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朗诵PPT含完美纯音乐伴奏版本
- 格式:ppt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11
《水调歌头》优秀PPT课件目录•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诗词内容解读•艺术手法与特色探讨•主题思想阐释•苏轼其他代表作品欣赏•跨文化对比:东西方浪漫主义诗歌比较•课堂互动环节CONTENTSCHAPTER01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
苏轼生活在北宋中期,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是政治斗争激烈的时期。
苏轼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诗歌散文方面,还体现在政治军事上哦。
苏轼生平及时代背景当时苏轼因与变法派政见不合而自请外任,离开朝廷已经五年,政治上不得意,心中抑郁不平。
在中秋之夜,苏轼欢饮达旦,大醉之后作词一首,以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情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水调歌头》是苏轼在密州任知州时创作的一首词,创作时间为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节。
《水调歌头》创作背景文学地位与影响《水调歌头》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该词以豪放的笔触、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调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水调歌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中秋词之冠”。
CHAPTER02诗词内容解读通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词句,生动展现了一幅皓月当空、清辉遍地的美丽画面。
描绘月景抒发情感哲理思考借月景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流露出仕途失意和壮志难酬的感慨。
通过“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等词句,引发对宇宙无穷、人生短暂的深刻思考。
030201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良好祝愿。
祝愿亲人通过“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等词句,抒发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
感叹人生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等词句,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超越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超越现实整体意境呈现月景与情感的交融全词以月为主线,通过描绘月景来表达情感,情景交融,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