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标
- 格式:ppt
- 大小:3.15 MB
- 文档页数:58
三下1.说课稿位置与方向一、说教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页。
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课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2)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说教学策略1、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设计理念:(1)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抠教科书,应避免让学生死记枯燥的概念。
这节课从学生的兴趣引入,选择了学生乐于接受,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为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2)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新课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3、教法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生生到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三下1.说课稿位置与方向一、说教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页。
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课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2)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说教学策略1、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设计理念:(1)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抠教科书,应避免让学生死记枯燥的概念。
这节课从学生的兴趣引入,选择了学生乐于接受,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为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2)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新课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3、教法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生生到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小学数学说课模板一 (3)小学数学说课模板二 (4)说课步骤及其几点注意事项 (6)教师资格考试说课要求和主要内容 (7)教师面试说课应注意事项 (8)1 位置与方向 (10)1 位置与方向教案 (10)1 位置与方向案二 (18)1 位置与方向:东南西北说课稿 (31)1 位置与方向:东南西北说课稿二 (33)1 位置与方向: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说课稿 (34)1 位置与方向: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说课稿二 (38)1 位置与方向:认识路线说课稿 (40)1 位置与方向:认识路线说课稿二 (42)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43)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 (43)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二 (52)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除法说课稿 (67)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除法说课稿二 (68)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说课稿 (69)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 (72)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说课教案 (75)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说课教案二 (76)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除法的验算说课稿 (77)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除法的验算说课稿二 (78)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 (83)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二 (86)3 统计 (87)3 统计教案 (87)3 统计:横向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93)3 统计:横向条形统计图说课稿二 (94)3 统计:简单的数据分析说课稿 (96)3 统计:简单的数据分析说课稿二 (98)3 统计:平均数说课稿 (98)3 统计:平均数说课稿二 (101)3 统计:平均数说课稿三 (103)4 年、月、日 (105)4 年、月、日教案 (105)4 年、月、日:年、月、日说课稿 (111)4 年、月、日:年、月、日说课稿二 (113)4 年、月、日:说课稿三 (118)4 年、月、日:认识平年、闰年说课稿 (124)4 年、月、日:24时计时法说课稿 (125)4 年、月、日:24时计时法说课稿二 (127)5 两位数乘两位数 (133)5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133)5 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说课稿 (140)5 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说课稿二 (142)5 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说课稿三 (147)5 两位数乘两位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说课稿 (149)5 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说课稿 (152)5 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说课稿二 (155)5 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不进位)说课稿 (159)5 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不进位)说课稿二 (161)5 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说课稿 (164)5 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说课稿二 (167)5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说课稿 (168)5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说课稿二 (171)6 面积 (173)6 面积教案 (173)6 面积: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184)6 面积: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二 (186)6 面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 (190)6 面积:6 面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二 (193)6 面积: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对比说课稿 (197)6 面积: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说课稿 (198)6 面积: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说课稿二 (202)6 面积:公顷、平方千米说课稿 (204)6 面积:公顷、平方千米说课稿二 (208)7 小数的初步认识 (210)7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210)7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二 (214)7 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218)7 小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小数说课稿 (218)7 小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小数说课稿二 (219)7 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比较说课稿 (221)7 小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222)7 小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说课稿二 (226)8 解决问题 (230)8 解决问题教案 (230)8 解决问题:用连乘解决问题说课稿 (235)8 解决问题:用连乘解决问题说课稿二 (236)8 解决问题:用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说课稿 (239)8 解决问题:用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说课稿二 (243)8 解决问题:说课稿 (246)8 解决问题:说课稿二 (250)8 解决问题:设计校园说课稿 (254)8 解决问题:设计校园说课稿二 (256)9 数学广角 (257)9 数学广角教案 (257)9 数学广角:教案二 (259)9 数学广角:简单事物的组合数说课稿 (270)9 数学广角:等量代换说课稿 (273)9 数学广角:等量代换说课稿二 (276)10 总复习 (279)10 总复习教案 (279)10 总复习教案二 (283)说课基本要素简短介绍 (284)教师资格面试知识(大全) (286)教育教学技能测试内容 (286)说课的程序 (286)关于对认定教师资格人员基本素质面试和试讲进行考察等有关问题的说明 (287)试讲十要点 (289)教师面试自我介绍范文 (290)教师应聘面试注意事项 (290)教师招聘面试题集锦(班主任篇) (291)特岗教师招聘面试面试题及答案 (292)资格认定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表 (294)教育教学技能测试内容 (295)教育教学技能测试评分表 (296)小学数学说课模板一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是中数学教材第册第章第节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位置与方向 一、说教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页。
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课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2)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说教学策略 1、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设计理念: (1)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抠教科书,应避免让学生死记枯燥的概念。
这节课从学生的兴趣引入,选择了学生乐于接受,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为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2)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新课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三下1.说课稿位置与方向一、说教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页。
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课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2)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说教学策略1、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设计理念:(1)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抠教科书,应避免让学生死记枯燥的概念。
这节课从学生的兴趣引入,选择了学生乐于接受,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为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2)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新课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3、教法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生生到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标说教材
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标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说课标:
一、说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5、认识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北和西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西、南或北)辨认其余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二)过程与方法:。
三下1.说课稿位置与方向一、说教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页。
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课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2)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说教学策略1、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设计理念:(1)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抠教科书,应避免让学生死记枯燥的概念。
这节课从学生的兴趣引入,选择了学生乐于接受,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为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2)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新课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3、教法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生生到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2023年关于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说课稿范文(通用6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说课稿1一、说教材本课内容是《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的第一课时《相识分数》。
分数的相识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本册“相识分数一、教材地位:本课内容是《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的第一课时《相识分数》。
分数的相识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本册“相识分数”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驾驭一些整数学问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相识分数的含义。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且学生在生活阅历中又接触得较少,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因此,本单元只是“初步”,对分数概念的教学仅定位于结合详细情境初步相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初步相识和理解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本课时相识几分之一又是相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接着学习分数和学习小数的有关学问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在详细情境中初步相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在充分理解“平均分”的基础上,初步感知和体验分子、分母的含义;能正确读、写简洁的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通过参加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视察探究、动手实践、分析概括等实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树立自信念。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是探究和发觉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一来表示,相识几分之一,并能正确表示出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能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三、预设教学流程为了使上述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切实落实,我预设如下的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在本步骤教学中,我设想由特别到一般,从相识1/2迁移至相识几分之一。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摘要:一、说课背景1.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简介2.说课的意义和目的二、课程设计理念1.依据的教材版本和课程标准2.教学目标3.教学重难点三、教学过程设计1.课堂导入2.知识讲解与练习3.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启发式教学2.情境教学3.合作学习五、教学评价与反思1.评价方式2.教学效果分析3.教学改进措施正文:一、说课背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是根据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旨在为教师提供一套科学、系统的教学资源。
说课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阐述,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课程设计理念1.本课程依据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进行设计,遵循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本册教材中的知识点,形成相应的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包括:分数的认识与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间的认识与计算等。
三、教学过程设计1.课堂导入:通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2.知识讲解与练习: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并设计相应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3.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并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究知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2.情境教学:创设生动、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理解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
3.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相互讨论、交流,取长补短,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1.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单元测试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2.教学效果分析: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
三下1.说课稿位置与方向一、说教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页。
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课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2)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说教学策略1、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设计理念:(1)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抠教科书,应避免让学生死记枯燥的概念。
这节课从学生的兴趣引入,选择了学生乐于接受,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为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2)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新课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3、教法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生生到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标解读一学段目标知识技能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
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1.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3.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4.能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经历回顾解决问题过程的活动。
情感态度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能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二、三年级下册课程目标一、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数与代数1.数的认识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2.数的运算⑴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⑵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3.常见的量第四单元: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空间与图形1.测量。
人教版三数下说课稿一、说课背景与目标本次说课的内容为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本册教材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说课将围绕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点与难点,并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
二、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1. 教学内容概述本册教材主要包含数与计算、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领域的知识。
其中,数与计算部分将引导学生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乘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图形与几何部分则让学生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理解面积和周长的概念;统计与概率部分则通过实际情境,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初步的概率意识。
2.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但对于乘除法等更复杂的概念理解尚浅。
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正在逐步发展,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设计具体的操作活动和直观的教具,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
此外,学生对于统计和概率的认识较为模糊,需要通过实际例子和游戏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 学生能够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其面积和周长。
-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理解初步的概率知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探索数学规律。
-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 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感受数学的严谨美和实用价值。
- 引导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实践意义。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加强对乘除法概念的理解和计算技能的掌握。
-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初步的概率意识。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我今天所说得教材就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对于本册教材,我们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说课标本学科得课程总目标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与进一步发展所必需得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得数学思想方法与必要得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得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与其她学科学习中得问题,增强应用数学得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得密切联系,了解数学得价值,增进对数学得理解与学好数学得信心;具有初步得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阶段目标知识与技能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得过程,认识万以内得数、小数、简单分数与常见得量;了解四则运算得意义,掌握必要得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2、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与平面图形得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与平面图形,获得初步得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3、对数据得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得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解决问题1、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得解决办法。
2、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得数学问题。
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得体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得大致过程与结果。
数学思考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得数字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得数描述现实世界中得简单现象。
2、在对简单物体与图形得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得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得、有条理得思考。
4、在教师得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得归纳与类比。
情感与态度1、在她人得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得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得数学活动。
2、在她人得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得某些困难,获得成功得体验,有学好数学得信心。
3、在她人得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得错误并及时改正。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一、说教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单元第二课时内容时间的计算。
时间的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的基础上教学的。
学生学习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可以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培养时间观念。
教材先通过例1及做一做第1题,教学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由于学生还未学习两位数的乘除法计算,所以只出现数目较小的,能够用加法计算的把较大单位变换成较小单位的换算。
例1中求2时等于多少分,由1时=60分,就可以推出2时就是60加60(分),等于120分。
再通过例2及做一做第2题,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教学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例2编排的是学生早晨上学的情景,图上提供下列信息:7:30离家,7:45到校,要求算出: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
在具体的计算方法上,教材提供了多种思路,有从钟面上数格的,也有列算式的,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做一做第2题编排的是一学生去商店的情景,用生动的画面提供了两条信息,即商店的营业时间和该学生到达商店的时刻,要求算出早到了多少时间。
本课时内容是后面运用时间解决较繁问题、计算时间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认识,我将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三、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因为这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2、教学难点:退一小时当60分的时间的计算。
三下1.说课稿位置与方向一、说教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页。
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课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2)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说教学策略1、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设计理念:(1)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抠教科书,应避免让学生死记枯燥的概念。
这节课从学生的兴趣引入,选择了学生乐于接受,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为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2)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新课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3、教法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生生到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三下1.说课稿位置与方向一、说教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页。
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课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2)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说教学策略1、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设计理念:(1)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抠教科书,应避免让学生死记枯燥的概念。
这节课从学生的兴趣引入,选择了学生乐于接受,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为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2)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新课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3、教法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生生到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1.说课稿位置与方向一、说教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页。
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课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2)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说教学策略1、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设计理念:(1)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抠教科书,应避免让学生死记枯燥的概念。
这节课从学生的兴趣引入,选择了学生乐于接受,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为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2)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新课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3、教法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生生到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