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bel 8.1 SBA与SIA中存储Address信息的不同点
- 格式:docx
- 大小:905.68 KB
- 文档页数:9
ASCII码介绍目前计算机中用得最广泛的字符集及其编码,是由美国国家标准局(ANSI)制定的ASCII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它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定为国际标准,称为ISO 646标准。
适用于所有拉丁文字字母,ASCII码有7位码和8位码两种形式。
因为1位二进制数可以表示(21=)2种状态:0、1;而2位二进制数可以表示(22)=4种状态:00、01、10、11;依次类推,7位二进制数可以表示(27=)128种状态,每种状态都唯一地编为一个7位的二进制码,对应一个字符(或控制码),这些码可以排列成一个十进制序号0~127。
所以,7 位ASCII码是用七位二进制数进行编码的,可以表示128个字符。
第0~32号及第127号(共34个)是控制字符或通讯专用字符,如控制符:LF(换行)、CR(回车)、FF(换页)、DEL(删除)、BEL(振铃)等;通讯专用字符:SOH(文头)、EOT(文尾)、ACK(确认)等;第33~126号(共94个)是字符,其中第48~57号为0~9十个阿拉伯数字;65~90号为26个大写英文字母,97~122号为26个小写英文字母,其余为一些标点符号、运算符号等。
注意:在计算机的存储单元中,一个ASCII码值占一个字节(8个二进制位),其最高位(b7)用作奇偶校验位。
所谓奇偶校验,是指在代码传送过程中用来检验是否出现错误的一种方法,一般分奇校验和偶校验两种。
奇校验规定:正确的代码一个字节中1的个数必须是奇数,若非奇数,则在最高位b7添1;偶校验规定:正确的代码一个字节中1的个数必须是偶数,若非偶数,则在最高位b7添1。
为了便于查询,以下列出ASCII码表:第128~255号为扩展字符(不常用)[编辑]ASCII码表代码解释:Dec:10进制 Hx:16进制 Oct:8进制 Char:字符16进制表示法:0、1、2、3、4、5、6、7、8、9、A、B、C、D、E、F、10、11、12...1F、20...[编辑]扩充字符集(Extended Character Set)。
ASCII,Unicode和UTF-8之间的区别和联系1. ASCII码我们知道,在计算机内部,所有的信息最终都表示为一个二进制的字符串。
每一个二进制位(bit)有0和1两种状态,因此八个二进制位就可以组合出256种状态,这被称为一个字节(byte)。
也就是说,一个字节一共可以用来表示256种不同的状态,每一个状态对应一个符号,就是256个符号,从0000000到11111111。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制定了一套字符编码,对英语字符与二进制位之间的关系,做了统一规定。
这被称为ASCII码,一直沿用至今。
ASCII码一共规定了128个字符的编码,比如空格“SPACE”是32(二进制00100000),大写的字母A是65(二进制01000001)。
这128个符号(包括32个不能打印出来的控制符号),只占用了一个字节的后面7位,最前面的1位统一规定为0。
2、非ASCII编码英语用128个符号编码就够了,但是用来表示其他语言,128个符号是不够的。
比如,在法语中,字母上方有注音符号,它就无法用ASCII码表示。
于是,一些欧洲国家就决定,利用字节中闲置的最高位编入新的符号。
比如,法语中的é的编码为130(二进制10000010)。
这样一来,这些欧洲国家使用的编码体系,可以表示最多256个符号。
但是,这里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字母,因此,哪怕它们都使用256个符号的编码方式,代表的字母却不一样。
比如,130在法语编码中代表了é,在希伯来语编码中却代表了字母Gimel (ג),在俄语编码中又会代表另一个符号。
但是不管怎样,所有这些编码方式中,0—127表示的符号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只是128—255的这一段。
至于亚洲国家的文字,使用的符号就更多了,汉字就多达10万左右。
一个字节只能表示256种符号,肯定是不够的,就必须使用多个字节表达一个符号。
比如,简体中文常见的编码方式是GB2312,使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汉字,所以理论上最多可以表示256x256=65536个符号。
data,bdata,idata,pdata,xdata,code存储类型与存储区data,bdata,idata,pdata,xdata,code存储类型与存储区2009-04-13 16:15未验证bit是在内部数据存储空间中 20H .. 2FH 区域中⼀个位的地址,或者 8051 位可寻址 SFR 的⼀个位地址。
code是在 0000H .. 0FFFFH 之间的⼀个代码地址。
data是在 0 到 127 之间的⼀个数据存储器地址,或者在 128 .. 255 范围内的⼀个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地址。
idata是 0 to 255 范围内的⼀个 idata 存储器地址。
xdata 是 0 to 65535 范围内的⼀个 xdata 存储器地址。
指针类型和存储区的关系详解⼀、存储类型与存储区关系data ---> 可寻址⽚内rambdata ---> 可位寻址的⽚内ramidata ---> 可寻址⽚内ram,允许访问全部内部rampdata ---> 分页寻址⽚外ram (MOVX @R0) (256 BYTE/页)xdata ---> 可寻址⽚外ram (64k 地址范围)code ---> 程序存储区 (64k 地址范围),对应MOVC @DPTR⼆、指针类型和存储区的关系对变量进⾏声明时可以指定变量的存储类型如:uchar data x和data uchar x相等价都是在内ram区分配⼀个字节的变量。
同样对于指针变量的声明,因涉及到指针变量本⾝的存储位置和指针所指向的存储区位置不同⽽进⾏相应的存储区类型关键字的使⽤如:uchar xdata * data pstr是指在内ram区分配⼀个指针变量("*"号后的data关键字的作⽤),⽽且这个指针本⾝指向xdata区("*"前xdata关键字的作⽤),可能初学C51时有点不好懂也不好记。
Siebel实施规X ——编码规X编写人: X远舟日期:2021-7-5目录一、简介01. 目的02. 适用X围0二、编程规X01. 总体规X02. 代码格式规X03.代码注释规X14. 命名规X25. 逻辑稳定规X45. 性能效率规X4三、代码Review规X41. 代码Review的目的42. 代码Review方法53. 代码Review规X5一、简介1.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为汉得Siebel技术团队的编码规X提出意见和参考。
2. 适用X围本规X〔草稿〕应用于Siebel实施工程中使用E-Script进展的编码的脚本开发。
二、编程规X1. 总体规X【规X1】优先考虑编码的可替代方案(User Property, Model State, Validation等)【规X2】时刻考虑到你的每一个编码都会由其他的人在其他的时间使用、维护、增强【规X3】以不懂程序的人都能读懂你的代码为编码的最根本目标和要求【规X4】尽量使你的程序容易被调用〔重用〕,修改和扩展【规X5】合理地捕获和处理异常【规X5】新创立的对象需要在代码完毕时显式释放【规X6】效率是永远需要重点考虑、分析和优化的问题点【规X7】把相关的逻辑封装在BS中,防止代码分散冗余,增加维护本钱2. 代码格式规X【规X1】单行代码不得太长,需便于阅读,太长的代码行需要在适合的位置断行【规X2】每行代码最多包含一个独立的语句。
【规X3】代码块之间使用Tab缩进一次【规X4】一个方法的代码语句不宜过多,复杂的逻辑使用拆分成几个独立的Function 来实现,并确保一个Function只做一件独立的事情。
【规X5】每一个变量的声明独占一行,变量的声明置于代码块开场位置。
【规X6】在逻辑块、代码块之间合理使用单个空行3.代码注释规X【规X1】适当地编写代码注释,增强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说明:一般情况下,程序或Function的作用,参数,创立和修改信息等都需要通过注释来标识,便以使用、维护和管理。
各个字符集关系-回复字符集是计算机中用于表示和存储字符的编码系统。
不同的字符集使用不同的编码方式,这导致不同字符集之间存在着关系。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各个字符集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 ASCII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ASCII码最早是由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于1963年提出的编码系统,它使用7位二进制数表示128个常用字符,包括英文字母、数字、标点符号和一些控制字符。
由于只使用7位二进制数,ASCII字符集只能表示较少的字符,对于其他语言字符(如汉字、日文、韩文等)来说是不够的。
2. 扩展ASCII码:为了解决ASCII码无法表示其他语言字符的问题,IBM公司推出了一套扩展ASCII码,将原有7位ASCII码的最高位添加为1,扩展为8位ASCII 码。
这样,扩展ASCII码可以表示更多的字符,包括一些特殊符号、货币符号以及一部分其他语言的字符。
然而,由于这套码表是IBM推出的,所以不同的计算机厂商可能会有不同的扩展ASCII码表。
3. Unicode:Unicode是一套统一的字符集,旨在表示全球所有语言的字符。
Unicode采用16位或32位的编码方式,可以表示超过十万个字符。
Unicode字符集中包括了ASCII码中的字符,并且还包括了其他语言的字符,如汉字、日文、韩文等。
Unicode字符集实现了跨语言的统一编码,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互联网中。
4. UTF-8(Unicode Transformation Format-8 bits):UTF-8是Unicode的一种可变长度编码方式,在UTF-8中,每个字符的编码长度可以是1到4个字节。
基本ASCII字符使用一个字节编码,而其他字符则需要更多的字节。
详解西门子间接寻址详解西门子间接寻址【地址的概念】完整的一条指令,应该包含指令符+操作数(当然不包括那些单指令,比如NOT等)。
其中的操作数是指令要执行的目标,也就是指令要进行操作的地址。
我们知道,在PLC中划有各种用途的存储区,比如物理输入输出区P、映像输入区I、映像输出区Q、位存储区M、定时器T、计数器C、数据区DB和L等,同时我们还知道,每个区域可以用位(BIT)、字节(B YTE)、字(WORD)、双字(DWORD)来衡量,或者说来指定确切的大小。
当然定时器T、计数器C不存在这种衡量体制,它们仅用位来衡量。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要描述一个地址,至少应该包含两个要素:1、存储的区域2、这个区域中具体的位置比如:A Q2.0其中的A是指令符,Q2.0是A的操作数,也就是地址。
这个地址由两部分组成:Q:指的是映像输出区2.0:就是这个映像输出区第二个字节的第0位。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确切的地址组成应该是:〖存储区符〗〖存储区尺寸符〗〖尺寸数值〗.〖位数值〗,例如:DBX200.0。
DB X 200 . 0其中,我们又把〖存储区符〗〖存储区尺寸符〗这两个部分合称为:地址标识符。
这样,一个确切的地址组成,又可以写成:地址标识符+ 确切的数值单元【间接寻址的概念】寻址,就是指定指令要进行操作的地址。
给定指令操作的地址方法,就是寻址方法。
在谈间接寻址之前,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直接寻址。
所谓直接寻址,简单的说,就是直接给出指令的确切操作数,象上面所说的,A Q2.0,就是直接寻址,对于A这个指令来说,Q2.0就是它要进行操作的地址。
这样看来,间接寻址就是间接的给出指令的确切操作数。
对,就是这个概念。
比如:A Q[MD100] ,A T[DBW100]。
程序语句中用方刮号[ ] 标明的内容,间接的指明了指令要进行的地址,这两个语句中的MD100和DBW100称为指针Pointer,它指向它们其中包含的数值,才是指令真正要执行的地址区域的确切位置。
信安数学符号介绍
信息安全(简称为信安)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在信安领域,数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中涉及大量的专业数学符号。
了解这些符号及其意义,对于深入理解信安原理和应用至关重要。
1. 加密算法:用于确保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被非法获取。
常见的加密算法有对称加密(如AES)和非对称加密(如RSA)。
在算法表示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字母“E”或“加密”,表示加密操作,而字母“D”或“解密”表示解密操作。
2. 哈希函数:用于将任意长度的数据映射为固定长度的字符串,常用于数据完整性验证。
哈希函数通常用“H”表示,后接一串字符表示具体的哈希算法,如SHA-256。
3. 公钥和私钥:在非对称加密中,公钥用于加密,私钥用于解密。
私钥必须保密,而公钥可以公开分享。
在表示时,公钥和私钥通常会用大写字母“K”和“k”来表示。
4. 签名:通过哈希函数和私钥对数据进行签名,用于验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发送者的身份。
签名操作常用符号“Sign”或“sig”表示。
5. 随机数:在信息安全中,随机数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能提供密钥等安全参数。
常用的随机数生成器用字母“R”表示,后接随机数生成器的名称或描述。
6. 运算符:包括算术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它们在信息安全中用于各种算法和操作的实现。
这些数学符号是信息安全领域的基本语言,通过掌握这些符号,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信安原理和构建有效的安全策略。
BASM遵循的规则任何情况下,在寄存器的使⽤上,BASM遵循如下的规则:ASM 语句执⾏过程中,必须保存EDI、ESI、ESP、EBP、EBX 的值(5个寄存器,意思是可以⽤,但最后得恢复成原模原样)。
ASM 语句可以任意使⽤EAX、ECX、EDX(三个参数寄存器,也许是编译器提前帮我们存放了三个寄存器的值,并给予恢复)。
⼀个ASM 代码块开始时,EBP 指向当前堆栈,ESP 指向栈顶(这个当然,EBP=Base)。
SS 存放堆栈段的段地址;DS 存放数据段的段地址;CS 存放代码段的段地址(不知道SS和DS何时⽤得上)。
通常情况下,段地址寄存器满⾜如下条件:SS=ES=DS(看来DS⼀统江湖)。
如果需要,函数总是以EAX(32 位)、AX(16 位)或AL(8 位)作为返回值的寄存器(这个简单)。
Delphi 的例程⼊⼝参数有以下⼏种:procedure TestProc(I : Integer); // 值参数procedure TestProc(var I : Integer); // 变量参数procedure TestProc(const I : Integer); // 常数参数procedure TestProc(out I : Integer); // 输出参数对于值参数,必要的情况下,编译器会⽣成⼀段代码,⽤于创建值参数的⼀个备份并⽤它的地址替换⼊⼝参数的地址。
除此之外,值参数与常数参数使⽤相同规则:如果传⼊的数据长度⼩于或等于4Bytes(这存在⼀些例外,如Int64,好像是分成劈成两份分别放到⼀个寄存器⾥),则直接传值,否则传值的(对于值参数来说,是值的备份的)内存地址。
在不违背上述寄存器使⽤规则和例程参数传递规则的前提下,Delphi ⽀持5 种调⽤约定:register 由左⾄右,例程⾃⾝清除参数,Delphi默认pascal 由左⾄右,例程⾃⾝清除参数,向下兼容cdecl 由右⾄左,调⽤者清除参数,C/C++模块交互stdcall 由右⾄左,例程⾃⾝清除参数,WINAPIsafecall 由右⾄左,例程⾃⾝清除参数,WINAPI/COM--------------------------------------------------------------------------另外关于那个堆栈的⽣长模型,从这⾥可以观察:function StdWndProc(Window: HWND; Message, WParam: Longint; LParam: Longint): Longint; stdcall; assembler;asmXOR EAX,EAXPUSH EAXPUSH LParam // 即 ESP = ESP - 4PUSH WParamPUSH MessageMOV EDX,ESPMOV EAX,[ECX].Longint[4]CALL [ECX].Pointer// 如果说栈的⾼地址在上⾯的话,那么就是向下⽣长(⼀般采⽤这种说法)// 如果说栈是⾼地址在下⾯的话,那么就是向上⽣长// 但是由于push之后是栈顶数值变⼩,因此不能以低地址为基数去想象模型(⽆论上下),必须以⾼地址为基础模型ADD ESP,12 // ⼿动恢复栈平衡,是地址加12,可见的每次push都是地址减去4POP EAXend;其中:EBP = Base Pointer,所以保持不变,⾄少也是使⽤前要备份,使⽤后恢复ESP = Stack Pointer,随时变化的栈顶指针打个⽐喻:把当前栈想象成海平⾯,那么ESP就是⼀个海平⾯的浮标,每次放⼀个元素上去(push),那么就把ESP往下压⼀格,POP那是更形象,从海⾥冒泡出来⼀个元素。
bit和abit的用法一、Bit和Abit的定义及用法Bit和Abit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经常使用的概念,它们分别代表了计算机内存和网络带宽的测量单位。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别介绍Bit和Abit的定义,以及它们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用法。
1. Bit的定义与用法Bit是“二进制位”的缩写,是信息论中最小单位的数据存储单元。
一个Bit可以表示0或者1两个状态。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把一个比特看作是一个开关,其状态可以表示为开(0)或关(1)。
计算机内存容量通常以比特为单位进行衡量。
在计算机科学中,比特在各种应用场景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在处理图像或者视频时,每个像素点都由多个比特来表示颜色深度;在文件储存和传输过程中,文件大小也会以比特为单位来衡量。
2. Abit的定义与用法Abit是“二进制位每秒”的缩写。
这个术语主要用于描述网络带宽或数据传输速率。
一Abit即为每秒传输、接收或处理一位信息所需时间。
在互联网时代,网速和带宽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而Abit的概念则帮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网络速度和传输效率。
例如,一个10Abit/s的网络连接意味着每秒可以传输10个二进制位的信息。
二、Bit和Abit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广泛应用1. 计算机内存和硬盘容量计算机内存容量通常以比特为单位进行衡量,例如8GB(即64Gb)内存表示计算机有64亿个比特的内存可供使用。
同样地,在计算机硬盘容量描述中,也经常使用比特作为单位来表示储存空间大小,如1TB硬盘约等于8 x 1012比特。
2. 网络带宽与网速测试在需要评估互联网接入质量或者实现网速监控时,Abit是一个重要指标。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测速工具测试当前网络带宽,结果会以Abit/s的形式呈现给用户。
这些数据将有助于确认网络连接是否满足需求,并完成相应优化。
3. 数据传输和网络延迟在数据传输过程中,Bit和Abit的概念也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在文件下载过程中,下载速度可以用每秒下载多少位来表示;在视频流媒体服务中,流畅播放要求带宽满足每秒传输的比特数。
基于Hilbert编码的本地化差分隐私位置保护方法基于Hilbert编码的本地化差分隐私位置保护方法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位置服务的广泛应用,个人位置信息的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本地化差分隐私是一种有效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法,通过对位置数据进行高度扰动,以保护用户的隐私。
然而,传统的本地化差分隐私方法在保护隐私的同时,往往会引入较大的失真,导致位置数据的有效性下降。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Hilbert编码的本地化差分隐私位置保护方法。
Hilbert编码是一种通过将多维数据映射到一维空间中的连续编码方法,它具有空间索引性质和保持相似性结构的特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利用Hilbert编码对位置数据进行编码,以减小位置数据之间的差异。
首先,根据位置数据的经纬度坐标,我们将其转换为二维平面上的一维坐标。
然后,通过Hilbert编码的特性,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位置数据之间的距离差异,从而减小失真。
为了进一步提高位置数据的匿名性和隐私性,我们采用了差分隐私的思想。
差分隐私是一种通过在原始数据中引入噪声来保护隐私的方法。
通过添加噪声,可以有效地模糊位置数据与用户身份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增强位置数据的隐私性。
在本方法中,我们通过在Hilbert编码后的位置数据中引入噪声,来保护用户的位置隐私。
具体而言,我们采用拉普拉斯机制来生成噪声。
拉普拉斯机制是一种常用的差分隐私保护方法,通过在原始数据的概率分布上加入拉普拉斯噪声来实现差分隐私的效果。
在本方法中,我们根据位置数据的敏感程度和隐私需求,选择适当的拉普拉斯参数来生成噪声。
然后,将噪声添加到经过Hilbert编码的位置数据中,以实现位置数据的差分隐私保护。
为了评估本方法的位置隐私保护效果,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本地化差分隐私方法相比,基于Hilbert编码的方法在保护用户位置隐私的同时,能够减小位置数据的失真。
同时,通过调整拉普拉斯参数,我们可以在隐私保护和数据有效性之间做出权衡。
ABUS是地址总线,在计算机组成原理中,它负责在CPU和存储器之间传输地址信息。
具体来说,ABUS是控制信号输出=1时,将运算结果送数据总线DBUS。
同时,在T3的上升沿将运算得到的进位保存到C标志寄存器。
当控制输出端C的值是否送到寄存器=1时,在T3的上升沿将运算得到的进位保存到C标志寄存器。
LDZ是控制输出端Z的值是否送到寄存器,=1时,如果运算结果为0,在T3的上升沿,将1写入到Z标志寄存器;如果运算结果不为0,将0保存到Z标志寄存器。
SEL3、SEL2是选择送ALU的A端口的寄存器,SEL1、SEL0是选择送ALU的B端口的寄存器。
DRW是控制信号是否写入寄存器,=1时,在T3上升沿对RD1、RD0选中的寄存器进行写操作,将数据总线DBUS 上的数D7~D0写入选定的寄存器。
SBUS是控制是否写入DBUS,=1时,将运算结果送数据总线DBUS=0时,禁止运算结果送数据总线DBUS。
isa格式提取ISA(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指令集架构,是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一部分,描述了计算机的指令集和指令的执行方式。
ISA定义了计算机体系结构中处理器和操作系统之间的接口,指导如何编写和执行程序。
ISA格式提取则是指从给定的ISA规范中提取出相应的格式信息,包括指令的操作码、寻址方式、寄存器和立即数的表示等。
ISA格式提取在计算机体系结构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桥梁,能够确保不同厂商和不同型号的处理器能够正确地执行相同的指令。
下面以ARM架构的ISA规范为例,提取其格式信息。
1. ARM指令的格式ARM指令由32位的二进制编码表示,通常分为三个部分:条件码字段、操作码字段和操作数字段。
条件码字段用于指定指令的执行条件,共有16种条件码。
例如,EQ表示相等、NE表示不等、GT表示大于等于等。
操作码字段用于指定指令的类型,共有多个操作码。
例如,AND表示逻辑与、ADD表示加法、MOV表示数据传输等。
操作数字段用于指定指令的操作数,包括源操作数和目标操作数。
根据不同的指令和操作码,操作数字段的格式也不同。
常见的格式包括寄存器操作数、立即数操作数、寄存器间接寻址等。
2. 寄存器格式ARM架构的寄存器有16个通用寄存器,分别用r0、r1、r2等表示。
其中,r0到r12是低位寄存器,r13是栈指针寄存器(SP),r14是链接寄存器(LR),r15是程序计数器寄存器(PC)。
除了通用寄存器,ARM还有一些特殊的寄存器,如条件码寄存器(CPSR)和程序状态寄存器(SPSR)等,用于存储和处理特定的状态信息。
3. 立即数格式立即数是指直接出现在指令中的常量值,用于指定操作数或操作数之一。
ARM的立即数可以表示16位或32位的整数值。
立即数的表示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值形式(immediate value),另一种是旋转值形式(rotated value)。
ISA总线协议篇一:ISA总线介绍ISA总线ISA总线是IBM PC/AT机(CPU是80286)所用的系统总线:PC /AT总线经过标准化之后的名称,IEEE将ISA总线作为IEEE P996推荐标准,这是一个16位兼8位的总线标准。
如果忽略标准化细节,则可认为16位ISA总线就是PC/AT总线。
由于IBM PC/AT与IBM PC、IBM PC/XT机(CPU都是8088)所用的Pc总线兼容,所以可认为8位ISA总线(16位ISA总的低8位部分)就是PC总线。
引脚信号图9.1所示为16位ISA总线板卡(又称I/O扩展板或接口板)及插槽外形示意图,元件面和焊接面共有31+18个引脚(A1~A31、B1~B31、C1~C18和D1~ D18),其中A1~A31、Bl~B31是低8位部分即8位ISA总线所用的信号。
8位ISA总线板卡及插槽与该图的区别在于没有36个引脚(C1一C18和D1~D18)那部分。
显然,8位ISA总线板卡可以插在16位的插槽中。
表9.1给出了16位ISA总线前62个引脚(亦是8位ISA总线的全部引脚)信号定义,表9.2给出了16位ISA总线的后36个引脚信号定义。
下面对引脚信号做一些简要说明,首先是62线部分(8位ISA 总线)。
①D7~DO:8位数据线,双向,三态。
对于16位ISA 总线,它们是数据线的低8位。
②A19~A0:20位地址线,输出。
③SMEMR(上划线)、SMEMW(上划线):存储器读、写命令,输出,低电平有效。
④IOR(上划线)、IOW(上划线):I/O读、写命令,输出,低电平有效⑤AEN:地址允许信号,输出,高电平有效。
该信号由DMAC发出,为高表示DMAC正在控制系统总线进行DMA传送,所以它可用于指示DMA总线周期。
⑥BALE:总线地址锁存允许,输出。
该信号在CPU总线周期的Tl期间有效,可作为CPU总线周期的指示。
⑦I/O CH RAY:I/O通道准备好,输入,高电平有效。
初中信息科学编码知识点汇总信息科学编码知识点汇总信息科学编码是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之一。
在信息科学中,编码是将信息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
编码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信息的存储、传输和处理。
在初中信息科学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编码的基本知识点。
本文将对初中信息科学编码知识点进行汇总。
1. 二进制编码二进制编码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编码方式。
在二进制编码中,使用二进制数来表示各种信息。
二进制数只由0和1两个数字组成。
计算机内部的所有数据都是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和处理的。
2. ASCII码ASCII码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字符编码标准。
它用7个二进制位表示一个字符,共能表示128个字符。
ASCII码可以表示包括英文字母、数字、标点符号和控制字符等在内的各种字符。
3. Unicode编码Unicode编码是一种更为广泛的字符编码标准,它可以表示几乎所有的文字字符,包括各种语言、符号和表情等。
Unicode编码使用16位或32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字符,因此可以表示非常多的字符。
4. 图像编码图像编码是将图像数据压缩和编码的过程。
在计算机中,图像可以用像素表示。
常用的图像编码方式有JPEG、PNG和GIF等。
JPEG是一种有损压缩,适用于存储照片等图像。
PNG是一种无损压缩,适用于存储图形等对细节要求较高的图像。
GIF是一种支持动画的图像格式。
5. 音频编码音频编码是将音频数据压缩和编码的过程。
在计算机中,音频可以用音频样本表示。
常用的音频编码方式有MP3、AAC和WAV等。
MP3是一种有损压缩,适用于存储音乐等音频。
AAC是一种高质量的音频编码方式,适用于存储高保真音频。
WAV是一种无压缩的音频格式,适用于存储音频的原始数据。
6. 视频编码视频编码是将视频数据压缩和编码的过程。
在计算机中,视频可以用一系列连续的帧表示。
常用的视频编码方式有MPEG、H.264和AVI等。
MPEG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视频编码标准,适用于存储电影、电视节目等视频。
Siebel 8.1 SBA与SIA中存储Address信息的不同点
一、 Siebel8.1 SBA中Account的Address分析
1、以前在Siebel 8.1 SBA中,Account的Address是存储在S_ADDR_ORG
中,一个Account可以有多个address,是1:M的关系。
S_ORG_EXT中
有一个字段,PR_ADDR_ID,存储primary的address id。
Account中的
Address为MVG字段,对应的Multivalue Link为Business Address。
其对应的Link为Account/Business Address。
2、进入BC:Business Address,可以看到对应的Base table为S_ADDR_ORG。
这个table对应的user key为ADDR_NAME和OU_ID。
其中ADDR_NAME由
ADDR,CITY,STATE组成。
OU_ID为对应的Account的ROW_ID。
3、这样如果OU_ID不同,但是ADDR_NAME相同的话,也没有问题,所以不
同的客户可以创建相同的地址,保存在S_ADDR_ORG表中。
所以
S_ADDR_ORG这个表会很大。
二、 Siebel8.1 SIA中Account的Address分析
1、但是在Siebel8.1 SIA中,这一点有了变化,S_ADDR_ORG不用了,改为
S_ADDR_PER取而代之。
而且Account与Address的关系不再是1:M,而
是M:M的关系,Inter table是S_CON_ADDR。
Multivalue Link还是
Business Address。
但是对应的Link为Account/CUT Address,Destination BC改为CUT Address。
Base table为S_ADDR_PER。
2、S_ADDR_PER的user key变成了ADDR_NAME和PER_ID,而且PER_ID不是
required字段,可以为NULL。
3、进入Link:Account/CUT Address,可以看到这是一个M:M的inter table:
S_CON_ADDR,Inter Parent Column为ACCNT_ID,Inter Child Column
为ADDR_PER_ID。
同时,Contact中也可以连接多个address,也使用的
是S_CON_ADDR。
4、进入SQL中查询,可以看到,一个Account可以有多个Address
(ADDR_PER_ID),一个Contact,可以有多个Address。
三、 Siebel8.1 SBA中Contact的Address分析
1、在Contact的Addresses中,可以填入contact的address。
BC是
Personal Address,Applet是Personal Address List Applet。
2、BC:Personal Address,base table为S_ADDR_PER。
3、在Contact中新建一个联系人,ROW_ID为1-PY3W,在该联系人下面建两
个address,查询S_ADDR_PER,可以看到下面信息。
说明也是1:M的关系。
四、 Siebel8.1 SIA中Contact的Address分析
1、在siebel8.1 SIA中,contact可以填写多个address信息,而且是M:
M的关系。
BC:Contact,对应的Field为Personal Street Address。
Multivalue Link为Personal Address,Destination Field为Street Address。
对应的Link为Contact/CUT Address。
2、进入Link:Contact/CUT Address,可以看到这是一个M:M的inter table:
S_CON_ADDR,Inter Parent Column为CONTACT_ID,Inter Child Column
为ADDR_PER_ID。
与Account中使用多个address用的是同一个inter table。
3、在Contact下面建Address,为M:M关系。
数据存储在Inter table:
S_CON_ADDR,地址信息存储在S_ADDR_PER,Contact信息存储在
S_CONTACT。
在Contact中新建联系人,再建address信息。
查询contact,ROW_ID为1-3N45。
查询Address信息,对应的有4条地址。
查询S_CON_ADDR,可以看到同一个CONTACT_ID,对应的有4条ADDR_PER_ID。
4、另外,一个Contact可以有多个account,这个应该与SBA一样,Inter
table为S_PARTY_PER。
五、 Siebel中MVG整体描述
1、在siebel8.1中,MVG有1:M和M:M两种,如下为一个总体的架构图。
在Applet中可以放一个MVG的字段,关联一个MVG Applet(如果是M:M,需要一个Associate Applet),它的BC与Master BC通过Multi Value Link关联。
在Master BC中有一个Primary Id Field,为MVG中Primary record,同时这个字段也是Base Table中的Foreign Key。
2、Multi Value Link中的字段说明:
六、 Siebel8.1 SIA中关于Account的说明
1、在Applet部分
Applet
Name: SIS Account Entry Applet
MVG Applet: Account Address Mvg Applet
Field: Street Address
Caption: Address
2、在BC:Account部分
BC
Name: Account
->Field
1. Name: Primary Address Id
Join: S_ORG_EXT
Column: PR_ADDR_ID
2. Name: Street Address
Multivalue Link: Business Address
Dest Field: Street Address
->Multi Value Link
Name: Business Address
Destination Business Component: CUT Address
Desination Link: Account/CUT Address
Primary ID Field: Pimary Address Id
3、在Link部分
Link
Name: Account/CUT Address
Parent Business Component: Account
Child Buiness Component: CUT Address
Inter Table: S_CON_ADDR
Inter Parent Column: ACCNT_ID
Inter Child Column: ADDR_PER_ID
Primary ID Field: Primary Address Id 4、BC:CUT Address的base table为S_ADDR_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