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常见的盐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0.01 KB
- 文档页数:3
8.4.1常见的盐【学习目标】了解食盐、纯碱、碳酸钙等盐的性质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了解盐的组成特点;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重点和难点:】1、了解食盐、纯碱、碳酸钙等盐的性质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自主学习、讲解【教学设计】一、情境引入:在家里,蒸馒头要加入发酵粉,发酵粉的成分是小苏打,你知道它的性质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预习检测:1.解离时生成和的化合物叫做盐。
2.氯化钠,是一种色颗粒状的固体,有味,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性。
与食盐性质相似,容易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中毒的工业用盐是。
3.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
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三、新知新解:学生归纳氯化钠在医疗、农业、食品、工用氯上:用多媒体)情〈介绍〉胃酸过多,但法,写出化学方程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流,四、随堂练习:1.下列物质俗称、名称、化学式相符合的一组是()A.纯碱火碱 Na2CO3B.熟石灰氧化钙 CaOC.生石灰碳酸钙 CaCO3D.火碱氢氧化钠 NaOH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是( )A.NaClB.Na2CO3C.Mg(OH)2D.CuSO43.某盐在人体的新陈代谢中十分重要。
它可维持血液中适当的酸碱度,并通过人体复杂的作用产生消化液,帮助消化。
该盐是()A.氯化钙B.氯化钠C.硝酸钾D.碳酸钠4.我国某地曾发生把白色工业用盐误作食盐食用引起的中毒事件,这种工业用盐可能含有()A.KMnO4B.Na2CO3C.NaNO2D.MgSO45.食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①消石灰②氯气③盐酸④硫酸⑤烧碱⑥纯碱以上正确的是()A.②③⑤⑥B.③④⑤C.①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课堂小结】:本课题采用学生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所了解到的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一些性质和用途。
教学设计8.4常见的盐——复分解反应教材分析教学章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第八章《课题4常见的盐》第3课时。
内容分析:复分解反应是初中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之一,同时它也是酸、碱、盐相互反应的核心内容。
本部分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学生从更高的宏观角度把握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有利于学生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本质的理解,即:复分解反应是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的离子间的互换反应。
本节内容是溶液知识的延伸,因为常见的酸、碱、盐在水溶液中是以离子的形式分散在溶剂中的。
本节内容也是对酸、碱、盐之间相互反应知识的有效归纳,学生对此的有效掌握会帮助他们有效提高逻辑思维和推理判断能力。
初高中衔接:复分解反应掌握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高一离子方程式书写技能的学习,直接影响到高一物质分离的学习。
培养学生从离子的角度认识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是初中阶段对酸、碱、盐相互反应的高度总结和概括,更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进行物质间反应的推理的能力,使学生能认识和体会到掌握化学规律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也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增长知识,培养相互合作的精神。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复分解反应前已经完整的学习了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对它们之间的反应有了一定的直观认识。
通过对第七章《溶液》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常见的酸、碱、盐在水中溶解后是以离子的形式分散到溶液中的。
但是,学生虽然积累了一些酸、碱、盐的相关知识点,却缺乏融会贯通的能力,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高度不够。
为了记忆一些反应的的相关知识点耗费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感到知识琐碎,困难重重。
本节课的设计从问题情境入手,引出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和特点,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药品进行探究实验,小组讨论,归纳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第2课时盐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盐的化学性质,并能根据盐的化学性质,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记住复分解反应的发生的条件,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2.过程与方法(1)体验通过对知识的回顾、小组交流讨论、总结规律,学会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学习通过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对比、归纳进行信息处理,获取科学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严谨某某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有趣的实验与老师的点播中轻松掌握化学知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对盐的化学性质进行总结。
【教学难点】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硫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稀硫酸、稀硝酸、试管、滴管。
一、导入新课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常见的盐的用途、分类及部分盐的溶解性情况,那么盐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呢?请同学们拿起你的笔,写如下三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铁和硫酸铜;碳酸钙和稀盐酸;氯化铁和氢氧化钙(每组出一个代表板演)。
今天我们一起来总结盐的化学性质并学会运用。
二、推进新课活动1 总结盐的性质[复习]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了铜盐溶液里的铜能被铁置换,从而发明了水法炼铜。
它成为湿法冶金术的先驱,在世界化学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
水法炼铜的原理是:CuSO4+Fe==Cu+FeSO41.盐(可溶)+金属1→盐+金属2)[交流]举例:[提问]不同的盐可以由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得到,你知道下列各种盐可以由什么相关的酸和碱反应得到吗?[交流](学生写在课本上,然后汇报)[引入]我们比较系统地研究了金属、酸、碱的化学性质,下面我们进一步探究盐的化学性质。
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8.4 常见的盐第1课时认识常见的盐教材分析食盐是生活中人们最常见、最熟悉的盐,但学生容易将化学中所说的盐理解为食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对二者进行区别。
同时,通过对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名称、成分、性状、主要用途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学习盐的组成和溶解性为下一节课学习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盐类的概念,知道有哪些常见的盐;认识盐与食盐、食盐与工业用盐的区别。
2.了解四种盐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记忆常见盐的溶解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通过分析、归纳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体验学习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区别食盐与工业盐,认识工业盐误作生活用盐的危害,进而认识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侯德榜的贡献,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了解常见盐的用途,掌握盐的组成、分类及溶解性。
难点:1.盐与食盐的区别,能够对盐类物质进行判断。
2.酸、碱、盐的溶解性。
[情景展示] 认识常见的盐在生活中的用途:[问题探究] 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等常见的盐在生活中有什么用途?[思考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氯化钠可用作调味品,配制生理盐水,可用于制盐酸、氯气等化工原料;碳酸钠可作洗涤剂;大理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小苏打常用作面粉发酵剂;农业上常用硫酸铜和熟石灰配制波尔多液。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章常见的酸碱盐全章教案新版粤教版第⼋章常见的酸、碱、盐8.1溶液的酸碱性教学⽬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的pH的关系。
(2)会使⽤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3)知道pH对⽣命活动及农作物⽣长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过程与⽅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的动⼿能⼒、观察能⼒和归纳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增强对⽣活和⾃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和探究欲。
教学重难点【重点】(1)酸碱指⽰剂的变⾊情况。
(2)⽤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法。
【难点】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
教学过程知识点⼀酸碱指⽰剂【⾃主学习】阅读教材第222~223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酸碱指⽰剂的概念:能跟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起作⽤⽽显⽰不同颜⾊的物质,叫做酸碱指⽰剂,简称指⽰剂。
⽯蕊溶液和酚酞溶液是初中阶段最常⽤的指⽰剂。
2.常见指⽰剂与酸、碱作⽤的变⾊情况⽯蕊溶液酚酞溶液酸性溶液红⾊⽆⾊中性溶液紫⾊⽆⾊碱性溶液蓝⾊红⾊3.⾃制酸碱指⽰剂的原理:有些植物的花叶中提取的汁液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中能呈现不同的颜⾊,可以作为酸碱指⽰剂。
【合作探究】指⽰剂与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起作⽤⽽显不同的颜⾊,变⾊的是哪种物质?答:酸碱指⽰剂与酸性或碱性溶液作⽤时,变⾊的是酸碱指⽰剂。
【教师点拨】1.不溶于⽔的酸或碱不能使指⽰剂变⾊。
2.酸碱指⽰剂只能判断出溶液的酸碱性,不能判断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跟进训练】⼩红学习酸碱指⽰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后,归纳总结出如图所⽰的关系。
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指⽰剂与酸、碱溶液作⽤时所显⽰出的颜⾊,其中颜⾊不正确的是(A)A.紫⾊C.红⾊B.蓝⾊D.⽆⾊知识点⼆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主学习】阅读教材第223~224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酸碱度:⽤来衡量稀溶液酸碱性的强弱,表⽰为溶液的pH。
2.溶液pH范围⼀般在0~14之间,在常温时:酸性溶液的pH<7;中性溶液的pH=7;碱性溶液的pH>7。
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教案(新版)粤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教案(新版)粤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教案(新版)粤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八章一、课标要求1.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年和用途,知道酸碱的腐蚀性。
2.初步学会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
3.了解用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和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4.知道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5.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6.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二、学情分析本章在化学课程及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其它单元的联系前几单元中学生所学的化学用语、物质组成与结构、物质分类、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溶液、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规律等知识为本单元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本单元是前几个单元学习的继续和总结。
同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前面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的物质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本单元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其相似性质的原因。
第二部分在酸和碱性质及用途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
从内容安排上,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注意通过活动与探究、讨论,调查与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训练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
8.4常见的盐课标依据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知道一些盐的性质和用途。
2.通过归纳了解盐的溶解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和归纳认识一些盐的物理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盐的认识,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教学难点理解盐的溶解性。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知识点学习目标媒体类型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介绍知识目标图片 A G 拓展知识1分钟下载讲解过程与方法图片 A E 建立表象2分钟下载观看过程与方法图片 A E 帮助理解2分钟下载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图片 A I 升华感情1分钟下载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 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 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 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 A.设疑—播放—讲解; B.设疑—播放—讨论; 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 E.播放—提问—讲解; 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设疑_播放_概括.I讨论_交流_总结J.其他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引入新课【教师】1、食盐是盐吗?盐是食盐吗?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属于盐。
而盐并不是食盐2、你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盐吗?【学生】回答新课探究【教师】讲解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碳酸钙(CaCO3)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教师】3、说一说NaCl、Na2CO3、NaHCO3、CaCO3 的用途【学生】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可用作化工原料;可配制医用生理盐水;还可用作调味料的原料和食品加工。
碳酸钠(Na2CO3):可用于造纸和印染;也可用于制洗涤剂、玻璃和瓷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