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晕切口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精)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研究乳腺手术治疗中选择乳晕切口的效果发布时间:2021-04-08T15:16:24.213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3期作者:王钢 1 郭素芝2[导读] 目的探究选择乳晕切口对乳腺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王钢 1 郭素芝21呼伦贝尔市第四人民医院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02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人民医院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0【摘要】目的探究选择乳晕切口对乳腺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入此次研究的病例总计40例,均是2017年2月-2020年10月在本院行乳腺手术治疗的患者,以系统抽样法为原则将其分成两组,试验组选择乳晕切口,常规组选择轮辐状切口,分析手术效果。
结果与常规组对比,手术时间试验组短、瘀斑大小试验组小,差异显著(P<0.05)。
在术后乳房美观异常方面,试验组乳晕异常率为10%、两侧乳房不对称率为5%,分别低于常规组的45%和35%,差异显著(P<0.05)。
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试验组不能哺乳率15%、局部瘀斑率20%,常规组分别为20%和25%,组间无差异(P>0.05)。
结论由于乳晕切口较为隐匿,将其应用到乳腺手术治疗中,术后能维持乳房美观度,同时还能优化手术效果,方便术后恢复,有进一步应用价值。
【关键词】乳腺手术;乳晕切口;美观度;并发症临床中大部分乳腺肿瘤患者都是良性,以腋窝淋巴肿大、局部皮肤凹陷、乳腺疼痛、乳腺肿块等为主要表现[1]。
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常规方法是做轮辐状切口,但是术后会在乳房上留下明显的瘢痕,不仅会影响美观,还容易影响哺乳能力,给患者造成较大的身心伤害[2]。
近些年来不断对手术切口进行优化,发现乳晕切口能较好的维持乳房美观度和完成性,本院为掌握其应用效果做了此次研究,详情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控制在40例,都是在我院做乳腺手术的患者,手术时间为2017年2月至2020年10月,根据系统抽样法分组,两组各20例。
试验组年龄范围25-51岁,均值(37.52±4.12)岁,乳腺肿瘤直径1.3-4.0cm,均值(2.73±0.13)cm,病程2-20个月,均值(10.47±0.42)个月。
乳腺良性肿物切除术的应用与改进摘要:目的:探讨使用乳晕切口对乳腺良性肿物切除的效果,以供参考和借鉴。
方法:以2010年1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物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45例患者分为两组,即:实验组(23例)与对照组(22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实验组采用乳晕切口的手术方法,对比观察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术后残留、血肿发生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切口长度较小且术后瘢痕小且不明显,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治疗中采用传统的方法。
实验组患者在手术治疗中采用乳晕切口的方法,具体的手术方法:患者采用仰卧位,将患侧肩背部垫高,并首先探测乳腺病灶,常规消毒。
使用浸润麻醉方法,在肿物对应的乳晕处或者乳晕旁位置做孤形的切口,长度在1.5—3cm为宜,注意不要超过乳晕,避免对乳晕及乳头造成影响。
将皮肤与皮下的组织切开,于皮下潜行,游离至肿物的局部位置,切除病灶处组织,对乳腺导管注意保护,止血后,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局部的冲洗,采用可吸收线间断性缝合腺体和皮下组织,皮肤的切口在皮内进行缝合,切口加压包扎。
对患者进行抗感染的治疗。
切口标本送病理科检验。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残留、血肿情况,对比术后切口及美观程度。
2结果2.1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术后残留、血肿发生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实验组患者切口的长度较小且术后瘢痕小并且不明显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乳腺疾病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乳腺良性肿物占91%左右[2]。
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乳腺良性肿物切除的要求也逐年提高,不但要将病灶彻底清除,还要重视对乳腺的美观,满足女性患者的审美需求。
环乳晕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瘤238例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总结从美学角度开展环乳晕缘这一隐匿性切口在乳腺良性病变手术中运用的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38例经环乳晕切口行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应用情况。
结果:临床应用238例全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既完整切除了乳腺良性肿瘤又无明显瘢痕,保持了乳房的圆润完美外形。
术后并发症:2例皮下血肿,5例切口皮瓣血循欠佳,15例早期局部感觉减退,均经相应非手术疗法治愈。
结论:在熟练技术操作和先进的病理检查条件下,开展经环乳晕切口行乳房良性肿块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既达到了去除病灶治疗的目的,又符合当代美学要求。
【关键词】环乳晕切口;乳腺良性肿瘤切除;瘢痕;美容乳腺良性肿瘤是乳腺的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时常选择在肿瘤表面的放射状切口,术后疤痕明显,不但影响外形美观,还给给患者增添新的痛苦。
我们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环乳晕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瘤23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及保持乳房良好外观的美容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38例,均为住院病人,225例女性,13例男性。
年龄最小14岁,最大55岁,平均33.5岁,所有病例术前均行彩超检查和/或乳腺钼靶摄片,排除恶性可能。
肿块直径最小0.5cm,最大5.0cm,平均3.25cm。
肿块至乳晕边缘距离最短0.5cm,最长5.0cm,平均3.0cm。
所有病例均送病理检查,术后病理:乳腺纤维腺瘤155例,乳腺腺病42例,乳腺腺病伴纤维瘤形成趋势18,男性增生乳腺13例例,乳腺囊肿10例。
1.2 手术方法1.2.1 术前定位及切口的选择所有患者均在术行彩超下定位,用中性油笔作好标记。
常用切口有2种,一种是针对单发性肿块或靠近乳晕以及乳晕较大患者而选用的乳晕内切口,另一种是用于多发性肿块或者肿块远离乳晕以及乳晕较患者的乳晕边缘切口。
切口选定后,标记号切口线,切口线长短视肿块大小及远近距离而定,一般不超过乳晕外缘的2/3。
经乳晕缘切口切除乳腺肿物的临床效果探讨作者:李阳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21期【摘要】目的分析经乳晕切口切除乳腺肿物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在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80例乳腺肿物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采取乳晕缘切口,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放射状切口,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手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不仅切口疤痕不明显,而且保持了乳房外形的圆润;对照组患者乳房疤痕明显且宽大。
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关键词】乳晕缘切口;乳腺肿块;切除;临床效果在临床上乳腺肿物是常见病,且有恶变的可能性,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
伴随着人们审美意识观念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乳房术后美观要求更高[1]。
因此需高度重视乳房手术切口的选择。
本研究选择80例乳腺肿物的患者,采取乳晕缘切口切除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疗效及美容的效果。
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在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80例乳腺肿物的患者,其中男性有16例,女性有64例,年龄范围是15~60岁,平均年龄是30.7岁,肿块的直径是1~4 cm,肿块数量为1~3个。
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块直径及数量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具有可比性, P>0.05。
1. 2 手术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乳晕缘切口。
首先设计定位,用龙胆紫在乳腺肿块体表作定位标志,根据肿块大小及肿块活动度确定切口线的长短,通常要小于乳晕外缘直径的一半。
其次是常规消毒,患者局部麻醉,根据设计线将患者皮肤及皮下组织沿着乳晕外缘切口切开,右手钝性分离肿块,左手把肿块推到切口处,确保完全暴露于视野内。
然后与乳腺导管的方向平行,将乳腺组织切除,把肿块表面分离出。
乳晕切口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乳晕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物的手术优点及临床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乳晕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瘤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74例患者术后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无血肿、感染发生等不良反应。
术后患者对手术切口满意。
结论:采用乳晕弧形切口不仅能够完整切除乳腺良性肿物,又能保持切口美观,是目前临床上乳腺良性肿物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乳晕切口;乳腺良性肿瘤;临床应用
女性乳腺良性肿瘤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
手术切除肿瘤是目前临床常用及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传统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手术在乳腺肿瘤表面行放射状切口,术后切口瘢痕明显,影响女性乳房美观,特别对青年及未婚女性造成严重创伤。
自2009年8月~2011年3月对收治的74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采用乳晕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瘤术后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09年8月~2011年3月采用乳晕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瘤74例,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8~41岁。
术前根据常规检查及辅助检查诊断乳腺良性肿瘤,排除恶性病变。
1.2 手术方法:本组74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手术切口均采用乳晕边缘弧形小切口,手术切口长度,根据患者自身肿物大小所决定,最大切口做乳晕周长的一半,都能满足大部分手术的需要。
手术时术者沿乳晕边缘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后,分离皮瓣在乳腺组织表面进行,乳腺组织纵行方向切开,常规完整切除肿物。
2 结果
74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均为乳腺良性肿瘤。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切后愈合良好全部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血肿、感染发生等不良反应。
术后所有患者对手术切口外观满意。
3 讨论
乳腺良性肿瘤是女性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手术切除肿瘤是目前临床常用及有效的治疗手段,传统手术都是在乳腺肿瘤表面做放射状切口,此手术切口手术视野清晰,术中肿瘤位置大小暴露良好,便于术者操作,能够完整切除肿瘤。
但是患者术后手术切口影响女性乳房美观,因此女性患者乳房疾病可以引起自我认知和患者情绪及心理的改变,美观健康的乳房更有利于女性的身心健康[1-2]。
因此乳腺良性肿瘤的手术切口的要求在尽量做到在能够完整的切除肿瘤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保持女性患者乳房的美观及形态,达到美容的效果。
伴随医学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审美观念的不断提高,在治疗女性乳腺良性肿瘤手术中,一种新的手术方法即乳晕弧形切口得以出现。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经乳晕
手术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瘤的手术方法有两种:一种手术方法是经乳晕内切口,一般较多应用于女性乳房单发的肿块及肿块位置接近乳晕处,或者患者乳晕较大者;另一种是乳晕边缘切口,一般较多应用于女性患者乳房的多发性肿块或者乳房肿块位置距离乳晕较远者,或者患者乳晕较小的。
两种方法都能满足患者对切口要求,达到切除肿瘤完整等优点应用于临床。
选择乳晕切口应该注意的问题是,患者术前检查如果是恶性肿瘤或者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结果为恶性,则必须按乳腺癌切除原则进行手术,绝对不能为了手术美观而忽略了手术的治疗效果。
另外乳晕切口对不同患者,手术的切口要求不一样,乳晕切口要求患者乳晕直径3.5~5 cm,患者乳晕小的不适合做大
切口[3]。
由于乳晕切口较传统放散状切口,手术视野暴露肿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手术难度增加,要求术者拥有较高的技能。
因此手术之前要根据查体及辅助检查明确肿瘤位置及大小。
标记肿瘤位置,设计合理手术切口及长度,及术中游离皮瓣的位置。
手术过程中皮下分离时,注意不要损伤乳头及乳晕血液供应,防止乳头坏死。
另外乳晕切口深度应该值得重视,切口深度不宜过深,以达到乳腺表层为宜。
切口深度过深容易损伤输乳管,对于年轻患者手术行乳腺组织切开时行放射状切开,可以在术中减少输乳管的损伤,为防止复发肿瘤在避免损伤输乳管的同时,达到肿瘤的彻底切除。
术中由于使用电刀使其热能通过拉钩的传导引起皮肤热损伤,而出现术后部分患者切口皮肤色素脱落。
因此术中操作应减少皮肤的热损伤[4]。
总之,乳腺良性肿物切除是临床常见手术,应熟练掌握多种手术方式。
本研究组采用乳晕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物,术后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肿瘤的效果可达到与传统手术相同,术后切口隐蔽,不影响乳房外观,因此使用于对美容要求高的女性乳腺良性肿瘤患者。
4 参考文献
[1] 杨红健.早期乳腺癌行乳房切除患者的心理调查分析[J].浙江临床医
学,2005,7(5):463.
[2] 喻晓芬,王琛琛.Mammotone微创与单纯手术治疗乳房肿块对患者心身影响
调查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7,9(8):1066.
[3] 杨玉泰.采用环乳晕切口切除乳腺纤维腺瘤10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8):112.
[4] 王晓华,陈建安,华伟.经乳晕切口行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术的临床应用[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2009,3(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