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 格式:pptx
- 大小:1.88 MB
- 文档页数:16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控制生物性状》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基因的概念及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
2.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掌握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规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基因的概念及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
难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具体实例和规律。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2.实验材料:豌豆种子、放大镜、白纸、剪刀等3.教学视频: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实例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生物的性状,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性状是如何形成的?二、新课讲解1.讲解基因的概念: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段特定序列,具有遗传信息的功能。
2.讲解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影响生物的性状。
3.举例说明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规律:a.豌豆种子形状的遗传:展示绿色和黄色豌豆种子,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它们的遗传规律。
b.血型遗传:通过PPT展示不同血型的遗传规律,让学生理解基因如何控制生物性状。
4.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加深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理解。
三、实验探究1.实验目的:观察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现象。
2.实验材料:豌豆种子、放大镜、白纸、剪刀等。
3.实验步骤:a.将豌豆种子分别浸泡在清水和盐水24小时,观察种子的变化。
b.将浸泡后的豌豆种子分别放在白纸上,用剪刀剪开,观察种子内部的遗传物质。
c.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基因如何控制生物性状。
4.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四、案例分析1.案例一:展示一组家庭成员的身高数据,让学生分析身高的遗传规律。
2.案例二:展示一组宠物狗的体型、毛色等性状,让学生分析这些性状是如何由基因控制的。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六、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2.完成课后练习题。
3.搜集有关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案例分析和课堂小结等环节,让学生理解了基因的概念、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以及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规律。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优秀教案篇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设计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举例说出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区别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三、教学难点: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四、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内容。
遗传和变异使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内因。
生物的遗传是在生殖过程中完成的,生物的性状是遗传物质在发育中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所以,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应从比较亲子代的各种特征开始,然后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到基因水平。
五、学情分析:学生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知识知之甚少,初一时学的克隆羊多利,也仅仅说明遗传信息在细胞核里。
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调查、分析和讨论,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准备丰富的性状、相对性状的图片资料,做成ppt。
(2)拍摄同学们熟悉的老师和同学的照片做性状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收集关于转基因生物的资料。
七、教学过程:一、遗传和变异生物界普遍地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
利用最近火热的《爸爸去哪儿》节目成员照片,吸引学生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遗传是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是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克隆牛为什么长得都一样?几乎没有差异呢?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是从性状开始的,什么是生物的性状?二、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一)性状的概念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图中展现的是生物的什么特征。
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直发和卷发、有无酒窝、有无耳垂等。
这些都是人的外形特点(形态结构特征)。
教师举例说明,血型、血压??等是人的生理功能特点(生理特性)。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知识点梳理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2、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3、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4、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
遗传学中把生物个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
5、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6、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7、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 DNA片段。
8、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里,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 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
9、科学家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中,培育出的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使得这种转入基因的生物发生了能遗传的编译,这一技术被称为转基因技术。
10、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过程是这样的:在雌雄小鼠交配后,要从输卵管中取出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精子进入卵细胞后,在精子核与卵细胞核尚未融合前,这种受精卵适宜转入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将事先备好的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吸入显微注射器中,在显微镜下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入小鼠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或精子核中。
注射之后,小鼠受精卵内的精子核和卵细胞核将融合成一个细胞核,其中携带着转入的基因;将已经导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注入小鼠的输卵管中去。
这样小鼠的输卵管中就有了两种受精卵,一种是导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另一种是输卵管中原有的未转基因的受精卵。
11、在将受精卵注入小鼠输卵管的过程中,每次注射的受精卵还包括注入大量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和未注入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 形成对照 __。
课题:第二章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遗传和变异的概念,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2、能力目标: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3、情感目标: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二、教学重点: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区别,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三、教学难点: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四、教学方法:自主、讨论、讲授、小组合作五、课前准备:让学生回家调查家庭内的单双眼皮、有无耳垂、能否卷舌、拇指能否弯曲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引入小游戏~~~找妈妈通过多媒体展示班内三位学生的照片,引起学生们的关注。
再展示三位家长的照片让学生通过辩认找到三位同学的妈妈。
来调动学生们积极主动性。
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
并追问“你是通过什么判断来找到这三位同学的妈妈的?”同学们回答“长的像”然后再展示其中一位学生和妈妈还有她小妹的照片,问学生:“母女三人长的一样吗?”学生们回答:“不完全一样”“不一样”教师继续追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来我们今天来学习第二章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学生们自主学习完成学案任务一用时(5分钟)遗传的概念:变异的概念:小测1、龙生龙凤生凤是()2、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再回到母女三人照片中,问她们的那像?那不像?学生们回答“眼睛大女儿的大”“都是双眼皮”“鼻子像”“脸形像”学生们各说已见。
让学生通读课25-26页。
并回答任务二(6分钟)性状的概念:“她们母女三人用哪只手吃饭?”“她们的血型你能看出来吗?”小组内相互观察下列性状,并把自己的家庭调查表拿出来,进行对比。
(1)耳朵有没有耳垂?(2)眼睛是单眼皮的还是双眼皮的?(3)舌能否由两侧向中间卷曲?(4)大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并完成学案三(6分钟)相对性状的概念:判断是否为相对性状1、狗的长毛和黄毛()2、猫眼虹膜的蓝色和棕色()3、番茄果实的红果和大果()4、你的单眼皮和同桌的双眼皮()资料分析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了解转基因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