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下_期末复习_滑轮机械效率
- 格式:doc
- 大小:393.39 KB
- 文档页数:4
动滑轮机械效率公式动滑轮机械效率公式是物理学中描述动滑轮机械性能的一个重要公式。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动滑轮机械效率公式及其相关知识。
一、动滑轮机械效率公式简介动滑轮机械效率公式为:η= Wout / Win其中,η表示机械效率,Wout表示输出功率,Win表示输入功率。
二、动滑轮机械效率公式推导动滑轮机械效率的推导过程如下:1.根据功的定义,功等于力乘以位移,即W = F × S。
2.对于动滑轮,输入力F1所做的功为W1 = F1 × S1。
3.输出力F2所做的功为W2 = F2 × S2。
4.根据机械效率的定义,η = Wout / Win = W2 / W1。
5.由于动滑轮的特性,有F2 = 2 × F1 和S2 = S1 / 2。
6.将F2和S2的表达式代入η的公式,得到η = (F1 × S1 / 2) / (F1 × S1) = 1 / 2。
三、动滑轮机械效率公式应用动滑轮机械效率公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选择起重设备时,可以根据机械效率公式来评估不同设备的性能,选择效率更高的设备。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进动滑轮的设计和材料,提高机械效率,从而提高设备的整体性能。
四、提高动滑轮机械效率的方法1.选择高强度、轻质材料制作动滑轮,以减小重量和提高强度。
2.减小动滑轮的摩擦,例如采用润滑剂或降低接触面的粗糙度。
3.减小绳子的摩擦,选择光滑的绳子或加装防摩擦装置。
4.合理设计动滑轮的结构,使其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体积和重量。
五、总结动滑轮机械效率公式是描述动滑轮性能的重要工具,通过对公式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改进动滑轮的性能。
通过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可以降低能耗,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整体性能。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引言在机械领域中,滑轮组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装置,它由多个滑轮组成,用于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以便完成各种机械工作。
在滑轮组中,机械效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表示实际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间的比值。
本文将介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以及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概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指滑轮组在传递力和改变力方向时的效率。
通常情况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小于1的,这是因为在滑轮组中,存在一些能量损失,如摩擦损失和弹性变形损失。
因此,实际输出功率会小于输入功率。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主要的因素。
摩擦损失摩擦是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滑轮组中,滑轮与滑绳、滑块等传动部件之间会产生摩擦,从而导致能量损失。
为了降低摩擦损失,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使用润滑剂、降低滑轮与传动部件的接触面积等。
弹性变形损失滑轮组中的弹性变形也会导致机械效率的损失。
当滑轮和滑绳受到力的作用时,它们可能会产生弹性变形,从而导致能量损失。
为了减少弹性变形损失,可以选择合适的滑轮材料和设计滑轮的结构。
机械间隙滑轮组的机械间隙也会对机械效率产生影响。
机械间隙是指两个相邻滑轮之间的距离,如果间隙过大,会导致力的损失和能量的浪费。
因此,在设计滑轮组时,需要合理控制机械间隙,确保力能够有效传递。
滑轮摩擦率滑轮的摩擦率也会对机械效率产生影响。
摩擦率是指滑轮表面的摩擦性能,如果摩擦率过大,会导致能量损失增加。
因此,在选择滑轮材料和表面处理时,需要考虑其摩擦率,以提高机械效率。
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了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我们需要知道滑轮组的实际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
实际输出功率可以通过测量滑轮组输出的力和速度来获得。
而输入功率则可以通过测量输入力和速度来获得。
机械效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机械效率 = 实际输出功率 / 输入功率结论滑轮组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装置,它通过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来完成各种机械工作。
物理简单机械知识点“简单机械和功”部分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初中阶段物理学科必须要掌握的知识部分,接下来为你整理了物理简单机械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物理简单机械知识点:滑轮(1)定滑轮①定义: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②好处: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足:不能省力。
③实质:等臂杠杆。
④力臂图:(2)动滑轮①定义:轴和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②好处:省一半力;不足: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③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④力臂图:(3)滑轮组①定义: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的机械。
②好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③公式:竖直放置:F=1/n(G物+G动轮) 水平放置:F=f/n S=nhV绳=nV物(n /绳子的股数F /水平拉力f /摩擦阻力S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 /物体移动的高度V /速度)④绳子段数的判断:以直接作用在动滑轮上的绳子为标准⑤绕绳法:a、定绳子段数:n≥G/F b、定个数:动、定滑轮个数;c、n为奇数时从动滑轮绕起、n为偶数时从定滑轮绕起;d、绕绳子时要顺绕,且每个滑轮只穿一次绳子,不能重复。
物理简单机械知识点:杠杆(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的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好处:可省力、可省距离、可改变力的方向。
(2)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3)力臂作图方法:①找支点;②找力的作用线;③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力臂为0)(4)杠杆平衡条件公式:F1L1 = F2L2 应用(最省力,力臂最长)(5)分类省力杠杆:L1﹥L2 F1﹤F2 不足:费距离费力杠杆:L1﹤L2 F1>F2 好处:省距离等臂杠杆:L1= L2 F1= F2 不省力、不省距离物理简单机械知识点:轮轴①定义:由轮和轴组成、绕同一个轴线转动。
实质:变形杠杆。
②特点:动力作用在轴上省力,动力作用在轴上费力。
③公式:F1 =F2r/R(轮半径是轴半径的几倍,作用在轮上的力就是作用在轴上的力的几分之一)物理简单机械知识点:机械效率1、有用功(1)定义: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完成某个任务,无论用什么方法都必须做的功;(2)一般计算公式:W有用= Gh;2、额外功:(1)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2)公式:W额外=fs;3、总功:(1)定义: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和叫总功;(2)公式:W总=W有用+W额外;FS=Gh+fs4、机械效率:(1)定义: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2)公式:η=W有用/W总;(3)理解:a、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的,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b减小额外功在总功占的比例可以提高机械效率;c、它是衡量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d、同一机械机械效率可能不同;。
定滑轮的机械效率公式
定滑轮的机械效率是衡量滑轮效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理想情况下,即没有摩擦和其他能量损失的情况下,定滑轮的机械效率是100%。
但在现实应用中,由于摩擦和其他因素的存在,机械效率通常会低于100%。
在理想情况下,不计摩擦、绳重和其他阻力,定滑轮的机械效率可以通过比较有用功和总功来计算。
这里的有用功是指实际用于提升物体的功,而总功则是包括提升物体所做的功和克服滑轮系统中其他阻力所做的功。
定滑轮的机械效率公式为η = W有 / W总,其中W有是指有用功,W总是总功,即有用功加上额外功。
具体来说,对于使用定滑轮提升重物的情况,如果不计绳重及摩擦,那么机械效率可以表示为:
η = Gh / (Gh + G动h)
其中,G是重物的重力,h是重物提升的高度,而G动是动滑轮的重力(如果有的话)。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问题中,还可能需要考虑绳子的重量和摩擦力等因素,这些都会影响实际的机械效率。
而在计算机械效率时,通常需要知道或测量这些参数,以便进行准确的计算。
第十二章第三讲滑轮组、机械效率基础过关一、滑轮组:1.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2.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3.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1/ n G 。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1/ n (G物+G动)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或v 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 G(或v G)4.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 / F求出绳子的股数。
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
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例1.如图所示,用一根结实的绳子在两根光滑木棒上绕几圈,一小朋友用力一拉,两位大力士竟撞在一起了.这幅漫画说明了.例2.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600N的重物时,人手实际需提供的拉力应该( )A.小于200N B.等于200NC.大于200N D.大于300N例3.如图所示,每个钩码的质量是50g,滑块A在钩码的作用下恰能沿水平面匀速滑动,那么滑块A受到的摩擦力是 ( )A.2.94 N B.1.96 N C.0.98 N D.0.49 N二、机械效率: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额= 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总=W有用+W额=FS= W有用/η4.机械效率:①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公式:③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
通常用 百分数 表示。
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
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例4.两个完全相同的滑轮,其重力均为10牛。
分别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40牛的物体匀速提升0.5米。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不汁绳与滑轮的摩擦) ( ) A 、力F 1和F 2大小相等 B 、两机械做的有用功相等C 、两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等D 、两装置的机械效率相等例5.计算题工人利用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400N 的物体向上匀速提起2m ,。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考点归类训练——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考点一:实验数据分析1.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进行如图所示操作。
(1)实验时,应沿______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______上升。
(2)正确操作后,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格中所示。
请将表格填写完整。
(3)比较______两个装置的实验结果可得,用相同的滑轮组提升同一个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绕线方法______关。
(4)由实验数据______可知:用不同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______。
2.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图________(选填“甲”或“乙”)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图________(选填“甲”或“乙”)做的实验.(2)第3次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百分号前保留整数)(3)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4)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某小组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上________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
(2)小组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静止读数。
你认为他的想法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________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3)用丁图装置进行实验,得出表中第4次实验数据,请将表中的两个数据填写完整。
(4)通过比较__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段数无关。
(填实验次数的序号)(5)通过比较__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越大滑轮组机械效率越高。
机械效率计算20题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复习1.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在20s的时间内将重为480N的物体匀速提升5m,所用的拉力为300N.求这个过程中:(1)工人做的有用功;(2)拉力的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质量为1.8t的小汽车陷入泥泞中,大家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聪明的小红很快想到了办法,利用所学滑轮组知识,带领大家将小车顺利拉出。
如图,若汽车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2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g=10N/kg)。
求:(1)汽车所受阻力f;(2)绳子自由端拉力F1;(3)小车以0.1m/s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拉力F1的功率。
3.小虎用200N的拉力通过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吊起质量为30kg的物体,物体被匀速提高了1m,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N/kg。
计算:(1)小虎做的功。
(2)动滑轮的重。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某公园矗立着由汉白玉制成的一座雕像,其质量为5.4 t,吊装时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装在箱中的雕像匀速吊上3 m高台(箱子质量不计)。
已知提升箱子时,拉力F的功率为6×103 W,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3 m/s。
(g取10 N/kg)求:(1)滑轮组将箱子吊上3 m高台需要的时间t。
(2)滑轮组做的有用功。
(3)提升箱子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如图是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建筑材料的场景,在10s的时间内,工人师傅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将建筑材料匀速提升了1m,已知拉力F为400N,建筑材料的重力G为900N,求这个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拉力F的功率。
6.工人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利用箱子运送建材上楼,每次运送量不定。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重力不同的建材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滑轮与钢绳间的摩擦力及箱子和绳重忽略不计。
求:(1)若工人用200N的拉力,将建材匀速竖直向上提升了6m,工人所做功;(2)当所运送建材的重为400N时,工人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3)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时,所运送建材受到的重力。
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1.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一些猜想并对猜想进行验证。
(1)如果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A、B、C多个,要研究其与B 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而改变因素,从而进行研究。
(2)下列A、B是同学提出的两个猜想:猜想一: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细线的绕法有关;猜想二: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提升的物重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准备分别按图1、图2、图3和图4的滑轮组进行实验。
验证猜想一的小组应按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进行实验,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相等/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一是错误的;验证猜想二的小组应按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进行实验,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二是(正确/错误)的。
(3)请你为该班同学提出一种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2.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过程如下: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沙和袋所受总重力G并填入表格。
②按图安装滑轮组,分别记下沙袋和绳端的位置。
③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沙袋升高,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沙袋上升的高度h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将这三个量填入表格。
④算出有用功W有,总功W总,机械效率η。
⑤改变沙袋中沙子的重量,重复上面的实验。
次数沙和袋所受的总重力G/N 提升高度h/m有用功W有/J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s/m总功W总/J机械效率η1 0.6 0.2 0.12 0.3 0.18 66.7%2 0.9 0.2 0.18 0.4 0.6 0.243 1.2 0.2 0.24 0.5 0.6 0.30 80% 请根据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思考并回答:(1)在第一次实验中,粗心的小冬同学忘记在表格中填写绳端移动的距离s,你认为s应该为m。
(2)根据表中数据,可计算得出第二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得出所用动滑轮的重为N.(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4)分析三次实验中的数据,可以发现用同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物理八下期末复习3 滑轮机械效率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1. 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物提高5m,已知物重为800N,人对绳的拉力为500N.求此过程中:(1)做的总功.(2)做的有用功.(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 建筑工地上,工人师傅将如图所示的滑轮装配成最省力的滑轮组,利用它站在地面上向下拉绳提升重物.(1)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2)利用此滑轮组,工人用500N的力将1200N的重物匀速提升4m,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 如图小丽用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重为600N的物体,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人拉绳的力F为250N,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拉绳做功的功率为75W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3 m/sD.动滑轮重为100N 4. 用图中装置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手的拉力为60N,滑轮的机械效率为()A.16.7% B.20% C.83.3% D.100%5. 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B.机械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有用功的多少C.使用滑轮组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D.用同一滑轮组提升质量不同的物体,机械效率不同6. 甲吊车比乙吊车的机械效率高,当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时,则()A.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有用功较多B.乙吊车的电动机做的额外功较多C.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D.甲、乙两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相同7. 如图,两个滑轮组由每个质量相同的滑轮组成.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高度()A.若G1=G2,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B.若G1=G2,拉力做的总功相同C.若G1=G2,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D.用同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8. 如图所示,同一个小球在拉力作用下,分别沿斜面OA、OB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分别为F1、F2,斜面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则拉力F1 _______F2;机械效率η1 ________η2.(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9.(2013•南京)在“测定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1)实验时,用手_________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持在动滑轮下的钩码缓缓上升.(2)第①次实验时测得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__.(3)第③次实验时,钩码上升的速度为0.05m/s,则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____W,静止时拉力F的大小__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1.7N.(4)由表中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同一动滑轮,所提升物重增大,机械效率将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0. 如图所示,用两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每个滑轮重为30N.用这个滑轮组把重3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拉力F大小是_________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__.11. 在生产中,人们往往用的是由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复杂机械.在一次科技活动中,某校物理小组的同学们分别用一轻质杠杆(不计杆重)、一只滑轮和一些细绳构成了如图所示的组合机械,其中O为支点,OA=3OB,他们发现使用组合机械可以更省力,如果提升G=90N的物体.在不计滑轮重、杆重和绳重及部件间的摩擦时,拉力F=_______N.为了测量这个组合机械的机械效率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用文字和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组合机械的机械效率为(用你选用的字母表示)η= ___________.12. 工人利用如图的斜面把木箱推到离地面0.5m高的平台上,已知木箱的质量为40kg,工人沿着斜面向上推木箱的力为75N,斜面长为4m,计算时取g=10N/kg.求:(1)木箱所受到的重力;(2)工人对木箱做的有用功;(3)工人对木箱做的总功;(4)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13.如图所示,每个滑轮均重12 N,用滑轮组拉着重1 000 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以0.2 m/s的速度匀速向左移动,拉力F的功率为32 W。
对“滑轮组机械效率”问题的讨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简单机械、功、机械效率等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此类问题涉及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功率等诸多概念,许多学生由于对这些概念理解不深,不能正确领会这些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往往在解题时感到困惑。
下面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就以下四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首先要明确的几个物理概念(1)有用功是由使用机械的目的所决定的。
当用滑轮组沿竖直方向提升物体时,滑轮组对物体竖直向上的拉力做的功就是有用功。
若使用滑轮组沿水平方向拉物体时,滑轮组对物体水平方向的拉力所做的功就是有用功。
(2)额外功是由机械克服本身的自重,相互接触物件间的摩擦阻力及绳重所做的功,而其中由于摩擦阻力及绳重所做的功是不易直接求出的,只能间接计算。
(3)总功是指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
一般情况下使用滑轮组做功时,动力作用于绳子自由端,但也偶有例外,因此找准动力很重要。
(4)绳子的自由端和动滑轮移动的距离之间有一定的几何关系。
一般情况下为:或s=nh(其中:s是指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L是指动滑轮或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n 是动力拉动滑轮绳子的股数,h是物体上升的高度)。
(5)由功的原理:“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等于机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而机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就包含了有用功和额外功。
即:。
(6)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只能小于或等于1,并且无单位二、当滑轮组沿水平方向拉物体时,忽略对动滑轮的重力做功利用滑轮组沿水平方向拉物体时,总功为,有用功为,若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应有:,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例1. 如图1所示,用一滑轮组拉着重为的汽车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汽车所受的阻力为车重的0.03倍,此时要在绳端加以F=1000N的水平拉力,试求: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②若汽车移动的速度为0.2m/s,1min内拉力F做了多少J的功?(滑轮和绳的自重不计,绳足够长)。
分析:汽车受力如图1所示,由于汽车匀速移动,故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因此动滑轮对汽车的拉力设汽车运动时间为t,则车运动距离L=vt,因为拉车的绳子股绳n=3,所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nL=3vt。
机械效率知识集结知识元机械效率概念知识讲解机械效率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滑轮: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斜面:W有用=Gh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额=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W额=fL 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总=W有用+W额=Fs=斜面:W总=fL+Gh=FL4.机械效率:①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公式:η=斜面:单个定滑轮:单个动滑轮:常规滑轮组:③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机械效率的测量及影响因素①原理:②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③器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④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⑤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越多。
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例题精讲机械效率概念例1.因为有用功总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是减小____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说明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____(填:“越大”或“越小”)例2.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不同的绕法把不同的重物提起相同的高度(G甲>G乙),绳重摩擦忽略不计。
在物体匀速上升的过程中,甲图机械效率比乙___(选填“大”、“小”或“相等”),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如图所示,分别用定滑轮、动滑轮把重力相同的甲、乙两物体(G甲=G乙>G动)在相同时间内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摩擦),则所用拉力F甲____F乙,拉力做功的功率P甲____P乙,机械效率η甲____η乙.(选填“>”、“<”或“=”)例4.如图所示,用甲、乙两种装置将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物体重均为10N,滑轮重均为1N,不计绳重和摩擦,所用的拉力分别是F1和F2,机械效率分别是η1和η2,则F1___F2,η1___η2.(选填“>”、“<”或“=”)例5.如图所示,用同样的轻绳(不计绳重)和滑轮安装成甲、乙两种装置。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机械效率附解析教师版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2分)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不计绳重和摩擦)提升重物时,将重210N的物体在5s内匀速提升了2m,已知动滑轮重为9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提升物体的过程中,额外功为540JB.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为12W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4m【答案】C【解析】【解答】A.提升物体的过程中,额外功为W额=G动s物=90N×2m=180JA不符合题意;B.有用功为W有=Gs物=210N×2m=420J总功为W总=W有+W额=420J+180J=600J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为P=W总t=600J5s=120WB不符合题意;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W有W总=420J600J=70%C符合题意;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s绳=ns物=3×2m=6m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动滑轮的重力和高度的乘积计算额外功;根据物体的重力和高度的乘积计算有用功;根据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和计算总功,功和时间的比值计算功率;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计算机械效率。
2.(2分)码头工人利用图所示的装置将体积为8×10-3m3的金属物块打捞上岸,在1min内使金属物块匀速升高6m,工人对绳子的拉力大小为400N,此过程中金属物块没有露出水面,不计绳重及摩擦。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金属物块密度为8.0×103kg/m3)()A.工人拉绳子移动的速度为0.3m/sB.动滑轮的重力大小为160NC.工人做功的功率为120WD.金属物块全部露出水面后,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72.7%【答案】D【解析】【解答】A.由图知,吊起动滑轮的绳子段数为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nℎ=2×6m=12m工人拉绳子移动的速度为v′=s t=12m60s=0.2m/sA不符合题意;B.金属块的重力为G=mg=ρgV=8.0×103kg/m3×10N/kg×8.0×10−3m3=640N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G排=ρ水gV排=1.0×103kg/m3×10N/kg×8.0×10−3m3=80N金属块对上方绳子的拉力F拉=G−F浮=640N−80N=560N动滑轮的重力为G动=2F−F拉=2×400N−560N=240NB不符合题意;C.工人做功的功率为P=Fv′=400N×0.2m/s=80WC不符合题意;D.金属物块全部露出水面后,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η=W有用W总×100%=GℎGℎ+G动ℎ×100%=GG+G动×100%=640N640N+240N×100%=72.7%D符合题意。
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复习---功、杠杆、滑轮综合练习题1.下列关于简单机械在实际应用中的说法正确的是()A.指甲剪是省力省功的机械B.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C.滑轮组既省力,又省距离,还省功D.斜面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答案】B【解析】指甲剪由三条杠杆组成,其中既有省力杠杆也有费力杠杆,但其最终可以达到省力的目的,所以是省力机械,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故A错误;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B正确;滑轮组可以省力,但费距离,且不能省功,故C错误;使用任何机械都要做额外功,所以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100%,故D错误.故选B.2.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2 cm, 当弹簧测力计在A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力臂为0. 08 mB.此时为省力杠杆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D.钩码总重为2 N第2题图【答案】D【解析】0A=2 cmX4 = 8 cm=O. 08 m,由于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所 以动力臂 li=-|x0. 08 m=0. 04 m, A 错误;阻力臂 12 = 2 cmX3 = 6 cm=0. 06 m>li,所 乙 以为费力杠杆,B 错误;从图中可直接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 C 错误;由杠杆平 衡条件得,钩码的总重G=F2=^=3膘 04 m =2。
正确.故选D.120. 06 m3.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直线 运动,在相同水平面上两次拉动木块得到的s —t 关系图像如图乙所不.第1、2两次弹 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R 、F 2;速度分别为V 】、V2;如果运动时间相同,拉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i 、W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①同一木块两次在同一地面上运动,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滑动摩擦力不变;由图可知,木块两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滑动 摩擦力相等,拉力F 相等,即F 1 = F 2,故B 、C 错误;②从图像中可以判断出,第2次的 运动速度V 较大,即V 2>V1,故D 错误;③根据公式P=Fv,当拉力相等时,速度越大, 拉力的功率越大,即P1<P 2,再由公式W=Pt 可知,当做功时间相等时,功率越大,拉力 做的功越多,即WKW2,故A 正确.故选A.A. F I = F 2 V I <V 2B. F I <F 2V I <V 2 C. F!>F 2 V I >V 2 D. F I = F 2 W1<W 2 Wr<W 2Wx>W 2vi>v 2 Wi>W 2 第3题图4.小柯用图中装置提升重为400牛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滑轮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B.人将绳子拉过1米,物体也上升1米C.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牛D.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答案】C【解析】根据题图所示,靠近物体的滑轮(左下角)的轮轴随物体的上移而移动,属山第4题图于动滑轮,与顶部相连的滑轮的轮轴固定,属于定滑轮,A不正确;根据题图所示,物体由两股绳子承担,因此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移动1米,物体实际上移0. 5米,B不正确;物体匀速上升时,它的重力由两股绳承担,所以人对绳的拉力为物体重力的一半为200 N.该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也能改变力的大小,能省力,但费距离,D不正确,C 正确.故选C.5.工人师傅用图中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800 N的物体缓慢匀速竖直提升3 m,人对绳端的拉力F为500 N,不计绳重和滑轮转轴处的摩擦,则(第5题图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9 mB.动滑轮的重力为200 NC.人通过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1 500 J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3. 3%【答案】B【解析】由题图可知:承担物体重力绳子的段数n = 2,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 nh=2X3 m=6 m, A 错误;由 F=-(G+G a)可得:500 N=:X (800 N+G 动),解得:G n z 动= 200 N, B正确;人通过滑轮组做的有用功W w = Gh = 800 NX3 m=2 400 J, C错误;W看人通过滑轮组做的总功W总= Fs = 500 NX6 m=3 000 J,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n =—X W总2 400 T100%= X100%=80%, D 错误.故选 B.O UUU J6.如图所示,通过斜面用平行于斜面F=200 N的推力,将质量为30 kg的物体在5 s时间内匀速推到1 m高的平台上,斜面长s = 2 m.则(g取10 N/kg)( )A.推力F做功的功率为40 WB.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C.推力F做的总功为300 JD.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100 N【答案】B【解析】推力F是动力,它做的功是总功,所以有W L F S =200 NX2 m=400 J,W 400 T故C错误;推力F做功的功率P=;= —=80 W,故A错误;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W t 5 sW有用300 T有用=Gh=mgh = 30 kgXIO N/kgXl m=300 J,机械效率 =—X 100%=TT^X 100%= W总400 J 75%,故B正确;由W总=W有+W额可得,W额=W总一W有=400 J-300 J=100 J,由叩额= fs可得摩擦力f=^=气口=50 N,故D错误.故选B. s z m7.如图所示,一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R作用下以1 m/s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了 10 m,拉力R所做的功为Wi,功率为Pi.若该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2作用下以2 m/s 的速度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了 10m,拉力R所做的功为Wz,功率为P2.则阳%, Pi P2(选填">” 或“= ”).----- 化第7题图【答案】=<【解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到拉力与地面对它的滑动摩擦力,因为两种情况下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所以两种情况下拉力大小不变,因为物体在两种情况下运动的距离都是10 m,所以根据功的计算公式W=Fs,可得两种情况下拉力做功相等;w Fs再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p=f=¥=Fv,因为第2种情况下物体的运动速度快,所以PKR.8.我国自行研制的“玉兔号”月球车早已抵达月球表面,如图所示,“玉兔号”车的总质量为180 kg,同一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该车在月球上的重力是 N,月球车在80 N的牵引力作用下,5 min内沿牵引力方向移动了 30 m,牵引力做功为 J,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m/s(取g = 10 N/kg).第8题图【答案】300 2 400 0. 1【解析】G 月=[G=?X180 kgXIO N/kg = 300 N, W=Fs=80 NX30 m=2 400 J, v bos 30 m z=;= =°. 1 m/ s.t 5 X 60 s9.如图所示是电动传送带,已知传送带斜面长L=15m,与水平地面所成的角度。
滑轮组机械效率引言在物理学中,滑轮组是一个经典的机械装置,用于改变力的方向或大小。
滑轮组由多个滑轮组成,每个滑轮可以自由旋转,通过绳、链或带等连接起来。
滑轮组在各种不同的应用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起重机、绞车、自行车等。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
机械效率是指滑轮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是一个衡量滑轮组工作效率的指标。
本文将介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和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表示为η,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η = (输出功率 / 输入功率) × 100%其中,输出功率是指滑轮组所实现的有用功,而输入功率是指滑轮组所需要的总功。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通常低于100%,这是因为机械系统总会存在一定的能量损耗,如摩擦和空气阻力等。
因此,机械效率小于1。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影响因素:摩擦损耗滑轮组中存在的摩擦力会导致能量损耗。
摩擦损耗取决于滑轮与绳、链或带之间的接触情况以及滑轮自身的摩擦系数。
摩擦力越大,摩擦损耗也越大,从而降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绳、链或带的弯曲损耗滑轮组中的绳、链或带在经过滑轮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弯曲,从而产生弯曲损耗。
弯曲损耗取决于绳、链或带的材料和几何形状以及滑轮的半径。
如果绳、链或带弯曲程度较大,弯曲损耗也会增加,进而降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重力损耗滑轮组在起重机、绞车等应用中经常需要克服重力。
克服重力需要消耗额外的能量,因此会降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为了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减小摩擦损耗可以通过使用更光滑的材料或添加润滑剂来减小滑轮组的摩擦损耗。
优化绳、链或带的几何形状通过选择合适的绳、链或带材料和几何形状,可以减小弯曲损耗,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优化滑轮的设计合理设计滑轮的半径和材料,可以减小摩擦和弯曲损耗,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最小化重力损耗在滑轮组的设计中,可以通过减小负载重量或改变绳、链或带的切线力方向来最小化重力损耗。
ts v =物理公式复习1、速度公式:公式变形: 求路程vt s = 求时间: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分正倒;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靠近焦点)像远像变大。
3、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 = mg ( G —重力(N) m ——质量 ( kg) 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N/kg ;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4、密度公式:V m =ρ变形公式:m=ρV V=m/ρ5、浮力公式: (1)F 浮=G – F (称重法) (2)F 浮=G 排=m 排g (阿基米德原理法) F 浮=ρ(3)F 浮G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N(平衡法) (4)(压力差法)F 浮= F 下-F 上 (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可以先求压强在求压力差)6、固体压强公式: p=7、液体压强公式:p=ρgh8、 F 1——动力(N )L 1——动力臂 (m ) F 2——阻力(N ) L 2——阻力臂 (m ) 力臂的画法:1、找支点。
2、画力的作用线。
3、作做垂线段9、滑轮组:F = n 1 (G 物 +G 动) F = n 1G 物 (F---s =nh s 绳 =n s 物 v 绳= v 物10、机械功公式:W=F s11、功率公式:P =t WP=FV12、机械效率:总有用W W =η13、 热量计算公式:Q = c m △t c 为比热容,△t 为温度差 ℃14、 燃料燃烧时放热Q 放= mq (固体) q 为燃料的热值 J/kg提示:[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Q放 = Vq(气体)。
八下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公式归纳第七章力第1节力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包括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物体速度的大小、方向发生改变;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2、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越长。
有时还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4、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
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第2节弹力1、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弹性。
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结构:弹簧、挂构、指针、刻度牌、外壳。
弹簧测力计使用:使用前:①观察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加在它上面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②观察分度值,即认清它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
③检查它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测量前应该把指针调节到指“0”的位置上。
测量时:注意防止弹簧指针卡住,沿轴线方向用力。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第3节重力1、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通常叫做重量。
物理八下期末复习3 滑轮机械效率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1. 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物提高5m,已知物重为800N,人对绳的拉力为500N.求此过程中:
(1)做的总功.
(2)做的有用功.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 建筑工地上,工人师傅将如图所示的滑轮装配成最省力的滑轮
组,利用它站在地面上向下拉绳提升重物.
(1)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
(2)利用此滑轮组,工人用500N的力将1200N的重物匀速提升
4m,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 如图小丽用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重为600N的物体,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人拉绳的力F为250N,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拉绳做功的功率为75W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3 m/s
D.动滑轮重为100N 4. 用图中装置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手的拉力为60N,滑轮的
机械效率为()
A.16.7% B.20% C.83.3% D.100%
5. 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
B.机械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有用功的多少
C.使用滑轮组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
D.用同一滑轮组提升质量不同的物体,机械效率不同
6. 甲吊车比乙吊车的机械效率高,当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时,则()
A.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有用功较多
B.乙吊车的电动机做的额外功较多
C.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
D.甲、乙两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相同
7. 如图,两个滑轮组由每个质量相同的滑轮组成.用它
们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高度()
A.若G1=G2,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
B.若G1=G2,拉力做的总功相同
C.若G1=G2,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D.用同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
8. 如图所示,同一个小球在拉力作用下,分别
沿斜面OA、OB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分
别为F1、F2,斜面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
则拉力F1 _______F2;机械效率η1 ________η2.
(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9.(2013•南京)在“测定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
(1)实验时,用手_________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持在动滑
轮下的钩码缓缓上升.
(2)第①次实验时测得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__.
(3)第③次实验时,钩码上升的速度为0.05m/s,则拉力的功率为
___________W,静止时拉力F的大小__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
于”“等于”)1.7N.
(4)由表中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同一动滑轮,所提升物重增大,机械
效率将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0. 如图所示,用两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每个滑轮重
为30N.用这个滑轮组把重3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不计绳重及
摩擦,则拉力F大小是_________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____.
11. 在生产中,人们往往用的是由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
复杂机械.在一次科技活动中,某校物理小组的同学们分别用一轻质
杠杆(不计杆重)、一只滑轮和一些细绳构成了如图所示的组合机械,
其中O为支点,OA=3OB,他们发现使用组合机械可以更省力,如果提升G=90N
的物体.在不计滑轮重、杆重和绳重及部件间的
摩擦时,拉力F=_______N.为了测量这个组合
机械的机械效率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用文字和
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组合机械的机械效
率为(用你选用的字母表示)η= ___________.
12. 工人利用如图的斜面把木箱推到离地面0.5m高的平台上,已知木箱的质量为
40kg,工人沿着斜面向上推木箱的力为75N,斜面长为4m,计算时取g=10N/kg.求:
(1)木箱所受到的重力;
(2)工人对木箱做的有用功;
(3)工人对木箱做的总功;
(4)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
13.如图所示,每个滑轮均重12 N,用滑轮组拉着重
1 000 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以0.
2 m/s的速度匀速向
左移动,拉力F的功率为32 W。
(不计绳重及机械内
部摩擦)求:
(1)拉力F的大小;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如图所示,重力为500N的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是150N,为使物体匀速移动,必须在绳端至少加60N的拉力。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
若物体上面再放一重为200N的物体A,那么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________(填“增加”“减小”“不变”)
4.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
A.有用功减少,总功减少B.有用功增加,总功增加
C.有用功不变,总功不变D.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
5.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利用图示的甲、乙两装置,分别用力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用、表示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
表示拉力所做的功。
A .,
B .,
C .,
D .,
6.程跃要提起重800N的物体,但是他的最大拉力只有300N.于是,他找来了一些滑轮,想利用滑轮组提起这个重物。
己知每个滑轮重20N,程跃想站在地上向下拉绳,他最好选择图中________滑轮组来提起重物(选填“a”、b”或“c”)。
请在所选的图中画出正确的绕绳方法。
如果程跃的实际拉力是280N,求出所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0.大军用某机械把500N的重物匀速提高0.5m,做的额外功是160J,则他做的有用功是多少?总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
32)(08山东烟台)如图7所示,建筑工人用一个滑轮组将重为6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 所用的时间为40s,人所用的拉力是400N,则
A.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B.物体上升的过程中机械能总量不变
C.拉力所做的总功为2800J
D.此人的功率为40W
33)(08南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B.做功时问长的机械,功率一定大C.所有机械的机械效率都小于l D.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38)(08宁夏)如图2所示,用动滑轮把一个物体匀速拉起,不计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B.拉起的物体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C.拉起物体的速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D.物体被拉起的越高,机械效率越高
21)(08甘肃天水)如图6所示的滑轮组,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
将质量为3kg的物体A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以1m/s的速度匀速拉动时受到的摩擦力f=G/10,则物体的重力为 N;在2s内物体移动的距离为 m;拉力F为 N;在2s内物体移动的距离为
m;拉力F为______N;拉力F的功率为W。
(g=10N/kg)
32)(08河北)小明利用如图21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900N的物体从一楼匀速提升至六楼,所用的拉力为360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3m/s。
(己知每层楼高3m)
求:(1)小明所用的时间;
(2)拉力的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