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教案: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
- 格式:doc
- 大小:19.02 KB
- 文档页数:8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酸碱指示剂【学习目标】1.知道石蕊、酚酞是两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并能酸碱指示剂颜色的变化确定溶液的酸碱性。
2.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有关的实验。
【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难点:帮助学生从实践上升到思维,从理论的高度来认识指示剂变色原理。
【仪器药品】老师准备:石蕊试液、酚酞试液、食醋、盐酸、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酒精、试管、研钵、烧杯等。
学生准备:牡丹花、月季花、菜花等。
【教学流程】一、引入新课:1.故事设疑: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失误”,有的“失误”会成为终生遗憾,但有人因“失误”而发明了新的物质。
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在一次试验中,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花瓣上,过了一会儿,紫色的花瓣上出现了红点点。
波义尔抓住这一意外的发现没有放弃,作出了各种假设,经过多次试验验证,终于获得了成功。
2.实验回顾:实验桌上有一支装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如何能使它变成红色?请同学们思考后回答。
3. 追问:那么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改变了颜色?(碳酸)除了碳酸,还有那些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二、新知学习:1.实验探究(1)阅读P50页认识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两种酸碱指示剂。
(2)阅读课本[实验10-1],明确实验方法。
(3)分组演示,并将结果填写在课本表格中。
(注意紫、蓝、红的区分)(4)总结规律:指示剂是如何区分酸和碱的?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酚酞和石蕊溶液叫做酸碱指示剂;通常也简称指示剂。
它们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
2. 活动与探究——自制酸碱指示剂(1)阅读明确制取的步骤:用研钵捣烂——酒精浸泡——过滤汁液——实验(2)学生观看视频明确实验的步骤和方法。
(3)分小组利用不同的花叶自制指示剂,并滴入不同的溶液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确定是否可以作为指示剂使用。
3.迁移训练请你根据你的认识谈一谈,为什么大千世界会有万紫千红的花儿?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
2012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区分常见的酸和碱2.掌握测定pH值的方法3.了解酸碱中和的反应特点4.通过实验观察、记录数据、分析数据,提高实验操作技能二、教学内容1. 常见的酸和碱知识点:•酸的定义:有酸味、酸性物质溶在水中有导电性,常用酸指有机酸、无机酸•碱的定义:有碱味、碱性物质溶在水中有导电性,常用碱指氢氧化物•中性物质:味道不酸不碱,pH值在7左右,常用的中性物质有水、盐等实验操作:•用自制的酸碱指示剂进行测试•用通用指示剂进行测试•用电测出溶液是否能导电2. 测定pH值的方法知识点:•pH值:反映溶液的酸碱度,介于0到14之间•pH计:利用玻尔兹曼分压原理测定pH值实验操作:•用酸碱指示剂对不同溶液进行测试•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值3. 酸碱中和的反应特点知识点:•酸碱中和的定义:酸和碱的反应,生成盐和水•物质的电离:能在水中释放正负离子的物质被称作电离质实验操作:•向一定量酸中缓慢滴加碱进行中和反应•向一定量碱中缓慢滴加酸进行中和反应三、教学方法1.激发兴趣,积极开展实验教学2.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注重实验设计与数据记录3.通过展示资料与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每一部分的知识点设计了相应的实验,更加生动直观地展示了酸碱的本质。
并且在实验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技能和数据记录方法。
同时,我的教学方法也对学生产生了积极影响,学生对酸碱中和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但是,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例如,在查阅资料与介绍实验内容时,我发现学生存在一定的听力困难,他们需要一些实际操作和实验材料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更加重视实验操作环节。
同时,我也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篇1教学目标:学会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能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测试一些物质的pH。
通过对各种操作的比较及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建立正确的测试和读数方法。
让学生自主测试,拓展活动的空间,培养尊重事实的观念和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
教学疑点:不同生长时期的水果和蔬菜pH是否相同,建议测不同生长时期番茄pH进行了解。
观察头发光泽需要哪些条件,建议增强光线和利用放大镜观察。
头发耐拉力,用手拉能否准确感知?建议用测力计去测更科学。
为使测出的数据具有科学性,可引导学生取几次的平均值。
重点和难点:测试方法。
活动方式:学生主持;分组实验。
实验准备:①分组准备:每组有5个烧杯分别装20 mL pH为1、4、7、10、13的溶液,头发五束(同一个人的头发)。
②稀硫酸、稀盐酸、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
③洁厕精、醋、洗洁精、石灰水、牙膏、西红柿、牛奶、鸡蛋、萝卜、纯碱溶液、草木灰水、泡菜水、橘子、苹果、造纸厂排放的废水、点滴板、pH试纸、玻璃棒、镊子、小刀、纱布、放大镜、弹簧秤等。
教学过程:师:先请同学们将5束头发分别放进盛有不同pH(1、4、7、10、13)溶液的小烧杯中,等会观察。
师:再请同学们看61页内容,回答,我们从书中获得了哪些信息?生1:溶液的pH<7显酸性,ph>7显碱性,pH=7显中性。
生2:测定pH的最简单的方法是用pH试纸。
反思: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做主持,本身就是对能力的训练,把讲台让给学生,同学们相互理解与支持,合作有了更大的自主空间,行为和表达更具有学生自身的特点。
但主持人和同学们是处于同一知识平台,随时需要老师的指点,老师在课前要帮助主持人理好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 10.1常见的酸和碱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和应用。
2.掌握常见酸和碱的识别方法。
3.能够描述常见酸和碱对指示剂的变化。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和应用。
2.常见酸和碱的识别方法。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介绍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应用以及它们的识别方法。
3.1 酸的性质和应用3.1.1 酸的性质酸是指能够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具有以下性质:1.酸有酸味,可以酸蚀有机物和刺激皮肤。
2.酸可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3.酸和碱中和后能产生盐和水。
3.1.2 酸的应用酸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例如:1.食品加工中的酸味调味剂,如醋、柠檬汁等。
2.制药中的酸性药品,如维生素C等。
3.工业生产中的脱硫剂、防锈剂、染料等。
3.2 碱的性质和应用3.2.1 碱的性质碱是指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具有以下性质:1.碱有碱味,具有苦味。
2.碱可以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3.碱和酸中和后能产生盐和水。
3.2.2 碱的应用碱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也有多种应用,例如:1.清洁剂中的碱性成分,如肥皂、洗衣粉等。
2.制造玻璃、肥料等工业产品。
3.调节土壤酸碱度,提高农作物产量。
3.3 酸和碱的识别方法为了准确地判断一个物质是酸还是碱,我们可以使用以下识别方法:3.3.1 使用指示剂指示剂是一种能够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变化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
常见的指示剂有蓝石蕊、红石蕊等。
当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指示剂会发生颜色变化,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颜色变化来判断物质的酸碱性。
3.3.2 使用pH试纸pH试纸是一种能够根据溶液的酸碱度来改变颜色的试纸,通常用于快速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使用pH试纸可以根据颜色变化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其中红色表示酸性,绿色表示中性,蓝色表示碱性。
3.4 实际问题解决本节课还将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化学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第一章:酸和碱的概念1.1 学习目标:了解酸和碱的定义及特性掌握酸和碱的化学式表示方法1.2 教学内容:酸和碱的定义及特性酸和碱的化学式表示方法1.3 教学步骤:1.3.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柠檬汁和氨水的酸碱性,引导学生对酸和碱产生兴趣。
1.3.2 讲解酸和碱的定义及特性,如酸的PH值小于7,碱的PH值大于7。
1.3.3 介绍酸和碱的化学式表示方法,如HCl表示盐酸,NaOH表示氢氧化钠。
1.3.4 进行实验演示,如酸碱指示剂的变化,以加深学生对酸和碱的理解。
第二章:常见酸的性质2.1 学习目标:掌握盐酸、硫酸、硝酸等常见酸的性质了解酸的化学反应及应用2.2 教学内容:盐酸、硫酸、硝酸等常见酸的性质酸的化学反应及应用2.3 教学步骤:2.3.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胃酸的成分是盐酸,引导学生对常见酸的性质产生兴趣。
2.3.2 讲解盐酸、硫酸、硝酸等常见酸的性质,如它们的化学式和反应特点。
2.3.3 介绍酸的化学反应,如酸与金属的反应,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2.3.4 进行实验演示,如盐酸与铁的反应,以加深学生对常见酸性质的理解。
第三章:常见碱的性质3.1 学习目标: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常见碱的性质了解碱的化学反应及应用3.2 教学内容: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常见碱的性质碱的化学反应及应用3.3 教学步骤:3.3.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清洁剂中的氢氧化钠,引导学生对常见碱的性质产生兴趣。
3.3.2 讲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常见碱的性质,如它们的化学式和反应特点。
3.3.3 介绍碱的化学反应,如碱与酸的中和反应,碱与盐的置换反应。
3.3.4 进行实验演示,如氢氧化钠与盐酸的中和反应,以加深学生对常见碱性质的理解。
第四章:酸碱中和反应4.1 学习目标: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特点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2 教学内容: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特点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3 教学步骤:4.3.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胃药中的氢氧化铝,引导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产生兴趣。
常见的酸和碱的教案•相关推荐常见的酸和碱的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常见的酸和碱的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常见的酸和碱的教案 1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 1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酸和碱溶液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与之有关的实验。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白醋、稀盐酸、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点滴板、滴管;花。
2.学生准备:每小组自制2~3种指示剂。
[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酚酞试液、[教学程序][提问]成红色探究实验:稀盐酸、稀硫酸与锌粒及氧化铜粉末的反应。
[小结过渡]: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与锌粒及氧化铜粉末反应,由此可见,它们在性质上是有了些共性的。
为什么它们会具有一些相似的性质呢?探究实验:氯化钠导电性实验。
[提问]:氯化钠溶液为什么会导电?回忆物理中学习的导电的原理,推测氯化钠溶液导电的原因。
FLASH动画展示氯化钠溶液的导电过程,解释电离的概念,介绍电离方程式。
[结论]: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着能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探究实验: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导电性。
结论:稀盐酸与稀硫酸都能导电。
[分析]:为什么稀盐酸和稀硫酸能导电?[归纳]:稀盐酸、稀硫酸中都存在着相同的阳离子──H+,所以它们在化学性质上具有了相似性。
不仅稀盐酸、稀硫酸中存在H+,还有其它的一些物质也能电离出唯一的阳离子──H+,我们把它们归为一类物质──酸。
[小结]:)探究思路──通过实验发现一些物质具有共性,试图去解释具有共性的.原因,通过对导电性的探究,发现存在相同的阳离子──氢离子,归纳出酸的概念。
《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实习报告、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internship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xperience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精选6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第一章:酸和碱的概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酸和碱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酸和碱的性质和特点。
3. 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酸和碱的定义。
2. 酸和碱的性质和特点。
三、教学重点:1. 酸和碱的概念。
2. 酸和碱的性质和特点。
四、教学难点:1. 酸和碱的概念的理解。
2. 酸和碱的性质和特点的掌握。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理解酸和碱的概念。
2.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掌握酸和碱的性质和特点。
六、教学步骤:1. 引入酸和碱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和讨论酸和碱的定义。
2. 讲解酸和碱的性质和特点,结合实验现象进行说明。
3. 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酸和碱的反应现象。
4.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酸和碱的知识解决问题。
第二章:硫酸的性质和应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硫酸的基本性质。
2. 让学生掌握硫酸的制法和应用。
3. 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硫酸的定义和制法。
2. 硫酸的性质和特点。
3. 硫酸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1. 硫酸的定义和制法。
2. 硫酸的性质和特点。
3. 硫酸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1. 硫酸的制法的理解。
2. 硫酸的性质和特点的掌握。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了解硫酸的定义和制法。
2.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掌握硫酸的性质和特点。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应用来理解硫酸的应用。
六、教学步骤:1. 引入硫酸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和讨论硫酸的定义和制法。
2. 讲解硫酸的性质和特点,结合实验现象进行说明。
3. 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硫酸的反应现象。
4. 分析硫酸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硫酸在实际中的应用。
5.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硫酸的知识解决问题。
第三章:盐酸的性质和应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盐酸的基本性质。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2.会用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与之有关的实验。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根据所学知识来主动探究未知,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认识酸碱指示剂能使酸碱溶液反应,可用于检验酸或碱的溶液。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动手正确的操作。
教具准备:白醋,苹果汁,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试管,滴定管,白色滴定板等等。
教学过程:引入:1.同学们你们吃过苹果,柠檬,橘子,西瓜等水果吗,还有喝过醋吗味道怎么样?味道酸酸的因为水果(果酸)和醋(醋酸)有酸(果酸)2.你们都用过洗发水那使用时有什么感觉?用完后呢头发有什么变化?使用时会感觉滑腻感,洗完后头发滑滑的,因为含有碱从生活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引入新课。
展示:苹果,柠檬,橘子,西瓜,测试清洁灵,石灰水,炉具清洁剂,初步的让学生认识到常见的酸和碱板书;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提问:1.我们学习化学到现在接触过哪些酸和碱。
盐酸,硫酸,硝酸,氢氧化钠,石灰水(氢氧化钙)。
2.那今天我们学习的酸和碱这两个词到底从哪儿来的来源是什么?“酸”一词从有酸味的酒而来。
最早,在制酒的时候,有时把比较珍贵的酒放在窖中保存,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了酸。
“碱”一词在阿拉伯语中表示灰。
人们将草木灰放到水中,利用灰汁洗浴、印染等。
3.那我们怎么鉴别酸和碱呢?展示书上50页的实验10-1,先讲解实验步骤把学生按组自己动手做实验。
然后师让学生说出来颜色变化让学生总结变色规律最后老师总结。
小结;紫色石蕊溶液遇到酸变红色,遇到碱变蓝色。
无色酚酞溶液遇到酸不变色,遇到碱变红色。
根据这个实验老师进一步的总结指示剂概念。
知识点一:像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这种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通常也简称指示剂。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设计:第十单元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一、教学目标1.了解酸和碱的定义、性质和常见的物质。
2.能够判断物质是酸、碱还是中性物质,并能正确命名常见酸和碱的名称。
3.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酸和碱的定义、性质以及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教学难点:对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过程进行深入理解,并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PPT。
2.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试管夹等。
3.实验药品: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呈现一些示意图和问题,引发学生对酸和碱的认识,并带入本课内容。
示意图1:酸和碱的示意图示意图2:酸和碱的常见物质问题1:你们身边有哪些常见的酸和碱的物质?问题2:你们知道如何判断一种物质是酸、碱还是中性物质吗?第二步:概念的引入(10分钟)1.通过PPT介绍酸和碱的定义,并引导学生讨论酸和碱的性质。
2.分析常见酸和碱的特点,并列举一些常见的酸和碱的名称。
第三步:实验探究(20分钟)1.将课桌上分发的盐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观察颜色、气味和温度变化。
2.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下实验结果。
3.通过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第四步:知识总结(10分钟)1.引导学生总结酸和碱的定义、性质以及常见的物质。
2.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进行讨论。
3.通过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第五步:拓展应用(15分钟)1.给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判断其中存在的酸、碱还是中性物质,并解释原因。
2.让学生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验证他们对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
第六步:课堂小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五、课后练习1.在课后预习习题中,练习判断物质的酸碱性。
《酸和碱》教学设计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酸碱指示剂的探究一、教学设计思路:酸和碱是化学中常用的两类物质,同时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类物质。
本课将根据学生在生活中对酸和碱的初步认识,从其己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如何确定物质是酸性还是碱性?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认识酸碱指示剂,探讨在生活中检验酸碱的方法,学习自制酸碱指示剂,并用其检验生活中物质的酸碱性。
从而使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二、教案课题酸碱指示剂的探究授课人罗红学校宜春一中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酸和碱溶液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
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与之有关的实验。
2.过程和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所学知识来主动探究未知,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重点认识酸碱指示剂能使酸碱溶液反应,可用于检验酸或碱的溶液难点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教学模式仪器、药品1、师准备:食醋、稀盐酸、稀硫酸、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酚酞溶液;滴管、试管、试管架、研钵、纱布;紫色康乃馨花、紫卷心菜2、学生准备:2-3种花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很多同学都曾吃过桔子和皮蛋,有谁知道:为什么桔子、柠檬等水果吃起来是酸酸的味道,皮蛋吃起来时却有一股涩味?聆听后回答:因为水果中有各种果酸;皮蛋中含有碱。
从生活中己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引入新课〔过渡〕酸和碱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
其实酸和碱不仅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也是化学中常见的两类重要物质。
在生活中可以通过品尝辩别一些物质,而化学试剂是不允许品尝的。
我们怎么确定物质是酸还是碱?〔提出问题〕试管中的紫色石蕊溶液,在不借助实验室中任何化学药品的情况下,能否使之变成红色?学生演示:向试管中吹气。
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创设情境,回顾已学的知识,引入课题〔问题研究〕是什么物质使石蕊试液变红?〔设问〕除了碳酸,我们熟悉的食醋、盐酸、石灰水等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学生回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优秀9篇【设计理念】2.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复习目标】1.了解几种常见酸和碱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问题探究法。
讨论归纳等【复习流程】一、酸和碱的概念1.酸常见酸的化学式:2.碱常见能溶于水的碱的化学式:二、酸和碱的物理性质浓硫酸浓盐酸状态气味密度打开瓶口的现象naohca(oh)2俗名颜色。
状态溶解性露置在空气中的现象三、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稀盐酸稀硫酸酸的化学性质指示剂1.使石蕊溶液变色2.使酚酞溶液变色zn+hcl-fe+h2so4-金属氧化物fe2o3+hcl-cuo+h2so4-碱fe(oh)3+hcl-cu(oh)2+h2so4-盐agno3+hcl-bacl2+h2so4-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碱的化学性质指示剂1.使石蕊溶液变色2.使酚酞溶液变色氧化物co2+naohso2+naohco2+ca(oh)2—酸naoh+hclca(oh)2+hcl—盐cuso4+naohna2co3+ca(oh)2例题:有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及操作,实验过程中其现象不能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是四、ph应用1.溶液酸碱度测定方法在_________或___________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__________或________将被测液滴到_______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____________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
2.向盛有naoh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为____色,此时溶液的ph____,向此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直至溶液刚好无色时,溶液呈____性,ph____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呈____色,ph____,在整个实验中溶液发生了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白纸和几种溶液,有人用这些材料设计了一个名为“雨落叶出红花开”的趣味实验。
课题名称: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呼气比赛)投影播放比赛内容和具体操作步骤:(各小组推荐一代表)1、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紫色石蕊试液。
2、小心的用饮料管向试管中呼气。
3、与本组同学一起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根据已有知识,我们知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形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紫色石蕊试液遇碳酸变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常见的酸和碱,请大家阅读教材P48第一段和“资料”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通过阅读教材,你对酸、碱有哪些进一步得了解?2、你所知道的酸、碱有哪些?(归纳、汇总)1、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碳酸、醋酸等。
从名称上判断最后一个字都是“酸”,即“某酸”;从结构上看都含有氢元素。
2、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铝、一水合氨等。
除一水合氨外,从名称上看都叫“氢氧化某”;从结构上看都含有氢氧根(OH)。
(归纳、汇总)1、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碳酸、醋酸等。
从名称上判断最后一个字都是“酸”,即“某酸”;从结构上看都含有氢元素。
2、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铝、一水合氨等。
除一水合氨外,从名称上看都叫“氢氧化某”;从结构上看都含有氢氧根(OH)。
(归纳、总结要根据新教材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不形成完整的概念。
)(引导)通过刚才的呼气比赛我们发现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发现的问题,提出猜想,并用事先准备好的药品和仪器进行实验探究,设计并完成探究报告。
教师适当的引导,可能出现的猜想有:1、其他酸(如盐酸、硫酸、醋酸等)能否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2、碱类(如氢氧化钠、石灰水等)能否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若能,变成什么颜色?3、其他物质的溶液遇到酸或碱是否也会发生颜色的改变?……1、其他酸(如盐酸、硫酸、醋酸等)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碱类(如氢氧化钠、石灰水等)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讲解)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酸红碱蓝),说明它对酸或碱起到一种指示作用,这种能跟酸或碱溶液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如:紫色石蕊试液就是一种常用的指示剂)。
九年级化学教案: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课型新授教学方法综合法教学媒体投影教学目的知识目的知道几种罕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看法酸碱的腐蚀性及运用时的平安本卷须知。
才干目的学会经过实验,观察现象,剖析对比,看法事物实质的迷信方法,增强运用知识处置效果的实际才干。
初步学会盐酸和稀硫酸的检验技艺。
教育目的经过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看法事物现象与实质的关系。
教学重点几种罕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盐酸和稀硫酸的检验技艺。
教学难点盐酸和稀硫酸的检验技艺。
课时布置3课时教具实验仪器、投影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员活动先生活动讲授新课温习引入指示剂[实验10-1 ]向溶液中参与酸碱指示剂讲述酸碱指示剂[活动与探求]第49页举几种罕见的酸?一、罕见的酸1、几种罕见的酸[实验10-2]酸的用途2、浓硫酸的腐蚀性[实验10-3]浓硫酸有腐蚀性[实验10-4][实验10-5]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延器壁渐渐注入水里,并不时搅拌。
且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3、酸的化学性质[活动与探求](1)与指示剂作用(2)与金属反响(3)与金属氧化物反响(4)与金属化合物反响HCl + AgNO3=H2SO4+ BaCl2=二、罕见的碱:引入:1、几种罕见的碱:(1)氢氧化钠(NaOH)①白色、片状固体,极易溶于水,放热②易潮解—做枯燥剂③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④有剧烈的腐蚀性(2)氢氧化钙[Ca(OH)2]①白色粉末、微溶于水②俗名熟石灰消石灰③制法:CaO+H2O==Ca(OH)22、碱的化学性质:(1)、跟指示剂反响(2)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响CO2+CaOH)2=CaCO3+H2OCO2+2NaOH=Na2CO3+H2OSO3+2NaOH=Na2SO4+H2O小结:碱有哪些化学性质?引入3、酸、碱的化学性质相似的缘由:布置作业:课本:P58目的:P50举几种罕见的酸、碱的例子,引入课题引导思索: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如何变色?是什么物质使之变色?演示实验实验,引导剖析提早分组,上课前预备好研钵、纱布、烧杯等仪器及上述实验中的四种溶液读称号引导观察简介将纸、小木棍、布放在玻璃片上做实验:我们在运用浓硫酸时应留意哪些效果?实验提问:为何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渐渐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时搅拌?思索:假设将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能否也要停止这样的处置?为什么?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有关酸的化学性质?回想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与酸发作置换反响的规律演示实验引导讨论设问:如何区分两瓶无色的溶液是稀盐酸还是稀硫酸?演示实验:进一步问:如何区分两瓶无色的溶液是稀盐酸还是稀硫酸?总结听写几种物质的化学式,它们属于哪类物质?展现样品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外表皿上做溶解实验启示设问演示实验:将鸡爪放于氢氧化钠溶液中设问:依据这一现象,你能提示大家在运用NaOH时要留意什么?万一沾到皮肤上,应如何处置?展现样品演示实验指点,对比酸的实验设问:实验室如何检验二氧化碳?补空虚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响联络生活,创设效果:(1) 制造型煤时要在煤中参与熟石灰,为什么?(2) 修建业上,砌砖、抹墙时要用熟石灰、粘土、沙子混合?为什么?设问:你能依据碱的性质,说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有哪些用途吗?总结、对比酸、碱的化学性质,启示思索演示实验启示设问:酸、碱的溶液为什么能导电?金属为什么能导电?指点先生看书思索回答思索回答观察现象,记载,讨论剖析出四种物质中,哪些是酸溶液,哪些是碱溶液。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单元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酸和碱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掌握酸和碱的常见性质;3.能够根据指示物的变化判断溶液的酸碱性;4.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判断物质的酸碱性。
二、教学内容1.酸和碱的基本概念;2.酸和碱的常见性质;3.通过实验观察酸碱性变化。
三、教学重点1.酸和碱的基本概念;2.酸和碱的常见性质。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2.实验演示;3.学生实验操作;4.学生讨论。
五、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酸、碱和中性溶液各一份,酸碱指示剂;2.教学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酸和碱的一些图片、实验现象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带入新课内容。
2. 学习酸和碱的基本概念(10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酸和碱的基本概念:酸是指能够溶于水形成氢离子(H+离子)的物质,呈酸性;碱是指能够溶于水形成氢氧根离子(OH-离子)的物质,呈碱性。
3. 学习酸和碱的常见性质(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酸和碱的常见性质,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3.1 酸的常见性质•酸有酸味,酸味酸臭;•酸可以腐蚀金属;•酸可以变色指示剂;•酸溶液的pH值小于7。
3.2 碱的常见性质•碱有碱味,苦涩;•碱可以腐蚀皮肤;•碱可以变色指示剂;•碱溶液的pH值大于7。
4. 实验观察酸碱性变化(20分钟)教师将酸、碱和中性溶液放在不同的试管中,加入酸碱指示剂,演示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5. 实验报告和讨论(15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观察现象,记录实验报告,并与同伴进行讨论,互相比较实验结果,分享观察感受。
6. 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酸和碱的基本概念和常见性质,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七、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对酸和碱的理解。
八、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酸和碱的基本概念和常见性质,并通过实验观察酸碱性变化。
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掌握了判断溶液酸碱性的方法,并对酸和碱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10.1《常见的酸和碱》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酸和碱的基本概念;2.能够辨认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3.理解酸和碱的性质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4.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酸和碱的基本概念;2.掌握酸和碱的常见特征及性质。
三、教学难点1.理解酸和碱的化学反应及其作用;2.培养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酸和碱的示范实验物质及实验装置;2.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物质或示范实验,引起学生对酸和碱的兴趣,并帮助学生复习酸和碱的基本概念。
2. 新知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实验和实例,介绍酸和碱的特征和性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酸和碱的初步认识。
3. 实验操作(25分钟)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先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然后分析实验结果,验证物质是否为酸或碱。
4. 实验讨论(1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规律,深入理解酸和碱的性质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5. 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反应,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扩展学生对酸和碱的理解。
6.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重点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回顾。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内实验记录表;2.整理本节课的笔记,对酸和碱的性质进行总结;3.根据课堂所学,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更多的酸和碱的例子,并写出其化学反应式。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思维能力。
但在实验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存在实验结果记录不准确的问题,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以强调和训练。
同时,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部分学生缺乏深入理解,需要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练习来巩固和提高。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2、了解几种常见的酸,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
3、了解酸的通性及原因。
4、通过对酸和碱性质的梳理,熟练书写化学用语的方法,学习归纳方法;5、在探究活动中感悟对比方法、推理方法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6、认识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了解其用途。
7、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并归纳碱相似化学性质及其原因。
[教学重点]:1、指示剂、浓硫酸的腐蚀性;2、酸、碱的化学性质。
3、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内容: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浓硫酸的腐蚀性;第二课时内容:常见的碱及指示剂;第三课时内容:酸、碱的化学性质;[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新课引入:在生活中我们会时常接触到一些叫“酸”或“碱”的物质。
那么,你知道有哪些酸和碱?它们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介绍生活中的一些酸:醋酸、乳酸、苹果酸、酒石酸、蚁酸等。
讨论:1、人的胃液里含有什么酸?2、汽车电瓶里含有什么酸?3、食醋里含有什么酸?4、酸雨里含有什么酸?教师讲述:化学实验室或化工厂常用的酸主要是盐酸、硫酸、硝酸……等。
盐酸、硫酸、硝酸被称为工业三大强酸,在工业上有着广泛应用。
这些酸有什么性质与用途呢?讲述新课: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与了解工业上常用的两种酸。
一、常见的酸盐酸与硫酸在工业上有着广泛应用,那么,它们有什么性质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了解吧。
演示实验10-2:观察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记录现象,并完成P50表格。
教师总结出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提出问题:为什么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会产生白雾?是什么原因?解释:结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HCl气体。
盐酸与硫酸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呢?简介:2、.盐酸和硫酸的用途:P51内容讲述:浓硫酸除了具有上述一些物理性质外,还具有一些特性,下面我们通过实验不了解一下:演示实验10-3:浓硫酸的腐蚀性实验学生观察实验、记录现象(P51)。
九年级化学教案: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课型新授教学
方法综合法教学
媒体投影
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知道几种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认识酸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学会通过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对比,认识事物本质的科学方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初步学会盐酸和稀硫酸的检验技能。
教育目标通过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认识事物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教学重点几种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盐酸和稀硫酸的检验技能。
教学难点盐酸和稀硫酸的检验技能。
课时安排3课时教具实验仪器、投影仪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讲授新课复习引入
指示剂
[实验10-1 ]
向溶液中加入酸碱指示剂
讲述酸碱指示剂
[活动与探究]
第49页
举几种常见的酸?
一、常见的酸
1、几种常见的酸
[实验10-2]
酸的用途
2、浓硫酸的腐蚀性
[实验10-3]
浓硫酸有腐蚀性
[实验10-4]
[实验10-5]
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
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延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且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3、酸的化学性质
[活动与探究]
(1)与指示剂作用
(2)与金属反应
(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4)与金属化合物反应
HCl + AgNO3=
H2SO4+ BaCl2=
二、常见的碱:
引入:
1、几种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NaOH)
①白色、片状固体,极易溶于水,放热
②易潮解—做干燥剂
③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
④有强烈的腐蚀性
(2)氢氧化钙[Ca(OH)2]
①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②俗名熟石灰消石灰
③制法:
CaO+H2O==Ca(OH)2
2、碱的化学性质:
(1)、跟指示剂反应
(2)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CO2+CaOH)2=CaCO3+H2O
CO2+2NaOH=Na2CO3+H2O
SO3+2NaOH=Na2SO4+H2O
小结:碱有哪些化学性质?
引入
3、酸、碱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
布置作业:课本:P58
目标:P50举几种常见的酸、碱的例子,引入课题
引导思考: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如何变色?是什么物质使之变色?
演示实验
实验,引导分析
提前分组,上课前准备好研钵、纱布、烧杯等仪器
及上述实验中的四种溶液
读名称
引导观察
简介
将纸、小木棍、布放在玻璃片上做实验:
我们在使用浓硫酸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实验
提问:为何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思考:如果将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是否也要进行这样的处理?为什么?
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有关酸的化学性质?
回忆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
演示实验
引导讨论
设问:如何区分两瓶无色的溶液是稀盐酸还是稀硫酸?
演示实验:
进一步问:如何区分两瓶无色的溶液是稀盐酸还是稀硫酸?
总结
听写几种物质的化学式,它们属于哪类物质?
展示样品
将氢氧化钠固体
放在表面皿上
做溶解实验
启发设问
演示实验:将鸡爪放于氢氧化钠溶液中
设问:根据这一现象,你能提醒大家在使用NaOH时要注意什么?万一沾到皮肤上,应如何处理?
展示样品
演示实验
指导,对比酸的实验
设问:实验室如何检验二氧化碳?
补充实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联系生活,创设问题:
(1) 制作型煤时要在煤中加入熟石灰,为什么?
(2) 建筑业上,砌砖、抹墙时要用熟石灰、粘土、沙子混合?为什么?
设问:你能根据碱的性质,说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有哪些用途吗?
总结、对比酸、碱的化学性质,启发思考
演示实验
启发设问:酸、碱的溶液为什么能导电?
金属为什么能导电?
指导学生看书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观察现象,记录,讨论
分析出四种物质中,哪些是酸溶液,哪些是碱溶液。
提前按要求准备好植物的花瓣或果实,进行探究
小组间交流实验结果,比较所制得的指示剂中,哪些在酸或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效果较好。
书写化学式
观察现象、记录结果
阅读书51页
观察现象
思考回答
阅读书53页
分组讨论
分析回答
讨论回答
思考回答
实验、交流
思考回答
完成53页表(2)
观察现象,完成化学方程式第54页分组讨论、交流观察现象,完成化学方程式思考回答
练习,思考
观察,回答
观察现象
观察、回答
观察思考
讨论,发言
观察,回答
观察
分组实验,观察现象
回答,书写化学方程式
观察现象,讨论原因
充分讨论,回答
练习书写化学方程式
思考回答
思考
观察现象
思考,回答
课后记: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通过实验理解记忆酸、碱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