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之《赤壁赋》课件 苏教版必修1[2]
- 格式:ppt
- 大小:518.50 KB
- 文档页数:30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第四专题:《赤壁赋》课件赤壁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一零三七━一一零一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二十一岁中进士。
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一零八零)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
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
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沿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
大赦北还,病死常州,葬于河南,追谥文忠公。
在任地方长官期间,他关心民众疾苦,做了许多利民的好事,深受民众拥戴。
苏轼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他博学多才,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著名诗人,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为著名书法家,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为著名画家,工枯木竹石。
此外,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
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到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任团练副使。
三年后,他曾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也叫赤鼻矶),写下了著名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及两篇赋,即《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赤壁,山名,一今湖北武昌西赤矶山,一般认为孙、刘在此破曹操。
一在今湖北黄冈,即苏轼游览处。
有人认为苏轼把黄冈赤壁误作孙、刘破曹操处,其实他并没有弄错。
苏轼在《书〈赤壁赋〉后序》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分别以“传云”“人道是”指黄州赤壁是孙、刘败曹之地,并非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