【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特点【教学难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爱护【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分组,找出每一小组的代表,把分组后的要求作以简要的讲明和安排。
由图片中的“德新海”号海轮引入索马里劫持中国轮船的视频。
为了保证我国海轮的安全,我们国家差不多派遣舰队在印度洋上进行护航,请咨询我国途径此处的海轮,所运的物质要紧是什么?由此可见我们国家差不多显现了石油短缺的情形。
那我们国家的自然资源现况如何?我们自然资源利用的前景又如何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三单元第1课自然资源。
展现目标引领一级目标: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二级目标: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三级目标: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爱护板书课题第1课自然资源展现自主学习并讲出温馨提示让学生注意温馨提示:同学们在自主学习(助学的学习过程)时,请不要讲话。
请不要讨论。
把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写在纸条上。
自主学习,教师巡视,要求学生记下自己的困惑。
(大约10分钟后,学生自主学习完毕)现在同学们把在自主学习过程出来的困惑放到小组内进行合作探究。
展现合作探究并讲出温馨提示让学生注意温馨提示:第二步:小组间讨论每个小组通过讨论后仍存在的困惑。
第三步:在完成第二步后还有没解决的困惑,请写在纸条上,老师去收集,然后我们一块解决。
教师巡视,要求小组代表整理本组的困惑,写在纸条上,老师等会收集,师生共同解惑(以学生解答为主,教师简要总结)。
等把学生的困惑解答完毕,教师在展现自己的困惑(本课的重难点)。
八上第三单元自然资源第1课自然资源【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国情,并进行保护与节约资源的教育。
【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及分类。
说明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资源的特点并辨别。
(重点)2.运用中国煤炭、石油及天然气分布图,说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不均的特点。
(难点)3.运用资料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的特点,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
(德育目标)4.根据资料了解我国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知道合理开发的途径。
(环保目标)【教学模式】三段式有效课堂导学模式。
【教学方法】问题导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具准备】有关自然资源的图片、我国煤炭分布图、石油天然气分布图、《地理助学》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目标预习展示导入:你能从以下图片中看出利用了哪些自然资源?思考:1.收集材料,说说人们对其他资源的利用?2.有人说我国“地大物博”,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出示目标)展示预习成果,提出问题困惑。
学生进入与课题有关的探讨情景,即“问题——思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
(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合作学习问题探究(板书)探究一自然资源及其分类(读图)观察下列图片,完成问题。
1.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_____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_____。
2.按照循环使用情况分为哪两类?在合理利用和_____的前提下,_____、_____、_____、_____等资源能循环使用,属于_____资源,而_____资源形成周期漫长,属于_____资源。
追问①可再生资源中的土壤、水、森林形成的周期各为多少:土壤_____年,水_____天,森林_____年。
追问②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追问③举例说明生物资源的类型?追问④矿产资源中常见的金属矿产有哪些?(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资料及创设问题情境下,自主学习,探究自然资源及其分类,完成教师的问题。
八上第三单元第1课自然资源【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发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通过举例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少,分布不均等特点,进一步认清我国国情,并进行保护与节约资源的教育。
【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并说出其分类。
2.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特点,能辨别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3.运用中国煤矿分布图及中国主要石油和天然气分布图,说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不均的特点。
4.运用资料,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的基本特点。
5.根据相关资料,了解我国自然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知道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主要途径。
【重点】1.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
2.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3.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教学模式】“自学、互动、反馈”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注重引导自主学习、对比分析,情境教学及直观演示【学法指导】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学、列举、对比、讨论等方式进行合作探究与交流。
【教具准备】相关地图及相关资料、地理助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当堂达标】1.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自然资源()①天然宝石②皮鞋③土地④飞机⑤汽车⑥阳光⑦丹顶鹤A.①③④⑤ B.①③⑥⑦ C.②③④⑥ D.④⑥⑦2.下列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煤炭、石油、天然气 B.水能、风能、核能 C.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 D.太阳能和森林资源3.下列各种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比较科学合理的是 ( ) A.大量使用可再生资源,不用非可再生资源B.用新能源、新材料替代一切矿产资源 C.控制经济的发展,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量D.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使可再生资源不断再生,非可再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4.读图3.1,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用序号标出下列煤矿。
①大同②开滦③神府④六盘水⑤兖州(2)在图中用字母标出下列油气基地。
A.大庆B.胜利 C.克拉玛依D.华北 E.玉门(3)以煤、石油资源的分布为例,说明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
活动课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课型】活动课【课标及解读】●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认识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掌握“问题-解决”式学习方法的基本流程。
(难点)2.知道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重难点)3.针对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措施。
(重难点)4.了解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重点)【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合作达标【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引入 1.出示提纲,引导复习: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适当复述,总结强调。
2.引入:上节课对我国水资源的学习,我们可以叫做“问题---解决”式学习,出示解读“问题---解决”式学习“问题---解决”式学习基本流程:1.发现问题: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2.分析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解决问题:解决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的措施。
通过这一模式,了解了我国水资源的不足不均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令人担忧,这节课用这一模式来看看我国的其它资源,是否是同样令人担忧,果真如此的话,我们也要为保护祖国的资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复习展示。
2.了解“问题---解决”式学习。
温故知新树立忧患意识定向示标出示目标,适当解读。
了解学习目标。
明确目标活动活动一、了解国情、发现问题1.数据对比,发现问题:比较课本P69材料一中表3-3-1的数据大小,思考: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居世界列,人均占有量世界人均占有量。
总结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种类,总量,人均占有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指图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
2、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举例解决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的措施。
承转过渡小结:通过P69材料一我们发现了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种类多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通过P70材料二我们发现了以石油为代表的部分重要资源短缺问题;通过P70材料三我们发现了部分资源需要长距离运输问题;总而言之我国资源存在诸多问题,面对诸多问题逃避不是办法,我们要打起精神,积极应对,加以解决。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3章第一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3章第一节》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利用状况,掌握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原则,以及学会根据土地资源的特点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土地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增强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和特点,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素养。
但土地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其利用和保护涉及较多知识点,需要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土地资源利用情况了解不多,需要通过实例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利用状况,学会根据土地资源的特点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土地资源的认知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土地、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增强的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利用状况,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原则。
2.难点:根据土地资源的特点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土地资源利用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土地资源利用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准备PPT等教学媒体,用于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状况。
3.准备测验题和学习资料,用于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状况,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利用状况,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分析典型的土地资源利用案例,让学生学会根据土地资源的特点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合作竟学型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地图、多媒体课件。
务包,结合课本和导学案提供任务一:和导学案提供的图文资料,说域,归纳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我国土地资源的数量特林地草地建设用地耕地(读图思考)2、各土地类型所占的比重不同:、我国土地资源的数量特点: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各类土读图填表)主要地形类型平原、丘陵活动二:七嘴八舌、话利用针对我国土地利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说说如何利用土地说说如果你是以合师生共同边回顾边板书并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
【当堂达标】规则:下面有8个习题包,每个习题包中有与本课相关的练习题,以小组为单位,领取习题包,看谁做的又快又对!一、选择题(目标1)1.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为非农业用地的有( )A.耕地B.林地C.建设用地D.草地(目标1)2.下列叙述中,哪个是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A.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也大B.土地类型多,平原多,耕地、林地比例低C.耕地、林地比例低,后备耕地资源不足D.耕地、林地比例高,后备耕地资源充足(目标1)3.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A.半湿润、半干旱的高原地区B.半湿润、半干旱的盆地C.半湿润、湿润的低山丘陵地区D.半湿润、湿润的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地带(目标2)4.以下哪个不是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A.水土流失 B.乱占耕地C.土地荒漠化 D.退耕还林,退耕还草读下图,完成5~7题。
(目标1)5.图中所示景观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耕地B.林地C.草地D.建设用地(目标1)6.该景观最可能分布在下列哪一地形区( )A.四川盆地B.长江中下游平原C.横断山脉D.内蒙古高原(目标2)7.图中地区目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乱占耕地D.乱砍滥伐(目标1)8. 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B.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C.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小,比例构成合理D.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能够供人们永续利用(目标1)9. 下列地区与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连线,正确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草地B.大兴安岭—林地C.青藏高原—耕地D.东北平原—林地(目标2)10.下列对耕地的不合理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为占用量过多,不少耕地占而不用,造成极大的浪费B.水土流失严重,导致耕地肥力下降C.北方风沙危害日益加剧,造成土地弃耕D.半干旱地区的耕地因灌溉不当形成钙质土(目标2)11.我国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下列不正确的是()A.《土地管理法》B.《森林法》C.《草原法》D.《水污染防治法》读漫画“田里长高楼”回答11、12题。
八上第三单元第1课自然资源(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辨别可再生和非可再生资源。
(重点)2.运用中国煤矿分布图及中国主要石油和天然气分布图,说明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均衡的特点。
(重点)3.运用资料,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的基本特点。
(重点)4.初步认识珍惜和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知道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难点)【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图示观察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地理挂图。
【教学过程】煤炭:鸡西()大同()神府()平顶山()六盘水()石油:大庆()胜利()辽河()华北()克拉玛依()从煤炭、石油的分布可以看出,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是。
(过渡)要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就要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分布、种类、开发利用等方面)大家通过阅读煤矿、石油天然气分布图,看看我国自然资源分布有什么特点呢?【当堂达标】1.下列有关自然资源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等B.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C.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D.自然资源只要利用合理,就可以不断再生2.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森林资源B.矿产资源C.水资源D.气候资源3.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铁矿石B.石油C.森林D.铜矿4.我们学习用的书本和纸张,原料来自()A.土地资源B.矿产资源C.森林资源D.水资源5.缓解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办法是()A.大力减少我国目前对自然资源的开发B.科学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探索新资源C.使再生资源不断再生,不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D.大力进口我国缺少的各种自然资源6.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煤、石油B. 钢材C.小麦D. 绵羊7.下面对于人类与自然资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没有自然资源,人也是可以生活的。
地理初二上商务星球版3.1 自然资源教课设计教课目标1.使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观点和分类。
2.在自然资源分类的学习中,培育学生的比较剖析能力。
3.经过学习,认识因不合理的利用资源,使可更新资源转变为不行更新资源的事实,培育学生初步成立起资源保护的观点。
教课方法叙述与问答相联合的方法。
教课要点与难点自然资源的观点及分类为教课要点,也是教课难点。
教课过程引入新课人类生计于地球上,人类的衣食住行和生产活动等所需要的物质、能量,都取之于自然界。
从今日开始,我们就来认识自然界给人类供给了什么,也就是剖析地球上主要有哪些资源。
[ 展现景观图 ]各样主要自然资源[ 展现实物标本 ] 将铁矿石、木材、煤、一杯水置于讲台上。
[ 学生疏组议论 ] 请同学注意察看黑板上的景观图和讲台上的实物标本,将同学分红五组,确立以下五个议题,每组一个,议论5分钟后,每组选举一个讲话人讲话。
议题一:土地的重要意义议题二:阳光及其利用议题三:水和水的利用议题四:丛林的作用议题五:煤和铁矿石的利用[ 发问 ]方才我们议论的土地、阳光、水、丛林、矿产都叫自然资源,请同学们注意剖析自然资源观点的两层含义:①它们是在自然界中自然存在的,仍是由人类生产制造出来的?〔自然存在。
〕②它们关于人类有没有应用价值?〔有应用价值。
〕[ 教师总结 ]凡含有上述两个属性的,即可称为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的观点〔板书〕这些在自然界中自然存在的,对人类有益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丛林等都叫做自然资源。
[ 练习 ]判断以下事物,能否是自然资源?土壤〔是〕鱼虾〔是〕春小麦〔否〕汽车〔否〕草原〔是〕袋鼠〔是〕过渡明确了自然资源观点的定义,也就是明确了自然资源的本质特点。
为了进一步认识这一观点,还要明确自然资源都包含哪些种类。
此刻,我们来看它的分类。
【二】自然资源的分类〔板书〕[ 教师叙述 ]依据自然资源在短时间内可否重生或能否能够循环利用,我们分红两类,即可更新资源与不行更新资源。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教学目标】1、运用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及构成特点。
(重点)2、运用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说出我国主要土地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
(重点)3、运用中国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部分国家比较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及人均占有量的特点。
(难点)4、以耕地资源为例,说明珍惜与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通过土地资源利用中问题及其对策的讨论,树立正确的人地观、资源观。
(难点)【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读图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追问:看完之后你有什么谈感受与启示?鸟儿有了自己幸福温馨的家,我们是否也想要一个幸福温馨的家?(生答:教师追问:2、我们的生活与生产能不能离开土地资源?友情提示:(土地是人类的衣食父母,是生产之基;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没有土地人类将无法生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2010年)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土地利用类耕林建设草类型季风干湿地形耕地林地草地耕地组同学的发言: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及盆地;林地组同学的发言: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组的同学发言:中国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与部分国家的比较(2011年)数量特征为:富,国土总面积:人均占有量少,才占而世界平均值为:界平均值低得很。
从以上图表资料可以看出,地资源的基本国情特点:资源总量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请同学们一起来献计献策。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汇总发言:1、国家制定法律法规颁布了《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等;豪华墓地一、选择题1.(目标1、2、3)下列叙述中,哪个是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A.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也大B.土地类型多,平原多,耕地、林地比例低C.耕地、林地比例低,后备耕地资源不足D.耕地、林地比例高,后备耕地资源充足2.(目标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A、半湿润、半干旱的高原地区B、半湿润、半干旱的盆地C、半湿润、湿润的低山丘陵地区D、半湿润、湿润的东部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地带3.(目标4)以下哪个不是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A、水土流失B、乱占耕地C、土地荒漠化D、退耕还林,退耕还草4.(目标1)读右图图中所示景观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耕地B.林地C.草地D.建设用地5.(目标1)该图景观最可能分布在下列哪一地形区( )A.四川盆地B.长江中下游平原C.横断山脉D.内蒙古高原6.(目标4)图中地区目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乱占耕地D.乱砍滥伐7.(目标4)我国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下列不正确的是()A.《土地管理法》B.《森林法》C.《草原法》D.《水污染防治法》二、(目标1)连线题(联系气候、地形等知识,把下列地形区和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连起来。
地理初二上商务星球第3章第1课自然资源学案1、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
2、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3、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一】自然资源及其类型1、概念:自然资源是指中对人类的物质和能量。
2、种类:我们常见的自然资源有哪些?3、分类:自然资源分为和。
土地、生物、水、气候等资源,在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前提下,有的能够,有的能够,属于;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形成时间漫长,属于。
4、观察我们教室内都利用了哪些自然资源?哪些属于可再生资源,哪些属于非可再生资源?5、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请你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
6、完成课本P54“读图“要求。
【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7、阅读课本P54表3.1及P54“读图2”,说说我国自然资源有何特点。
我国自然资源特点:一是我国自然资源种类,总量,人均占有量;二是空间分布。
8、结合当地实际,谈一谈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你认为应该怎样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为什么说我国自然资源存在危机?1、以下各项中哪些属于自然资源()①天然宝石②皮鞋③土地④飞机⑤汽车⑥阳光⑦丹顶鹤A、①③④⑤B、①③⑥⑦C、②③④⑥D、④⑥⑦2、以下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煤炭、石油、天然气B、水能、风能、核能C、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D、太阳能和森林资源3、世界上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的国家是()A、日本B、中国C、俄罗斯D、美国4、我国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A、南多北少B、东多西少C、分布均衡D、分布不均衡5、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我国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许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首位B、我国许多自然资源数量大,但种类少C、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D、就自然资源总量来说,我国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就人均资源占有量来说,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均资源小国”6、关于我国矿产资源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的两倍B、总量居世界第三位C、种类丰富,分布均匀D、属于可再生资源7、以下各种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比较科学合理的是()A、大量使用可再生资源,不用非可再生资源B、用新能源、新材料替代一切矿产资源C、控制经济的发展,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量D、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使可再生资源不断再生,非可再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8、读图3.l,完成以下要求。
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3章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教案(2)(新版)商务
星球版
【课型】活动课
【课标及解读】
●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认识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掌握“问题-解决”式学习方法的基本流程。
(难点)
2.知道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重难点)
3.针对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措施。
(重难点)
4.了解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重点)
【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合作达标
【教学方法】问题导学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2.引入:上节课对我国水资源的学习,我们可以叫做
决”式学习,出示解读“问题---
“问题---解决”式学习基本流程:
1.发现问题: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2.分析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解决问题:解决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的措施。
通过这一模式,了解了我国水资源的不足不均等问题,严重制约着
我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令人担忧,这节课用这一模式来看看我国的其
它资源,是否是同样令人担忧,果真如此的话,我们也要为保护祖国
的资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出示目标,适当解读。
八上第三单元第1课自然资源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发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通过举例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少,分布不均等特点,进一步认清我国国情,并进行保护与节约资源的教育。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并说出其分类。
2.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特点,能辨别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3.运用中国煤矿分布图及中国主要石油和天然气分布图,说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不均的特点。
4.运用资料,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的基本特点。
5.根据相关资料,了解我国自然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知道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主要途径。
【重点】
1.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
2.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3.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教学模式】“自学、互动、反馈”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注重引导自主学习、对比分析,情境教学及直观演示
【学法指导】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学、列举、对比、讨论等方式进行合作探究与交流。
【教具准备】相关地图及相关资料、地理助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当堂达标】
1.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自然资源()①天然宝石②皮鞋③土地④飞机⑤汽车⑥阳光⑦丹顶鹤
A.①③④⑤ B.①③⑥⑦ C.②③④⑥ D.④⑥⑦
2.下列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煤炭、石油、天然气 B.水能、风能、核能 C.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 D.太阳能和森林资源
3.下列各种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比较科学合理的是 ( ) A.大量使用可再生资源,不用非可再生资源
B.用新能源、新材料替代一切矿产资源 C.控制经济的发展,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量
D.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使可再生资源不断再生,非可再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4.读图3.1,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用序号标出下列煤矿。
①大同②开滦③神府④六盘水⑤兖州
(2)在图中用字母标出下列油气基地。
A.大庆B.胜利 C.克拉玛依D.华北 E.玉门
(3)以煤、石油资源的分布为例,说明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
【教学反思】
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在认知方面:他们对于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已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
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了初步的独立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情感方面:学生有良好的小组合作进行探究的学习习惯。
这是一节教育意义很深的课,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遵循学生的主体性原则,结合新颖的课件,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探究一个个相关的问题,在自主探究的实践过程中,掌握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通过课堂上的分组合作,营造愉快的氛围,使学生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知识的方法。
这也是本节课设计上的一个闪光点。
本课的另一个闪光点是:通过搜集我们家乡枣庄的自然资源现状,让学生分析得出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使学生感到我国资源的紧迫性和危机感,从而进一步认清我国的资源现状,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并且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只要你善于观察、善于了解,地理就在身边、地理就在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