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传奇叙事特征研究[黄亚强2007硕士]
- 格式:pdf
- 大小:19.82 MB
- 文档页数:84
唐传奇中女性形象变化的探究作者:杨蓓蓓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3年第02期摘要:唐传奇以短篇文言小说为主,其内容多是记录奇闻异事。
文体上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叙事文体,其中对女性的形象的描写最为突出。
通过对不同形象的女性的描述,处处体现着女性的生活气息。
叙事文学成熟完善的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唐传奇的诞生。
以女性形象叙述为例,唐传奇在描写女性时,其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章对女性的叙事由单一的角色转变为双重身份;更加注重人性的叙述,使女性的情感实现了个性的转变。
女性在生活中更加显现出生气勃勃、自在轻松的气息,突出妇女的生命体验和生存乐趣。
一、形象的转变叙事性作品中人物作为一个发出动作的载体对整个故事的过程产生推力,这就是人物的行动元作用;而人格特征的塑造以及人物自身性格对其他人物产生的影响就是“角色”的作用。
行动元决定着人物“做什么”,而角色决定着人物“怎么做”。
叙事文学不可缺少就是角色和行动元。
作品在叙事过程中行动元围绕角色为主导推导故事情节的进行。
早期的唐传奇文学对女性的描写只是一笔带过,女性只是起到一个引出故事原由的作用。
例唐初时期《补江总白猿传》描写欧阳纥妻子美貌时,只写了“纥妻纤白,甚美”,而整篇文章不是以他妻子的美作为核心来叙述,而是通过写妻子的美,引出在艰难的困境中欧阳纥怎样寻找妻子以及与白猿相斗争的紧张场面,直至最后他妻子生了一个猿子为结局,整文中女性形象没有成为故事的主角。
而女性形象发生变化的是在中唐晚期的唐传奇里,中晚唐期白行简创作的《李娃传》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主要叙述天宝年间荥阳世族郑生赴长安应试,与娼女李娃相恋,资财荡尽,被娼家逐出,流落成为代办丧事的挽歌手。
其父因事入京,知道郑生堕落情形,毒打几致死。
郑生沦为乞丐。
最后李娃抛弃一切资助郑生科考,最终考取功名。
并且在和他父亲和好的同时娶李娃为妻,最终被封为汧国夫人。
这个作品中,在叙述李娃的形象时,先是以郑生的落魄和高中为铺垫,始终都有李娃参加在内。
唐传奇简述以及其叙事艺术研究姓名:王姝月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15冯友兰班学号:154310300025摘要: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唐传奇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历来为世人所称道。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主要讲述唐传奇:第一,唐传奇的本事考索,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异事;第二,唐传奇的发展历程,从魏晋南北朝小说萌芽到唐代传奇小说,我国文言小说有很大的发展和改变,唐传奇的自身的发展又经历了三个时期,发轫期的准备,兴盛期之后,在晚唐时期开始衰落;第三,唐传奇的叙事艺术,唐传奇的叙事艺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和叙事手法,唐传奇高超的叙事艺术奠定了它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当之为“中国古代文言小说成熟的标志”。
关键词:唐传奇本事考索发展历程叙事艺术在诗歌发展取得辉煌成就,散文文体文风进行了影响深远的改革的同时,唐代在其他问题的发展上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小说出现了新的体式——唐传奇。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唐传奇不但继承了此前神话故事、寓言故事、史传文学、志怪小说、志人小说等优秀文学的优良传统,畏怯开创了小说的新的发展道路,为后世的宋话本、元杂剧和明清小说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唐传奇的本事考索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异事。
“传奇”之名,似起于晚唐裴铏小说集《传奇》;宋人尹鲁师也将“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的范仲淹《岳阳楼记》称为“传奇体”。
发展到后来,传奇才逐渐被认为是一种小说的体裁,如元代陶宗仪《辍耕录》即将唐传奇与宋、金戏曲、院本等并列,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更将所分六类小说的第二类亦即《莺莺传》《霍小玉传》等定名为“传奇”,于是,传奇作为唐人文言小说的通称,便约定俗成的沿用下来。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浅析唐传奇叙事中女性形象的嬗变中国论文联盟摘要:唐传奇是一种比较成熟得叙事文体,女性形象在唐传奇中占着重要地位.与六朝得志怪和志人叙事文学相比,女性形象在唐传奇叙事中得地位发生了非常大得变化,叙事过程由单一得行动元向角色和行动元双重身份转变;由神性叙述向人性叙述转变;由泛化得女性个体向具有自我情感得女性个体转变.关键词:女性形象唐传奇叙事唐传奇是叙事文学在唐代成熟完善得一个重要标志,“小讲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婉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诗时则始有意为小讲”[1].唐传奇在志怪表现方面得第一个历史性得进步,是由神怪世界向现实人间得转化,尽管在唐传奇中仍然不乏神仙、宿命、因果轮回这类故事,不脱搜奇记逸得本性,但大部分作家对现实得社会和人一辈子更感兴趣,而不是把心思用在玄虚空幻得世界里.“此类文字,当时或为丛集,或为单篇,大体篇幅漫长记叙委曲,时亦近于俳谐,帮论者每訾其卑下,贬之曰传奇,以不于韩柳辈之高文,顾世间则甚风行,文人往往有作,实唐代特绝之作也.”[2]以女性形象为例,在唐往常得志人和志怪小讲里面,叙事主体往往是英雄豪杰和帝王将相,女性形象是无法作为作者描绘得主角出现在作品当中得.但进展到唐传奇时期,这种状况发生了潜移默化得变化,唐传奇中女性形象不仅更多地被写进作品,而且在感性层面上女性形象得地位得以改变,甚至在艺术得层面也发生着重要得变化.一行动元和角色是叙事文学中一个不可或缺得因素,行动元在叙事过程中所承担得功用确实是推动情节展开,而角色则为叙事得中心.wm[3]唐传奇早期得女性形象多为单一得行动元,极少作为角色被刻画,《补江总白猿传》和《李娃传》是唐传奇不同时期比较有代表性得两篇传奇,《补江总白猿传》创作于初唐时期,其中得女性形象为欧阳纥得妻子,作者对欧阳纥妻子得描写仅限于“纥妻纤白,甚美”[4],其妻得出现并不是传奇叙述得中心,其目得只是为了引出一个故事得情节,即欧阳纥怎么样在困难得困境中查找妻子以及和白猿相斗争得紧张场面,和纥妻为其生猿子得结果,女性形象没有成为故事得主角.然而中晚唐时期白行简创作得《李娃传》就发生了非常大得变化.《李娃传》言荥阳巨族之子溺于长安倡女李娃,贫病困顿,千金散罄,被李娃和鸨母设计骗离,落得无依无靠,流落为挽郎,复为李娃所挽救,勉之学,遂擢第.在这篇传奇当中,李娃得形象在叙述中得地位和《补江总白猿传》中欧阳纥妻子得地位相比发生了非常大得变化,在那个书生悔改而考中进士得唐传奇当中,李娃在叙述中得地位是非常重要得,情节一波三折得起伏基本上因她而引起得,作为一位有姝色得女性,她用迷人得外表把李生勾引得情乱性迷,不惜为她花尽为考试而预备得盘缠,落得一名不文,乞食街头,然而在书生走投无路、冻馁弥留之际,又是她资助书生发奋攻读而博取功名,能够讲,没有李娃那个女性形象得参与这部传奇得叙事就无法进行,然而李娃并非仅仅作为一个推动情节进行得行动元,在每次推动故事进展后她仍是一个叙事得主角.从对以上不同时期得唐传奇中女性形象得比较能够看出,唐代后期得传奇创作中女性形象在叙事过程中得地位差不多发生了非常大得变化,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讲是唐传奇走向成熟得一个重要得表现.二唐之前得文学作品对女性得描写过于类型化,缺乏典型性,描述得重点是女性得外在形象,冰清玉洁、肤如凝脂,千篇一律如同定型得人物画.形象得艺术性被道义性取代,贴上仁慈善良得标签,充当宣传教化得工具,自身情感被抹杀,不具有时代得代表性,只是一个普遍化得个体.初唐几部传奇中,女性形象得一个共同特点确实是“美艳”,如《补江总白猿传》中对欧阳纥妻子得描述是“纤白,甚美”,这种单一得描述实在是对女性形象得漠视,作品自然会显得僵化、刻板,文学性大打折扣.中晚唐时期叙事文学得创作者差不多开始关注作品中对女性形象得刻画和塑造,自觉增强了对女性形象得描述,血肉两具得完整形象取代了图画模版,如蒋防《霍小玉》:玉沉绵日久,转侧须人.忽闻生来,歘然自起,更衣而出,恍若有神,遂与生相见,含怒注视,不复有言,嬴质娇姿,如不胜致,时复掩袂,反顾李生……玉乃侧身转面,歪视生良久,遂举酒杯,酬地曰:“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夫君、相公,负心若此,韶颜稚齿,欲恨而终,慈母在堂不能供养,绮罗弦管,从此永休,征痛黄泉,皆君所致,李君李君,今当永诀,我死之后,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乃引左手握生臂,掷杯于地,长恸号哭数声而绝.这篇霍小玉故事之因此动人,在于作者重点在写情感,写人物得性格与命运,而不仅在于叙述故事得来龙去脉.作者始终把握女主人公得情绪轨迹,以凄凉动人得笔调刻画了她爱恋与担心相纠结得情感矛盾,展示了她得悲剧命运,因此才产生了巨大得感染力.故明代闻名得文学评论家胡应麟讲:“唐人小讲记闺阁之事,绰有情致,此篇尤为唐人最采动人之传奇,故传诵不衰.”从这篇文章中得女性形象能够看出,《霍小玉》和《补江总白猿传》中女性形象得差不:前期得女性形象缺乏个性得色彩,后期则有情有意、活灵活现.三中国得传统文学中,描述神性女性是常见现象,古代社会女性被边缘化,在男权社会中,几无立锥之地,这导致女性出现在作品中时呈现两个极端:一个神性,另一个极端则为奴性,比较单一.作者往往采纳神性叙述得方式,把女性形象奇妙化.如《离魂记》:一位叫张倩娘得女子,幼时与自己得表兄弟定下了终身,因时局扰乱,被其父亲又许他人,倩娘郁悒,后其魂离体,追生而去,并与宙相阅几载.其间得波折,出人意料,富有传奇色彩,但作品极少注重对倩娘感情递变得描述,和《倩女离魂》中得女性形象相比逊色非常多.中唐以后,唐传奇作品则转向对人性化得描述,如《任氏传》不但写了狐妖任氏“容色殊丽”得外貌,还写出了她对郑六得一片爱意与同情,以及对邪恶势力得抵抗决心;面对韦崟欲施暴,她没有被淫威吓倒,而是给予坚决地抵抗,斥之以铿锵有力得语言.这篇传奇和《离魂记》在外形上都带有神性得成分,然而《任氏传》在叙述任氏那个女性形象时,它要通过小讲“揉变化之理,察神人之际”,“著文章之美,传要妙之情”,这是它得超越之处.后代尽管也有人从事此类小讲得创作,然而对唐传奇得一个最好得借鉴确实是用唐传奇得人性叙述代替神性得叙述,关注文中对细节得描写.一种文体趋向成熟得一个重要得表现是构成这种文体得不同元素功能得完善,女性形象在唐传奇中得演变恰恰讲明了唐传奇作为小讲进展演变得轨迹,这为以后得叙事文学得创作奠定了基础,不管是以后得长篇章回小讲依然笔记体小讲,在叙述女性形象得时候在某种程度上都借鉴了唐传奇得创作模式.注释:[1][2]鲁迅:《中国小讲史略》,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3]童庆炳:《文学理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4]鲁迅校录,王中立译注:《唐宋传奇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论文联盟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唐传奇的叙事艺术的开题报告
唐传奇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一个流派,它起源于唐朝,大约出现在7世纪到9世纪
之间。
传奇故事以细腻的情感描写、丰富的想象和煽情的妙语为特色,是中国古代文
学中的经典艺术形式之一。
唐传奇的叙事艺术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这是因为它不仅
具有文学价值,同时也是文学史上的重要成就之一。
唐传奇的叙事艺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跌宕起伏的情节
唐传奇的故事情节大多情感激烈而跌宕起伏,充满戏剧性。
通常以揭示人性的缺陷和
卑鄙为主题,其中不乏爱情悲剧、明君忠臣、美女与妖精等故事情节。
特别是在描写
爱情故事方面,唐传奇的叙事艺术显得尤为卓越,它展现了爱情的美好与复杂,使读
者有如坐云端之感。
二、多种叙述方式的运用
唐传奇的叙述方式丰富多样,既有第一人称叙述、两人对话,又有讲故事者的陈述等
多种形式,以及具有强烈节奏感的快节奏叙述。
这种多种叙述方式的运用,增强了故
事情节的张力,使故事更为生动、更具感染力。
三、意象丰润、形象鲜明
唐传奇的叙事艺术讲究意象丰润、形象鲜明,在描写人物、景物时常常使用各种比喻、隐喻、象征手法,以后来居上的形式呈现。
如《长恨歌》中所出现的女娲炼石成人、
大禹治水等鲜明的意象,以及《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出现的借刀杀人、三世姻缘等形象,都表现出唐传奇叙事艺术独特的艺术性。
综上所述,唐传奇的叙事艺术丰富多彩、意象丰润、情节跌宕起伏。
唐传奇小说为中
国古代文学不朽的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凭借着独特的叙事艺术,给人们留下
了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宝库。
浅论唐传奇的叙事特征1、相关定义1.1、叙事的概念事情,与讲故事相类似,叙述一个故事可以包含两个基本方面:一为故事的情节,二为讲故事的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表达的内容和表达的方式具备了多样性和复杂性。
”叙事”一词在拉丁语中的本意是:行为和具有连续性的行为体验。
叙事的内容是无限的,但必定是体现同一种设计理念或精神主旨的事件的集合。
而叙事的方法更是多种多样,这其中包括了表述的语言和表达过程的结构这两个方面。
首先,叙事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这里的”语言”并非一般意义的语言文字,而是泛指一切可以传达信息的载体,也就是传达设计理念的表现方式。
这里存在两个互相关联的过程,即设计者对不同理念所采取的表达方式的选择以及这种表达方式所体现的表意功能,因此,不同的表达方式直接影响表达的效果,同时也决定了不同的表达意向。
无论如何, 叙述一件事情必定会包含某个特定的时间因素,所以叙事意味着一个动态的表意过程。
叙事是人类传达信息的基本方式之一,同时也是人们解读外部世界的基本途径之一。
叙事具有物质性和精神性的双重意义,所谓物质性指的是它通过介质和载体表达出一系列现实的事件,而通过对这些事件的组织与编排则引发了观者对一系列精神世界的体验,这便是所谓的精神性意义。
在设计领域的叙事研究很大程度上伴随着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的兴起,应该说,叙事研究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也就是把设计作品作为 3 一种表意的载体和联系人类内心与外部世界的媒介。
人们通过对设计作品的体验来形成对环境的自我诠释。
当然,这种体验涉及到文化认知, 记忆和场所精神等等方面。
因此,从设计理论的角度来探讨叙事,意在一方面建立对设计本体的深刻认识,另一方面从人对环境的体验机制上探讨设计的方法论。
41.2、叙事的定义现代叙事学诞生于二十世纪的法国,关于叙事学的解释各种各样,但它主要受到结构主义和俄国形式主义的双重影响。
这种叙事主要研究的是文学领域。
它主张每一作品都是一个自足的体系,它并不关注具体的叙事内容,而是研究这些内容后的抽象结构[10]。
《传奇》叙事艺术及其主旨意蕴开题报告《传奇》是一种叙事形式,具有独特的叙述方式、艺术特色和主题意蕴。
本文将从叙事艺术和主题意蕴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叙事艺术特色1. 偏重情节和故事构成《传奇》以故事为主,强调情节的转折和变化。
其中,常用的手法包括叙述、对话、描写、暗示等方式,通过情节的递进和叙事的紧凑、连贯来构建整个故事。
2. 音韵美和形象描绘《传奇》中的语言富有音韵美,往往采用押韵、双关、语汇变化等修辞手法,让语言更加优美。
同时,《传奇》也注重形象描绘,通过细节描写和形象比喻的方式,将故事中的人物、景色、场景等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给读者留下强烈的视觉印象。
3. 虚实结合和意蕴深刻《传奇》中虚实结合、有内涵的意蕴是其独特的叙事艺术,许多故事的事件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道德规范等,这些意蕴不时体现在人物的言行和态度中,让故事更加富有思想性和文化内涵。
二、主题意蕴1. 爱情与婚姻许多《传奇》故事都涉及到爱情和婚姻,叙述了爱情的起伏和变化、婚姻的亲疏冷暖和忠诚。
这些故事让人们了解到爱情与婚姻的真谛,使人们更加理性地看待爱情和婚姻,丰富人们的思想和情感生活。
2. 人性与命运《传奇》中的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性情复杂,生动地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在这些故事中,命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强调了人生命运的不可预知性和偶然性,使人们认识到命运对人生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3. 社会道德与美学情趣《传奇》中的故事讲述了人物之间的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述说了人类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爱护。
此外,《传奇》还表现了对美的热爱和追求,通过对自然、人类形象的描写,展示出了作者所宣扬的美学情趣。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传奇》具有其独特的叙事艺术和主题意蕴。
在欣赏和研究《传奇》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领略到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享受这种文艺作品。
唐传奇文体特征引言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辉煌时期,唐传奇是唐代文学的一种重要流派。
传奇是指一种以虚构故事为主的短篇小说形式,流行于唐朝中后期。
本文将介绍唐传奇的文体特征,包括结构、题材、语言表达等方面。
一、结构特征1.开篇直接引入情节:唐传奇通常以情节紧凑的开篇吸引读者,往往直接揭示故事的核心问题。
2.多线索交织:唐传奇常常采用多线索交织的方式展开故事情节,使得故事更加复杂且扣人心弦。
3.高潮迭起:唐传奇注重故事情节的起伏变化,通过设置多个高潮点来吸引读者,并保持故事的紧凑性。
二、题材特征1.神话传说:唐传奇中常常以神话传说为题材,如《长恨歌》中描写了王昭君与匈奴之间的爱情纠葛。
2.历史事件:唐传奇也常以历史事件为背景,如《杨贵妃秘史》描写了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爱情故事。
3.爱情与婚姻:唐传奇中对于爱情与婚姻的描写非常丰富,既有纯真浪漫的爱情故事,也有复杂曲折的婚姻关系。
三、语言表达特征1.辞藻华丽:唐传奇中常使用华丽辞藻来描绘人物形象和场景,给人以美感和艺术享受。
2.修辞手法多样:唐传奇中运用了大量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偶等,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3.抒情性强:唐传奇在表达情感方面非常出色,能够通过文字展现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
四、代表作品1.《长恨歌》:这是一首关于王昭君与匈奴之间爱情纠葛的传世之作。
通过华丽词藻和动人的情节,展现了王昭君的爱情悲剧。
2.《杨贵妃秘史》:这部作品描写了杨贵妃与唐玄宗之间的爱情故事。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复杂的情感关系,展现了唐代宫廷生活的风貌。
结论唐传奇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独特而重要的文体形式。
其在结构、题材和语言表达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通过对唐传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唐代文学的魅力。
注:此文本为人工智能生成结果,未经人工审校。
唐传奇简述以及其叙事艺术研究姓名:王姝月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15冯友兰班学号:154310300025摘要: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唐传奇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历来为世人所称道。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主要讲述唐传奇:第一,唐传奇的本事考索,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异事;第二,唐传奇的发展历程,从魏晋南北朝小说萌芽到唐代传奇小说,我国文言小说有很大的发展和改变,唐传奇的自身的发展又经历了三个时期,发轫期的准备,兴盛期之后,在晚唐时期开始衰落;第三,唐传奇的叙事艺术,唐传奇的叙事艺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和叙事手法,唐传奇高超的叙事艺术奠定了它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当之为“中国古代文言小说成熟的标志”。
关键词:唐传奇本事考索发展历程叙事艺术在诗歌发展取得辉煌成就,散文文体文风进行了影响深远的改革的同时,唐代在其他问题的发展上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小说出现了新的体式——唐传奇。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唐传奇不但继承了此前神话故事、寓言故事、史传文学、志怪小说、志人小说等优秀文学的优良传统,畏怯开创了小说的新的发展道路,为后世的宋话本、元杂剧和明清小说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唐传奇的本事考索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异事。
“传奇”之名,似起于晚唐裴铏小说集《传奇》;宋人尹鲁师也将“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的范仲淹《岳阳楼记》称为“传奇体”。
发展到后来,传奇才逐渐被认为是一种小说的体裁,如元代陶宗仪《辍耕录》即将唐传奇与宋、金戏曲、院本等并列,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更将所分六类小说的第二类亦即《莺莺传》《霍小玉传》等定名为“传奇”,于是,传奇作为唐人文言小说的通称,便约定俗成的沿用下来。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唐宋文学史参考文献《唐代文学史》,乔象钟、陈铁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唐代文学史》,聂石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唐代文学综论》,戴伟华,商务印书馆,2006年。
《唐代文学丛考》,陈尚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复旦出版社,1997年。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唐代科举与文学》,傅璇琮,中华书局,2003年。
《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隋唐五代文学研究》,张燕瑾、吕薇芬主编,北京出版社,2001年。
《唐诗杂论》,闻一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汉唐文学的嬗变》,葛晓音,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杜晓勤,东方出版社,1997年。
《初唐四杰》,骆祥发,东方出版社,1993年。
《王勃集》,岳麓书社,2001年。
《杨炯集》,岳麓书社,2001年。
《卢照邻集》,岳麓书社,2001年。
《骆宾王集》,岳麓书社,2001年。
《唐诗综论》,林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王右丞集笺注》,赵殿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王维集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
《孟浩然诗集校注》,李景白,巴蜀书社,1988年。
《唐诗杂论》,闻一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王维论稿》,陈铁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涵咏大雅:王维与中国文化》,李亮伟,中华书局,2003年。
《唐音佛教辨思录》,陈允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高适诗集编年笺注》,刘开扬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高适年谱》,周勋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岑参集校注》,陈铁民,侯宗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刘开扬,巴蜀书社,1995年。
《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任文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唐代的战争文学》,胡云翼,商务印书馆,1927年。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郑振铎,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唐传奇文体特征一、引言唐传奇文是唐代文学的一种重要流派,其成熟和发展是唐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唐传奇文是指以想象、神话、怪异、神秘为主要内容,以故事情节为主线,以人物描写和语言表现为手段的一种小说体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唐传奇文体特征进行详细的探讨。
二、内容1. 想象丰富唐传奇文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想象丰富,充满了各种神话传说、怪异事件和神秘现象。
这些想象力丰富的元素不仅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浓郁的幻想氛围。
比如《梦中记》中描述了一个梦境中的世界,那里有各种神话生物和怪异景观;《李娃传》则讲述了一个女子因为嫁错人而被变成蛇精,最后又被救赎回人类身份的故事。
这些故事背后都有着强烈的想象力,让读者感到神秘而又神奇。
2. 情节曲折唐传奇文的情节通常都是曲折多变的,充满了各种戏剧性冲突和转折。
这些情节的曲折性不仅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也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
比如《柳毅传》中,柳毅为了救父亲而闯入鬼门关,在那里遭遇了各种险境和考验,最终成功地救出了父亲;《玉真公主》则讲述了一个王子为追求真爱而经历各种苦难和磨难的故事。
这些情节上的曲折性不仅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也增加了故事的可读性。
3. 人物形象饱满唐传奇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通常都是饱满生动的,他们有着丰富多彩的个性和鲜明独特的特点。
这些人物形象不仅能够让读者深入地理解他们所处环境和所面临问题,还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他们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比如《梦中记》中的白素贞是一个善良而又坚强的女子,她为了救出自己的爱人不惜冒险,最终成功地打败了恶魔;《李娃传》中的李娃则是一个被命运所抛弃的女子,她因为嫁错人而被变成蛇精,但最终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重获人类身份。
这些人物形象都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共鸣力。
4. 语言表现独特唐传奇文的语言表现通常都是独特而有韵味的,它不仅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还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于生活和人性深刻而又独特的见解。
智库时代 ·27·财经智库唐传奇作为小说的最重要特质,就是对作者主体意识的阐释。
表现为作者创作宗旨的转变,诗歌的运用以及虚构情节的出现。
一、创作宗旨与主体意识志怪小说虽不像之前杂史杂传一样,依傍历史,而是“杂以虚诞怪妄之说”和“委巷之谈”,但并未与史彻底分离。
因为其“亦非有意为小说,盖当时以为幽冥虽殊途,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无诚妄之别矣。
”[1]22如志怪代表作干宝的《搜神记》,《晋书》本传曾记载,干宝有感于生死之事,所以搜集撰写古今神仙灵异和人物变化之事,名为《搜神记》,刘惔称干宝为“鬼之董狐”。
由此看来干宝的写作对象虽发生改变,但承担的仍是史家的责任——直录精神。
志怪的创作宗旨意在记录,决定了其创作目的是确证其记载是真实存在的。
干宝在《搜神记·序》中明言创作目的是“发明神道之不诬也”[2]5。
而干宝对神奇灵异事件的记录,反映了时人对鬼怪灵异、因果报应的深信。
故志怪类作品表现的不是个人主体意识,在于表现当时的群体意识。
作者属于执笔者,对当时的社会整体意识进行记录,作者的主体意识并不参与其中。
至唐传奇,创作宗旨发生了改变。
唐传奇不在意图记载的真实,有时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如“僧孺之类扬笔妙之余,时露其诡设之迹。
如在书中《元无有》一条,观其标题命名之旨,已自托于乌有亡是之伦。
”[3]231故意暴露虚构鬼怪异事的痕迹。
作者选择的题材和人物的形象、独特的际遇都是为作者的主观情思服务的。
作者不再是被动的记录者,而是能动的创作者。
通过唐传奇作品,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大环境影响下时人的社会心理,更能看到独异于世人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
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了小说自身的发展之外,更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和风气为知识分子提供了新可能。
唐朝社会稳定,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科举制的实行更是为广大知识分子提供了晋升之阶。
基于这种社会现实,他们不再像魏晋时期知识分子那样关注清谈、玄学,将精神寄意于死后的另一个世界,而是更多得关注现世的生存,关注自身的功名利禄。
2006年3月第24卷第2期安徽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ofAnhuiInstituteofEducationMar.2006V01.24NO.2论唐传奇内容模式的逻辑序列——唐传奇的叙事逻辑之一江守义(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摘要]从叙事逻辑解读唐传奇,着眼于故事内容,唐传奇主要有复仇式、报恩式、劝诫式、觉悟式等模式,这些模式都有自己的逻辑序列。
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唐传奇的艺术成就,说明了唐传奇是中国小说走向成熟的开始。
[关键词]叙事逻辑;唐传奇;模式[中图分类号]120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116(2006)02—0072—04所谓叙事逻辑,是说叙事作品总要服从一定的逻辑规则的制约,这是让人理解叙事的前提。
法国叙事学家布雷蒙借助普罗普的“功能”来说明叙事的逻辑。
他认为在探讨故事时,不应该像普罗普那样仅仅列举一连串功能,而应该“先将叙事作品逻辑可能性的图式勾画出来”,研究每个功能为故事发展的下一步提供了哪些可能性。
为此,他用自己的四步分析法取代了普罗普的功能分析,其核心的第三步指出:“与普罗普所见不同,这些功能在序列中并不要求前一个功能发生以后,后一个功能一定要跟随发生。
相反,开始序列的功能出现以后,叙述者既可以使这一功能进入实现阶段,也可以将它保持在可能阶段:既然一个行动是以即将发生的形式出现的,那么,这一行动或这一事件既可以发生也可以不发生。
另外,叙述者可以把这一行动或这一事件化为现实,也有自由或者让变化过程发展到底或者在中路把它截断:行动可能达到目的,也可能达不到目的;事件可能发展到底,也可能不发展到底。
”[1伸”3_”4’这样,他就用注重可能性的“树型”结构代替了普罗普注重功能的“线性”结构。
对布雷蒙的这一做法,巴特认为是“比较真正意义上的逻辑途径”E1](P19)。
因此,一般的叙事学著作都沿用布雷蒙的方法来谈叙事逻辑。
但在我们看来,这种方法本身也值得怀疑。
简析“唐传奇”的叙事艺术作者:徐军义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07期摘要: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它在叙事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叙事结构上,由六朝的粗陈梗概,发展到情节曲折,内容充实;在叙事语言上,委婉含蓄,自然流畅,在叙事视角上,灵活多样,自由表达。
唐传奇已集中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言小说的特点。
关键词:唐传奇,叙事艺术,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语言[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07-0209-02唐代小说的主体是传奇。
鲁迅认为唐传奇的“文笔是精细的,曲折的,至于被崇尚简古者所诟病;所叙述的事,也大抵具有首尾和波澜,不只一点断片的谈柄;而且作者往往故意显示这事迹的虚构,以见他的想象才能了。
小说至唐代而一变,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唐传奇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尤其是人的情感生活,所谓的神鬼变化,也只是对生活有意识的加工和改造。
宋代洪迈认为:“唐人小说不可不熟,小小情事,凄婉欲绝,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与律诗可称之为一代之奇,形成了中国小说史上的第一个高潮。
一、叙事结构“小说是语言的艺术,同时也是叙事的艺术。
作家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借助语言媒介,塑造艺术形象,通过对材料有意识加工和改造,形成故事内容和情节,唐传奇的叙事结构,主要有以下四类:1.先叙述人物身份,再围绕其人讲事先叙述主要人物的身份,然后以人结事。
如白行简的《李娃传》,文章一开始就介绍李娃的身份:“汧国夫人李娃,长安之娼女也。
”随后,以李娃为中心,围绕李娃与郑生的境遇展开故事情节。
叙述了荥阳郑生,热恋长安娼女,屡经波折,几经丧生,而终获美好结局的故事。
全义四个段落中,其中,“院遇”以李娃倚门站立引出,“计逐”以李娃出门引诱为主,“鞭弃”以李娃的参与而间接引出。
因此,李娃出场与否,她都居于作品的中心位置。
2.先介绍环境,再引出人物先介绍自然或社会环境,引出主要人物和事件。
唐传奇的叙事视角文献综述(黑体小二)前言(黑体四号)唐传奇是中国文言短篇小说成熟的标志,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近年来,学术界正摆脱研究对象、角度的局限,从小说理论、主题、文体等方面研究,逐渐走向多元化、深层话的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唐传奇的研究还逐渐转向从叙事学的角度切入去进行研究。
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对这方面的论题进行探讨,从叙事学理论的结构、时间、意象、视角等方面去研究唐传奇作品中的现象。
本文主旨在总结唐传奇叙事这一方面问题的研究,并做出系统的归纳,力求总结梳理出一种唐传奇视角这一问题的研究方法,以便运用到以后的文学研究中去。
(宋体小四)行间距为固定值18主题(黑体四号)唐传奇小说的问世可以说是一新天下之耳目,曲近人情,举凡情爱、豪侠、志怪等各呈一时之妍,成为最具民族特色小说体式之一。
结合传奇小说自身特点,学者们对唐传奇小说叙事的探讨主要着于四个方面,即叙事时间、叙事结构、叙事意象、叙事视角。
一、对唐传奇叙事结构模式的研究李钊平在《结构模式及其在唐宋传奇小说中的运用》中总结到:唐传奇的篇末往往附以论赞、交代写作的缘起、资料来源,追摹史传家法,与史传末盖棺论定式的“史臣曰”相类的史传化的外形结构.和文体所特有的段落与段落之间的细针密线的问题,它处理细部的肌理而无关事关定局的叙事构造的纹理结构.史传化的外型结构,绵延交替、反复循环的纹理特征及诗赋的深度介入等组成唐传奇叙事结构核心内容.刘圣关在《从叙事学角度看唐传奇的结构》中说,唐传奇的叙事结构有着多种形式,并有一定的规律。
第一,小说开篇主人公出场可分为主人公直接出场,或间接引出主人公出场,或先交待社会背景三种;第二,小说尾部可分为发议论和不作议论;第三,小说的主干可分为分-合-分-合模式。
二、对唐传奇叙事时间的研究杨义的《中国叙事学》提到:唐传奇借梦来穿越时间的作品即使用时空幻化叙事手段。
一些奇特的篇章借白日梦宣泄潜隐的原欲或性欲,错乱的时代而扮演着与历史传说中的仙姑美人的悲欢离合。
论唐传奇的诗意叙事境界
陈峭燕
【期刊名称】《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10(002)004
【摘要】唐传奇中"诗笔"的运用,是其"文备众体"的艺术体制中历来最受瞩目的特色.作家在小说的创作中努力把"诗笔"纳入小说的叙事框架,将诗学文化的意境说运用到小说的创作中去,使小说的叙事境界具有诗情画意的美感,并用浓郁的抒情环境帮助叙事,使小说这一叙事性文体闪现出诗性的光辉.
【总页数】3页(P136-138)
【作者】陈峭燕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日常生活的诗意再现——论《莺莺传》对唐传奇的创新
2.从“事实性虚构”的叙事策略看唐传奇叙事主体
3.试论唐传奇的诗意结构与诗意美
4.尴尬生存与诗意救赎——唐传奇中"妓女仙化"现象创作的文化解读
5.论唐传奇内容模式的逻辑序列--唐传奇的叙事逻辑之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唐传奇小说的艺术特点唐传奇小说是唐代文学的一大特色,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珍品之一。
唐传奇小说通常具有异想天开的情节、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精细生动的描写手法等独特的艺术特点。
下面从情节、人物和描写三个方面,对唐传奇小说的艺术特点进行探讨。
一、情节奇特性唐代传奇小说的最突出特点之一就是情节奇特,有的讲述神话故事,有的创作惊险故事,有的深度描写人情世故。
其中,以“情感类”和“异事类”最为突出。
“情感类”传奇小说大多是以爱情、亲情、友情等人际关系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
如《李娃传》、《柳毅传》等,几乎所有角色都对爱情有着执念或追求,或者因为爱情而受到伤害。
这些传奇小说中,缠绵悱恻的情感描写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也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心灵。
而“异事类”传奇则以奇幻神话、怪异异闻为特色,以其惊险、刺激的情节,吸引着读者的兴趣。
如《女娲氏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这些传奇作品通常有着各种各样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奇闻异事等,让人在阅读中得到极大的悬疑快感。
总体而言,唐代传奇小说的情节奇特性在当时的文学创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后来的文学传承中也不断被发扬光大。
二、人物形象的多样性唐传奇小说的人物形象多姿多彩,有生动的人物形象,也有奇异的神话人物形象,其中以“女性形象”和“怪人形象”最为独特。
唐代传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如花烬、花木兰、美女如玉等,表现了唐代女性的特点,是塑造女性具鲜明个性的重要代表。
她们或才情过人,或清丽脱俗,或柔情万千,或勇敢果敢,在文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明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楷模。
而“怪人形象”则广泛存在于传奇小说中,它描绘的是一些奇异、怪异、超自然的人物形象。
这些形象或因为外貌、行为、语言的怪异,或因为自身的神秘,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灰鹞记》中的魔鬼灰鹞、《白孝绰》中的畸形儿孝绰等,在文学中成为独具匠心的艺术形象。
三、描写手法的独特性唐传奇对于描写手法的运用,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
比较视野中的唐传奇叙事学分析——以韦瓘《周秦行记》文
本分析为中心
刘俐俐
【期刊名称】《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将唐传奇<周秦行记>置于和巴金的<复仇>和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舞会以后>的比较视野中可见:<周秦行记>、<复仇>、<舞会以后>均为故事套故事结构,<周秦行记>叙事策略不同于其他二者之处在于:不仅构造了谈论话题的场所,而且由于特意忽略了时空差异,让不同时空的人物和事件聚集在同一个时空中,讲述了若干个故事,从而产生了在某些方面可以按照现实中的感情、人情事理逻辑来接受,而在某些方面又似乎颠覆了现实逻辑的神奇蕴藉.此外,叙述者与人物塑造合二为一,叙述者在叙述和描写的同时也刻划自己的心理和性格,以及诗词入小说等方面,小说作者均有出色处理.<周秦行记>中的艺术现象在中外古今的叙事文学中都是非常珍贵而独特的,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总页数】8页(P27-34)
【作者】刘俐俐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天津,30007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灵魂的自赎与自我的超越——唐人传奇《李娃传》的结构主义叙事学文本分析[J], 刘延超
2.精神分析视域下古典小说中梦的阐释——以唐传奇为中心 [J], 李军
3.唐传奇《古镜记》的叙事学分析 [J], 刘俐俐
4.从叙事学角度看唐传奇的结构 [J], 刘圣关
5.从叙事学角度看唐传奇的结构 [J], 刘圣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