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MRP-ERP
- 格式:ppt
- 大小:2.32 MB
- 文档页数:58
ERP系统重点知识总结,MRP、MRP2、ERP三者的关系MRP阶段(俗称小MRP):单纯的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MRPⅡ阶段:也称大MRP,全称为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ERP阶段:ERP,即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MRP、MRPⅡ、ERP三者的关系: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从MRP 到MRPⅡ、ERP逐渐发展,但并不是说MRP、MRPⅡ已经过时。
它们之间基本上是包含的关系,而MRP是整个MRPⅡ、ERP的核心程序。
独立需求:独立需求(Independent Demand)是指物料的需求与其它物料的需求无关,即该物料的需求不受其它物料的需求的影响。
如订单对完成品的需求。
相关需求:相关需求(Dependent Demand)是指物料的需求来自于其它产品或零件的需求,后者是前者的父项物料。
面向库存生产:面向库存生产(MTS,Make T o Stock) 是在接到客户订单之前就已经完成产品生产的生产类型。
产品的生产依据预测而非客户订单,接受客户订单后就直接从成品仓库出库,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补充库存。
交货提前期只是交货处理时间。
面向订单设计:面向订单设计(ETO,Engineering To Order)是指接受客户订单后,将客户需求进行定义并设计产品。
首先定义产品规格,然后开发物料清单,订购所需物料并保留生产能力。
整个交货提前期包括设计时间、物料采购时间、生产时间、交货处理时间。
面向订单生产:面向订单生产(MTO,Make T o Order)产品在接到订单前是设计好的。
接到订单后才采购物料,然后进行生产。
这种方式下,整个交货提前期包括物料采购时间、生产时间、交货处理时间。
企业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计划(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是指包含了企业运作过程中所有资源及活动的计划系统。
第十一章MRP管理体系的内容与效益本章是「工作原理」部分的最后一章,我们要(1)归纳性、简要地说明MRP管理体系的内容,同时(2)回顾MRP系统发展的需求与过程;(3)说明MRP可以创造的效益;(4)说明MRP的应用所受管理新观念的影响。
■MRP管理体系的内容本书所称MRP管理体系中,管理信息系统(MIS)在范围、架构与功能上,大致与「制造资源规划系统」(MRPⅡ)相当,但删除了CRP(产能需求规划)以及“用详细的信息来记录、追踪、控制制造车间活动(SFC)的功能”,改用刚好及时(JIT)生产管理的观念来简化执行作业(如用料的倒扣作法),并增加了制造企业日渐普遍的需求,如委外加工管理、多币别的帐款与期票处理功能、产供销系统与财务系统间自动集成的功能…等,请参考表11.1。
我们在下一章中会对JIT的观念做进一步的说明。
238MRP/ERP管理技术〔表11.1本书MRP体系的内容〕MRP管理应用技术,在「规划面」强调了销售预测、产销排程、物料需求规划三者。
我个人常将这三种规划功能合称作「通盘规划」,用来解决制造企业经常面临的管理难题:(1)工程设计讲求「群组技术」的应用,产生了愈来愈多的共用料件,造成手工管理下无法正确计算采购、制造、委外数量的「管理死结」,更使料件「配套」管理日趋困难;(2)由于接单的前置时间愈来愈短、部分关键零组件须向国外购料,因而迫使呆料和缺料状况日益严重。
MRP管理应用技术,在「执行面」采取了世界级制造(WCM)中厂内厂(Plants within a Plant)的管理精神,以及JIT简化车间管理工作的精神。
本书将MRP管理体系分成了「信息系统」与「应用技术」两大部分,是便于观念的整理与解说。
在实务上,这二者是相互影响、不易明确区分的,因为应用技术的进步会反映在信息系统功能的更新上;信息系统功能与技术的更新也会影响到管理应用技术的改革。
第十一章MRP管理体系的内容与效益239为了让读者们容易理解MRP管理体系的内容与精神,基本上本书是沿着MRPⅡ系统的思路来介绍的。
生产运作管理MRPERP原理生产运作管理(MRP/ERP)是指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企业内部的生产和运营进行规划、管理和控制的方法。
其核心是通过集中管理和控制企业的物料、生产计划、采购、库存、销售等各项信息,使企业能够有效地、高效地组织生产,并且保证订单的及时交付。
MRP/ERP原理是基于以下几个核心概念:1.物料需求计划(MRP):MRP是生产计划的核心,通过对产品销售预测、库存、产能等各项因素的分析,制定出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确保物料的供应能够满足生产需求,避免物料短缺或过剩的情况。
2.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是基于MRP的结果,确定了产品的生产数量和生产时间,以及所需的资源和设备等。
通过合理的生产计划,可以使企业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3.采购管理:采购管理是指根据MRP的结果,及时采购所需的原材料和物料,保证生产所需的物料供应。
采购管理涉及供应商的选择、合同的签订、物料的订购和发货等环节,需要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确保物料的及时供应和质量的可靠。
4.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MRP/ERP的一个重要环节,旨在实现对库存的最优控制。
通过准确的库存记录和数据分析,企业能够实时了解各类物料的库存情况,并根据预测的需求制定合理的库存策略,以避免库存过多或过少的情况,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成本。
5.生产控制:生产控制是指对企业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包括生产进度的跟踪、生产过程中的异常处理、生产资源的调度等。
通过实时监控生产过程,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能够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6.销售管理:销售管理是基于销售预测和实际订单情况,对销售活动进行计划和追踪的过程。
通过与销售活动的紧密结合,能够确保销售目标的实现,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以满足市场需求,并最大程度地提高客户满意度。
7.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MRP/ERP系统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类数据,能够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数据支持,帮助企业管理层进行决策和预测,优化生产和运营过程,以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ERP&SCMMRP、MRPⅡ和ERP简介:MRP、MRPⅡ和ERP,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不同阶段。
MPR主要对制造环节中的物流进行管理,使企业达到“既要保证生产又要控制库存”的目的;而MRPⅡ则集成了物流和资金流,将人、财、物,时间等各种资源进行周密计划,合理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ERP的概念则由Garter Group率先提出,它将供应链、企业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程都囊括其中。
由于ERP的概念流传最广,现在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代名词。
认识MPR大部分企业对ERP并不十分了解,但由于媒体这几年来对ERP的频繁报道,使企业由以前对ERP一知半解,到逐步对它深信不疑。
他们认为ERP就是集财务、分销、生产等管理于一体的管理软件,它能解决企业遇到的管理难题。
其实,ERP并不像他们所理解那样,而是信息技术、管理理论与企业具体管理实践融合的庞大系统工程,因此有必要对ERP作基本的介绍。
今年以来,我国企业对管理软件,尤其是ERP软件的需求突然多起来。
不仅制造业投入到实施ERP系统中来,流通行业等各种各样的企业也都在寻求合适的ERP解决方案。
这是由于我国进入WTO和加速企业信息化建设造成的,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几乎都将管理信息系统列为“技改项目”。
我国企业信息化走过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沿着MRP走过来的;另一条是沿着会计电算化走过来的,这是我国绝大部分企业走的路。
对于走第一条路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下一步是扩展到供需链的管理与监控,帮助企业进行“供应链”的管理,对企业的分销进行全面管理。
对于走第二条道路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下一步是网络分销管理和MRP。
因此对已实施“财务核算、控制与进销存业务处理一体化管理软件”的企业,应该帮助他们进行生产管理及分销管理。
不同企业对管理信息化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但生产制造管理与分销管理是必需的。
企业管理从MRP到ERP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从MRP II(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发展起来的。
一、MRP的计算逻辑MRP的基本原理就是由产品的交货期展开成零部件的生产进度日程与原材料、外购件的需求数量和需求日期,即将产品出产计划转换成物料需求表,并为编制能力计划提供信息。
(一)MRP主要功能及运算依据为:表1 MRP主要功能及运算依据(二)MRP基本处理逻辑为:图1 MRP的基本逻辑1.要制造什么?假设某公司生产A产品,现在接到客户的订单,要求出产的日期和数量如下:表2 A产品的出产的日期和数量2.需要什么?产品结构:图2 产品结构3.在时间坐标上的产品结构:图3 产品的交货期表3 库存信息二个概念:现有数与预计到货量4.MRP怎样处理?表4 MRP的处理5.MRP处理的结果: 我们缺什么?表5 MRP处理的结果6.制造业基本方程式A×B-C=DA=主生产计划(MPS)=做什么?B=物料结构清单(BOM)=用什么?C=库存记录(INV)=有什么?D=物料需求计划(MRP)=缺什么?二、ERP的应用理念1.ERP 的基本思想与功能(1)什么是ERP①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 Gartner Group 公司1990年初提出的一个概念,它通过一系列的功能标准来界定ERP系统的。
超越MRPⅡ范围的集成功能;支持混合方式的制造环境;支持开放的客户机/服务器计算环境等。
②一般认为,ERP是在MRP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供应链管理思想为基础,以现代化的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为运行平台,集企业的各项管理功能为一身,并能对供应链上所有资源进行有效控制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③ERP面向企业供应链的管理,可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有效地进行管理,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
(2)ERP产生的背景①有效实施“供应链”管理需要集成化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ERP②MPRⅡ需要完善,其管理范围需要扩充,因为它存在局限性:只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集成优化管理;难以支持对客户资源的管理和对客户服务的管理,不能实现协同销售;难以支持多工厂、多地点、多销售机构的跨地域经营运作;不支持混合制造模式。
第十一章企业资源计划一、教学要点1、开环物料需求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内容。
2、闭环物料需求计划的基本内容。
3、制造资源计划的基本内容。
4、企业资源计划的概念及其管理思想。
5、开环物料需求计划、闭环物料需求计划、制造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计划之间的关系。
6、企业资源计划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
7、企业资源计划的构成要素。
8、企业资源计划的实施过程。
9、业务流程再造的概念及其七项原则。
10、业务流程再造的过程。
11、业务流程再造与企业资源计划的关系。
12、关键名词:幵环物料需求计划(MRP)、闭环物料计划(MRP卜制造资源计划(MRP n)、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二、习题(一)填充题1、企业资源计划是在 20世纪 40-60 年代的 ______________ 和 1980 年代的______________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 MRP的基本内容是编制零件的 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
3、主要生产计划和生产计划大纲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 ,因此向前又可以扩展到销售管理业务。
4、1980年代MRn主要面向企业内部资源全面计划管理的思想逐步发展为90年代的管理思想,在MRn的基础上发展出ERP 系统。
5、从幵环MRP经过闭环MRP直到MRPI,其发展基本上是沿着两个方面延伸,其一是 __________ ;其二是 ____________ 。
6、 ERP系统将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集成到了整个供应链上。
7、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是: _____________ 。
8、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 _____________ 。
9、流程再造是指对企业的观有流程进行 ______________ ,然后重新构建新的流程的过程。
10、 ___________ 的思想,即企业把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同他们建立起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而组成一个企业的供应链。
什么是ERP、mrp什么是ERP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指建⽴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提供决策运⾏⼿段的管理平台。
ERP系统集中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於⼀⾝,成为现代企业的运⾏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存、发展的基⽯。
进⼀步地,我们可以从管理思想、软件产品、管理系统三个层次给出它的定义:1.是由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Garter Group Inc.提出的⼀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在MRPII(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基础上进⼀步发展⽽成的⾯向供应链(Supply Chain)的管理思想;2.是综合应⽤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向对象技术、图形⽤户界⾯、第四代语⾔(4GL)、⽹络通讯等信息产业成果,以ERP管理思想为灵魂的软件产品;3.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物⼒、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具体来讲,ERP与企业资源的关系、ERP的作⽤以及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的关系等可以表述如下:1. 企业资源与ERP⼚房、⽣产线、加⼯设备、检测设备、运输⼯具等都是企业的硬件资源,⼈⼒、管理、信誉、融资能⼒、组织结构、员⼯的劳动热情等就是企业的软件资源。
企业运⾏发展中,这些资源相互作⽤,形成企业进⾏⽣产活动、完成客户订单、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企业价值的基础,反映企业在竟争发展中的地位。
ERP系统的管理对象便是上述各种资源及⽣产要素,通过ERP的使⽤,使企业的⽣产过程能及时、⾼质地完成客户的订单,最⼤程度地发挥这些资源的作⽤,并根据客户订单及⽣产状况做出调整资源的决策。
2. 调整运⽤企业资源企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便是合理调整和运⽤上述的资源,在没有ERP这样的现代化管理⼯具时,企业资源状况及调整⽅向不清楚,要做调整安排是相当困难的,调整过程会相当漫长,企业的组织结构只能是⾦字塔形的,部门间的协作交流相对较弱,资源的运⾏难於⽐较把握,并做出调整。
MRP/ERP简介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企业竞争实力的积聚更加依赖于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有机结合。
以制造业为代表,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ERP这种先进的集管理和信息技术于一体的管理系统,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是由美国加特纳公司(Gartner Group Inc.)最早提出的一种管理理念;它着眼于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拓展传统的企业管理系统MRPⅡ。
MRPⅡ是制造资源计划的简称,这种管理思想最初是美国IBM公司在研究装配型产品的生产与库存管理问题基础之上创立的,后来得到企业界的普遍认可,在制造业得到广泛应用。
ERP的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作为一种库存定货计划—MRP,即物料需求计划阶段,也称作基本MRP阶段。
作为一种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闭环MRP阶段。
作为一种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MRPⅡ阶段。
覆盖供需链信息集成的企业资源计划—ERP阶段。
MRP是在产品结构的基础上,运用网络计划原理,根据产品结构各层次物料的从属和数量关系,以每一个物料为计划对象,以完工日期为时间基准倒排计划,按提前期长短区别各个物料下达计划时间的先后顺序。
MRP作为一种库存定货计划,只说明了需求的优先顺序,没有说明是否有可能实现,它是MRPⅡ发展的初级阶段,也是MRPⅡ的基本核心。
闭环MRP在MRP的基础上增加了能力计划和执行计划的功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计划和控制系统,从而把需要与可能结合起来。
但是,闭环MRP还没有说清楚执行计划后给企业带来什么效益;这种效益又是否实现了企业的总体目标。
MRPⅡ实现了物流和资金流的集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产经营信息系统。
它主要完成企业的计划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生产管理、成本管理等功能,MRPⅡ可以在周密的计划下有效平衡企业的各种资源,控制库存资金占用,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MRPII系统的普遍应用,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企业开始感觉到传统的MRPII软件所包含的功能已不能满足企业全范围管理的需求,ERP理论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