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肿瘤88例使用化疗泵联合PICC持续化疗的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169.83 KB
- 文档页数:2
全自动注药泵联合PICC持续5—FU化疗的观察和护理目的探讨PICC 联合全自动注药泵持续5-FU 化疗的效果。
方法通过对72 例PICC 联合全自动注药泵持续5-FU 化疗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保证了化疗方案的顺利完成,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全自动注药泵给药准确,恒定性好,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持续输注5-FU的疗程。
结论全自动注药泵持续5-FU 化疗,时间准确,流速恒定,毒副反应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化疗疗效。
标签:PICC;5-FU;注药泵;化疗化疗药物对敏感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主要取决于药物浓度和有效的接触时间[1],药物在肿瘤病灶局部尽可能地高浓度长时间的存在,是提高局部治疗效果的关键[2]5-Fu的半衰期仅10~20min,作用于细胞周期的S期,持续的5-Fu 泵入可以更好地提高疗效,我们采用PICC,应用全自动注药泵,持续输注5-FU,可延长药物作用时间,使肿瘤细胞进入5-FU敏感的S期[3],疗效大于分次静脉给药的传统方法,毒副反应轻,而且便于患者活动,提高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科行FOLFOX 方案的肿瘤患者72 例(男51例,女20例),年龄28~63岁,平均44.3岁,静脉通路全部使用PICC,全部患者均经肿瘤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及病理确立诊断,其中直肠癌患者25 例,结肠癌患者36例,胃癌11 例。
使用”爱朋”牌ZZB全自动注药泵输注时间为46~120h,化疗药为5-FU。
1.2材料和操作原理“爱朋”牌ZZB全自动注药泵的装置分为驱动装置(简称泵头)和输液装置(简称泵盒),另配置化疗泵背包。
原理采用两片微处理器控制、液晶显示屏、微电脑控制下的转子蠕动泵,将储药袋内药液持续、均匀、定量输入人体的静脉内。
1.3方法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将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
打开全自动注药泵包装,取出储药袋,检查泵盒的有效期和质量,检查泵头运行是否正常,遵医嘱准确计算化疗药物的配置容量,总量不超过300ml,现配现用,将配好的液体袋与全自动注药泵的机头装置连接,然后连接延长管,排气,两名护士核对无误后,接PICC导管,并在泵盒外标明药物的名称,剂量配制时间和开始时间。
便携式化疗泵配合PICC持续静脉泵入5—FU治疗恶性肿瘤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摘要】准确按时泵入5-FU,可提高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同时注意化疗期间的观察和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便携式化疗泵 5-FU PICC 静脉泵入护理我科2007年开始采用便携式化疗泵持续泵入5-FU治疗恶性肿瘤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48例,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31岁-76岁,平均年龄44.5岁;其中结肠癌29例,胃癌4例,食管癌9例,乳腺癌6例。
化疗方案为“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FU”,5-FU采用化疗泵泵入,化疗疗程为1-8个疗程之间,采用化疗泵泵入5-FU的时间从44h-46h不等。
患者化疗前均成功静脉放置PICC置管。
1.2 化疗泵操作方法怡新电控式化疗泵由电子数控部分E(简称泵头)和储液部分L(简称药盒)组成,为便携式,药盒采用医用PVC等材料制成,我们采用的是275ml规格。
1.2.1 首先根据医嘱计算使用5-FU的总剂量,选择合适的药盒。
将调配好的药液注入药盒内(注药时,先注入标称容量的一半,抽尽空气后再注足药液),夹紧止流夹,接上连接管,待用。
1.2.2 电子数控部分应用检查泵头,装入4节新7号电池。
将泵头与药盒正确衔接安装。
1.2.3 开启驱动装置,根据需要选择操作模式,调节各种参数。
1.2.4 将化疗泵专用延长管和输液装置出口延长管连接,按住泵头上的排气功能,排尽延长管内的空气。
1.2.5 将化疗泵专用延长管远端连接中心静脉导管。
1.2.6 按“电源/确认”键进入工作前的准备状态,再按“电源/确认”键,进入工作模式。
2 病情观察及护理2.1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化疗药物和使用化疗泵的目的、作用、安全性、优越性以及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恐惧感,配合治疗及护理的顺利完成。
2.2 PICC导管的特殊护理2.2.1 穿刺时要避免穿刺过深而刺激神经;拔除导丝时反折导管,立刻套上连接器并用注射器抽回血后套上肝素帽防空气进入引起空气栓塞;选择粗直、静脉瓣少的血管进行穿刺,尽量不在头静脉穿刺避免送管困难;当导管送入至腋窝时嘱病人将头侧向正在穿刺的肢体,使下颌尽量贴近肩部,预防导管误入颈外静脉。
总结肿瘤患者应用全自动化疗泵持续静脉输注5—FU(5—氟尿嘧啶)化疗的护理经验目的:观察全自动化疗泵持续静脉输注5-FU(5-氟尿嘧啶)化疗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总结全自动化疗泵使用中的护理经验。
方法:对70例使用全自动化疗泵持续静脉输注5-FU化疗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分组观察,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化疗期间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宣教。
对两组患者化疗过程中的毒副反应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化疗期间出现的毒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时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化疗期间的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化疗期间的各类毒副反应,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标签:肿瘤;全自动化疗泵;5-氟尿嘧啶;护理经验;健康教育路径表化疗是各类恶性肿瘤患者最重要的一种治疗方式,是目前有效杀死肿瘤细胞最有效的方法。
5-氟尿嘧啶(5-FU)是目前临床上较常使用的一种化疗药物,因其具有抗瘤谱广的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类肿瘤的临床化疗[1]。
全自动化疗泵是一种可随身携带的便携化疗设备,能够方便患者的日常活动,已在各级医院广泛使用[2]。
本文就健康教育路径表对肿瘤患者应用全自动化疗泵持续静脉输注5-FU化疗进行了临床分组护理,探讨其在化疗毒副作用以及护理满意率方面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70例恶性肿瘤患者均为本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的住院患者,患者均采用全自动化疗泵持续静脉输注5-FU。
所有患者均为初次化疗,对患者进行不同护理方法的分组。
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化疗期间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宣教。
观察组35例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38~79岁,平均年龄(56.2±8.6)岁,其中胃癌11例、肺癌7例、乳腺癌5例、肝癌7例、直肠癌5例;对照组35例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41~81岁,平均年龄(56.4±8.3)岁,其中胃癌9例、肺癌9例、乳腺癌6例、肝癌7例、直肠癌4例。
胃肠道肿瘤使用化疗泵联合PICC持续化疗的护理目的:探析胃肠道肿瘤使用化疗泵联合PICC持续化疗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的先后分两组,每组57例。
在所有患者中,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针对性优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性优化护理的实施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标签:胃肠道肿瘤;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优化护理胃肠道肿瘤是指消化道疾病中的肿瘤病症统称,如直肠癌、结肠癌及胃癌等,均为胃肠道肿瘤。
由于胃肠道肿瘤疾病没有显著的发病特征,易被患者所忽略,早期发现与治疗,能避免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1]。
在治疗期间,医护人员通常都会采用化疗泵联合PICC持续化疗。
但由于部分患者对此治疗方法的认识程度不都,易产生排斥心理,所以,临床护理工作的实施尤为重要[2]。
为探究胃肠道肿瘤使用化疗泵联合PICC持续化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本次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11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化疗泵联合PICC治疗。
治疗后,医护人员可按照入院时间顺序的先后对其分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
对照组57例,其中男32例,女25例;年龄23~54岁,平均(32.6±2.5)岁。
观察组57例,其中男33例,女24例;年龄24~55岁,平均(33.4±2.3)岁。
在所有患者中,结肠癌32例,胃癌57例,直肠癌25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給予化疗泵联合PICC治疗。
胃肠道肿瘤88例使用化疗泵联合PICC持续化疗的护理【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胃肠道肿瘤使用化疗泵联合picc进行持续化疗的护理方式与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肿瘤科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共8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泵联合picc持续化疗,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
统计患者的置管时间、化疗完成情况、护理满意度。
结果 88例患者完成化疗全部疗程共85例,完成率为96.6%。
置管时间为50天至260天不等,平均时间为120.5天。
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可得,其中满意共28例,较满意共54例,一般共5例,较差共1例。
结论对于胃肠道肿瘤患者在使用化疗泵联合picc持续化疗过程中,应注重导管护理、化疗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以提高患者的舒适感,改善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信任感。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化疗泵;picc;续化疗;护理方法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49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93-02胃肠道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但在术前和术后大多数患者需配合放化疗进行巩固治疗,以提高其临床疗效,降低复发风险[1]。
由于患者化疗时间较长,而化疗药物对于其血管刺激较大,容易引发静脉炎,因此picc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化疗方式。
picc 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对于胃肠道肿瘤患者的化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化疗泵联合picc持续化疗能够保证药物在患者体内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降低患者的痛苦,为护理人员减少工作压力与负担[2]。
本文就胃肠道肿瘤患者采用化疗泵联合picc持续化疗的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肿瘤科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共88例,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为40岁至76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8.0岁。
便携式化疗泵持续输注5-氟尿嘧啶治疗胃肠道肿瘤的护理摘要】目的总结便携式化疗泵持续输注5-氟尿嘧啶治疗胃肠道肿瘤的护理。
方法2010年5月~2012年6月我科行PICC置管接便携式化疗泵用于 27 例胃肠道肿瘤患者的持续化疗。
化疗泵内加5-氟尿嘧啶2.5g~3.75g持续泵入120h。
结果27例患者圆满完成化疗,不良反应小,效果满意。
结论持续5-氟尿嘧啶泵入减轻了肿瘤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了化疗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提高疗效,同时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少了护士反复配药、挂瓶、换瓶的时间。
【关键词】便携式化疗泵持续氟尿嘧啶护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化疗泵的使用已明显增多,它是一种轻便,可随身携带的输注装置,可用于持续输注化疗药物。
2010年5月~2012年6月,我科采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接便携式化疗泵泵入5-氟尿嘧啶,对27例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静脉化疗,毒副反应轻,而且泵体轻巧,结实,便于携带,便于患者活动,提高了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7例,平均年龄59.4岁,其中男21例,女6例,病种主要有胃癌、大肠癌,均采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接化疗泵,持续5-氟尿嘧啶120h泵入,21d为1个周期。
1.2方法我科采用南通爱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ZZB型号的便携式化疗泵。
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使用时打开包装,小心取出储药袋。
遵医嘱将所需的氟尿嘧啶用50ml注射器预抽好。
打开储药袋盖帽,将注射器与药袋出口连接后(不要使用针头)将药液注入药袋内。
如仍需要注药,可重复上述操作。
将化疗泵与储药袋安装好,再将储药袋和延长管连接好(按箭头指示),排尽泵管内的空气,标明患者姓名、床号、药物名称、剂量及配置时间、配置人,再将化疗泵延长管的远端连接患者的PICC导管接口。
2 护理2.1心理护理肿瘤患者常因病情、化疗的反应不同,心理反应也不同,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忧郁、焦虑、恐惧、悲观、消极,个别甚至出现角色异常[1]。
化疗泵联合PICC持续化疗对胃肠道肿瘤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目的分析化疗泵联合PICC持续化疗对胃肠道肿瘤患者的护理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按照患者意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化疗泵联合PICC持续化疗治疗并行优化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实验组(15%)明显低于对照组(35%),P<0.05,具有显著差异。
结论对进行胃肠道肿瘤治疗的患者行化疗泵联合PICC持续化疗,并采取针对性的术前术后护理、心理护理,可以有助于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化疗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标签:疗泵;PICC置管;优化护理;胃肠道肿瘤目前对于胃肠道肿瘤的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1],而术后的辅助联合化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而被广泛使用。
研究表明,便携式化疗泵可以有效地治疗胃肠道肿瘤[2],减少化疗带来的毒副作用,降低化疗药物对患者血管的损伤程度,为化疗患者提供无痛性治疗途径,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一般化疗泵通常联合PICC(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进行持续性的化疗治疗,有效的保证患者化疗治疗的顺利进行。
笔者就我院收治的40例采用化疗泵联合PICC持续化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胃肠肿瘤患者40例(临床病理学检查证实均为恶性肿瘤),其中22例患者为女性,18例患者为男性;年龄在22~54岁,平均(30.5±2.4)岁;其中5例患者为直肠癌,22例患者为胃癌,13例患者为结肠癌。
按患者意愿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20),所有患者进行临床辅助检查无其他脏器并发症,并采用相同的临床治疗。
便携式化疗泵配合PICC应用持续化疗的护理目的:探讨应用便携式化疗泵配合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PICC)持续化疗的护理。
方法:分析我科206例应用便携式化疗泵配合PICC持续化疗的情况,并对病人进行化疗及置管期间的护理和指导。
结果:保证5-FU的最佳有效血药浓度,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化疗期间均未发生穿刺部位感染及血管损害,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结论:便携式化疗泵配合PICC持续化疗对提高化疗病人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标签:便携式输液泵;PIC;化疗;护理化疗是绝大部分肿瘤患者获得较好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措施,但化疗药物所引起的各种毒副作用和反复穿刺的痛苦又使病人不知所措。
我科2004.01~2006.11对206例患者应用便携式化疗泵(美国百特公司)配合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PICC)持续化疗(5-FU持续48 h滴注给药),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206例,男128例,女78例,年龄23~80岁,平均年龄60.1岁,其中胃癌86例,大肠癌120例,所有患者均为术后化疗,一般情况良好。
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化疗方式,直接从外周静脉滴注;实验组采用便携式化疗泵配合PICC持续化疗。
1.2 方法微量输液泵是一种轻便的抛式(一次性)输注装置,采用弹性药囊,以持续弹性压力推动液体输入,避免阳光直射。
药囊的最大容量为272 ml,临床一般用为2 d (48 h)的泵或者是5 d(120 h)的泵,2 d泵每小时输液量为5 ml ,5 d泵每小时输液量为2 ml,需要的总液体量为240 ml[1]。
本组患者均采用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PICC)。
1.2.1 药物的配剂方法:遵医嘱将5-FU加入便携式弹性输液泵。
一般为240 ml的泵容量减去所加药量,再加上5%GS至240 ml,一般情况下不使用0.9%NS,因为它会使流速增加10%[2]。
应用便携式化疗泵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持续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措施王晓琴发表时间:2019-07-02T14:46:59.363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5期作者:王晓琴艾斯汗·木力克张晓宏[导读] 应用便携式化疗泵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持续化疗,疗效突出,不良反应率低,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新疆独山子人民医院中医肿瘤科 833699摘要:目的分析应用便携式化疗泵持续治疗胃肠道肿瘤患者的疗效与护理措施。
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5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化疗方式,观察组应用便携式化疗泵持续治疗胃肠道肿瘤患者,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应用便携式化疗泵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持续化疗,疗效突出,不良反应率低,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关键词:便携式化疗泵;胃肠道肿瘤;疗效;护理化疗泵是方便携带的输注装置,用于不间断输液化疗药物,在使用化疗泵开展治疗当中,良好护理是十分重要[1]。
本文分析便捷式化疗泵在胃肠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接治的9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5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化疗方式,观察组应用便携式化疗泵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持续化疗。
观察组男29例,女性16例,年龄36-69岁,平均(53.5±3.5)岁。
对照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34-65岁,平均(51.5±2.8) 岁。
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穿刺外周静脉,再输注化疗药物,持续输注5天。
观察组患者采取经由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应用化疗泵泵入化疗药物治疗。
使用化疗药物是5-氟尿嘧啶,打开加药口护帽,从加药口注入配置好的化疗药液至储液囊中,注入完毕后,排空管道空气,药液流到出药口处,用止流夹将出药口夹紧,并标注床位号、姓名、药物剂量以备用。
肿瘤患者应用PICC联合便携式化疗泵的安全管理发表时间:2016-02-17T10:53:47.94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5期供稿作者:胡绍毅1 宫海燕2[导读] 西南医院肿瘤科西南医院军人保障中心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5-氟尿嘧啶(5-FU)属时间依赖性药物,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
胡绍毅1 宫海燕21.重庆西南医院肿瘤科;2.西南医院军人保障中心重庆 400038摘要:目的:通过应用PICC联合便携式化疗泵对肿瘤病人进行化疗,提高肿瘤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方法:采用PICC联合便携式化疗泵用于116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5-FU持续化疗中,结论:应用PICC联合便携式化疗泵对肿瘤病人进行化疗的方法可行。
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输注泵;护理AbstractObjective:We aimed to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living quality through chemotherapy with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combined with a portable chemotherapy pump.Methods:116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tumors were subjected to persistent chemotherapy with 5-FU via PICC combined with a portable chemotherapy pump.Conclusion:Chemotherapy with PICC combined with a portable chemotherapy pump is a promising strategy.Keywords:Anti-tumor;combined chemotherapy;infusion pump;nursing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5-氟尿嘧啶(5-FU)属时间依赖性药物,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
PICC(外周深静脉置管联合便携式化疗泵持续给药的护理作者:赵春明来源:《医学与法学·综合版》2013年第01期【摘要】目的探讨PICC(外周深静脉置管)联合便携式化疗泵持续给药的护理经验。
方法对120例癌症患者采用PICC(外周深静脉置管)联合便携式化疗泵持续化疗。
结论便携式化疗泵配合深静脉置管持续化疗不仅使药物在体内保持一定的血药浓度,为肿瘤病人提供了一条安全、方便的无痛性治疗途径,而且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并得到患者的欢迎。
精心的护理是顺利使用的关键。
【关键词】PICC(外周深静脉置管)化疗泵持续给药的护理便携式化疗泵利用弹力收缩的作用控制进药的速度,恒定地维持药物在体内的血药浓度,从而有效地达到杀灭癌细胞的作用,同时也显著地降低了化疗药物对全身的毒副反应;而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技术是新近发展的静脉输液方法,近年来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我科于2011年8月开始,应用便携式化疗泵与PICC导管持续化疗治疗消化道肿瘤12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20例癌症患者均为病理确诊病例,其中男65例,女55例;年龄21~87岁;胃癌50例,结肠癌42例,直肠癌28例。
1.2 持续化疗的方法1.2.1化疗药物配置戴圆帽,外科口罩,乳胶手套,从灭菌袋中取出化疗泵检查泵有无破损。
将5氟尿嘧啶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配成总量270 ml 药液,将药液震荡均匀后,用注射器抽出配置好的药液,排尽注射器中的空气,取下针头把化疗泵上的帽拧开,自填充口将药液注入,注完所配的药液再将帽拧紧。
然后把盘旋于化疗泵上的输液管打开,旋下输液管远端的翼状帽,药液便自动流出,排尽输液管中的空气,旋好翼状帽待用。
1.2.2. 备物至床前,做好说明解释工作,选择肘部的头静脉或贵要静脉或正中静脉。
嘱病人平卧,穿刺手外展90°,用软尺从穿刺点开始量到右侧胸锁关节,然后再加上1~2 cm,为导管进入长度。
全自动注药泵配合PICC应用胃肠道肿瘤患者持续化疗的护理 5-氟尿嘧啶(5-FU)为治疗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常用药物,由于5-FU属时间依赖性药物,半衰期仅为15-20分钟,需采用持续高浓度缓慢静脉滴注,达到恒定的血药浓度,以增强抗癌疗效。
我科2010年1月~2010年7月间,采用全自动注药泵(南通爱普公司生产),分驱动装置和输液装置两部分,具有精密驱动、全程监控、自动记录等特点,与PICC导管用于消化道肿瘤患者的5-FU持续化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男31例,女27例;年龄36-75岁;胃癌35例,大肠癌23例。
均为术后。
1.2 方法1.2.1 给药前需输注5%GS冲洗输液管,待输注其它抗癌药(如艾恒或乐沙定、CF等)后再次5%GS冲洗输液管,接全自动注药泵,行5-FU持续静滴48-72h。
1.2.2 56例选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式PICC管,导管型号为4Fr型,常规补液另建立静脉通路输注。
2例选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双腔三向瓣膜式PICC管,导管型号为5Fr型。
1.2.3 由无菌包装中取出全自动注药泵(容量为300ml),检查泵有无破损,将注药口处圆锥接头旋开,48h:5-FU+0.9%生理盐水245ml(5ml/h),72h:5-FU+0.9%生理盐水293ml(4ml/h),将药液加人贮药袋,抽尽袋内空气后关紧夹管。
驱动装置和输液装置装夹,注药泵输液导管按指示方向连接,打开夹管。
开机,按排气键排尽空气,调节参数,设置总量(比加药量少5ml),根据持续输注48h或72h设置持续输液量4 ml/h或5ml/h,输液导管远端接患者PICC导管接口,不可使用头皮针连接,因头皮针的硅胶较软,容易反折影响流速[1]。
并妥善固定,避免连接管扭曲,打折。
按运行键开始持续药物输注。
设密码锁定按键,将注药泵装在背包内,便于患者携带。
2 护理2.1 心理护理化疗前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疏导,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PCC置管的重要性、安全性、PICC置管后的自我护理和观察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