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强调某一行为的数量时,还可以改变句式,把数词 从动词前面移到句尾,并在这个数词前面用代词“者”字复
指主语,使“者”字前面的词句成为全句的主语,移到句尾 的数词则成为全句的谓语。例如:
①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
②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三、省略
①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② “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光明)
乎不可尚矣!”
即以江汉濯之,以秋阳暴之。“江汉”、“秋
阳”都是介词“以”的前置宾语。
二、古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的词序
除宾语前置外,古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的词序也和现代
汉语不同。现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时,一般是把数词和动量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
者而改之。
③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 ],又请杨子之竖
(家僮)追之。
④躬自厚[ ]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⑤曰:“学诗乎”对曰:“未[ ]也。”
(三)宾语省略
宾语在前文已提到,不再出现也可使人正确理解句
义,就可以省略。一般是承前省略。
①尉剑挺,广起,夺[ ]而杀尉。
⑧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四)代词“是”作宾语时有时不需要复指,就可 以前置。如在介词结构“是以,是用”中,宾语 “是”前置。
①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②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楚辞·渔父》)
③是以肠一日而九洄。(《报任安书》)
(五)介词“以”的宾语有时不需要条件就可以前 置。
古代汉语里省略句法成分的现象比较普遍,它一方面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