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 细胞增殖(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6
MTT实验一.实验原理检测原理为活细胞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能使外源性MTT还原为水不溶性的蓝紫色结晶甲瓒(Formazan)并沉积在细胞中,而死细胞无此功能。
二甲基亚砜(DMSO)能溶解细胞中的甲瓒,用酶标仪在490nm(可参比630nm)波长处测定其光吸收值,在一定细胞数范围内,MTT结晶形成的量与细胞数成正比。
根据测得的吸光度值(OD值),来判断活细胞数量,OD值越大,细胞活性越强(如果是测药物毒性,则表示药物毒性越小)二.溶液配制将MTT粉末用PBS配制成5mg/ml的储液,0.22μm的小滤头过滤除菌后,分装到灭菌的EP管中1ml/管,-20℃避光保存;使用时,将其用DMEM+10%FBS的培养基稀释10倍至终浓度0.5mg/ml进行细胞活性试验测定。
三.实验步骤1.细胞的准备:选择接近对数期生长的细胞,胰酶消化终止后,离心沉淀细胞去上清,正常培养基重新悬浮细胞;细胞计数板计数,对MDA-MB-231细胞,利用培养基将细胞浓度调整至20000个/ml,然后利用八连排移液器,依次取100μL细胞悬液加入96孔板中,此时每孔的细胞数约为2000个,根据实验的组数及需要测定的天数接种适当的孔数和板数,通常每个实验组设置3-6个重复。
2.细胞的培养与处理:当进行加药处理时,通常选择接种12h后,进行首次细胞活性测定,作为本底值;同时将相应的实验组加入对应的处理,根据药物作用时间选择合适的点进行选择时间进行细胞的活性测定。
(在进行TGF-beta对细胞增殖的抑制试验时,选择5ng/ml的TGF-beta持续处理4d,并每天选择一块板进行测量,来绘制细胞的增值曲线;实验中注意根据细胞的生长状况选择两天换液一次。
)3.MTT的反应与结晶的生成:测定时,先将MTT原液用DMEM+10%FBS的培养基稀释至工作浓度0.5mg/ml,然后用移液器吸出原来的培养基,每孔加入含0.5mg/ml MTT的培养基;37℃,5%CO2条件下,继续对细胞培养3-5h,待结晶的生成。
第10课细胞的增殖课程标准要求学业质量水平2.3.1描述细胞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分裂,其中有丝分裂保证了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1.运用结构与功能观等观念,举例说明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与细胞分裂之间的关系。
(生命观念)2.基于有丝分裂的模型,采取归纳与概括等方法,说明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征。
(科学思维)3.基于有丝分裂的过程,采取模型与建模等方法,说明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变化规律。
(科学思维)一、细胞增殖1.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连续的过程。
2.细胞周期(1)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2)组成①分裂间期:时间较长,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②分裂期:经历时间较短,进行细胞分裂。
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以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为例)。
二、有丝分裂1.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连线)提示:①—b—Ⅲ②—c—Ⅳ③—a—Ⅰ④—d—Ⅱ2.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1)相同点:①纺锤体的形成时期相同;②染色体的行为和数目变化基本相同。
(2)不同点时期不同点前期末期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
4.无丝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一般过程:核缢裂→质缢裂。
如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
三、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1.实验原理(1)高等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较旺盛。
(2)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质)易被碱性染料(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着色。
(3)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判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2.实验过程1.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1)多细胞生物体的生长依赖于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增殖。
2015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细胞的增殖精品试题(含2014试题)1. (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2014级高三第一次联考)高等生物体内时刻都有许多细胞在进行分裂、生长、衰老、凋亡,下列相关的描述错误的是()A. 无丝分裂名称的由来主要原因是分裂过程中无纺缍丝和染色体的出现B. 有丝分裂间期时间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C. 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再分裂、分化D. 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解析] 1.无丝分裂是因为在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变化;有丝分裂的间期占的时间较长,大概占90%~95%;一般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再进行分裂,但如肝细胞是分化程度较高的细胞但也能进行分裂,有些高度分化的细胞发生癌变后就能无限增殖;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
2. (南通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正常人的下列细胞中,可能有2条X染色体的是()A. 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B. 初级精母细胞C. 次级精母细胞D. 次级卵母细胞[解析] 2.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女人细胞中含有2条X染色体;初级精母细胞含有1条X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可能有2条X染色体或2条Y染色体;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2条X染色体。
3. (吉林实验中学2014级高三一模)下列关于细胞化学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葡萄糖存在于线粒体中也存在于叶绿体中B.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水解后产物一定有四种C. 组成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的分子可以运动D. 神经细胞有细胞周期,其化学成分在不断更新[解析] 3.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其分解成丙酮酸可进入线粒体,所以线粒体中没有葡萄糖;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初步水解后得到四种产物,而彻底水解后得到四种碱基、磷酸和脱氧核糖,有6种产物;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和蛋白质都是运动的,所以生物膜具有流动性,故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分子可以运动;神经细胞是已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故没有细胞周期。
第10讲细胞的增殖单科命题备考导航核心素养解读命题趋势(1)描述细胞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分裂,其中有丝分裂保证了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2)制作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简易装片,或观察其永久装片(1)通过观察处于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细胞,结合有丝分裂模型,描述细胞增殖的主要特征(2)能结合结构和功能观概述有丝分裂的过程,并阐明有丝分裂的意义◆题型内容:细胞周期、有丝分裂的过程与实验观察◆考查形式:常借助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并经常结合减数分裂进行考查考点一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1)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①细胞模型:大小不同的琼脂块.②运输效率表示法: NaOH扩散的体积/整个琼脂块的体积。
③检测方法:酚酞遇NaOH呈紫红色。
(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①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因而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②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如果细胞太大,会造成细胞核负担过重。
2.细胞增殖(真核细胞)(1)方式: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2)过程: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3)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3.细胞增殖的周期性——细胞周期1.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2。
洋葱的表皮细胞比分生区细胞的增殖周期长。
(✕)3.卵细胞的体积较大,这样可以提高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效率.(✕)4.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
(√)5.细胞周期具有物种特异性,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是相同的。
(✕)6。
同一细胞的细胞周期是一定的,不会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如表是几种细胞细胞周期的持续时间(t/h),据表分析:细胞类型分裂间期分裂期细胞周期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15。
3 2.017.3小鼠十二指肠上皮细胞13。
51。
815。
3人的肝细胞21122人的宫颈癌细胞20.5 1.522(1)这些细胞有什么共同特点?(2)不同生物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吗?同种生物的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吗?(3)显微镜下观察某植物组织的有丝分裂时,大部分细胞处于分裂间期,为什么?。
高一生物《细胞增殖》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高一生物《细胞增殖》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高一生物《细胞增殖》说课稿1一、说教材内容及地位“细胞的增殖”是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大致分为“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细胞通过分裂进展增殖”,“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四部分。
重点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为例学习有丝分裂的知识,并通过比较,让学生观察并归纳动物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一样点和不同点。
继而领悟出二者的一样点: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从而保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即是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
本节内容在高中生物学习中起到了承下启上的作用。
学生从前面几章理解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构造和功能之后,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细胞增殖,学习起来并不会很陌生;同时,细胞增殖也是以后学习减数分裂,DNA复制以及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规律的根底。
本节内容更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学目的〔一〕知识目的:1.使学生掌握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明确细胞增殖对维持一切生命活动和延续种族的意义。
2.知道细胞增殖的方式和意义。
3.区分有丝分裂各时期,掌握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及染色体、DNA的变化规律。
4.会区分动物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
〔二〕才能目的:1.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运用数学方法处理和分析^p 实验数据的才能。
2.养成批判性考虑问题的才能。
3.可以利用多媒体获取生物信息。
〔三〕情感目的:1.使学生学会从微观把握生物体的变化,并形成构造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思想。
2.树立辩证唯物的运动观、开展观。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细胞周期及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教学难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间DNA、染色体的变化规律。
难点打破:通过观察动态的多媒体课件,使抽象问题详细化,再结合传统讲授的教学形式,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易于承受,同时以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化考虑,再加以随堂训练,攻克难点的同时完成才能目的四、说学情分析^p本节授课对象为高一的学生:1、学生在初中已学过“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对有关癌症的知识也有所理解,具有一定的生物学知识根底。
1.(2011·高考上海卷)如图为同一植物细胞处在有丝分裂两个不同时期的模式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a结构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B.b表示细胞膜,c表示细胞核C.d结构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D.e的蛋白质成分是在G2期合成的解析:选B。
由图可知a为植物细胞的最外层结构,故为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的细胞壁;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生活状态下是紧贴在一起的,故b表示核膜,c表示核仁;细胞板逐渐形成细胞壁,此过程与高尔基体密切相关。
2.(2010·高考海南卷)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B.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分裂前期C.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D.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解析:选C。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会形成细胞板,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所以A错误、C正确;同源染色体配对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不能发生在有丝分裂中,B错误;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D 错误。
3.(2010·高考上海卷)下列是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①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②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③中心体发生倍增④着丝粒排列在一个平面上A.②→③→①→④B.②→④→③→①C.③→②→④→①D.②→③→④→①解析:选C。
①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②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③中心体发生倍增、④着丝粒排列在一个平面上,分别表示细胞分裂的后期、前期、间期和中期,故选C。
4.(2010·高考天津卷)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以下操作和结论正确的是()A.剪取5 cm根尖,用酒精和吡罗红混合液解离染色B.如图是高倍显微镜下调节细准焦螺旋看到的视野C.持续观察,视野中的K细胞将分裂成两个子细胞D.视野中,N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M细胞的一半解析:选B。
高一生物上册第六章细胞增殖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有关真核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无丝分裂过程核膜不消逝B.动物细胞仅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C.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不形成细胞板D.无丝分裂仅出现于高等生物的苍老细胞2.有1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试验,在显微镜中视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
造成这种状况的缘由可能是( )①取材位置不合适②取材时间不合适③制片时压片力气不合适④解离时间不合适⑤视野选择不合适A.②③B.②⑤C.①②⑤D.①③④3.在制作洋葱根尖压片视察细胞有丝分裂时,不行能用到的试剂是( )A.龙胆紫染液B.醋酸洋红染液C.稀盐酸溶液D.30%蔗糖溶液4.下列有关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较短,分裂期时间较长B.分裂完成后两个正常子细胞的DNA序列相同C.分裂中期,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D.间期发生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5.下列有关正常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间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B.分裂间期有蛋白质合成C.分裂间期有RNA合成D.分裂间期有逆转录发生6.细胞有丝分裂完成后,平均安排到两个子细胞的物质是( )A.叶绿体DNAB.线粒体DNAC.细胞核DNAD.核糖体RNA7.连续分裂的动物体细胞的生长即体积增大,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A.分裂间期B.分裂前期C.分裂中期D.分裂后期8.人体细胞有丝分裂时,产生的四分体个数是( )A.46B.23C.4D.09.能在细胞分裂间期起作用的措施是( )①农作物的诱变育种②用秋水仙素使染色体数目加倍③肿瘤的化疗④花粉离体培育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0.用高倍显微镜视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C.视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楚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视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11.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会发生改变。
专题11 细胞的增殖1、最新考纲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Ⅱ)2.细胞的有丝分裂(Ⅱ)3.细胞的无丝分裂(Ⅰ)4.实验:(1)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2)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2、最近考情2018·全国卷Ⅰ(4)、2018·全国卷Ⅲ(4)、2017·全国卷Ⅲ(29)生命观念理解细胞周期概念和有丝分裂过程,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科学思维比较有丝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的变化规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讲考纲考情讲核心素养构思维导图核心突破例题精讲考点一细胞的生长和细胞周期【科学思维】【基础知识梳理】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1)受相对表面积的制约: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
(2)受核质比的制约:细胞核中的DNA是有限的,其能够控制的细胞质的范围有限。
2.细胞增殖(1)概念: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2)方式:真核细胞: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原核细胞:二分裂。
(3)意义: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3.细胞周期(1)范围: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2)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3)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方法名称表示方法用字母表示扇形图A→B→C→A为一个细胞周期直线图a+b或c+d为一个细胞周期坐标图a+b+c+d+e为一个细胞周期柱形图B组细胞处于分裂间期,C组细胞多数处于分裂期,A 组细胞为细胞分裂结束形成的子细胞和未进行DNA复制的细胞(4)细胞周期的特点: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不一定相同,分裂间期与分裂期所占比例也不一定相同。
必修一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讲细胞的增殖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2020·大武口区期末)真核细胞的直径一般在10~100 μm之间,下列有关生物体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B)A.体积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较低B.相对表面积小,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C.受细胞核所能控制范围的制约D.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物质的转运和交换[解析]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的转运效率越低,A正确,B错误;细胞不能无限长大与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有限有关,C正确;细胞较小,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D正确。
2.(2020·北师大广东石竹附校第一次月考)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说法,正确的是(D)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C.细胞周期由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组成D.细胞种类不同,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一般不同[解析]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能再进行细胞分裂,A错误;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并不是所有体细胞都有细胞周期,B错误;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C错误;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一般不同,D正确。
3.(2020·温州期中)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描述,错误的是(D)A.植物细胞进入分裂前期时,最明显的变化是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B.植物细胞在分裂中期,各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面上C.动物细胞在分裂后期,分离的染色体被纺锤丝拉向两极D.动物细胞在分裂末期,在两个新细胞间的赤道板上会出现许多囊泡[解析]植物细胞进入分裂前期时,最明显的变化是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A正确;植物细胞在分裂中期,各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B正确;动物细胞在分裂后期,分离的染色体被纺锤丝拉向两极,C正确;植物细胞在分裂末期,在两个新细胞间的赤道板平面上会出现许多囊泡,形成细胞板,最终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D错误。
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的增殖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判断正误)1.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越高。
( )2.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长大。
( )3.细胞核占细胞体积的相对比值也是限制细胞长大的因素。
( )4.实验中NaOH 在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中扩散的深度相同,但扩散的面积与体积之比不同( )5.细胞体积越小,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就越大,越有利于物质交换( )答案:1. × 2.√ 3.√ 4.√ 5.√二、有丝分裂1.细胞周期(判断正误)。
(1)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 )(2)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 )(3)从上一次分裂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开始所持续的时间为一个细胞周期。
( )答案:1.(1) × (2)√ (3) ×◎想一想:动植物体内的哪些细胞有细胞周期?提示:动物体内的造血干细胞、皮肤的生发层细胞、小肠绒毛黏膜上皮细胞;植物体内的分生区细胞、形成层细胞等。
答案:2.细胞两极 细胞板 中心粒3.有丝分裂的意义(填空)。
亲代细胞的______经过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了细胞的亲子代之间________的稳定性。
答案:3.染色体 遗传性状4.有丝分裂的过程(连线)。
答案:4.①—b —Ⅲ ②—a —Ⅰ ③—e —Ⅴ ④—d —Ⅱ ⑤—c —Ⅳ巧记:间期——复制加倍作准备;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中期——形定数清位中央;后期——点裂数增两极移;两体消失现膜仁。
三、无丝分裂(填空)1.特点:没有出现纺锤丝和________的变化。
2.实例:________的分裂。
答案:1.染色体 2.蛙的红细胞◎想一想:人的红细胞是通过什么分裂方式产生的?提示:人的红细胞是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产生的。
细胞增殖的周期性考查1.判断正误。
(1)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 )解惑:(1)无丝分裂过程中DNA 也要复制并均分。
高中生物细胞的增殖教案2020高中生物细胞的增殖教案一一、教材分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讲述了细胞的增值、细胞周期、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是以后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的基础,也为后面的细胞分化、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打下铺垫。
本节课涉及到的内容与前几章所学的细胞器功能的知识融会贯通,进一步掌握以往的知识,有利于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生命现象,在教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节的核心问题如下:1.细胞问什么不能无限长大呢?2. 细胞通过什么方式增值?主要方式是什么?什么叫细胞周期?3.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生物学意义?二、学生分析因为高一年级的学生生物学基础知识很少,因此,要像对初学生物学的学生那样对待。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前五章学生对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展开,通过适当的策略使新知识融入到原有的知识网络中。
虽高一的学生已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与综合思维能力,但本节内容确实抽象,估计学生对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的变化难理解,对于有丝分裂各个过程所出现的一系列现象,学生可能仍无法想象清楚,或无法将几个时期的事件串联成一条直链,因此,在教学中可用课件演示的方式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连续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令教学中充分体现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课改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细胞增殖的方式和意义。
细胞周期的概念,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理解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变化规律。
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和总结发言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5)通过有丝分裂动画的展示培养观察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6)养成质疑、严谨、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2.教学难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教学讲义必修1]第10讲细胞的增殖考点一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1.限制细胞大小的主要原因(1)生物体生长的原因:一是细胞的生长,二是细胞的分裂。
(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①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比: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细胞相对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②细胞的核质比:细胞核所控制的细胞质范围有一定的限度,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
细胞的核质比限制了细胞的生长。
注意说明:细胞并不是越小越好,细胞体积的最小限度是由完成细胞功能所必需的墓本结构(如核糖体)和物质(如酶)所需要的空间决定的。
卵细胞与体细胞不同,卵细胞大小往往不受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的限制,其原因是卵细胞的细胞质中储存了大量的养料以满足早期胚胎发育所需,它与周围环境的物质交换较少。
2.细胞增殖的周期性(1)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2)图解:G2期进行RNA和蛋白质的合成,特别是微管蛋白的合成。
拓展:细胞周期的不同表示方法方法名称表示方法说明扇形图A→B→C→A为一个细胞周期直线图a+b或c+d为一个细胞周期坐标图a+b+c+d+e为一个细胞周期直方图B组DNA含量在2N~4N之间,说明细胞正处于DNA复制期;C组细胞中DNA含量已经加倍说明细胞处于G2期或M期考点二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1.有丝分裂各分裂期的特点时期分裂图像特点植物细胞动物细胞间期①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形成染色单体②细胞适度生长③动物细胞中心体复制前期①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②植物: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③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④染色体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中期①纺锤丝牵引染色体运动,使其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②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后期①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②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末期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丝,纺锤丝消失②核膜、核仁出现,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③植物: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逐渐扩展为细胞壁(动物:细胞膜向内凹陷,细胞质缢裂成两部分,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注意说明(1)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是均分的,但细胞器的分配是随机的,各种细胞器的增生发生在间期。
细胞增殖Ⅰ有丝分裂一、细胞周期及各时期特征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一个细胞周期分为细胞分裂间期和细胞分裂期两个时期,分裂期又人为地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细胞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征见下表。
二、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相比较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相同的地方表现在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质是一样的,但由于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差异,所以动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形式上有所不同。
具体见表:细胞分裂与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和变异的关系1、通过细胞分裂能使单细胞生物直接繁殖新个体,使多细胞生物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也能使多细胞生物衰老、死亡的细胞及时得到补充.通过细胞分裂,可以将亲代细胞复制的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此,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2、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多细胞生物体以有丝分裂方式增加体细胞数目。
有丝分裂过程中,在分裂间期,亲代细胞染色体经过复制,经过分裂期一系列变化,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 、基因),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3、细胞分裂间期,DNA 复制时,由于生物内部因素或外界环境条件的作用,使染色体上的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差错,而导致基因突变,从而导致子代(或子代细胞)发生变异.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交叉和交换、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在细胞水平上导致遗传物质的重组,使亲代产生多种类型的配子,从而使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和更强的生活力及适应性。
有丝分裂过程中,正常情况下,复制后的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但一些外界条件或因素(如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受阻,结果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生物,导致生物变异。
因此,细胞分裂与生物变异密切相关。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1课时细胞增殖的周期性及有丝分裂过程基础过关练题组一认识细胞生长和细胞增殖1.细胞生长的结果可使()A.细胞数目增多B.细胞体积增大C.遗传物质改变D.细胞体积变小2.下列有关细胞增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增加个体数B.多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发育为成体C.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D.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连续的过程题组二判断细胞周期的方法3.如图表示细胞周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深度解析)A.a→b为分裂期B.b→a为分裂间期C.a→b→a表示一个细胞周期D.DNA复制发生在b→a段4.(2020山东济南历城二中高一期末)下列有关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B.同种生物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C.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比染色质存在时间长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5.连续分裂的细胞,相邻的两个细胞周期可表示如图,对此叙述正确的是()A.对同一种生物的不同种细胞来说,a、c时长必相等,b、d时长必相等B.b+c为一个细胞周期C.b和d段有染色体的出现D.a、c阶段完成后,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的数目都加倍6.细胞周期可分为间期和分裂期(M期),间期又分为G1期、S期和G2期。
如表为体外培养的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单位:小时),若在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则()细胞周期G1S G2M合计时长(h)107 3.5 1.522A.M期细胞至少需要11.5小时才能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B.G2期细胞至少需要11.5小时才能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C.所有细胞被抑制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都需15小时D.所有细胞都被抑制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都需22小时题组三分析细胞增殖各时期的特点7.在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中,不存在染色单体的时期是()A.后期和末期B.前期和末期C.后期和中期D.间期和中期8.(2020陕西西安高三期中)如图是某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模式图,该时期可发生(出现)()A.细胞板B.着丝粒分裂C.中心粒倍增D.星射线形成纺锤体9.如图中(1)~(5)表示一个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是()A.(1)(4)(5)(3)(2)B.(2)(3)(1)(4)(5)C.(1)(5)(4)(3)(2)D.(5)(4)(3)(2)(1)10.下列有关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染色质螺旋化成为染色体B.核膜逐渐消失,核仁逐渐解体C.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D.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中央11.(2020江苏南通高二期中)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易错)A.染色体数加倍和核DNA分子数加倍B.DNA复制和染色单体的形成C.着丝粒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D.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12.(2020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一期末)下列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前期,纺锤体形成B.中期,着丝粒一分为二C.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D.末期,核膜重新形成13.(2020北京西城高一期末)如图为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示意图,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该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C.①和②是姐妹染色单体D.③将在后期分裂为2个14.(2020山东滨州高一期末)细胞增殖中,染色体的正确分离需要细胞内的监控机制来保证。
第10讲细胞的增殖
1.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G2期细胞的核DNA含量已增加一倍
B.G1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已增加一倍
C.M期细胞的中心体数目已增加一倍
D.S期细胞的核糖体正在增生
2.以下细胞中,有细胞周期的是()
A.初级精母细胞
B.癌变的细胞
C.衰老的细胞
D.唾液腺细胞
3.下列有关“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解离的目的是使染色体离开细胞核
B.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染色剂,避免染色过度
C.使用龙胆紫溶液的目的是使染色体着色
D.盖好盖玻片后压片的目的是使染色体分散开
4.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中,以下操作和结论正确的是()
A.剪取2~3mm根尖,用质量分数为10%酒精解离
B.该图是高倍显微镜下调节细准焦螺旋看到的视野
C.若把装片向左上方移动可将K细胞移到视野中央
D.视野中,N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M细胞的一半
5.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叙述,错误的是()
A.分裂间期进行DNA复制
B.前期开始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C.中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的最佳时期
D.末期进行着丝粒的分裂
6.下列有关细胞周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并非生物体的所有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B.M期时间越长的细胞越适合作为有丝分裂观察的对象
C.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
D.G1期和G2期合成的蛋白质功能是有差异的
7.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的染色体描述正确的是()
A.该染色体可出现在有丝分裂后期
B.该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
C.该染色体表示共用一个着丝粒的同源染色体
D.该染色体含4个DNA分子
8.染色单体的形成和出现分别在有丝分裂的()
A.间期和前期
B.前期和后期
C.前期和末期
D.中期和后期
9.研究人员为测定细胞周期时间长短,进行如下实验:用含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培养液培养某动物细胞,数分钟至半小时后获得细胞群体甲;随后将3H-TdR洗脱,转换至不含3H-TdR的培养液并继续培养得到细胞群体乙,则细胞群体乙()
A.所有细胞均被3H-TdR标记
B.最先进入M期的标记细胞是S期最晚期细胞
C.培养液中缺乏氨基酸供应,细胞停留在S期
D.培养液中加入秋水仙素,M期细胞比例减少
10.某哺乳动物体细胞在培养中能够分裂,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
A.G1期变短,该期有大量3H-TdR进入细胞核
B.S期变长,该期有DNA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
C.G2期变短,该期细胞核中有组蛋白
D.M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
11.科学家在研究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周期时,分别用同位素1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15N-TdR)、32P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32P-UdR),把两种核苷酸被细胞利用的速率绘成如下图1所示的曲线。
已知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周期为20h。
培养20h后,根据细胞中的DNA相对含量不同,将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下图2所示。
下列对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1中处于ac段的细胞属于图2中的甲组细胞,此时RNA聚合酶活性高
B.图2中乙组细胞处于图1中ce段,此阶段细胞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C.图2丙组细胞中只有部分细胞的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
D.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中,分裂期时间不超过6h
12.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增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分裂前的间期,都进行1次染色质DNA的复制
B.细胞周期的G2期已经形成了1对中心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
C.染色体数为2n=24的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中期Ⅱ染色体数和染色体DNA分子数分别为12和24
D.若在G2期某染色质的1个DNA分子发生片段缺失,则该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2个子细胞均含有该异常DNA
13.如图为某二倍体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关数量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DE时间段染色单体数是AB时间段的两倍
B.AB、BC、CD三个时间段细胞都有水生成,并且来源完全相同
C.FG段染色体组数是该生物正常染色体组数的两倍
D.若用秋水仙素处理该植物,会抑制分裂后期着丝粒的分裂
三、非选择题
14.洋葱是中学生物实验常用材料之一,下图是与洋葱有关实验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Ⅰ.(1)①表示提取洋葱绿叶中色素时的研磨步骤,研钵中除了加入95%的乙醇外,还需加入的化学试剂有;②表示符合要求的滤纸条,但该滤纸条层析一段时间后,滤纸条上没有一条色素带,则最可能的原因是。
(2)③表示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装片制作的压片步骤,该步骤的目的是;
观察染色体数目最好的时期是期,此时细胞内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数目之比为。
④表示在低倍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的一个视野,若要在高倍镜下观察洋葱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应将装片向方移动。
Ⅱ.(1)某同学绘制了细胞分裂期的三个时期模式图(如图2),请你在图2方框中画出细胞分裂期中所缺时期的模式图。
(2)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图2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图。
(填2个)
(3)图中染色体数与其他各图不同的是图,此时有染色体条,染色单体条;同源染色体对。
15.如图所示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模式图,顺序已经打乱。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正确细胞分裂顺序是(填序号)。
(2)对比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模式图,区别最为显著的时期是。
(3)图中细胞⑥或⑧内染色单体数及染色体数分别为。
(4)处于衰老状态的多细胞生物,其体内细胞(填“能”或“不能”)出现增殖现象;人体所有衰老细胞均会表现出的特性有(至少答出2点)。
(5)请在坐标系中绘出一个细胞周期内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值的变化曲线图。
1-13 ABCBD BBABC CDC
14答案Ⅰ.(1)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层析时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2)使细胞分散开来中1∶2∶2右上
Ⅱ.(1)如图
(2)A、B (3)C 8 0 4
15答案(1)⑩④③⑥⑦(2)前期和末期(3)0、8 (4)能细胞的含水量减少,细胞代谢减慢,细胞内部分酶的活性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等(至少答出2点)
(5)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