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科室围手术期管理培训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5
围手术期管理培训试题一、填空题:1、《手术前管理制度》规定:术前术者及实施麻醉的医师必须亲自查看患者,向患者及家属或患者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患者或患者授权代理人签订协议书。
2、主管医师应当做好术前小结记录。
()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
()、()及()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单上,并上报()备案。
3、严格按照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不能()手术。
4、手术前患者应当固定好识别用的(),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
5、()切口手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选择预防性抗菌药物,于术前()小时使用,原则上应在手术后()小时停止使用。
6、手术时间超过()以及术中出血量大于()毫升时,预防性抗菌药物应当加用一次。
7、手术记录应当由()或()负责在术后()小时内完成书写,详细记述()、术中病理大体所见、()、病理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等情况;术后首次病程记录应当由()或()负责在术后()小时内完成书写,除记述手术的重点内容外,还应当记录()、()等项内容。
8、手术前后医嘱必须由()或由术者授权委托的医师开具。
9、非计划再次手术是指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因各种原因导致患者需进行的计划外再次手术,原因分为(),即手术或特殊诊治操作造成疗效不佳必须施行再次手术;以及(),即由于患者病情发展或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而需要进行再次手术。
10、各科室均需建立专门的非计划再次手术专项管理登记表,登记表记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患者姓名、住院号、入院时间、入院诊断、()、()、再次手术名称及原因分析、()。
11、出现非计划再次手术时,科室必须在手术前填写()交医务处备案,科室保留一份;对于紧急非计划再次手术可以()上报医务处,术后再以()补报。
12、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常见原因是(),如腹部手术反复的呕吐,有可能是()或()。
围手术期管理培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围手术期是指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到手术后()的时间段。
A. 24小时B. 48小时C. 72小时D. 1周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围手术期管理的主要目标?A. 减少手术并发症B. 提高手术安全性C. 加快手术进程D. 提高病人满意度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围手术期管理的基本原则?A. 全面评估病人状况B. 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C. 严格掌握手术指征D. 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答案:B4. 围手术期管理中,下列哪项不是术前评估的内容?A. 病人一般情况评估B. 病人心理状态评估C. 病人手术风险评估D. 病人术后康复评估答案:D5. 下列哪项不是围手术期管理中术前准备的内容?A. 完善相关检查B. 制定手术方案C. 进行手术安全教育D. 安排术后复查答案:D6. 下列哪项不是围手术期管理中术后管理的内容?A. 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B. 处理术后并发症C. 进行术后康复指导D. 安排病人出院答案:D7. 围手术期管理中,下列哪项不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A. 严格无菌操作B. 合理使用抗生素C. 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D. 鼓励病人早期活动答案:D8. 下列哪项不是围手术期管理中病人满意度调查的内容?A. 病人对手术安全的满意度B. 病人对手术疗效的满意度C. 病人对术后康复的满意度D. 病人对医护人员服务的满意度答案:B二、简答题1. 简述围手术期管理的主要目标。
答案:围手术期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加快病人康复进程和提高病人满意度。
2. 简述围手术期管理的基本原则。
答案:围手术期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全面评估病人状况、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和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
3. 简述围手术期管理中术前评估的内容。
答案:围手术期管理中术前评估的内容包括病人一般情况评估、病人心理状态评估、病人手术风险评估和病人术后康复评估。
4. 简述围手术期管理中术后管理的重点。
科围手术期管理培训试题姓名:成绩: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1、《围手术期管理制度》规定:术前术者及实施麻醉的医师必须亲自查看患者,向患者及家属或患者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病人病情)、(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患者或患者授权代理人签订协议书。
2、主管医师应当做好术前小结记录。
(中等以上)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
(重大手术)、(特殊病员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单上,并上报(医务科)备案。
3、严格按照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不能(越级)手术。
4、手术前患者应当固定好识别用的(腕带),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标记)。
5、(I类)切口手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选择预防性抗菌药物,于术前(0.5-2 )小时使用,原则上应在手术后(24)小时停止使用。
6、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 )小时以及术中出血量大于(1500 )毫升时,预防性抗菌药物应当加用一次。
7、手术记录应当由(手术者 )或(第一助手)负责在术后( 24 )小时内完成书写,详细记述(手术一般情况 )、术中病理大体所见、(手术经过)、病理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等情况;术后首次病程记录应当由(手术者 )或(第一助手 )负责在术后(即时)完成书写,除记述手术的重点内容外,还应当记录(术后处理措施)、(术后应特别注意观察)等项内容。
8、手术前后医嘱必须由(手术者 )或由术者授权委托的医师开具。
9、非计划再次手术是指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因各种原因导致患者需进行的计划外再次手术,原因分为(医源性因素再次手术),即手术或特殊诊治操作造成疗效不佳必须施行再次手术;以及(非医源性因素再次手术),即由于患者病情发展或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而需要进行再次手术。
10、各科室均需建立专门的非计划再次手术专项管理登记表,登记表记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患者姓名、住院号、入院时间、入院诊断、(初次手术情况 )、( 再次手术前得病情)、再次手术名称及原因分析、(再次手术结果)。
围手术期管理培训试题科室 __ 姓名成绩__________ 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1、《围手术期管理制度》规定:术前术者及实施麻醉的医师必须亲自查看患者,向患者及家属或患者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患者或患者授权代理人签订协议书。
2、主管医师应当做好术前小结记录。
()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
()、()及()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单上,并上报()备案。
3、严格按照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不能()手术。
4、手术前患者应当固定好识别用的(),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
5、()切口手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选择预防性抗菌药物,于术前()小时使用,原则上应在手术后()小时停止使用。
6、手术时间超过()小时以及术中出血量大于()毫升时,预防性抗菌药物应当加用一次。
7、手术记录应当由()或()负责在术后()小时内完成书写,详细记述()、术中病理大体所见、()、病理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等情况;术后首次病程记录应当由()或()负责在术后()完成书写,除记述手术的重点内容外,还应当记录()、()等项内容。
8、手术前后医嘱必须由()或由术者授权委托的医师开具。
9、非计划再次手术是指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因各种原因导致患者需进行的计划外再次手术,原因分为(),即手术或特殊诊治操作造成疗效不佳必须施行再次手术;以及(),即由于患者病情发展或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而需要进行再次手术。
10、各科室均需建立专门的非计划再次手术专项管理登记表,登记表记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患者姓名、住院号、入院时间、入院诊断、()、()、再次手术名称及原因分析、()。
11、出现非计划再次手术时,科室必须在手术前填写()交医务处备案,科室保留一份;对于紧急非计划再次手术可以()上报医务处,术后再以()补报。
12、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常见原因是(),如腹部手术反复的呕吐,有可能是()或()。
围手术期管理培训试题及答案围手术期管理是指在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和管理,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
以下是关于围手术期管理的一道培训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 围手术期分为四个阶段,下列哪个阶段是指手术前期和手术中期?A. 围手术期前期B. 围手术期中期C. 围手术期后期D. 围手术期全程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要点?A. 严格术前检查B. 做好心理护理C. 保持呼吸道通畅D.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答案:C3. 下列关于手术室温度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 手术室温度一般为21-25℃B. 手术室湿度一般为40%-60%C. 手术室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D. 手术室温度和湿度对手术患者的影响不大答案:D4. 下列哪项不是围手术期护理评估的内容?A. 患者的一般情况评估B. 患者的手术风险评估C. 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D. 患者的手术类型评估答案:D5. 下列关于术后早期活动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 术后早期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B. 术后早期活动可以预防术后并发症C. 术后早期活动可以促进患者康复D. 术后早期活动对患者的康复没有影响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围手术期护理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患者的一般情况评估B. 患者的手术风险评估C. 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D. 患者的手术类型评估E. 患者的术后恢复评估答案:ABCDE2. 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减少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A. 做好心理护理B. 控制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C. 减少手术时间D.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E. 给予适当的麻醉药物答案:ABCDE3. 下列哪些是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要点?A. 严格术前检查B. 做好心理护理C. 保持呼吸道通畅D.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E. 鼓励患者术后早期活动答案:ABCDE三、简答题1. 简述围手术期管理的目的是什么?答:围手术期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全面的护理和管理,降低手术风险,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科围手术期管理培训试题姓名:成绩: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1、《围手术期管理制度》规定:术前术者及实施麻醉的医师必须亲自查看患者,向患者及家属或患者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病人病情)、(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患者或患者授权代理人签订协议书。
2、主管医师应当做好术前小结记录。
(中等以上)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
(重大手术)、(特殊病员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单上,并上报(医务科)备案。
3、严格按照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不能(越级)手术。
4、手术前患者应当固定好识别用的(腕带),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标记)。
5、(I类)切口手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选择预防性抗菌药物,于术前(0.5-2 )小时使用,原则上应在手术后(24)小时停止使用。
6、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 )小时以及术中出血量大于(1500 )毫升时,预防性抗菌药物应当加用一次。
7、手术记录应当由(手术者 )或(第一助手)负责在术后( 24 )小时内完成书写,详细记述(手术一般情况 )、术中病理大体所见、(手术经过)、病理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等情况;术后首次病程记录应当由(手术者 )或(第一助手 )负责在术后(即时)完成书写,除记述手术的重点内容外,还应当记录(术后处理措施)、(术后应特别注意观察)等项内容。
8、手术前后医嘱必须由(手术者 )或由术者授权委托的医师开具。
9、非计划再次手术是指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因各种原因导致患者需进行的计划外再次手术,原因分为(医源性因素再次手术),即手术或特殊诊治操作造成疗效不佳必须施行再次手术;以及(非医源性因素再次手术),即由于患者病情发展或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而需要进行再次手术。
10、各科室均需建立专门的非计划再次手术专项管理登记表,登记表记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患者姓名、住院号、入院时间、入院诊断、(初次手术情况 )、( 再次手术前得病情)、再次手术名称及原因分析、(再次手术结果)。
围手术期管理培训试题姓名成绩__________ 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1、《围手术期管理制度》规定:术前术者及实施麻醉的医师必须亲自查看患者,向患者及家属或患者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患者或患者授权代理人签订协议书。
2、主管医师应当做好术前小结记录。
()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
()、()及()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单上,并上报()备案。
3、严格按照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不能()手术。
4、手术前患者应当固定好识别用的(),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
5、()切口手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选择预防性抗菌药物,于术前()小时使用,原则上应在手术后()小时停止使用。
6、手术时间超过()小时以及术中出血量大于()毫升时,预防性抗菌药物应当加用一次。
7、手术记录应当由()或()负责在术后()小时内完成书写,详细记述()、术中病理大体所见、()、病理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等情况;术后首次病程记录应当由()或()负责在术后()完成书写,除记述手术的重点内容外,还应当记录()、()等项内容。
8、手术前后医嘱必须由()或由术者授权委托的医师开具。
9、非计划再次手术是指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因各种原因导致患者需进行的计划外再次手术,原因分为(),即手术或特殊诊治操作造成疗效不佳必须施行再次手术;以及(),即由于患者病情发展或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而需要进行再次手术。
10、各科室均需建立专门的非计划再次手术专项管理登记表,登记表记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患者姓名、住院号、入院时间、入院诊断、()、()、再次手术名称及原因分析、()。
11、出现非计划再次手术时,科室必须在手术前填写()交医务处备案,科室保留一份;对于紧急非计划再次手术可以()上报医务处,术后再以()补报。
12、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常见原因是(),如腹部手术反复的呕吐,有可能是()或()。
各科室围手术期管理培训试题及答案围手术期管理是指从患者决定接受手术到手术后恢复期间的全过程管理。
为了提高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各科室需要对围手术期管理进行严格的培训。
以下是一份围手术期管理培训试题及答案,共900字以上。
一、单项选择题1. 围手术期管理的目的是()A. 提高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B. 降低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C. 提高手术安全性D. 以上都是答案:D2. 围手术期分为三个阶段,下列不属于围手术期的是()A. 手术前期B. 手术中期C. 手术后期D. 术前准备期答案:D3. 围手术期管理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A. 患者术前评估B. 手术器械的准备C. 患者术后恢复D. 手术医生的培训答案:D4. 下列哪项不是围手术期并发症()A. 手术切口感染B. 肺不张C. 深静脉血栓形成D. 手术成功答案:D5. 围手术期管理中,手术前期最重要的是()A. 患者教育B. 术前检查C. 手术方案的制定D. 术前准备答案:B6. 下列哪项不是围手术期管理的目标()A. 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B. 提高手术安全性C. 缩短住院时间D. 提高患者满意度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围手术期管理包括以下哪些阶段()A. 手术前期B. 手术中期C. 手术后期D. 术前准备期E. 术后恢复期答案:A、B、C、E2. 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以下哪些()A. 手术切口感染B. 肺不张C. 深静脉血栓形成D. 术后出血E. 手术成功答案:A、B、C、D3. 围手术期管理中,手术前期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哪些()A. 患者教育B. 术前检查C. 手术方案的制定D. 术前准备E. 患者心理疏导答案:A、B、C、D、E4. 围手术期管理中,手术后期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哪些()A. 监护患者生命体征B. 观察手术切口情况C. 预防感染D. 促进患者康复E. 患者教育答案:A、B、C、D、E三、判断题1. 围手术期管理的目标是提高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围手术期管理培训试题姓名成绩__________ 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1、《围手术期管理制度》规定:术前术者及实施麻醉的医师必须亲自查看患者,向患者及家属或患者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患者或患者授权代理人签订协议书。
2、主管医师应当做好术前小结记录。
()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
()、()及()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单上,并上报()备案。
3、严格按照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不能()手术。
4、手术前患者应当固定好识别用的(),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
5、()切口手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选择预防性抗菌药物,于术前()小时使用,原则上应在手术后()小时停止使用。
6、手术时间超过()小时以及术中出血量大于()毫升时,预防性抗菌药物应当加用一次。
7、手术记录应当由()或()负责在术后()小时内完成书写,详细记述()、术中病理大体所见、()、病理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等情况;术后首次病程记录应当由()或()负责在术后()完成书写,除记述手术的重点内容外,还应当记录()、()等项内容。
8、手术前后医嘱必须由()或由术者授权委托的医师开具。
9、非计划再次手术是指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因各种原因导致患者需进行的计划外再次手术,原因分为(),即手术或特殊诊治操作造成疗效不佳必须施行再次手术;以及(),即由于患者病情发展或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而需要进行再次手术。
10、各科室均需建立专门的非计划再次手术专项管理登记表,登记表记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患者姓名、住院号、入院时间、入院诊断、()、()、再次手术名称及原因分析、()。
11、出现非计划再次手术时,科室必须在手术前填写()交医务处备案,科室保留一份;对于紧急非计划再次手术可以()上报医务处,术后再以()补报。
12、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常见原因是(),如腹部手术反复的呕吐,有可能是()或()。
围手术期管理培训试题姓名成绩__________ 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1、《围手术期管理制度》规定:术前术者及实施麻醉的医师必须亲自查看患者,向患者及家属或患者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患者或患者授权代理人签订协议书。
2、主管医师应当做好术前小结记录。
()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
()、()及()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单上,并上报()备案。
3、严格按照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不能()手术。
4、手术前患者应当固定好识别用的(),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
5、()切口手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选择预防性抗菌药物,于术前()小时使用,原则上应在手术后()小时停止使用。
6、手术时间超过()小时以及术中出血量大于()毫升时,预防性抗菌药物应当加用一次。
7、手术记录应当由()或()负责在术后()小时内完成书写,详细记述()、术中病理大体所见、()、病理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等情况;术后首次病程记录应当由()或()负责在术后()完成书写,除记述手术的重点内容外,还应当记录()、()等项内容。
8、手术前后医嘱必须由()或由术者授权委托的医师开具。
9、非计划再次手术是指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因各种原因导致患者需进行的计划外再次手术,原因分为(),即手术或特殊诊治操作造成疗效不佳必须施行再次手术;以及(),即由于患者病情发展或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而需要进行再次手术。
10、各科室均需建立专门的非计划再次手术专项管理登记表,登记表记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患者姓名、住院号、入院时间、入院诊断、()、()、再次手术名称及原因分析、()。
11、出现非计划再次手术时,科室必须在手术前填写()交医务处备案,科室保留一份;对于紧急非计划再次手术可以()上报医务处,术后再以()补报。
12、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常见原因是(),如腹部手术反复的呕吐,有可能是()或()。
_____ 科围手术期管理培训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1、《围手术期管理制度》规定:术前术者及实施麻醉的医师必须亲自查看患者,向患者及家属或患者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病人病情)、(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患者或患者授权代理人签订协议书。
2、主管医师应当做好术前小结记录。
(中等以上)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
(重大手术)、(特殊病员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单上,并上报(医务科)备案。
3、严格按照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不能(越级)手术。
4、手术前患者应当固定好识别用的(腕带),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标记)。
5 、(丨类)切口手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选择预防性抗菌药物,于术前(0.5-2 )小时使用,原则上应在手术后(24)小时停止使用。
6 、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小时以及术中出血量大于(1500 )毫升时,预防性抗菌药物应当加用一次。
7 、手术记录应当由(手术者)或(第一助手)负责在术后(24 )小时内完成书写,详细记述(手术一般情况)、术中病理大体所见、(手术经过)、病理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等情况;术后首次病程记录应当由(手术者)或(第一助手)负责在术后(即时)完成书写,除记述手术的重点内容外,还应当记录(术后处理措施)、(术后应特别注意观察)等项内容。
8 、手术前后医嘱必须由(手术者)或由术者授权委托的医师开具。
9 、非计划再次手术是指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因各种原因导致患者需进行的计划外再次手术,原因分为(医源性因素再次手术),即手术或特殊诊治操作造成疗效不佳必须施行再次手术; 以及(非医源性因素再次手术),即由于患者病情发展或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而需要进行再次手术。
10 、各科室均需建立专门的非计划再次手术专项管理登记表,登记表记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患者姓名、住院号、入院时间、入院诊断、(初次手术情况)、(再次手术前得病情)、再次手术名称及原因分析、(再次手术结果)。
围手术期管理培训试题姓名成绩__________ 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1、《围手术期管理制度》规定:术前术者及实施麻醉的医师必须亲自查瞧患者,向患者及家属或患者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 )、( )、( )、( )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患者或患者授权代理人签订协议书。
2、主管医师应当做好术前小结记录。
( )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
( )、( )及( )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单上,并上报( )备案。
3、严格按照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不能( )手术。
4、手术前患者应当固定好识别用的( ),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 )。
5、( )切口手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选择预防性抗菌药物,于术前( )小时使用,原则上应在手术后( )小时停止使用。
6、手术时间超过( )小时以及术中出血量大于( )毫升时,预防性抗菌药物应当加用一次。
7、手术记录应当由( )或( )负责在术后( )小时内完成书写,详细记述( )、术中病理大体所见、( )、病理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等情况;术后首次病程记录应当由( )或( )负责在术后( )完成书写,除记述手术的重点内容外,还应当记录( )、( )等项内容。
8、手术前后医嘱必须由( )或由术者授权委托的医师开具。
9、非计划再次手术就是指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因各种原因导致患者需进行的计划外再次手术,原因分为( ),即手术或特殊诊治操作造成疗效不佳必须施行再次手术;以及( ),即由于患者病情发展或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而需要进行再次手术。
10、各科室均需建立专门的非计划再次手术专项管理登记表,登记表记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患者姓名、住院号、入院时间、入院诊断、( )、( )、再次手术名称及原因分析、( )。
11、出现非计划再次手术时,科室必须在手术前填写( )交医务处备案,科室保留一份;对于紧急非计划再次手术可以( )上报医务处,术后再以( )补报。
围手术期管理培训试题姓名成绩__________ 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1、《围手术期管理制度》规定:术前术者及实施麻醉的医师必须亲自查看患者,向患者及家属或患者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患者或患者授权代理人签订协议书。
2、主管医师应当做好术前小结记录。
()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
()、()及()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单上,并上报()备案。
3、严格按照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不能()手术。
4、手术前患者应当固定好识别用的(),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
5、()切口手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选择预防性抗菌药物,于术前()小时使用,原则上应在手术后()小时停止使用。
6、手术时间超过()小时以及术中出血量大于()毫升时,预防性抗菌药物应当加用一次。
7、手术记录应当由()或()负责在术后()小时内完成书写,详细记述()、术中病理大体所见、()、病理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等情况;术后首次病程记录应当由()或()负责在术后()完成书写,除记述手术的重点内容外,还应当记录()、()等项内容。
8、手术前后医嘱必须由()或由术者授权委托的医师开具。
9、非计划再次手术是指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因各种原因导致患者需进行的计划外再次手术,原因分为(),即手术或特殊诊治操作造成疗效不佳必须施行再次手术;以及(),即由于患者病情发展或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而需要进行再次手术。
10、各科室均需建立专门的非计划再次手术专项管理登记表,登记表记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患者姓名、住院号、入院时间、入院诊断、()、()、再次手术名称及原因分析、()。
11、出现非计划再次手术时,科室必须在手术前填写()交医务处备案,)补报。
)上报医务处,术后再以(科室保留一份;对于紧急非计划再次手术可以(.12、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常见原因是(),如腹部手术反复的呕吐,有可能是()或()。
围手术期管理培训试题姓名成绩__________ 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1、《围手术期管理制度》规定:术前术者及实施麻醉的医师必须亲自查看患者,向患者及家属或患者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患者或患者授权代理人签订协议书。
2、主管医师应当做好术前小结记录。
()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
()、()及()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单上,并上报()备案。
3、严格按照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不能()手术。
4、手术前患者应当固定好识别用的(),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
5、()切口手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选择预防性抗菌药物,于术前()小时使用,原则上应在手术后()小时停止使用。
6、手术时间超过()小时以及术中出血量大于()毫升时,预防性抗菌药物应当加用一次。
7、手术记录应当由()或()负责在术后()小时内完成书写,详细记述()、术中病理大体所见、()、病理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等情况;术后首次病程记录应当由()或()负责在术后()完成书写,除记述手术的重点内容外,还应当记录()、()等项内容。
8、手术前后医嘱必须由()或由术者授权委托的医师开具。
9、非计划再次手术是指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因各种原因导致患者需进行的计划外再次手术,原因分为(),即手术或特殊诊治操作造成疗效不佳必须施行再次手术;以及(),即由于患者病情发展或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而需要进行再次手术。
10、各科室均需建立专门的非计划再次手术专项管理登记表,登记表记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患者姓名、住院号、入院时间、入院诊断、()、()、再次手术名称及原因分析、()。
11、出现非计划再次手术时,科室必须在手术前填写()交医务处备案,科室保留一份;对于紧急非计划再次手术可以()上报医务处,术后再以()补报。
12、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常见原因是(),如腹部手术反复的呕吐,有可能是()或()。
医院围手术期管理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围手术期是指从病人进入手术室到手术后()的时间段。
A. 麻醉开始B. 手术开始C. 手术结束D. 病人出院2. 下列哪项不是围手术期管理的目标?A. 降低手术并发症B. 提高手术安全性C. 促进病人术后恢复D. 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3. 围手术期管理中,术前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病人一般情况评估B. 手术风险评估C. 术后恢复评估D. 全部选项都是4. 下列哪项不是围手术期管理的内容?A. 病人术前教育B. 麻醉管理C. 手术室护理管理D. 手术医师管理5. 围手术期管理中,术后随访的目的是()A. 了解病人术后恢复情况B. 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C. 评估手术效果D. 全部选项都是6. 在围手术期管理中,下列哪项不是术前准备的内容?A. 完成各项术前检查B. 制定手术方案C. 进行术前教育D. 术前禁食禁水7. 围手术期管理中,术后护理不包括以下哪项?A. 观察并记录病人生命体征B. 伤口护理C. 制定术后饮食计划D. 心理护理8. 下列哪项不是围手术期管理的原则?A. 个体化B. 多学科合作C. 标准化D. 家庭参与9. 围手术期管理中,术前用药的目的是()A. 提高病人手术耐受力B. 预防术后感染C. 减轻术后疼痛D. 全部选项都是10. 围手术期管理中,下列哪项不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A. 严格无菌操作B. 避免术中低血压C. 早期活动D. 应用抗生素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围手术期管理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术前评估B. 麻醉管理C. 手术室护理管理D. 术后随访E. 手术医师管理12. 围手术期管理中,术前教育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手术相关知识B. 术后注意事项C. 术前准备内容D. 全部选项都是13. 围手术期管理中,术后护理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B. 伤口护理C. 制定饮食计划D. 心理护理E. 康复锻炼14. 围手术期管理的原则包括以下哪些?A. 个体化B. 多学科合作C. 标准化D. 家庭参与E. 信息化15. 围手术期管理中,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严格无菌操作B. 避免术中低血压C. 早期活动D. 应用抗生素E. 全部选项都是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请简述围手术期管理的目标。
围手术期管理培训试题及答案围手术期管理培训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1、《围手术期管理制度》规定:术前术者及实施麻醉的医师必须亲自查看患者,向患者及家属或患者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手术名称、手术方法、手术风险、麻醉方法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患者或患者授权代理人签订协议书。
2、主管医师应当做好术前小结记录。
所有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
手术部位、手术方法及手术风险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单上,并上报医务处备案。
3、严格按照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不能超出医师职业水平的手术。
4、手术前患者应当固定好识别用的标志,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清洁消毒。
5、非清洁切口手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选择预防性抗菌药物,于术前1小时使用,原则上应在手术后24小时停止使用。
6、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以及术中出血量大于500毫升时,预防性抗菌药物应当加用一次。
7、手术记录应当由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负责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书写,详细记述手术过程、术中病理大体所见、手术并发症、病理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等情况;术后首次病程记录应当由主治医师或住院医师负责在术后24小时完成书写,除记述手术的重点内容外,还应当记录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用药情况等项内容。
8、手术前后医嘱必须由主治医师或由术者授权委托的医师开具。
9、非计划再次手术是指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因各种原因导致患者需进行的计划外再次手术,原因分为预防性手术和治疗性手术,即手术或特殊诊治操作造成疗效不佳必须施行再次手术;以及非手术原因,即由于患者病情发展或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而需要进行再次手术。
10、各科室均需建立专门的非计划再次手术专项管理登记表,登记表记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患者姓名、住院号、入院时间、入院诊断、手术名称、术前准备、再次手术名称及原因分析、处理措施。
围手术期管理培训试题及答案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围手术期管理培训试题姓名成绩__________ 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1、《围手术期管理制度》规定:术前术者及实施麻醉的医师必须亲自查看患者,向患者及家属或患者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患者或患者授权代理人签订协议书。
2、主管医师应当做好术前小结记录。
()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
()、()及()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单上,并上报()备案。
3、严格按照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不能()手术。
4、手术前患者应当固定好识别用的(),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
5、()切口手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选择预防性抗菌药物,于术前()小时使用,原则上应在手术后()小时停止使用。
6、手术时间超过()小时以及术中出血量大于()毫升时,预防性抗菌药物应当加用一次。
7、手术记录应当由()或()负责在术后()小时内完成书写,详细记述()、术中病理大体所见、()、病理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等情况;术后首次病程记录应当由()或()负责在术后()完成书写,除记述手术的重点内容外,还应当记录()、()等项内容。
8、手术前后医嘱必须由()或由术者授权委托的医师开具。
9、非计划再次手术是指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因各种原因导致患者需进行的计划外再次手术,原因分为(),即手术或特殊诊治操作造成疗效不佳必须施行再次手术;以及(),即由于患者病情发展或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而需要进行再次手术。
10、各科室均需建立专门的非计划再次手术专项管理登记表,登记表记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患者姓名、住院号、入院时间、入院诊断、()、()、再次手术名称及原因分析、()。
11、出现非计划再次手术时,科室必须在手术前填写()交医务处备案,科室保留一份;对于紧急非计划再次手术可以()上报医务处,术后再以()补报。
科围手术期管理培训试题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
1、《围手术期管理制度》规定:术前术者及实施麻醉的医师必须亲自查看患者,向患者及家属或患者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病人病情)、(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患者或患者授权代理人签订协议书。
2、主管医师应当做好术前小结记录。
(中等以上)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
(重大手术)、(特殊病员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单上,并上报(医务科)备案。
3、严格按照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不能(越级)手术。
4、手术前患者应当固定好识别用的(腕带),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标记)。
5、(I类)切口手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选择预防性抗菌药物,于术前(0.5-2 )小时使用,原则上应在手术后(24)小时停止使用。
6、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 )小时以及术中出血量大于(1500 )毫升时,预防性抗菌药物应当加用一次。
7、手术记录应当由(手术者 )或(第一助手)负责在术后( 24 )小时内完成书写,详细记述(手术一般情况 )、术中病理大体所见、(手术经过)、病理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等情况;术后首次病程记录应当由(手术者 )或(第一助手 )负责在术后(即时)完成书写,除记述手术的重点内容外,还应当记录(术后处理措施)、(术后应特别注意观察)等项内容。
8、手术前后医嘱必须由(手术者 )或由术者授权委托的医师开具。
9、非计划再次手术是指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因各种原因导致患者需进行的计划外再次手术,原因分为(医源性因素再次手术),即手术或特殊诊治操作造成疗效不佳必须施行再次手术;以及(非医源性因素再次手术),即由于患者病情发展或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而需要进行再次手术。
10、各科室均需建立专门的非计划再次手术专项管理登记表,登记表记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患者姓名、住院号、入院时间、入院诊断、(初次手术情况 )、( 再次手术前得病情)、再次手术名称及原因分析、(再次手术结果)。
11、出现非计划再次手术时,科室必须在手术前填写(《非计划再次手术报告表》)交医务处备案,科室保留一份;对于紧急非计划再次手术可以(口头)上报医务处,术后再以(书面)补报。
12、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常见原因是(麻醉反应),如腹部手术反复的呕吐,有可能是(急性胃扩张)或(肠梗阻 )。
13、头面部手术(4-5)天拆线,下腹部、会阴部手术(6-7)天拆线,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手术(7-9)天拆线。
14、有吸烟习惯的病人应在术前(2周)停止吸烟。
15、胃肠道手术前(1-2)天开始进流质饮食,对于有幽门梗阻的病人术前应(洗胃)。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
1、手术实施过程中遇到下列哪些情况,需要再次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二次签字。
(ABCD )
A、更改原订手术方案
B、更换手术者
C、扩大手术切除范围
D、使用贵重耗材
2、下列那些手术,符合特殊手术范围规定: ( ABCD)
A、同一病人24小时内需再次手术的。
B、被手术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
C、可能引起医疗纠纷的手术或存在医疗纠纷的再次手术。
D、各种原因可能导致毁容或永久性伤残的手术。
E、被手术的患者系自杀或他杀等涉及法律问题的手术。
3、根据我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要求,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ABC )
A、三级手术,由科主任审批,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签发手术通知单,在科室内备案。
B、二级手术,科主任审批,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签发手术通知单。
C、一级手术,由主治医师审批,并签发手术通知单。
D、特殊手术,由医务科审批,签发手术通知单。
4、术前感染性疾病筛查应包括下列哪些项目 (ABCD )
A、乙肝五项
B、HCV
C、HIV
D、梅毒抗体
5、下列哪些内容符合手术后标本病理学检查规定与流程 (ABD )
A、手术标本需向患者或家属展示并在病案中记录。
B、病理标本容器上注明科别、姓名及住院号。
C、可由麻醉医师代填写《病理申请单》,但内容必须填写完整。
D、手术中需做冰冻切片时,标本由手术室专人及时送病理科,专人取回病理报告。
三、简答题:(共30分)
1、围手术期的定义(15分)
答:是指以手术治疗为中心,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一般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
2、《急诊手术管理》中对急诊手术(急症手术)的定义是什么,(15分) 答:需在短时间内迅速手术,按照病情的轻重缓急重点做好必要的术前准备。
情况紧急的要立即,抢救病人生命。
如脾破裂。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