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外交通民俗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00 MB
- 文档页数:64
第五章交通民俗5.1.交通民俗概述:交通民俗是指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的创造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与交通有关的民间习俗与惯制。
5.1.1.交通民俗的产生及其特点1)地域性:交通设施,交通工具和交通的信仰,禁忌等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地域环境2)神秘性:为了减缓外出行路难的内心恐惧,人们将平安的希望寄托于路途中神灵的庇护上,行路信仰和禁忌也就由此产生。
3)等级性:各种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的使用都有其严格的等级4)行业性:经济不断发展和日趋繁荣,使我国传统交通运输行业的分工也越来越细5.1.2.交通民俗的主要类型1)陆路交通民俗(1)交通设施①道路:栈道,纤道,盘山道和石阶路,冰雪道②桥梁:石桥,木桥,索桥。
③其他设施:码头,关塞,驿站,凉亭,车马店。
货栈。
▲我国最长的竹索桥——珠浦桥▲我国最长的铁索桥——泸定桥▲我国最长的石桥——安平桥▲我国最短的石梁桥——锦带桥▲我国孔数最多的石桥——宝带桥▲我国最重的石梁桥——虎渡桥(2)交通工具①车辆:独轮车,两轮车,三轮车,四轮车②动物类交通工具:马,牛,驴,骡,骆驼等③其他类交通工具:冰雪类交通工具。
狗或马拉雪橇,驴或骡拉爬犁。
冰鞋和滑雪板。
(3)陆路交通信仰:路神,折柳送行。
2)水路交通民俗(1)水道及其其他交通设施①水道:天然水道,人工水道。
内河水道,海上水道。
②其他交通设施:渡口,港口,船闸,航标。
(2)舟船,筏:独木舟。
(3)水路交通信仰:天妃,“做顺风”,3)空路交通民俗:风筝,纸鸢,信鸽5.1.3.影响交通民俗的因素1)自然环境影响2)新型交通工具的发明和使用3)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4)民族文化因素5.2.中国交通民俗5.2.1.中国汉族交通民俗1)滑竿:2)羊皮筏:3)栈道:木栈,石栈,土栈。
4)乌篷船:浙江绍兴。
5.2.2.中国少数民族交通民俗1)以牲畜为动力的交通工具(1)勒勒车—蒙古的牛车。
(2)驯鹿:鄂伦春族,鄂温克族。
(3)雪橇:狗拉雪橇,马拉雪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