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 细胞的增殖
- 格式:ppt
- 大小:3.56 MB
- 文档页数:46
2023年《细胞的增殖》说课稿2023年《细胞的增殖》说课稿1(2104字)一、说教材《细胞的增殖》是人教版必修1第6章第1节。
本节内容较多,可分为2课时进行教学,此次说课主要围绕第一课时展开。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四部分知识。
在细胞增殖的三种方式中,有丝分裂是最主要、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它既是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的基础,同时也可为后续学习选修模块做好了铺垫。
二、说学情要想上好一堂课,了解学生的情况也是必修课。
此阶段的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而且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但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完善,对于理解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有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运用演示法,直观教学法和小组讨论等方法来进行教学,以此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主要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1理解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及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概述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各时期细胞形态特点。
2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在探究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设为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同时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我会展示大象和老鼠的图片,并提问学生一系列的问题:大象和老鼠体型大小不同,它们的细胞大小又是怎样的细胞会不会无限长大我们由一颗受精卵长成现如今的我们原因是什么由此引入本节课的课题:细胞的增殖。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
2、新课教学在这一环节主要讲解: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四部分内容。
对于第一部分的讲解,我会采用演示实验法,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实验材料,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并提醒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同时完成书上所给出的表格,待实验做完之后结合着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随后共同总结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及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细胞生物学教案〔来自〕目录前言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细胞结构概观第三章研究方法第四章细胞膜第五章物质运输与信号传递第六章基质与内膜第七章线粒体与叶绿体第八章核与染色体第九章核糖体第十章细胞骨架第十一章细胞增殖及调控第十二章细胞分化第十三章细胞衰老与凋亡前言依照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教学方案,我们开设细胞生物学。
一、学科本身的重要性要最终说明生命现象,必须在细胞水平上。
细胞是生命有机体最根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生命寓于细胞之中,只有把各种生命活动同细胞结构相联系,才能在细胞水平上说明各种生命现象。
世界著名生物学家Wilson〔德国人〕曾说过:“一切生物学问题的答案最终要到细胞中去寻找〞。
二、学科开展特点细胞生物学涉及知识面广、内容浩繁且更新迅速。
它同生物化学、遗传学形成生命科学的鼎立三足,既是当代生命科学开展的前沿,又是生命科学赖以开展的根底。
三、欲到达的目的通过系统地学习细胞生物学,丰富细胞学知识,以适应当代人类社会知识结构开展的需求,也是为考研做打算。
本课程讲授51学时,实验21学时,共72学时。
参考资料1 De.Robertis,《细胞生物学》,1965年〔第四版〕;1980年〔第七版〕《细胞和分子生物学》2 Avers,“Molecular Cell Biology〞, 1986年3 Alberts,《细胞的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1989年4 Darnell,《分子细胞生物学》,1986年〔第一版〕;1990年〔第二版〕“Molecular Cell Biology〞5郑国錩,细胞生物学,1980年,高教出版社;1992年,再版6 郝水,细胞生物学教程,1983年,高教出版社7 翟中和,细胞生物学根底,1987年,X大学出版社8 韩贻仁,分子细胞生物学,198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2X年由科学出版社再版9 汪堃仁等,细胞生物学,1990年,X师范大学出版社10 翟中和,细胞生物学,199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2X年再版11 郑国錩、翟中和主编《细胞生物学进展》,12翟中和主编《细胞生物学动态》,从1997年起〔1—3卷〕,北师大出版社13徐承水等,《分子细胞生物学手册》1992,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4徐承水等,《现代细胞生物学技术》1995,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15徐承水,《细胞超微结构研究》202X,中国国际教育出版社学术期刊、杂志国外:Cell、Science、Nature、J.Cell Biol.、J.Mol. Biol.国内: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实验生物学报、细胞生物学杂志等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 1 掌握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及内容;2 了解本学科的来龙去脉〔开展史及开展前景〕;3 掌握与本学科有关的重大事件和名词。
[基础达标]1.(2020·南昌模拟)下列有关细胞大小和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体积越小,表面积也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B.原核细胞只能通过无丝分裂增加细胞数目C.人的成熟红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D.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是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解析:选D。
细胞体积越小,表面积也越小,但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A项错误;原核细胞可通过二分裂的方式增加细胞数目,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B项错误;人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且不能再进行分裂,C项错误;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这是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D项正确。
2.(2020·江西南昌二中第三次月考)下列据图描述细胞周期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诱导细胞的基因突变可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作用于图甲的S期或图丙的A→B段B.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指图乙的a+b段或b+c段C.用秋水仙素作用于图丙细胞可使细胞分裂停留在B→A段D.细胞中可能含有染色单体的时间段是M或b、d或A→B段解析:选D。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诱导细胞的基因突变时,要作用于分裂间期的DNA复制时期,即作用于图甲的S期或图丙的B→A段,A错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指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即图乙中的a+b段或c+d段,B错误;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图丙细胞的细胞分裂停留在分裂期即A→B段,C错误;题图中M或b、d或A→B段均表示分裂期,其中前期和中期存在染色单体,D 正确。
3.(2020·烟台模拟)下图为高等植物细胞(2n)处于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模式图,图中1代表囊泡,2代表细胞壁,3代表纺锤丝。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细胞中的着丝点分裂导致DNA数目加倍B.图乙细胞中的结构2是通过结构1与赤道板融合而形成的C.若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将会阻止图丙细胞的继续分裂D.若用秋水仙素抑制结构3的形成,则图甲细胞中的着丝点不能正常分裂解析:选C。
第11讲细胞的增殖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12.细胞周期2,3,4,133.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及相关数量变化6,7,8,144.无丝分裂 55.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9,10,11,156.综合考查12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细胞的表面积、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和细胞新陈代谢强度之间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B.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低,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C.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D.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效率越低,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解析: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
2.(2016·海南卷)下列与细胞周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B.在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中纺锤丝出现在分裂间期C.细胞周期中染色质DNA比染色体DNA更容易复制D.肝细胞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存在的时间比染色质的长解析: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具有细胞周期,正常情况下,有丝分裂过程中无等位基因的分离;在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中,纺锤丝出现在分裂前期;染色质DNA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DNA,而DNA复制需要解旋后才能复制;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分裂期的前期至后期存在染色体,而间期的时间远大于分裂期,因此肝细胞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存在的时间比染色质的短。
3. (2019·河南郑州月考)如图表示某植物体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核膜、核仁的解体应发生在A时期B.B时期可发生基因突变,A时期可发生基因重组C.染色体和染色质的相互转化在B时期发生D.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其发挥作用在B时期解析:图中A为细胞分裂期,B为细胞分裂间期。
核膜、核仁的解体应发生在前期;基因突变容易发生在分裂间期,DNA复制时;细胞有细胞周期,应为有丝分裂,不发生基因重组;染色体和染色质的相互转化发生在前期和末期;纺锤体形成发生在前期。
必修一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讲细胞的增殖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2020·大武口区期末)真核细胞的直径一般在10~100 μm之间,下列有关生物体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B)A.体积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较低B.相对表面积小,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C.受细胞核所能控制范围的制约D.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物质的转运和交换[解析]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的转运效率越低,A正确,B错误;细胞不能无限长大与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有限有关,C正确;细胞较小,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D正确。
2.(2020·北师大广东石竹附校第一次月考)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说法,正确的是(D)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C.细胞周期由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组成D.细胞种类不同,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一般不同[解析]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能再进行细胞分裂,A错误;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并不是所有体细胞都有细胞周期,B错误;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C错误;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一般不同,D正确。
3.(2020·温州期中)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描述,错误的是(D)A.植物细胞进入分裂前期时,最明显的变化是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B.植物细胞在分裂中期,各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面上C.动物细胞在分裂后期,分离的染色体被纺锤丝拉向两极D.动物细胞在分裂末期,在两个新细胞间的赤道板上会出现许多囊泡[解析]植物细胞进入分裂前期时,最明显的变化是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A正确;植物细胞在分裂中期,各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B正确;动物细胞在分裂后期,分离的染色体被纺锤丝拉向两极,C正确;植物细胞在分裂末期,在两个新细胞间的赤道板平面上会出现许多囊泡,形成细胞板,最终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D错误。
第11讲细胞的有丝分裂及相关实验课后·分层训练(时间:25分钟满分:100分)1.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以下变化可能发生于同一时期的是()A.DNA分子的复制和染色体数目加倍B.染色单体形成和细胞板的出现C.着丝点的分裂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核膜的消失和纺锤体的形成解析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分裂后期,A 错误。
染色单体形成在间期,细胞板出现在末期,B错误。
着丝点分裂在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在减Ⅰ后期,有丝分裂中不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错误。
核膜消失和纺锤体形成都在前期,D正确。
答案 D2.下列关于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的描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合成较旺盛的时期,纺锤体可由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或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B.染色体的螺旋化程度达到最高的时期,细胞内不一定有同源染色体但一定有染色单体C.着丝点数目加倍的时期,细胞内全部染色体数与全部DNA数之比为1∶1D.有核膜和核仁的时期,细胞内的DNA聚合酶较为活跃,而RNA聚合酶不活跃解析蛋白质合成较旺盛的时期为间期,而纺锤体形成于前期,A错误;染色体的螺旋化程度达到最高的时期为中期,细胞内一定有染色单体,对于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生物而言,其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无同源染色体,B正确;着丝点数目加倍的时期为后期,细胞核内全部染色体数与全部核DNA数之比为1∶1,但线粒体内还有质DNA,C错误;有核膜和核仁的时期可能是间期或末期,DNA聚合酶较为活跃的时期是间期,D错误。
答案 B3.(2016·四川名校联盟检测)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B.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细胞周期变长C.细胞种类不同,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D.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解析只有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已经分化的细胞无细胞周期,A错误;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分裂增殖,细胞周期变短,B错误;细胞种类不同,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C正确;成熟的生殖细胞不再分裂,无细胞周期,D错误。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第11讲细胞的增殖1.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也能进行有丝分裂B.有丝分裂前的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后,细胞核中DNA数目加倍而染色体数目不变C.高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分别发生在前期、末期D.有丝分裂的结果是使母细胞中DNA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解析:有丝分裂的结果是使母细胞细胞核中的DNA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而细胞质中的DNA不一定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D错误。
答案:D2.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
将某种动物的分裂期细胞与G1期(DNA复制前期)细胞融合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可能提前复制B.融合细胞核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2倍C.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D.融合以后两细胞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解析:融合的细胞由于分裂期细胞中相应物质的作用,染色质凝集,无法进入S期进行DNA的复制,所以染色质不再复制,A错误;分裂期细胞中核DNA含量是G1期的2倍,分裂期细胞与G1期细胞融合形成的细胞中核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3倍,B错误;当分裂期细胞与G1期细胞融合后,题述物质就会促进G1期细胞中的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C正确;融合后G1期细胞中的染色质凝集,无法进行染色质的复制,因此不会进入分裂状态,D错误。
答案:C3.长期以来,科学家们都认为,人类胚胎第一次有丝分裂时是由一套纺锤体负责将染色体分离到两个细胞中,而最新研究表明实际上有两套纺锤体参与染色体的分离过程,其中一套分离父本染色体,一套分离母本染色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套纺锤体在时间或空间上的不同步,可能会导致早期胚胎染色体异常的比例增加B.根据资料推测,人类受精卵中应存在四个中心粒,两两成对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该研究成果有可能颠覆人类对个体发育起点的认知D.两套纺锤体牵引着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解析:两套纺锤体在时间或空间上的不同步,容易导致染色体分配异常,使早期胚胎染色体异常的比例增加,A正确;受精卵中有两套纺锤体,需要四个中心体,一个中心体由两个中心粒组成,则中心粒的个数为8个,B错误;根据资料分析,受精卵的第一次有丝分裂实际上有两套纺锤体参与染色体的分离过程,来自父方的染色体和来自母方的染色体并没有真正融合到一起,这有可能颠覆人类对个体发育起点的认知,C正确;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D正确。
《细胞生物学》重点讲义第1章—绪论1、概念:细胞生物学2、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达尔文进化论第2章—细胞基本知识概要1、概念:细胞2、如何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3、病毒的结构及其增殖过程?第3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略第4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1、概念:细胞膜、生物膜、细胞连接、胶原2、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点是什么?这些特征与它的生理功能有什么关系?3、细胞连接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何功能?第5章—物质的跨膜运输与信号传递1、概念:协同运输(共运输与对向运输)、细胞通讯、细胞识别、细胞信号通路、分子开关蛋白2、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与哪些?各有什么特点?3、Na+-K+泵的工作原理?4、胞饮作用与吞噬作用的比较?5、细胞有哪些方式进行通讯?各种方式之间有何不同?6、细胞有哪几种方式通过分泌化学信号进行细胞间相互通讯?第6章—细胞质基质与细胞内膜系统1、概念:蛋白质分选、信号肽、共转移、后转移2、信号假说的主要内容?第7章—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1、概念:呼吸、呼吸链、光合作用、光反应中心2、线粒体各结构上的标志酶分别是什么?3、光合作用的过程4、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与叶绿体的光合磷酸化的异同点5、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的化学渗透假说的内容第8章—细胞核与染色体1、概念:核孔复合体、染色体、染色质、核小体、常染色质、异染色质(结构异染色质和兼性异染色质)、2、核孔复合体的功能3、染色体DNA的三种功能元件第9章—核糖体略第10章—细胞骨架1、概念:细胞骨架、细胞核骨架2、微管和微丝的特异性药物第11章—细胞增殖及其调控1、概念:细胞周期、检验点、细胞周期同步化、联会、二价体、四分体、2、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及其主要事件(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第12章—细胞分化与基因表达调控1、概念:细胞分化、细胞癌变、转分化、去分化、再分化、再生、细胞全能性、癌基因、抑癌基因2、细胞分化的影响因素3、癌细胞的基本特征4、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第13章—细胞衰老与凋亡1、概念:细胞衰老、Hayflick界限、细胞凋亡、细胞坏死2、细胞衰老的特征3、细胞凋亡的特征4、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