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4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设计有关性状、基因、遗传物质的传递等内容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说,比较复杂、抽象,但遗传和变异既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又是生命延续与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
生物的遗传是在生殖过程中完成的,生物的性状是遗传物质在发育中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所以,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应从比较亲子代的各种特征开始,然后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到基因水平。
由于观察内容的分量并不重,重在对问题的讨论,需要安排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讨论。
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2.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能力目标: 以观察分析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及实验资料等陪阿姨能够学生的归纳提炼能力;情感目标: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从宏观的遗传现象(性状)入手,逐步向微观的基因深入。
课前学生进行家庭中眼皮性状的调查课上进行交流,对性状的含义有个感性认识。
上课时教师也尽量让学生多举一些性状方面的例子,尤其注意区分相对性状(“两同一不同”的内涵)。
通过转基因超级鼠的产生过程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出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通过我国的转基因抗虫棉的视频录像,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课前准备]教师:相应图片、有关转基因食品的资料以及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的视频、“转基因超级鼠”视频。
学生:课前调查、记录自己及家人的眼皮单双、耳垂有无、大拇指是否弯曲、血型等情况记录在表中,在周围找一下父母与孩子肤色相差很大的例子;搜集有关转基因的资料并梳理、提炼交流的信息。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家庭成员性状调查表,学生拿出自己完成的调查表。
师生互动:统计数据,发现规律。
提出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和概念。
指出调查表中的各项调查内容,在生物学上属于生物的性状。
师:无论是有性生殖还是无性生殖,子代个体总会体现亲代的一些特征,克隆羊多莉与它的妈妈一模一样,而试管婴儿露易丝•布朗却既象妈妈又象爸爸,为什么呢?我们先请几个同学说一下他们课外调查的一些现象。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案
第一课时
——性状和相对性状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2.举例说出不同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难点:举例说出生物的相对性状。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教材和习题。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第1课时)
一、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
三、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难点: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教材和习题。
五、板书设计:
二、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生物。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优秀教案篇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设计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举例说出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区别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三、教学难点: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四、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内容。
遗传和变异使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内因。
生物的遗传是在生殖过程中完成的,生物的性状是遗传物质在发育中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所以,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应从比较亲子代的各种特征开始,然后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到基因水平。
五、学情分析:学生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知识知之甚少,初一时学的克隆羊多利,也仅仅说明遗传信息在细胞核里。
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调查、分析和讨论,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准备丰富的性状、相对性状的图片资料,做成ppt。
(2)拍摄同学们熟悉的老师和同学的照片做性状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收集关于转基因生物的资料。
七、教学过程:一、遗传和变异生物界普遍地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
利用最近火热的《爸爸去哪儿》节目成员照片,吸引学生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遗传是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是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克隆牛为什么长得都一样?几乎没有差异呢?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是从性状开始的,什么是生物的性状?二、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一)性状的概念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图中展现的是生物的什么特征。
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直发和卷发、有无酒窝、有无耳垂等。
这些都是人的外形特点(形态结构特征)。
教师举例说明,血型、血压??等是人的生理功能特点(生理特性)。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在亲子代间性状上的延续现象;2.尝试区分相对性状;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二、能力目标:学生参与游戏,教师制作的和展示的实物,分析资料,小组讨论等形式来获得新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树立掌握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1.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教学过程】“生物大舞台,今天我精彩”,课前二分钟,生物知识演讲,学生上台演讲一个教学准备好的与本节所学相关联的生物知识(如转基因大豆的由来)。
设计意图:演讲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由此引入课题: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一、游戏导入,进入新课设计FLASH游戏“火眼金睛”。
FLASH中显示几组父母和子女的照片,让学生在游戏中观察父母和子女之间特征的异同,找出真正的亲子关系,总结出遗传变异的概念并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教师说出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等体现生物的遗传或变异现象的例子,体现遗传和变异现象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设计意图:学生参与游戏,通过观察特征,找出真正的亲子关系并说出判断的理由,从而引导学生自己总结遗传变异的概念。
游戏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生物课堂的积极性,游戏中学习知识,俗语俚语中巩固知识,符合初中学生心理年龄特征,是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
二、教学并用,认识性状课前发给学生导学案,完成调查表(人的各种常见性状的调查),并让学生根据预习本节课内容。
课堂上学生汇报、展示调查结果,引导学生根据调查结果认识到性状的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完成对性状的认识并总结性状的概念。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生物的性状。
三、七嘴八舌,知识巩固展示学生平时接触较少的水果,让学生描述其性状特征并品尝味道。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过程与方法:以观察分析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及实验资料为主线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什么是性状、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
基因控制性状。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准备:统计好的家庭成员性状调查表。
教学器材:(1)准备同学熟悉的性状、相对性状的图片资料,做成ppt文件。
(2)和学生内容顺序一样的性状调查表。
转基因鼠实验过程的投影片。
(3)转基因作物、动物、食品等图片资料。
教学设计图示: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与意图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生物的性状(前面的“基因控制”先不写)一、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
二、基因控制性状观察一张母子合影的照片学生观察,并作出回答。
观察调查表并回答学生举手学生举例,如动物的、植物的遗传现象。
然后再认真观察书25页上的图片。
学生根据以上的资料分析归纳出来。
观察姚明和他的教练的合影,寻找他们之间的不同。
学生做练习学生思考问题并作出猜测。
学生带着疑问观看,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质疑、提出问题。
通过讨论得出结论。
请学生分别找出他们相像和不相像之处。
刚才同学们提到的亲子间的相似性就叫遗传,他们之间的差异属于变异。
引出课题象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双眼皮、肤色、脸型等,在生物学上被称为性状。
引出子课题。
除了刚才说到的,还有哪些属于性状?你在哪些性状上像父母?统计性状像父母的人次从刚才的统计可以看出孩子像父母即遗传是一种普遍现象。
那其他生物有没有遗传的现象呢?这些都是生物的性状。
那到底什么是生物的性状呢?启发学生观察同一性状在不同的个体身上的差异。
这种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相对性状。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2、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二)过程和方法以观察分析图片资料、文字资料为主线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什么是性状以及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2、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三、教学难点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四、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准备学生熟悉的性状、相对性状的图片资料。
2、转基因鼠实验过程的投影片。
3、转基因作物、动物、食品等图片资料。
(二)学生准备统计好的家庭成员性状的调查表。
五、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六、教学课时:一课时七、教学过程:图片导入(创设情境)讲授新课知识点(一)学生阅读课文24页第一段并思考问题,在课文中标注重点概念或其他知识点。
课件展示父母孩子的图片。
归纳:1、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
2、变异:亲子间及子代间的差异。
知识点(二)图片展示(几种水果)思考讨论:你能从哪些方面描述下列水果的特点。
学生描述:水果的形态、颜色、大小、味道等。
学生相互描述对方的特征。
观察下列图片并思考。
学生体验(请你跟我做一做:左右手嵌和)(行为方式)例:还记得你是什么血型吗?(生理特征)问:什么是性状?性状包括哪几个方面。
学生归纳:形态结构:如水果的颜色、性状、大小、人鼻子大小、脸型、高矮。
性状生理特性:如水果的味道、人的血型。
行为特征:如惯用左手或右手、鸟类筑巢等知识点(三)活动:人体性状大搜查观察自己的同桌,看是否有以下性状。
1、耳垂有无;2、单双眼皮;3、能否卷舌;4、拇指向背弯曲。
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并引出相对性状。
同种生物两个相同相对性状同一性状一个不同不同表现形式想一想1、联系巩固2、你的长相更像爸爸还是更像妈妈?(那么父母是把什么传递给子女的呢?)知识点(四)资料分析:转基因鼠的启示(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分析。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课标要求】1、识记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并能举例。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教材分析】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认识是从亲子代间的相似性开始的,教材呈现出一窝小猫和由体细胞克隆出的五头牛的图片,意在激发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引入对本章和本节内容的学习。
学生观察生物个体间的相似性,往往得出笼统的、整体的感觉。
为使学生从笼统的观察转变到对具体特征的区分,教材先提出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即给出了“性状”这个名词。
随后,教材安排对几种动植物和人的具体特征的观察与思考活动。
教材列举的这些性状,有的是形态特征,有的是结构特征,还有的属于行为特征,并且要求学生针对每种性状对比其在不同个体间的差异,目的是使学生能概括出什么是性状,了解性状与相对性状的区别。
在此基础上,教材给出了性状的概念,并解释了什么是相对性状。
【学情分析】学生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知识知之甚少。
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调查、分析和讨论,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说出不同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区别。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重点难点】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说出不同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区别。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评价任务】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选派学生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选派学生说出不同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区别。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选派学生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设计)PPT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生物的性状。
通过例子认识生物的性状,并且观察身边的同学、朋友和亲人有没有一些性状朵有没有耳垂?2.眼睛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3.舌能否由两侧向中间卷曲?4.大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并完成讨论1.试着概括什么是生物的性状?答:遗传学中将生物体所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统称为性状。
2.通过观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出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常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形式?答:单眼皮和双眼皮、玫瑰花的红色和粉色等。
3.仅凭肉眼的观察或简单的测量,就知道自己所有的性状吗?答:肉眼仅能观察到某些形态结构、行为特征,而无法观察到生物的某些生理特征。
4.任选上述一种性状,看看你与父亲或母亲是否相同。
如果不同,再看看你与父母的父母是否相同。
这说明什么?答:控制某些性状的隐性基因,在当代不能表现,会出现隔代遗传的现象。
指导学生讨论,引出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性状是由什么控制的呢?1982年,英国的《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美国的新课教学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控制这个性状的是什么基因?答:被研究的性状是:鼠的大小。
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2.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是什么关系?答: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3. 由此推论,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答: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认识转基因棉花,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棉铃虫在我国大部分棉区持续性大发生或爆发,给棉花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棉农谈"虫"色变,仅1992年一年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0多亿元,间接损失超过100亿元,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
同时由于棉铃虫的大爆发,防虫治虫使棉花的生产成本增加,植棉的比较效益降低。
人工合成的CryIA(b)和CryIA(c)杀虫基因导入我国棉花主栽品种获得成功,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自主研制抗虫棉的国家。
课题:第二章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遗传和变异的概念,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2、能力目标: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3、情感目标: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二、教学重点: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区别,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三、教学难点: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四、教学方法:自主、讨论、讲授、小组合作五、课前准备:让学生回家调查家庭内的单双眼皮、有无耳垂、能否卷舌、拇指能否弯曲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引入小游戏~~~找妈妈通过多媒体展示班内三位学生的照片,引起学生们的关注。
再展示三位家长的照片让学生通过辩认找到三位同学的妈妈。
来调动学生们积极主动性。
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
并追问“你是通过什么判断来找到这三位同学的妈妈的?”同学们回答“长的像”然后再展示其中一位学生和妈妈还有她小妹的照片,问学生:“母女三人长的一样吗?”学生们回答:“不完全一样”“不一样”教师继续追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来我们今天来学习第二章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学生们自主学习完成学案任务一用时(5分钟)遗传的概念:变异的概念:小测1、龙生龙凤生凤是()2、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再回到母女三人照片中,问她们的那像?那不像?学生们回答“眼睛大女儿的大”“都是双眼皮”“鼻子像”“脸形像”学生们各说已见。
让学生通读课25-26页。
并回答任务二(6分钟)性状的概念:“她们母女三人用哪只手吃饭?”“她们的血型你能看出来吗?”小组内相互观察下列性状,并把自己的家庭调查表拿出来,进行对比。
(1)耳朵有没有耳垂?(2)眼睛是单眼皮的还是双眼皮的?(3)舌能否由两侧向中间卷曲?(4)大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并完成学案三(6分钟)相对性状的概念:判断是否为相对性状1、狗的长毛和黄毛()2、猫眼虹膜的蓝色和棕色()3、番茄果实的红果和大果()4、你的单眼皮和同桌的双眼皮()资料分析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了解转基因鼠的过程。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案教案: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目标:1.了解基因的定义与功能;2.了解基因是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3.掌握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作用;4.能够解释性状如何由基因控制。
教学内容和顺序:一、导入(10分钟)1.展示一张人类基因组图谱,引发学生对基因的探讨与问题。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回答一些基本问题:什么是基因?基因是如何影响生物的性状的?二、基因的定义与功能(30分钟)1.以PPT或黑板为教学工具,给学生讲解基因的定义和功能。
2.请学生举例说明基因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眼睛的颜色、身高等。
三、基因控制性状的基本原理(40分钟)1.讲解基因的转录与翻译过程,介绍基因表达的基本原理。
2.了解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如突变基因导致的遗传病等。
3.介绍基因组中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概念,以及杂合子和纯合子的区别。
四、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作用(30分钟)1.介绍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包括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复等位基因互作定律。
2.通过实例解释遗传的过程,如颜色等性状是如何遗传给子代的。
五、课堂小结与延伸(10分钟)1.学生互动讨论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问题。
2.提出一些延伸问题,供学生课后深入思考和研究。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讨论和发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2.PPT或黑板教学法:利用视觉资料、图表等辅助工具,清晰地表达基本原理和概念。
教学资源:1.PPT或黑板、白板、彩笔等教学工具;2.笔记本电脑、投影仪;3.人类基因组图谱;4.相关参考书籍、实物模型等教学辅助资料。
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与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参与讨论和解答问题的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2.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问题,要求学生在家阅读相关课外资料,并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1.在导入环节中,可以采用学生讲解基因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2.在题目布置中,可以设置一些拓展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章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尝试运用已有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4.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举例说出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区别;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教学难点: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是《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一章的第一节,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首先,以教师介绍2002年我国首批自主完成的成年体细胞克隆牛成功问世的例子进行导入,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它们长得如此相像?”,接着展示本班同学与父母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相同与不同,引入遗传与变异的概念。
然后,再通过学生日常对熟悉的动物、植物和自身的性状进行观察,建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利用课本资料分析“转基因鼠的启示”得到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同时融入转基因的概念,设置关于转基因安全性的开放式讨论。
整节课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入手,通过观察活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突出学生科学方法的训练,采用“问题——探究——结论”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并沿着问题进行探究,最后归纳得出结论。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控制控制七、教后反思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和谐,重难点突出,充分体现概念建构的教学理念。
知识点间过渡衔接自然,节奏紧凑。
在各活动的设置上时间分配合理,如果在“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这一知识点中能够再深挖拔高知识难度进行讲解的话会更好。
建议可根据各班学生层次不同决定练习难易程度。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②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③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④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细致的观察分析图片、文字及实验资料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分析整理归纳得出遗传、变异、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生活与科学是紧密相联的观点,树立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观点。
②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的抽象逻辑思维方法,并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③通过学习掌握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明白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4、引出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进行理解,学会应用。
的精神。
三、基因控制性状1、出示转基因鼠资料2、播放动画,请学生完成学案。
3、让学生尝试回答转基因超级鼠的产生过程,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
4、提问:亲代性状是怎么传给子代的?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有的也会受环境的影响。
1、观看动画“转基因鼠的启示”。
2、小组讨论:转基因超级鼠的产生过程,完成学案上的相关问题并进行交流。
3、小组讨论并归纳出“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环境也会影响生物的性状”。
通过动画深入了解转基因超级鼠的产生过程。
使教学内容深入浅出。
四、转基因技术的应用1、教师出示问题:说说你所知道的转基因例子。
2、播放转基因鱼的视频3、播放两会农业部部长采访视频。
请学生分析讨论对转基因食品,我们的态度是什么?观看视频进行讨论渗透STS的内容,培养学生爱科学、爱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五、课堂巩固1、出示几道有代表性的选择题和填空题。
2、提问学生。
3、评价。
阅读题目。
讨论回答问题巩固学生学习的知识,并及时反馈。
六、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所学的几个概念:遗传、变异,性状,相对性状,认识常见的性状。
通过了解转基因超级鼠实验,理解基因控制性状。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过程与方法:以观察分析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及实验资料为主线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什么是性状、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
难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
三.教学准备
PPT
四.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1.鸡蛋的结构?
2.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经由母亲十月怀胎来到这个世上的,想一想自己有哪些特征像父亲,哪些特征像母亲,哪些特征与父母都不像?为什么会同父母既像又不像呢?现在我们已进入了遗传和变异现象的探究了。
思考问题
学生结合家庭的实际情况谈出自己的疑问。
一.生物的性状
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分别找出他们相像和不相像之处。
刚才同学们提到的亲子间的相似性就叫遗传,他们之间的差异属于变异。
大屏幕展示几组图片,总结性状的定义
相对性状
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展示转基因超基鼠的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
2.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
3.实验证明,性状是由什么控制的?
4.在后代的遗传中,传下去的是什么?观察一张母子合影的照
片
学生观察,并作出回答。
1.形态结构;
2.生理特征;
3.行为方式。
同一生物、同一性状、不同的表现形式。
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在后代的遗传中,传下去的是基因,而非性状。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因的概念和作用。
2. 让学生理解基因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
3. 让学生掌握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
4. 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基因的概念:基因的定义、基因的组成。
2.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如何控制性状。
3.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类型、基因突变的原因、基因突变的影响。
4. 基因重组:基因重组的类型、基因重组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因的概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2. 教学难点:基因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类型及原因。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因的概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相关课件,展示基因的概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图片和案例。
2. 教学素材:准备相关案例,用于讲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3. 投影仪:确保投影仪正常工作,方便展示课件和教学素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图片,如同一父母生的孩子有不同的眼睛颜色,引发学生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好奇心。
2. 讲授基因的概念:讲解基因的定义,基因的组成,以及基因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3. 讲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阐述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如何通过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如色盲、血型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实例。
5. 讲解基因突变:介绍基因突变的类型,原因以及基因突变对生物的影响。
6. 讲解基因重组:阐述基因重组的类型,意义以及实例。
7.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9.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如:请举例说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基因是什么,具有什么特点以及如何遗传;2.了解物种多样性的原因,以及同一物种内的差异;3.掌握基因的单因素和双因素遗传规律;4.能够解释遗传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基因;2.基因的特点和功能;3.遗传规律;4.应用案例。
三、教学重点1.什么是基因以及它的特点和功能;2.单因素和双因素遗传规律;3.应用案例的讲解和分析。
四、教学难点1.遗传规律的掌握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
五、教学手段1.PPT课件;2.实验室;3.课堂讨论。
六、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讨论式教学法;3.实验教学法。
七、教学过程A. 概念解释首先,学生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基因以及它的特点和功能,教师可以通过PPT 课件进行讲解,简要介绍基因的结构、作用以及与DNA的关系。
B. 遗传规律接着,教师需要讲解基因遗传的规律,包括单因素和双因素遗传规律。
通过讲解这些规律,让学生们了解到为什么同一物种内出现了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C. 应用案例最后,教师需要讲解一些基因遗传规律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比如,育种、治疗基因疾病等。
让学生们了解到遗传规律不仅仅是一个理论,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八、教学评估为了确保学生掌握了双因素遗传规律,可以进行一份课后测验,测试学生对于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九、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能够了解到基因的相关知识以及它们对于生物形态的控制,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同一物种内部的差异,以及理解遗传规律在生物科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使用了实验和讨论式教学法,能够更加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对于教师而言,处理好课堂气氛,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也非常关键。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天津市第七十七中学
秦岳
2014/3/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②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③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④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细致的观察分析图片、文字及实验资料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分析整理归纳得出遗传、变异、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生活与科学是紧密相联的观点,树立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观点。
②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的抽象逻辑思维方法,并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③通过学习掌握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明白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①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②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2、教学难点: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七、板书设计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一、遗传与变异
形态结构同种生物
二、性状: 生理特征相对特征:同一性状
行为方式不同表现
三、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鼠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