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早期诊断-leh
- 格式:ppt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31
食道癌切除术后胃食道吻合口瘘临床分析作者:吴闽华来源:《中外医疗》 2012年第5期吴闽华(湖南省宁乡县人民医院湖南宁乡 410600)【摘要】目的探讨食道癌切除术后胃食道吻合口瘘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行食道癌切除术的食道癌者150例,观察胃食道吻合口瘘的发生情况,对发生胃食道吻合口瘘的患者进行影像学资料等进行分析与总结。
结果 150例行食道癌切除术的食道癌患者中有9例发生胃食道吻合口瘘,发生率为6%;9例患者共发现瘘管11处,2例患者存在2处瘘管,影像学特征明显;经治疗,8例患者痊愈,1例因瘘口长期不愈导致胸腔感染死亡。
结论食道癌切除术后胃食道吻合口瘘的发生与吻合技术、吻合口张力,吻合区血供等因素紧密相关,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胃食道吻合口瘘的检出。
临床上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并及时治疗合口瘘。
【关键词】食道癌切除术吻合口瘘胃食道【中图分类号】 R7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2)02(b)-0101-01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食道癌的主要方法。
胃食道吻合口瘘是食道癌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国内文献统计其死亡率约为40%~50%[1]。
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11年4月对150例食管癌患者行手术切除治疗,观察胃食道吻合口瘘的发生情况,回顾分析并总结其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50例行食道癌切除术患者中,9例发生胃食道吻合口瘘,占5.98%。
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39~65岁,平均年龄54岁。
胃食道吻合口瘘发生时间为术后第2~28天不等,多数患者发生于术后第5~10天。
1.2 临床表现患者术后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体温可达38.5℃以上;患者情绪烦躁,血压降低,大汗淋漓;胸部吻合口瘘可见胸部撕裂性疼痛,气短,胸闷;颈部吻合口瘘可见切口附近红肿,疼痛,有脓液;腹部吻合口瘘可见腹膜炎症状,出现腹痛。
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附8例报告)
郭应虎;李志钢;王兰
【期刊名称】《华中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5(29)5
【摘要】颈部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
1994年1月~2004年1月,我院共行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484例,发生吻合口瘘8例,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均短时间内愈合。
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372-373)
【作者】郭应虎;李志钢;王兰
【作者单位】湖北省英山县人民医院外一科,英山438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颈部持续负压引流装置治疗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价值 [J], 赵宏波;郝安林;王卫杰
2.负压引流结合持续微氧渗透治疗三切口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效果观察 [J], 袁娟;康璐;洪宇彤;钟就娣
3.负压引流结合持续微氧渗透治疗三切口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效果观察 [J], 袁娟;康璐;洪宇彤;钟就娣;
4.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循证护理一例报告 [J], 赵云;孟爱凤;马圣香;徐菁莉
5.空肠瓣移植治疗颈部吻合口瘘(附6例报告) [J], 李安富;段振泉;王淑新;杨力;姜
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诊断与治疗[摘要] 目的分析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探讨吻合口瘘的防治方法。
方法对307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2例患者采用保守“四管”支持、对症治疗后,治愈9例,死亡3例。
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可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吻合口瘘早期及时发现和处理是可以治愈的。
[关键词] 食管癌;贲门癌;吻合口瘘;预防;治疗食管癌、贲门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首选治疗方法仍是手术切除。
近年来,虽然手术切除率有所提高,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已有所下降,但术后吻合口瘘仍时有发生,需引起关注。
现对我科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6年1月至2008年6月,我科共收治食管癌、贲门癌患者319例,其中行肿瘤切除加食管胃吻合术307例,男235例,女72例,男女之比为3.3∶1;年龄36~82岁,平均63岁;剖胸探查手术12例,手术总切除率为96.2%;切除病例中,上段、中段、下段食管癌和贲门癌分别为12、169、57和69例;所有切除病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中鳞癌221例,腺癌74例,鳞腺癌4例,小细胞癌5例,肉瘤3例。
吻合方法:12例上段癌在颈部采用手工吻合,其余病例均采用胸内机械吻合。
307例肿瘤切除患者中,发生吻合口瘘共12例,发生率为3.9%。
食管上段、中下段及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分别为2例、7例和3例,早期瘘(术后第1~4天出现的瘘)5例,晚期瘘(术后第5天及以后出现的瘘)7例。
1.2 临床表现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的最初表现为胸闷、胸背部疼痛、烦躁不安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置胸腔引流管者可见异常引流物(胃内容物)或引流液变浑浊;出现持续性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且不易被控制;最后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乏力、心慌或休克。
颈部吻合口瘘则多数表现为低热,颈部有气体(皮下气肿)、唾液或食物残渣从颈部伤口溢出。
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诊断探讨【摘要】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诊断方法。
方法对11例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患者的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1例均经X线胸片诊断,其中5例经碘油(或稀钡)造影证实、4例口服美蓝后抽出蓝色液体证实、2例行二次手术证实。
结论X线检查是诊断胸内吻合口瘘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食管,贲门癌;吻合口瘘食管、贲门癌在我国发病率较高,胸内吻合口瘘又是该病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第一死因。
发生率国外报道在3%~5%之间,死亡率50% [1] 。
及时正确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对提高治愈率及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
本研究报告了自1994年3月至2005年12月扬中市八桥中心卫生院收治的经X线诊断并经二次手术等方法证实的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11例,结合文献着重探讨胸内吻合口瘘X线诊断的依据和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
年龄46~76岁,平均58岁。
食管癌9例,贲门癌2例。
手术均采用左胸入路,弓下吻合6例,弓上吻合5例。
手工吻合4例,吻合器吻合7例。
早期瘘(3 d内)1例,中期瘘(4~14 d)9例,晚期瘘(14 d以上)1例。
1.2 诊断方法11例在术后不同时期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咳嗽、胸痛、心悸、气促、血象增高等,即进行X线摄片检查,其中4例为床边摄片,5例X线透视下口服造影剂(碘油或稀钡)检查,4例经口服或胃管内注入美蓝检查,11例均经上述检查明确诊断。
1.3 治疗本组病例中,7例保守治疗,进行禁食、胃肠减压、胸腔闭式引流、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4例行二次手术治疗。
其中8例治愈,3例死亡。
2 结果11例患者的X线平片中,所有病例均出现胸腔胃边缘模糊改变,其中5例见片状密度增高影;1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肺野透亮度降低,多见于左中下肺野,6例见片状不规则密度增高影;所有病例均有胸腔积液,9例位于左侧(术侧),其中3例为包裹性液气胸,3例为张力性液气胸;5例口服造影剂检查病例中,4例见吻合口处造影剂分叉现象;4例口服或注入美蓝后,3例引流管内抽到蓝色液体。
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诊治简介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是指食管癌手术治疗后颈部食管吻合口未愈合或因各种原因再次破裂,导致颈部出现瘘口,当饮食通过瘘口进入颈部引起感染。
因此,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诊治非常重要。
发病原因1.手术操作不当。
包括手术切口不当、术中处理不当、吻合口积液、术后引流不畅等原因,会影响术后愈合。
2.局部血液循环不良。
颈部肿瘤的局部血液循环较复杂,且食管癌的病灶血供较其他部位的食管瘤差,临床上存在血管痉挛或手术过程中破坏了局部血管等情况,都有可能导致食管吻合口瘘。
3.异物刺激。
某些异物如术中用钳子压迫或扎破钟乳带,医用器械误入舌骨前间隙等,均易使吻合口受到机械性损伤,从而导致吻合口无法愈合。
临床表现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主要病症是颈部瘘外口,外口样式多样化,依其形态可分为线形、近圆形、椭圆形;可分为红肿、无痛等不同类型。
此外,颈部瘘口有异味,甚至有血性或泡沫状的分泌物。
更严重者可能出现颈部感染、疼痛、发热以及突然呼吸窒息等症状。
诊断手段颈部CT扫描是最主要的诊断手段,可以了解吻合口断裂的位置、形态以及愈合方式等信息,有助于避免颈部深层组织的侵犯。
此外,胶片平片、超声、内镜检查等检查也可以对想要诊断颈部乳头状及喉部黏膜中的瘘口进行诊治。
治疗方法保守治疗对于较轻的颈部瘘口,可以采用局部保洁、切开刮除、压迫止血等保守治疗方法。
在服用抗生素、抗炎及止痛药物,促进颈部瘘口愈合的同时,注重颈部休息、保持局部清洁卫生,有效避免颈部长期感染。
手术治疗对于较严重的颈部瘘口病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早期在颈部实施气管内插管,避免感染的扩散。
手术前,使用导丝进行造影,明确颈部瘘口的端点、长度,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常用手术方式有感皮皮瓣取颈部皮肤修复瘘口、乳动力治疗以及胸前转移乳皮瓣修复等。
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预防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预防非常重要。
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遵循规范手术操作流程,同时应加强病人的术后管理。
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诊治目的对食管癌患者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诊断及治疗体会进行分析,为降低食管癌患者的病死率提供有益的参考。
方法该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食管癌患者186例,其中有37例发生颈部吻合口瘘,根据患者吻合口瘘发生部位、大小、发生时间以及患者身体状况采取保守治疗。
结果患者在术后30~40 d开始流质饮食,经观察引流管未有食物析出。
1例食管气管瘘患者行瘘口修补及瘘管切除术治疗。
患者在5~8周内均形成窦道吻合,未有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或死亡,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比较情况:在吞咽困难(t=-3.527,P=0.001),进食(t=-3.399,P=0.002),疼痛(t=-5.942,P=0.000),梗阻(t=-3.091,P=0.004)维度当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反流(t=-0.199,P=0.843),咽口水(t=-0.097,P=0.923),食欲减退(t=0.205,P=0.838)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明确患者病情,并进行充分引流、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及手术治疗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吻合口瘘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anastomotic fistula after the operation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so as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reducing the mortality rate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patients. Methods 18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rcinoma were admitted in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2010 to January,2013,of whom,37 cases had cervical anastomotic fistula and they were given expectant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site,size,time of occurrence of anastomotic fistula,and the physical conditions of the patients. Results The patients first had liquid diet 30~40d after the operation,and there were no food in the drainage tube. 1 case of esophago-tracheal fistula had fistula repair and fistula resection treatment. Sinus anastomosis was formed in the 5 to 8 week,and no patients had pulmonary infection or died. Compar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difficulty in swallowing (t=-3.527,P=0.001),eating (t=-3.399,P=0.002),pain (t=-5.942,P=0.000),obstruction (t=-3.091,P=0.004)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face to face dimensions (P<0.05),at the aspects of reflux (t=-0.199,P= 0.843),swallowing (t=-0.097,P=0.923),loss of appetite (t=0.205,P=0.838),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mortality rate of cervical anastomotic fistula could be dropped down and the life quality of the patients can be improved by early diagnosis of the patients’ condition,adequate drainage,nutritional support,anti infection treatment and operation treatment.[Key words] Esophageal cancer;Postoperative;Anastomotic fistula;Diagnosis;Treatment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患者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影响食管癌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约有一半患者死于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引起的肺部感染、大出血[1]。
食管癌切除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临床分析作者:李琪罗小丽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3年第15期【摘要】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手段和有效的治疗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行食管癌切除和颈部食管胃吻合术的37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全部病例均手术成功,其中7例发生颈部吻合口瘘,对患者进行密切临床观察,胃肠减压、胸腔闭式引流,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及基础护理等措施进行保守治疗,6例治愈,1例死亡。
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病率较高,需加强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密切护理、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和对症治疗是吻合口瘘治愈的关键。
【关键词】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口瘘;预防;治疗Clinical Analysis of Cervical Anastomotic Fistula after Esophageal Cancer Resection/LI Qi,LUO Xiao-li.//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3,10(15):119-120【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vention means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measures for the postoperative cervical anastomotic fistula of esophageal cancer. Method: 37 cases of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resection or neck esophagus stomach anastomosi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lso and their clinical data and treatment experiences. Result: All the operations were successful in which 7 cases of cervical anastomotic stomach fistula were found. All the cases of cervical anastomotic stomach fistula were treated with conservative therapy including close observation, and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and thoracic closed drainage, and nutrition support, and so on. 6 cases were cured, while 1 case died. Conclusion: There is a high incidence of cervical anastomotic stomach fistula after esophageal cancer resection which should be taken seriously and nursed closely. The early detection and symptomatic treatment is the key of healing.【Key words】 Esophageal cancer resection; Cervical anastomotic stomach fistula;Prevention; Therapy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Taikang, Taikang 461400, 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15.063吻合口瘘是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病率和致死率都较高[1]。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诊治作者:潘忠军张海伟张志宇毛须平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36期【摘要】目的讨论食管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诊治及预防,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对于405例食管癌切除术术后食管胃吻合重建,术后观察吻合口瘘的情况。
结果 405例食管癌发生吻合口瘘23例,发生率为5.6%。
结论吻合口瘘发生原因很复杂,与手术操作、术式、残胃与食管的血运、吻合口张力、胸腔感染及全身营养支持等因素有关。
一旦发生,需采取有效的措施,可减少病死率。
【关键词】食管癌; 吻合口瘘; 并发症The diagnose and treatment of the anastomotic leakage after the operation of esophageal cancerPAN Zhongjun,ZHANG Haiwei,ZHANG Zhiyu,et al.Chest Surgery,The Affiliated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Jiangsu 2123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reason,diagnose and prevention of the anastomotic leakage after the operation of esophageal cancer,reducing the occurrence of the complication.Methods405 cases were given esophagogastroplasty after the operation of esophageal cancer.The incidence of anastomotic leakage was observed.Results Anastomotic leakage was happened to 23 examples in 405 examples,the occurrence rate was 5.65%.Conclusion The reason of anastomotic leakage is comprehensive,related to surgical operation,type of operation,blood circulation of esophageal and residual stomach,tension of anastomic stoma,thoracic cavity infections and nutritional support.Once happen,you can reduce the death rate by effective measure.【Key words】 Esophageal cancer; Anastomotic leakage;Complication在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中,食管胃重建后吻合口瘘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亦是手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
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观察和护理吻合口瘘是食管癌切除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术后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0.93%~30%,死亡率更高达50%。
一、观察病情变化1. 体温变化术后并发吻合口瘘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可达38~40.5℃,持续不退,且使用退热药及更改后仍不能控制体温,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
因此,对那些术后体温正常,继而又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应警惕吻合口瘘的发生,及早发现,及时处理预后较好。
因此术后1周内要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
2. 呼吸变化呼吸变化对判断术后胸腔内有无炎症有着重要意义。
若发现食管癌术后出现呼吸急促、氧分压下降、突然胸痛加重,在排除手术创伤引起的疼痛外,应高度警惕发生吻合口瘘的可能,及时报告以明确诊断。
3.胸腔引流液的变化胸腔引流液能较早反映病情变化,一旦吻合口瘘发生时,胸腔引流液明显增多,颜色成微黄色或暗红色,且有不同程度的混浊,有时可出现纤维物质和食物残渣。
注意:①若发现引流液中混有胃内容物或胆汁时,应及时协助病人取半卧位,以减少胃内容物由吻合口反流外溢污染胸腔的危险;②若引流的颜色由黑绿色逐渐变淡,继而转为清白,且病人全身中毒症状好转,则预示吻合口即将愈合:若引流量突然减少且体温增高,提示有引流不畅或引流管解脱的可能;③如果逐渐减少或突然由200~300ml/d减为100ml/d左右,病人体温不高,全身情况好转,则提示瘘口已愈合,可以口服美蓝溶液证实。
二、护理措施1.胃肠减压管的护理妥善管理好胃肠减压管对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食管癌术后由于食管与胃的连接部被切除,术后排气时间较晚以及胃肠减压管不畅等均会使消化道内压增加,加之胸腔负压的影响极易导致吻合口处膨胀或裂隙增大,内容物外溢至吻合口组织间隙,造成局部组织感染而继发瘘。
因此术后应妥善固定好胃管并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质,必要时用无菌生理盐水低压冲洗胃管,确保胃肠减压管通畅,以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临床分析作者:涂清华黄进闫玉矿曾兰美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第20期【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临床价值。
方法:笔者所在医院从2011年2月到2013年2月这两年的期间内共进行食管癌贲门癌手术的患者198例,其中术后出现吻合口瘘患者15例,所占的比例是7.5%(15/198),回顾性分析这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在本组的15例患者中,治愈的患者13例,所占的比例是86.7%,术后住院时间最短的是27天,最长的是75天,平均住院时间是(36.7±4.8)天,其中死亡的患者2例,所占的比例是13.3%。
结论:针对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原因,加强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后的预防管理,以有效避免发生吻合口瘘。
如果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瘘,要及时给予治疗,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吻合口瘘;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 R5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0-0181-02最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食管癌、贲门癌等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虽然临床上已经非常重视围手术期的管理,手术技术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吻合器的使用也逐步规范,但是仍然存在吻合口瘘现象,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此问题已经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重视[1]。
现对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5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的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共收治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食管癌、贲门癌的患者15例,其中男7例,女8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68岁,平均(45.7±0.4)岁;其中食管癌9例,贲门癌6例,。
1.2 治疗方法对于颈部吻合口瘘、瘘口较小、发生吻合口瘘的时间较晚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进行充分引流、伤口换药、胃肠减压、进食等治疗,如果颈部出现吻合口瘘的患者,进行颈部伤口给予敞开引流的方法,使得颈部脓液进行充分的引流。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2):常用诊断方法摘要:吻合口瘘是食管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与术后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有关。
吻合口瘘的许多方面仍然存在争议。
本综述的目的是对近期有关吻合口瘘的定义和分类、危险因素、新的诊断方式以及治疗和预防食管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新兴治疗方案的最新文献进行前沿概述。
本贴作为吻合口瘘系列贴第二贴,主要讨论吻合口瘘的常用诊断技术。
诊断截至目前,我们仍然缺乏对 AL 诊断过程的总体共识,特别是关于诊断策略的时间和选择。
以下段落总结了 AL 诊断的一般程序,包括临床体征和生化分析的评估,例如血液和引流液测试、诊断成像工具的支持以及常用的诊断过程。
临床表现吻合口瘘的临床表现范围从无体征到暴发性败血症。
许多因素会影响临床表现,例如吻合口的位置、缺损的大小、排出积液的能力以及泄漏的控制。
常见的初始临床 AL 体征包括发烧和伤口脓肿(在颈部吻合术的情况下);然而,有时吻合口缺损的第一个指标可能只是心动过速,通常表现为心房颤动(郑医生处理过的吻合口瘘,有不少就是以房颤为初始表现)。
沿颈部切口出现红斑或硬结,在颈部吻合口瘘中可以看到明显的唾液型液体、脓液或从伤口流出的空气。
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感染可以下降到胸腔并产生纵隔脓肿、胸膜肺气肿、具有胸腔内病灶的败血症和气管食管瘘。
这些表现在经胸食管切除术后比经裂孔入路后更常见,尽管两个吻合口均位于颈部。
这可以通过胸膜解剖的差异来解释。
在经胸食管切除术中,胸腔入口被广泛解剖,而在经食管裂孔切除术中,壁层胸膜在上纵隔中保持完整,只有食管被剥离。
这可以有效地限制任何感染过程并防止扩散到胸膜腔。
此外,胸腔负压可能会促进吻合口瘘扩散到胸部,特别是在经胸方法中。
胸腔漏的临床症状可能从胸痛和呼吸困难到支气管肺炎、纵隔炎和呼吸衰竭不等。
败血症可进展为多器官衰竭。
其他迹象包括引流管中存在唾液或胃内容物(如果存在)和持续咳嗽,尤其是在吞咽时。
生化分析除了临床症状外,一些测试可能会引起泄漏的怀疑。
食管术后吻合口瘘的观察及护理食管术后吻合口瘘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它常发生在食管手术后的初期,给患者的康复带来一定的困扰。
本文将探讨食管术后吻合口瘘的观察及护理措施,以期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
观察食管术后吻合口瘘的症状和体征对于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此并发症至关重要。
首先,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进食状况。
患者如果出现吞咽困难、食物反流等症状,可能是吻合口瘘的征兆。
此外,出现胸痛、发热、吸入性肺炎等症状也可能与吻合口瘘有关。
护理人员还应仔细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果出现渗液、红肿、感染等迹象,也需要高度重视。
在观察的基础上,护理人员还需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首先,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是至关重要的。
吻合口瘘可能引起吸入性肺炎,所以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其次,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保持适当的体位,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到吻合口,进一步加重吻合口瘘的症状。
此外,护理人员还需做好伤口护理工作,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的发生。
除了观察和护理措施,护理人员还需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
吻合口瘘的发生对于患者来说是一次打击,可能会造成心理上的困扰。
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抚慰。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吻合口瘘的原因和护理措施,增加他们的理解和合作意识。
总结起来,食管术后吻合口瘘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需要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在护理过程中,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患者保持适当体位,做好伤口护理工作,以及提供心理支持和抚慰都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科学的观察和细致的护理,才能更好地应对食管术后吻合口瘘的问题,促进患者的康复。
食管癌切除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护理1、术后密切观察,尽早发现吻合口瘘的发生: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特别是可能发生颈部吻合口瘘的患者,术后应给予密切观察。
观察的侧重点为体温、情绪和颈部伤口。
本组23例患者中有20例于术后4~5d出现发热,体温38℃左右,并出现烦躁不安、多汗、失眠等。
检查颈部伤口可见局部红肿、压痛、皮下气肿,这提示发生了颈部吻合口瘘。
此时应尽快采取措施,切口伤口引流。
20例出现体温、情绪方面异常的患者中,有17例及时检查并处理了颈部伤口,结果于吻合口瘘发生后18d左右愈合。
有3例由于观察不够细致,对患者出现的异常改变未能及时处理,结果伤口愈合时间明显延长,平均达1个月。
伤口延迟愈合的原因考虑为吻合口瘘发生后,局部分泌物增多而未能及时引流,引起组织张力增高,血液循环障碍,感染加重。
这一结果表明,术后密切观察,早期发现吻合口瘘的发生并及时处理,是保证伤口尽快愈合的前提。
2、颈部伤口护理:颈部伤口必须充分引流,及时冲洗,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
本组23例中有11例瘘口较大,脓臭分泌物较多,我们采用利凡诺尔液湿敷,每日换药2~3次,效果较好,4~5d后分泌物明显减少,再改用洗必泰液冲洗。
其余12例瘘口较小,直接用洗必泰液冲洗换药,每日1~2次。
经过上述处理后,大多数伤口于瘘发生后10~12d呈现出良好的愈合状况,肉芽组织较为新鲜。
有3例于瘘发生后3周伤口愈合状况好转。
此时再分别辅以红外线局部照射,促进血液循环,伤口均顺利愈合。
3、营养护理(1)空肠喂养:颈部吻合瘘的患者无法经口腔进食,本组23例均行空肠造瘘术,进行空肠喂养。
与完全胃肠外营养(TPN)相比,采用空肠喂养价格较低廉,更符合生理需要,实验室监测项目较少,导管有较大灵活性,不易堵塞,且并发症较少。
本组23例均采用持续滴入的方法,滴入的要素营养液为我院营养科配制,每日滴入总量2 500~3 000ml。
营养液经加温后滴入造瘘管,开始时速度宜慢,约300ml/h,逐渐加快至500ml/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